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veiver 于 2012-9-25 09:50 编辑
$ c' o+ b C9 o- e
$ i% y9 W/ u# ~1 [$ ~4 H/ V42年1月14日
: f1 m3 t s% i1 s) c2 E/ h长沙大转进
W! `( ^# u9 k5 T: a6 q& j危急的华中局势终于在今天有所缓和,在长沙顽强狙击了优势日军的一次攻击后,为保存实力,第九战区下辖10万余人已经连夜撤出长沙城外,第二天白天,日寇发动千门大炮猛烈炮击长沙,发现已经长沙已经撤为一座空城,1500战力国军已渡过湘江,正大踏步向北撤退。. U9 Y ]* }1 t7 |* k* `
在 长沙 (82,52) 的地面战 F1 }& A0 X+ R% p9 ~7 b0 I
日军 炮击 攻击5 \& [, x* D. h: @4 f- c7 x2 _
进攻兵力 111058 人, 1079 门火炮, 527 台车辆, 攻击值 = 4701
4 i- x2 i; q/ n6 `6 |' p& M防守兵力 0 人, 0 门火炮, 0 台车辆, 攻击值 = 0
: E' N3 K6 ?) p3 j0 D$ w$ G6 w+ s# ?- K& ^
衡阳转进及狙击战
! `" x) y( V9 ?1 N! {7 i衡阳方向,九百战力的日军和衡阳守军隔河相望,随时准备发动突击,前一天还未来得及撤入衡阳城内的第100军担任了在湘江南岸狙击日寇的艰巨任务,骄横的日寇以为此次仍然可以轻而易举的击溃士气低落的国军,并未将所有部队投入战斗,而是把主力104师团作为预备队准备进行渡江追击,估计只使用了一个联队进行突击进攻,结果100军发扬了破釜沉舟的精神,坚守阵地,死战一天未后退半步,顽强的将日军狙击在湘江南岸,为衡阳的国军争取了宝贵的一天撤退时间,衡阳火车站几百个车皮的列车已经整装待发,准备将数万将士撤退到后方。! v" |- V& t+ F) P+ N' q* I' f
日军 突击 攻击) v( G/ _ }$ m, \3 s
进攻兵力 24463 人, 299 门火炮, 72 台车辆, 攻击值 = 8037 j4 R6 b- O- U7 B& A+ e
防守兵力 9357 人, 38 门火炮, 0 台车辆, 攻击值 = 2776 f9 u8 b. T9 T9 |7 j# b
日军 调整后攻击值: 101
( G$ t% d0 h, j盟军 调整后防御值: 62
$ z8 E: p0 q S8 z5 g! } k+ V/ Z5 N日军 攻击优势: 1 比 1
5 W8 S6 ?# g( \) l战斗修正
* ?9 L# u: S8 r1 `% l% i防守方: Op 模式(-), 混乱度(-), 经验(-)
5 u, _4 b6 z, w进攻方: 突击(+)
* Q0 _( Q' W% K0 |日军 地面部队损失:' \) K" V* R) W) I
151 人伤亡
, ~2 j8 X* B; K1 M. r! I 战斗班组: 0个被歼, 13个伤残2 R6 p/ ~- S$ M3 M' O
非战斗人员班组: 0个被歼, 5个伤残3 y% E: Z8 u: V: e4 a
工兵班组: 0个被歼, 0个伤残% m6 ^ ~2 g1 F' z7 ]. O
盟军 地面部队损失:8 B3 c0 s& k( \8 r3 `$ I2 O
516 人伤亡2 l% N$ f! k5 _8 b9 ?
战斗班组: 2个被歼, 29个伤残
; V. M; X. [- K2 m% @9 m7 D& z 非战斗人员班组: 1个被歼, 44个伤残4 n- U+ b6 b& G1 ]7 b
工兵班组: 0个被歼, 0个伤残/ k# I1 p3 _( F2 }6 j
攻方部队:
# d5 O7 h% W+ N" v4 p 第66步兵联队
. ?) p1 g' H* k& x% _9 o# V* j 第19独立混成旅团 & i7 }! M) V. F& m4 g4 R3 B
第104师团 3 h4 C; A9 \' z
第102步兵联队
2 m1 s3 p" B( K4 n) f 第21迫击炮大队 * g g5 ]9 P4 V, G* X
第23军 , {5 X2 g" M M
第2速射炮大队
" y: Y' T" l6 Y0 T7 A 第5速射炮大队 7 ]) X6 e% ]% P K6 |
守方部队:) o! C' V3 H% h( R+ a9 X! y) z
国民革命军第100军 8 Z/ M4 P1 B; G% F
国民革命军第23集团军 * Z8 z6 M' X( v6 ?- P
国民革命军第25集团军
Y% t* _; U3 }) _5 M- G. _ M# d; ?+ e7 {$ Q
至此,长沙、衡阳地区近3000战力,在遭到一定损失后,仍有2500战力跳出了日寇的包围圈,大踏步从常德---湘西雪峰山方向和衡阳---桂林方向撤退,负责守卫株洲、湘潭的小股部队也趁战事集中在长衡两地,有条不紊的从公路向芷江撤退,华中大转进,成功的贯彻了常凯申校长”以空间换时间“的战术,为保存抗战实力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接下来,华中地区的日军将在山地遭到国军将士的英勇抵抗,一寸山河一寸血,但是接下来流血的将是脚盆帝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