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林彪三下江南,先重创71军,再包围杜聿明和新22师于农安。杜惊慌失措,急电九台新30师救援。唐守治率新30师迂回往援,避开了林彪的围点打援,林彪解围而去。但杜仍在其后的军事会议上指责唐守治,孙立人因此和杜当场闹翻。杜告蒋介石将孙立人调离新一军,升为东北保安司令部副司令官的虚职。孙立人于4月26日,将新一军交接给下任军长潘裕昆,不久即回南京,升任陆军副总司令官兼陆军训练司令官。7月孙立人在南京成立陆军训练司令部。4 N2 ^ N- n8 B
3 T8 V9 s7 b+ E4 w- n
10月,孙立人选定台湾凤山为新军练兵基地,开始他一生最后一次练兵。11月,孙立人将陆训部迁到凤山,并调新一军教导总队第9期毕业学员入台作为示范队。 $ J! h$ U4 T, \( z$ g; i- ~' K& ]
% y2 c7 W; n, O* I# u) L 孙立人的原来的新军训练计划是要以新兵训练。但当时已无可能,改为训练现有部队。1948年1月,凤山陆训部的训练机构定名为第4军官训练班。青年军201师随后抵凤山受训。 ) Z: X, X6 U! Q$ X! K( H
8 k0 x/ T' J9 F 1949年8月陈毅华东野战军部叶飞10兵团攻克福州,10月又克厦门,准备攻击金门。金门守军为李良荣22兵团,其中第5军共三千人守小金门,第25军40师五千人守大嶝,第25军45师五千人守大金门岛,22兵团司令部和第25军军部和直属队共6千人也驻大金门。第25军已是第3次重建之部队,此前先在碾庄,后在福州被歼灭,战力较弱。李良荣8月赶到金门后即急电台湾请孙立人派新军增援。这时台湾只有80军下辖之青年军201师,206师,207师。其中完成训练的只有201师。孙立人即命郑果201师师直属队和601,602团约七千人船运金门,配属25军。201师603团赴马尾掩护其他部队上船后返台湾。李良荣在金门校阅201师后,写信给孙立人言:
3 l5 K" n7 @( f. u" |1 C1 ^# S: z4 M- D- E6 O: {
“201师的精神纪律及战斗技术,均为今日部队中的最优越者,金门有此一师,乃敢夸言稳固,此皆吾兄忠诚及智慧所得之结果。” 7 ^3 p0 w0 H, z
0 h [9 N( l, \3 d. k
10月12日,胡琏12兵团从汕头撤退,其中18军共八千人退到金门。
5 L7 h2 W- P1 ~9 D, M6 Y4 ?7 T, w: E% n) T; [) ~6 i
金门岛防区划分,以最强的25军201师守适宜登陆的西区北半部,次强的25军45师守东区北半部。18军守东区南半部,25军40师108团守西区南半部。
( L4 p' T* R, B6 W. H. _: {' p' v9 T6 p m
10月24日夜,叶飞10兵团以3个团向金门发起攻击。左翼队244团在属602团防区之琼林登陆,中央队251团和右翼队253团在601团防区之古宁头到林厝间登陆。叶飞的战法,明显有轻敌的意味。一旦上岸,即不顾一切向纵深猛插,除253团因地形所限而大部被压缩在古宁头外,251团和253团都穿过滩头阵地向第2线防守阵地冲去。这样的战法,用于战意薄弱的敌手是可以的,但对201师,反而陷在滩头阵地和第二线阵地之间,腹背受敌。
8 V( o7 g3 c b1 e
- M* _( z4 f3 ^: G" ]+ P& Q凌晨后,602团投入预备队第1营配以战车3团1营反击,很快将244团击垮,冲到海边和团主力会合,随即向左旋转,将251团压缩到古宁头。14师42团留在林厝负责肃清251团约1个排。
' E) [! T! t4 M: y3 g' h- `+ t& m i7 D2 c
25日下午,投入18军118师和19军14师40团攻击古宁头的南山和北山村。26日凌晨,投入601团预备队第1营从湖下涉水绕到古宁头海滩上岸,和仍坚守在海滩上的第3营8连里应外合,攻占滩头阵地,再和12兵团各部合围。于下午攻占古宁头全部。最后打扫战场于27日上午结束。金门之战,后因孙立人下台,胡琏12兵团增援被称为胜利关键。但实战中,201师投入部分预备队后独立完成了反击,将对方压缩到古宁头,然后12兵团2个师方真正参战。由于叶飞没有船无法大量增援,即使没有12兵团,201师也能独立结束战斗。实际上,由于12兵团是被歼灭后重建的部队,战力很弱,反而拖延了战斗。胡琏在其“金门忆往”书中述42团团长李光前阵亡一节中即可看出12兵团战力之弱:“其第二营一班长告我曰-本团之武器,乃收缴福建广东叛变之保安团队之武器,腐旧不堪用。我营只有五挺轻机枪,两挺打不响,三挺不能连放。团长见火力不能压制敌人,遂决计冲锋,但兵又都是新募集来的,伏地不起,团长乃身先士卒,冲锋而上。”而42团围攻的只是251团一个排而已,
* H# c) ~, U* Q+ p
( ]- K6 J1 }$ Y. Q* G 最后这个排还大部突围而出到古宁头。而原在大陆就曾配属12兵团作战的战车3团1营1连长胡克华亦说:“像这种装备不全,连枪都不会放的新兵,如果没有战车营,这些人不是变了炮灰,恐怕亦准做俘虏。” , c0 m5 X4 ^2 J5 G2 U6 {. S
; H, h6 J4 V! b' g$ ` 1948年底,孙立人兼任东南军政长官公署副司令长官和台湾防卫司令。1949年8月,升台湾防卫总司令。制定实施台澎防卫计划,构建全岛防卫工事体系,整训撤台的80万败军。1950年3月,升陆军总司令。到1951年4月,台澎所有部队10个军都已经一年以整训,从刚到台时纪律全无,装备寡劣,多为抓来壮丁的一群溃兵变为编制充实,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很有战力的军队。
( W2 a' x, }: V8 D) T, v8 c6 w4 T$ W6 z; s7 H6 |7 L4 \7 h
然国民党内军政各派系,是所谓内斗内行,外战外行。孙立人做事认真不讲情面,一切秉公办事,将各个派系如蒋经国,彭孟辑的政工情治系统,黄埔系的陈诚,周至柔,俱都得罪,即成众矢之的。蒋经国要学习苏俄的做法,将其政工系统控制军队,而政工人员质素却又低下,故为孙立人所抵触。陈诚,周至柔,则因黄埔系已是其土木工程系的一统天下,却因孙立人任陆军总司令,反对军队分派系,而势力受挫。除各系对孙的攻击外,令蒋介石对孙怀疑的则是孙立人公开讲的军队国家化的建军理想。盖蒋视国军为其私人军队,孙立人要军队国家化,岂非威胁蒋的独裁?而孙本人,并未看清其对蒋的忠诚,同其对国家的忠诚,其实相互冲突。故直到针对他的“孙立人兵变”案发生仍茫然不觉。 + z! \7 @7 l* |$ E+ T! m4 ?- l- V
, u1 [9 _7 y4 I1 R9 V; Q 孙立人兵变案,正称郭廷亮匪谍案。1955年5月25日,陆军步校少校教官郭廷亮被政工系统从校中逮捕。其后台湾即传闻有兵变企图被侦破,而兵变涉嫌参军长孙立人上将。 ' `8 Z% h: `; n4 l( P9 q
1 m+ V9 ?0 D M' ^7 `' F; u- \, F$ k
海外舆论亦予以高度关注,各种猜测俱有。8月20日,蒋介石总统令发表,称孙立人因匪谍郭廷亮案引咎辞职。同日,由新闻局发表案情,云郭廷亮在任新38师炮兵营长于东北作战时投入共产党谍报组织。来台后从事渗透颠覆活动,1995年5月预谋发动兵变,被缉捕。孙立人因失察而引咎辞职,并请查处。$ _' u" [2 V" p" A& U( M
" b* N' F# G. T. c' p% J 由特设之九人委员会详察此案。委员会由陈诚为主任。10月20日,委员会发表调查结果,即将案情同样重述一遍,同日再发总统令,云据九人委员会调查结案,孙已辞职,即毋庸议处,由国防部查考,以观后效。但海内外舆论皆因此案详情始终没有发表而对此案性质多有怀疑。9月20日,监察院部分委员联名提出议案,要求由监察院依照宪法授权,成立调查委员会对此案调查。即成立曹启文为首的五人委员会,到11月20日完成调查,不料此调查未发表调查报告,成有头无尾之状。另外此案共判郭廷亮等35人,都是中下级军官。首犯郭廷亮为无期徒刑,其余有15年,10年,8年数人,大多是4年。当时震动世界的孙立人案就此结案。孙立人就此被软禁在台中,在家中种花养鸡,教育子女。
0 v* f0 U+ I i9 e& W3 ~ M5 Z8 F: Z0 P
[ 本帖最后由 飞龙 于 2007-2-16 12:05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