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血染的赌局: 朝鲜战争马踏里西山之战 (转贴) [打印本页]

作者: reninhat    时间: 2007-4-4 16:33     标题: 血染的赌局: 朝鲜战争马踏里西山之战 (转贴)

血染的赌局: 朝鲜战争马踏里西山之战) T3 T* C3 n/ b( \" E: ?
tigereatmeat7 m+ S$ O- ?+ f" x4 p
: ^" b1 c: o* _  w
! q9 E7 F; X3 }- y
一.    冷酷的春天7 J4 L) Z/ n1 t+ A
2 m7 y9 |# P& z* `2 t
1953年3月,朝鲜半岛。春天已经悄然来临,积攒了一整个隆冬的积雪开始融化,三千里江山的崇山峻岭也慢慢开始萌发生机。然而,已经持续了两年半的朝鲜战争仍然是一片肃杀的景象,板门店的停战谈判因为双方在战俘问题上的分歧,于1952年10月8日陷入无限期休会。双方的军队在前线的一些高地上进行了激烈战斗,志愿军和美军在老秃山,猪排山等高地进行了反复争夺,战斗有愈演愈烈的趋势。4 {/ d( H( q" _0 D: q0 f) i' G

3 u% ~  S* j; c3 V. w5 z# n* ~+ y( X而板门店附近的战线却出人意料地保持了相对的平静。这是整个战线最为重要的地段之一,因为双方谈判的地点,板门店,就位于这个地段,这里的每一次战斗,都影响着双方在谈判桌上的筹码,而更重要的是,这一段战线,是联合国军拱卫南韩首都,汉城,的屏障,一旦被中朝军队攻破,汉城的大门就将向北敞开。
- T- D. N; G" v0 }- a
! Z3 T! h1 g0 r4 i$ R(参见图一,图中方框所示位置即为该战线所处位置)$ K" H0 Z: E+ _' [8 v7 t
4 p% f  v; Z- c; Z
因为这个地段的重要性,联合国军于1952年3月,将其最为精锐的海军陆战队一师掉到这一地域负责防御,建立起了一条被称为Jamestown的防线。这个师在朝鲜战争爆发前驻扎在美国加州。在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后,其所属的陆战5团作为骨干扩编成暂编陆战第一旅先行奔赴朝鲜参战。然后以剩下的部队,加上从东海岸的陆战队二师,第一补充兵教育队,以及驻欧洲部队抽调的人员,还有招集的上万预备役人员,组成陆战一师主体,很快就投入了朝鲜战争作战 [1].在接下来的战争里,陆战一师可谓战功赫赫,先是在仁川登陆里扭转了朝鲜战局,然后又在朝鲜东线和志愿军第九兵团的激战中表现了相当强悍的战斗力,被志愿军评价为美军中战斗力最强的部队 [pp. 81, 2] 。其作战风格较美国陆军而言更为顽强和泼辣。; U, a5 \1 F0 e) b/ A: _
, p2 a0 l, Y8 _: H( U/ {
志愿军方面为了对付陆战一师这个强敌,于1952年7月将第四十军接替了六十三军的阵地,部署在了陆战一师的正面,来了个以强对强。四十军的前身是东北野战军第三纵队,在东北战场上战功显赫,素有旋风纵队之称,在东北军区的评价里有作风顽强,能攻能守的美誉。在打响抗美援朝第一枪后,四十军参加了第一次到第五次战役,战功卓著,也积累了丰富的和美军作战经验。这次重返前线,四十军是兵强马壮,士气高昂,志在必得。
" _( @9 Q! R( x6 a0 i: X  H8 z* I( V9 f/ N& S9 C7 A# L
果然,四十军接收阵地后,迅速就开始了对美军阵地的小规模进攻,陆战队也不甘示弱,一方面组织对志愿军的防御,一方面也频频袭击志愿军的阵地。到10月底,双方爆发了一次大规模的殊死战斗。四十军357团于10月26日晚突然攻占了陆战一师战线里的坪村南山阵地(美军称之为钩子山(Hook))。心高气傲的陆战一师立刻组织反击,经过一天多的苦战,终于于 28日早晨夺回了阵地。美军战史承认在这次战斗中阵亡70人,有386人负伤,39人失踪,宣称确认击毙志愿军274人,打伤73人,并估计另外击毙 494人,击伤370人,共计1211人[pp.212,3].很遗憾没有找到志愿军方面的战果和战损数字,但是从志愿军实际只有三个多连的兵力参加了主要战斗,以及11月18日357团再次攻击坪村南山阵地来看,美军很可能是高估了自己的战果,这一点我们会在后文里多次看到。
  R7 m$ V4 j  W3 J; B8 }
/ @' J( W2 n! c; P4 T到1952 年12月下旬,随着后方反登陆战备的紧张程度日益增加,四十军主力奉命北上,负责反空降反登陆任务,其阵地由第四十六军接防,而四十军120师拨归四十六军建制,仍然留在前线作战,而120师,就是我们这篇文章的中方主角。相比起四十军的另外两个师,120师可以说是出身贫寒的小弟弟,其前身是抗战其间山东军区鲁中军区的地方部队编成的独立旅,进入东北后,与曾克林部合编为东北民主联军第9师,师长徐国夫,政委潭开云,队伍里山东参军的老成分大约10%,东北参军和俘虏成分各占45% [pp.489,4].在<东北三年解放战争军事资料>里,120师得到了这样的评价:“该部队原系山东地方武装的基础,作战力较弱;来东北后在长期战斗中锻炼进步较快,战斗里有很大提高,顽强性较强,有攻坚之经验”.自入朝后,120师在第一次战役的云山阻击战里崭露头角,出现了整个朝鲜战争里第一位抱着爆破筒和敌人同归于尽的英雄,石宝根班长。在后面的战役里,120师都出色的完成了任务,但是跟118师和119师两位老大哥比起来,基本上还是起的战役配合作用,没有特别多出彩的地方。然而就是这样一个非主力师,在马踏里方向的战斗中将一再大放光芒!
' K" f; a: d, n9 E' m( O  g6 I' h4 u7 ^+ Q- e! M# w: o6 |
120师师长郑志士,在抗战期间从一名中学生成为抗日游击队队员,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尽管学历没有拥有化学学士学位的陆战一师师长 Edwin A. Pollock 高,但是郑志士师长有丰富的战斗经验和旺盛的求战精神。在进入前线后,他不会放过任何教训美军的机会。这一次,他把目光投向了陆战一师防线的东段,马踏里西山和梅靓里东山,也就是美军所称的 Nevada 目标群。' u1 M; f, r/ T/ D( |+ e

" f9 I+ r$ _, d. Z' a[ 本帖最后由 reninhat 于 2007-4-4 16:40 编辑 ]
作者: reninhat    时间: 2007-4-4 16:34

二.    Nevada 目标群
* K! P$ }0 ?  i/ n  [+ ]
/ j3 a+ ?, o9 D- A   马踏里西山和梅靓里东山,在志愿军的地图上分别被标为058和057号阵地。这两个阵地,分别被美军称为Vegas和Reno高地,加上Reno高地西南方向的Carson高地,这三个阵地被合称为Nevada目标群。熟悉美国地理的人应该知道这三个高地是以美国Nevada州的三个城市命名的。而之所以用以赌博业出名的Nevada来命名这个目标群,据说是因为陆战7团2营的Caputo中校说过“我们能否守住这些阵地,将是一场赌博” [pp.125,5] 。
; d4 Q: c) _- \/ r% \/ u, s" x, o7 b; A  z0 p
而志愿军方面的翻译则闹了一点笑话。或许是因为负责翻译的人员大学英文没有学好,Vegas被翻译成了织女星 (Vega),于是代表着以命相赌的阵地代号,却被志愿军赋予了一个诗情画意的名称。而且志愿军方面把所谓的“织女星山” 和梅靓里东山等同了起来,但是事实上美军的Vegas阵地指的是马踏里西山。好在这个错误在后来的战斗里并没有什么严重的后果。: }: l( e2 _' u( \
让我们来看一看 Nevada目标群的地理位置。从图二我们可以看到一条从西南指向东北方向的线,那是陆战一师的主抵抗线,简称MLR,main line of resistence. 在MLR的北面标注出了很多小的高地,这些就是用于保护MLR的前哨阵地。我们不难从其中找到大致构成一个等边三角形的Vegas (马踏里西山,058),Reno (梅靓里东山,057) 和 Carson阵地。( t/ y4 {' ~& B4 O
/ a; u" G' ^# G' u
在这三个前哨阵地里,马踏里西山和梅靓里东山离我军前沿阵地尤其近,平均距离只有250到400米,最近的地方只有40米。在志愿军看来,这两座山,尤其是梅靓里东山,比周围的山头高出一截,梅靓里东山上的敌人的炮兵观察所可以鸟瞰我军的后方阵地,指挥炮兵对我军后方进行炮击,如果能够攻克这两个山头,那么等于是挖掉了美军的一双眼睛 [pp.500, 6] 。
! w: @/ v, u% F
. A& D5 y$ p( ]3 s2 a9 K" [对于美军而言,Nevada目标群的意义除了可以控制志愿军的后方运输线外,更重要的是,这几个高地控制着朝鲜历史上由北进攻位于南面30英里外的汉城的战略要道。这也是美军在1952年把陆战一师从东线调到这一地段的原因之一。一旦这几个高地落入志愿军手里,志愿军就可以进一步地对MLR进行更近距离的攻击,甚至突破MLR [pp.265, 3] 。因此,陆战一师不遗余力地加强了这三个高地的守备力量。守备这几个高地的重任就落在了Platt中校指挥的第5陆战团第一营的身上,其中Reno和 Carson高地由一营C连驻守,而Vegas的守备任务由三营的H连担任,但是其指挥权归一营营部。" ?  A& F2 h3 w0 a6 f0 _- W! Z

' k7 e) v. T  r+ I3 @( S  d( Z下面我们分别介绍一下Reno和Vegas高地的守备情况(Carson高地因为不是志愿军的攻击目标,所以不做介绍)' \& x2 C6 _% C
9 |) S# N) y' s# O
图三显示了Reno高地的工事构筑情况。在Reno高地上,美军挖了两条主战壕,第一条垂直于岭脊线,延伸到山岭的正斜面,而第二条战壕在山岭的反斜面方向。在两条战壕交汇处,是供守阵地美军生活的坑道,坑道里同时也储备弹药。Reno阵地上的美军守军一般在40人到43人之间,每8到10天一轮换。他们拥有4个机枪火力点,以防卫阵地的四个方向。阵地上装备的武器包括18支M1步枪,6支勃朗宁自动步枪,5挺A4轻机枪,两具火焰喷射器,一支卡宾枪和七把手枪。
4 ~. \# V  Q4 O: h2 ]! e3 R
3 ?0 M5 J& x& K: L8 S& `Vegas高地是三个高地里最高的一个,离MLR有1310码。阵地(图四)由一条长250码的战壕环绕而成,战壕上设置了13 个射击孔。阵地中间中间有一条交通沟。阵地后方有一条壕沟通往MLR,在与环形战壕交结处的附近有一个很浅的坑道。阵地由大约四十名士兵驻守,他们拥有两具火焰喷射器,一支3点5英寸的火箭筒,四挺机枪,三把手枪和其他轻武器。/ N+ @7 N$ Z# R4 v; [+ M
, D2 q: C) R, @$ v
在这几个前哨阵地后面,是驻扎在MLR上的陆战5团一营,辖 A,B,C三个连队,其东侧则是陆战5团三营的阵地,二营作为团预备队。再往后方,还有陆战11团的炮兵部队,这个团的1营(轻炮兵营),负责支援陆战5 团,第2营作为支援第1营火力的预备队,第4营(中型炮兵营)和第1火箭炮兵连,则可以支援全师的防御地段。除掉陆战一师的队属炮兵外,陆战一师所属的第一军还配置了军属炮兵单位,第623野战炮兵营可以用155榴炮支援陆战5团,而第17野战炮兵营的C连,204野战炮兵营的B连和158野战炮兵营都拥有令人生畏的8英寸重炮,如果前方危急,随时可以支援MLR的各个地段。陆战5团还配属了师第1坦克营的A连,拥有M46坦克和喷火坦克,并且可以得到预备队B连的支援。另外,陆战一师前线阵地还可以得到陆战队航空兵和空军的空中支援。$ z' j1 O; R7 `( `; W/ f

9 E2 D. I3 c% @; n: ^- U3 f陆战一师拥有如此强大的火力支援,就是希望在志愿军进攻时,把前线打成一片火海,彻底把这些相对孤立的前哨阵地变成志愿军的搅肉机。所以,前哨阵地上的美军士气是相当不错的,可以说是 from very good to excellent [pp.276, 3]。$ E' ?6 _$ \+ c, a+ L7 q

5 ^& Y8 F! Q$ N' h- X如此坚固设防的Nevada目标群,看上去对%D+ e. N9 q6 i* f7 b8 z
/ d$ m4 ~0 [2 ^# a; L
[ 本帖最后由 reninhat 于 2007-4-4 16:44 编辑 ]
作者: reninhat    时间: 2007-4-4 16:35

三.    山雨欲来风满楼- r5 ^' ?8 c6 v0 `

. k& k4 p$ _& I  v郑志士师长的信心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志愿军的炮兵跟朝鲜战争刚刚开始时相比,已经是不可同日而语,其规模,技术和步炮协同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另一方面,是他属下的身经百战,用于丰富的和美军作战经验的部下。$ H" @3 \; F# z* u0 h( j( Q
4 @# K! w% }4 u. C; Y7 P4 l
为了能够为攻击部队提供充足的火力支援,郑师长集中了军炮兵42团(105榴炮19门,38野炮17门),师炮兵团(山炮6门,76.2毫米野炮8门,迫击炮18门),炮兵44团一个榴炮连(105毫米榴炮四门),步兵408团一个化学迫击炮连(5门迫击炮)[pp.501,6]。这样的炮兵实力可谓兵强马壮。两年前,40军参加过的砥平里战斗里,志愿军用于支援对数千敌军进攻的炮兵只有十几门火炮,而现在为了支援对两个小山头上不到一百名美军士兵的进攻,志愿军就可以调集这么多火炮,真是今非昔比。( v+ D% Y2 E% e  P

2 Z# v2 I. P6 h8 e# K9 `负责主攻马踏里西山和梅靓里东山的重任,则落在了李冠志团长和李友棠政委指挥的120师 358团身上。358团有着光荣的战斗历史。在辽沈战役中,358团的前身,东野3纵9师25团在攻打义县的战斗中表现出色,在辽西堵截廖耀湘兵团时横斩国民党新三军,海南岛战役中参加第一梯队登陆作战。在朝鲜战争中,358团曾经在温井痛打南韩第6师,二次战役时在球场阻击南逃的美军第2师,四次战役横城反击战时在圣智峰痛击南韩第8师,在五次战役里穿插马蹄里割裂敌军防线。把攻坚任务交给358团,是把好钢用到刀刃上。* w5 U+ q7 I& S0 G; u

* {' J" Q( K5 M1 ~358团首长制定了作战计划,把攻击目标定为马踏里西山和美靓里东山,以及这两个高地侧后的+0233和056阵地。后面这两个阵地是美军对Vegas和Reno阵地的支援阵地,白天无人值守,以火力进行控制,而晚上以少量兵力驻守。从美军的阵地图示看,056阵地应该是所谓RenoBlock阵地,而+0233阵地则没有找到对应的美军阵地代号,这还有待于对双方资辽进一步的研究。
0 s+ y0 H8 S8 Y+ D# s* F' O3 ?4 S9 e5 _% }% l/ j& ^
358团的计划是,以三营和一营1,3连负责进攻,二营与一营2连坚守阵地。具体计划是:以1连2排和3排组成两个突击队进攻美靓里东山,1排为预备队;以8连1排和3排组成两个突击队进攻马踏里西山,2排为预备队;其他 3,7,9连为战斗预备队;配属炮兵组成炮兵群,分为4个分群,支援步兵作战[pp.502,6]。从美军方面的战史看,志愿军在其他地段还还大量使用了佯攻的部队,可惜120师战史里面没有加以详细记载,这些佯攻部队的番号,只能等得到更原始的资料才能确认了。
* |5 P1 R: A6 o+ A0 [, ]5 I% k+ s" e- [2 N- v
为了打好这一仗,师,团都组织了人员对敌情进行了侦察,对地形进行了勘测,制做了地形沙盘,制定了步炮协同计划和通信联络方案。炮兵组成了5个侦察小组,对敌军阵地进行了侦察标定,反复组织检查火炮状况,设置了观测站和烟雾施放人员。各参战分队进行了15天的演练,突击队反复进行了沙盘作业,在相似地形上进行实战演习达10到 30次,还在攻击目标前构筑了两条屯兵坑道,甚至挖了一条隐蔽的交通壕,一直通往敌人侧后。突击队尤其对歼灭坑道内的敌军的战斗做了计划和演练,我们将会看到,这些计划的战术动作,早已经预定了阵地上美军士兵的命运了。! d& b4 H% I' L8 R5 s5 c
4 M; o+ e0 F0 O' f6 k6 K2 v3 q/ [
然而美军陆战一师也并非瞎子,志愿军前线的炮火和攻击行动的明显减少,引起了陆战队情报部门的关注。二月间对志愿军战俘的审讯,显示了志愿军力量的增强的事实。于是美军开始谨慎地准备志愿军可能的攻势[pp.123,5]。可是美军情报部门并没有能够成功预测志愿军发动攻势的准确时间,在战斗打响后的一段时间里甚至没有能够确定志愿军的主攻方向。. N* S5 E: k1 c; f  N# ]7 M

+ G+ j% ^1 F  x1 r时间终于来到了。3月26日零时,志愿军参战部队在集结地进行了庄严的出征仪式。官兵宣读了誓词:“坚决服从命令,听从指挥,上级指到哪里,坚决打到哪里,克服各种困难,决不畏缩动摇,一人一枪战斗到底!发扬阶级硬骨头作风,重伤不叫苦,轻伤坚持战斗,团结友爱,互相支援,创造新的光荣,为国争光,为毛主席争光。” 郑志师师长,李冠智团长和李友棠政委为出征官兵敬酒,预祝他们战斗胜利。两支突击队乘着夜色向屯兵坑道开进。炮兵群负责的抵近射击分队也秘密进入发射阵地。
# C1 j# _( n% Y, u2 t* }4 ?1 I% L# d2 d8 W* y" b; A; C/ }2 c
26日的白天来到了,这是一个晴朗的日子,天气异乎寻常地温暖,前线一片平静。入夜后,前沿忽然出现了志愿军的身影,但是志愿军的活动只是和平时一般情况相当,所以并没有引起见惯不惊的美军士兵的注意。美军士兵PaulPolley乘着风和日丽还在MLR上摆POSE拍照留念(这张照片见于文献[5],第二天他就负伤被疏散出了战场)。殊不知,杀机就在这平静中酝酿,一场大战即将爆发。# J% [  {* C: m4 a/ p' K
+ i- N% c8 ]1 q, r8 x
18时0分,志愿军阵地忽然万炮轰鸣,一场血腥的赌局终于揭开了序幕。

. S% `  ~) j0 `) k
9 @6 ]0 Q$ O7 c+ X1 e! d[ 本帖最后由 reninhat 于 2007-4-4 16:46 编辑 ]
作者: reninhat    时间: 2007-4-4 16:35

四.    雷霆万钧克敌阵4 t9 c: f3 J2 L# _2 D
9 t: P; P+ E" j& U3 g6 {, \; {
1953年3月26日18时(注:美军用的时间跟志愿军比较滞后一个小时时差,本文采用志愿军的时间坐标),志愿军火力准备开始。志愿军炮兵群以山炮野炮共8门对马踏里西山和梅靓里东山美军阵地发射了270发炮弹,摧毁美军地堡24个,以4门82迫击炮摧毁敌阵地前的铁丝网进行了摧毁性射击。同时,志愿军以四门榴弹炮,3门重迫击炮对敌炮兵阵地进行压制,一共发射炮弹840发,压制了12个美军炮兵阵地,致使美军只有几个零散的炮兵阵地进行了还击(美军方面记载是炮兵和前哨观察所的有线通信被炸断[pp.280,3])。同时志愿军还对敌人其他阵地进行了猛烈的炮击,让美军摸不清志愿军的主攻方向,# B7 g; l7 a. k0 i2 d/ |! w. S* D
2 U4 r$ ?+ i* G
美军方面遭到志愿军猛烈而广泛的炮火袭击,前线阵地纷纷告急。在Carson高地上的陆战5团2 营D连的人员报告,在最初的20分钟内,中国人的60mm和82mm迫击炮弹以每秒一发的速度落到Carson高地上,在后面的时间里,则每40秒落下一发,直到晚上21点。陆战5团防区内的Berlin和EastBerline阵地也都遭到志愿军迫击炮和轻武器的射击。在第一陆战团的地段里(包括 Hedy,Bunker,Esther,Dagmar等前哨阵地),志愿军的火力还提前了几分钟,而且有班排级的志愿军进行有限攻击 [pp.280,3]。4 g8 ]9 ]( ]; `9 o- T: |4 c
" c3 E: E. h* k$ m. y7 q
18点10分,志愿军以19门榴弹炮和4门重迫击炮,以排山倒海之势,对马踏里西山和梅靓里东山侧后的+0233 和056高地进行延伸射击,共发射炮弹1550发。这是120师入朝参战以来最为猛烈和最为集中的一次炮火急袭,志愿军前线步兵一片欢呼。参加对Reno 高地进行增援的美军军士Janzen回忆说,通往Reno的小路被中国人完美无缺地炸平了,足见志愿军炮火的猛烈。! @7 ^& z$ c1 b) P# c7 J
) d" }( z* N, u
18点19分,志愿军前沿1连和8连的突击队一跃而起,分别对梅靓里东山和马踏里西山发起了攻击[pp.107,6]。美军战史则把志愿军发起攻击的时间标定在了18点10 分,其记载称志愿军46军120师358团的3500人从阵地蜂拥而下,汇集到陆战5团的防区,发起了团级攻击[pp.280,3]。很显然,美军的战史对志愿军突击部队的数量的估计是严重离谱,夸大了整整几十倍。这一方面是因为美军方面在夜晚很难数清志愿军攻击部队的真实数量,另一方面也反应了志愿军进攻的雷霆万钧的气势。
# V% O& ~2 m* f0 `
+ E0 \! G8 \( S" ~' _9 g眼见志愿军开始了主方向的攻击,美军的炮兵做出了迅速的反应,三个轻炮兵营(陆战11团1,2,3营)覆盖志愿军的集结和攻击路线,用空爆弹幕保护前哨阵地,中型炮兵营(11团4营和623野战炮兵营)支援防务炮火,对志愿军的炮兵阵地进行压制,而8英寸重炮(17野战炮兵营C连和204野战炮兵营A连)则对志愿军的压制炮火进行反压制[pp.281,3]。与此对应的是,志愿军战史记载,18点22分,敌军纵深炮火向我军发射大量空爆榴弹,并对志愿军步兵进行拦阻射击,成排的空爆榴弹把梅靓里东山和马踏里西山打成了两个火球[pp.107,6]。
3 Y: u$ z: I4 Q
0 v6 n5 q' h0 ?. u( p志愿军8连突击队在8连连长高庆详带领下,兵分三路,仅用十分钟时间,就占领了马踏里西山的表面阵地,无一伤亡。八班战斗组长蒋运洪和卢长友配合,炸毁敌人两个地堡。而守卫Vegas高地的美军士兵,在大约18点40分左右向后方报告阵地失守,他们已经躲入坑道,并要求空爆弹幕增援。随后,Vegas高地和后方的通信完全中断。志愿军8连在攻克马踏里西山表面阵地后继续向敌纵深发展,但是遭到敌人纵深炮火的猛烈轰击,连长高庆详牺牲。三排长马庆和接替了指挥,带领剩余人员继续扩大战果。七班战士于运德用15斤重的炸药包炸掉一个大母堡;炮五班战士姜平浩干脆把敌人的机枪从射孔里拔了出来,俘虏了地堡里的美军士兵。
  x: Y- R* b  _" P0 J
, h; M0 c% v8 v' ]4 E2 x) R( S& {在另一个方向上,志愿军1连突击队仅用了五六分钟时间就攻上梅靓里东山阵地,四班冲到半山腰时遭到敌人机枪火力阻拦,4班长和另外5名战士负伤,4班爆破手赵树才先用炸药包炸毁一个地堡,然后又用爆破筒摧毁另一地堡,最后还用手榴弹引燃了一个地堡里的汽油,摧毁了这个火力点,保证了1连突击队占领梅靓里东山表面阵地。大约18点35分左右,Reno高地上的美军通知后方他们丢失了表面阵地,志愿军已经攻入战壕,现在陆战队员们被迫躲入中心坑道,并呼唤友军的空爆弹幕[pp.129,5]。4 g; d& @5 `2 C, F" c

, K/ J6 Y9 q, P0 d' G然而梅靓里东山上的空爆弹幕给志愿军1连带来了很大麻烦,1连2排遭受了较大的伤亡,而且突击队和后方失去无线电联系。这使李冠智团长心急如焚,他用预备队连续组织了三次班级的增援,其中三连四班在一营教导员顾红颜的率领下,避开敌人正面火力,由高地西侧向主峰侧后迂回得手,与一连的官兵们形成对敌向心攻击[pp.107,6] 。
, _) M7 u) o- c/ i2 j4 p) z1 k" t* U% ?/ B: E" t$ h
根据美军战史记载,志愿军还对 Carson高地进行了进攻,到18点35分,志愿军已经突破了Carson高地的战壕,战至19点,美军用刺刀,匕首,步枪和拳头把志愿军赶出了阵地。到19点10分,攻击的志愿军开始松懈下来,到20点35分开始撤退。陆战5团1营截获到志愿军的无线电消息:“Z攻击完全崩溃”。然而,美军方面也没有弄清楚志愿军的撤退是因为守卫Carson高地的美军太强大,还是根本就是佯攻[pp.128,5]。很遗憾,没有能够找到志愿军方面对Carson高地攻击的任何资料。0 ?# A; G: t1 h; d& ?2 F3 X  |
3 s9 V( }. a1 o0 X6 H" e, K
战至19时[pp.283,3],Reno和Vegas高地上的情况已经万分危急,志愿军已经完全占领了梅靓里东山和马踏里西山的表面阵地。美军方面把阵地的失守归咎于所谓志愿军20:1的绝对兵力优势[pp.283,3],很显然,美军方面又再次再次严重高估了志愿军突击部队的人数,因为志愿军主攻方向的部队不超过两个连队,兵力优势不过是二比一到四比一而已。
# k* q/ r: [; j8 d, `
4 J! T) K1 W5 N" `+ M对于志愿军来说,占领了两座山头的表面阵地,只是获得初步的胜利,他们脚下的坑道里面还有数十名美军在殊死坚守。志愿军如果不能迅速剿灭坑道中的美军,在表面阵地上停留时间过长,势必遭到美军优势炮火的杀伤,而且增援的美军也会迅速赶到,和坑道内的美军来个里应外合。所以,对坑道的攻击,就是和时间赛跑,每多耽搁一秒钟都可能导致志愿军更多的伤亡。
! _+ h; n7 D: ~) w
' r- Y! ]( E/ Q在五个多月前的上甘岭战役里,退守坑道的志愿军15军的官兵们创造了坚守坑道14天的记录,而在梅靓里东山和马踏里西山上,美军能够坚持多久呢?

' `1 W( p# I% v4 N
8 l' a$ V( R  C% `5 M$ L5 `[ 本帖最后由 reninhat 于 2007-4-4 16:48 编辑 ]
作者: reninhat    时间: 2007-4-4 16:35

五.    坑道血战
" _! U8 D! O# c) U0 j# P' P" L, L& O% ]/ ~# Z( f/ A* C
志愿军在梅靓里东山上的情况并不乐观,在占领表面阵地后,1连2排已经遭受了很大的伤亡,2排排长金玉贵头部负重伤,被抢救出战场。负责战场抢救工作的1连炮排排长李仁智主动担负了指挥工作,他和连抢救员王中员各带了5颗手榴弹,把守住美军坑道入口,然后向坑道内开始攻击。他们先往坑道里投入一颗手榴弹,乘烟雾冲入坑道,然后沿着坑道右壁交替用手榴弹和冲锋枪开路前进。在突入坑道30米后,坑道出现分岔,他们两个人无法分别单独前进,而且坑道内手榴弹造成的硝烟太浓,所以被迫撤出坑道。在坑道口,一名负伤的美军陆战队员向李仁智投掷手榴弹,将他炸伤。这时,志愿军方面只剩下王中林一人还可以继续战斗,而坑道内尚有数十名美军士兵!
" U, P2 O# T% T5 O8 d7 a% l: S: v9 O( k& P8 e+ S% C# G9 `
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候,由顾红颜教导员带领的从侧翼迂回上来的3连4班到达了坑道口,投入了攻击坑道的作战。但是3连4班在运动过程中也遭受了较大的伤亡,顾红颜身负重伤,还有战斗力的人员也只剩战斗组长王照兴和其他三名战士了。负伤的李仁智排长用这五名战士又组织了一次攻击。他们组成了一个三个人的战斗小组,一个人用冲锋枪连续射击,一个人用手电筒照明,一个人进至拐弯处先投入手榴弹,然后迅速占领拐弯处。经过15分钟激战,坑道内的56名美军官兵(对照美军资料,这个数字可能略有高估)被全部歼灭,六名装死的陆战队员也被俘虏了,而志愿军仅有李仁智排长负伤,整个坑道攻击过程仅耗时30分钟[pp.108,6][pp.1,7]。战至20点30分,梅靓里东山全部落入志愿军手中(从美军20点44分还收到守军报告来看,这时阵地上还有极少数残留的美军士兵)。
( D9 A# M  C6 j2 L6 h. g6 ]% y, y4 ?4 V) n3 _
美军方面的记载因为守卫者大多阵亡而残缺不全。文献[5]记载,在19时30分,美军指挥部接到Reno高地的报告,要求提供更多的空爆弹幕,志愿军已经封锁坑道入口,而且坑道内严重缺氧。20点44 分,Reno高地报告,40名陆战队官兵已经只剩7人能够战斗,他们正在用手向一个方向挖掘,而中国人正在从另外一个方向挖进来。在被告知援军已经派出但是在RenoBlock高地上遭到伏击时,无线电报话员说,“好吧,无论如何我们要给他们点颜色瞧瞧”。最后一条来自Reno的报告是在22点,也就是志愿军占领阵地一个半小时后,但是信号微弱,无法辨认。$ x. i8 J' c7 {, p8 }/ A
6 a0 t/ V5 r# E9 ^+ B( z
在文献[5]里,我们也找到了Reno高地上美军幸存者的回忆。被俘的 Seymour中尉在战争结束后被遣返回国,他告诉前来探访他的Janzen军士说,坑道里最后的7名残存的陆战队员知道增援部队正在来临,但是他们已经等不到那个时候了,中国人正在坑道里步步逼近。一名陆战队员成功地挖洞逃了出去,但是在爬进战壕时,被一名志愿军士兵用冲锋枪打死了。剩下六个人只好装死,士兵DocWaddil动弹了一下,一名中国军官立刻用手枪向他连发五枪将其打成重伤,其他几个人也束手就擒[pp.132, 5]。
3 }' S' V' a) v
# p7 Q; k- f3 R5 a9 i! U在马踏里西山方向,志愿军8连突击队得到了3营副营长徐维臣带领的8连6班的支援。1班战士李运东炸毁一个坑道口,里面的40多名敌人全部被闷死在坑道里。马庆和排长带着8班剩下的两名战士开始攻击敌人的第二条半坑道。马庆和在坑道口警戒,战斗组长蒋运红和战士卢长友负责进攻坑道内的敌人。他们先往坑道里投入手榴弹,然后冲进坑道,一人用冲锋枪扫射,一人负责压子弹和提供手榴弹,把敌人压缩到坑道一端,这时机枪班长聂明华提着8颗手榴弹及时赶到,卢长友接过手榴弹,猛打猛冲,一举将洞内的22名陆战队员全部击毙。战至20时55分,马踏里西山阵地被志愿军全部占领(这里采用[6]的说法,文献[8]记载的是 20时整结束战斗。)而美军方面记载于23点57分与Vegas高地彻底失去联系。

) @! X. C% u) J
  p$ \- D# D( l" J0 h3 p* g8 z[ 本帖最后由 reninhat 于 2007-4-4 16:50 编辑 ]
作者: reninhat    时间: 2007-4-4 16:36

六. 救援
4 U& J, \$ X8 ]- k8 v0 p. Y( F$ s+ |- ^3 S1 }& ~( m/ i) b2 l
在志愿军对坑道内美军攻击的同时,美军方面也派出了增援部队。在19点15分,陆战5团2营F连的一个先头排奉命通过 RenoBlock前往增援Reno高地,但是在一个小时后,于47高地遭到志愿军两个班的伏击。从图5看,这也许是攻击056高地的志愿军1连第2突击队。在一番交火后,这个排继续前进。另一支来自1营C连的两个班的增援部队晚15分钟出发,他们还没有走出半英里就遭到志愿军炮火袭击,随后又遭到47高地上志愿军的射击,在一个被称为Ladder的峭壁下受阻,此时这支增援部队已经死伤惨重有10人负伤撤出战场。5 l) i! U- h# S

$ M3 l4 i& v: E4 O  x- o21点27分,作为团预备队的2营F连1排开始出发前去增援前面被重创的C连的救援部队,2排以400码的距离跟随前进。可是他们还没有到MLR,就遭受了伤亡。上等兵 TomeKennedy回忆,他们在睡梦中被叫醒奉命去增援前线,爬上汽车开往MLR。在靠近MLR时,他们遭到了中国人的炮击,士兵们纷纷跳下汽车,跑进了一大片稻田。他只能躲在潮湿而污秽的稻田里,期望着不要被炮弹击中[5]。躲过志愿军的弹雨,在MLR完成集结后,F连1排的官兵们开始向Reno高地进军。Kenndy回忆,他们就象美国内战冲锋那样冲过了开阔地,在志愿军炮火下损失了大约60人([3]记载F连1排损失了70%的兵力)。最后他们终于到达了RenoBlock附近。
; B. X/ O6 c9 X; D9 F5 T
1 A: F4 n" O% X7 u# j4 y* LF连2排在连长RalphWalz上尉的带领下于22点40分到达RenoBlock(此时Reno 高地上的战斗已经结束两个多小时了),然后奉命去救援在Ladder受阻的官兵。在Ladder,F连的残余部队和C连的官兵会合到了一起。在接下来的战斗中,他们冒着炮火,拼死保卫住了RenoBlock上这片宝贵的阵地,而且打退了志愿军多次对战壕的渗透[pp.285,3]。
( L" B- }* |+ N" a3 g7 U( d/ B! _+ \% g0 p0 O
文献 [5]记载,C连的Janzen军士回忆,他们奉命不惜一切代价守住现有阵地,等待F连的增援。等到F连到达后,中国人向他们发射了迫击炮弹幕,其中包括 WP(白磷燃烧弹),被烈火烧死的人的惨叫声令他终身难忘。然后他们就听到有人高喊“上刺刀,冲锋”,于是F连队士兵们喊叫着开始冲锋,身影消失在山坡上。而前面提到的上等兵Kennedy则利用运送伤员的机会,和他的另外两个夥伴撤出了RenoBlock这个地方。
7 [  a7 a* r7 F, A- A/ z+ N
" _  u  y, B% p& x4 r) ]战至27日0时44 分,F连Waltz连长包括,他手里只剩下大约一个排的兵力,但是到1时20分,他们已经为攻击集结了三次,跟志愿军方面进行了30分钟的交火,运走了伤员,重新组编,但是很快又陷入志愿军的炮火之中。到1时46分,F连看到一个连的志愿军从Reno高地上向南对RenoBlock发起攻击。陆战1营的炮火立刻对志愿军进行拦截,而且命令F连和C连的残部撤回MLR。这支增援部队伤亡惨重,伤亡率高达35%,很多人阵亡。
: m/ [) s. l; X, Y1 B/ [2 E# J+ c- C+ R* X% S
在Vegas方向,20点29分(这个时间记载于[3],然而[5]里记载是21点05分),陆战5团2营D连的一个加强排奉命前往增援Vegas高地,同样也在 RenoBlock附近遭到志愿军攻击。经过一番肉搏,他们打退了志愿军。排长向后方要求增援。22点23分,2营E连的一个排前往Vegas高地增援。午夜后,由1营C连和2营D连组成的两个排到达了Vegas高地400码处,来到交通壕的入口附近。而陆战7团2营F连则传入陆战5团3营的作战序列,从 MLR出发去增援D连。到凌晨两点,E连的增援排和D连加强排不顾志愿军的猛烈炮火,拼死到达离Vegas高地200码处。这时,美军指挥部已经知道了 Vegas高地彻底陷落了,于是下令撤退。凌晨3点17分,上述增援部队开始撤退。
0 g- B( M- y- r' j! z4 H
: H) L$ m$ o# q: G2 [; f地面战斗终于平静了下来。陆战一师终于意识到,Vegas和Reno高地失守了,在这场赌博中,他们输掉了第一把。然而心高气傲的陆战队绝不服输,他们要夺回失去的筹码。一场更为激烈的战斗即将开始!
5 K0 D9 y; l5 ~4 o  `5 [6 ^1 {

) l8 y* ~& n/ \$ _[ 本帖最后由 reninhat 于 2007-4-4 16:52 编辑 ]
作者: reninhat    时间: 2007-4-4 16:37

七. 艰苦的反攻:27日; a* I0 ]; O3 r, x( d
! t- Y+ g1 q" g( T5 K9 \+ m
在27日早晨来临的时候,志愿军和美军双方都在检查目前战场的局势,为下一部的战斗做准备。志愿军方面于26日半夜发现了美军大量增援部队乘车从高浪浦里方向开进,确定了美军在第二天很可能会进行大规模反攻。于是358团调整饿了部署,用7连2排和8连2排分别防守梅靓里东山和马踏里西山。部队连夜构筑工事,抢运粮弹。炮兵部队则用“抗”“美”“援”“朝”等字样给各区域进行了编号,以便打击进攻的美军。120师郑志士师长摩拳擦掌,决心在美军的反扑中大量给美军以大量的杀伤。
8 G8 e+ g: w/ W1 `9 D5 _
. ^) ]8 l6 F3 X" `, m5 J2 P# w. r+ S7 A美军方面估计在一夜的战斗中,中国军队被毙伤600人(事实上,这个数字是志愿军在整个五天的战斗里伤亡数字的两倍以上),估计中国军队发射了1万4千发炮弹(这个数字显然也是高估了),而美军则还击了10222发炮弹。美军也确定了中国方面是一个加强团进行的进攻,目标就是要夺取Nevada目标群,进而威胁MLR。因此美军必须全力以赴,夺回高地,在赌局中翻盘。' w3 ]/ @7 ~+ S0 M+ L" T) p6 |
, j# r8 s8 [/ ?; S
陆战一师师长Pollock调兵遣将。为了加强反攻的兵力,他把师预备队,陆战7团2营,调拨陆战5团指挥。陆战7团2营D连的军士RobertKreid 回忆道,当时他们正舒服地驻扎在MLR以南8英里的预备队地段。26日晚上,他们收到了运送来的啤酒供应,大家决定畅饮一番。大约19点时,他走出帐篷,看见炮火照亮了整个北方的天空,美军的火炮正在发射,一开始还很慢,然后突然间炮火咆哮起来。Kreid问战友发生了什么事,战友回答说,天啦,大粪被泼到了风扇上。这时,连队的Gunny(很抱歉,我不清楚这个词怎么翻,不知是否值日官的意思)大喊起来:“D连!集合!带上装备,出发!”。五分钟之内,全连就集合完备,在分发完武器后,乘坐卡车奔赴前线。在车上,20岁的Kreid默默地祈祷上帝,不要让他在战斗中丢脸。那一夜,他的家乡,中 Texas,离他是那样的遥远。
( g: p, S0 X9 w% J3 Y9 f2 R  F* J1 |9 F5 w
现在,陆战一师手头已经集结了5团1,2,3营和7团2营共计四个营的兵力。起初的计划是以5团1营和7 团2营攻击Reno高地,以5团2,3营攻击Vegas高地,攻击时间定在上午8时。然而攻击命令迟迟未下。到10点时,计划改变成集中兵力攻击 Vegas高地,Reno高地用炮火摧毁([5]推测这个改变可能是师里决定的)。7团2营奉命投入Vegas高地的攻击,事实证明这支生力军在后来的战斗里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2 ?$ P7 ?5 E' V0 m( t
4 U& I8 J" a! ^/ {# }3 z0 c在发起进攻前,美军的空军和炮兵可没有闲着。一大早,夜航战斗机中队就对190高地的志愿军炮兵阵地和98高地的志愿军部队进攻了攻击;5点50分,豹式战斗机飞来协助地面火力对Reno和Vegas高地进行攻击;8点30分,陆战队航空兵和空军联合进行了6次空袭(每次四架飞机);A连的坦克也对向Reno高地运输构筑工事的原木的志愿军进行了轰炸。美军没有用飞机轰炸Vegas高地,因为考虑到在夺回高地后还需要高地上的坑道和工事进行防御,后来的战斗证明,这个决定太过乐观。
# [2 W, c: n$ C3 F6 h1 t) ]; \& `1 O: Y! w; F9 ^
志愿军方面则记载凌晨6时许,美军火炮,飞机和坦克对志愿军阵地进行了狂轰滥炸,志愿军守备部队则进入坑道躲避敌炮火。梅靓里东山上的志愿军守备部队有效地利用了美军原有工事抵挡美军的强大火力,在两天战斗中无一人伤亡。但马踏里西山上志愿军8连2排的表面阵地工事被严重破坏,除一挺轻机枪完好外,其他武器都因为炮轰土埋而被损坏,2排战士伤亡惨重。志愿军也对集结中的美军进行了炮火拦截。文献[6]记载,大约凌晨6点20分,志愿军前线炮兵观察员报告,美军一个营(一说两个营)从高浪浦里向志愿军阵地运动,志愿军炮兵立刻以炮火进行拦截,杀伤美军两百余人,迟滞了美军的行动。很遗憾,在美军方面的资料里并没有找到这一次炮击的记载。有可能志愿军高估了这次炮击的效果,也有可能美军方面推迟进攻的原因就是这次炮击。
, _: p* G" I4 j8 S
  h- [% h1 d4 C10时20分,美军5团2营D连跨越MLR,开始了进攻,拉开了美军反攻的序幕。他们刚刚离开自己的战线,就遭到志愿军炮火射击,伤亡开始增加。半个小时后,D连被志愿军的迫击炮压制住,尽管他们设法继续前进,但很快又被新的一轮炮火拦截住。到11点10分,D连1排已经只剩9个人还有战斗力。陆战队员们奋力前进,穿过了被雨水泡胀的稻田,爬上了泥泞的山坡,到达了离高地还有200码的地方时,志愿军猛烈的炮火造成了惨重的伤亡,使D连成了强弩之末。
8 I: V" Q$ ^7 L5 N2 M- a. D- x6 ?9 V0 \2 a! F
显然,光靠D连一个连的兵力是不够的。11点20分,由5团2营武器连和 H&S连的人员组成的临时连投入了战斗(志愿军战史记载,11时许,美军又投入一个营作战[pp.509,6])。尽管美军炮火全力压制志愿军的火炮,志愿军炮兵仍然给了新投入战斗的美军以重大杀伤。陆战5团投入的3个连队都损失惨重。D连连长Melvin上尉回忆,志愿军的炮火震耳欲聋,陆战队进退两难,人们只能祈祷下一颗炮弹不要打中自己。激战到中午12点,陆战队的3个连队都伤兵满营,无法前进。于是下午13时30分,5团E连奉命投入战斗,超越D连攻击志愿军阵地并抢救伤员。他们设法到达了D连的位置,却再也无法前进。陆战5团几乎所有可用的兵力都被志愿军的炮火困在了战场上,激战了几个小时,最远也只到达Vegas高地的右侧山脉而已。$ P! l8 \& S8 O4 r$ m5 ^' P) p

, ?, h! D* \' r6 T: O早在下午12时,陆战7团F连就奉命来到前线。3排排长Chenoweth中尉和另外两名军官来到MLR一个观察所,那里的两名5团的军官即不和他们说话,也没有提供帮助,看上去象是被极度的疲倦和精神上的创伤所麻木了。 Chenoweth向前方望去,他看见在四五百码宽的战场上,是数百名死伤的陆战队员。14点30分,F连也被投入了血腥的战场。随着一声“Away the boats!”( 这是陆战队登陆时的命令) ,F连的3个排成纵队,超越了5团的部队去攻击高地。当Chenoweth的3排离开战壕时,几个5团的陆战队员目无表情地目送他们投入战场。0 E) ~. ~2 u( U. ~, j  x
( j( q% ]0 C8 P/ p2 z7 U
F 连穿越了山谷,但是在志愿军炮火的轰击下,速度明显慢了下来。他们前面和周围到处是越来越多的陆战队员的尸体和伤兵。在F连抵达5团几个攻击连队的位置时,已经打得精疲力尽的5团D连奉命撤退。尽管F连1排的队形被志愿军的炮火打乱了,他们仍然坚持前进了500码,开始向Vegas仰攻。2排和3排仍然在山谷里遭受志愿军迫击炮的打击。为了躲避迫击炮,3排超越了2排的位置,但是又遭到机枪的扫射,Chenoweth中尉回忆说,志愿军机枪的声音就象暴风雨打在干枯的树叶上一样,他们身边倒下了更多的陆战队员。$ D6 y: w' Q4 s" Z
+ _' X8 n1 }3 `2 r" R7 E; \3 {% o
战斗到16点30分,也就是投入战斗两个小时后,F连终于到达可以直接攻击 Vegas高地的地点了。1排和2排按次序投入进攻,3排作为预备队。连长Estey上尉下达了攻击令。在炮火掩护下,1排和2排以火力组为先导,开始向山顶冲去,不久,3排也投入了战斗。这一次,他们冲到了Vegas高地低端的交通壕处。后方负责掩护的坦克炮弹咆哮着从士兵头顶上飞过去,爆炸声震耳欲聋,把山上的岩石炸得粉碎。Chenoweth中尉亲眼看见三名志愿军战士被坦克炮炸飞上了天。这已经是下午17点钟了。F连通过交通壕向山顶攻击前进。 Chenoweth中尉回忆说,他们遭受的抵抗越来越顽强,但是他们看不见中国士兵,只是看见有的中国士兵把冲锋枪举过头顶向他们一阵猛扫然后又消失了。
7 |2 k4 i: ~6 Y2 G( }. M8 i7 j7 Q% q# L! u+ T9 M9 n7 h
志愿军方面也打得相当艰苦。八连指导员于占和带领二排打退敌人几次进攻,他头部,左手和左腿分别受伤,仍然坚持指挥战斗,直到右臂和右腿被炸断。在牺牲前,他把指挥权交给六班长王炳瑞(二排正负排长都已经负伤),然后牺牲在王炳瑞怀里。战士们怒吼着为指导员报仇,浴血奋战。战士李兢峰跳出战壕活捉了三名美军士兵,王炳瑞冒着敌人炮火,16次为炮兵指示目标。全排一共打退美军13次反扑,歼敌两百余名。
& W# E( ~- c& U: T  U1 t
" t9 i5 N" c9 l, z3 X19时,暮色已至,志愿军由9连连长张国彦带领两个班接替了8连2排的阵地。几乎同时,美军为进一步进攻进行了20分钟的火力准备。炮火一停,F连开始向山顶进行最后的冲刺。他们冲到了离山顶只剩50码的地方,遭到志愿军9连冲锋枪和手榴弹的猛烈攻击,Reno高地上的志愿军7连也用机枪和迫击炮侧射。Chenoweth中尉也被手榴弹炸伤了。 F连的攻击停止了,他们奉命守住已占领的Vegas的部分阵地,而陆战5团的D连,E连和临时连都奉命撤回MLR重组和休整。: }1 U/ d7 W& ?" _- {$ z6 ?5 n+ j

, M4 O) y) z6 K0 @入夜后,美军尽管停止了地面进攻,但是空军却忙个不停,夜航轰炸机向志愿军阵地和后方倾泻了24吨半的炸弹。志愿军则进行了小规模的反击和佯攻。美军战史记载, Vegas高地附近的F连打退了三次志愿军的进攻,整夜都在发生零星的战斗。而战线上其他高地,例如Kate,Dagma等阵地都遭到了志愿军的小规模攻击。
; ~/ b, ?' y* L+ |$ P2 |/ w% Q( I- p% F3 D0 L/ V6 L8 A
27日晚上Vegas的局势是美军方面已经占领了高地的反斜面,而志愿军则占领着高地的正斜面,双方谁也没有能够控制山顶。在这个炮声隆隆的夜晚,双方在喘息,等待着明天的最后一博!

' ~5 J) x3 r7 Z7 x5 \9 n, D2 |! H/ k" k4 k
[ 本帖最后由 reninhat 于 2007-4-4 16:52 编辑 ]
作者: reninhat    时间: 2007-4-4 16:37

八. 艰苦的反攻(2); ^% x; H) \0 [" |7 \& P
5 t/ e- x' [# X9 C: b7 N
28日的凌晨来到了。; \$ T! V# J/ |, w; y/ ]4 k

/ A4 R" j& L7 q$ S2 X* a美军在28日的第一个行动,是在凌晨2点35分动用了11团的4个炮兵营的105榴炮和155榴炮向志愿军的集结地带和火力点发射了2326发炮弹。半个小时后,疲惫不堪的陆战7团F连开始了攻击,冲到了离山顶只有手榴弹投掷距离的地方。志愿军的一阵迫击炮弹劾轻武器射击把他们又打了回去。Estey连长重组部队准备再次进攻,其间美军的飞机大炮坦克又对志愿军的阵地进行了轰炸,而志愿军也用9连1排接替了阵地。
( m; X& q" ]) H& o: d- @* E# S7 J( R" j0 o; O8 C# O& D
不屈不挠的F连于5时再次发动进攻,又再次被击退,被迫撤到Vegas以南375码的隐蔽地带重组。不过这次他们的收获是抓到了这次战斗中的第一个志愿军俘虏,志愿军9连的' S$ ^4 p9 p5 u
一位投弹手。这时,美军方面意识到如果不对Vegas高地进行空中轰炸,那就很难把高地上的志愿军赶走,而就算是把工事全部炸毁了,事后还可以再修建。于是,在23分钟
7 [# L4 R& N9 ?4 G9 \% u之内,28吨炸弹就落到了Vegas高地上志愿军的头上。志愿军战史记载,从凌晨6点10分起,美军对马踏里西山阵地进行了轰炸,阵地上落弹1千多发,阵地工事大部被毁。
9 e4 J$ Q4 f  ]) f) U1 v' c
' F2 w7 K$ Z/ k8 V4 D& Z上午9点15分,铜豌豆一般的F连又向高地冲去,这一次,他们得到的是同样的结果 ---再次被志愿军的炮火赶了回去(志愿军战史记载,9时至11时,志愿军以炮群拦截手段打
+ n1 S$ _' J/ u$ L+ }0 F. v退美军营连级进攻三次)。9点30分,苦战了十几个小时的F连终于奉命撤回MLR休整。已经负伤的Chenoweth中尉是他的排最后一个离开Vegas高地的,这个时候,他指挥的排已经只剩8个人了,而他自己在拄着木棍撤离阵地后,被送往日本的医院进行治疗,花了两个月的时间才重新能够站立起来。他后来被授予了海军十字勋章。+ w/ p) X/ c5 I' J: a' e, Z
3 ^0 p! R& v* O/ t
在头一天表现欠佳的陆战5团2营E连接替了F连的攻击任务。而志愿军方面则命令9连撤出阵地,以炮火控制马踏里西山山顶。美军E连于12时01分开始进攻,07分攻占Vegas高3 D4 u- R! ~% v' e. @" v  z% N
地(这一次这么顺利很可能是因为志愿军已经撤出了阵地),紧接着就遭到了志愿军方面的炮击,炮击密度达到一秒一发(根据120师战史,志愿军炮兵在美军攻上山头后对山顶7 ~) U$ U& T! ^+ \
进行了火力急袭,但是时间跟美军方面的记载差了40分钟)。13时55分(这个时间是参考文献[5]),美军终于绝对控制了Vegas山顶(志愿军方面记载,志愿军炮兵在14时左右对
; H1 }! [+ [$ l5 p# W" X攻到山顶的美军两个班进行火力急袭并估计杀伤10余人)。但是他们的代价是相当惨重的,E连打得只剩下了58个人。
' @, y+ `* `# C. E6 S9 `1 t# f" Q; H) e$ D# M
这一段时间的炮战非常激烈。志愿军用炮火覆盖马踏里西山阵地以求大量杀伤美军。而美军则炮兵空军坦克向志愿军阵地狂轰滥炸,而且对志愿军炮兵进行反压制。志愿军
8 I# [1 `2 ~& k# k/ \" X& V7 {1 b358团通信连话务员,炮群前方观察员于成志表指挥火炮一次又一次射向冲锋的美军。在最后的关头,他向指挥部报告:“现在阵地上只剩我一个人了,我就是光荣了也决不
5 k+ A- z4 c& K9 Q4 T2 W后退一步!”这是这位18岁的报务员的最后的声音,他英勇地牺牲在马踏里西山阵地上了。
1 O, A! M8 z9 J; x' u
5 k, m  a9 T3 y) R6 p. u* J3 @" P& U+ d战斗中,美军俘虏了一位负伤的21岁的志愿军战士,他的任务是负责搬运物资。在审讯中,他告诉美军,志愿军攻击Nevada目标群的一个原因是这两个高地控制着志愿军的补
# @! O! I$ o% W1 z- c) D: B给线,而另外一个原因是,120师要给刚进入阵地不久的46军树立一个模范战例,因为46军差不多65%都是新兵(不知道这位战士是不是有意骗美军,因为46军显然不可能有整整65%的新兵)。
7 r) [- s. Z# P2 o% {- v' q) m2 _: C' K1 B- [; [' e, G$ ?
在夺回Vegas高地后的五个小时里,美军拼命构筑工事来抵抗志愿军可能的反攻,他们把战壕挖得更深,堆上了沙包。陆战5团2营营长Lee少校亲自来到一线进行指挥(中美双4 G  F6 H# q) _$ T! O
方都有营级军官到一线战斗,足见战斗的激烈)。2营F连的150人奉命来到高地后方的战壕内,随时准备增援E连的官兵。美军空军也没有闲着,在下午这段时间里,他们又往
, q4 A: W2 Q, ?% I6 Q志愿军阵地上倾泻了23吨炸弹,发射了3100发20毫米炮弹。2 s3 g0 d/ R3 p. z0 Y, @
8 |# ~* `' a+ y! E8 \. T8 T
夜晚到来了,18点55分,志愿军开始了反击,猛烈的炮火覆盖了马踏里西山阵地。美军估计投入攻击的志愿军有将近一个营的兵力,从Reno高地方向接近Vegas。陆战队11团
1 T: v2 ?7 P' d. v7 ]的三个炮兵营和623野战炮兵营向攻击的志愿军发射了整整4670发炮弹以拦截攻击中的志愿军。19点23分,在Vegas高地右翼,双方短兵相接,激战了20分钟后,陆战队员们9 ^+ v/ {, j% ~6 U8 U9 N
打退了志愿军的这次进攻。5 M7 e6 L2 G( t9 ?' D8 A
1 m) S" r: D, [& j# [. w
20点30分,Lee少校向营指挥所报告,志愿军可能会发动一轮新的攻击。果不其然,不到一个小时内,志愿军从153高地蜂拥而下,开始了当晚对Vegas高地的第二次攻击。21
: F4 ^; Y$ N: @3 P点30分,Vegas高地上的美军被志愿军从高地南翼包围了。志愿军曾经一度占领了高地顶峰,但是又被陆战队员们击退。战斗沉寂了一个小时后,志愿军在22点再次发起第三
* W* Y$ ^# H8 E# n次攻势,Lee少校向营部报告,他们发现在山坡斜面上至少200名志愿军士兵投入攻击。23点45分,志愿军包围了Vegas高地,并且夺取了部分阵地。但是陆战11团的炮兵再次
6 K  O( p: x& ~, o拯救了高地上的美军,他们发射了6108发炮弹,用倾盆大雨般的炮弹打退了志愿军的进攻。12点30分,志愿军开始撤退,然而高地北侧的一片阵地仍然掌握在志愿军手里。1 N! _6 a6 {# r7 }% Y+ l9 t# m7 r

2 C1 N1 M3 C; E& y8 i6 ^6 K0 b2 B29日凌晨3点50分,美军的7团E连,5团EF连一共三个连队,对志愿军在Vegas高地上的阵地发动了进攻,并且终于夺回了整个Vegas高地。然而他们的喜悦很快变成了悲伤,
* x4 @# N$ w$ L* lLee少校和Walz上尉在凌晨4点被一枚志愿军的120毫米迫击炮炮弹炸死(他们的报务员也同时阵亡),而11团1营C连的炮兵观察员Gray中尉也在接近山顶以更好地引导后方炮火5 R2 ~: N# u% M6 o( x
时被炮弹炸死。
9 P+ F0 s  y3 N$ s7 k1 c8 w7 V8 ~2 J+ D
: P* A- b  c6 ?4 y# X% N# d6 k在这一夜的战斗里,美军方面估计志愿军投入了两个营的兵力反攻(上面几段文字均是根据美军战史),而志愿军120师师史只是轻描淡写地记载当晚9连的一个班在炮火掩护5 S* p  F, p# Y6 d
下夺回了马踏里西山的阵地。究竟志愿军投入了多少兵力进行反攻,也许还有待对志愿军方面更详细材料的发掘。9 I8 d) A! v" x( l

; ^! S0 P5 ~6 r' g0 a战斗暂时沉寂下来了。美军方面开始从阵地上疏散伤员和阵亡者的尸体。Hall军士回忆,那天早上他和几个人把Lee少校和Walz上尉的尸体抬回了后方,那里还停放着至少二
& Q$ t+ A. E5 n5 M" R- i: F十具在前一个晚上阵亡的陆战队员的尸体,有的几乎被炸成了两段。这时,一位志愿军战俘被一名陆战队员从前方押解下来。走过这些尸体时,这位战俘停了下来,他显得很
( k/ l6 V3 Y8 H- w0 K. Q紧张,不断地看那些面无表情地看着他的陆战队员们。然后,他脸上露出了微笑,嘴里发出讨好或者抱怨的嘟哝(这里的英文我也没太看明白)。押解他的美军士兵以为他在笑% `8 `+ ]: {* e0 L# ^, [
,开始诅咒着推搡这个战俘。Hall觉得这个美军士兵已经愤怒到了几乎就要枪毙这个战俘的地步了。好在一名军官及时上去劝住了他。' n9 y( e2 I9 N6 j) P7 r" @& H3 E
- Y2 S4 ?4 Y1 X1 U6 B
志愿军在29日晚上的反击失利了,可是在下面的几天里,他们会善罢甘休吗?
" S3 s% p% \( o. n# c
$ @$ B: F: @% k% ^' d; F* e" n. B[ 本帖最后由 reninhat 于 2007-4-4 16:56 编辑 ]
作者: reninhat    时间: 2007-4-4 16:54

九. 最后的战斗$ }& Q+ e4 D# Y+ ]! I& N: F  P

0 Q7 y/ W$ Z/ U! W# a# Z很遗憾,志愿军方面的史料对30日和31日的战斗几乎没有记载,尽管这两天的战斗是包括在整个马踏里西山梅靓里东山战斗里面的。我无法确定志愿军是因为这两天对马踏里
# \& e* m8 o' R8 L/ R2 Z8 c9 O西山的反击没有奏效而一笔带过,还是因为觉得这两天战斗烈度不高而轻描淡写。所以,这一节基本是根据美军方面的史料而写的,值得提醒的是,其中志愿军投入作战兵力" n3 D" G4 @$ L) T
和损失情况,都是美军方面的估计,不一定可靠,而且从志愿军整个战斗的伤亡情况看,美军对志愿军的兵力以及伤亡的估计很可能都是严重偏高。1 }9 y7 S5 \3 b% C) j0 j, w
8 ?1 f9 `$ S" c' l, H, o
言归正传。29日天亮后,战场进入沉寂状态。志愿军方面不愿意在白天冒着美军的空军和炮兵火力进行强攻。而Vegas山头上的美军也借此机会进一步加强工事。在烟幕的掩' {( @4 k0 U9 I: s7 r. \
护以及韩国后勤军团(KSC)的协助下,他们象兔子一样拼命深挖战壕,又安置了自动武器,构筑了地堡。一直没有闲着的炮兵进行了压制性射击,而空军则对志愿军的19个目
0 Q: x6 l4 \# I3 ?% F& t( G) @标进行了空袭,直到天空开始下起雨雪。" x# c% g# ]! _4 J* B

# G; \) x/ n* {6 |; }& u晚上17点50份,预料中的志愿军攻势开始了。在美军看来,这几乎是26日志愿军第一波攻击的翻版。在突然的炮击后,志愿军兵分三路,直逼Vegas高地。三个连的志愿军接
4 I, i) q" ?/ e0 w/ N近了高地的两翼,遭到了美军5个炮兵营的6404发炮弹的弹幕的攻击(这是整个战斗中美军方面规模最大的一次弹幕) 。志愿军在付出重大代价后全线撤退。
- H. d& c/ j0 R/ J: q  o
. E5 t8 g- g0 L2 q! n19点45分,又一场激战突然爆发,志愿军突然出现在153高地的右翼。美军认为志愿军的目的是夺回阵亡者的尸体和抢救伤员,但是美军的炮火在10分钟内打退了志愿军。30; ]; f4 {5 Q; X" I& b4 J9 R1 P5 ]
日凌晨,志愿军再次以一个营的兵力发动进攻,并且切断了Vegas高地上美军的退路。激战到凌晨1点15分,志愿军再次全线撤退。美军清点到78名被击毙的志愿军,估计另
% W, S; q6 M/ a. S外有123人被击毙,174人负伤。
0 `8 {5 t' T6 H9 v  C2 ^2 }
9 n- G# Y( i+ K# x% U) S6 F+ v根据美军方面的记载,双方的最后一次接触是在30日上午10点,5名志愿军士兵出现在Vegas高地面前,他们旁若无人地走向高地,看上去好像是来投降的。可是他们突然开
4 e! s3 O* E) |2 o始投掷手榴弹,用自动武器射击。这场小战斗迅速结束了,三名志愿军战士阵亡,两人被俘,其中一人后来死去。志愿军方面没有任何关于这次小战斗的记载。这五位无畏的+ c1 r8 _4 k+ Y2 R4 h2 E
志愿军战士姓甚名谁,究竟属于哪个连队,为什么要采用这种自杀性的攻击,也许永远找不到答案了。
( p- t) Z% Q; W' k) M1 d$ a
/ A% |1 i/ i6 ^3 o接下来的时间里,战场基本恢复了平静,双方都没有什么直接交战,尽管美军空军又进行了几十次空袭。31日天明后,美军5团的D连和E连撤回了MLR。从中午开始,陆战7团
0 J1 l2 }/ B* E- J7 y  y开始接替陆战5团的阵地。陆战5团也开始搜索其阵亡将士的尸体。与此对应的是,志愿军战史里记载,3月31日下午,美军最后一次进攻的兵力只有两个班,其目的是拖回阵  w  k' V$ @/ d7 f% `7 [9 c* ]) i; B
亡者的尸体。
0 e! A- o. v5 X( V# T% {% r, D
; ^; o) X* \* I" _: d4 ~. c3 p这场持续了五天五夜的血腥豪赌,终于降下了帷幕。
; X# }! C% m# i* o/ k" |) I0 `9 A$ I
[ 本帖最后由 reninhat 于 2007-4-4 16:57 编辑 ]
作者: liu13231200    时间: 2007-4-21 18:45

没有炮火,没有空军,志愿军到到这种程度真不容易,向烈士们致敬!
作者: leaslie    时间: 2007-4-22 01:10

原帖由 liu13231200 于 2007-4-21 18:45 发表5 t! ?7 u+ W( H8 S
没有炮火,没有空军,志愿军到到这种程度真不容易,向烈士们致敬!
老兄这次战斗志愿军的大炮可不比美军少,空中支援倒是没有!
作者: nanjin1937    时间: 2007-4-26 15:55     标题: 大胆 胆大

兄台有没有考虑过朝鲜出兵的玄机呢?且不闻,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苏联为何按兵不动?单叫中华儿女客死他乡,孰之罪、非战之罪也,乃政非正也!
作者: qazwsx1970    时间: 2007-4-27 08:51     标题: 回复 #9 reninhat 的帖子

英勇的中国军人。
作者: 飞龙    时间: 2007-4-27 09:10

苏联出兵就不好收场了,况且老毛也有借打美军来长长国威的想法,毕竟毛子顶着,不会放任中国再度全盘变天,最多给赶回鸭绿江这边,老美不可能把全中国给占了去。
作者: nanjin1937    时间: 2007-5-6 18:19

斯大林是绝对不会出兵的,这就如同斯大林明知希特勒要对苏联动手,他早就开始进行军队的秘密动员工作了,但是,在战后的文献上是很少这样描述的。因为直到苏德开战,斯大林的军事部署才进行了30%,战后的斯大林重点放在欧洲大陆的争夺上,同样,美国的战略重点也在欧洲,在于跟争夺斯大林欧洲的统治权,杜鲁门为什么不让台湾的蒋介石趁火打劫呢,就是因为杜鲁门只想打一场有限的战争,他是根本就不会跨过鸭绿江。没有哪个联合国军官接到过入侵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命令。而我们却师出无名,顶着个“志愿军”招牌自欺欺人,谁会愿意客死他乡,谁不愿意好好建设自己的家乡、建设新中国。志愿军=雇佣军
作者: 应安    时间: 2007-8-13 20:36     标题: 回复 #15 nanjin1937 的帖子

痴人说梦。* k0 P" v( j9 S( Y
当联合国军向中国边境推进时,麦克阿瑟放话-"我要让亚洲GCD国家血流成河"、"不能期望联合国军在鸭绿江边停止不前".
作者: 老K    时间: 2007-8-13 20:54

好贴!图文结合段落清晰,感受颇多。但在13兵团中40军只能算38.39军的陪衬,可惜可惜。。。
作者: 半日光辉    时间: 2007-8-13 22:11

麦克阿瑟说什么只是说说,你也可以叫嚣你要让美国血流成河,和麦克阿瑟当年的叫嚣是基本上一共效果,最多就是没有记者报道而已。; D' t9 ?' M( m
米国怎么说也是民主国家,它不民主谁民主?一个军事指挥官还没有权力对一个主权国家发动进攻
作者: wang8621    时间: 2007-8-13 23:13

把道格在记者面前说的当成出兵的理由?
$ i4 C, |* W3 y! V, M' J# C
, V3 `* P- p! H) [0 {那斯大林大叔是不是真的要实现共产共妻了??
作者: 半日光辉    时间: 2007-8-14 08:34

原帖由 nanjin1937 于 2007-5-6 18:19 发表 , C, ^9 p2 P0 w7 L$ E
斯大林是绝对不会出兵的,这就如同斯大林明知希特勒要对苏联动手,他早就开始进行军队的秘密动员工作了,但是,在战后的文献上是很少这样描述的。因为直到苏德开战,斯大林的军事部署才进行了30%,战后的斯大林 ...
& \3 @( Z  P: }4 B你这么说就过了。出兵朝鲜的决策正确与否有待争论,不过作为志愿军指战员来说,他们没有在战争中捞取任何好处。而且这些士兵们当初跨过鸭绿江的时候也确实怀着崇高的信念的。他们是没有什么决策上的错误的,他们是士兵,也没有那样的权力。从士兵在一场战争中的表现来说,他们已经做得非常出色了。
- }. w5 m, R- T) j' [而且雇佣军这种说法一般来说指的是为了在战争中获取利益二主动加入战争的,想好了再来说,不能想当然。
作者: luckpanzer    时间: 2007-8-14 11:21

每个人都有言论自由,这是权利。同时每个人也有尊重他人的义务,尤其是对那些牺牲付出过的人。
+ c! b; u7 S$ X# v% m你可以否定一件事,即便是站在现在的立场去否定当时的正确决定,只要你能对自己的言论负责。6 g$ b% p; V8 i! K" i2 ^
最后明确一下我的观点:我不希望有人身处一个安逸的环境,却去批评那些为了创造这个环境而牺牲的人!
作者: luckpanzer    时间: 2007-8-14 11:25

原帖由 wang8621 于 2007-8-13 23:13 发表 ' n/ A$ p! [! p9 ~
把道格在记者面前说的当成出兵的理由?
* R* U4 v" Q. m, D- {$ `
3 R9 N, f3 D" ?9 |, H  V* O& ^6 Z; F那斯大林大叔是不是真的要实现共产共妻了??
1 d1 o$ m9 D, @在民主国家有一种东西叫舆论,有一种手段叫控制舆论。
; b& W1 j( k& D0 v3 T9 X麦克阿瑟不是一个纯粹的军人,他眼中更多的是政治。8 P8 D4 r; t7 v  w' ?5 i8 ]+ v
朝鲜半岛实际是各方政治势力的对抗,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同一阵营中的不同国家;同一国家中的不同势力……, K/ E& K) D, ], F* }
杜鲁门和麦克阿瑟就是后者,他们绝不是国家最高统帅和一个前线指挥官那么简单。
作者: wang8621    时间: 2007-8-14 19:41

原帖由 luckpanzer 于 2007-8-14 11:25 发表 % v' V  X9 p# @2 p: `* j
8 \: W( y5 q+ O' G3 C& d! _
在民主国家有一种东西叫舆论,有一种手段叫控制舆论。
4 e2 b, n, F+ g8 a麦克阿瑟不是一个纯粹的军人,他眼中更多的是政治。' S. X. q- J  ?3 }' x1 ?
朝鲜半岛实际是各方政治势力的对抗,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同一阵营中的不同国家;同一国家 ...
1 K3 G6 M6 _/ i
. I+ e9 e5 L6 r道格的确不是纯粹的军人,但是更不是纯粹的政客。+ {+ s1 R/ ^- x% V1 }2 p" t9 U' c. E

+ s9 r) Q2 X+ s他的确喜欢放卫星,唱高调,鼓噪国内舆论支持自己的战区,做人家的太上皇。但是这些政治行为还是为了军事目的。。
4 [% }( }0 {  h3 O  C$ [% s  L, k7 v) ]+ X) w( }
就好像巴顿整天吵着要踢共产党的屁股,要和苏联干架,难道巴顿就是一个军人中的政治老鼠?& R9 o0 K4 o- |, _! L: g

" m% t1 L/ a, x3 s# g& w其实道格究其一生,没有表现出对政治太大的兴趣(除非这种政治行为,能够给他带来征战的好处)退出军职后和大多数美国军人一样,远离了政治
作者: 半日光辉    时间: 2007-8-14 20:13

麦克阿瑟能说出老兵不死这种演讲,说他不是纯粹的军人有点过了,毕竟他比艾克更加军人一点。他热衷的倒不是政治,而更多的是作秀,人各有所好嘛
作者: wang8621    时间: 2007-8-14 20:56

LUCK既然表明了他的看法,顺便表明一下我对韩战的看法:  ~: X) V. C5 _* R& Q

0 O; Z) }/ e7 T. @  朝鲜战争,本质是苏联代表的集权共产主义阵营和美国为首的自由资本主义阵营的对抗。( P; @  ?' i4 L7 r
朝鲜战争的挑起人是金日成(或者是金成柱,其实金日成只是一个符号,抗日英雄金日成的传说第一次出现是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那是现在的朝鲜国父还在吃奶。5 w- P8 K- |/ d+ F7 s9 ^! Y8 `) v

# `# i( h8 b( U8 y' `% @0 t目的?? 当然和当年高丽攻百济,攻新罗一个道理,还用得着一帮专家花时间去研究吗?
& Q4 J$ v  c! a% o8 b! ~: {# Z% I/ ^6 l: ^
苏联和中国支持或者默许了他的这个行为,并给予了军事上的援助。
! y# X) G5 _2 R1 \2 z  r3 u" r而美国由于误判而没有武装南朝鲜,从而在一开始陷入相当被动的境地。- E% S' I" ^+ j4 h' n2 @
因此如果从谁发动战争,谁就承担战争责任来说,毫无疑问。美国出兵的理由应当是足够的。(当年唐太宗就是以这个理由攻高丽的 )% [$ a3 ~  U  K

5 a' @' k5 X2 y8 P' G0 J/ ^当美国投入战争,并且挺进鸭绿江边时。很显然,对于共产主义阵营,一旦金氏政权灭亡,除了政治上的失败,还意味从此苏联直接和美国盟友接壤,失去了缓冲的余地。但是斯大林不想直接和美国对抗,于是毛的红色中国成为苏联的代理人,代表苏联于美国直接对抗,而苏联则是幕后的角色。
! D' l) M: \9 p9 X" s& b6 `) N3 Z" z) b( M' K" B
  这就是我对于中国介入朝鲜战争的看法:本质上,是作为共产主义阵营的一员,对整个集体行参与一个集体防卫的义务。尽管实质上是尽了盟主的义务。
7 K7 F4 N! i; @5 N0 K    美国尽管将领叫嚷着,但是实质上是进行的一个警察行动。美国没有进攻中国的想法和计划。尽管对于赤色中国抱有敌意。。 - l: B8 c6 m) t
   
  j( O" Z' {' M! m! I   而中国领导层的缺失在于: 承担了本应盟主承担的义务,进行了一场扩大范围的战争。
作者: wang8621    时间: 2007-8-14 20:59

原帖由 半日光辉 于 2007-8-14 20:13 发表 6 l6 Y8 @# ?4 H8 M
麦克阿瑟能说出老兵不死这种演讲,说他不是纯粹的军人有点过了,毕竟他比艾克更加军人一点。他热衷的倒不是政治,而更多的是作秀,人各有所好嘛
% W# U, U& t" b& i2 r
4 ?7 C1 E4 v" z  \9 K
不错,麦克只不过是马克安东尼,艾克可是奥古斯都。。。。
作者: 半日光辉    时间: 2007-8-14 21:59

最近同时活跃在这里的两个高中生的差别很大啊
作者: wang8621    时间: 2007-8-14 22:32

一个是“森林男孩”另一个是谁呀??
作者: 半日光辉    时间: 2007-8-14 22:57

不是你吗???难道我记错了?
作者: wang8621    时间: 2007-8-15 09:17

呵呵。。我是82年的,8621是因为上海的电话区号是8621。。
作者: luckpanzer    时间: 2007-8-15 09:41

南朝鲜违反相关协议单独成立政府搞分裂的事情就当不存在了哈……
7 g# y* M8 e' {7 W
. A/ Q, S& U, Y9 x7 V麦克阿瑟离开军界远离政坛是因为他玩输了,他不是纯粹的军人更不是纯粹的政客,他想要的是权力,地位,声望……
6 h$ g$ Z3 m: z* [9 U% c. y6 t或者说,他唯一的目标就是成为核心。
作者: wang8621    时间: 2007-8-15 11:16

南朝鲜单独成立政府搞分裂?LUCK别欲加其罪行不? 1 I+ z0 j8 [% j' y

2 S* c  m& E4 w% ^% b3 d 南北朝鲜都是1948年左右由各自盟主扶持建立的国家。一个八月,一个九月,凭什么一个建立,另一个就不能建立?/ Y+ B' i- R4 f6 L* c. F4 {

1 u& L4 B6 D0 ~早在各自成立政府之前,朝鲜就已经是南北俩个超级大国俩控制区,俩种意识型态对立的俩个世界了!各自成立国家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3 [+ [1 r( n' j' g许苏联在控制区扶持金成柱政权,搞个人崇拜,不许美国人在南方扶持亲美政权? 苏联能建立东德,美国就能和西方一道扶持西德,这东德西德是当时国际环境下的自然产物,难道还得硬套上所谓的'分裂国家‘史观??4 C8 p4 J, o( r) p, F8 c9 f$ w- w

/ T0 `. n( H9 u+ a* r什么逻辑嘛。。
* l6 F" j2 C+ ^* m; `& I7 s" V* @' v, e
  俩个 大国在朝鲜分割各自的势力范围,当然要各自扶持,建立对自己亲善的结盟政府了! 有什么对错之分?' V, }9 R3 h$ ?4 ]

* h; r7 Y- x" \6 S6 w  U) x6 \   你对苏联说:你别支持北朝鲜了! 对美国说:你别支持南朝鲜了。
& }, |5 Y5 c% R  Q9 s! Q5 F1 Z$ L咱们扶李氏老皇上复位,高丽王朝老店新开罢。。
% w& h& G3 M, h( J/ w0 a1 E$ X' V9 R- u  C
谁肯??苏联肯吗?俄国毛子在亚洲的形象实在不怎么好,谁知道我前脚卖了金成柱,后脚朝鲜人不会投靠美国?. F& m1 q9 u/ [3 L7 h5 @* ?

# _% _$ w7 z. p' J6 x美国肯吗? 谁知道苏联不会扶持激进分子搞颠覆,前脚美国离开后脚就把朝鲜赤化??. }, W9 d2 Z  |4 E6 o

8 f9 e9 X5 H+ X9 z7 T6 B5 P
9 v4 E  X2 L: X2 }$ ^5 F朝鲜本来可以象东西德一样隔墙对峙,老金越过墙,挑起战争自然是他。
" l+ `- N) S4 r) V* V4 s$ n0 H# Z7 u) Q- n" w8 k
非要在找什么理由,给挑起战争给个理由,辩护什么的。。我觉得很没意思
+ a% L- @& E  ^+ ~% v$ ^- j: ^4 |4 Z% i) y6 y, I  D
打了就打了!象当年高丽国,就是为了实现自己野心统一全半岛。有些人干吗非要涂脂抹粉,说些什么 新罗百济分裂国家有罪拉
( _9 D7 Y3 H9 e& S" L什么高丽是正义的统一事业拉。。唐朝出兵扶持新罗是怎么怎么干涉人家内政拉。
8 H6 w6 R- d& r0 b: g' f+ s7 b$ L* o- M
指责南朝鲜建立政权是什么挑衅。。
7 u+ H& Y5 v& Z' V2 [* b
! t+ W: f6 b- v! Z- C8 |SORRY,那实在是欲加其罪,何患无词
作者: luckpanzer    时间: 2007-8-15 12:42

把朝鲜和德国等同看待……) n- ?7 K" N$ x- g0 J" A7 w
算了,反正那段历史也不是什么机密,各方较力也都是台面上的事情,感兴趣的自己找资料看吧。
作者: wang8621    时间: 2007-8-15 13:17

朝鲜和德国的区别在于,南北双方都有武力消灭对方统一半岛的企图。。
+ ^2 X' M8 ?" D: ~7 I: q9 E2 Z
) U" P2 U7 T5 W# B; k/ U# u但是李承晚的野心得不到美国支持,美国没有武装南朝鲜,南朝鲜的野心也只是李承晚及其一小部分人的一种构想而已。。既没有武装,也没有任何的入侵计划和企图。。- S1 J* u9 k7 r, T$ B

# L5 [0 u, E+ v/ B* s, f" L( i而北朝鲜却被苏联和赤色中国武装起来,因此老金的野心得以行动,他因此越过三八线挑起了战争。。" ?4 p# R/ U/ R3 m( G" @7 M1 {

/ W. c1 m+ i/ V/ `% {8 o+ E9 {& {* c6 `           因此我不认为南朝鲜对于发动战争有什么责任。。因为事实就是北朝鲜发动了战争,这是事实
- x( ~2 j8 S6 E; O% h. G
( m) D, t% P, ], b承认一个事实有多难吗?非要扭扭捏捏找各种理由,摆出自己出兵的许多理由,其实只有一个理由--实现自己的野心' j2 z  R7 [* N% f% G, V4 U) N
6 W: r  Y  Z/ H  G: D5 z: z
我知道LUCK的顾虑:是不是承认历史,大家就觉得是政府错啦?是不是当年牺牲就错啦?是不是影响到政治稳定啦?是不是损害了民族自豪感啦?
2 D, }/ [' b9 z! @# G6 h! _2 j$ u% L% O- V4 b2 @
0 C& T. a% x  G5 U

  d7 x" o( @, i1 `5 L2 A# f* `( x9 I+ `+ n) w0 Q  n4 i
切。。。小日本说瞎话改历史书那才是真的没民族自豪感呐。。。。
作者: luckpanzer    时间: 2007-8-15 14:33

即便这里面没有阵营的对立,中国出兵朝鲜也是有利的。
" o4 D+ h2 z" C; F$ ]北方先出兵没错,可是之前的政治格局呢?2 M  k3 g  Z6 f* _+ u2 e
德国作为战败国是注定要被瓜分占领的。但是朝鲜半岛不是,他是被解放的,三八线只是军事分界线,而不是实际分割线。
' l. a" J2 U, c% \朝鲜的全民选举建立统一的政府是协议形成的,李承晚自己捣鬼,否则他什么也得不到。金家后世怎么评论尤其是对被朝鲜的统治如何不说,在当时他的声望比李承晚高,至少他是真的抗过日的。那时候李承晚在哪?日本投降的时候朝鲜可不是现在的态势,南北民众的心态也不是现在这样。
2 R2 t# L7 H8 w4 l, o6 p北方军队有苏联支持中国支持,南方军队就都是民兵了?
/ |$ x' W1 R/ R( a, g
2 t3 z- N+ M# z0 W+ e" W还是那句话,朝鲜战争的政治背景以及谁先挑起来的和中国无关,中国在这次战争中得到了实惠才是最重要的。想挤兑中国政府得不偿失不如说抗美援越更容易些。
作者: chen0529    时间: 2007-8-15 14:44

似乎军事分割线也就算实际控制线了吧,有谁那么不怕死的.............敢到军事分割线附近到处逛
作者: luckpanzer    时间: 2007-8-15 15:57

我是说那是临时分界线,和德国的分区占领不一样。
2 G2 B8 M9 D# [1 [! i: w4 S7 E这其实也是美国人当初傻了,非拉着苏联对日作战,到后来杜鲁门自己都后悔
作者: chen0529    时间: 2007-8-15 16:59

当时不是美国老一心想快点打完嘛。估计他们自己也打烦了,脑子一空白,就拉苏联了
作者: 越骑校尉    时间: 2007-8-15 19:04

当上“朝鲜国家主席”的金日成跟传说中的抗日英雄金日成不是同一个人
作者: 半日光辉    时间: 2007-8-15 19:12

这个问题就不是同一个人的问题了,而是“人”的问题
作者: wang8621    时间: 2007-8-16 00:16

原帖由 luckpanzer 于 2007-8-15 14:33 发表
% K, Q# z, D0 M; y" |" a0 U. n即便这里面没有阵营的对立,中国出兵朝鲜也是有利的。
( z% _5 s  e: W) m4 _% ?/ I4 b4 z9 n北方先出兵没错,可是之前的政治格局呢?8 k: M7 U! X5 j
德国作为战败国是注定要被瓜分占领的。但是朝鲜半岛不是,他是被解放的,三八线只是军事分界线,而不是实际分割 ...
% `" R8 a  K( X( \
0 l5 C9 o0 P, Q. d8 b0 [
德国被分割的原因不是因为战败而是美苏对峙的结果。。。没有两大强国的对峙就不会出现一座城市被从中间隔开的奇怪国界。。这才是原因。4 a; C4 O5 H+ l
朝鲜苏美各占一半又怎么会“ 不注定被分割占领呢”?
4 P% C; s+ _7 v* X+ z7 U5 q4 K如果“解放”是区别,请问台湾同样被“光复”,怎么就没有被从中间断开呢? 因为台湾没有两大阵营的对峙,而不是因为她是被“解放”的。。
; ?, J9 R! I$ @  W
( r; ]; Q) [+ H" }3 r4 a! O7 H    老金45年朝鲜独立时年仅32岁,而金日成的抗日游击队是早在1910年代就出现的,20年代日军档案中多次出现“金日成”已经被击毙的资料
' k) v( u# w8 [; s可见金日成只是一个符号,也许金日成,的确是日本吞并朝鲜后早期的游击队领导人,以致游击队都叫金日成而已,这才有了屡次击毙,又屡次复活的事情可见金日成即使有这么一个人,也早就战死了。
% i- z* P' w/ t6 h至少不可能45年的时候还只有30岁。+ f; g% ~( T, h) q5 m3 n
9 B, `4 W+ a) F( r: N
   对于选举协定的事情,我想波兰,捷克的事件之后大家也都知道所谓的选举是怎么一回事了。。基本上,凡是苏联占领下的,选举出来的都是苏联的代理人,而,美国占领部分是进行了普选的。。当然如果共产党真的当选,美国是不会坐视不理的,不过我怀疑是不是有人这么做,因为欧洲人当时都把美国看成从新大陆回来拯救陷入苦难旧大陆的救世主。羡慕美国的强大安逸和富足。。
" H' q. T+ J1 `' p# i0 e- G
8 Y) A- h" R- O; I而俩者对峙的前线,基本就是各自按控制线一分二,比如德国和朝鲜。当然也有保持了领土不偏不倚中立的例子,比如奥地利和芬兰,也仅此而已。。% \/ s0 r) ~* N* F
8 q" i2 }. W9 p" D' H; ~8 s
     至于朝鲜人的心态,45年前的不管是东北的抗日联军,还是朝鲜的游击队,都已经被日军彻底打散,沦为小股流寇的性质,游击队的影响力并不大(请不要想当然的拿南斯拉夫的例子来想朝鲜)朝鲜的游击队势力很弱,是战后才由苏联扶持起来的,老金本人也是战争结束时才从苏联回到朝鲜的。朝鲜人对金日成和李承晚的态度不可能有什么区别 就好像东北人当时不会对毛泽东和蒋委员长有什么偏好一样。。& X" {" g6 X( N! @
8 O# T  Q1 {9 f! ^1 Q
            至于“北朝鲜有苏联中国支持,南朝鲜就是民兵了?”,这话说得就有点无视事实了,完全是在事实面前无话可说,在赌气耍赖了。 我不屑于对这句瞎话做任何解释!大家看双方初期的兵源和武器对比就明白。
& [- y. B8 Y7 B4 j, k  F2 u# g7 H7 t  s5 F+ ^, D$ q- \9 [

/ ?% n7 \0 L0 c& c& ?
( v/ b0 ^3 N, E* t2 I# C- Y! S  G最后 LUCK同志总算承认是老金发动了战争了。。这点值得表扬。。
  c2 F& s/ b: J0 j: h: c( S9 I
. B2 [1 ~' C1 x8 a3 V不过也得批评LUCK一句: 你最后一句话多余了。。。有点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意思了。。呵呵。。。
作者: luckpanzer    时间: 2007-8-16 09:09

无视,我从来就没说过战争是南方发动的,我是说双方都在搞动作,北方先动手罢了。
! K* X6 k" C8 h2 n. H6 ?3 w金日成的问题很重要?不管他是不是传说中的民族英雄还是只是利用了一个现成的名字,至少他获得的认同或者说他所代表的集团所获得的认同要高于李承晚。# a5 B. a8 }6 Q( k3 q
朝鲜半岛和德国的区别看不到吗?
" t) K. W) Z7 Z作为最大的战争策源地和欧洲大陆政治的框架的重点,德国必须要被分割,这样可以把一个大国从政治版图上抹去。至少英法是坚持这种立场的,美国更愿意在欧洲大陆获得一个稳定的立足点。英国太强势(考虑其历史渊源)法国靠不住(看看其后戴高乐对美国的态度),那么占领下的德国就是最好的平台。
2 ^6 N/ E& o1 h) L5 r1 t. T5 J朝鲜呢?从冷战角度看,核心毫无疑问的在欧洲,远东地区美国已经获得了日本实际控制权,加上太平洋岛链,形成对社会主义阵营的包围足够了,不需要更大的缓冲区域。而朝鲜半岛实际上对美国人来说是多一份不多,少一份不少的位置。由此,在这个地区没必要和苏联针锋相对的争夺。
* m. [; _6 ^5 x& Y; J7 l实际上北方的行动是把双方都拖入了一场谁都不想进行的战争。或者说,在战争开始以后,对立的两大阵营才开始真正考虑如何利用既定的政治条件来争取自己的利益。
作者: wang8621    时间: 2007-8-16 09:24

说什么南北双方都在搞动作,北方只是先动手云云。。# N; I- ^; Y# T$ f

3 w. U$ m, V' P) l2 p# E我不屑对这种面对事实的公开撒谎进行解释:任何对比了当时双方得到武器规模,和对比苏联和美国对各自属国军事援助内容的人都清楚这是怎么回事。 3 J) C  M) |3 B# C7 e4 i4 y
    当然我不排除“南朝鲜当天攻击了38线北侧某广播塔”,塔周围散布了几十具身穿南方制服,遍布弹洞尸体。。
作者: wang8621    时间: 2007-8-16 09:33

原帖由 luckpanzer 于 2007-8-15 15:57 发表
: I% c2 G% _! ]  s& R我是说那是临时分界线,和德国的分区占领不一样。
0 V% A8 r! a$ v8 P0 h9 p; d5 ?这其实也是美国人当初傻了,非拉着苏联对日作战,到后来杜鲁门自己都后悔
0 I" z& G# x% a5 F( ?2 U9 ~6 F

+ |3 |. \" Z+ [# P7 Z. ?' ]4 M( |( h, q6 z% o9 A
杜鲁门一直是一个老实人好人,错不在他。拉苏联对日作战的不是他! 他还反对苏联出兵来着。。
作者: luckpanzer    时间: 2007-8-16 10:14

搞动作又不是单指军事行动。政治把戏也是引发战争的因素。
, C. ?: r* }8 U杜鲁门是替他的前任后悔……
作者: chen0529    时间: 2007-8-16 10:17

北朝鲜能如此迅速的狂扫南韩,说明是充分准备了的阿
作者: hongqi315    时间: 2007-8-31 15:46

朝鲜战争的最根本的结果之一,,,,就是伟大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战力位列全球一流之列
作者: brokos    时间: 2007-9-21 15:08

原帖由 chen0529 于 2007-8-15 16:59 发表
, y0 Q) E1 ^. d7 T. @/ F4 q当时不是美国老一心想快点打完嘛。估计他们自己也打烦了,脑子一空白,就拉苏联了
$ D3 a# a  o0 @4 {
, Y. A3 p4 A; ^- e/ Q8 }1 e6 U  W
不请也会自到的.
作者: brokos    时间: 2007-9-21 15:08

原帖由 chen0529 于 2007-8-16 10:17 发表
! }- m2 }$ p, I$ L% x; w北朝鲜能如此迅速的狂扫南韩,说明是充分准备了的阿
! ?# i( \8 b) s6 w3 B% E( D
7 Y/ ~0 [# [+ I; X, P8 h: v+ P2 Y
俄式装备就是比美式强
作者: z888888    时间: 2007-10-3 11:26     标题: 回复 9# 的帖子

我诚心诚意的希望多看到帖子,真的很希望啊,给这个论坛吹进了一丝新鲜空气,前所未有的新鲜 , 你认真发出的帖子,我已经无从可回了,太完美了。
作者: z888888    时间: 2007-10-3 11:31     标题: 回复 43# 的帖子

我诚心诚意的希望多看到帖子,真的很希望啊,给这个论坛吹进了一丝新鲜空气,前所未有的新鲜 , 你认真发出的帖子,我已经无从可回了,太完美了。
作者: julian1984    时间: 2007-10-9 22:24

出兵朝鲜,尽管伤亡惨重,但打出了国威军威,使后来多少代米大统领都不敢再次和中国军队正面交战,也使苏联老毛子认识了中国人的战斗力,不再拿我们当二流小兄弟,保障了多少年的和平,这个意义不是死多少人算得过来的。
, D8 ?7 ]2 B9 e: Z5 _' F! j: D0 C  T$ \没有这一战,也许会是一场全面战争来代替它发生,也许就在我们的本土,那会死更多人。0 ~" C3 [% \1 w$ P5 y
也是这一战,让美国意识到和中国结盟的好处,才使两国在70年代顺利建交,使中国重返联合国。
& L* u8 n( g6 C5 @* t6 O1 ^6 w这就是这一战的多米诺骨牌效应。
5 O6 g: u  a9 j另:麦克阿瑟是有些本事的,可惜和杜鲁门打局部战争的战略思想不一致,一心只为自己的虚荣和狂妄而战,忽视美国的国家利益,忘记了战争是政治的一种手段,远称不上军事家。毛泽东和彭德怀跳过单纯军事实力的强弱,从国家未来的发展趋势着眼,力主打了一场国家之间的总体战,破坏了米国的战略意图,是朝鲜战争战略上的胜利者,不论是军事还是政治见解都超过各自的对手。
作者: nanjin1937    时间: 2007-10-23 16:27

我们为此付出的代价也未免太大了吧!
# L; M# {# z# k我们是以牺牲我国建国后宝贵的发展机遇期为代价。因此,我们现在才特别强调要珍惜现在的“战略发展机遇期”正是由于丧失了初期弥足珍贵的发展机会,使得我国早期的领导人急于弥补,在施政方略上“过急过左”,这才有以后更加错误的“十年文革”。棋错一招、招招错啊!!!
作者: Ferrero    时间: 2007-10-25 11:00

原帖由 nanjin1937 于 2007-10-23 16:27 发表
; e; L0 D1 m- [( r3 L# O我们为此付出的代价也未免太大了吧!
% H9 H. T; J' J我们是以牺牲我国建国后宝贵的发展机遇期为代价。因此,我们现在才特别强调要珍惜现在的“战略发展机遇期”正是由于丧失了初期弥足珍贵的发展机会,使得我国早期的领导人急于弥 ...
) b$ p6 Q8 |1 W& s! g
! R% U( y3 G5 A1 c, c  R0 S
文革在当时来说是历史必然,至于原因嘛,偶就不说鸟.......
作者: nanjin1937    时间: 2007-10-25 12:05

是不能说还是不肯说呀?
# e, x  @# A1 c; O: o4 F  d! L( q5 `  ^0 z( H
是说不得还是说不好?
作者: Ferrero    时间: 2007-10-26 09:17

原帖由 nanjin1937 于 2007-10-25 12:05 发表
; g5 }& O9 b8 a$ L( H8 x是不能说还是不肯说呀?
& b1 D0 ?6 w/ ^  ?
$ S9 y) O7 k; H# a% A! i4 Y是说不得还是说不好?
+ p& e- T; e' J. y! l& T" l3 C
6 F; C0 H) K  i$ y0 p
你...你明知故问......
作者: nanjin1937    时间: 2007-10-28 14:27

原帖由 Ferrero 于 2007-10-26 09:17 发表 ; o! @5 e2 V/ p+ l: E$ w- K
$ a/ i5 X& M0 l

4 _( Y8 h1 t& N( p  }你...你明知故问......
' w9 s: B: ~  D5 W& T" j* \: x7 J# R

" c0 L6 T# c) L  `! Q非也、非也!我是真想知道啊!
作者: liugang922    时间: 2008-3-6 15:32

看看后来“志愿军”墓的结局就知道有多么可悲了!
作者: deawing    时间: 2008-3-7 11:12

做事的,一定会做错事。出兵打个仗这样大的问题,影响的不是几个人,而是几十万士兵,几百万后勤,几千万家庭,几亿人民的国运。我想决策层考虑的一定不是枝节,而是主流。今天我们在扯很多事情,也许看起来很大,确实很大。但是,还没有发生的事情也许更大。而这件没有发生的事情,正是由于当时的决策才没有发生。扪心自问,我们真的能怪这一仗吗?
作者: reninhat    时间: 2008-3-7 18:20

那是老毛的投名状,一如之后老邓的投名状
作者: 半日光辉    时间: 2008-3-9 23:11

陈可辛去年算是没白干,可算让我等为和谐国的一些举动找到了合适的措辞。
作者: bbxiongmous    时间: 2008-3-25 13:09

的确,文革是有必然性的,但是和朝鲜战争关系不大,唯一可能有关的就是太子爷的意外阵亡了。
5 _; J# n* c+ _- P/ g朝鲜战争的积极意义恐怕也在于此吧。* u) N! H3 V' R' P
要不,谁知道,今天的中国会不会和朝鲜一样。
作者: superman1879    时间: 2008-3-28 15:39

无论这场战争是如何开始的。毕竟我们有那么多先辈为了自己心中的理想,用劣制的装备,去在一个莫生的国家和世界一流的米国军队打了一场面对面的战争。
; @" m, {# a0 @* v- O无论付出了多大的代价,毕竟为我国创造了几十年的和平。他们的牺牲我个人觉得是值得的。
作者: 半日光辉    时间: 2008-3-28 22:01

楼上你觉得死了那么多人是为了让你觉得“值得”的吗?
作者: hyyy    时间: 2008-3-29 08:20

我早就发现这帖不对了,我会找人关闭的,以后拜托不要讨论建国后的事情,尤其是和我国有关的,看清楚我们论坛的宗旨,不要给论坛惹来麻烦.
作者: aaaggg    时间: 2010-12-20 19:28

大国都是打出来的!历史如此今后也是如此!!!
作者: 火心    时间: 2011-1-3 03:43

不过江不等于没有危险,直接接嚷的话,察抢走火会很危险的.




欢迎光临 燃烧的岛群军史学习论坛 (http://www.bikooo.com/)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