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途岛受袭:
s* r" Z5 S3 ]
, V# q' M' `. r 6月3日拂晓,当角田的舰载机攻击荷兰港时,南云部队正在大雾中航行,前一天下午遇到的薄雾已变成浓厚的大雾。队形中相邻的舰只往往看不见五、六百米距离以外的邻舰。打开了强光探照灯,但灯光在雾中也透不出来。( Q* F4 ?7 Y- U% r
但日舰队在这无边无际的浓雾中还要保持蛇行运动,因为日舰队正在进入美潜艇巡逻的海区,大雾倒可以帮助南云不让敌侦察机发现,但大雾不会妨碍装有雷达的美潜艇的行动;而日舰队的反潜巡逻机却无法起飞进行巡逻。为了应付这种不利情况和防备出现其他问题,南云部队各舰都充分作了战斗准备,加强了反潜警戒瞭望。0 F2 e- r, c2 M3 S+ k
南云和草鹿参谋长以下全体幕僚,聚集在“赤城号”舰桥的右边。他们默不作声地望着前方,每个人的神情显得十分焦虑和紧张。在舰桥的左边,舰长青木海军大佐和航海长三浦海军中佐全力以赴,使军舰保持航向和队形。他们不时地探身窗外,竭尽全力想窥破笼罩一切的大雾。: k2 N% @0 }. X% s, R! a2 T5 L
南云被指派了两个根本矛盾的作战任务。他的一个任务是:航空母舰机动部队须先于近藤的舰队到达中途岛,即6月5日对岛实施火力攻击,为中途岛登陆部队铺平道路。这一任务要求南云必须在某一时间处于中途岛与近藤舰队之间。中途岛和近藤都不会为了方便南云而移动位置。这样,南云必须保持既定航向。然而,他的第二个任务却是独立自主的:如果美太平洋舰队出动迎战,南云须协助攻击并将其摧毁。这一任务要求高度的战术机动并保守已方行踪的秘密。这两个任务只有在一个前提下才能统一起来,那就是,尼米兹不折不扣地按照日方计划行事,听到中途岛受到攻击时才命令舰队出动。( M8 g1 X6 v$ m2 d+ c" P8 L
显然,把哪一个任务摆在主要地位必须作出明确的决定。南云的幕僚根据假设,对这个问题进行了长时间的研究,目前机动部队司令长官面临需要作出最后选择的局面了。但是,现在还没有得到关于敌特混舰队的一点情报。面对这个困难局面,首席参谋大石海军大佐首先发言说:
4 i- a: ^$ E% l$ v7 p “联合舰队作战命令规定,歼灭敌军是首要任务,配合登陆作战是次要的。但同一命令又明确要求我们在6月5日空袭中途岛,就是说,如果在我们准备进攻的时候没有发现敌机动部队的话,我们必须按时发动空袭。
2 E; f6 u+ X2 K5 ? “如果不按计划把中途岛的岸基航空兵力摧毁,两天后我们的登陆作战就会受到猛烈的抵抗,整个攻略作战时间表就要被打乱。”0 E3 i$ ^3 e Z2 r
南云长官以其历来就有的直截了当的话提出了每个人心中的问题:“但是敌舰队在哪里呢?”! }- v! o3 O$ Q) [4 `
大石回答说:“由于未能侦察珍珠港,我们不知道敌人在哪儿。如果敌部队现在珍珠港,而且他们在我们进攻中途岛后出动的话,我们就有充裕的准备时间来对付他们,因为他们还得走一千一百多海里的航程才能到达战场。4 A& _; @3 y( {' n2 m1 U* x
“即使敌人已经知道我们的动向并出发迎击,他们此刻也不可能离开珍珠港很远,当然不可能离我们很近。所以,我以为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对中途岛进行预定的空袭。”
. X' P. }3 B, {' u 如果执行中途岛预定的空袭计划,南云舰队的航向就必须改变。这对南云可是个大难题,他必须通知所有舰只以免有的迷航或掉队。但是浓雾弥漫,旗号联络已毫无用处,探照灯光也不能有效地传递命令。唯一的办法是使用无线电,但那样做就等于把机动部队的位置通知美方。
4 s* |- S: s d: ^& q( y8 J& b 草鹿参谋长问情报参谋,截听到的无线电报是否提供了关于敌人动向的情报。情报参谋回答说:没有听到什么。草鹿又问,从联合舰队旗舰“大和号”那里是否收到了什么情报。回答还是否定的。于是,草鹿参谋长向南云长官建议说:“既然我们必须不惜任何代价按计划行动,您是否同意使用我们舰队内部使用的低功率无线电发报机下达改变航向的命令?”
V7 T* f- Z6 W- x; R( X4 X2 a8 O 南云长官同意这个唯一可行的办法,于是就用中波发报机拍发出了这道命令。用低功率发报,可以达到南云部队的外缘,但希望不要再远了。这个办法不完全保险,可是这一次,在南云部队后面六百海里的“大和号”也清楚地收到了这个电讯。(其实美军没有收听到这个电报,而且这是美军侦听员唯一未能窃听到的日军无线电联络。), l6 ?4 j6 @( N; k5 X
中途岛作战计划的制订者自始即估计敌特混舰队在中途岛遭到攻击后会被引诱出来,但不可能在这之前。日军丝毫不知道,美太平洋舰队已经出动,更没有料到美军已在伏兵等待,准备随时扑向他们。- p; z5 F) D6 _) Y; ?+ [
6月3日下午,南云部队以24节航速朝南东方向驶向中途岛。这支部队以环形队形行驶,中央是四艘航空母舰,周围是“榛名号”和“雾岛号”战列舰、“利根号”和“筑摩号”重巡洋舰、“长良号”轻巡洋舰和十二艘驱逐舰。. k1 x/ E8 H- O8 C* R) C
19点40分,“利根号”重巡洋舰突然发出紧急信号,报告方位260度发现大约十架敌机。“赤城号”的三架战斗机立即起飞截击,但没有发现敌机,敌机也没有前来攻击。因此肯定“利根号”的报告是错误的。这场虚惊之后,部队继续前进,没受到干扰。7 ?0 S! `9 ~5 P" ?" f, F
6月3日这一晚对于美军舰队的官兵而言,无疑是漫长的一夜!很多人写好了遗书,地勤人员则通宵苦干检查飞机,厨师忙碌地制作数以千计的三明治,作为明天的战斗快餐。倒是作为战斗主角的飞行员,异常的空闲,要知道明天,美利坚合众国的命运就掌握在这240名飞行员手中!美军根据3日的战斗接触,已预料到4日必会受到日军的袭击,做好了一切战斗准备,并通过破译密码已经掌握日军机动编队将从西北方向接近,只是还未发现。
4 Y( e! k! B$ q% U V3 O1 k6 z- b5 Q 6月4日2点30分,“赤城号”的一个瞭望哨报告:“右舷90度,高低角70度,好象是一架敌侦察机的灯光。在云上,向我逼近!”舰桥上的人们瞪大眼睛瞧着报告的方向,但什么也没有看到。可是,出发以来一直没有离开舰桥的青木舰长,立刻命令拉战斗警报。舰员赶忙各就自己的战位。天上的星光穿过云隙忽明忽暗地闪烁着,由于船只摇晃而摆动不已。白白地观察和等待了半分钟后,舰长呼唤隙望哨,问他是否还看到所报告的那灯光。瞭望哨稍待片刻才吞吞吐吐地回答说:“报告舰长,看不到了。”5 s f3 K* O3 @6 {8 ^. Y& l
舰长于是警告全体瞭望哨,舰在动,看星星也动,不要把星星当成目标。“看清楚之后再报告。”舰长命令说。瞭望哨叽咕了一阵,说他们知道了,于是又安静了下来。舰长刚要下令解除战斗警报,那一瞭望哨又突然大声报告:“还是那个方向发现灯光!不是星星!”准备对空战斗的命令立即发往各舰,但是结果证明,又是一场虚惊。
1 b7 s+ v+ A& r4 E7 d( f1 X* G
9 {# K/ a$ g# x; C5 J 2点45分,空袭中途岛的行动时间就要到了。“赤城”号,“加贺”号,“飞龙”号,“苍龙”号四艘航空母舰开始迎著风全速行驶,为舰载机起飞作准备。“赤城号”的扩音器宣布执行空袭任务的飞行员准备出动。地勤人员已经在准备飞机,发动机开动起来,响起了震耳欲聋的轰隆声。) _3 A& |4 w# @+ c
一直发高烧的航空作战参谋源田不愿错过参与发动这场进攻的机会,来到舰桥上,在那里遇到了南云司令长官。南云长官把手搭在源田的肩膀上,问他现在感觉怎样。
: Y9 z8 C5 x; ?5 O8 T “长官,我很遗憾,请了这长时间的假。现在还有些烧,不过觉得好多了。”源田那发红的双眼说明他病情比他自己说的重得多,但这一双眼睛也闪耀着战斗精神。
- a: W6 R0 b+ D 源田在舰桥上的出现,对所有在场的人都是很大的鼓舞。半年多来,源田参谋在计划和指导南云部队胜利的作战方面,起了重要作用。看到他又在南云海军中将的身边参与战斗,斗志高昂的“赤城号”官兵更加振奋。5 ^5 |6 }. W3 O- m. e
这时,刚动过大手术的飞行队长渊田,也踉踉跄跄地穿上军服,走向飞行指挥所。天空依然一片漆黑。透过高高的云层,偶尔看见两三点星光闪烁。这预示着南云部队的作战将遇上极好的天气──晴朗,能见度佳,有足以提供掩护的云层,海面风平浪静,有利于飞机起飞。但是,看见身体健壮的渊田变得弱不禁风,站都站不稳;看见沉着冷静的源田发烧发得满脸通红,参谋长草鹿不由感到一阵莫名其妙的孤独。
% l" ]+ z. c( p n B; s/ l- G6 Q “赤城号”的第一攻击波的飞机整齐地排在飞行甲板上,起飞的准备工作已经完成,引擎的隆隆声开始缓和下来。参谋长草鹿对空中侦察的计划作了如下安排:. }7 S6 N' E. m7 q6 `8 p
侦察机同第一攻击波同时起飞,万一第一攻击波在空袭中途岛的时候,侦察机发现了敌人的水面部队,第二攻击波马上就可以攻击所发现的任何敌水面部队。第二攻击波有江草海军少佐的俯冲轰炸机队、村田的鱼雷机队和板谷海军少佐的制空队。这是南云的一支预备队,在日本海军中还没有哪个部队的实战经验或作战能力能超过它。
1 r3 x1 t! h' a9 z6 R9 m9 _0 J 草鹿计划从‘赤城号’和‘加贺号’各派一架97式舰载攻击机,分别为“一号”和“二号”机;‘利根号’派出两架零式水上侦察机,分别为“三号”和“四号”机;‘筑摩号’派出两架零式水上侦察机,分别为“五号”和“六号”机;‘榛名号’派一架95式水上侦察机,为“七号”机。共计7架侦察机对东南海域进行分七个扇面搜索。除了‘榛名号’的95式飞机搜索半径只有一百五十海里外,其余飞机搜索半径都是三百海里。”- [) L j/ u, y: x
草鹿制定的侦察方案是单相搜索。即对每个扇面只有一架侦察机,一旦发生任何意外,就难以补救!当时日本的飞机上还没有装备雷达,侦察得全靠目力。在最有可能发现美国舰队的海域内进行双相搜索,可以确保能见距离最大。" F/ \9 Y; _: T
顾名思义,双相搜索是指在同一个搜索扇面上在相隔一定的时间内安排两架搜索机进行搜索。可是,像这样的双相搜索,第一批搜索机必须在凌晨两三点钟就派出,利用夜色的掩护争取在拂晓时达到折飞点,然后返航。就是说,第一批搜索机在黑暗中所飞过的地区还是没有经过搜索的,因此,第一批搜索机启航约一小时后,在同一搜索扇面内派出第二批侦察机,其主要任务是搜索第一批侦察机在夜间未能搜索到的海区。这样可将发现敌舰的概率提高一倍。南云有足够数量的、受过夜间飞行训练的飞行员来实施这一侦察方案,但这样一来用于侦察的飞机数量就要加倍。
3 S$ e& q; s1 H( Y: G2 g( F 尽管进行充分的搜索是很重要的,但日本海军一向醉心于进攻,充其量只愿腾出不到10%的兵力用于侦察活动,认为,侦察从根本上来说是防御的概念,所以他们很不愿意在侦察问题上花费时间、耗费精力,在飞行人员的训练和编制方面,都过分偏重于攻击,侦察只作为正规课程的一部分附带讲授,并无专门训练。在编制上,日本海军当时也没有相当规模的侦察飞行队。需要侦察的时候,往往是由攻击机改装,去执行侦察任务,没有专门设计的舰载侦察机。
& L8 ]% L* j3 y0 o 南云将军自然亟盼最大限度地集中兵力攻击中途岛,不愿把飞机派出超过绝对必需的数量去进行搜索。既然他没有理由猜测这个地区会有敌军出现,他满以为单相搜索就足够对付意外情况了。同时,如果侦察机在搜索时迷航,航空母舰就不得不发出无线电信号引导它们返航。但这样也向敌人暴露了自已的位置。所以,可以理解南云海军中将和他的幕僚如果可以不派飞机搜索,就尽量不派。
! w- \1 ]- L5 J' d 攻击队就要起飞去空袭中途岛了,而南云海军中将对美军舰队的动向仍然一无所知。总而言之,此时此刻南云依然是非常乐观,信心十足。这从南云“对形势的估计”中可以看得清清楚楚:1 j) F: j, f! x5 ]
(一)美军舰队大概会在我攻击中途岛之后出来应战,应从珍珠港出海,或从所罗门群岛北上(南云及其幕僚做梦也没有料到会在,潜伏在大约东经165°一线的潜艇警戒线以西发现美军舰队);
* L! o; |0 v* C(二)中途岛美军岸基飞机的空中巡逻主要是向西和向南,而不是机动部队所在的向北和北西;
& G3 _1 G; S: M6 E/ C8 [(三)敌空中巡逻半径估计约为五百海里(南云根本不知道,有一架日本巡逻机在中途岛以西七百海里的地方同一架美国巡逻机遭遇); S( U2 Q. O7 [
(四)敌人尚未察觉我方企图,也未发现我机动部队;& u7 f z" E! v* _! }2 g7 B
(五)在机动编队附近没有迹象表明有美军舰队(南云的这种判断是建立在盲目推测之上的,是没有任何根据的想象。他在这之前,根本没有派出侦察机去搜索美航空母舰的行踪。直到进攻中途岛的飞机起飞之际才派出侦察机,并且是抱着敌航空母舰不可能前来袭击的想法去执行任务的。);2 W, o1 f; z- q# N
(六)我们能空袭中途岛,歼灭岛上岸基飞机和支援我登陆作战,然后,我们可以转过头来迎击前来的美军舰队,并予以歼灭。
- T5 H a1 O) M" F& A6 Y" T5 s% m(七)我截击机和对空炮火一定能将中途岛美军岸基航空兵的可能反攻击退。
, s1 T8 ^ C4 Y, N& D0 Z, S 这就是南云海军中将把自以为了不起的日本机动部队引入一场使之一败涂地的战斗所根据的不幸的错误判断,虽然这不是由于他个人的过失造成的。* T d4 f' O+ U7 ^. E4 N$ q: G' n
" z% {! c" X* a& G# @& ?
6月4日4时整,在拂晓前的黑暗中,在中途岛北西二百四十海里的水域,第一攻击波正在准备从南云部队的四艘航空母舰上起飞去空袭中途岛。这四艘航空母舰上配备的飞机数量分别是:“赤城”54架,“加贺”63架,“飞龙”54架,“苍龙”56架。共计227架。
|9 W$ ]( g8 k: B# f7 {% D 东南风和平静的海面为飞机起飞提供了理想的条件。东边的天空微微发白,水天线隐约可见。+ J$ S) _9 f& r* h L
这时,“赤城号”扩音器大声发出号令:“飞行员集合!”飞行员们迅速跑到舰桥下面的飞行员待机室,听取最后的指令。不一会儿,飞行员回到飞行甲板上,跑向他们的飞机。飞行长回到飞行指挥所,开始下达一连串的口令:“飞行员就位!”“发动引擎!”“舰长,顶风航行,增加速度,相对速度十四米。”
+ a2 U( [) R" k/ f. x1 K) B2 P" N 飞机的引擎起动了,从飞机的排气管里喷出青白色的燃气。飞行甲板上,一片震耳欲聋的嘈音。
, Q8 X7 i7 v/ t/ E. d! Q
$ b& K6 Q" f3 g9 R 同一时间,中途岛上11架PBY“卡塔林纳式”起飞,两个分队各6架美海军陆战队F4F“野猫”式战斗机由凯里上尉率领,进行掩护邂逻。它们将担任当天的空中警戒,飞行半径为425海里。PBY将集中注意力搜索日本航空母舰部队。紧跟起飞的是16架B-17“空中堡垒”式重型轰炸机,他们是去攻击昨天发现的正从西驶近的日本输送船队。
5 K5 `9 {4 k' o' t y$ y+ Y6 a, G1 U% I. I% V5 N
这边,“赤城号”所有飞机的红蓝灯都已打开,在黑夜里闪闪夺目。
0 \+ V3 |4 I( s “各机准备完毕!”一个传令兵报告说。航空母舰上的强光探照灯顿时打开了,整个飞行甲板亮得如同白昼一般。“各机准备起飞!”飞行长向舰长报告。
# W6 D6 l4 ]2 M- {! E4 b “赤城号”增加了速度,正顶风航行。飞行指挥所的风速计指针指到了所要求的速度。“开始起飞!”舰桥上下达了起飞命令。飞行长摇晃着绿色信号灯,在空中划了一个大圈。4时30分,第一架零式机首先加足马力,在一片雷鸣般的欢呼声中腾空而起,在飞行甲板上的强烈的灯光照射下,人们狂热地挥动着帽子和手臂。- U5 |0 E" o: Z5 B) c0 e
继第一架飞机之后是八架零式飞机,然后是各携带二百五十公斤陆地炸弹的俯冲轰炸机。年青的分队长千早大尉带领着18架俯冲轰炸机也很快地全部升空。在上空,红蓝灯整齐地排列着,表明零式机已经编好了队形。 ~# I* x! B. q: L
在“赤城号”左舷大约四千米的地方,“飞龙号”的飞机也正在起飞。微暗的灯光一个接着一个从照耀得通亮的“飞龙号”飞行甲板上升向天空。) D# a, g3 e3 a7 H' `- a" R' d0 Z' f
在15分钟内,从四艘航空母舰上,一共飞起了108架飞机:三十六架97式鱼雷机(“飞龙号”和“苍龙号”各十八架),三十六架99式俯冲轰炸机(“赤城号”和“加贺号”各十八架)和三十六架零式战斗机。机群在上空编成壮观的环形队列,轰鸣著绕行舰队一周,然后于4点45分,升高四千米后向南东方向的中途岛扑去。9 ^* h/ ?& a$ |
第一攻击波的总指挥官是友永海军大尉。他直接指挥的是从“飞龙号”和“苍龙号”起飞的三十六架97式水平轰炸机。友永在太平洋战争中的第一次出击。他在“飞龙号”出发前,刚到该舰报到,但他是中国上空战场上的一位老兵,是一位能干和有经验的飞行员,完全有资格领导这次空袭。: b$ C8 L# u+ C; r* ?
在他的左面,是由“加贺号”飞行分队长小川海军大尉率领的,从“赤城号”和“加贺号”上起飞的三十六架99式俯冲轰炸机。小川海军大尉是一位勇敢的驾驶员,他从袭击珍珠港开始,参加了南云部队的历次作战。他的技术熟练,作战勇敢,在海军航空队中是无与伦比的。
$ @. B# R* _* O6 _4 T" K& D* s2 ^“苍龙号”的菅波海军大尉带领三十六架零式战斗机护航。菅波海军大尉也是袭击珍珠港以来太平洋战争的老兵。他战斗精神饱满,是一位标准的战斗机驾驶员。6 s7 }' J% D/ J. K
其它飞行员也都训练有素,大多数都有实战经验,他们在一起合作很久,战斗力很强,是联合舰队的精英。
* ^2 f2 u# H; V H0 O' G0 M- d9 }; ~7 n. {# l
6月4日,是个晴天。这样的天简直太美了,而且能见度良好。气温在70°上下,非常适宜。日美交战双方似乎相互对过表一样,在时间安排上简直是不谋而合。当日军第一攻击波起飞的时候,4时37分,在约215海里以东的洋面上,弗莱彻正从“约克城号”上派出10架SBD“无畏”式俯冲轰炸机,对北面100海里的扇面进行搜索,防止自己的特混舰队被日本人发现。4 U) X8 U1 U& _9 N" O" n' o
( ]3 z) I. @* F0 t% z 按照预定计划,“赤城号”、“加贺号”和“榛名号”的3架侦察机(一号、二号、七号机)是与第一攻击波一起起飞的;( o2 v; m7 D4 v7 F
“筑摩号”于4时35分才派出“五号”侦察机,3分钟之后,它的“六号”侦察机也起飞了;
/ H( S; O/ V8 Q) a$ d 4时42分,“利根号”的“三号”侦察机升空。 这3架飞机的起飞时间分别耽搁了5分钟、8分钟和12分钟。! r r* X9 p. [2 m5 q7 g0 l
更致命的是“利根”号巡洋舰因弹射器故障,“四号”侦察机推迟到5时才起飞;而“筑摩”号的“五号”侦察机引擎又发生故障,不得不在中途返航。这成为后来日军失利的致命原因!回顾双方在这次海战中的全部经过,“筑摩”号这架中途折返的“五号”侦察机本应该正好从美军舰队上空飞过!而在这架飞机以南搜索扇面内进行搜索的又正好是晚起飞的“利根”号的“四号”侦察机,它因为返回途中航向偏差才意外发现美军舰队。如果南云把搜索飞机的起飞时间提前半个小时;如果南云采取更周密的双相搜索;如果“筑摩号”的飞机能飞完全程;如果“利根”号的飞机能按时起飞的话,那就将使南云能在下达换弹命令前发现美军舰队,那么战役的结局或许完全不同! I4 G4 E" f3 n- [6 j: A# F/ ^
& N- q# o# b& u, q% m' h* u 等待……观察、观察……等待!0 D1 B5 B* A; `
中途岛在等待。中途岛在观察。1 W- r+ ]; f9 e" U
在中途岛上,香农的第六陆战守备营的高射炮兵已经全部进入战斗岗位。码头上停泊着8艘鱼雷艇随时准备去营救幸存者,并作好了用机枪射击来犯敌机的准备。. b( l6 i [0 d8 v6 m$ O" T
陆军第七航空队分遣队的4架B-26“掠夺者”式中型轰炸机、
6 m/ ]. b2 y, b$ M4 ` “大黄蜂号”鱼雷机中队分遣队(VT-8分遣队)的6架TBF“复仇者”式鱼雷轰炸机、, j, a% f4 j/ f4 ^# v& {; y
海军陆战队第二航空联队第241侦察轰炸机中队(VMSB-241中队)的11架SB2U-3“维护者”式俯冲轰炸机和16架SBD-2“无畏”式俯冲轰炸机,都在待命出击。8 v8 Q% M7 m% C1 I* _5 A
而保卫中途岛最沉重的担子将落在海军陆战队第二航空联队第221战斗机中队(VMF-221中队)的飞行员们肩上,221中队配有20架F2A-3“水牛”式战斗机和6架F4F-3“野猫”式战斗机。
# d2 E2 G, p. b F2A“水牛”式战斗机,是太平洋战争爆发前美军装备的两种主力舰载战斗机之一,它装一台950马力的发动机,高空最大时速517公里,只有4挺12.7毫米机枪。在太平洋战争正式爆发前,F2A的名声可不差,被认为是现代化的先进飞机。但是,在即将到来有中途岛海战中与日军“零”式正式交火,F2A被证明纯属废物无疑,主要是输在爬升力、火力和灵活性上。反正从中途岛海战以后,F2A立刻退出现役。
/ s+ i% b* `" T u' b F4F-3“野猫”式战斗机,是太平洋战争初期,美国海军的主要战斗机。它装一台1200马力发动机,最大高空时速515公里,海平面时速441公里,装6挺12.7毫米机枪。它作为轰炸机使用时机翼携带两枚100磅炸弹;实施远距离作战时机翼携带两个58加仑附加油箱。尽管F4F也不是日军“零”式战机的对手,但生存能力还是较强的。由于它坚固的结构和质量,使飞行员在危机中往往能安然逃脱。
+ v. g2 ?% [/ v0 ]4 u7 }: L A6M2“零”式战斗机,由三菱公司生产,虽然只装一台950马力的发动机,但是由于机体轻巧,最大高空时速可达534公里,海平面可达454公里;机上装两挺7.7毫米机枪和两门20毫米机炮。美国海军的F2A水牛和F4F野猫与之相比,在速度和灵活性皆处于劣势。
9 ^/ a- s* E1 w" ]* y
$ g1 n3 R& N9 F9 R 中途岛的作战方案早就制定好了。首先,一旦雷达站(沙岛和东岛上各有一个)报告敌机接近,他们就让机场上能起飞的飞机全部升空。其次,在雷达站报告说敌人逼近时,他们将通过无线电指挥VMF-221中队不等敌机飞临该岛上空就进行拦截。再次,VMSB-241中队将在距东岛20海里90°方位处集结待命,随即寻歼敌航空母舰或跟踪袭击返航日机。/ X0 Z: T2 C8 r" w4 q" E
VMF-221中队被分成两组,以防日本人同时来自几个方向的进攻。第一组由第一分队的4架F2A“水牛”式、第四分队的4架F2A“水牛”式和第五分队的6架“野猫”式,共14架战斗机组成;余下有10架“水牛”式再平均分成第二分队和第三分队两组。当陆战队员接到有关日机方位报告后,第二组的10架“水牛”式将在指定地点上空盘旋,弄清来犯敌机是否为一批。接着,再以适当的无线电令通知第一组。1 {% a/ N# ]/ a
) [5 S. U) c. ?1 e8 b “赤城号”飞行甲板上,方才还是震耳欲聋的嘈声,现在变得一片寂静。没有飞机了,也听不到飞机的隆隆声了,只有少数舱面兵跑来跑去,忙着收拾用具。但是,沉静又被扩音器的大声喊叫打破了:“第二攻击波准备!”随着敲得档挡价响的钟声,人们用升降机把一架架飞机提到飞行甲板上,再推到起飞线前。前头的升降机提升战斗机,舰中和舰尾的升降机提升轰炸机。军械人员用车子把鱼雷从弹药舱里拖出来,装到飞机上。所有人员都在紧张地忙碌着,曙光已开始使东方天空发白,不容再有休息的时间了。$ k. v5 a: N! Z8 H, y
5点,东边的水天线升起一轮红日。在飞行甲板上又摆满了飞机,以便一旦发现敌特混舰队便可起飞迎击。第二攻击波也是一百零八架飞机:三十六架99式俯冲轰炸机(“飞龙号”和“苍龙号”各十八架),三十六架97式鱼雷机(“赤城号”和“加贺号”各十八架)和三十六架零式战斗机。俯冲轰炸机每机携带一颗二百五十公斤炸弹,水平轰炸机每机携带一条鱼雷。+ U! S( H: z' P5 n) w
俯冲轰炸机队的指挥官是“苍龙号”的江草海军少佐。他是日本海军俯冲轰炸的头号专家。在偷袭珍珠港的备战中,他的机队重点进行了攻击航母的强化训练,只是因为那天珍珠港内没有航母,才未能施展身手,但随后在印度洋作战中,他们击沉了英国“竞技神”号航母、“多塞特郡”号和“康沃尔郡”号重巡洋舰,显示出高超的技战术水平。如今,日夜盼望的时机到来了,难怪他们的情绪十分高昂。& [7 _" l) R9 B, \$ j2 w- t& G
鱼雷机队的指挥官是“赤城号”的村田海军少佐。正是他解决了在珍珠港浅水中使用鱼雷的难题,并在偷袭珍珠港中取得了辉煌战果。如今,他希望在大海上同样施展这一有效手段。
( R( Z, L2 U) P6 i# t. T" y 制空队的指挥官是“赤城号”的板谷茂海军少佐。他也是一位富有飞行经验的老手,是海军中老资格战斗机飞行员,由于战功辉煌而被认为是一位王牌飞行员。
8 d. B" l$ ?; a: H* R) t7 ]$ J 这三位队长可以说,都是日本海军航空兵的王牌,而且他们的飞行员也是日本海军航空兵的精华。在训练、经验和能力方面,在整个日本海军中,再没有比他们更好的战斗集体了。南云海军中将已断定,在他的部队所在处附近没有敌人的航空母舰队,但为了防备万一美军航空母舰出现,还得提防中途岛美军岸基飞机的攻击,南云还是谨慎地把第一流的部队留在手上来对付它们,这也是山本在出发前特意叮嘱安排的。
% P7 x8 Y" k( b* y 为了更加保险,南云在第一攻击波刚起飞,就命令从‘加贺号’上起飞9架战斗机进行空中掩护,另有9架战斗机在“赤城号”甲板上待命,随时准备起飞迎战。虽然只有十八架战斗机来保护南云舰队的二十一艘军舰似乎少了点,但除去已经出发的第一攻击波,和在甲板待命的第二攻击波外,这已经是南云手上最大兵力了!8 H3 [1 `0 j$ ~
所以,一切看来都已准备就绪,甚至也作了应付意外的准备,只待一旦发现敌舰后发出的信号,以后,就是第二攻击波的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