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回南北战争(11)——罗斯克兰斯VS布拉格(第一次)
本帖最后由 人猿 于 2009-7-6 17:39 编辑
4 o- C# g0 L! s R* [8 g7 L! B( I8 t1 p: X$ j8 m' T+ h
2 J# l% B$ ]# L" W8 J% a- V: _* `' T 在一无所获结束肯塔基攻势之后,布拉格回到里士满会见了戴维斯总统。对于布拉格指挥部队的能力的怀疑之声尽管已经闹得满城风雨,但是戴维斯却丝毫不为所动。他将伤愈归队的约翰斯顿任命为西线南军总司令,掌管布拉格的田纳西军团和彭普顿的密西西比军团。6 x* F' _( C) U/ q0 M; f& K
不过,对于约翰斯顿也不信任的戴维斯总统亲自来带西线视察,通过双眼确认布拉格全军非常安全的戴维斯总统抽出1万部队去支援彭普顿。此举使得布拉格的部队减少了35000人,而对面北军的新任指挥官罗斯克兰斯——坎伯兰军团,4.7万人——也在华盛顿的不断催促下准备发起进攻。/ ~8 H( a3 D6 I5 z ^. W7 T! c
# l4 p3 \$ U8 P3 F* L% z
5 ~( R6 S/ U( \7 s 罗斯克兰斯少将
& E" o5 y! c. f3 V. O % M7 ^" t3 _2 k2 M/ S! z2 B
12月26日,罗斯克兰斯统兵南下。他的部队一边摆脱南军骑兵的骚扰,一边于29日前进至默夫里斯伯勒郊外。当晚,南军的骑兵部队突袭了北军后方的辎重部队,一举抓获了1000名俘虏和4队马车,取得了开门红。
' S: F7 F9 u" W J3 z. g 布拉格的部队在默夫里斯伯勒北面的开阔地布阵,有一条斯通斯河将阵地一分为二。应该说,那里的地形易守难攻,但是布拉格丝毫没有防守的意思,他要向北军进攻。
; |- w8 u1 D: G 30日,双方都隔江对峙,都在制定第二天的进攻计划。罗斯克兰斯准备跨河攻击南军右翼的布莱肯里奇,而布拉格则打算让惠亭的部队进攻北军右翼。如果双方同时进攻的话,就会像一扇旋转门一样转个圈。可惜的是,罗斯克兰斯计划在早上7时开始行动,而惠亭的旅在日出时分就已经出发了。因此,战斗的主动权很快就落到了南军手中。当晚,南北两军的军乐队在相距600米的地方先后开始了演奏鼓舞士气。这场意外的演奏很快就成了双方压倒对方的预演,在吹吹打打了很久之后,两军合奏了一首《甜美的家园》,并在双方数千名士兵的合唱声中结束了这场音乐会。# n4 t) z) m, G+ o6 O+ \
* B8 D8 `& D6 H+ U5 J
& F+ s) W3 r8 \7 g4 u5 M
! x& X0 m7 I3 r 惠亭将军. I& ^: z2 P3 c8 \# c6 v1 G% s5 }
8 V3 c- K& K; ]' l7 u) d* m
31日黎明6时,南军的惠亭率先开始了行动。他的部队(10000余人)猛扑正在吃早饭的北军约翰逊师,很快取得了突破(这也是北军第三次在黎明被南军突袭成功)首当其冲的约翰逊师在损失了50%的人马之后,被南军赶得满地乱跑。紧邻这约翰逊师的戴维斯师也很快卷入这片混乱,开始了溃退。许多北军的炮台甚至一炮未放,就做了南军的战利品。南军一口气抓了3000名俘虏,俘获28门大炮。直到此时,惠亭第一波的攻势才开始落潮,南军第二波珀克的军正陆续投入战斗。, a# n* f6 M' U
被南军杀得措手不急的罗斯克兰斯被迫终止了自己的进攻计划,急急忙忙地将已经过河的部队召回,去填补自己右翼的窟窿。但是,在援军到来之前,右翼的北军恐怕就要全军覆没了。, _5 d, O4 H1 q+ ~6 N
在这万分危急之时,北军右翼的第三个师谢里登师完成了拯救全军的壮举。谢里登出于职业上的敏感,在早上四时就叫醒了部队,并做好了战斗准备。结果这个有心之举最终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南军第二波的3次进攻都被谢里登击退。于是,南军兵分两路,一路正面进攻,一路侧翼迂回,试图打垮北军的防线。但是,组织正面进攻的南军师长齐扎姆在当天喝得酩酊大醉,所以由他胡乱指挥的部队在正面的攻势中没有取得任何进展。同时,南军总指挥布拉格也收到了错误情报,说北军的左翼正准备发起进攻,所以布拉格将第三波的布莱肯里奇的部队温存下来,准备应付不测。
4 @2 h' [: S. U3 n( ~- ~ 于是,谢里登面对占优势的南军坚守了近4个小时,顶住了南军的进攻,争取了时间。但他的部队损失惨重,手下三个旅长全部阵亡,人员损失超过了30%。战至上午十一点,谢里登的部队弹尽粮绝,被迫和已经被打得晕头转向的北军其他部队一起后退至纳什维尔唐派克一线。& _9 V- y: P$ L4 ]. h
此刻,北军的战线已经变成了直角,布拉格为了给予对手致命一击,派遣布莱肯里奇师渡河攻击北军直角的连接处,那里有一片叫做“圆森林”的树林,被双方称作“地狱里的半英亩”。在这里,北军的威廉·B·黑斯的旅在大炮的支援下不顾损失,死死守住了自己的阵地。南军原本计划将北军的这条防线切断,但执拗的攻势反而将越来越多的北军部队集中在了这个地方,所以,当天下午南军虽然发动了数次攻势,但没有取得任何进展。于是,一天的血战就此告一段落。
6 ?- c* H0 Z+ g- m) S H4 f 1862年的最后一天晚上,南军几乎——而不是完全——取得了胜利。但是,布拉格的胜利还差那么一口气,而且由于一天的战斗,南军的老兵伤亡不小(9000多人)且部队总人数依旧少于北军。- k% S6 g7 ~ y o) J7 O% p) d @7 j
而罗斯克兰斯也在托马斯将军的坚持下,放弃了撤退的念头,决定坚守阵地,再和南军周旋到底。8 C5 Q9 z' K. c& \! m" H2 k9 ~
1月1日,双方就像两头伤痕累累的野兽般互相对视了一天没有采取行动。
4 \' {- c, f1 v- A W. H8 @/ }) @2 M 1月2日,北军的一个师渡河占领了一处高地。布拉格立刻命令布莱肯里奇部将其夺回。尽管布莱肯里奇进行了抗议,但还是派了4500人经过激战把北军赶走了。不过,河对岸的北军炮兵立刻将炮弹如雨点般射了过来,好不容易夺回高地的南军不得不再次放弃。南军为这次得不偿失的出击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布莱肯里奇麾下的肯塔基部队(由于肯塔基州已经处在联邦军的控制下,所以他们成了无家可归的“孤儿旅”)遭到了重创,损失了三分之一(且无法补充)的人马。
, c0 b. l) H7 [: ~! a8 ~0 w1 { G 最终,布拉格终于听从部下的劝告,率军南下开始了撤退。而幸免于难的罗斯克兰斯也无力追赶。双方损失相差无几(北军1.3万,南军1.2万),但是如果按部队人数比例计算的话,南军损失了三分之一的部队。这对于人力资源不高的南方同盟来说确实是一个很大的数字。不仅如此,此战的失利——战略上的——也使得南方同盟对田纳西州的威胁不复存在,布拉格更是失去了下属们对其的信任。
1 J- ^# E U/ o+ o! \ 而罗斯克兰斯通过这场战斗获得了林肯的信任和首肯,并使得北军的士气大大提升。在1863年的前半年中,罗斯克兰斯花费了5个月时间建造了“罗斯克兰斯堡”,并建立了一个强大的补给基地。按照罗斯克兰斯的计划,他将以这里为中心,开始新一轮的攻势。 |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