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7楼
发表于 2007-2-7 22:10
| 只看该作者
/ Z b6 E( Z, b' \% ~5 g& V6 y+ m 菲律宾战役后期,第775坦克营开始使用更加丰富多彩的标志。照片中,该营的一个连正在休息,等待命令由碧瑶(Baguio)向前开进。不清楚坦克上骰子标志的具体代表什么意思。
3 {5 c S- Q+ S( U0 P6 l! T
B% k/ H, \$ ^2 X 1945年8月,第44坦克营B连的一批铸造车体型M4坦克正摆好姿势,准备照相,在1945年2月3日的战斗中,该连进展神速,占领了马尼拉Santo Toman大学。如照片所示,第44坦克营使用了一种特殊的标志,但相关的信息没有保留下来。
) X* A& {( o' Q7 a- l: `' N
# l, M$ l3 M ~, e. K+ l! A M3李坦克虽然在欧洲战场上性能相对落后,但在缅甸的英联邦军中却受到了欢迎。英国威尔士亲王骑兵警卫团首先在1944年初的丛林战役中证实了它的价值。这张照片是一辆M3李坦克在通往仰光(Rangoon)的战斗行动中拍摄的。6 \' N3 ?& Y4 o+ [% K# [

. {7 O8 Y6 M9 C9 U0 T' g 象照片中英国皇家装甲兵第150团Major Campbell的C中队这辆坦克在1945年2月曼德勒战斗中所表现的那样,M3李中型坦克很快就适应了作战地区的环境。在车体前面安装了备用履带板作为附加装甲,以抵御日军反坦克炮的攻击。曼德勒战役中,一辆M3李被日军37mm反坦克炮击中不下13次,却仍能保持战斗力。
1 ]4 D& W) x n. c* B" n* b Y/ w7 Q6 G. `9 F/ w; }# K2 B/ @
1945年3月10日,皇家装甲兵第150团C中队“Cossack”号M3李中型坦克正在引导第14集团军第19印度师的部队向Dulferin堡垒前进。8 S' k5 ~$ v/ {" t/ m
% s, V1 R0 }8 k, X M4A4谢尔曼V型坦克参加了缅甸战役最后阶段的战斗,照片中,英王爱德华七世第5印度枪骑兵团B中队的该型坦克正在1944年12月31日的战斗中进行火力支援。( P( l7 q2 S2 S, b
u$ s5 }' x' I3 y! T
1945年4月,英王爱德华七世第5印度枪骑兵团B中队的一队谢尔曼V型坦克正在向瓦乌(Waw)开进,车上搭载着孟买掷弹兵团的步兵们。车体后部冲锋的公牛标志是第44印度装甲师的标记。- k5 B9 w3 g6 h- q" g- a1 H* K' |: M& r
* p! [: \2 ^. W3 l, _9 K' w) t
澳大利亚部队原计划在菲律宾登陆,支援美军作战,但其作战目标在1945年2月改为北婆罗洲。3月1日,作为双簧管一号行动的一部分,澳大利亚第9装甲团C中队在婆罗洲打拉根岛登陆,支援第26步兵旅作战。打拉根岛糟糕的地形后来被描述为“西里伯斯海上的烂泥塘”,给马蒂尔达坦克粉碎日军的顽强防御带来了极大困难。澳大利亚工兵部队采取了各种办法来加固海岸地带,使其能承受坦克的重量。8 x. o2 P4 l ~/ P: g7 ^7 _" r# p# Q
- a: `- e( c$ h( d* s
1945年5月1日,澳大利亚第9装甲团一辆马蒂尔达式坦克由美国海军LST-580号坦克登陆舰登上打拉根岛。注意船运分配标志标在坦克挡泥板上面,部队战术编号则标在倾斜甲板上。虽然马蒂尔达坦克的装甲防护已经很强大,但澳大利亚坦克手仍用备用履带板进行了进一步加强。发动机舱盖上焊接了PSP网格,以防止日军将炸药包投到里面去。, a, K/ G3 }) M+ n0 F5 O# J4 _1 X
, F* k( f: U1 j" F- _8 Z+ b s 1945年7月1日,双簧管二号行动中,澳大利亚第7师在婆罗洲巴厘巴板登陆,由澳大利亚第1装甲团A、B两个中队进行支援。1945年7月3日,照片中B中队这辆马蒂尔达坦克在石油精练厂附近的战斗中对第18旅进行了支援。虽然日军非常缺乏反坦克武器,马蒂尔达坦克仍在澳大利亚军队的攻势中被证明是具有重大价值的。, R% t: j9 Z) f( }8 }: M
. j) B( t. s* o& L9 H 1944年,一支新的中国坦克部队在印度兰姆加训练中心成军,以承担反攻缅甸和中国南部的任务。照片中是第3坦克营的一个M3A3斯图亚特式轻型坦克编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