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AMC之王 [打印本页]

作者: Zeke    时间: 2007-3-2 07:04     标题: AMC之王

二战中德国的AMC运用可谓炉火纯青,以区区九艘改装的商船,装上一战时代的老式六英寸炮,总共击沉了142艘盟军船舰,其中包括一艘轻巡洋舰,总吨位87万吨。其活动范围遍布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以其经济性来说,尚在U艇之上,更不用说德军那几艘大型水面舰艇了。相形之下,日本的AMC表现就太差了。还是军事思想的问题。3 d! s5 J& N- x

1 w: a( o7 v2 \( c- z可惜WITP中没能很好的模拟AMC的作用。
( k; Q& C% B& C1 K7 Y$ m- A0 ^& P
( i6 r  C- s" L* i5 `4 j2 q& E
! r" a. n  S9 f% r% {
+ {1 q# A, A  x) d' J6 E[ 本帖最后由 Zeke 于 2007-3-2 09:23 编辑 ]
作者: lids001    时间: 2007-3-2 11:28

想了解更多内容!!!
作者: 八千里路云和月    时间: 2007-3-24 21:49

是德国的海上袭击舰,神出鬼没,是挺利害的,不过只是在战争的初中期,随着盟军海上力量对北海封锁的严密,德国派出的袭击舰根本出不了大洋了。也就不行了。
作者: 八千里路云和月    时间: 2007-3-24 22:29

辅助巡洋舰 9 o- Z2 X% p4 k, h0 _5 D2 k" B

# @5 l- }2 o$ g9 v  德国海军二战改装了10艘商船作为辅助巡洋舰,它们击沉了100多艘盟军商船,另外还包括澳大利亚巡洋舰悉尼号和1艘英国大型辅助巡洋舰。另外还有第11艘,原来是德国海军鱼雷艇训练舰“梅尔斯堡号”,改装没有完成。 ' l2 ^" }" s; q, v9 }- [6 X5 v5 G4 C2 M
: l' }3 |4 R' D% ?2 A2 m
  43年意大利投降,德军缴获了10艘前意大利海军的辅助巡洋舰,但结局不详。
. M/ C& u) r  u! j7 V3 [+ aGerman Atlantis Auxiliary Cruisers
# |! J: D( m. Z6 U德国海军“亚特兰蒂斯”号辅助巡洋舰
- y) U$ k! o3 n/ a, c* C
, l: s2 \1 H: ~! ]! E" S5 G. N$ b6 m8 M) l

# p5 H' v8 C$ S2 g9 r# H1940年3月德国汉萨海运公司的货船“金石”号(或称为“戈登菲尔兹”,Goldenfels)改装为“亚特兰蒂斯”号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第一艘辅助巡洋舰(注1)。在1940年4月29日开始作为商船袭击舰,后又作为布雷舰,在1941年秋伪装成荷兰商船。行踪遍及印度洋、太平洋和大西洋。“亚特兰蒂斯”号在622天内航行了约102,000海里,共击沉了16艘船,捕获了6艘,合计145,697吨。
0 @8 ~$ _1 I0 {6 T3 i辅助巡洋舰——英文叫“Auxiliary Cruisers”。外国网站很多时称为:“武装商人巡洋舰”(Armed Merchant Cruisers)或者称为“商船袭击舰”(Raider Ship),而德语叫“Hilfskreuzer”。由于德国改装的武装商船主要来打击盟军海上交通线上的商船,因此国内的杂志和网站很直接称为——“袭击舰”,但这名词在世界军事界上无明确的解释和无一致的标准衡量,但这种德国特有的“袭击舰”很快以辅助巡洋舰代替。 $ C: o' A4 L1 t! H
“亚特兰蒂斯”号辅助巡洋舰主要性能表:
4 J# {" f. b4 @" r# j: w5 B+ u标准排水量(吨) ' N1 [; o3 T- k9 L9 |0 K
17,600
! u+ H, v8 a6 F! l8 O, ?满载排水量(吨) 3 N$ I2 W3 i: O# A$ _* }
24,800 + W+ o4 G1 @/ g5 w1 g- r
舰全长(米) 155
) H% x8 o2 t! O3 t: u+ u舰全宽(米) 18.6 $ c1 ]1 S& y% k% K
吃水(米) 8.7
  q; Q& x+ d% t$ Q9 b. r4 g3 ?% N动力装置 2x柴油机 $ @9 N" ]6 ]! K% V
轴数(轴) 单
1 v) M$ u$ _% A* h7 `* h4 m动力输出(马力) 7,600
0 ]+ z0 u( s  }+ ~& f航速(节) 17 * g: e* m3 p  ^6 S1 `
载油量(吨) 3,000
+ X+ X! ]$ `  I4 ~续航力(海里/节) 60,000/10 - o: H- |9 _, H: t- [
主炮 $ @9 C: P- N1 Z' T+ }) Q! g
6门150毫米主炮 0 I3 ^! U- v. ^& ]4 n8 j2 Y
副泡 1门75毫米主炮 ' e" H6 @* G, D' B7 G( f0 _% h$ w
防空兵器 6 @& w% c7 e% c0 ]2 h8 k
2座双联装37毫米防空炮和4门20毫米机关炮 & v) H4 S2 {; r' f! d
鱼雷 4具533鱼雷发射管 ' a4 j3 ?0 E" ~7 s6 N
舰载飞机 + q, z3 _* {, S
2架He-114B式水上飞机 * B- N! o) b$ ^' y0 z1 a2 [
水雷 90枚
$ ?( A; V7 ?+ ~舰员(人)
5 O& q8 I' w1 v350
) [' h7 M, n3 x" m- R8 l6 R' g备注
8 t7 c2 f; r. I' y- E" M/ t7 u舰名 & Z4 B, i* @4 }* q
德国编号 中文译名 下水时间 备注 1 Q- K% G1 w! `; Q! [$ c1 N2 z/ i
Atlantis Schiff 16 亚特兰蒂斯 1937 1941.11.22在南大西洋亚森松岛附近补给U126潜艇时被英国皇家海军重巡洋舰“德文郡”号击沉。
9 s( O; G4 r6 M/ X% ~German Orion Auxiliary Cruisers
* n7 G) g$ ^6 X德国海军“奥利安”号辅助巡洋舰
" d8 {5 {/ R$ `6 }" v' Y; G" n# E9 s$ L

2 e$ O9 u8 [9 U  @8 ?“奥利安”号辅助巡洋舰(注1),原为德国汉堡-美洲公司的货船“库尔马克”号(Kurmark)。1939年“奥利安”号在布洛姆-福斯船厂进行改装后加入德国海军现役,1940年4月6日,它在库特·维厄船长(Kurt Weyher)的指挥下离开德国前往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在新西兰的奥克兰港海域布雷,在行动中它不断地伪装成盟国的船只和中立国的船只。1941年8月23日它回到法国的波尔多,结束了511天的海上行动。在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击沉10艘合计62,915吨,另外与“彗星”号一起击沉盟军2艘商船(合计21,125吨)。
! Y7 R: D. Z8 f辅助巡洋舰——英文叫“Auxiliary Cruisers”。外国网站很多时称为:“武装商人巡洋舰”(Armed Merchant Cruisers)或者称为“商船袭击舰”(Raider Ship),而德语叫“Hilfskreuzer”。由于德国改装的武装商船主要来打击盟军海上交通线上的商船,因此国内的杂志和网站很直接称为——“袭击舰”,但这名词在世界军事界上无明确的解释和无一致的标准衡量,但这种德国特有的“袭击舰”很快以辅助巡洋舰代替。 8 V) f' F- U; m4 O
“奥利安”号辅助巡洋舰主要性能表:
0 h0 n$ D' Y" \$ Y/ Y& q标准排水量(吨)
$ k6 y; e0 E$ \1 h- T  r+ B+ q15,700 7 G% N( s+ x9 _+ Y9 p( I5 j
满载排水量(吨) . w# o6 d# A! Q( ]6 f, Y
22,200
* d; N" U- N! v- F$ r0 j0 h舰全长(米) 148 1 r7 h+ D3 b5 t8 \% S' o
舰全宽(米) 18.6
% }+ [7 E" y  U+ t' K. \1 ]5 Z$ E吃水(米) 8.2
0 l' y0 E0 `. c5 j, x动力装置 4x锅炉 ; L" v: v4 w8 z/ s. q$ R
轴数(轴) 单
) M  j2 |1 m3 a7 f7 k. _动力输出(马力) 6,200
' L+ r7 X, G+ v7 x, a, A航速(节) 14 + n* n6 E/ V- H9 E* U
载油量(吨) 4,100
. h0 X  x- E/ P  ~续航力(海里/节) 35,000/10
. e& E9 u: e' g; h! a( \主炮 # i, k2 h+ B0 k3 k( n" v
6门150毫米主炮 2 r6 k' z. M6 d; J7 f8 Z" q; Z/ A
副泡 1门75毫米主炮
' t$ `2 b. o! A3 K% ]: d防空兵器   M3 ]# s9 ]. u% d6 u4 @
2座双联装37毫米防空炮和4门20毫米机关炮
( ~7 B3 Z) X2 w/ I) T8 _鱼雷 6具533鱼雷发射管 % B" F6 |; D8 J: Y% G1 E5 N
舰载飞机
3 ~, X$ {: G% ~5 h: \9 W2架Ar-196水上飞机   K7 h, [  U: \% I, |5 ^
水雷 228枚
7 x7 Y4 u/ a3 R4 T4 y8 i- g舰员(人)
+ ~6 s: `, K) K376
; f1 I& f" E  a/ p' |! r备注
( ~$ P, I2 }& |. @) ^舰名
# G  X; |( e2 s/ b3 c7 A0 C, m德国编号 中文译名 改装时间 备注  x9 R# y) W. {( v
Orion Schiff 36 奥利安 1939 1945.5.4是它最后的旅程,它满载了4,000人难民。在Swinemünde被盟军飞机炸沉,仅有150人获救。沉船在1952年被解体。( B% S: w$ l! }9 W, @
German Coronel Auxiliary Cruisers   U7 ^1 ^9 h5 l- h. ]8 F* n; h5 Y
德国海军“科罗内尔”号辅助巡洋舰 " J# |, z2 K3 A5 c# T* O
( i) W+ Z7 w: Q: j/ p# V
舰船简介 5 Y, r- R3 h/ C' G) p
原名“多哥”号,是沃尔曼海运公司的一艘万吨货船,1942年在汉堡布洛姆-福斯船厂改装,安装6门150毫米炮、6门37炮、8门20炮、2具533鱼雷发射管。船员350人。该船是最后一艘试图离开德国前往海上作战的辅助巡洋舰。船长恩斯特·西内曼(Ernst Thienemann)。1943年初该船服役时,轴心国的船只已经不可能穿越英吉利海峡了。“科罗内尔”号在1943年2月9日夜间曾经两次试图穿越海峡,但是都被对方海岸炮台的炮火打了回去,然后又被一架蚊式飞机轰炸,西内曼不得不返回布洛涅港。2月13日,科罗内尔号再次被英美飞机轰炸,无法前往海上,最后只得于2月28日返回德国库克斯港。德国海军将其改为无线电引导船,利用无线电设备指引德国战斗机拦截盟国轰炸机。二战末期,“科罗内尔”号恢复了“多哥”号的原名,1943年10月16日起,“多哥”号作为一艘夜间战斗机的引导船。在卡特加特海峡填补德国的雷达空隙。作为运兵船执行了从波兰和东普鲁士运送难民的行动。战后,该船作为货船被出售给第三世界国家,直到70年代仍在使用。
; p) j5 l0 H2 Q* D8 ^; V& ]$ y$ n3 j, H' L7 H. A4 Z1 |
二战经历
3 ?* K* z( b& E( ~' @9 ~7 o“科罗内尔”号辅助巡洋舰主要性能表:
& ?4 ?, a5 e5 t, a# W& W1 i标准排水量(吨) * x8 C5 p3 J0 `( r7 T. @. R( W8 w
12,700
2 C3 U" E' \; u& {# K' j* w& x' ^* [+ \满载排水量(吨)
- O5 ?; A' w& m8 }3 ?; M. D17,700
6 W% c+ b+ d* A+ h4 d舰全长(米) 134
1 Y, T5 S( E2 x# Z9 \' t* |舰全宽(米) 17.9
$ K3 i4 I3 Q$ o( z& b吃水(米) 7.9
4 q, u- u; X7 j4 F8 H3 ?动力装置 4x锅炉 / n% @7 U( I3 k5 B" g1 ~
轴数(轴) 单 & E6 Q$ M0 z6 s) u/ \4 z+ `
动力输出(马力) 5,100
( Z" B# f- m+ \) l8 E3 J/ o航速(节) 17 ! f; @4 B3 M" E) z, c" T2 r
续航力(海里/节) 36,000/10 + V' r4 [6 {4 I1 ]. c. {) n
主炮
9 L& \2 z4 r, k8 L3 [2 k6门150毫米主炮
2 k  v; \+ g( A, O# E& e防空兵器- ^1 }  W. N# h1 d) q& P
6门37毫米高炮,8门20毫米机关炮 . p/ i  ?% v# P: y- s. r
鱼雷 4具533鱼雷发射管
) O& T. k) Z# p2 w舰载飞机
8 c) n9 ~4 ]2 L  Y  `3架He-114式水上飞机
* d. F1 q! }$ c- ~舰员(人)
2 h, Y8 B, ?( T9 e4 i350 0 P2 r4 Y/ P- O
备注
) m+ l# X7 N$ m; w舰名
) H. v5 G' S: A- ?' p5 B海军编号 中文译名 改装时间 备注 7 n8 ~9 J3 Q4 ^1 h4 w  ?
Coronel Schiff 14 科罗内尔 1942 战后,该船作为货船被出售给第三世界国家,直到70年代仍在使用。0 k: T# Y0 `& G  W" ^" j/ ]
German Hansa Auxiliary Cruisers
3 S# W) X: |+ L. z
: ~' ^/ R* a9 n德国海军“汉萨”号辅助巡洋舰
7 ~8 j% R# B: {4 ?) U/ i
; j7 t1 G/ Y" s/ r4 j, T) o$ A1 E; b  h6 R7 G
舰船简介
* B' t! A* ]8 I+ e% `8 s
0 g/ Q! Q# @: x4 }9 |4 m4 K! h# V这艘是纳粹德国海军最后一艘作为辅助巡洋舰(注1)的商船。原为丹麦的Burmeister & Wain公司为阿尔弗雷德·霍特海运公司建造的货船“格伦加利”号(Glengarry)。1940年该船在哥本哈根被德国俘获,当时该船还在建造中途中,随后在德军监视下继续建造,却成为一艘潜艇供应/训练舰“梅尔斯堡”号(Meersburg);1943年改装为辅助巡洋舰,改名为“汉萨”号。在建造其间的1943年7月23日遭盟军空袭,计划被延误,随后在1944年2月成为一艘潜艇训练舰。还参加了Revals(今塔林)和Helas的大撤退。战后“汉莎”号成为英国的战利品。1946年阿尔弗雷德·霍特海运公司成功地打赢了官司,从英国海军的手中得到该船,并重新命名为“格伦加利”号,该船最后在1971年2月拆毁。 4 Q, Z+ E) F" H" F$ q8 U
' T/ A0 q. O$ a/ ?# q
二战经历 # a0 j9 K+ V; |' l1 c7 ?; D3 x

" y. U+ T3 E; A" h  [  g注1:辅助巡洋舰——英文叫“Auxiliary Cruisers”。外国网站很多时称为:“武装商人巡洋舰”(Armed Merchant Cruisers)或者称为“商船袭击舰”(Raider Ship),而德语叫“Hilfskreuzer”。由于德国改装的武装商船主要来打击盟军海上交通线上的商船,因此国内的杂志和网站很直接称为——“袭击舰”,但这名词在世界军事界上无明确的解释和无一致的标准衡量,但这种德国特有的“袭击舰”很快以辅助巡洋舰代替。
; s9 j5 ^# H4 P7 M% [/ U$ _/ w4 s6 T; g8 j# }0 F
“汉萨”号辅助巡洋舰主要性能表: , W9 w* Z1 a5 d2 s/ l; Q
标准排水量(吨)
1 P1 p1 x3 H- l5 _4 c& C4 l8 V' }19,200
( N4 T: ]: |2 D) _  Q# ]9 e) X满载排水量(吨) 1 t2 j% J# {8 H( ^! B
28,300
: O: R+ a, a0 K- l4 m舰全长(米) 153
6 i6 [2 z& J. o; n舰全宽(米) 20.1
8 h% W3 f8 R: @# F. `# q1 C5 a吃水(米) 8.7
1 d! M9 J, ?! w  H3 A5 W8 c. C# o动力装置 2x柴油机 , F1 N5 c! D1 c9 p3 P
轴数(轴) 单 / \4 s1 a4 u* [& v3 X! k
动力输出(马力) 9,000 1 J' W/ ?5 O2 i
航速(节) 16
! O: T% F+ r# m! D载油量(吨) 4,500
$ s/ S0 u3 [1 O3 Y! G- w( z续航力(海里/节) 65,000/10 : p* J' l: h, Y  a9 ~' F! [8 a
主炮
" {+ U6 G  q+ d' h, Q3 C  `8门150毫米主炮
: M% j; r+ b( c% m; \) i副泡 1门105毫米炮 0 V0 L: R: B. |3 O+ ]
防空兵器
- V- U* L/ j+ l8门37毫米防空炮和36门20毫米机关炮
  `3 `1 G- H0 K8 m! s! Q4 {5 J+ ^' Q鱼雷 4具533鱼雷发射管 : ?; r$ Q7 @0 M& R) j5 r
舰载飞机 3 A8 u9 Y. v1 T* }& y5 V
2架Ar-196式水上飞机
) [6 E! @- U& H4 L水雷 200枚
) j7 p" G8 F0 I% i; U舰员(人)
* P4 e; |- S$ m( k' m0 W350
+ S& t) t+ p) s2 [7 ?8 q9 m! E5 e. O备注 1 b# ~3 k) }5 T; R! W: W6 o
舰名
/ ~- r: D! E9 \  W7 d5 x7 m德国编号 中文译名 改建时间 备注
  I& U: e: h4 b7 _- h" v; NHansa Schiff 5 汉萨 1943 1971.2拆毁
作者: 东方天翼    时间: 2007-3-30 22:21

澳大利亚海军的'悉尼号'也被AMC击沉了.
作者: 八千里路云和月    时间: 2007-4-4 10:38

不过这种作战,在世界大战中,只起不到什么大作用的。
作者: nanjin1937    时间: 2007-4-24 17:17     标题: 换个角度

未能客观、有效的使用情报部门,使得第三帝国的海上战场平淡无奇、乏陈可叙。
作者: nanjin1937    时间: 2007-5-6 19:49     标题: 超限战

应大力提倡超限战!总体战+经济战+情报战+外交战=胜利
作者: 越骑校尉    时间: 2007-5-6 20:04

胜利不是靠阴谋诡计而是靠强大的实力来实现的
作者: bf109    时间: 2007-5-6 20:21

还超限战呢,是美国对现实生活不满的人多还是中国多?现在有些人满脑子什么汉唐雄风,我看现在跟太康年间倒是挺像的。
作者: nanjin1937    时间: 2007-5-9 16:29     标题: 补充

光靠实力能成就伟业吗?袁绍成了吗?太康年间又咋得?后羿造了反,“太康失国”罢了!
作者: daba2000    时间: 2007-5-10 14:50

第三帝国海军最大的亮点还是潜艇的狼群战术,其它都乏善可陈。
作者: bf109    时间: 2007-5-10 17:21

Darren拿AMC先后袭击了珍珠港——斐济间的多个孤岛,结果击沉商船和扫雷艇各一艘,重创商船一艘,被航母炸沉AMC一艘,另一艘偷袭约翰斯顿岛时被SBD击伤,估计逃回去了,从此音信皆无。这种船只有对付单个无护航的裸奔商船才有效。
/ M4 T  W0 ?2 _* _, o  A9 m
3 E. w) f9 t7 {- w. J7 W. n; uBTW,太康可是有两次的,夏朝没什么了不起,就一花花公子被人撵跑了而已,后边那次后果要严重得多。
作者: 越骑校尉    时间: 2007-5-10 19:05

BF109的意思是晋朝的太康年间。袁绍的实力仅仅比曹操强一点点,而且冷兵器时代武器技术相差不大;无论曹操还是袁绍都是汉人,双方的科技水平是同一层次的。
作者: Zeke    时间: 2007-5-10 22:04

原帖由 bf109 于 2007-5-10 17:21 发表7 c3 l; n0 M- |5 ?
Darren拿AMC先后袭击了珍珠港——斐济间的多个孤岛,结果击沉商船和扫雷艇各一艘,重创商船一艘,被航母炸沉AMC一艘,另一艘偷袭约翰斯顿岛时被SBD击伤,估计逃回去了,从此音信皆无。这种船只有对付单个无护航 ...
* ]$ B& w' J; m4 W7 p
历史上的美澳航线就是单个无护航的裸奔商船在跑。
作者: vassiliev    时间: 2007-5-11 08:44

原帖由 Zeke 于 2007-5-10 22:04 发表
1 a2 v2 |; W5 K/ d2 @1 ~9 H& B1 s6 w8 w
历史上的美澳航线就是单个无护航的裸奔商船在跑。
! S* c8 H3 p6 N, Y1 V要看因果,美澳航线裸奔,是因为德日无力对它构成什么大威胁,没必要那么麻烦搞护航。
作者: nanjin1937    时间: 2007-5-11 09:18     标题: 补充

正是因为希特勒不懂海军与海战,才会放手给邓尼兹,这才成就了第三帝国海军潜艇战的辉煌。我认为二战中海战(制海权)的关键就是对制空权的延伸,第三帝国既然无法构建多个航母作战群,那么,就因把有限的资源全部用来建造各型潜艇,不用说不必建造所谓的AMC,就连那些著名的战列舰也多应该肢解后回炉多造他个几百来艘海狼!
作者: 飞龙    时间: 2007-5-11 23:14

这个观点不是被很多著作批判了......
5 H  a  n8 |2 W* o7 R7 `4 N# I( _3 f8 j( [( O$ w% P
德国海军武库只依赖一两种武器打天下的思路是有问题的....
作者: Zeke    时间: 2007-5-12 00:14

原帖由 nanjin1937 于 2007-5-11 09:18 发表8 Q9 w8 m* l2 w5 Z% v" a( N
正是因为希特勒不懂海军与海战,才会放手给邓尼兹,这才成就了第三帝国海军潜艇战的辉煌。我认为二战中海战(制海权)的关键就是对制空权的延伸,第三帝国既然无法构建多个航母作战群,那么,就因把有限的资源全 ...
9 \" j7 G, e1 m* v, {
AMC是用几条破商船改造的,花费极少。
作者: nanjin1937    时间: 2007-5-13 09:14     标题: 回答Zeke

AMC是用几条破商船改造的这不假,花费不多也是事实,但耗费的人员大概不会太少吧?这些兵员是第三帝国多么宝贵的财富啊!
作者: Zeke    时间: 2007-5-14 02:16

原帖由 nanjin1937 于 2007-5-13 09:14 发表8 j* @3 l+ s# Y& t
AMC是用几条破商船改造的这不假,花费不多也是事实,但耗费的人员大概不会太少吧?这些兵员是第三帝国多么宝贵的财富啊!
6 N& d8 D: E$ x: w6 u! b1 ^) q/ W5 W
也极少,全加起来还没一条希佩尔级重巡多。
作者: 飞龙    时间: 2007-5-14 09:38

AMC始终无法象大型水面舰艇一样牵制对方的大型舰艇,不过好歹逼迫对手不敢以单艘商船的方式进行运输。
作者: nanjin1937    时间: 2007-5-14 10:15

恰恰相反,盟国在数学家的指点下,增加单批船只的数量,减少批次,这样就减少了每批次被击沉的概率。
作者: 越骑校尉    时间: 2007-5-14 23:08

这种战术欺负落单的无武装船只还可以,遇上互航队就没办法了。
作者: 半日光辉    时间: 2007-5-14 23:11

很多事情幕后的关键是数学……特别是概率和数值分析,连等公共汽车都可以参考。
作者: bf109    时间: 2007-5-15 03:05

护航队在效率上是不敌单个船只的,这个想想就可以很容易明白。所以组织袭击舰的目的不止于击沉几艘船,更重要的是迫使敌人组织护航队而降低其运输效率。
作者: Zeke    时间: 2007-5-15 21:43

' W3 J- A) H/ \3 ^( F5 T% S
原帖由 bf109 于 2007-5-15 03:05 发表2 o5 I- J: v+ G1 y; ^' ^" o
护航队在效率上是不敌单个船只的,这个想想就可以很容易明白。所以组织袭击舰的目的不止于击沉几艘船,更重要的是迫使敌人组织护航队而降低其运输效率。

作者: vassiliev    时间: 2007-5-16 09:59

原帖由 Zeke 于 2007-5-15 21:43 发表
6 A0 ?. n$ ?0 Y% Y  b& B: n( p4 z& [3 I
3 W4 y6 H8 a3 n: I* J+ G% m对单独航行商船取得最辉煌战绩的不是什么辅助驯养舰,而是潜艇,相比潜艇,德国AMC的战绩充其量不过锦上添花。仅仅德国潜艇的存在就足以让英国人尽可能的组织护航运输队,因此我觉得认为AMC的主要效用在于“迫使对方组织护航而降低航运效率”一说难以成立,况且这点效率损失对英国而言仅仅是“不便”而非“威胁”。
作者: Zeke    时间: 2007-5-16 21:13

德国在潜艇上投入了多大力量?在AMC上又投入了多大力量?论起投入产出比来,AMC要高得多了。
作者: bf109    时间: 2007-5-16 22:15

潜艇有本身的固有弱点,对付单个商船,水面袭击舰有很大的优势,相反护航队能基本遏制袭击舰的威胁,但对潜艇则还需要一定的其他措施。
作者: vassiliev    时间: 2007-5-17 08:46

原帖由 Zeke 于 2007-5-16 21:13 发表
  }4 i/ i& F: n& u% ], @5 }德国在潜艇上投入了多大力量?在AMC上又投入了多大力量?论起投入产出比来,AMC要高得多了。
# c* o9 U3 x1 E% [
问题是,为什么德国人在所谓“投入产出比更高”的AMC上只花了不及潜艇百分之一的资源,而到42年则完全放弃了辅助巡洋舰作战全力建设潜艇部队?难道德国人都是不会数数的傻子?
. g7 J- G: `8 h; `4 y9 b2 M* o 1 r4 W. ~  Z# A: A2 I+ F' Q
有没有发现,辅助巡洋舰真正起作用的时候恰恰是1939~1941年间盟国护航体系尚不完善的时期,舰艇数量不足,设备不精,训练不足。如果单看这个阶段德国潜艇的击沉率,同样远超AMC,别忘了,所谓“长刀之夜”正在这个期间,这个阶段是潜艇吨位战的第一个“快乐时光”。而在辅助巡洋舰逐渐混不下去的42年上半年,潜艇却在北美沿海实施“击鼓”作战打出第二个快乐时光,在AMC根本无法突入大西洋,完全丧失作战效能的43年3月,潜艇却创造了单月沉船吨位的记录。4 q% I, g1 L2 ?
, z7 d1 |  M1 p8 n* \5 k' }
所以,即便对德国海军这样的瘸腿海军而言,辅助巡洋舰也仅仅是“辅助”,敲敲边鼓的角色,能捞多少是多少,算不得当回事的力量。
作者: bf109    时间: 2007-5-18 17:33

辅助巡洋舰作用的消失主要是因为飞机,特别是护航母舰的大发展,这种发展不仅使辅助巡洋舰,也使正规水面袭击舰不再有作用。但早期潜艇航程不够,辅助巡洋舰就可以在潜艇不能充分发挥作用的中大西洋填补空白。
7 `( r# {3 ~. }! k
! z3 f3 L) x& Y! K当然从某种意义上说护航母舰也可以算是一种现代化的辅助巡洋舰,是风帆时代的私掠船的最新继承者,但除了美国外其他国家实在无力大量建造。
作者: 半日光辉    时间: 2007-5-18 22:32

CVE除了护航,在滩头支援,完整的运送飞机 方面还是比辅助巡洋舰要功能更加全面,辅助巡洋舰始终是处于弱势一方使出的“旁门左道”只能搅局,不能决定什么。而二战中海上弱势一方不断变弱……所以注定了辅助巡洋舰随着德国海军一道化为彩虹鸟……
作者: bf109    时间: 2007-5-18 23:19

私掠船也是海上游击战的传统方式嘛,现在或曾经有头有脸的海军,什么英国的,法国的,荷兰的,当年势弱时,谁没用过这个损招啊,米人更是此中老手。
作者: luckpanzer    时间: 2007-5-18 23:49

原帖由 vassiliev 于 2007-5-17 08:46 发表( B( a2 I4 M5 s9 [. z
4 F4 W+ D' `- k! k( U4 G3 a
问题是,为什么德国人在所谓“投入产出比更高”的AMC上只花了不及潜艇百分之一的资源,而到42年则完全放弃了辅助巡洋舰作战全力建设潜艇部队?难道德国人都是不会数数的傻子?; @6 n% l+ H2 c* T

2 `5 N. B- J6 U( |% B# p% [有没有发现,辅助巡洋舰真正 ...
1 x8 P8 D1 F8 {6 F
长刀之夜指的是希特勒对先锋队的大清洗行动,难道历史上还有另外一个“长刀之夜”?
作者: 吉文    时间: 2007-5-19 11:58

原帖由 vassiliev 于 2007-5-17 08:46 发表
. n- D% B: W# i& h3 g, L9 z( _6 S# N9 S6 J. r$ P
问题是,为什么德国人在所谓“投入产出比更高”的AMC上只花了不及潜艇百分之一的资源,而到42年则完全放弃了辅助巡洋舰作战全力建设潜艇部队?难道德国人都是不会数数的傻子?t%f-Y9I{ w#i' g3 }- @" h/ h& l- J
#{B5mG v:T4BA`3 ?) e, Q3 H0 G6 |/ A  f7 B
有没有发现,辅助巡洋舰真正起作用的时候恰恰是1939~1941年间盟国护航体系尚不完善的时期,舰艇数量不足,设备不精,训练不足。如果单看这个阶段德国潜艇的击沉率,同样远超AMC,别忘了,所谓“长刀之夜”正在这个期间,这个阶段是潜艇吨位战的第一个“快乐时光”。而在辅助巡洋舰逐渐混不下去的42年上半年,潜艇却在北美沿海实施“击鼓”作战打出第二个快乐时光,在AMC根本无法突入大西洋,完全丧失作战效能的43年3月,潜艇却创造了单月沉船吨位的记录。
% G- }( b1 F' Z* F+ f  w" W' V& }
+ [2 i/ Y  a( }. G5 c所以,即便对德国海军这样的瘸腿海军而言,辅助巡洋舰也仅仅是“辅助”,敲敲边鼓的角色,能捞多少是多少,算不得当回事的力量。
5 ^  W& d6 L5 o1 W& k8 X

' f9 y( ]1 u. o确实,辅助巡洋舰在破交作战时就是靠的伪装成对方或中立国的商船来保存自己的,如果德国大量建造辅助巡洋舰来做袭击舰,整个大西洋跑的都是德国的辅助巡洋舰,那就成笑话了。
, B' D4 Y; s( l3 G ) Z8 p7 N# {) K' w! g# J3 }
德国的辅助巡洋舰的黄金时期,差不多也是在水面舰艇部队进行巡洋作战的时候,在皇家海军的注意力都集中在那几艘大型舰艇上的时候,辅助巡洋舰才有比较广阔的活动空间,当巡洋作战失败,英国人腾出手来时,德国的辅助巡洋舰不是返回本土,就是躲到印度洋去了。
. N3 H! z) ^4 w( a
# P0 Z) q! `. @5 O另外,后来的自由轮上面加装了自卫火炮,辅助巡洋舰在交战时,占不到多少便宜(19期的战研上就有自由轮击沉袭击舰的内容),这恐怕也是德国辅助巡洋舰衰落的一个原因吧。
作者: vassiliev    时间: 2007-5-22 08:38

原帖由 luckpanzer 于 2007-5-18 23:49 发表4 ^0 n9 K( m7 Q# H, s
* V0 @6 a! A( j3 Y* r& H$ R2 E
长刀之夜指的是希特勒对先锋队的大清洗行动,难道历史上还有另外一个“长刀之夜”?
$ Q3 j/ M- D# j# A$ x4 m
狼群的第一次大开杀戒。
作者: 飞龙    时间: 2007-5-23 09:27

初期辅助巡洋舰的作用也包括逼迫盟军商船不敢单独行动,这点跟潜艇的作用类似。




欢迎光临 燃烧的岛群军史学习论坛 (http://www.bikooo.com/)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