2 d, X' b D% P- A; P$ |
1945年3月29日在菲律宾群岛内格罗斯(Negros)岛登陆后不久,第706坦克营D连的一辆M5A1轻型坦克正在引导第40步兵师的一列摩托化纵队前进。从炮塔侧面机枪塔上的盖板来看,这是一辆后期生产型M5A1。$ w V1 H" h! U: g
5 E4 @9 {; }! x0 \. [3 \. F* _ 一辆铸造车体型M4坦克正在支援第1骑兵师对一处隐蔽的日军反坦克炮阵地发动进攻,这门反坦克炮此前刚刚击毁另一辆M4坦克。这张特别的俯视照片清晰地显示出了美军在菲律宾战役期间为防止空中误击而在车体上喷绘的巨大的白色五星。. ^) {, V6 l3 U# M) H, F
N* }, ]; p# i/ F
一张日军1式75mm自行火炮的后视照片,这门自行炮是美国第37步兵师1945年4月6日在Aritao附近缴获的。这辆车后来被送回美国国内阿伯丁试验场进行技术检查,现在仍存放在当地的坦克博物馆里。内有一个红色矩形的白色圆圈是装备这门自行火炮的单位的中队标志。* w- F$ W3 Z6 T L% K

* A5 ]" x: H1 j# i: E 日军第2坦克师团最具威力的装甲车辆是1式75mm自行火炮,配备在师团机械化炮兵联队中。这种自行火炮是在97式中型坦克底盘上装载一门75mm炮建成的,是少数几种能在远距离摧毁M4中型坦克的日军装甲车辆,但是这种车辆在1944年时数量还很少。. Q, L1 E' Q- G6 ]2 t0 M2 h
- g0 A8 k' q. B7 p' Y* P7 N
另一种很少见的车型是4式150mm自行榴弹炮,为97式坦克底盘上搭载150mm榴弹炮制成,这种新式车辆仅在1944年才投入生产。有两辆4式自行火炮被分派给第2坦克师团,并在1945年3月的战斗中被击毁。照片中这辆被船运回美国进行技术分析,但在朝鲜战争时期的一次试验中损毁。8 _8 h7 N( n4 p$ }( D% l7 e# j
1 a- \ c/ U6 O5 o5 x" g
1945年4月16日,第775坦克营B连“Batti N Virgin”号铸造车体M4坦克在3号国家公路Banangan和碧瑶(Baguio)之间同一座日军碉堡的战斗中拍摄的照片。如果在传动器箱上仔细观察,可以看到该营的战术标志:里面带有三角形的白色圆圈。第19装甲群所属各营都采用简单的几何图形——而不是像欧洲战场上的部队采用数字代码——做为部队标志。
' w; L+ c% l. ?6 Z
. O7 V, t# A4 i, W9 S8 D9 A: m 1945年4月22日,第117工程营的一辆推土机正在帮助第775坦克营一辆在吕宋岛碧瑶(Baguio)附近一座小桥上压上了地雷的铸造车体型M4坦克脱离困境。5 d* h' C7 O3 p/ }& J
, T% K: ]* ~* P9 O4 h4 r
1945年4月27日,在碧瑶(Baguio)附近的战斗中,一辆铸造车体型M4中型坦克爬上了一座能俯视城镇中心的小山。
0 o1 E, |* B! z- V 9 x. A2 u/ ? C8 W1 l( R" O
第754坦克营一辆M4坦克的乘员在他们的坦克“Dragon Lady”号前合影。这是一辆中期型M4坦克,带有M34A1型火炮防盾,但是是在改进车体之前注意这个营仍在使用布干维尔战役时期的标志,但其位置已由车体后面移到了车体侧面。* B: D( n4 l6 w7 O1 }$ w
) A, r+ p7 d2 D
1945年6月12日,第775坦克营一辆带有推土铲的铸造车体型M4坦克正在吕宋岛Lantap附近开进,支援第37步兵师作战。照片前面的士兵手执一支BAR。M4坦克在炮塔后面装了个附加的储物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