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转贴] 硫磺岛战役 [打印本页]

作者: narita    时间: 2007-3-7 20:20     标题: 硫磺岛战役

转:www.6park.com+ F- N3 ?& [& J& j
引子
3 E8 H* Z/ ^4 P; P0 m" o% `+ n8 v: t) l) @
美国首都华盛顿广场上,有一座巨型雕像,五名海军陆战队的士兵正奋力插起一面美国国旗。这座雕像是根据美联社记者乔"罗森塔尔拍摄的一张二战著名照片塑成的. 1 G) c- \. t3 o" P3 U- e

6 }' U7 g% I7 V0 X. n9 r1 \% }(一)) L' L0 v9 c: Z4 K$ i

" F7 y4 }: M+ l  j& G% [自从美军1944年7月攻占马里亚纳群岛后,就开始建立航空基地,出动B—29重型轰炸机空袭日本本土。但马里亚纳群岛距日本本土将近1500海里,B—29进行如此长距离的空袭,由于受航程的限制,只能携带3吨炸弹,仅为B—29最大载弹量的30%。而且因为航程太长,战斗机无法进行全程护航,因此B—29只能在8000至9000米高度实施面积轰炸,效果很不理想。
" z* P( n' V: ^, ^; g& K
; w' N  h) K8 q9 P2 P8 }硫磺岛北距东京650海里,南距马里亚纳群岛的塞班岛630海里,几乎正处在两地的中间,岛上的日军不仅可以向东京提供早期预警,而且可以起飞战斗机进行拦截,甚至还不断出动飞机攻击美军在塞班岛等地的机场,更是大大降低了美军对日本本土战略轰炸的作用。硫磺岛对美军而言,简直是如鲠在喉。如果美军占领硫磺岛,那所有的不利都转化为有利,从硫磺岛起飞B—29航程减少一半,载弹量则可增加一倍;战斗机如从硫磺岛起飞,可以为B—29提供全程伴随护航;甚至连B—24这样的中型轰炸机也能从硫磺岛起飞空袭日本本土;更重要的是硫磺岛还可作为B—29的备降机场,供受伤的B—29紧急降落或加油。因此美军对硫磺岛是势在必得!美陆军航空兵(即美国空军的前身)司令阿诺德上将于1944年4月17日向美参谋长联席会议提出攻占硫磺岛的请求,美参谋长联席会议随即同意这一请求,责成太平洋战区担负此项作战,太平洋战区总司令兼太平洋舰队总司令尼米兹上将为就近指挥,将其指挥部从珍珠港移至关岛。 5 l( L# X1 l/ K) w, O- x8 `- D( C( t

/ w9 e, f7 y# N# O$ @) N1944年10月初,太平洋舰队司令部的参谋人员就将进攻硫磺岛的计划制定出来,参加作战的地面部队为第5两栖军,下辖海军陆战队第3、4、5师,共约6万人,由霍兰•史密斯中将指挥;登陆编队和支援编队,由凯利•特纳中将指挥;米切尔中将指挥的第58特混编队负责海空掩护;所有参战登陆舰艇约500艘,军舰约400艘,飞机约2000架,由第五舰队司令斯普鲁恩斯上将统一指挥。 7 o+ E5 g" N" I0 L+ f) {0 j

! k* t: o  z4 H# m: l& R  B, {由于参战部队中相当部分正在支援对吕宋岛的登陆作战,硫磺岛战役只得等吕宋岛战役结束后的1945年1月才能开始,又因为吕宋岛战役进展缓慢,结束的日期从计划的1944年12月20日推迟到了1945年1月9日,尼米兹再将硫磺岛的作战推迟到1945年2月中旬。 + r! V, j# S& `

+ c) c" A- e3 ?4 {, K3 `+ _* B硫磺岛,位于小笠原群岛南部,是该群岛的第二大岛,北距东京1200余公里(650海里),南距塞班岛1100余公里(630海里),东南距马里亚纳群岛500余公里(290海里)。岛长约8000米,宽约4000米,形状酷似火腿,面积约20平方公里,岛的南部有一座尚未完全冷却的死火山,叫折钵山,海拔160米,终年喷发着雾气,硫磺味弥漫全岛,故此得名。折钵山以北有一片比较宽阔平整的高地,称为中部高地,再往北,地形逐渐起伏,并有数座山峰,被称为元山地区,岛上大部分地区都覆盖着厚厚的火山灰。虽然硫磺岛岛小人少,但正处在东京与塞班岛之间,战略地位非常重要。
. b, n- N+ g; |; B& k5 c
. z4 z6 I* }. ]8 p在1944年前,日军仅仅把硫磺岛作为太平洋中部与南部的航空中继基地,只部署了海军守备部队1500余人和飞机20架。1944年马里亚纳群岛失守后,硫磺岛的重要性日趋明显,日军才开始大力加强其防御力量,3月下旬将4000余陆军部队送上岛;5月将硫磺岛的陆军部队整编为第109师团,由粟林中道中将任师团长,并在岛上配备了120、155毫米岸炮、100毫米高射炮和双联装25毫米高射炮;7月海军第27航空战队也调至岛上。截止1945年2月,日军在岛上陆军约1.5万余,海军约7000余,共约2.3万人,飞机30余架,由粟林统一指挥。日军在岛上的中部高地和元山地区各建有一个机场,分别叫做千岛机场和元山机场,也叫一号机场和二号机场,并在二号机场以北建造第三个机场。由于美军迅速攻占了马里亚纳群岛,原计划运往马里亚纳群岛的人员、装备和物资都被就近转用于硫磺岛,尽管美军组织飞机、潜艇全力出击,企图切断硫磺岛的增援和补给,但日军以父岛为中转站,采取小艇驳运的方式,因此美军的封锁效果并不理想。
6 U6 E$ K1 v$ R% Q+ {8 I! {4 |. B% A8 |! g
由于日军的海空军主力在菲律宾战役中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已无力为硫磺岛提供海空支援,硫磺岛的抗登陆作战是要在几乎没有海空支援的情况下进行。粟林是出色的职业军人,曾担任过天皇警卫部队的指挥官,他意识到面对美军绝对海空优势,滩头作战难以奏效,主张凭借折钵山和元山山地的有利地形,依托坚固的工事,实施纵深防御。但海军守备部队仍坚持歼敌于滩头,最后粟林做出了折衷的方案,以纵深防御为主,滩头防御为辅,海军守备部队沿海滩构筑永备发射点和坚固支撑点,进行防御;陆军主力则集中在折钵山和元山地区,实施纵深防御。
  y& ~; m: D9 X, P% s- |. S2 [  O' Y' Z5 r% l
粟林决心将硫磺岛建成坚固的要塞,以折钵山为核心阵地,以两个机场为主要防御地带,在适宜登陆的东西海滩则是以永备发射点和坚固支撑点为骨干的防御阵地,日军的防御工事多以地下坑道阵地为主,混凝土工事与天然岩洞有机结合,并有交通壕相互连接。炮兵阵地也大都建成半地下式,尽管牺牲了射界,却大大提高了在猛烈轰击下生存能力。火炮和通讯网络都受到良好保护,折钵山几乎被掏空,筑有的坑道就九层之多!针对美军的作战特点,粟林在海滩纵深埋设了大量地雷,机枪、迫击炮、反坦克炮构成绵密火力网,所有武器的配置与射击目标都进行过精确计算,既能隐蔽自己,又能最大限度杀伤敌军。唯一不足的是,原计划元山地区将修筑的坑道工事有28公里长,由于时间不够,当美军发动进攻时只完成了70%,约18公里,而且折钵山与元山之间也没有坑道连接。
' d0 v, ~  a, H$ G/ V
9 `0 e% o5 t0 O粟林一改日军在战争初期的死拼战术,规定了近距射击、分兵机动防御、诱伏等战术,还严禁自杀冲锋,号召每一个士兵至少要杀死十个美军。粟林的这些苦心经营,确实给美军造成了巨大的困难,使硫磺岛之战成为太平洋上最残酷、艰巨的登陆战役。
6 ?& J- d" t3 z; ^9 w
- t3 R0 K9 |& \[ 本帖最后由 narita 于 2007-3-7 15:22 编辑 ]
作者: narita    时间: 2007-3-7 20:23

(二)" _4 P% v- [3 `, w  G
) B+ ]& b" I3 t$ B* k2 H
美军对硫磺岛的海空轰击早已开始。
9 t2 O# R3 i2 ?5 a7 F' i: `- z0 A3 U! F$ P
从1944年8月10日起,驻扎在塞班岛的美军航空兵就开始对小笠原群岛进行空袭,重点是硫磺岛的机场和为硫磺岛进行物资补给的中转地父岛的港口设施。从8月至10月,共进行过48次轰炸,投弹约4000吨,但收效甚微。 : Y# r  ^- ?9 O4 u3 P* q& v6 \% `

2 H+ \" z, I" _* q11月24日,塞班岛的美军首次出动B—29对日本本土实施轰炸,引起了日军极大的恐惧,并随即作出反应,三天后即11月27日,硫磺岛日军出动了2架飞机空袭塞班岛美军B—29航空基地,击毁B—29一架,击伤十一架。随后的日子里,硫磺岛日军又多次组织对塞班岛美军航空基地的空袭,至1945年1月2日,已累计击毁B—29六架,严重威胁着美军B—29航空基地的安全。为压制硫磺岛日军飞机的袭扰,美军于1944年12月8日组织了一次海空协同突击,出动飞机192架次,其中B—29重轰炸机62架次,B—24中型轰炸机102架次、重巡洋舰3艘、驱逐舰7艘,共投掷炸弹814吨,发射203毫米炮弹1500发、127毫米炮弹5334发,这样猛烈的轰击,却并未彻底摧毁硫磺岛机场,仅仅起了短暂的压制作用。自这次海空协同突击后,美军在12月间又组织了四次类似的海空联合突击。
* P8 d- i2 }! }" E; @' t. m
7 }! c4 W# I2 {6 G3 o12月9日起,由黑尔少将指挥的第七航空队B—24轰炸机只要天气允许,几乎每天出动对硫磺岛进行轰炸,塞班岛的B—29也不时加入对硫磺岛的轰炸,至1945年2月初,美军共出动舰载机1269架次,岸基航空兵1479架次,军舰64艘次,总共投掷炸弹6800余吨,发射大口径舰炮2万余发,其中406毫米炮弹203发,203毫米炮弹6472发,127毫米炮弹15251发。美军如此猛烈密集的火力轰击,由于日军的防御工事异常坚固,效果十分有限,对岛上两个机场也没能予以彻底摧毁,日军总能在空袭后迅速修复,而日军初步领略到了美军的火力,更加倾注全力修筑以坑道为骨干的防御工事。
, V  v4 K- T! I, P7 L. T1 g* F8 ^0 ]) e4 ]' `( k/ w6 Q  b: N
1945年1月26日,完成了对吕宋岛登陆作战支援任务的第三舰队返回乌利西基地,进行休整。第三舰队司令哈尔西上将将指挥权移交给斯普鲁恩斯,第三舰队随即改称第五舰队,这是美军自1944年秋开始实行的新措施,为太平洋舰队配备了两套司令部指挥参谋人员,在哈尔西指挥下,番号为第三舰队;当由斯普鲁恩斯指挥时则称之为第五舰队,一般一人在前线指挥作战,另一人则在后方筹划酝酿下一次作战,这样既能充分使用兵力,又能迷惑日军。
6 R. j: a# M9 D" O& ~# U9 p
8 H9 U% A& R2 v+ P1 G最初,斯普鲁恩斯和尼米兹都认为攻占这样一个弹丸小岛,不会费多大力气,但看了对硫磺岛的空中侦察所拍摄的航空照片后,才知道在这个岛上极可能存在不同寻常的防御系统,史密斯中将仔细研究了航空照片后,表示这将是最难攻占的岛屿,并预计要付出两万人的伤亡。 " Z0 d& J+ n( U3 G) H$ g8 t

( h- {4 g3 ^* D5 P2 `" W1月28日当负责组织对日本本土战略轰炸的陆军航空兵第二十一航空队司令柯蒂斯•李梅少将前来协商航空兵如何支援硫磺岛登陆作战时,斯普鲁恩斯就向他提出硫磺岛对于战争究竟有多少价值?李梅立即肯定地表示没有硫磺岛就无法有效地对日本本土进行战略轰炸。斯普鲁恩斯这才如释重负,决心不惜付出巨大代价攻取硫磺岛。 / \( b4 G- j& X, ?' r  M( d3 d
: Z6 q5 \2 N/ T; l
2月2日,尼米兹来到乌利西,视察硫磺岛作战的准备情况。斯普鲁恩斯提议为阻止日军对硫磺岛可能的增援,必须首先使用舰载航空兵对日本本土的关东地区机场进行压制,尼米兹同意了这一计划。随后,尼米兹又前往塞班岛观看了将在硫磺岛实施登陆作战的第五两栖军的三个海军陆战队师进行的临战演习。
) S$ v; q0 X& x- s4 F3 g, D
; S: W( s) |! _3 t: h( p2月10日,斯普鲁恩斯以“印第安纳波利斯”号重巡洋舰为旗舰,第58特混编队司令米切尔以“邦克山”号航母为旗舰,一起率领由16艘航母、8艘战列舰、15艘巡洋舰、77艘驱逐舰组成的航母编队驶离乌利西,经马里亚纳群岛和小笠原群岛以东,直扑日本本土。这是美军自1942年4月杜利特尔空袭东京以来航母编队第一次袭击日本本土。斯普鲁恩斯计划16日抵达日本外海,以16日、17日两天时间对日本本土关东地区的机场进行压制性的空袭,然后再南下参加硫磺岛作战。他特别担心日军的神风特攻队的威胁,所以每艘航母上只30架轰炸机和鱼雷机,其余全部搭载战斗机。为了尽量减少被日军发现的可能,出动多艘潜艇在编队航道前方担任侦察搜索,而塞班岛的岸基航空兵则以B—24和 B—29对编队经过的海域上空进行巡逻警戒。编队自身还以多艘驱逐舰在编队前方组成搜索幕,同时以舰载机进行二十四小时不间断反潜警戒。正是由于采取了上述严密的防范措施,加上恶劣天气的掩护,美军航母编队于16日拂晓一直到达距东京东南125海里海域,此地距最近的日本本土海岸仅60海里,仍没被日军发现。 # }% R/ @4 r7 E6 v" U6 K7 O( _$ S5 S

! P( v( Y3 F# K$ Q' P" c- F2月16日,美军航母编队出动舰载机1000余架次,分成数个攻击波对东京湾各机场进行攻击,由于天空中阴云低垂,攻击效果并不理想。
. [- b# m5 e) s, s+ P; h+ V  J1 \6 d
2月17日,美军又出动两个攻击波舰载机500余架次,对关东地区的机场、飞机制造厂、锚泊船舶等目标进行了轰炸。两天里,美军在空战中击落日机332架,在地面上击毁日机177架,给一些机场、飞机制造厂造成了一定破坏,这次空袭的效果不是很大,但却极大吸引了日军注意力。当天下午,美军航母编队离开日本外海南下,参加硫磺岛作战。
作者: narita    时间: 2007-3-7 20:24

(三)
% w9 ?' m5 X0 ?. a4 H/ G+ ?( y/ f1 T
2月14日,威廉•布兰迪海军少将率领由6艘战列舰、12艘护航航母、5艘巡洋舰、16艘驱逐舰组成的火力支援编队离开塞班岛前往硫磺岛。
6 c) R) q, [+ n2 v% D, W* V% u! \1 J7 B7 @4 S
2月15日,美海军部长福雷斯特尔在尼米兹陪同下到达塞班岛,听取有关硫磺岛战役的汇报,并视察战役准备。大病初愈的登陆编队司令特纳,人称“短吻鳄”,汇报原计划对硫磺岛进行十天的炮火准备,因为军舰无法携带十天炮击的弹药,只能进行三天的炮击,但特纳表示对面积仅二十平方公里的小岛进行三天的炮击已经足够,炮火未能摧毁的防御将由登陆部队来完成。 + |* q1 t: [6 G& h; y/ H

, E/ O# y* X' D3 v& U2月16日清晨,布兰迪的火力支援编队到达硫磺岛海域,开始实施预先火力准备。所有战列舰、巡洋舰都被划分了地段,对已查明的目标逐一摧毁。为确保炮击的准确,有几艘战列舰甚至在距岸边仅3000米处对目标进行直接瞄准射击。但由于天气不佳,岛上又是硝烟弥漫,预定的750个目标只摧毁了17个,炮击效果很不尽人意。日军只以部分中小口径火炮进行反击,击伤战列舰、巡洋舰各一艘,大口径火炮出于隐蔽考虑,一炮未发。
# m3 K% s$ {, V6 s  c4 E% |+ g( f" W3 q  c/ F0 u8 Q. I
2月17日,美军水下爆破队在12艘登陆炮艇的掩护下探测海滩礁脉的航道,并清除水下的水雷和障碍物,粟林以为美军登陆在即,下令大口径火炮开火,将12艘登陆炮艇击沉9艘,击伤3艘,艇员阵亡、失踪44人,伤152人。美军大为震惊,岛上的日军竟然还有如此猛烈的火力,立即对这些刚暴露出的目标进行轰击。
/ @1 V: `& L' J0 D% @- O+ Q* @, F# C" O; X7 e4 ?( |
从16日至18日三天里,美军除了舰炮火力外,护航航母的舰载机也全力出击,有的进行空中掩护;有的进行反潜警戒;有的观测校正弹着;有的向日军阵地投掷燃烧弹,烧掉日军阵地的伪装,使之暴露出来,以便于舰炮将其消灭。而塞班岛的轰炸机也频频前来助战,对硫磺岛进行轰炸。这三天中,硫磺岛几乎完全被美军火力轰击的硝烟所淹没,日军只得龟缩在坑道里无法活动。据统计,美军在登陆前共消耗炮弹、炸弹24000余吨,硫磺岛上平均每平方公里承受了1200吨,但日军凭借坚固的地下工事,损失轻微。
作者: narita    时间: 2007-3-7 20:25

(四)
! q, {8 Z- M7 _  m3 O( I$ V' z/ k! ?7 x) T1 b6 A' c# E' E! Q* D
1945年2月19日六时,特纳率领的登陆编队到达硫磺岛海域,斯普鲁恩斯和米切尔指挥的航母编队也到达硫磺岛西北海域,此时,硫磺岛出现了少有的晴朗天气,天高云薄,微风轻拂。
$ W0 {0 B" h6 ]
9 u% e" c9 V3 N; j; Y六时四十分,美军舰炮支援编队的7艘战列舰、4艘重巡洋舰和13艘驱逐舰开始直接火力准备,航母编队一边担负空中掩护,一边出动舰载机参加对硫磺岛的航空火力准备。这次火力准备,时间虽短,但因为天气晴朗,目标清晰可见,效果比较理想。 # v9 }, a' S4 R

% i2 v# E: F8 Z% Y$ W登陆部队海军陆战队三个师,以陆战第四、第五师为一梯队,陆战三师为预备队,在直接火力准备的同时,第一批登陆部队八个营完成了换乘。
6 e# j- m% G/ R% O$ S0 v( E" b& N  C! z' `9 \
登陆滩头在硫磺岛的东海滩,从折钵山山脚下沿海岸向东北延伸,总长3150米,从南到北依次每450米划分为一个登陆滩头,代号分别是绿一、红一、红二、黄一、黄二、蓝一、蓝二。陆战五师在南端的三个滩头登陆,穿越岛的最狭窄部,孤立或攻占岛南的折钵山,陆战四师则在北面的四个滩头登陆,攻击一号机场。 8 l5 p/ w6 {/ {! r* b

. `- [7 u! r& m+ Y% G0 Q3 w; x% B5 _八时三十分,第一波68辆履带登陆车离开出发点,向滩头冲击。 : P. U: x$ o& k  q* [' L; R- A

4 M. {7 m8 z4 ^1 ^8 s+ X八时五十九分,舰炮火力开始延伸射击。
; O5 Z0 i) k4 O% V2 _
, f5 g0 K8 j. U3 U# b( k1 C九时正,部队准时开始登陆,一开始非常顺利,日军的抵抗十分微弱,只有迫击炮和轻武器的零星射击,美军遇到的最大阻碍是岸滩上的火山灰,由于岸滩全是火山灰堆积而成,土质松软异常,履带登陆车全部陷在火山灰中,难以前进,后面的登陆艇一波接一波驶上岸,却被这些无法动弹的履带登陆车阻挡,根本无法抢滩登陆,艇上的登陆兵只好涉水上岸。见日军只有零星的轻武器射击,特纳甚至认为照此发展,只需五天就可占领全岛。但好景不长,登陆的美军才推进了二百余米,日军等美军炮火开始延伸,粟林就下令从坑道进入阵地,根据事先早已测算好的数据,日军炮火准确覆盖了登陆滩头,一时间,美军被完全压制在滩头,伤亡惨重,前进受阻。
, N+ r  E* F( t. o# O  t& a9 F" U2 l, ~) t8 i1 X
陆战五师因为比陆战四师晚了大约二十分钟遭到炮击,而且炮火相对比陆战四师遭受的要弱,所以先头的二十八团一营得以利用这一机会,穿越岛的最狭窄部,切断了折钵山与其他地区日军的联系,二营则随后向折钵山发起了攻击。陆战四师在日军猛烈炮火阻击下,几乎寸步难行。就在这样的危急时刻,美军的舰炮火力给了登陆部队以极其有力的支援,此次登陆,美军登陆部队每个营都配有舰炮火力控制组,能够及时召唤舰炮火力的支援,而空中的校射飞机也发挥了巨大作用,准确测定日军炮火位置引导舰炮将其消灭,可以说,在太平洋战争历次登陆战中,舰炮火力支援从没有像硫磺岛登陆战那样有效,在舰炮火力的大力支援下,美军登陆部队艰难向前推进,全天美军共消耗127毫米以上口径舰炮炮弹38550发,火力支援之强,史无前例。 ) g; ^0 |+ N3 ^5 o

+ V+ s  o% w6 B7 o九时三十分,美军的坦克上岸,随即引导并掩护登陆部队攻击前进。本该发挥巨大作用的坦克,大都陷入火山灰,动弹不得,少数几辆也行动蹒跚,很快就成为日军反坦克炮的目标,被一一击毁。美军只能依靠士兵用炸药包和火焰喷射器,一步一步向前推进,而每一步都要付出惨重的代价。
( c  V  ^) a7 s
6 r  D, `3 _' C9 S' z- C十时三十分,美军已有8个步兵营和1个坦克营上岸,正竭力扩展登陆场。 " g$ R  G0 L( p# M* L

& P% o: f/ Y6 Y& b十一时,风向转为东南,风力逐渐加大,给美军的登陆带来了很不利的影响,这时各团的预备队营正在登陆,许多登陆艇被强劲的阵风吹得失去控制,甚至倾覆,再加上日军炮火的轰击,滩头上到处都是损坏的登陆艇,而后续的物资和人员仍在按计划源源不断上岸,整个海滩一片混乱。但这样混乱的场景因尘土飞扬,硝烟弥漫,海面上的军舰根本看不清楚,特纳向尼米兹报告登陆部队几乎没遇到抵抗,伤亡轻微。 , r& G7 S" t+ g# T" i9 s$ w1 X4 m
! l3 {1 S: A5 ~
十二时许,美军陆战四师二十三团才前进了450米,接着继续在火力支援下攻击前进,直到十四时,才攻到一号机场。而四师的另一个团二十五团则被日军在蓝二滩东北的一个小艇专用港边悬崖上的大量永备发射点所阻,伤亡严重,却毫无进展,为摧毁这些永备发射点,美军使用了一种新的引导舰炮射击法:先以登陆艇向目标发射曳光弹,巡洋舰再根据曳光弹的弹着射击,效果极佳,到黄昏时分,终于消除了这些火力点的威胁,但二十五团在登陆当天几乎没有进展。陆战五师情况梢好,二十八团已割裂折钵山与其他地区日军的联系,将其包围起来;二十七团在海滩上被困四十分钟之后,终于取得了突破,推进到了一号机场南端。 " V& N, |: e6 k4 `/ u8 N/ N8 L

% y* m$ w0 @* K9 h' a" c' V  G" }+ u日落时,美军已有6个步兵团、6个炮兵营和2个坦克营共约三万人上岸,占领了宽约3600米,纵深从650米到1000米不等的登陆场,全天有566人阵亡,1858人负伤,伤亡总数约占登陆总人数的8%。就第一天的战况而言,还不算太糟糕,但随后的战斗将更为艰巨。
' F: U& u" }5 _* f- k4 M7 u( z* A: u, o
天黑后,美军害怕日军发动大规模夜袭,海面上的军舰几乎不间断地向岛上发射照明弹,将黑夜照得如同白昼,出乎意外的是,日军通常会在登陆的当天夜间发动的夜袭根本没有,除了一些小股日军的袭扰外,太平无事。这是因为粟林深知自己的实力,坚决不采取自杀性的冲锋。度过了第一个平安的夜晚后,迎接美军的将是更为残酷的战斗。 + i. W9 _; D9 Q! t9 i7 u( Q
' |; F/ P# m5 d
2月20日,从凌晨开始,美军舰炮就根据登陆部队的要求进行火力准备。八时三十分,美军登陆部队发起了进攻,陆战四师在舰炮和坦克支援下,攻占了一号机场,并切断了岛南日军与元山之间的联系。机场刚刚被攻占,工兵就开始全力抢修,以便尽快能投入使用。陆战五师向折钵山攻击,由于日军很多工事都建在舰炮火力无法射击到的岩洞中,在坦克到来前,二十八团几乎无法前进,最后在坦克掩护下,以手榴弹、炸药包、火焰喷射器逐一消灭岩洞中的日军,有时甚至出动推土机将洞口封闭,因此进展极为缓慢,直到黄昏,才总共前进了180米。
6 o$ |/ a/ u3 q  o; M4 k  m$ V% f* w% V: C5 |% g
2月21日,岛上的激战仍在继续,进展十分有限。海滩勤务大队经过不懈的努力,解决了滩头的混乱局面,天气却愈加恶劣,海上风大浪高,严重影响了补给品的卸载。由于岛上的部队伤亡较大,作为预备队的陆战三师二十一团奉命上岛投入战斗。
7 v. Y$ q. }. k5 H7 C: d. N8 A0 {3 g- f8 s* S- @; g. o
2月22日,因大雨美军登陆部队被迫停止进攻,抓紧进行战地休整。由于三天来,美军在硫磺岛上阵亡、失踪人数已达1204人,负伤4108人。美国国内的新闻界甚至强烈要求“让陆战队喘口气——给日本人放毒气。”诚然,对付隐藏在坑道或岩洞中的日军,毒气既实用,又比火焰喷射器更为“仁慈”,尽管美、日两国都没有签署严禁使用毒气的《日内瓦公约》,但罗斯福总统和尼米兹都不愿违反公约,战后尼米兹承认,没有使用毒气完全是出于道义的考虑,结果使大量优秀的陆战队员付出了生命。
5 |. i7 z. S! m- y& n8 O2 m) _) }, _$ |
$ C* I: ^4 G7 B0 X5 M2月23日,美军陆战四师以二号机场为目标发起总攻,但在日军永备发射点、坑道、地堡和岩洞工事组成的防线前,推进极为缓慢,简直像蜗牛爬行。全天,只有右翼前进了约300米,左翼和中间几乎毫无进展。
, x9 n  q) c& [+ G. H: O
$ U/ ?0 I0 ?2 i% G6 `2 l这天唯一的战果是在折钵山,美军因其不断喷发烟雾,称之为“热岩”,日军几乎将整座山掏空,修筑有数以千计的火力点,尤其是山顶的观察哨,居高临下俯瞰整个东海岸,能准确指引、校正纵深炮火的射击,对于美军威胁极大。经四天血战,十时二十分,陆战五师二十八团由哈罗得•希勒中尉率领的40人组成的小分队,终于攻上了折钵山山顶,升起了一面美国国旗。尽管折钵山上,仍有近千日军凭借着坑道和岩洞工事拼死抵抗。四小时后,希勒的士兵又插起了一面更大的星条旗,美联社记者乔•罗森塔尔将插旗时的情景拍摄下来,这张照片随即广为流传,成为胜利的象征。后来太平洋战区总部还专门查询插旗的陆战队员姓名和家庭地址,进行表彰。刚赶到硫磺岛视察的美国海军部长福雷斯特尔和第五两栖军军长史密斯注视着在折钵山山顶飘扬的国旗,非常激动,福雷斯特总结到:“折钵山升起的国旗意味着海军陆战队从此后五百年的荣誉!”海面上军舰上的水兵看到这面象征胜利的旗帜,欢声雷动!——特纳将陆战五师二十八团留在折钵山,负责肃清山上的日军,而五师的另两个团则调到北部,协同四师攻击元山地区的日军。
作者: narita    时间: 2007-3-7 20:26

同日,美军的航母编队在硫磺岛以东海域与海上勤务大队会合,接受海上补给,当晚再次向日本本土进发,以压制日军可能对硫磺岛的支援。
  G3 a( w: \; U$ E  l' _
+ K( U' w9 `: X7 x1 X2月24日,战斗殊为激烈,陆战三师二十一团在海空火力的大力支援下,由坦克开道,终于突破了日军在二号机场南侧的防线,推进730米,拔除了日军近800个碉堡,日军随即发动了一次逆袭,二十一团猝不及防,一度被迫后退,随后在舰炮支援下拼死反击,才将阵地巩固。很快美军就发现,随着逐渐升高的地形,日军构筑了密如蚁穴的地堡和纵横交错的坑道网,凭借着这些工事抵抗是越来越顽强。至当天,美军伤亡总数已达6000人,其中阵亡1600人,面对如此惨重的伤亡,美军将作为预备队的陆战三师师部和陆战第九团、野战炮兵第十二团送上岛,投入战斗。
9 u# g' z, V' R* ~- R- l' H' Z7 ^: i( V# I
2月25日,三个陆战师在硫磺岛并肩开始攻击,四师在右,三师居中,五师在左,并列向东北推进。 / O$ O5 M+ y- A& u
, e' B$ L( ~# m( t( _
同一天拂晓,美军的航母编队到达距东京东南190海里海域,出动舰载机对东京地区的日军机场和飞机制造厂进行空袭,和第一次空袭一样,因为天气恶劣,轰炸效果并不理想,米切尔随后指挥航母编队转向西南,前去突击冲绳岛。于3月1日对冲绳首府那霸进行了空袭,同时对冲绳岛、庆良间列岛和奄美大岛等地进行了航空摄影,为即将开始的冲绳战役提供资料。航母编队最后于3月4日返回了乌利西。 2 ~8 p' n6 g& a" R- H

- A0 C) K( q& \2 G, v3月1日,美军经过激烈的鏖战,终于攻占了二号机场和元山村。 * k" U- {& H: b- h) Q7 E
4 f3 @+ d! w; I( Z
硫磺岛上的美军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巨大的代价,战斗已经成为不折不扣的消耗,有时一整天只前进4米,惨重的伤亡甚至使军官们都没有勇气再将士兵投入战斗。在对岛上第二制高点382高地的争夺中,陆战四师屡屡陷入日军交叉火网,伤亡极其惨重,382高地因此被称为“绞肉机”,战斗部队的伤亡高达50%以上,有经验的连、排长和军士长伤亡殆尽,许多连队连长由少尉或上士担任,而排、班长大都由普通士兵担任。美军必须逐一消灭侧翼的日军阵地,解除侧翼威胁,才有可能向前推进,所以战斗异常残酷、激烈,直到3月2日,二十四团才攻上了高地,但所付出的伤亡是巨大的,有好几个连的官兵非死即伤,几乎全连覆没。
7 T( k  A9 _; R) A# K( q. N9 T1 Y- I6 I# }) u  M( z
左翼的五师,攻击362高地的遭遇与四师在382高地如出一辙:刚攻上山头,侧翼日军立即以密集火力封锁美军的退路,再以纵深火力和凶猛的反击将攻上高地的美军尽数消灭,美军死伤枕籍,却毫无收获,只得先消灭最突出部的日军阵地,再步步为营艰难向前推进。日军早已掌握了美军的攻击程序,先是航空火力准备,再是舰炮火力轰击,接着是地面炮火射击,最后才是步兵冲击,所以日军总在坑道里躲过美军的炮火,再进入阵地迎击步兵的进攻,一次又一次粉碎了美军的攻势。美军饱尝失利的苦果,终于痛定思痛,改变战术,3月7日拂晓,美军没进行任何炮火准备,借助黎明前的黑夜,悄然接近日军阵地,突然发起冲击,打了日军一个措手不及,一举攻占了362高地。
3 R+ f+ U( Y5 ~- u' X1 [; L+ g' A  J( u* v
陆战队员的巨大牺牲并没有白费,3月3日,就有一架C—47运输机在硫磺岛的一号机场降落。次日一架在空袭日本本土时受伤的B—29在硫磺岛紧急降落,硫磺岛的价值已经开始得到了体现。
+ G& v$ o% Z% C3 t
0 ?& y" ?) T# B# k3月7日,美军发动总攻,担负中央突破的陆战三师势如破竹,进展神速,遇到难以克服的日军阵地就设法绕过去,继续向前推进,尽管给后续的陆战四师、五师留下不少“钉子”,但三师突破了日军的防线,并于两天后攻到了西海岸,占据了一段约800米长的海岸,将日军分割为两部分。陆战三师二十一团一营最先杀到西海岸,作为战绩的证据,营长在一个军用水壶里装满了海水,贴上:“只供检验不得饮用。”的标签,派人送给师长厄金斯少将。
+ R! L4 j, n5 U, N  B3 C0 i0 U$ a+ C
' }- _6 Q& J: b7 t: a3月9日美军占领了尚未完工的三号机场。粟林得知美军突破了防线将日军一分为二时,立即组织部队进行反击,他深知美军火力强,正面进攻难以奏效,所以进行的是夜间渗透反击。他命令部队尽可能穿越美军的防线,渗透到美军后方重新打通两翼联系。美军发现了日军的行动,发射的照明弹将黑夜照得如同白昼,许多日军越过了美军的前沿防线,有的甚至渗透距离达1600米,但美军预备队和后方勤务人员,依托工事顽强抗击,给予反击日军重大杀伤,天亮时,日军的反击被彻底粉碎,伤亡至少一千人,徒劳无功,反而损失了大量有生力量,给以后的作战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 0 L' S9 l' z4 O& t/ K" E

0 H0 ?$ C# u/ j- b( R& P/ s( T3月10日,陆战三师将日军防线截为两段后,随即开始向两面扩张战果,九团向东,二十一团向西,分别策应陆战四师、五师的攻击。尽管日军的防御态势已经相当不利,但日军仍依托工事死战不退,尤其是陆战五师面对的是由粟林直接指挥的部队,遭到的抵抗更为激烈,陆战五师的伤亡超过75%,许多战斗部队失去了战斗力,师部的文书、司机甚至炊事员等勤杂人员都投入了战斗。三师、四师的伤亡也很严重,出于这种情况,陆战四师师长克利夫顿•凯兹少将向粟林和硫磺岛日军中战斗力最强的第一四五联队队长池田大佐发出劝降信,信中首先向他们无畏精神和英勇作战表示了尊敬,接着说明了目前无法取胜的处境,最后要求他们指挥所属部队停止抵抗,美军将保证投降日军根据《日内瓦公约》受到人道待遇。但劝降信如同石沉大海,没有回音。 . S/ r2 r( k/ Z& w; ]
4 L( G9 {7 X. d6 @
3月16日,东北部的800余日军被歼灭,美军于当日十八时宣布占领硫磺岛,但战斗仍在继续,粟林指挥残部依然在抵抗,有时战斗还相当激烈。陆战三师师长厄金斯少将找到两名日军战俘,给了他们很多干粮,还配备了一部最新式的报话机,然后让他们给粟林和池田带去劝降信。这两名战俘将劝降信设法交给了池田大佐的传令兵,但到了规定的时间期限,日军仍未投降,这两战俘为美军的人道主义待遇所感动,竟留在日军防线里,通过报话机为美军炮火指引目标,一直到18日才返回美军战线。 + S6 ^5 W, D; h/ ], B
$ @: {. S& F$ _  Y
3月21日,日本天皇晋升粟林为大将军衔,以表彰他的英勇作战。
  s" U; H& T0 @8 ^* j/ S! |" j( @( u! r8 _, W- D! N- K5 F4 k  S9 `
从16日美军宣布占领硫磺岛后又经过整整一周的激战,24日美军才将残余的日军压缩在岛北部约2100平方米的狭小范围里。粟林于当晚焚毁了军旗,发出了最后的诀别电报,然后销毁密码,准备实施最后的决死反击。
! q; L$ y7 S5 T( E9 |" Q) o4 X( P% p( H% |9 k: j% u
3月25日,粟林派人设法通知岛上每一个人,于夜间携带武器在三号机场附近的山区集合。 - x3 s( n& n9 O& q; M9 _

2 d7 q9 Z( |+ Z! A/ H8 l5 S3月26日凌晨,粟林亲自率领约350名日军向二号机场的美军发起了最后反击,许多美军在睡梦中被杀,天亮后,美军组织扫荡,四处追杀这股残余日军,激战三小时,将这股日军大部歼灭,日军仅遗留在美军阵地前的尸体就有250具,粟林负伤后切腹自杀,美军伤亡172人。美军于当天八时宣布硫磺岛战役结束,但清剿残余日军的战斗一直持续到四月底。
作者: narita    时间: 2007-3-7 20:27

(五) 硫磺岛的守备部队在殊死抵抗的同时,日本海军联合舰队由于主要的水面舰只在菲律宾莱特湾海战中损失殆尽,残余军舰因为燃料不足,也无力组织救援。能够出动增援的就只有岸基航空兵和潜艇部队了,但岸基航空兵的第一、第二航空舰队基本丧失了战斗力,第三航空舰队还在训练中,而且是准备在本土保卫战中使用,因此,日军大本营决定尽量避免损失,只以少量飞机和潜艇实施“特攻作战”,以最小代价换取最大战果。 2月19日,日军在香取基地成立了以自杀飞机为主体的“第二御盾特别攻击队”,专门担负特攻使命。 2月21日,这支特攻队转场至八丈岛,于中午加油完毕,分批出击。十七时许,第一攻击波的6架自杀飞机飞临美军在硫磺岛西北35海里正准备执行夜间空中巡逻任务的“萨拉托加”号航母上空,日机随即展开攻击,有4架被击落,另2架接连撞上这艘航母,使该舰受伤起火,所幸伤势不重。十八时五十分,“萨拉托加”号的水兵刚把舰上的大火扑灭,日军第二攻击波5架自杀飞机就接踵而至,前4架均被击落,第五架虽被击伤,仍一头撞上“萨拉托加”号,在航母甲板上翻滚着落入海中,给母舰造成了多处创伤,被毁飞机42架,舰员阵亡123人,伤192人。只是因为舰上损管人员抢修得力才幸免沉没,终因伤势太重而奉命撤出战场,随即回国进坞大修,直到战争结束再未能参战。 与此同时,日军的自杀飞机还攻击了硫磺岛以东的美舰,一架日机撞上了“俾斯麦海”号护航航母的后升降机,并在机库里爆炸,立即引爆了机库里的飞机,大火迅速蔓延,很快波及到了弹药舱,引发了大爆炸,舰长见无法挽回,只得下令弃舰。该舰燃烧了足足三小时,才沉入海中。舰上水兵伤亡约350人。被日军自杀飞机击伤的还有“隆加角”号护航航母、477号和809号坦克登陆舰、“基厄卡克”号运输船。 日军除组织自杀飞机的攻击外,还以潜艇实施特攻作战。2月19日,日军以伊—368、伊—370、伊—44各携带五条、五条和四条人操鱼雷,组成代号为“千草”的特攻队,于2月20日、21日、22日分别从濑户内海的大津岛潜艇基地出发,前往攻击硫磺岛海域的美军舰队。 2月23日,又命令16日从吴港出发原定前往琉球群岛活动的吕—43号潜艇改往硫磺岛攻击美舰。 2月26日,到达硫磺岛海域的伊—368号和吕—43号被美军舰载机击沉,伊—368号则被美军的驱逐舰击沉。伊—44号多次向美舰接近,都受到美军反潜舰只的有力压制,无法占据人操鱼雷的出发阵位,只好返航,回日本后艇长因未完成任务而被撤职。 2月28日,日军又以伊—58号和伊—36号潜艇各携带四条人操鱼雷组成代号为“神武”的特攻队,分别于3月1日和2日从吴港出发,但到了3月6日,日军统帅部见硫磺岛大势已去,这才命令在硫磺岛海域活动的潜艇全部撤出。
作者: narita    时间: 2007-3-7 20:28

(六) 硫磺岛战役,日军守备部队阵亡22305人,被俘1083人,共计23388人。日军其他损失为飞机90余架,潜艇三艘。 美军从2月19日至3月26日,阵亡6821人(其中陆战队阵亡5324人),伤21865人,伤亡共计28686人。美日双方伤亡比为1.23 :1。 美军登陆部队伤亡人数占总人数的30%,陆战三师的战斗部队伤亡60%,而陆战四师、五师战斗部队的伤亡更是高达75%,第五两栖军几乎失去了战斗力。此次战役中,海军陆战队的伤亡之高也是其在太平洋战争中绝无仅有的,战后,尼米兹对参加过硫磺岛战役的陆战队员给予了高度的赞扬:“在硫磺岛作战的美国人,非凡的勇敢是他们共同的特点!” 美军还有一艘护航航母被击沉,航母、登陆兵运输舰、快速运输舰、中型登陆舰、扫雷舰、运输船各一艘、坦克登陆舰两艘被击伤。 美军为攻占硫磺岛所付出的人员伤亡比日军还多,这是太平洋战争中,登陆一方的伤亡超过抗登陆方的唯一战例,日军在失去海空支援,又没有增援补给的情况下,以地面部队凭借坚固而隐蔽的工事,采取正确的战术,进行了顽强的抵抗,使美军原计划五天攻占的弹丸小岛,足足打了三十六天,并付出了惨重的人员伤亡。美军在此次作战中唯一闪光之处就是舰炮支援比较得力,共发射各种口径炮弹30余万,计1.4万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有力支援了登陆部队的作战。 但美军的巨大代价很快就得到回报,当美军登陆后,工兵部队就上岛抢修扩建机场,至4月20日,上岛的工兵部队已有7600人,将一号机场跑道扩建为3000米,二号机场的跑道扩建为2100米,不仅进驻了战斗机部队,还成为美军B—29轰炸机的应急备降机场。美军战斗机部队进驻硫磺岛后,其作战半径就覆盖了日本本土,能有效掩护轰炸机对日本本土的战略轰炸,使对日轰炸愈加频繁和激烈,并将轰炸效果提高了一倍以上,大大加速了日本的崩溃。硫磺岛上应急备降场至战争结束,累计共有2.4万架次受伤或耗尽燃料的B—29在此紧急降落,从而挽救了这些飞机上2.7万名空勤人员。 硫磺岛,不仅使美军获得了轰炸日本本土的重要基地,还打开了直接攻击日本本土的通道。 而美军在硫磺岛的惨重伤亡,也使美军的高层意识到如果进攻日本本土,一定会遇到比在硫磺岛更顽强的抵抗,美军的伤亡将会更惨重,因此,日后美国对日本使用原子弹,很大程度上是出于担心在日本本土登陆将会遭到硫磺岛那样的巨大伤亡。 日军在硫磺岛那样被几乎完全孤立的岛屿上进行的抗登陆战,以两万之众,依托工事抗击了十万美军整整一个月之久,若非后来日军储备的弹药、物资消耗殆尽,恐怕美军的胜利还没有这么迅速,粟林也因为以其谋略、坚韧,领导并组织了硫磺岛的抗登陆战,甚至赢得了美军对他的尊敬。美军此役的指挥官斯普鲁恩斯、米切尔、特纳和史密斯都是在太平洋战争中骁勇善战的名将,参战部队是三个师的海军陆战队,要知道海军陆战队不仅接受过严格系统的登陆战训练,而且战斗力之强、战斗作风之强悍,战斗意志之顽强在美军中都是首屈一指的,美军的武器、火力上的优势更是不言而喻。日军面对这样的精兵强将,如此密集猛烈的火力,孤军奋战,虽败犹荣,硫磺岛战役也因此成为登陆与抗登陆的经典战例,备受瞩目与研究。
作者: 飞龙    时间: 2007-3-8 13:39

这篇在岛群主站就有,记得是周明的作品
作者: 八千里路云和月    时间: 2007-3-24 23:17

栗林的指挥真的是可圈可点,日军战术得当,如果能够得到持续的物资补充(特别是弹药)守二个月应该没有问题。
作者: 吉文    时间: 2007-3-25 21:41

可惜日本的海空力量已经崩溃了,如果在美军兵老城下之时用剩余的海空军发动
5 F7 j; m  o5 k. C% w7 u4 L6 c4 E3 ?; }# k1 J! n0 R- U6 O4 F
一次反击,倒也能再拖上几天
作者: 八千里路云和月    时间: 2007-3-26 12:34

原帖由 吉文 于 2007-3-25 21:41 发表
4 L8 N; ^# W/ r9 d# @8 X可惜日本的海空力量已经崩溃了,如果在美军兵老城下之时用剩余的海空军发动2 n: z. `, @# f5 D8 j7 k2 Z. A% F

) W' l; x9 F0 X/ y# X一次反击,倒也能再拖上几天
' Y0 \5 r3 ?. G8 e/ F. x7 l5 g同意此观点,可惜小日本多行不义,就该有这样的结局,无论对栗林、山本五十六、南云忠一这些人的指挥水平,个人魅力有多少的好感,可他们投身侵略战争中就注定了他们最后的结局。对山本我们不能只记住他反对南进,反对对美开战,我们也要记住,在对华侵略的问题上,他是强硬派,是他用航母上的飞机,轰炸上海,血洗南京,获得了天皇的旭日重光勋章,双手沾满中国人民的鲜血。而那个南云在1937年八一三时,任巡洋舰队指挥官,疯狂叫嚣“给支那人真正的炮击!!”至于这个栗林,不太清楚是不是上过中国战场,如果上过,绝对是“三光”政策执行者。
作者: 吉文    时间: 2007-3-26 22:32

对美开战,给中国的抗日战争减轻了很大的压力。5 _6 m5 p9 a5 {
* r; P+ g7 k) q; y6 ]
少几个栗林这样的人是世界人民的福气。
作者: 越骑校尉    时间: 2007-3-26 22:55

栗林好像是海军的吧,守吉尔伯特的柴埼也是海军的
作者: 八千里路云和月    时间: 2007-3-27 09:55

栗林绝对是日本陆军中将,听说任过军校校长,还做过天皇警卫部队的指挥官,个人的军事指挥能和素养在日军将领中是比较优秀的。最后任日本陆军109师团中将师团长。
作者: 八千里路云和月    时间: 2007-3-27 09:59

能指挥一个后组建的预备役师团,打成这个水平,不容易。
作者: 哈哈哈    时间: 2007-4-2 19:41

http://tw.myblog.yahoo.com/q12300036/article?mid=1077&prev=1339&next=1042&l=f&fid=10
作者: 八千里路云和月    时间: 2007-4-4 10:24

美国人还是不如中国人,没有摸透小日本的脾气,毕竟美国和日本打交道的历史才100多年,不像我们中国和他们打了几千年的交通了,对于小日本“白眼狼”的本性了解不深。以后迟早还会吃一个大亏。小日本当年学唐朝,天天装孙子,到后来翻脸不认人来比谁都狠。后来师从英国还和英国订立“英日同盟”结果不到20年后,在新加坡就对英国下了毒手,狠狠的欺负。这老美还没吃过这样的苦头那
作者: 八千里路云和月    时间: 2007-4-4 10:31

毕竟死在老美手中的日本人,比死在中国人手中的日本人多,要说小日本心中没有记一笔帐,谁信啊?!这不小日本最近连和美国在冲绳岛做战的历史都给改了。以后“珍珠港事件”的历史改成,“皇军在珍珠港附近演习的舰队,遭到美军挑衅,皇军被迫反击,直捣敌巢”然后硬让老美和他重新“研究历史”非要论证出子虚无有的挑衅事件来。也说不定哦
作者: 摆摆    时间: 2007-4-4 16:27

《硫磺岛的来信》生动的展现了这一募
作者: dsw479    时间: 2007-4-9 14:46

谢谢楼主分享!
作者: 侠义剑客    时间: 2007-8-3 11:03

一、【简介】
) X3 P6 q9 d  Q; f# K  G
, K( ~& n% J2 G, c4 T        硫磺岛战役(1945年2月16日到3月26日)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军和美军为争夺硫磺岛 (Iwo Jima)进行的一次激战,双方伤亡惨重,其中22,000名固守硫磺岛的日军里,只有1083人生还。美军则有26,000人伤亡。美军士兵在该岛镭钵山上树起国旗的照片在美国广为印行,成为绘画、雕塑和邮票的图案。
作者: 侠义剑客    时间: 2007-8-3 11:04

二、【背景】
, I& y% s! C. J' f/ ]. p5 e: _5 u/ N% ]. P6 C8 t
        在日本偷袭珍珠港时,日军在父岛有一个将近3800人的军事基地和一个1200人的海军基地。驻有水上飞机、电台、气象站、和猎潜舰、布雷舰等舰艇。在硫磺岛有一个飞机场,有20架战斗机和1500海军驻扎在这里。1 V% \/ u1 Q; D# W% _! C
        1944年2月,当美军占领马绍尔群岛后,日军加强了硫磺岛的军事力量,在硫磺岛上的军事力量达到5000人,13门火炮,200挺轻重机枪,4552枝步枪,12架高射炮,30挺25毫米口径2联高射机枪,此外防御工事还有120毫米口径的火炮。硫磺岛和小笠原群岛成为防止美军空袭日本本土的最后一道防线。因为当时日军已经丧失了制海和制空权。
5 _# U% L- q- S1 {8 d6 c; }# f3 }        1944年6月,硫磺岛上还驻有80架战斗机,但到了7月仅剩下4架,美国海军到了硫磺岛目视范围内,一次全面的轰炸,炸毁了硫磺岛上所有的建筑物和仅存的4架飞机。但美军尚没有对丧失了海空支持的硫磺岛展开攻击。而日本则只余下地面部队能使用。
作者: 侠义剑客    时间: 2007-8-3 11:04

三、【过程】
, h, e1 q- l; j' |, q  l6 G  Z" A3 F8 V: n0 |
        〖引子〗" H$ [, ?9 m& ^  P7 G! z6 J7 W) }
2 `: w+ U( S; i8 [
        美国首都华盛顿广场上,有一座巨型雕像,五名海军陆战队的士兵正奋力插起一面美国国旗。这座雕像是根据美联社记者乔•罗森塔尔拍摄的一张二战著名照片塑成的,而这张照片表现的正是硫磺岛上的血战。 ) x2 W8 T/ @) E

& R* M! a. q, S# R        〖一〗
0 y& O! h% W2 E4 S/ V
2 V# j* d$ _9 r8 L' ?% r        自从美军1944年7月攻占马里亚纳群岛后,就开始建立航空基地,出动B—29重型轰炸机空袭日本本土。但马里亚纳群岛距日本本土将近1500海里,B—29进行如此长距离的空袭,由于受航程的限制,只能携带3吨炸弹,仅为B—29最大载弹量的30%。而且因为航程太长,战斗机无法进行全程护航,因此B—29只能在8000至9000米高度实施小面积轰炸,效果很不理想。 2 i0 v( L. N# o, s' k" p7 t
        硫磺岛北距东京650海里,南距马里亚纳群岛的塞班岛630海里,几乎正处在两地的中间,岛上的日军不仅可以向东京提供早期预警,而且可以起飞战斗机进行拦截,甚至还不断出动飞机攻击美军在塞班岛等地的机场,更是大大降低了美军对日本本土战略轰炸的作用。硫磺岛对美军而言,简直是如鲠在喉。如果美军占领硫磺岛,那所有的不利都转化为有利,从硫磺岛起飞B—29航程减少一半,载弹量则可增加一倍;战斗机如从硫磺岛起飞,可以为B—29提供全程伴随护航;甚至连B—24这样的中型轰炸机也能从硫磺岛起飞空袭日本本土;更重要的是硫磺岛还可作为B—29的备降机场,供受伤的B—29紧急降落或加油。因此美军对硫磺岛是势在必得!美陆军航空兵(即美国空军的前身)司令阿诺德上将于1944年4月17日向美参谋长联席会议提出攻占硫磺岛的请求,美参谋长联席会议随即同意这一请求,责成太平洋战区担负此项作战,太平洋战区总司令兼太平洋舰队总司令尼米兹上将为就近指挥,将其指挥部从珍珠港移至关岛。 5 N! p0 P/ n0 F
        1944年10月初,太平洋舰队司令部的参谋人员就将进攻硫磺岛的计划制定出来,参加作战的地面部队为第5两栖军,下辖海军陆战队第3、4、5师,共约6万人,由霍兰•史密斯中将指挥;登陆编队和支援编队,由凯利•特纳中将指挥;米切尔中将指挥的第58特混编队负责海空掩护;所有参战登陆舰艇约500艘,军舰约400艘,飞机约2000架,由第五舰队司令斯普鲁恩斯上将统一指挥。 , {, u3 q2 a; W6 d/ K% }5 S8 F
        由于参战部队中相当部分正在支援对吕宋岛的登陆作战,硫磺岛战役只得等吕宋岛战役结束后的1945年1月才能开始,又因为吕宋岛战役进展缓慢,结束的日期从计划的1944年12月20日推迟到了1945年1月9日,尼米兹再将硫磺岛的作战推迟到1945年2月中旬。 9 w3 F4 d7 V( @* R# I8 ?
        硫磺岛,位于小笠原群岛南部,是该群岛的第二大岛,北距东京1200余公里(650海里),南距塞班岛1100余公里(630海里),东南距马里亚纳群岛500余公里(290海里)。岛长约8000米,宽约4000米,形状酷似火腿,面积约20平方公里,岛的南部有一座尚未完全冷却的死火山,叫折钵山,海拔160米,终年喷发着雾气,硫磺味弥漫全岛,故此得名。折钵山以北有一片比较宽阔平整的高地,称为中部高地,再往北,地形逐渐起伏,并有数座山峰,被称为元山地区,岛上大部分地区都覆盖着厚厚的火山灰。虽然硫磺岛岛小人少,但正处在东京与塞班岛之间,战略地位非常重要。
/ k/ U- Q  ?: f        在1944年前,日军仅仅把硫磺岛作为太平洋中部与南部的航空中继基地,只部署了海军守备部队1500余人和飞机20架。1944年马里亚纳群岛失守后,硫磺岛的重要性日趋明显,日军才开始大力加强其防御力量,3月下旬将4000余陆军部队送上岛;5月将硫磺岛的陆军部队整编为第109师团,由粟林中道中将任师团长,并在岛上配备了120、155毫米岸炮、100毫米高射炮和双联装25毫米高射炮;7月海军第27航空战队也调至岛上。截止1945年2月,日军在岛上陆军约1.5万余,海军约7000余,共约2.3万人,飞机30余架,由粟林统一指挥。日军在岛上的中部高地和元山地区各建有一个机场,分别叫做千岛机场和元山机场,也叫一号机场和二号机场,并在二号机场以北建造第三个机场。由于美军迅速攻占了马里亚纳群岛,原计划运往马里亚纳群岛的人员、装备和物资都被就近转用于硫磺岛,尽管美军组织飞机、潜艇全力出击,企图切断硫磺岛的增援和补给,但日军以父岛为中转站,采取小艇驳运的方式,因此美军的封锁效果并不理想。
6 N# p  X3 s  ]/ e        由于日军的海空军主力在菲律宾战役中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已无力为硫磺岛提供海空支援,硫磺岛的抗登陆作战是要在几乎没有海空支援的情况下进行。粟林是出色的职业军人,曾担任过天皇警卫部队的指挥官,他意识到面对美军绝对海空优势,滩头作战难以奏效,主张凭借折钵山和元山山地的有利地形,依托坚固的工事,实施纵深防御。但海军守备部队仍坚持歼敌于滩头,最后粟林做出了折衷的方案,以纵深防御为主,滩头防御为辅,海军守备部队沿海滩构筑永备发射点和坚固支撑点,进行防御;陆军主力则集中在折钵山和元山地区,实施纵深防御。
. g1 q% v1 E. T3 D1 _3 y1 \        粟林决心将硫磺岛建成坚固的要塞,以折钵山为核心阵地,以两个机场为主要防御地带,在适宜登陆的东西海滩则是以永备发射点和坚固支撑点为骨干的防御阵地,日军的防御工事多以地下坑道阵地为主,混凝土工事与天然岩洞有机结合,并有交通壕相互连接。炮兵阵地也大都建成半地下式,尽管牺牲了射界,却大大提高了在猛烈轰击下生存能力。火炮和通讯网络都受到良好保护,折钵山几乎被掏空,筑有的坑道就九层之多!针对美军的作战特点,粟林在海滩纵深埋设了大量地雷,机枪、迫击炮、反坦克炮构成绵密火力网,所有武器的配置与射击目标都进行过精确计算,既能隐蔽自己,又能最大限度杀伤敌军。唯一不足的是,原计划元山地区将修筑的坑道工事有28公里长,由于时间不够,当美军发动进攻时只完成了70%,约18公里,而且折钵山与元山之间也没有坑道连接。 . E. p: ~' E3 }% x' ^
        粟林一改日军在战争初期的死拼战术,规定了近距射击、分兵机动防御、诱伏等战术,还严禁自杀冲锋,号召每一个士兵至少要杀死十个美军。粟林的这些苦心经营,确实给美军造成了巨大的困难,使硫磺岛之战成为太平洋上最残酷、艰巨的登陆战役
作者: 侠义剑客    时间: 2007-8-3 11:05

〖二〗
: v; b5 Q/ k2 g3 b% k' x! _: _0 R* w' T
        美军对硫磺岛的海空轰击早已开始。
2 _0 z7 y) z% C/ }3 P! |+ ~7 o4 C        从1944年8月10日起,驻扎在塞班岛的美军航空兵就开始对小笠原群岛进行空袭,重点是硫磺岛的机场和为硫磺岛进行物资补给的中转地父岛的港口设施。从8月至10月,共进行过48次轰炸,投弹约4000吨,但收效甚微。 : z0 ]! w* y+ t; T( h
        11月24日,塞班岛的美军首次出动B—29对日本本土实施轰炸,引起了日军极大的恐惧,并随即作出反应,三天后即11月27日,硫磺岛日军出动了2架飞机空袭塞班岛美军B—29航空基地,击毁B—29一架,击伤十一架。随后的日子里,硫磺岛日军又多次组织对塞班岛美军航空基地的空袭,至1945年1月2日,已累计击毁B—29六架,严重威胁着美军B—29航空基地的安全。为压制硫磺岛日军飞机的袭扰,美军于1944年12月8日组织了一次海空协同突击,出动飞机192架次,其中B—29重轰炸机62架次,B—24中型轰炸机102架次、重巡洋舰3艘、驱逐舰7艘,共投掷炸弹814吨,发射203毫米炮弹1500发、127毫米炮弹5334发,这样猛烈的轰击,却并未彻底摧毁硫磺岛机场,仅仅起了短暂的压制作用。自这次海空协同突击后,美军在12月间又组织了四次类似的海空联合突击。
- a; d" L' U* p        12月9日起,由黑尔少将指挥的第七航空队B—24轰炸机只要天气允许,几乎每天出动对硫磺岛进行轰炸,塞班岛的B—29也不时加入对硫磺岛的轰炸,至1945年2月初,美军共出动舰载机1269架次,岸基航空兵1479架次,军舰64艘次,总共投掷炸弹6800余吨,发射大口径舰炮2万余发,其中406毫米炮弹203发,203毫米炮弹6472发,127毫米炮弹15251发。美军如此猛烈密集的火力轰击,由于日军的防御工事异常坚固,效果十分有限,对岛上两个机场也没能予以彻底摧毁,日军总能在空袭后迅速修复,而日军初步领略到了美军的火力,更加倾注全力修筑以坑道为骨干的防御工事。 ; W* o3 d+ H9 j* C! X4 _
        1945年1月26日,完成了对吕宋岛登陆作战支援任务的第三舰队返回乌利西基地,进行休整。第三舰队司令哈尔西上将将指挥权移交给斯普鲁恩斯,第三舰队随即改称第五舰队,这是美军自1944年秋开始实行的新措施,为太平洋舰队配备了两套司令部指挥参谋人员,在哈尔西指挥下,番号为第三舰队;当由斯普鲁恩斯指挥时则称之为第五舰队,一般一人在前线指挥作战,另一人则在后方筹划酝酿下一次作战,这样既能充分使用兵力,又能迷惑日军。
8 P% d3 S$ ~' L+ e; Y        最初,斯普鲁恩斯和尼米兹都认为攻占这样一个弹丸小岛,不会费多大力气,但看了对硫磺岛的空中侦察所拍摄的航空照片后,才知道在这个岛上极可能存在不同寻常的防御系统,史密斯中将仔细研究了航空照片后,表示这将是最难攻占的岛屿,并预计要付出两万人的伤亡。 6 a* @4 @4 t" Q) _3 }
        1月28日当负责组织对日本本土战略轰炸的陆军航空兵第二十一航空队司令柯蒂斯•李梅少将前来协商航空兵如何支援硫磺岛登陆作战时,斯普鲁恩斯就向他提出硫磺岛对于战争究竟有多少价值?李梅立即肯定地表示没有硫磺岛就无法有效地对日本本土进行战略轰炸。斯普鲁恩斯这才如释重负,决心不惜付出巨大代价攻取硫磺岛。 9 c& z2 m$ j. k0 B
        2月2日,尼米兹来到乌利西,视察硫磺岛作战的准备情况。斯普鲁恩斯提议为阻止日军对硫磺岛可能的增援,必须首先使用舰载航空兵对日本本土的关东地区机场进行压制,尼米兹同意了这一计划。随后,尼米兹又前往塞班岛观看了将在硫磺岛实施登陆作战的第五两栖军的三个海军陆战队师进行的临战演习。
% {( [" B( p9 N) s/ n0 y        2月10日,斯普鲁恩斯以“印第安纳波利斯”号重巡洋舰为旗舰,第58特混编队司令米切尔以“邦克山”号航母为旗舰,一起率领由16艘航母、8艘战列舰、15艘巡洋舰、77艘驱逐舰组成的航母编队驶离乌利西,经马里亚纳群岛和小笠原群岛以东,直扑日本本土。这是美军自1942年4月杜利特尔空袭东京以来航母编队第一次袭击日本本土。斯普鲁恩斯计划16日抵达日本外海,以16日、17日两天时间对日本本土关东地区的机场进行压制性的空袭,然后再南下参加硫磺岛作战。他特别担心日军的神风特攻队的威胁,所以每艘航母上只30架轰炸机和鱼雷机,其余全部搭载战斗机。为了尽量减少被日军发现的可能,出动多艘潜艇在编队航道前方担任侦察搜索,而塞班岛的岸基航空兵则以B—24和 B—29对编队经过的海域上空进行巡逻警戒。编队自身还以多艘驱逐舰在编队前方组成搜索幕,同时以舰载机进行二十四小时不间断反潜警戒。正是由于采取了上述严密的防范措施,加上恶劣天气的掩护,美军航母编队于16日拂晓一直到达距东京东南125海里海域,此地距最近的日本本土海岸仅60海里,仍没被日军发现。 ' `  |0 W! \6 f1 Q' P2 v) P
        2月16日,美军航母编队出动舰载机1000余架次,分成数个攻击波对东京湾各机场进行攻击,由于天空中阴云低垂,攻击效果并不理想。 + R% R, A' ~. `7 T
        2月17日,美军又出动两个攻击波舰载机500余架次,对关东地区的机场、飞机制造厂、锚泊船舶等目标进行了轰炸。两天里,美军在空战中击落日机332架,在地面上击毁日机177架,给一些机场、飞机制造厂造成了一定破坏,这次空袭的效果不是很大,但却极大吸引了日军注意力。当天下午,美军航母编队离开日本外海南下,参加硫磺岛作战。
作者: 侠义剑客    时间: 2007-8-3 11:06

〖三〗
* A4 \# ]/ h2 d$ ?8 y
$ [6 |0 q7 u! I+ t$ v7 t4 V        2月14日,威廉•布兰迪海军少将率领由6艘战列舰、12艘护航航母、5艘巡洋舰、16艘驱逐舰组成的火力支援编队离开塞班岛前往硫磺岛。
4 {2 h* O& Z3 N$ l8 t7 i/ I        2月15日,美海军部长福雷斯特尔在尼米兹陪同下到达塞班岛,听取有关硫磺岛战役的汇报,并视察战役准备。大病初愈的登陆编队司令特纳,人称“短吻鳄”,汇报原计划对硫磺岛进行十天的炮火准备,因为军舰无法携带十天炮击的弹药,只能进行三天的炮击,但特纳表示对面积仅二十平方公里的小岛进行三天的炮击已经足够,炮火未能摧毁的防御将由登陆部队来完成。
/ ?4 p# \$ ]; w% `        2月16日清晨,布兰迪的火力支援编队到达硫磺岛海域,开始实施预先火力准备。所有战列舰、巡洋舰都被划分了地段,对已查明的目标逐一摧毁。为确保炮击的准确,有几艘战列舰甚至在距岸边仅3000米处对目标进行直接瞄准射击。但由于天气不佳,岛上又是硝烟弥漫,预定的750个目标只摧毁了17个,炮击效果很不尽人意。日军只以部分中小口径火炮进行反击,击伤战列舰、巡洋舰各一艘,大口径火炮出于隐蔽考虑,一炮未发。 4 D! z4 q3 D1 B$ d- ]# ~
        2月17日,美军水下爆破队在12艘登陆炮艇的掩护下探测海滩礁脉的航道,并清除水下的水雷和障碍物,粟林以为美军登陆在即,下令大口径火炮开火,将12艘登陆炮艇击沉9艘,击伤3艘,艇员阵亡、失踪44人,伤152人。美军大为震惊,岛上的日军竟然还有如此猛烈的火力,立即对这些刚暴露出的目标进行轰击。
; G) m- B5 I- m7 p        从16日至18日三天里,美军除了舰炮火力外,护航航母的舰载机也全力出击,有的进行空中掩护;有的进行反潜警戒;有的观测校正弹着;有的向日军阵地投掷燃烧弹,烧掉日军阵地的伪装,使之暴露出来,以便于舰炮将其消灭。而塞班岛的轰炸机也频频前来助战,对硫磺岛进行轰炸。这三天中,硫磺岛几乎完全被美军火力轰击的硝烟所淹没,日军只得龟缩在坑道里无法活动。据统计,美军在登陆前共消耗炮弹、炸弹24000余吨,硫磺岛上平均每平方公里承受了1200吨,但日军凭借坚固的地下工事,损失轻微。
作者: 侠义剑客    时间: 2007-8-3 11:08

〖四〗" h8 ~9 S+ k$ r! M6 H2 H, w* ~. y3 D
6 k! ^/ C5 K" h' K* O1 b
        1945年2月19日六时,特纳率领的登陆编队到达硫磺岛海域,斯普鲁恩斯和米切尔指挥的航母编队也到达硫磺岛西北海域,此时,硫磺岛出现了少有的晴朗天气,天高云薄,微风轻拂。
% j3 {$ k/ T% ]. y5 Q        六时四十分,美军舰炮支援编队的7艘战列舰、4艘重巡洋舰和13艘驱逐舰开始直接火力准备,航母编队一边担负空中掩护,一边出动舰载机参加对硫磺岛的航空火力准备。这次火力准备,时间虽短,但因为天气晴朗,目标清晰可见,效果比较理想。
/ {2 E1 q* r& ^8 l; w4 H; [( e        登陆部队海军陆战队三个师,以陆战第四、第五师为一梯队,陆战三师为预备队,在直接火力准备的同时,第一批登陆部队八个营完成了换乘。
4 N0 Q7 @: N: Y1 Y' I4 l        登陆滩头在硫磺岛的东海滩,从折钵山山脚下沿海岸向东北延伸,总长3150米,从南到北依次每450米划分为一个登陆滩头,代号分别是绿一、红一、红二、黄一、黄二、蓝一、蓝二。陆战五师在南端的三个滩头登陆,穿越岛的最狭窄部,孤立或攻占岛南的折钵山,陆战四师则在北面的四个滩头登陆,攻击一号机场。
0 M. D3 w" u9 e: o        八时三十分,第一波68辆履带登陆车离开出发点,向滩头冲击。
4 K( d6 l. d8 l( s. A2 V4 l        八时五十九分,舰炮火力开始延伸射击。
. `/ i$ U, c1 B, a/ g        九时正,部队准时开始登陆,一开始非常顺利,日军的抵抗十分微弱,只有迫击炮和轻武器的零星射击,美军遇到的最大阻碍是岸滩上的火山灰,由于岸滩全是火山灰堆积而成,土质松软异常,履带登陆车全部陷在火山灰中,难以前进,后面的登陆艇一波接一波驶上岸,却被这些无法动弹的履带登陆车阻挡,根本无法抢滩登陆,艇上的登陆兵只好涉水上岸。见日军只有零星的轻武器射击,特纳甚至认为照此发展,只需五天就可占领全岛。但好景不长,登陆的美军才推进了二百余米,日军等美军炮火开始延伸,粟林就下令从坑道进入阵地,根据事先早已测算好的数据,日军炮火准确覆盖了登陆滩头,一时间,美军被完全压制在滩头,伤亡惨重,前进受阻。 % ?3 Z2 [$ h4 J
        陆战五师因为比陆战四师晚了大约二十分钟遭到炮击,而且炮火相对比陆战四师遭受的要弱,所以先头的二十八团一营得以利用这一机会,穿越岛的最狭窄部,切断了折钵山与其他地区日军的联系,二营则随后向折钵山发起了攻击。陆战四师在日军猛烈炮火阻击下,几乎寸步难行。就在这样的危急时刻,美军的舰炮火力给了登陆部队以极其有力的支援,此次登陆,美军登陆部队每个营都配有舰炮火力控制组,能够及时召唤舰炮火力的支援,而空中的校射飞机也发挥了巨大作用,准确测定日军炮火位置引导舰炮将其消灭,可以说,在太平洋战争历次登陆战中,舰炮火力支援从没有像硫磺岛登陆战那样有效,在舰炮火力的大力支援下,美军登陆部队艰难向前推进,全天美军共消耗127毫米以上口径舰炮炮弹38550发,火力支援之强,史无前例。
+ t/ m6 ]* F7 h8 O) o        九时三十分,美军的坦克上岸,随即引导并掩护登陆部队攻击前进。本该发挥巨大作用的坦克,大都陷入火山灰,动弹不得,少数几辆也行动蹒跚,很快就成为日军反坦克炮的目标,被一一击毁。美军只能依靠士兵用炸药包和火焰喷射器,一步一步向前推进,而每一步都要付出惨重的代价。
. j6 `( ^* a5 F& c0 |/ y        十时三十分,美军已有8个步兵营和1个坦克营上岸,正竭力扩展登陆场。
4 s- p9 I2 ]* U. t        十一时,风向转为东南,风力逐渐加大,给美军的登陆带来了很不利的影响,这时各团的预备队营正在登陆,许多登陆艇被强劲的阵风吹得失去控制,甚至倾覆,再加上日军炮火的轰击,滩头上到处都是损坏的登陆艇,而后续的物资和人员仍在按计划源源不断上岸,整个海滩一片混乱。但这样混乱的场景因尘土飞扬,硝烟弥漫,海面上的军舰根本看不清楚,特纳向尼米兹报告登陆部队几乎没遇到抵抗,伤亡轻微。 ! f% O+ J# d7 `; S6 K9 p
        十二时许,美军陆战四师二十三团才前进了450米,接着继续在火力支援下攻击前进,直到十四时,才攻到一号机场。而四师的另一个团二十五团则被日军在蓝二滩东北的一个小艇专用港边悬崖上的大量永备发射点所阻,伤亡严重,却毫无进展,为摧毁这些永备发射点,美军使用了一种新的引导舰炮射击法:先以登陆艇向目标发射曳光弹,巡洋舰再根据曳光弹的弹着射击,效果极佳,到黄昏时分,终于消除了这些火力点的威胁,但二十五团在登陆当天几乎没有进展。陆战五师情况梢好,二十八团已割裂折钵山与其他地区日军的联系,将其包围起来;二十七团在海滩上被困四十分钟之后,终于取得了突破,推进到了一号机场南端。
6 h1 f& w% h8 b        日落时,美军已有6个步兵团、6个炮兵营和2个坦克营共约三万人上岸,占领了宽约3600米,纵深从650米到1000米不等的登陆场,全天有566人阵亡,1858人负伤,伤亡总数约占登陆总人数的8%。就第一天的战况而言,还不算太糟糕,但随后的战斗将更为艰巨。 # o/ L0 R: d- C7 P# M& P
        天黑后,美军害怕日军发动大规模夜袭,海面上的军舰几乎不间断地向岛上发射照明弹,将黑夜照得如同白昼,出乎意外的是,日军通常会在登陆的当天夜间发动的夜袭根本没有,除了一些小股日军的袭扰外,太平无事。这是因为粟林深知自己的实力,坚决不采取自杀性的冲锋。度过了第一个平安的夜晚后,迎接美军的将是更为残酷的战斗。 ; S- Z5 ?! s, ~9 y$ q
        2月20日,从凌晨开始,美军舰炮就根据登陆部队的要求进行火力准备。八时三十分,美军登陆部队发起了进攻,陆战四师在舰炮和坦克支援下,攻占了一号机场,并切断了岛南日军与元山之间的联系。机场刚刚被攻占,工兵就开始全力抢修,以便尽快能投入使用。陆战五师向折钵山攻击,由于日军很多工事都建在舰炮火力无法射击到的岩洞中,在坦克到来前,二十八团几乎无法前进,最后在坦克掩护下,以手榴弹、炸药包、火焰喷射器逐一消灭岩洞中的日军,有时甚至出动推土机将洞口封闭,因此进展极为缓慢,直到黄昏,才总共前进了180米。
2 j, p- i3 E/ y7 K* b        2月21日,岛上的激战仍在继续,进展十分有限。海滩勤务大队经过不懈的努力,解决了滩头的混乱局面,天气却愈加恶劣,海上风大浪高,严重影响了补给品的卸载。由于岛上的部队伤亡较大,作为预备队的陆战三师二十一团奉命上岛投入战斗。 . o/ t6 s; Q. K& r' h5 M- w2 c! [
        2月22日,因大雨美军登陆部队被迫停止进攻,抓紧进行战地休整。由于三天来,美军在硫磺岛上阵亡、失踪人数已达1204人,负伤4108人。美国国内的新闻界甚至强烈要求“让陆战队喘口气——给日本人放毒气。”诚然,对付隐藏在坑道或岩洞中的日军,毒气既实用,又比火焰喷射器更为“仁慈”,尽管美、日两国都没有签署严禁使用毒气的《日内瓦公约》,但罗斯福总统和尼米兹都不愿违反公约,战后尼米兹承认,没有使用毒气完全是出于道义的考虑,结果使大量优秀的陆战队员付出了生命。 4 w( n- G$ e& X- v
        2月23日,美军陆战四师以二号机场为目标发起总攻,但在日军永备发射点、坑道、地堡和岩洞工事组成的防线前,推进极为缓慢,简直像蜗牛爬行。全天,只有右翼前进了约300米,左翼和中间几乎毫无进展。 ( K% @$ u* U5 D8 K% \) ?8 E" m- {# e% o
        这天唯一的战果是在折钵山,美军因其不断喷发烟雾,称之为“热岩”,日军几乎将整座山掏空,修筑有数以千计的火力点,尤其是山顶的观察哨,居高临下俯瞰整个东海岸,能准确指引、校正纵深炮火的射击,对于美军威胁极大。经四天血战,十时二十分,陆战五师二十八团由哈罗得•希勒中尉率领的40人组成的小分队,终于攻上了折钵山山顶,升起了一面美国国旗。尽管折钵山上,仍有近千日军凭借着坑道和岩洞工事拼死抵抗。四小时后,希勒的士兵又插起了一面更大的星条旗,美联社记者乔•罗森塔尔将插旗时的情景拍摄下来,这张照片随即广为流传,成为胜利的象征。后来太平洋战区总部还专门查询插旗的陆战队员姓名和家庭地址,进行表彰。刚赶到硫磺岛视察的美国海军部长福雷斯特尔和第五两栖军军长史密斯注视着在折钵山山顶飘扬的国旗,非常激动,福雷斯特总结到:“折钵山升起的国旗意味着海军陆战队从此后五百年的荣誉!”海面上军舰上的水兵看到这面象征胜利的旗帜,欢声雷动!——特纳将陆战五师二十八团留在折钵山,负责肃清山上的日军,而五师的另两个团则调到北部,协同四师攻击元山地区的日军。   i! }' D; h. t4 L  f9 H
        同日,美军的航母编队在硫磺岛以东海域与海上勤务大队会合,接受海上补给,当晚再次向日本本土进发,以压制日军可能对硫磺岛的支援
作者: 侠义剑客    时间: 2007-8-3 11:08

2月24日,战斗殊为激烈,陆战三师二十一团在海空火力的大力支援下,由坦克开道,终于突破了日军在二号机场南侧的防线,推进730米,拔除了日军近800个碉堡,日军随即发动了一次逆袭,二十一团猝不及防,一度被迫后退,随后在舰炮支援下拼死反击,才将阵地巩固。很快美军就发现,随着逐渐升高的地形,日军构筑了密如蚁穴的地堡和纵横交错的坑道网,凭借着这些工事抵抗是越来越顽强。至当天,美军伤亡总数已达6000人,其中阵亡1600人,面对如此惨重的伤亡,美军将作为预备队的陆战三师师部和陆战第九团、野战炮兵第十二团送上岛,投入战斗。 & K: R9 l( J7 l* j
        2月25日,三个陆战师在硫磺岛并肩开始攻击,四师在右,三师居中,五师在左,并列向东北推进。 8 b, P- d3 v' T
        同一天拂晓,美军的航母编队到达距东京东南190海里海域,出动舰载机对东京地区的日军机场和飞机制造厂进行空袭,和第一次空袭一样,因为天气恶劣,轰炸效果并不理想,米切尔随后指挥航母编队转向西南,前去突击冲绳岛。于3月1日对冲绳首府那霸进行了空袭,同时对冲绳岛、庆良间列岛和奄美大岛等地进行了航空摄影,为即将开始的冲绳战役提供资料。航母编队最后于3月4日返回了乌利西。
; ^  T: S2 w* i6 k4 w5 Z        3月1日,美军经过激烈的鏖战,终于攻占了二号机场和元山村。 ; {7 T) s8 z  }# o8 r
        硫磺岛上的美军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巨大的代价,战斗已经成为不折不扣的消耗,有时一整天只前进4米,惨重的伤亡甚至使军官们都没有勇气再将士兵投入战斗。在对岛上第二制高点382高地的争夺中,陆战四师屡屡陷入日军交叉火网,伤亡极其惨重,382高地因此被称为“绞肉机”,战斗部队的伤亡高达50%以上,有经验的连、排长和军士长伤亡殆尽,许多连队连长由少尉或上士担任,而排、班长大都由普通士兵担任。美军必须逐一消灭侧翼的日军阵地,解除侧翼威胁,才有可能向前推进,所以战斗异常残酷、激烈,直到3月2日,二十四团才攻上了高地,但所付出的伤亡是巨大的,有好几个连的官兵非死即伤,几乎全连覆没。
4 Y/ e; ?7 S( b& ^+ X- V3 }        左翼的五师,攻击362高地的遭遇与四师在382高地如出一辙:刚攻上山头,侧翼日军立即以密集火力封锁美军的退路,再以纵深火力和凶猛的反击将攻上高地的美军尽数消灭,美军死伤枕籍,却毫无收获,只得先消灭最突出部的日军阵地,再步步为营艰难向前推进。日军早已掌握了美军的攻击程序,先是航空火力准备,再是舰炮火力轰击,接着是地面炮火射击,最后才是步兵冲击,所以日军总在坑道里躲过美军的炮火,再进入阵地迎击步兵的进攻,一次又一次粉碎了美军的攻势。美军饱尝失利的苦果,终于痛定思痛,改变战术,3月7日拂晓,美军没进行任何炮火准备,借助黎明前的黑夜,悄然接近日军阵地,突然发起冲击,打了日军一个措手不及,一举攻占了362高地。
  \- N+ ~6 ?0 j9 g# }. D3 I        陆战队员的巨大牺牲并没有白费,3月3日,就有一架C—47运输机在硫磺岛的一号机场降落。次日一架在空袭日本本土时受伤的B—29在硫磺岛紧急降落,硫磺岛的价值已经开始得到了体现。 - {9 {. y: O- X+ ?0 X" B& f' a1 q# b
        3月7日,美军发动总攻,担负中央突破的陆战三师势如破竹,进展神速,遇到难以克服的日军阵地就设法绕过去,继续向前推进,尽管给后续的陆战四师、五师留下不少“钉子”,但三师突破了日军的防线,并于两天后攻到了西海岸,占据了一段约800米长的海岸,将日军分割为两部分。陆战三师二十一团一营最先杀到西海岸,作为战绩的证据,营长在一个军用水壶里装满了海水,贴上:“只供检验不得饮用。”的标签,派人送给师长厄金斯少将。 1 e/ |7 Y" i0 C9 O; N
        3月9日美军占领了尚未完工的三号机场。粟林得知美军突破了防线将日军一分为二时,立即组织部队进行反击,他深知美军火力强,正面进攻难以奏效,所以进行的是夜间渗透反击。他命令部队尽可能穿越美军的防线,渗透到美军后方重新打通两翼联系。美军发现了日军的行动,发射的照明弹将黑夜照得如同白昼,许多日军越过了美军的前沿防线,有的甚至渗透距离达1600米,但美军预备队和后方勤务人员,依托工事顽强抗击,给予反击日军重大杀伤,天亮时,日军的反击被彻底粉碎,伤亡至少一千人,徒劳无功,反而损失了大量有生力量,给以后的作战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
8 _$ q0 u& Y9 w) G4 O1 L        3月10日,陆战三师将日军防线截为两段后,随即开始向两面扩张战果,九团向东,二十一团向西,分别策应陆战四师、五师的攻击。尽管日军的防御态势已经相当不利,但日军仍依托工事死战不退,尤其是陆战五师面对的是由粟林直接指挥的部队,遭到的抵抗更为激烈,陆战五师的伤亡超过75%,许多战斗部队失去了战斗力,师部的文书、司机甚至炊事员等勤杂人员都投入了战斗。三师、四师的伤亡也很严重,出于这种情况,陆战四师师长克利夫顿•凯兹少将向粟林和硫磺岛日军中战斗力最强的第一四五联队队长池田大佐发出劝降信,信中首先向他们无畏精神和英勇作战表示了尊敬,接着说明了目前无法取胜的处境,最后要求他们指挥所属部队停止抵抗,美军将保证投降日军根据《日内瓦公约》受到人道待遇。但劝降信如同石沉大海,没有回音。 % i$ P+ u  A1 G! x
        3月16日,东北部的800余日军被歼灭,美军于当日十八时宣布占领硫磺岛,但战斗仍在继续,粟林指挥残部依然在抵抗,有时战斗还相当激烈。陆战三师师长厄金斯少将找到两名日军战俘,给了他们很多干粮,还配备了一部最新式的报话机,然后让他们给粟林和池田带去劝降信。这两名战俘将劝降信设法交给了池田大佐的传令兵,但到了规定的时间期限,日军仍未投降,这两战俘为美军的人道主义待遇所感动,竟留在日军防线里,通过报话机为美军炮火指引目标,一直到18日才返回美军战线。
1 l+ u5 g/ Q1 k6 l0 T8 v9 x        3月21日,日本天皇晋升粟林为大将军衔,以表彰他的英勇作战。
, _; k' f( v  N: f, C        从16日美军宣布占领硫磺岛后又经过整整一周的激战,24日美军才将残余的日军压缩在岛北部约2100平方米的狭小范围里。粟林于当晚焚毁了军旗,发出了最后的诀别电报,然后销毁密码,准备实施最后的决死反击。 3 d7 ~( o$ }7 v) |, P
        3月25日,粟林派人设法通知岛上每一个人,于夜间携带武器在三号机场附近的山区集合。
1 q) m) e5 h6 A* E* v/ N        3月26日凌晨,粟林亲自率领约350名日军向二号机场的美军发起了最后反击,许多美军在睡梦中被杀,天亮后,美军组织扫荡,四处追杀这股残余日军,激战三小时,将这股日军大部歼灭,日军仅遗留在美军阵地前的尸体就有250具,粟林负伤后切腹自杀,美军伤亡172人。美军于当天八时宣布硫磺岛战役结束,但清剿残余日军的战斗一直持续到四月底。
作者: 侠义剑客    时间: 2007-8-3 11:09

〖五〗4 K3 }" B! C: t
4 j6 v2 ?$ p6 w; C, M6 a
        硫磺岛的守备部队在殊死抵抗的同时,日本海军联合舰队由于主要的水面舰只在菲律宾莱特湾海战中损失殆尽,残余军舰因为燃料不足,也无力组织救援。能够出动增援的就只有岸基航空兵和潜艇部队了,但岸基航空兵的第一、第二航空舰队基本丧失了战斗力,第三航空舰队还在训练中,而且是准备在本土保卫战中使用,因此,日军大本营决定尽量避免损失,只以少量飞机和潜艇实施“特攻作战”,以最小代价换取最大战果。 $ q% a4 M6 d0 A7 c: v0 v
        2月19日,日军在香取基地成立了以自杀飞机为主体的“第二御盾特别攻击队”,专门担负特攻使命。 - h7 k% Q! P! R8 R' E% M. g
        2月21日,这支特攻队转场至八丈岛,于中午加油完毕,分批出击。十七时许,第一攻击波的6架自杀飞机飞临美军在硫磺岛西北35海里正准备执行夜间空中巡逻任务的“萨拉托加”号航母上空,日机随即展开攻击,有4架被击落,另2架接连撞上这艘航母,使该舰受伤起火,所幸伤势不重。十八时五十分,“萨拉托加”号的水兵刚把舰上的大火扑灭,日军第二攻击波5架自杀飞机就接踵而至,前4架均被击落,第五架虽被击伤,仍一头撞上“萨拉托加”号,在航母甲板上翻滚着落入海中,给母舰造成了多处创伤,被毁飞机42架,舰员阵亡123人,伤192人。只是因为舰上损管人员抢修得力才幸免沉没,终因伤势太重而奉命撤出战场,随即回国进坞大修,直到战争结束再未能参战。 + A: f4 u; c& K/ T
        与此同时,日军的自杀飞机还攻击了硫磺岛以东的美舰,一架日机撞上了“俾斯麦海”号护航航母的后升降机,并在机库里爆炸,立即引爆了机库里的飞机,大火迅速蔓延,很快波及到了弹药舱,引发了大爆炸,舰长见无法挽回,只得下令弃舰。该舰燃烧了足足三小时,才沉入海中。舰上水兵伤亡约350人。被日军自杀飞机击伤的还有“隆加角”号护航航母、477号和809号坦克登陆舰、“基厄卡克”号运输船。 2 r' ^4 H( ]. g; I7 v" x+ v
        日军除组织自杀飞机的攻击外,还以潜艇实施特攻作战。2月19日,日军以伊—368、伊—370、伊—44各携带五条、五条和四条人操鱼雷,组成代号为“千草”的特攻队,于2月20日、21日、22日分别从濑户内海的大津岛潜艇基地出发,前往攻击硫磺岛海域的美军舰队。
; |( E2 p/ H9 E# |8 B5 l        2月23日,又命令16日从吴港出发原定前往琉球群岛活动的吕—43号潜艇改往硫磺岛攻击美舰。 / J* v  S& I8 R/ D# q) @1 U- s+ Q
        2月26日,到达硫磺岛海域的伊—368号和吕—43号被美军舰载机击沉,伊—368号则被美军的驱逐舰击沉。伊—44号多次向美舰接近,都受到美军反潜舰只的有力压制,无法占据人操鱼雷的出发阵位,只好返航,回日本后艇长因未完成任务而被撤职。 ; [3 Z# c9 f$ `) ~. l3 J% S' g
        2月28日,日军又以伊—58号和伊—36号潜艇各携带四条人操鱼雷组成代号为“神武”的特攻队,分别于3月1日和2日从吴港出发,但到了3月6日,日军统帅部见硫磺岛大势已去,这才命令在硫磺岛海域活动的潜艇全部撤出。
作者: 侠义剑客    时间: 2007-8-3 11:10

〖六〗
1 g0 r2 [& f/ c1 T. P2 Z0 `. x% ^4 M- U! W0 w
        硫磺岛战役,日军守备部队阵亡22305人,被俘1083人,共计23388人。日军其他损失为飞机90余架,潜艇三艘。 ! \: q% n0 m' Y4 K  a) C! Z! C1 {
        美军从2月19日至3月26日,阵亡6821人(其中陆战队阵亡5324人),伤21865人,伤亡共计28686人。美日双方伤亡比为1.23 :1。 ; z8 c! }% ~+ U  d5 p; _* d
        美军登陆部队伤亡人数占总人数的30%,陆战三师的战斗部队伤亡60%,而陆战四师、五师战斗部队的伤亡更是高达75%,第五两栖军几乎失去了战斗力。此次战役中,海军陆战队的伤亡之高也是其在太平洋战争中绝无仅有的,战后,尼米兹对参加过硫磺岛战役的陆战队员给予了高度的赞扬:“在硫磺岛作战的美国人,非凡的勇敢是他们共同的特点!” 4 C* m( q  {+ k6 F% J) e- Q; n
        美军还有一艘护航航母被击沉,航母、登陆兵运输舰、快速运输舰、中型登陆舰、扫雷舰、运输船各一艘、坦克登陆舰两艘被击伤。 , y$ w, G8 n) q; X8 o9 Y) k
        美军为攻占硫磺岛所付出的人员伤亡比日军还多,这是太平洋战争中,登陆一方的伤亡超过抗登陆方的唯一战例,日军在失去海空支援,又没有增援补给的情况下,以地面部队凭借坚固而隐蔽的工事,采取正确的战术,进行了顽强的抵抗,使美军原计划五天攻占的弹丸小岛,足足打了三十六天,并付出了惨重的人员伤亡。美军在此次作战中唯一闪光之处就是舰炮支援比较得力,共发射各种口径炮弹30余万,计1.4万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有力支援了登陆部队的作战。 - y4 ~( l* D: b! f7 ^
        但美军的巨大代价很快就得到回报,当美军登陆后,工兵部队就上岛抢修扩建机场,至4月20日,上岛的工兵部队已有7600人,将一号机场跑道扩建为3000米,二号机场的跑道扩建为2100米,不仅进驻了战斗机部队,还成为美军B—29轰炸机的应急备降机场。美军战斗机部队进驻硫磺岛后,其作战半径就覆盖了日本本土,能有效掩护轰炸机对日本本土的战略轰炸,使对日轰炸愈加频繁和激烈,并将轰炸效果提高了一倍以上,大大加速了日本的崩溃。硫磺岛上应急备降场至战争结束,累计共有2.4万架次受伤或耗尽燃料的B—29在此紧急降落,从而挽救了这些飞机上2.7万名空勤人员。
* C: e0 h1 @6 V  Q        硫磺岛,不仅使美军获得了轰炸日本本土的重要基地,还打开了直接攻击日本本土的通道。
  Q; H5 b* E7 y0 C" \/ ~  h1 Y& ~; }        而美军在硫磺岛的惨重伤亡,也使美军的高层意识到如果进攻日本本土,一定会遇到比在硫磺岛更顽强的抵抗,美军的伤亡将会更惨重,因此,日后美国对日本使用原子弹,很大程度上是出于担心在日本本土登陆将会遭到硫磺岛那样的巨大伤亡。
6 C" [0 D+ _4 W1 D8 ]+ A6 w        日军在硫磺岛那样被几乎完全孤立的岛屿上进行的抗登陆战,以两万之众,依托工事抗击了十万美军整整一个月之久,若非后来日军储备的弹药、物资消耗殆尽,恐怕美军的胜利还没有这么迅速,粟林也因为以其谋略、坚韧,领导并组织了硫磺岛的抗登陆战,甚至赢得了美军对他的尊敬。美军此役的指挥官斯普鲁恩斯、米切尔、特纳和史密斯都是在太平洋战争中骁勇善战的名将,参战部队是三个师的海军陆战队,要知道海军陆战队不仅接受过严格系统的登陆战训练,而且战斗力之强、战斗作风之强悍,战斗意志之顽强在美军中都是首屈一指的,美军的武器、火力上的优势更是不言而喻。日军面对这样的精兵强将,如此密集猛烈的火力,孤军奋战,虽败犹荣,硫磺岛战役也因此成为登陆与抗登陆的经典战例,备受瞩目与研究。
作者: pkwang    时间: 2007-8-3 20:40

美军在二战中的陆军战斗力,伞兵、陆战队强于普通的陆军师。
作者: 半日光辉    时间: 2007-8-5 11:44

插旗的不是六个人吗?华盛顿我没有去过,雕像只有5个人吗?
作者: djaqks    时间: 2007-10-6 12:40

二站中陆战队属于海军编制,现在是独立兵种,从来没有属于过陆军
作者: 飞龙    时间: 2007-10-6 17:21

插旗应该是六个,有一个在照片的角度被其他人完全遮挡,只能看到一只手,雕像应该不会遗漏
作者: nanjin1937    时间: 2007-10-28 15:17

插旗的确是6个人啊!
作者: 芝麻    时间: 2008-11-21 20:15

说起来在众多的岛战中,我最喜欢硫磺岛,撇开正义与邪恶不谈,单从战略层面上来说,栗林忠道中将干的相当漂亮。这场战斗中,虽然日军输了,但是他们的能力还是值得我们肯定的。
作者: kevin_hx    时间: 2008-11-21 20:56

哪来的什么战略层面?栗林也就是战役指挥而已
作者: 人猿    时间: 2008-11-22 00:30

记得栗林当年也在中国战场上打过仗,按照我们的说法,“双手沾满了中国人民的鲜血”
作者: kevinyac    时间: 2008-11-22 00:38

“鬼畜”给栗林忠道的评价似乎不低嘛。。。。。。
作者: 飞龙    时间: 2008-11-22 05:18

粟林这招其实就是日后在上甘岭被复制的坑道战,不过上甘岭时志愿军有后援,有重炮兵支持,所以米军不能象在硫磺岛一样关门打狗。
作者: kevinyac    时间: 2008-11-23 07:54

栗林也不会想到,硫黄岛战役如今在中国被某些日粉有意曲解和夸大,成为所谓"皇军天下无敌"的"证据",甚至据此得出"20个皇军师团足以横扫欧洲"之类的"结论"
) \' G6 u0 ^  N7 N& c2 J 
作者: starlh    时间: 2008-11-23 10:10

20个日本师团在欧洲能干啥???德国 法国 毛子 英国就不用说了~估计连南斯拉夫 意大利都打不动~YY得太过火了吧~
作者: kevinyac    时间: 2008-11-23 10:16     标题: 回复 41楼 starlh 的帖子

那句话是思明州的原话,不过他这种人,又是YY的东西,不必太当真了。
作者: 人猿    时间: 2008-11-23 10:51

原帖由 kevinyac 于 2008-11-23 07:54 发表
+ g' k! z" T  D6 }9 ^% {栗林也不会想到,硫黄岛战役如今在中国被某些日粉有意曲解和夸大,成为所谓"皇军天下无敌"的"证据",甚至据此得出"20个皇军师团足以横扫欧洲"之类的"结论"% [4 S& i) N7 a
 
$ F8 a; S5 Z* d6 L8 B3 v% R5 T# i7 ?7 d  Z' z1 X) `/ q7 s: m: v5 ~, n
日本军队20个师团能横扫欧洲?!
. p; F* p: B6 ]5 Q几十个师团的日本兵连中国也没有能够“横扫”,还能跑到欧洲去现眼。
作者: oldcat    时间: 2008-11-23 11:42

20个挽马师团
2 o1 D+ D6 h* T) X" i: G$ R) b0 D$ _) N: h) U. c
50万战俘清洁工是足够把欧洲的大街小巷清扫上几遍了
作者: kevinyac    时间: 2008-11-23 13:15

你想,连"烈风将使日本夺回空中优势"这种话都说的出口的人,把日军之外全当垃圾是很自然的.
作者: hyyy    时间: 2008-11-23 13:36

BAIDU活宝的话就不要拿到这里宣传了,本坛禁止BAIDU人士流入,一但发现绝对清除,BAIDU贴吧,那是军迷之耻,甚至连军迷都算不上,只是群自我YY的家伙罢了.
作者: kevin_hx    时间: 2008-11-23 13:44

我以为又有什么激烈的对战了,进来一看原来是在集体声讨 垃圾就不用在这里提起了,免得做了免费广告
( U' s( I# O' k  E飘过
作者: 许四多    时间: 2008-11-29 14:17

硫磺岛战役是二战美军在太平洋登陆战中唯一自身伤亡超过日军的恶战,这使得美国人不得不重新考虑对日作战的成本,最终美国不得不向日本投掷原子弹结束战争;而此时中国大陆战场刚刚遭遇豫湘桂会战溃败,考虑到日本尚存的恐怖战力,美国不惜牺牲中国主权,请求苏联出兵远东...硫磺岛战役在某种意义上决定了战后亚太格局。
作者: kevin_hx    时间: 2008-11-29 20:30

原帖由 许四多 于 2008-11-29 14:17 发表
6 b6 z$ M. s. b, O8 O2 r而此时中国大陆战场刚刚遭遇豫湘桂会战溃败,考虑到日本尚存的恐怖战力,美国不惜牺牲中国主权,请求苏联出兵远东...硫磺岛战役在某种意义上决定了战后亚太格局。
! z. b2 [; l; ~+ |时间先后都搞不清楚么?% x+ O1 ]' w) b4 N) t  u
盟国出卖中国利益是什么时候?雅尔塔会议是什么时候?# i# J. ~% k0 H7 b% A+ K
硫黄岛战役是什么时候?
3 V2 `7 G' |4 f" J* H# q* L1 Y& _竟然说硫黄岛战役决定战后亚太格局——
作者: starlh    时间: 2008-12-4 06:03

硫磺岛战役说穿了就是米国人想找个能给轰炸机提供护航和紧急维修的机场而已......关亚太格局屁事............
作者: 人猿    时间: 2008-12-4 08:34     标题: 回复 48楼 许四多 的帖子

雅尔塔会议期间是1945年2月4~11日
3 x* k% u! Q) ]( G1 j硫磺岛战役期间是1945年2月16日到3月26日: B. T7 e! x  r% c( q

作者: kevinyac    时间: 2008-12-4 09:36

美军又不是在硫黄岛才第一次领教日军的亡命抵抗,阿图岛,塔拉瓦,佩里琉,哪个不是血战?美军在琉黄岛登陆前已经预计可能会遭受20000+的伤亡,攻占此岛后对日作战力度也未见减弱.
* `: R4 r  {9 K. W9 T而且老美对中国战场也没那么悲观,当年魏德迈已经拟定好了国军的中国大陆全面反攻计划,这个网上都能搜索到完整原文的.
& w3 J) j9 K$ ^4 a2 L7 ]至于苏联和原子弹,那是加快战争进程的手段,就算硫黄岛没有血战,毛子一样会出兵,原子弹一样会扔.
作者: xuanyuan    时间: 2008-12-4 14:17

让国军在国内战线全面反攻说明魏德迈压根不知道自己面对的什么局面8 ~% H' T9 t" N. |6 S) m2 P
7 \+ T2 q9 f# X9 @
[ 本帖最后由 xuanyuan 于 2008-12-4 14:18 编辑 ]
作者: hyyy    时间: 2008-12-4 16:58

有深意的话,点到为止,安全第一,安全第一啊
作者: brokos    时间: 2008-12-4 17:05

Why Stillwell was recalled?
作者: kevinyac    时间: 2008-12-4 21:13

醋乔虽然在中国待了很久,但作为西方人毕竟还是不全了解中国的特殊国情,而且他那个性格,注定了会和中国这边闹翻,相比之下魏德迈在跟中国官僚相处时表现圆滑得多.
作者: dxpblys    时间: 2009-2-8 19:41     标题: 日本为何丢了硫磺岛?

1945年3月,硫磺岛沦陷,守卫硫磺岛的栗林忠道中将战死,日军两万多名官兵丧生,美军则以死亡6000名士兵的惨重代价踢开“天皇之门”,占领硫磺岛。为何日军凭借摺钵山的有利地形以及坚固的陆上防御工事却仍然丢了硫磺岛这个战略意义非凡的重要岛屿?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7 z7 N: [7 G* n- ?6 t! \9 x1、联合舰队在莱特湾海战中几乎遭遇全军覆没,剩余舰船撤往本土,但由于没有足够的航空母舰提供空中支援而美国潜艇严密监视和封锁日本附近海域,无法出海作战。几次前往增援硫磺岛均以失败告终,因此使硫磺岛在战略上成为一座孤岛。在这种情况下硫磺岛被攻陷只是迟早的事情。
" W8 }) ?7 G2 O" b- w2、硫磺岛原驻扎了一支拥有41架战斗机和13架轰炸机的空中力量,但由于美军的重型轰炸机对东京的猛烈空袭,硫磺岛上的战斗机奉命飞回本土保卫日本,这又使硫磺岛上的日军空中守备力量大打折扣,加上美军炮火炽烈,发挥不了作用,失去了有效的空中支援,当然作战力就会锐减。2 X" l+ h6 s0 S  ?/ N6 n" o1 n
3、美国人从空中、海上以绝对优势炮火猛轰硫磺岛,几万海军路战队登陆之后,又形成陆上的兵力优势,尽管付出惨重代价但占领了摺钵山,掌握了战略上的绝对优势,日军虽困兽犹斗,但得不到支援,气数已尽。
作者: 无所    时间: 2009-2-22 15:04

单就战略制定和战术实施而言栗林还是很明智的,基本做到扬长避短,没有把有生力量在滩头就拼光。相比其他日军将领刻板的死守硬拼算是好多了。
作者: 大雨鹏    时间: 2009-3-18 12:06

虽然美军也伤亡2万余人,可是伤多亡少呀。反观日军的死亡数几近伤亡数。所以硫磺岛日军表现并不算突出。
作者: lll3llll    时间: 2011-5-26 16:45

双方都在战斗中不断学习
作者: 米兰的小铁匠    时间: 2011-6-9 02:13

栗林忠道(くりばやし ただみち)中将,  他是长野出身, 小时候志向是记者, 因为成绩优秀, 被导师推荐进了陆军士官学校, 以当年第二名的成绩毕业. 后来为驻美的武官, 是个美国通. 44年从满洲调到硫黄岛, 负责岛上的防御. 率一个临时拼凑的陆军军团, 其中不乏强征来的老兵小兵, 一共两万余人, 防守22平方公里的硫黄岛, 对抗人数是岛上日本人3.5倍, 且装备有压倒性优势的美国海军陆战队, 防守一月有余. 而美军当时以为五天就可以把小岛拿下的. 这也是唯一一次美军伤亡比日军多的战斗. 战后连对手都对他称赞不已, 被美军誉为日军二战中最优秀的将领. 到任后力排众议, 决定放弃滩头阵地, 深挖洞打持久战, 每天在岛上巡回查看, 最后被俘的日本兵竟然每个人都看到过他们的最高指挥官, 让美军十分的惊讶.
作者: 人猿    时间: 2011-6-9 08:08

每天在岛上巡回查看, 最后被俘的日本兵竟然每个人都看到过他们的最高指挥官, 让美军十分的惊讶米兰的小铁匠 发表于 2011-6-9 02:13
3 C) _. [! R- t% l2 c
: U6 B$ u0 U8 `1 N: A0 T
这倒是很有意思
作者: danisyang    时间: 2012-1-13 17:14

小日本多行不义,就该有这样的结局,无论对栗林、山本五十六、南云忠一这些人的指挥水平,个人魅力有多少的好感,可他们投身侵略战争中就注定了他们最后的结局。对山本我们不能只记住他反对南进,反对对美开战,我们也要记住,在对华侵略的问题上,他是强硬派,是他用航母上的飞机,轰炸上海,血洗南京,获得了天皇的旭日重光勋章,双手沾满中国人民的鲜血。而那个南云在1937年八一三时,任巡洋舰队指挥官,疯狂叫嚣“给支那人真正的炮击!!”至于这个栗林,不太清楚是不是上过中国战场,如果上过,绝对是“三光”政策执行者。
作者: 人猿    时间: 2012-1-13 17:50

栗林在中国打过仗,我们称他是“双手沾满了中国人民的鲜血”
作者: danisyang    时间: 2012-1-13 18:26

那这些日本鬼子可是真的该死啦
作者: 月华    时间: 2012-1-17 22:33

本帖最后由 月华 于 2012-1-17 22:35 编辑
3 Q' d" f2 g) h" |- y, o# j, C1 S6 B4 c& P* a( k
栗林作为23军参谋长的时候有参与进攻香港,印象中应该没去过内地




欢迎光临 燃烧的岛群军史学习论坛 (http://www.bikooo.com/)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