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讨论] 瓜岛夜袭队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瓜达尔卡纳尔岛争夺战是一次惨烈无比的消耗战,战役中美军利用优势火力成片撂倒日军的情形是屡见不鲜,但在局部地区,日军组织的小规模夜袭队利用灵活的战术也给美军造成了一定的伤亡,取得了一定的战果,透过战役也可以发现,日军下层军官和士兵的战术素养还是比较高的.下面的战例就是其中的一个.
  ^% R, I- V& y6 N1942年12月31日早晨,瓜达尔卡纳尔岛,在日军第17军炮兵阵地前布阵的步兵某联队-第一中队的阵地前面的高地,美军依据险要构筑了机枪阵地,利用大口径重机枪不断扫射日军阵地,第一中队的活动受到了限制,炮兵屡次压制射击未果,该中队一名下士官(伍长)遂做出了带领两名士兵,组成夜袭队,破坏敌人机枪阵地的决定.依据作战方案,日军夜袭队于18点出击,19点30分到达敌阵地开始攻击,21点返回阵地.从作战计划上看,日军是想打了就走,并没有"玉碎"的决心.全作战小队共装备:百式冲锋枪1挺(伍长使用),手榴弹每人2枚(91式),圆铲1把,十字镐1把,(用于破坏敌工事,军刀1把,枪刺2把.17点50分,作战训示结束后,全队3名队员乘着夜色,开始出击,为了避免敌人发现攻击意图,夜袭队一开始就用低姿匍匐前进,当天晚上没有月亮,敢死队员用白布作为识别记号,通往机枪阵地的小路,被美军炮火破坏,加上突然下起暴雨使得地面非常泥泞,虽然在此情形下前进比较困难,但也很好的隐蔽了攻击企图.
- ^+ @0 n# P( f21点30分,夜袭队准时到达美阵地前约30米处,由于风大雨急,美军没有发现近在咫尺的日军,随着伍长作出攻击的手势,攻击队迅速投出手榴弹,并借助爆炸的火光使用冲锋枪猛烈扫射,当即击毙迎面美军三人,硝烟未尽, 夜袭队又挥舞着军刀,刺刀突入美阵地,与美军展开白刃格斗,又杀伤美军士兵两人,其余美军士兵因不知日军是否有后续部队而放弃阵地退走,日军也没有追击,使用剩余手榴弹,破坏重机枪2挺,并用工兵工具破坏工事沙袋60个.21点顺利返回,夜袭成功.2 |- r+ b; ]) _$ j+ h
附:百式冲锋枪资料
# [( o: v& j: G- c) Y8 Q该枪主要装备日军伞兵,空挺特战部队,敌后渗透部队,等特殊部队.100式冲锋枪连发时射击密集度高,单发时精度更高,有效射程120米.这种冲锋枪产量不大,只装备特殊部队,陆军的正常战斗部队一般不装备百式冲锋枪.# D/ T, m6 U9 E
服役年代:1940-1945 / K  ]1 h9 n, i
口径:8mm- M* ~& h8 Y* Q6 p) B  @
枪管长:240mm
. y! C; u0 Y9 @( M5 _+ X全枪长:900mm: A2 k1 v( t' }5 j- W
重量:3.9 kg: A1 J9 a0 q; u& ~7 g
装弹数:30或20发弹匣4 p5 d( R6 ^: n2 J; d
发射速度:450发/ 分 — 800发/ 分(可调)
% K( \" U4 ]3 P7 P  j子弹初速:370 m/sec
  p0 q3 G  F! e3 Z$ U3 N有效射程:120m 9 x; n5 G3 S+ O/ N
最大射程:700m

  Z8 R! Q% h  X) H) h* z91式手榴弹资料6 ^% E, q2 t! d5 P; U& H/ S# D7 w+ [, n
此型手榴弹为大正10年式的改良型,加大了发射药量,用掷弹筒射击时射程更远,但弹体预制破片有所减少,弹体比10年式略短,壳体略薄,密集杀伤半径有所降低.$ W4 ?! [. P( u5 g( h2 {
服役年代:1931-1945
' ]( E2 A) [" a( i直径:49.8 mm
, g$ G( E# p  P% U全弹重量:530.0 g) ^6 S& }& N# e/ l: W+ V
装药量:TNT炸药 65.0 g, ]* s) ^/ E+ R4 M0 ^
延迟时间:6-7秒. v: N3 J. U( F" g& X* k* C1 T- m
密集杀伤威力半径:8米
; V% h& s1 j* r1 y% Y5 s4 `9 i投射方式:手掷,掷弹筒发射
. `8 p3 ?. _9 Z! e

5 g  `( {2 m" U# C+ t/ o8 Q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此战的胜利
' x7 v( d0 q& C8 c5 C  |3 Z5 f+ n0 r  j在下认为除去日军基层士兵的战术素养以外,较好的隐蔽了攻击企图和美军的麻痹有很大关系,而且美军居然最后放弃阵地逃跑.同时在攻击武器的选择上也比较合理,都是适合特种作战用的兵器,但个人觉得火力还是略显不足.
从太平洋战争的整体来看,大部分皇军的夜袭都是以玉碎为最终结局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