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R f& Z9 {' y0 Y 僅八年全面抗戰時期,國軍就陣亡了兩百多位師級以上的將軍,陸軍陣亡、負傷、失蹤三百二十一萬一千四百一十九人,空軍陣亡四千三百二十一人,毀機二千四百六十八架,海軍艦艇幾乎全部損失。自一九二九至一九三三年,從中央軍校畢業了大約二萬五千名軍官,這些軍官中有一萬名犧牲在一九三七年七月至十一月。 ! ~0 G8 o# l( X/ h9 Q; c3 d5 V' O& W) m' W6 f9 r; A6 n" ~8 y7 a9 d6 y
我們記著國軍將士的巨大付出,同時更應該珍視國軍將領在對日作戰中所體現出的中華民族優秀的思想品質,僅舉幾例﹕ 9 O/ b3 _$ k1 d9 n% i3 W
% P+ n! m1 v* n
一九三八年三月,在津浦縣南段為堵擊日軍南下的籐縣保衛戰中,國軍守城師長王銘章將軍在發出「決以死拼以報國家」的最後電文之後,即於破城後的巷戰中,與參謀長趙渭濱將軍、鄒紹孟將軍同時壯烈殉國。 7 t. \; T& Z( w4 {2 C * A1 P8 r& P6 |, Z% U 一九三八年春,台兒莊大戰最激烈時分,國軍第二集團軍總司令孫連仲對師長池峰城所言「士兵打完了,你就自己填進去!你填過了,我就來填進去!」的話,足以催人淚下。 - _: [+ ?' e" B, G& j3 B& S
4 h/ N; h4 e# W2 t" e
一九四○年五月,日軍以15萬兵力對湖北隨棗、宜昌地區的國軍第五戰區的國軍發起全面進攻。國軍第三十三集團軍總司令張自忠採取主動出擊戰略,親赴河東督戰。 - z$ s! @( D2 _; Z
' [! [ z2 A- V# e3 }. l+ ?% B; o' d 張自忠將軍常說﹕「『藎忱』(張自忠字『藎忱』)即忠臣,如今民國,沒有皇帝,我們當兵的,就要精忠報國。」 赴河東與日軍大戰前張自忠將軍對部下說﹕「因為戰區全面戰事之關係,及本身之責任,均須過河與敵一拼,現已決定於今晚往襄河東岸進,。。。,國家到了如此地步,除我等為其死,毫無其它辦法,更相信,只要我等能本此決心,我們國家及我五千年歷史之民族,決不致於亡於區區三島倭奴之手。為國家民族死之決心,海不清,石不爛,決不半點改變。」 五月十六日,張自忠將軍率偏師與日軍主力在南瓜店激戰,全軍壯烈殉國。 ( t2 x4 h' O* O+ R( n+ w }5 U9 U, C
7 p6 j4 A4 X" F% r! b: z 一九四二年四月,新三十八師師長孫立人在著名的」仁安羌大捷「中,請英軍史林姆將軍轉告斯高特師長﹕」貴師即已忍耐了兩天,無論如何還要再堅持這最後一日,中國軍隊一定負責在明天下午六點鐘以前,將貴師完全解救出圍。「當對方又傳來」有無把握「的詢問時,孫將軍斬釘截鐵的回答他說:「中國軍隊,連我在內,縱使戰到最後一個人,也一定要把貴軍解救出險!「因以不足一千的兵力,擊斃一千二百名日軍,救出七千英軍,孫將軍獲英皇頒發的英帝國司令C。B。E。勛章,及羅斯福總統頒授的豐功勛章。羅斯福總統在頌詞中說:」中國孫立人中將於一九四二年緬甸戰役,在艱辛環境中,建立輝煌戰績。仁安羌一役孫將軍以卓越之指揮,擊滅強敵,解救英軍第一師之圍,免被殲滅。後又掩護盟軍轉進,於千苦萬難中,從容殿後,轉戰經月,至印度,猶復軍容整肅,不減銳氣,尤為難能可貴。其智勇兼備將略超人之處,實足為盟軍楷模。「一九四四年十二月,新一軍攻佔八莫後,緬北盟軍最高當局為表彰中國軍隊的優秀作戰道德及素質,特把從緬甸莫馬克到八莫市區的一段路定為孫立人路,將八莫 市區中心馬路,定名為李鴻路。緬甸戰役勝利結束後,歐洲盟軍最高統帥艾森豪威爾元帥,邀請孫立人將軍參觀歐洲戰場。在歐洲,孫立人將軍成為艾森豪威爾元帥、巴頓將軍及戴高樂將軍之上賓。 9 a. Z) i y9 }9 d
3 e6 O5 o8 I( {0 j9 e 一九四三年二月,宋美齡代表國民政府赴美,受到美國人民的尊重,應邀在白宮羅斯福總統夫婦家作客,並且在美國國會發表演講,她以一口流利的英語在美國參眾議員面前莊嚴宣告﹕「中國人民獨立抗戰五年有餘,我們寧願奮勇犧牲到最後一兵一卒,絕不願苟延殘喘接受失敗。」 7 B' e; T. B6 W [% h/ Z. Z8 m
' {- Y m; |# _- H- f, H
一九四三年五月,在著名的」鄂西會戰中,當戰鬥最激烈時,陳誠打電話給堅守石牌要塞的國軍十八軍第十一師師長胡璉將軍﹕「守住要塞有無把握?」 胡璉斬釘截鐵地回答:「成功雖無把握,成仁確有決心!」 其英雄氣概可見一斑。 7 W. |+ N2 G7 |" L: i+ ], X1 l" P
9 \* p3 l* t, h) t1 s 對於被日軍殺害的國軍新三十八師副師長齊學啟將軍,有在一九四五年五月十四日重慶大公報的仰光專電 中的這樣一段報導: ) q( q: r A! q9 b- o! S % u" w. M. w K& k p6 F& u0 w& v0 F( r 前新三十八師副師長齊學啟將軍,於三月八日,為寇刺傷腹部,三月十三日傷重去世,那一天,是所有盟俘最傷心的日子,他們齊向齊將軍的慘死致哀,對日寇劊子手的暴行深惡痛絕。據恢復自由的若干盟國戰俘對記者說,齊將軍的確是中國的偉大軍人,他是中央監獄裡數百戰俘中最受人愛戴與最能給人援助的人物,在英美袍澤的眼裡,他是黑暗時期的光明與鼓勵的源泉。在這三年的黑暗地獄中,他對盟國最後勝利的信念,從未動搖,並曾屢次拒絕了日寇誘令加入寧偽組織的陰謀,三月七日,日偽曾作最後的賞識,但給齊將軍臭罵一頓,第二天齊將軍便被刺傷了。 9 Q6 t* ^, E( j7 a1 z5 l- E T) c6 a' _7 H# O0 t# L
有一位解放了的盟軍戰俘對記者說:「齊將軍在解放前夜被謀殺了,這是最慘不過的事,但我向你保證,齊將軍將長留在我們的心裏,他是我們最黑暗的日子中最偉大的友人。」 * G9 x, \1 a; S
0 Y: X0 F8 a ? y
中國人民的巨大犧牲、堅韌、勇氣、顧全大局,在經過了八年全面抗戰的慢慢長夜後,終於迎來了勝利的一天,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日本天皇接受《波茨坦公告》,宣佈無條件投降。八月二十一日,以侵華日軍總參謀副長今井武夫為首的日軍代表飛臨湖南芷江向國民政府乞降。在整個抗日戰爭中,日軍在中國戰場敗的最慘的一次就是在一九四五年四、五月湖南芷江地區的雪峰山大戰中,那一次進攻雪峰山的日軍幾乎全軍覆滅,國軍一次就殲滅日軍達八萬多人(有說近二十萬)。日軍輸的心服口服,選擇芷江乞降自是應該。 4 N# Y* y2 s8 ]4 E2 ?' O
- z7 S& c1 e' @* F0 j 六十年過去了,中國的抗日衛國戰爭及其的偉大,有必要將國軍作為抗日主力軍的事實公諸於世。 6 D G+ |. F& R$ o# S% w
l3 _7 C5 Z- G5 k9 n. z 這裡並不是寫抗日戰爭史,這些事實也只是國軍對日作戰的一小部份,如能說明、體現國軍是抗日的主力軍也就夠了。我們將選擇如下部份細細道明﹕七七事變、淞滬會戰、台兒莊大捷、武漢保衛戰、崑崙關大捷、長沙保衛戰、上高保衛戰、鄂西保衛戰、常德保衛戰、名揚中外的國軍駐印軍、滇西大戰、雪蜂山大捷、大戰日軍的中國空軍、英勇悲壯的國軍海軍、日軍在華陣亡將領名單、國軍陣亡師以上將軍名單、抗戰時期國軍三軍將士的座右銘 、國軍與侵華日軍大型會戰一覽表. , t' ^+ [$ i. p R8 { h6 i 6 Z7 M: p8 U" ]1 o+ r5 l5 u7 O2 n9 e! P(限於篇幅並配合遊戲進度,以下僅擇要介紹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所發生的重要戰役): f5 \2 O. j$ L; [) K
- D. _: P0 o; W. k[ 本帖最后由 哈哈哈 于 2006-12-7 22:38 编辑 ]作者: 哈哈哈 时间: 2006-12-7 01:23 标题: 第三次長沙會戰(1941年12月-1942年1月)
日軍佔領武漢以後,急慾打開通向中國大西南的門戶--長沙,進而直逼重慶。在一九三九年九月至一九四一年十二月底這兩年多一點的時間裏,日軍三次進攻長沙,三次均遭失敗,總共被國軍斃傷達七萬多人。: I; o7 ?' @' E0 W( |4 [6 \/ @/ V3 T
1 C4 i% m5 _/ D& j
第三次長沙保衛戰 / d6 K5 |. d. Q* R) N
B- u; ^3 F2 K6 v K% E; B
一九四一年十二月,太平洋戰爭爆發,日軍第二十三軍,負責進攻香港,日軍大本營擔心第九戰區國軍南下支援駐港的英軍,因此,命令日軍第十一軍向第九戰區進攻。 8 M) C8 `. _: m
- i8 c, M/ h# o! C# M
這次阿南投入的兵力為﹕第三師團、第六師團、第四十師團以及第九混成旅團。十二月底,日軍開始在湖南北部向國軍進攻。 2 K. I) A4 F J$ [9 P; d% ^( s7 f$ g |/ m' u4 N1 X. K& I& Q: z* y
這次薛岳仍然採用誘敵深入的方法,國軍在進行象徵性抵抗後,即著手後撤,準備尋找戰機。同時,薛岳將重炮兵旅放在岳麓山,建立了可攻擊全城的炮兵陣地。為確保徹底擊敗日軍的攻勢,蔣介石特命第四、七十三、七十四、九十九軍四個軍緊急回防第九戰區。 + t% Y/ c2 r# c, @7 B- w# h }: F$ y# y4 k' w
十二月三十一日,日軍第三與第六師團攻入了長沙市區,國軍與日軍爆發激烈巷戰。阿南惟幾見部隊攻入了長沙城,就搶先報告日軍總部,聽到消息,日本舉國歡騰。不料,國軍拚死抵抗,與日軍糾纏於肉搏和巷戰中,時間一長,日軍給養不足,戰力不支。這時,岳麓山上國軍的重炮大顯神威,國軍利用重炮可以轟擊全城的優勢,向攻入長沙的日軍進行猛烈的轟擊,日軍佔據哪裏,國軍的重炮就轟到哪裏,炸的日軍鬼哭狼嚎。同時其它各路國軍將日軍的補給線切斷,使日軍逐步陷入彈盡糧絕的境地。面對這種境況,日本的舉國歡騰便成了一個世界範圍的笑話。 - x) s9 @' D! d+ [; m, r# |7 G/ Z" `1 `5 E
這時,回防第九戰區的國軍,已進入長沙外圍。一九四二年一月四日,國軍開始全線反攻。日軍第十一軍攻不陷長沙,補給又被切斷,後方又被進入長沙外圍的國軍打擊,開始呈現崩潰跡象。 % V/ c8 @. J. M* m0 c 8 d& y/ s/ G7 ~* k- r' u( A8 u 但是阿南惟幾並沒有注意到這種危險情況,反而讓部下加緊猛攻。十一軍的參謀長木下勇少將,以及全體的參謀這時已發現日軍如不立即撤退將全軍覆滅。 1 m9 W' O& Y3 h* h, }. a/ R% F7 S+ z0 Z: `# M' e! E. v
因此集體向阿南惟幾提出反對意見,阿南只得下令撤退。這時,國軍已經圍攻了過來,日軍慌不擇路,到處找渡河口逃竄,狼狽不堪。日軍第十軍之第六師團,在潰退 中,被國軍圍住,幾乎彈盡糧絕,靠空軍的支援及第九混成旅團的幫助,才脫離了危險。 * s* K i1 R" Q
4 y2 M8 J* ]8 p5 H/ j 三次長沙大捷後,日軍第十一軍對國軍第九戰區完全失去了戰鬥信心,兩年多的時間裏不敢再對長沙發動任何的攻擊。' m6 B; j9 B+ O- H. Z
* M; O! \2 P. B" c# `
[ 本帖最后由 哈哈哈 于 2006-12-7 22:42 编辑 ]作者: 哈哈哈 时间: 2006-12-7 01:26 标题: 鄂西會戰(1943年5 月-1943 年6月)
一九四三年四月,美军及英军在太平洋战场向日军发起全面反攻。日军大本营认为﹕形势对日本极其不利,由于不能迅速解决在中国的战事,造成军需大量增加,日本的工厂大量用来生产武器,顾不及其它工业,加上由美国带头的对日本源材料的禁运,造成日本工业频临崩溃。因此若不立即解决对中国的战争,日本将面临的处境将极其危险。因此,日军大本营决定发动鄂西会战,由陆军部杉山元参谋总长亲临武汉督战, 日军第十一军司令官横山勇指挥,调集十万兵力,一百架飞机,向我江南第六战区及江防军驻守的鄂西地区大举进攻,企图一举歼灭我江南国军,攻占进入川江的第一大关---石牌要塞,进而威胁我西南大后方的抗战中心——重庆。4 S0 F: w, D4 e3 N2 t) d1 T. x
5 B- h, F/ X N8 H1 A# r
一九四三年五月四日晚八点,日军第三师团之步兵第六联队开始向国军新二十三师驻守的张家祠、高河场一线阵地猛攻,鄂西保卫战正式开始。面对日军的进攻,蒋介石急调当时远在昆明的中国远征军司令陈诚去鄂西前线。陈诚特将自己的指挥所设于前方三斗坪,决心坚决保卫石牌要塞,保证大后方的安全。# r5 L, y5 c0 Y& M& h, T$ p, M
' e0 x' H& ^1 y: A
六日清晨,日军第三师团强渡九都河,向梅田湖及荷花市一带进攻,国军第十五师主力顽强阻击日军,在激烈战斗中,日军第二三四联队第三大队各中队长全部被我击毙或击伤。七日晚,日军第三师团及独立混成第十七旅团攻陷安乡。九日,小柴支队攻陷南县。五月十八日,日军第三师团主力攻陷松滋。二十四日中午,日军在长阳附近渡过清江,进入清江北岸。二十八日,渡过清江的第三师团逼近国军守卫石牌要塞的第一道防线南林坡阵地。; s3 o- J3 P$ W1 Y3 `9 O4 x1 T8 S9 ~
6 Y5 c2 A9 Y6 c) Z7 n- p 在日军第三师团进击的同时,五月十二日,日军第十三师团及野沟支队渡过长江,十五日攻陷公安。五月十九日凌晨,日军分兵两路向战略要地渔洋关进犯。二十二日,日军第十三师团主力攻陷渔洋关,留下其第一○四联队第二大队驻守后,师团主力转向北进击都镇湾。二十四日,都镇湾失守。二十五日夜,日军第十三师团主力强度清江,企图北上与日军第三师团会合,国军第一三九师向渡河之敌猛烈射击,日军在受重创后渡过清江。 2 i8 N, D% o6 \0 }- X! d; F $ R. k4 Y* Z. M
由于渔洋关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渔洋关失守,日军便可威胁恩施、石牌,因此国军于五月二十六日黎明前开始反攻渔洋关。国军首先占领渔洋关附近的山头,然后利用有利地势向渔洋关内的日军猛烈炮击,从睡梦中惊醒的日军,仓促应战,很快被国军击败,狼狈而逃。二十八日,国军收复渔洋关。8 ~0 z' N' B6 f6 Y$ W1 q, C9 u
6 m# Z8 b/ e% V; F 日军第十三师团主力渡过清江后,由于受到国军第一二一师的顽强抗击,不得不冒险翻越长阳中部海拔二千余米的天柱山。途中马匹辎重损失甚多。国军第五师十三团一部在天柱山要道设伏,一举击毙日军先头部队三百多人,然后撤退。五月三十日,日军第十三师团在付出重大伤亡后,突破石牌附近的战略要地木桥溪,向太史桥进犯。国军第五师主力利用太史桥的险要地势设伏,当日军进入伏击圈时,国军以密集的火力向日军猛烈射击,日军冒死冲锋,国军自山上向日军投出一排排的手榴弹,日军被炸得人仰马翻。这时,我隐蔽的国军从四面八方杀出与日军展开白刃战。国军凭借险要的地势,顽强拚杀,连续打退日军十多次进攻,直杀的日军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国军终于将日军第十三师团主力阻在太史桥、木桥溪一带,使其不能越雷池一步,为后来石牌包围战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5 ]+ S" D B
3 f+ Z2 ^: q8 k! \9 @+ \6 N+ {) [. C
正当国军与进犯的日军第三、第十三师团大战的时候,五月二十一日夜,日军第三十九师团强渡长江,开始对国军茶店子、红花套阵地及沙套子的海军要塞炮台发动攻击。我江防军及要塞官兵与渡江之日军激战两日后方撤退,二十五日,日军第三十九师团前进到第六战区江防的战略要地偏岩。与此同时,原守卫宜昌的日军野地支队的桥木、木尾浦、长野部队在五月二十三日渡过长江后,突破我冬青树、枣子树、雨台山、柳林子阵地,也进逼偏岩。 8 e: n; i9 x* G/ c% r
) o) U+ H) R1 d
五月二十五日下午,日军在飞机掩护下,开始进攻偏岩。国军第五师奋起阻击来犯的日军,这时由于偏岩左翼友军阵地被突破,国军第五师改在夹龙口、馒头咀一带,阻击来犯的日军。五月二十六日,日军长野部队在丹水两岸的山地被国军第五、第十八师包围,国军奋勇围歼陷入重围的日军,日军惊慌失措,乱作一团,日军的密集队形,使国军的枪弹命中率极高,整个山谷成了国军的屠宰场。此仗国军大获全胜,共毙伤日军达三千多人,击毙日军第二一七联队第一大队大队长广濑义福少佐。) E; B& q$ a T; T. T+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