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美国海军航空兵王牌 [打印本页]

作者: 飞龙    时间: 2006-7-27 10:12     标题: 美国海军航空兵王牌

海航头号王牌麦坎贝尔1910年1月16日出生于阿拉巴马州,1933年毕业于安娜波利斯海军士兵学校,1938年在宾萨柯拉航校学完飞行后被派往大黄蜂号航空母舰服役。1942年9月,因母舰被日本潜艇击沉,麦坎贝尔获救后回国整休。次年9月,他作为第15战斗机中队的队 长登上新造的埃赛克斯号航空母舰继续服役。并很快任AG-15部队指挥官。1944年6月11日,在马里亚那海战中首次击落1架日机,成为他栅珊来迟的第一号战果。19日又在两次离舰升空出击中打下7架敌机!此后,麦坎贝尔转战硫磺岛、菲律宾等海域。尤其使他名声大噪的是发生在10月24日的那次空战。当时,由一百多架日本战斗机和轰炸机组成的一个混合编队正向吕宋岛以东洋面美国海上机动部队扑去,接警报后,他立即率领7架F6F地狱之猫式舰载战斗机赶到日机机群正前方20海里处进行迎头阻击。经过十分钟的拦截和突防争斗,其一人就击落9架日机 (另有2架无法确认)!创造了战时美军单次空战个人战果之绝对 记录,由此荣获美国议会名誉勋章,与之同时,他的战果已达30架之多。
$ q6 V2 I- D. a
* S6 R/ H" z$ V; Y: B11月14日,因奉命回国,使他失去了向邦格作最后挑战的机会。人们对他的评价是:“麦坎贝尔是一位有着娴熟的空战技巧与旺盛斗志的理想的基层飞行指挥官。” 麦坎贝尔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海军航空兵的头号王牌, 除公认的34架战果外,还有未经确认的7架。此外,他还在空对地攻击行动中摧毁过21架敌机,如果再加上曾谦让给部下的一些零星战果,那么他的个人战果将更加可观!而且有必要指出的是,上述战果之取得仅发生在1944年6月至11月约半年时间内,当时他刚好34岁。
作者: 飞龙    时间: 2006-7-27 10:13

海航二号王牌C.E哈里斯中校美国海军第二号王牌。 1916年生于南达科他州一个农场里,并在当地一所师范大学毕业,曾当了三年小学教师,后加入海航。1942年2月获飞行臂章(意指成为合格飞行员)。并赴大西洋 服役,1943年移驻太平洋。 在瓜达尔卡纳尔攻防战役 中,曾驾驶F4F型舰载战斗 机首次击落2架日机。 - Y' e0 v+ Z9 e* N9 H

8 g! z  U# r0 B! R1944年夏季随“勇猛”号航空母舰进入台湾、菲律 宾一带洋面作战, 11月 25 日,母舰被日本“神风”攻击队自杀飞机撞坏,哈里斯不得不暂时脱离前线,至此,他的战果在81天内已达到22架。其中,在一次空战中击落4架敌机的奇迹发生过三次!
. x+ n# q: J% A  y) g  R
+ p7 z6 R: f1 G7 w4 ~( C- R哈里斯在国内改装(改飞另一种型号飞机所进行的培训叫改 装) F8F战斗机,这是战争后期最先进的舰载战斗机,可惜在重返前线的途中日本已投降,结束了哈里斯的战斗生涯。 战后,哈氏又回到小学重操旧业。战时,哈里斯一次也没有被敌人击中过,这也是很少见的。
作者: 飞龙    时间: 2006-7-27 10:14

海军第三E.A巴林夏是著名的绰号为 “割草机”的“王牌飞行员特 别战斗小分队”的队长。曾率领这批尖子飞行员参加对 日作战,令敌人闻风丧胆。
2 i, ]$ j3 y: A: j8 i
6 A  e) P* R3 t, c. y巴林夏出生在加里佛尼亚州,1942年4月从航校毕业,任少尉飞行员,12月进入航空母舰海上机动部队。 1943年秋第一次参加 空战,当时配属于埃赛克斯号航空母舰上的第9战斗机中队。曾在拉包尔、托拉克 等地先后击落过7架敌机。1944年返回国内,从事四机编队空战战术的研究,并培训出两支编队。1945年初,调往列克星敦号航空母舰上的第6战斗机中队服役,后又调往约克城号航空母舰再次投入战斗。他的新战术在二月份的关东大空袭中得到良好验证。至二战结束,利用这一战术共击落了50架日本飞机,其中几架是由他本人击落 的。4月17日,他一人又在舰队上空击落6架前来攻击的日本自 杀飞机。
+ J# Z7 t. J* H  w! K
2 x' i# _" p9 X+ z$ `战后,巴林夏仍在海军服务,1972年晋升为中校后病逝。其战时总战果为23架,居海军第三。
作者: 五十六    时间: 2006-10-28 20:20

想到了德国的埃里希.哈特曼在42-45年3年的战斗中总共击落352架。美国的王牌才是他的零头。
作者: jinlenghan    时间: 2006-10-29 15:01

关于这个问题也讨论得够多了,哈特曼对付的苏联飞机战术死板,很容易被德国飞行员预测到出击位置和地点,哈特曼经常是一天十几架地击落苏联飞机,自然战绩疯狂,而且他还仅仅是从43年初才开始击落敌机,如果从39年就参战,战果将会如何惊人。。。。7 }7 q% K% l4 e0 ^* z5 e, h
战后苏联政府以“毁坏苏维埃政权军事设备”为名判处哈特曼50年有期徒刑。。。
作者: 军机大臣    时间: 2006-11-11 22:49

:Q 灌
作者: 半日光辉    时间: 2007-6-15 07:47

哈特曼以及其他德国飞行员的高战绩可以这么理解,就好比我们和AI玩witp,AI总会非常执著的用空军进攻某个基地,你只要在这个基地布置一定的战斗机,每天都可以打下一定数量的飞机。不过你不能说这个基地执行CAP的飞行员就一定比其他基地或者航母上的飞行员更厉害。
1 ^: h' m. X1 t. q& R况且,德国的飞行员往往是一直在前线鏖战,而且对方都有着在数量上的绝对优势。盟军飞行员往往是轮战,取得一定战绩就会被撤出前线休整,而且己方有优势,不是每天都有食可打的。6 m5 p1 {9 d: t& K

% n, f! d+ i5 C1 r4 k如果像是耶格尔,邦这样的人在德国一边相信打下200架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
作者: nanjin1937    时间: 2007-6-15 09:10     标题: 提问

有没有飞机品质差异方面的原因呢?
作者: freestyle    时间: 2007-6-15 11:39

主要还是因为作战时间长的缘故。盟军飞行员在前线作战半年往往就回家了,战绩肯定没法和德国打满全场的比。而且德军飞行员连续几年在一线作战,经验积累也远比盟军飞行员丰富,那些BT王牌的水平比美军王牌高应该是没有疑问的。不过也正是这种杀鸡取卵的体制导致德国空军最后人才凋零,油尽灯枯。. ~, {" U+ E5 p1 T
另一方面德军战斗机部队采取的自由游猎战术也使德国飞行员容易取得高战绩。而盟军战斗机部队有着严格的护航编队纪律,每架战斗机都必须严守自己的位置,即使有击落机会都不允许脱离编队追击,这也限制了盟军飞行员各人战绩的累计。
作者: nanjin1937    时间: 2007-6-15 12:29

那就是说德国空军战斗机的战术应该是比较契合飞行员的行为的。
作者: luckpanzer    时间: 2007-6-15 14:00

原帖由 freestyle 于 2007-6-15 11:39 发表
* N3 Y4 d" {" z0 Q3 ]主要还是因为作战时间长的缘故。盟军飞行员在前线作战半年往往就回家了,战绩肯定没法和德国打满全场的比。而且德军飞行员连续几年在一线作战,经验积累也远比盟军飞行员丰富,那些BT王牌的水平比美军王牌高应该 ...
/ r6 @! b5 p7 r# w
早期的护航制度确实如此,限制了战斗机的特性又没有起到实际的效果。后期改变了,战斗机部队具有更主动的攻击权力和更多的进攻型任务。
作者: freestyle    时间: 2007-6-15 14:26

嗯,后来双方力量此消彼长,越来越多盟军战斗机能腾出手来自由攻击。到最后铺天盖地全是游猎的盟军战斗机,不过那时狼多肉少啊
作者: nanjin1937    时间: 2007-6-15 14:30

纳粹的喷气战斗机“显身”太晚,生不逢时啊!要是能早早的形成战力的话,制空权的争夺会更惨烈吧!
作者: 半日光辉    时间: 2007-6-15 17:18

就击落纪录情况来说,盟军方面也比较麻烦,必须有人证实才能确认击落,据美军不少王牌说,他们很多的单机击落都没有被算入战果的。( _: w" o1 W. [; U4 H
  W& s, ]8 q. V& N2 y- w& t
在这里我再次感叹一下我心目中的空中战神,查尔斯 耶格尔。我觉得他如果在德军方面应该不会比哈特曼差,至少也是诺沃特尼一样的人物。此人要技术有技术,要胆识有胆识,要运气有运气,他自传中提到,他的第4和第5个战果是因为他的俯冲,两架梅塞施密特撞到了一起……
作者: bf109    时间: 2007-6-15 18:00

耶格尔的逃跑也跟哈特曼一样帅啊………………
作者: 半日光辉    时间: 2007-6-15 20:32

对啊,翻越比利牛斯山,还带了个伤员。真的是传奇啊。他的自传是我最喜欢看的书了。
作者: Panzer    时间: 2007-6-17 01:39

书名叫什么?有卖的吗
作者: 半日光辉    时间: 2007-6-17 09:14

就是查尔斯 耶格尔自传啊。纸的不知道有没有,网上肯定有,很精彩的。
作者: wang8621    时间: 2007-7-22 22:07

战后苏联政府以“毁坏苏维埃政权军事设备”为名判处哈特曼50年有期徒刑。。。
, o1 q0 \* S! O( _& V! [
1 m( b) i+ g" n* U; ?  T" n1 M . w" i0 q# N, S4 Y* R

4 P1 ~, t# D3 l4 s苏联政府这么做不是在灭自己威风,长别人志气么。。。
作者: pkwang    时间: 2007-7-23 20:32

喷气战斗在当时貌似最大的问题在于命中率,另外也没有合适的机场可以用了啦




欢迎光临 燃烧的岛群军史学习论坛 (http://www.bikooo.com/)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