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与下雪的对战中,本人多次逮到对手的航母编队。下面简单介绍下经验。全当是抛砖引玉了,欢迎新老玩家指正。! l6 E. k! m' O
1 ~& z5 h# P0 M4 ?# w1 b, B8 d一、操作过程。
7 }# w: ~3 Y; a& K* {% R3 [19420806 (67,113)4DD在NC西北攻击护航不足的kb,命中1雷,若干炮弹。9 Q. ~* O, h+ v0 f1 _/ ~( ?
19420808 (67,113)5DD在NC西1格,再次逮到kb,没战果。
/ [% K% Z% w9 K3 M7 T* _19420812 (68,113)1CA1Cl3DD在努美阿攻击kb,没战果。5 D* @' ?* t$ W3 T7 j
(68,113)5DD逮到裸奔的3CV,击沉1CV。9 c; o9 V0 e+ p B) t; E
19420813 (66,99)1CA1CLnDD逮到有护航的2CVL编队,没战果。$ z- |& V1 S1 _3 e8 T9 m( c& A
19420814 (66,98)3DD逮到重伤的CV隼鹰,命中2炮,没战果。
; _* Q2 m# j1 w; F+ Y1 A/ f( C% o19420815 (NC东北)CA北安逮到重伤CV隼鹰,命中2发8英寸,重伤,估计是致命伤。
5 Y' l" W+ w; q+ C/ i: q3 k19420822 试图再次用DD突击KB,结果没能相遇,天亮被蹂躏。
0 U3 H- E- l9 m5 N3 @19420823 (67,111)路基命中CV飞龙4弹,重创。
# k* e) @+ B! C! |& T19420824 (67,109)再次命中CV飞龙9弹。
& X& L5 N* {& x; ?6 {$ p19420825 (67,107)再次命中CV飞龙12弹。
. B2 Z' t S2 C# b. ? b. _19420826 (67,105)潜艇命中CV飞龙1鱼。
' `% U0 _$ `5 b# `$ M19420915 (69,114)2BB2CA等编队攻击2CA护航的KB,命中3条航母6弹,但均为中小孔径炮弹。! e$ A- n; P6 q( y# F
19420917 (伦加西南3格)盟军CV空袭了日军2CVL,击沉之。
2 f2 v& ]1 G% C! X! U; u2 e8 x+ I, K& _# a, U6 V9 _) k4 n' M5 w
二、水面舰只逮航母战术的要素。; g0 V* t9 B' {" n+ t) n. f
1 天时:没什么说的,一定要晚上。由于CV白天强大的攻击力,水面舰只几乎不可能在白天攻击CV的。另外,最好选天气最恶劣的时候。! L7 D& [' P/ H ^+ v
2 地利:这里主要指的是水面舰只移动时的路径。尽可能在敌方航母必经之地设伏。海峡无疑是最好的选择,但无奈海峡太少了……怎么办?仔细考察地图后发现,从A到B的默认移动路径只有1条(往往是最短的),它经常等价于从C或是D到B的路径。也就是说它们是一样的。ok,利用这个特性。尽可能让你的水面舰只航向相向于地方CV航向,使路径重合。什么?还不懂?请看第四部分,努美阿战例分析。这条是关键中的关键!
. e( }, I/ l% c/ s3 人和:换上最好的舰长吧。天亮有可能冲出CV打击范围的用仔细的舰长,夜间作战时可以避免编队被打得失速;1次性作战的编队用勇敢的舰长,尽量在夜间多攻击对方舰只。
. ~1 O2 T2 Y9 i6 K1 ^4 布阵:有条件的情况下尽可能布口袋阵。尽可能依托路基,严格的说没有路基的掩护就别想什么逮航母了。注意的是敌方CV可能的行进方向上的水面编队最好分2支,在距离敌人6-7格距离,两侧的远些6-8格。
* J" o/ b/ P+ h! L K% f& h5 冲击:正面的编队冲击没什么说的,记得打开1-2格的自动反应。侧面的不要急着冲,免得1天没能全歼CV而导致自己的编队在白天被对手全歼。每晚只冲0-1支侧方的船队。: Q% `9 i4 Z, @
6 侦察:常规的大艇搜索就行,但是最好从不同的机场起飞,免得下雨。潜艇可以参照第2条的方法在航路上连续布置,周边散乱布置,敌人港口边少量布置。另外,可以在编队前方或是基地周围,放上几条AK,反正盟军AK有的是。3 |) A6 j" D) e% N: H( O9 J
7 耍赖技巧:可以用单一的DD冲锋,消耗对方护航兵力的炮弹。为后续的部队创造良好条件。( R+ [% j' {9 u2 a9 x% P
8 航母配合:鉴于盟军CV初期的不利境地,推荐将CV布置在敌CV编队后方,快打快收。最好能在第一时间击沉敌方AO。
* N. W' F! a/ a5 y9 烧香磕头:祈祷你的RP爆发吧,这个游戏RP是极端重要的。
; T" \6 v1 u' l, R6 ^, X- n% ]6 ~0 g" Q
[ 本帖最后由 chairman 于 2008-12-11 13:07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