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有这么一种说法,称珍珠港事件爆发之前美军高层很可能已经掌握了日军的真实动向,甚至说3艘航母不在港内,留下了8艘“老旧的战列舰”,罗斯福意图在于争取国会以及民众对美军参战的支持云云。
" B( r' G5 y/ I8 {/ p4 @ 然而,浩瀚如烟的史诗材料里,谁都无可否认的事实是:
; b; G& c; t5 O* R 1、珍珠港事件后,美海军在6个月的时间里完全丧失了西太平洋的干预能力,菲律宾全境陷入绝望;# k# R8 |7 _4 g. q2 |# ]
2、珍珠港事件后的一年多的时间里,爆发了珊瑚海、中途岛、圣克鲁斯海战,大概在1942年底到1943年初,美海军实际上最后只剩下了一艘航母。
8 W$ v4 S6 |; u4 {# X2 A; v l 有人说美国军界高层早就意识到航母决战的时代已经到来,战列舰已无用了,所以美国人才舍得把它们放在珍珠港当诱饵,而把航母都调了出去。然而事实上,珍珠港事件后,美国的几艘航母均毫发无伤。如果说美国海军那时就已经意识到了战列舰无用,航母取而代之的时代已经到来,那么又怎能在航母编队完好的情况下,仅仅因为折损了几艘“老旧”的战列舰,就坐视菲律宾旁落日军之手而不予干涉?须知那时的美军在菲律宾的地面部队的数字可不是个小数目啊!著名的巴丹死亡行军惨案,想想就可以判断,那时的老美要是真的意识到航母战斗群那么有用,恐怕不会那么忍耐吧?
1 b/ B* C: v I. m1 r0 u 珊瑚海、中途岛,挑起方均为日军,而在这一系列的海战中,实战慢慢揭示了战列舰退幕、航母为主的时代来临,这个时候老美才敢于在瓜岛登陆,发动有限的反击。试想,如果开战以来的半年多的实战里,战列舰仍然是主角,航母如果继续由于技术欠成熟而无力挑大梁,那么可以想见,美军43年之后造出来的一定是一大批战列舰。而且,如果真的象某些人那样说的,老美在战前就已经意识到了航母的重要,那么以美国的工业实力,无论如何也不会出现圣克鲁斯海战之后一段时间里航母奇缺几乎断档的现象!美军也更用不着非要等到43年下半年才慢慢组织起反攻来。
, W' X! K) V, W& e2 B 无可否认,美国的情报技术和工业能力全球无出其右者,但是从开战后一年多里历次战役美军的反应和兵力配置部署的变化上来看,显然经历了在一系列实战中旧观念、旧模式被颠覆,航母编队模式逐渐取而代之的变革过程。% g% v. |8 e& Z, H: L
所以,在事实发生之前,谁能说那8艘战列舰不是太平洋舰队的命根子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