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 火 草 原(二)
7 V# e3 s5 D" V9 M' X9 d
$ w: v6 P4 Y" N( _: N一天听到一个消息,说手下有五千多人的吕绍才愿意投降,但有个条件,就是不让在额头上刺字。额头上刺字是东条英机的发明,说是对马贼们杀死过“天皇的赤子”的惩罚,这次东条英机也不肯让步,说一定要刺。辻政信火了,冲东条就嚷了起来:“你会不会算账?这些人不投降,你还打算死多少‘天皇的赤子’?都像你这么办,这个参谋干不了,你另请高明吧”。说着就冲出了会议室,回寝室收拾行李去了。
" }& ~8 }3 _, d, S! H; D) U* J: |$ F# `: I
因为辻政信知道东条是个小心眼,今天如此顶撞了东条少将,明天肯定会派自己去进剿。所以乘还活着时候写遗书吧,大佐都没能活着回来,自己一个小大尉那还不是白给?谁知道到了晚上东条派人来了,说想来想去还是辻政信说的有道理,就不刺字了,但是得辻政信亲自去把那些马贼领回来。辻政信知道这个难题已经是对老部下的特殊照顾了,咬着牙赤手空拳地去了通化,最后把吕绍才和他手下的五千人枪给带了回来。后来招降谢文东也是辻政信经手的,这几件事以后辻政信就不仅仅是东条英机的老部下了,而上升到了心腹。以后辻政信屡屡胡作非为而不受惩罚固然有日军“下克上”传统的影响和“政治上正确”的保证,但是首相兼陆相的东条英机一直在罩着他也是一个很大的因素。
9 q, Q' B' C" z4 L5 i! ?5 a+ }8 u# S, `3 Y: w" @3 N
这第三件事和辻政信的家传都有关系。辻政信的父亲辻龟吉在村里开了个道场,帮着村里人办红白喜事。辻政信从小看得眼熟,这回自己也要来办办丧事过把瘾——这回是帮安国军大元帅张作霖办丧事。, {3 r" C5 g. p: O. w
) P2 {) b1 _ A& K) Y @张作霖在1928年6月4日凌晨被当时的关东军高级参谋河本大作大佐密谋炸死,就是震惊中外的“皇姑屯事件”。张作霖死后,小六子张学良继承了东北。可是小六子忙得老不在家,那辆被炸得乱七八糟的曾经是慈禧太后坐车的“花车”残骸也就那么扔在奉天火车站的一个犄角旮旯里,老爷子的尸首也孤零零地扔在海林寺没工夫管,后来接到关东军命令搬了家,就更顾不上老爷子了。, u$ d3 u. c, ?3 z/ n
+ D2 U, F0 V8 c, p& l
辻政信看出了这里面能做文章。于是在1937年找人把那花车残骸给收拾了,又在6月3日把搁在海林寺里没人管的张作霖下了葬,花了十万大洋。那时候的十万大洋不是个小数目,田中隆吉和川岛芳子在策划“上海事变”的时候从板垣征四郎那儿领到的活动经费也只不过就两万大洋。: H9 I" B6 q5 d$ ?) B# r4 r
6 _4 o7 C) G& R0 k; R
后来做过“满洲国”经济大臣的韩云阶就半分吹捧,半分佩服地对辻政信说:“辻参谋真行,用十万大洋就做到了关东军花了上亿大洋的宣传费都没有做到的事,一扫了9.18以后的沉闷空气”。
- K, \8 `0 M6 R3 }3 {% y0 H( }' D8 b0 B5 `- B3 a! T5 F
这几件事在关东军里树立了辻政信是一个“年轻有能的参谋”的形象出来。对于辻政信来说则是进入了一个崭新的世界,他知道了权力的力量,也知道了如何使用权力,最重要的是,他知道了如何得到权力。并不是依靠自己的职位所掌握的权力,而是更简单地利用人们对权力的恐惧,使用上官的名字或者权力机关的名字来得到权力。
' w, ^. Y# w+ p1 J- @2 I" ] W
: g/ H4 J8 T) J6 n* b仔细看辻政信的年谱就会发现一次很奇怪的调动,从1937年8月到11月这三个月里面辻政信在北支*那方面军做过三个月参谋。辻政信自己在战后说连他自己也不弄不清楚调动的原因,但是后来官至关东军副参谋长的池田纯久在回忆录中说明了事情真相。+ w4 D8 c/ B. q8 \
, v. D; x$ W* c# s1937年7月“卢沟桥事件”发生。参谋本部就如何处理卢沟桥事变发生了严重的对立,分为了以作战部长石原莞尔少将为首的不扩大派和作战课长武藤章大佐为首的扩大派。无事也要生非的辻政信这时早把当初口口声声称石原莞尔为“先觉的导师”的事给忘到了九霄云外。那一阵老在天津能看到辻政信的身影,他到天津来干吗?( R' Y1 K5 l) ~" N, l" m" D& C
% i2 J+ s8 `0 Z那支“北支*那方面军”是在7.7事变以后从“北支*那驻屯军”,原来叫“清国驻屯军”,是日本在义和团动乱以后根据“辛丑条约”在华北驻扎的军队,因其司令部在天津,所以一般称“天津军”改编来的。事情虽然出在天津军,可是当时天津军本身对扩大事态倒不怎么积极。因为司令官田代皖一郎中将在事变后的7月15日病死去,参谋长桥本群少将也是主张慎重行事。但一帮八杆子打不着的们却无比关心,关东军司令官植田谦吉,参谋长东条英机,朝鲜总督南次郎,朝鲜军司令官小矶国昭等纷纷上书要求“中央决断”。关东军还派辻政信和田中隆吉去天津帮忙打气,生怕仗打不起来。
: c. b! {0 a* q: T4 u" M
1 i+ ?1 o# N H. k4 W i- u当时天津军的作战主任参谋是池田纯久中佐,他也是反对扩大事态的。可是大约是在7月20日左右,辻政信突然对他说,第二天关东军要从山海关机场出动轰炸机,对卢沟桥附近进行轰炸:“我坐着轰炸机亲自去。”
- x! q, E5 p! i- j8 q2 H! w4 R# O$ C! H$ s$ J0 L5 {# c
池田吓了一跳:“真要干?为什么?现在作战方针都还没定,你瞎添什么乱?”, e1 s; Z0 V% W' X
( u9 F0 R9 z# }% X6 u
辻政信说:“当然是真干,为了给你们天津军创造一个好环境,哼,也不知道中央的那帮家伙在搞什么鬼,老下不了决心,我给他们来个既成事实。” t/ b0 S G0 T, f, W
, u, J0 a3 p" c# j& {3 n% [. ~
池田是刚从关东军调过来的,知道辻政信的脾气,对付他就只能比他还凶才行:“好,你关东军敢出动轰炸机,我就敢出动战斗机把它打下来!”/ l. A& X' _* X; e6 c
- P$ p2 N! T4 u! T* u' W. T
辻政信张口结舌了,一语不发地就走了出去。但是心里对天津军的“胆小怕事”是气不打一处来,正好花谷正去东京出差,就央求花谷正去中央走走路子,干脆调到天津军去“掺砂子”,治治那些胆小鬼。就这么着到了天津。
& t' t D8 b c5 v7 H F9 [5 S- g( [" I8 m7 y
可是到了天津正准备大干一场的辻政信一个月不到又被弄到山西的板垣征四郎的第五师团去了,这件事在辻政信的年表上都找不到,因为不是正式调动。一次辻政信被派去第五师团联络,到了山西以后突然接到北支*那方面军参谋长园田直三郎中将的联络,让辻政信别回天津了,就在板垣那儿混吧。
' P% X6 n0 t8 D! j4 S
; W! T' _& e/ m+ z& w# A; N原来辻政信的顶头上司,北支*那方面军高级参谋下山琢磨大佐也是关东军过来的,两人原来在满州时结过仇。在满洲有东条英机花谷正们罩着辻政信,下山琢磨没办法,现在你辻政信到下山手下了,下山还不赶快报仇吗?而参谋长看着辻政信可怜,就让他干脆在第五师团不要回来了,反正板垣征四郎也是辻政信的老上司。; K2 R3 w; F3 n4 r. t, y8 K
0 _) i$ a1 }1 l4 `; ?, Y6 Z4 @* v可是下山大佐没报成仇不干了,和园田参谋长吵了起来。下山说的还条条在理:怎么我派手下去第五师团联络一下,你参谋长就自说自话招呼也不打一声就把我的人给了第五师团?园田没办法,又只好和板垣商量,再让辻政信回老家关东军,这样大家都有个台阶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