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国民革命军军战斗序列 [打印本页]

作者: 浆糊    时间: 2007-6-12 00:48     标题: 国民革命军军战斗序列

为witp国军战斗序列准备资料$ ~3 |9 |/ X1 v$ U
为便于查找资料,计划将楼层与番号对应,请勿灌水,如资料有误请另行发贴指出,谢谢1 C) f# K$ X6 j! @# m0 l% K
7 T7 o  I+ X% Q, r0 n$ s3 }8 x
国民革命军第1军
, p; s1 n# ]5 G
3 ?6 o6 C! r( Z! L- O' a( S该军源自黄埔军校教导团。1924年11月20日,黄埔军校以该校学生组成教导团,任命何应钦任团长。12月26日成立教导2团,任命王柏龄为团长。
! e! p1 j! G. M2 L1925年2月两个团参加东征。1925年4月13日合编成党军第1旅,旅长何应钦。4月底扩编成国民革命军第1师,师长何应钦。8月和第2师(由教导4、5团编成)合并为国民革命军第1军,蒋介石任军长。9月19日任命周恩来为政治部主任。20日收编许崇智粤军一部为第3师,师长谭曙卿。9月20日蒋介石率军参加第二次东征。10月14日攻克惠州。12月改编粤军张和、余鹰扬部为独立2师(1926年改称14师),师长冯铁裴。 - w! O; E# e3 m1 ^# e
1926年1月4日新增教导师,师长王柏龄。1月20日蒋介石辞军长职,何应钦升任。1师师长职由钱大钧接任。2月26日免王懋功2师师长,调升刘峙为师长。教导师改称20师。不久钱大钧与王柏龄职务对调。3月蒋介石通过“中山舰”事件逼迫共产党员退出第1军,邓演达接任政治部主任。
! g: |$ y; O! [是时,该军序列为:军长何应钦,参谋长蒋伯诚。下辖1师,师长王柏龄(升任副军长后仍兼师长)。2师,师长刘峙。3师,师长谭曙卿。14师,师长冯铁裴。20师,师长钱大钧。此外另辖两个补充团。 - x- j, J# z9 q, B* c9 L4 ]5 z( C
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1军1师、2师由副军长王柏龄、参谋长蒋伯诚率领参加北伐,其余部队留驻广东。9月初,2师参与攻打武汉,1师攻打南昌。10月1师攻击失败后王柏龄逃跑,副师长王俊代理。同时将总预备队补充师扩编为21师、22师隶属1军,由严重、涂思宗分任师长。
* l7 X0 C5 ?' C" }0 |' x1926年9月3日何应钦率所余各部(除20师仍驻守广东)北伐攻闽。9月中旬将其中1个补充团扩编为独立4师,师长张贞。1927年1月顾祝同接任3师师长、薛岳接任1师师长。4月胡宗南代理1师师长、卫立煌接任14师师长、蒋光鼐接任22师师长、陈诚接任21师师长。5月1日国民革命1军进至鲁南。7月撤至苏南。8月参加龙潭战役。在此期间,增设新9师隶属1军。 % \, J( ^2 U8 Y0 k; u( {6 i
由于该军建制过大(至1927年9月已辖9个师),大本营于1927年9月26日决定将1师、2师、22师留归1军建制。其余各师分别编成国民革命军9军、32军两个军。
3 n( m/ x6 _5 S! u+ I+ T) `2 f至1927年底该军序列为:军长何应钦(1929年3月刘峙接任)。下辖1师,师长蒋鼎文(1928年1月升任副军长后仍兼师长)。2师,师长徐庭瑶。22师,师长胡宗南。 1 l$ x& r* x: ]- l4 p+ [
1928年7月1日蒋介石举行各军编遣会议,成立整理委员会。国民革命军第1军于1929年7月缩编为师,25日任命刘峙任师长、张克瑶任副师长。徐庭瑶、胡宗南、张承治分任1、2、3旅旅长。其中1师和22师另编为国民革命军第9师。该部于1929年3月参加讨伐桂系的战斗。 ; b8 o% J- }9 S
1929年10月西北军起兵反蒋后恢复军建制(任命顾祝同为军长,李明扬为副军长,下辖1师、2师、独立3旅)并参加讨伐西北军的战斗,1930年参加中原大战。 , E; L& m- ?0 A* ]3 t2 ^
中原大战中第一军的序列是 ; ~8 n, F: F! k" s
军长顾祝同
+ e- G- O# ~" R; g' v, q7 _- m 第一师 徐庭瑶/胡宗南(都是代理)
/ c# T0 k% N7 I# l: U0 B% n  第一旅 胡宗南 " y+ b6 ~8 Z1 R
  第二旅 黄杰
) U6 d, H  s- e8 r8 c  第三旅 彭进之(好象作过河南的什么官) 6 b* i) F6 q4 |5 J4 _0 Z
 第二师 顾祝同 * e  o" f' `- j( l( }
  第四旅 楼景越(老蒋的警卫员,后来做到警二师师长,下落不明)
9 M/ i$ |( E' K' Q6 d  第五旅 不知道
4 r; e8 O/ u0 Q5 C7 c/ l5 c* a  第六旅 郑洞国
. l) i" W% S/ f5 [" s 第三师 陈继承
: P- G; V" |/ _4 ^# o5 L' `0 P% {  第七旅 李思愬(老人儿了,北伐时的团长)
( d1 Y) i# j4 e! k  第八旅 李玉堂
5 X& K: z1 r, k8 @  第九旅 李仙洲
& ~' T) G' V7 `, I# f$ Z1931年7月4日陈继承接任军长后下辖1师和3师,胡宗南、陈继承(兼)分任师长。1932年5月李玉堂接任3师师长。其中1师下辖3个旅,3师下辖2个旅。
0 ?0 Q& e* C4 {3 u$ O6 V: K1933年该军调往甘肃参加围剿红军。之后调出3师,以78师和西北补充旅补充该军。1936年西安事变发生后被编入“讨逆军”第二纵队。
$ w1 C6 R, g' g! O是时该军序列为:军长陈继承,后易胡宗南。下辖1师,师长胡宗南(辖李正先、詹忠言两个旅)。78师,师长丁德隆(辖廖昂、李用章两个旅)。西北补充旅,旅长杨得亮。
5 M/ @5 Y; k: g5 m1937年9月因抗战需要,以该军为基础编成17军团,军团长由军长胡宗南担任(仍兼军长)。1938年5月12日李铁军接任军长。7月28日陶峙岳担任军长。该军参加过凇沪会战(其间32师曾隶属该军)。1938年6月参加兰封战役。同年秋参加武汉会战。 ' C8 ~/ f9 G: y4 K; t
是时该军序列为:军长陶峙岳。下辖1师,师长李铁军,1938年5月12日李正先接任。78师,师长李文,1938年7月7日刘安祺接任。1939年167师(师长赵锡光)加入该军序列。 8 L* @& u- D! Q* V9 N
1940年5月周士冕接任167师师长。6月丁德隆接任军长。1940年9月韩锡侯接任78师师长。1941年5月韩锡侯接任军长。许良玉接任78师师长。1942年4月张卓接任军长。6月王隆玑接任167师师长。1943年6月臬春涌接任1师师长。1945年1月罗列接任军长。薛敏泉接任78师师长。5月许良玉复任78师师长。7月黄正成接任1师师长。 / W) _. T2 s  f" v
该军至1945年底序列为:军长罗列。下辖1师黄正成。78师,师长许良玉。167师,师长王隆玑。 & C0 i8 b8 Z$ e9 h& u, Z* Y
该军自1941年5月隶属34集团军后,参加过豫中会战,长驻陕西。 7 G( y# {6 p5 B0 D! `! b& ]$ w
1946年5月该军整编为1师,军长罗列改任师长。下辖整编1旅,旅长黄正成。) M& X$ {- G0 S0 s2 A
1946年9月改旅于山西浮山被歼,旅长黄正成被俘。1947年6月重新建立,任命吴俊为旅长。整编78旅,旅长沈策。整编167旅,旅长李昆岗。1947年5月该旅在陕北蟠龙被歼,旅长李昆岗被俘。重建后任命匡永美为旅长。
8 I: r- x+ s' C9 k' Z& }& `是时该师序列为:师长罗列。辖1旅,旅长吴俊。78旅,旅长沈策。167旅,旅长匡永美。 / f* e# M: h# m' T/ C& p
1948年9月恢复1军番号。军长改由陈鞠旅担任,所辖各旅恢复师番号。1师师长周环,1949年1月袁书田接任。78师师长陈坚。167师师长曾永美。 0 r) I& |/ o0 e/ ?8 Q& K
1949年11月该军于四川与解放军作战时被歼灭。
2 l- E$ d: p, r# K# z* ^
* {# Q4 p$ T' ^  n, b资料2
) r4 `" t3 c: `+ Z1 y+ p4 L第1军:中央军嫡系部队。国民革命军第1军的历史最早是1925年8月编成的,首任军长是蒋介石,党代表廖仲恺,政治部主任周恩来。第二任军长是何应钦。1933年统一编号之后的首任军长是陈继承(字武鸣),胡宗南于1936年4月继任。该军是胡宗南军事集团的起家部队。1938年7月,由于胡宗南任17军团军团长,所以被免去第1军长的兼职,专任军团长,由该军第1师师长李铁军(字虞午)继任。为加速中央军非嫡系化部队的嫡系化进程,胡宗南在蒋介石的支持下,以交流干部为名,令第1军军长李铁军与湘系军第76军军长陶峙岳(字岷毓)对调职务,陶改任第1军军长,李改任第76军军长。此时有副军长李英(号兰荪)、张坤生(号诚厚)、罗历戎(名立荣)。1940年6月15日,陶峙岳升任胡宗南之第34集团军副总司令,由蒋介石手令陆军大学特别班第四期学习成绩第一名之该军第78师师长丁德隆(字冠洲)继任军长。此时副军长罗历戎。1941年5月25日,丁德隆改任新组建的第57军军长,调原第80军之第97师(现改隶第57军)原师长韩锡侯继(号荫五)任第1军军长。副军长仍为罗历戎。1942年春,韩锡侯调任第37集团军副总司令兼第91军军长,调前庐山军官训练团办公厅副主任张卓(字叔达)继任军长,副军长罗历戎、李正先(号建白)。1943年3月,李用章升任该军副军长。1944年,罗历戎调走,严明(号果人)升任副军长、杨彬(字东屏)由第37军副军长改任第1军副军长。1945年1月9日,军长张卓升任第29集团军副总司令,同日调原第8战区副司令长官胡宗南指挥部参谋长罗烈(原名先发、字冷梅),为第1军军长,此时副军长为李用章(1月9日调任第3军副军长)、严明、杨彬、刘超寰(字镇中,1945年1月9日任命)。1946年初,国民党军进行整编,第1军改称整编第1师(仍是军级)。师长罗烈、副师长许良钰(号凉月)、刘超寰。1948年3月,罗烈升任整编第1军(相当于兵团)军长,调第16军(未整编的军,相当于整编的师),副军长陈鞠旅任该整编师师长。1948年底,该整编师又恢复了第1军的番号,军长仍为陈鞠旅。1949年,陈鞠旅升任第18兵团副司令,仍兼任第1军军长,副军长段成涛。12月24日至26日,该军在成都战役中被人民解放军全歼,陈鞠旅被俘。4 d* r8 f, d( R) f' p! M( }
' N( f2 |* W' i! T- l- I
资料3
+ \3 y4 D  m% h8 \) E作者:   quyc
* ]. x9 L" M6 Hhttp://www.chinajunzheng.com/bbs/htm_data/111/0609/39889.html
. |" I8 h4 {& m( w
' q' @  `- i: D# U) L7 `: d) I& }3 s[ 本帖最后由 浆糊 于 2007-6-12 17:36 编辑 ]
作者: 浆糊    时间: 2007-6-12 00:49     标题: 国民革命军第2军

该军前生为建国湘军。1925年6月建国湘军参与平定杨、刘叛乱后于8月被国民政府军委会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二军。委任谭延闿任军长,鲁涤平任副军长,岳森任参谋长。下辖第4、5、6师共3个师,分别由张辉瓒、谭道源、戴岳担任师长。1926年春增设教导师,师长陈嘉祐。! l7 |5 }! v1 V; ]; V% o9 _) F
其中第4、6两个师参加北伐,隶属右翼军,进军江西,配合第7、第6军攻打南昌。1927年1月改隶东路军,由乐平、德兴入浙江取杭州。2月进攻南京,3月24日攻克。4月占滁州。/ l% a! j4 q' C5 L' a& X
此时蒋介石拟将该军缴械改编,该军闻讯后入湘归武汉国民政府指挥。4月底参加武汉国民政府的北伐。5月将其中一部扩编为14军。8 S" Q+ U1 s) z1 X( M! W
是时该军序列为:军长谭延闿,副军长张辉瓒。下辖4师,师长王捷俊,6师,师长戴岳,23师,师长朱耀华。
& M" z$ a4 E; M/ M9 Z9 P1927年10月南京国民政府讨伐唐生智,第2军投南京国民政府程潜部节制。10月参加讨唐战役。该军于年底缩编为国民革命军第18师,师长鲁涤平,后易张辉瓒。该师于1930年底参与围剿红军时被歼灭,师长张辉瓒被俘后枪决。8 }& W) c/ G3 D8 f4 R+ O) `
1929年国民政府为讨伐桂系军队,于3月2日编成第2军,以朱绍良任军长,下辖第6、第9、第11师和独立第4旅。10月蒋鼎文接任军长,陈诚任副军长。该军隶属2路军参加讨伐西北军的战斗。1930年该军下辖第6、第9师两个师,隶属3军团,参加中原大战。# k" w$ ^4 o- r5 `6 D8 T! h
该军至1931年隶属4军团时只辖第9师(辖李良荣、刘戡、陈琪3个旅),师长由蒋鼎文兼任。参加围剿红军的战斗。9月李延年接任师长。郑作民继刘戡任旅长。周开勋继陈琪任旅长。- D' j7 H) ]( D) z( w+ }
1936年该军再次整编。军长仍为蒋鼎文。所辖第9师以郑洞国担任,副师长黄祖壎。下辖赵公武、罗奇2个旅。隶属驻闽绥靖公署。
2 U8 o% X0 K7 a) O1937年8月李延年接任军长。以第3、第80师补充该军序列参加抗日。9月第80师留驻福建,第3师改隶它军,以93师补充。) i0 H2 X! F: m0 l, d  C
该军至1938年初时序列为:军长李延年。下辖9师,师长郑作民。93师,师长甘丽初。102师(武汉会战时补充该军),师长柏辉章。1 w) g: n$ T+ J5 H  P4 r  E
1939年第93、102师改隶它军,以103师补充。1940年76师(师长王凌云)加入该军序列。2月9师师长郑作民阵亡,9月张金庭接任9师师长。1941年103师调出,以新33师(师长杨宝谷)补充。1942年6月王凌云升任军长。夏德贵接任76师师长。1944年10月陈克非接任9师师长。
3 i& J% r. B. J/ `# q# O该军在抗战期间先后隶属于12集团军、15集团军、军委会直辖、20集团军、军委会直辖、远征军直辖、11集团军、陆军总司令部直辖。先后参加凇沪会战、武汉会战、桂南会战、1939年冬季攻势、枣宜会战、第二次长沙会战、缅北滇西战役等。0 d5 L4 I* D1 j& ]+ I. [* I7 F
该军至抗战结束后序列为:军长王凌云。下辖9师,师长陈克非。76师,师长夏德贵。新33师,师长杨宝谷。
( d, c( T/ [" C0 Q% P- A1946年5月该军整编为9师。原军长王凌云改任师长。1947年12月张金廷接任。下辖整编9旅,旅长陈克非。整编76旅,旅长刘平。预备2旅,旅长杨宝谷。1947年夏该师调入中原参加内战。
" f2 E% ?! D& V4 j  @1948年9月该师恢复军番号及建制。是时序列为:军长陈克非。下辖9师,师长蒋作英。76师,师长张桐森。164师,师长不详。
: ]0 U; s" d8 T' g' v' O, c1949年9月该军与124军编成20兵团。司令官由军长陈克非担任(仍兼任军长职务)。12月率部于四川宣布起义。
作者: 浆糊    时间: 2007-6-12 00:54     标题: 国民革命军第3军

该军前身为滇军朱培德营,在讨伐广西陆荣廷部时逐渐扩建为师。1924年10月受大元帅孙中山命改编为建国1军。1925年8月改番号国民革命军第3军。军长朱培德,参谋长朱克清。下辖7师,师长王均。8师,师长朱世贵。9师,师长朱培德(兼)。该军另辖1个宪兵营和1个炮兵营。
; a% H! k& E3 b) h% t1926年7月该军率3个师(留2个团驻防原地)参加北伐,隶属右翼军。9月会同2军克萍乡、宜春、上高、新喻、高安等地,击溃邓如啄、唐福山部。10月协助1军、6军攻克南昌后负责警备南昌。
9 [+ L5 a" W6 {5 l% W1927年5月王均接任军长兼7师师长。黄实接任9师师长。8月1日在南昌起义时该军受到打击,一部被歼。
3 L/ o5 \* k) n9 J! w* [1 q1928年春该军与9军(出自3军一部)再次参加北伐,进至河北青县。同年秋返回江西参与“剿共”。 7 ?5 o6 \( U( O# q$ c
1929年春该军编遣为第7师,师长王均。以李世龙、祝膏如、李文彬分任旅长。 % e' |1 L7 X4 x" d8 M, ~3 V: [
1929年3月2日为讨伐桂系军队,重新组建第3军,任命朱培德为军长,下辖第4、第7、第11、第12、第18师弓5个师。不久,王均接任军长,第4、第11、18师脱离该军建制。3月26日该军和5军组成1路军讨伐桂系。10月14日攻击西北军。1930年参加中原大战时为预备军团。
2 W0 j: H* y( d( ^- u$ J; ]1931年7月该军编入“剿赤”军南路集团军3军团,参加讨伐石友三。不久调往豫南参加“围剿”红军。
* A! V8 t; `$ X) D* `, F是时该军序列为:军长王均。下辖7师,师长王均兼任(辖19旅、21旅)。12师,师长曾万钟(前任为金汉鼎)(辖34旅、35旅)。
/ P7 D: R1 ?% X1936年军长王均应飞机失事遇难。曾万钟接任军长(仍兼任7师师长)。12师师长于1933年易唐淮源。1937年9月李世龙接任7师师长。
2 N& t8 @0 P7 V5 \  h/ R# i抗战爆发后该军隶属35军团参加太原会战。后隶属5集团军,军长改易唐淮源。1941年5月军长唐淮源于中条山阵亡,周体仁接任。该军先后转隶34集团军、38集团军。1943年新3师加入该军序列。1944年4月李世龙接任军长。 6 `2 ^# f) |& x- Q; b
1940年该军序列为:军长唐淮源(阵亡后易周体仁)。下辖7师,师长李世龙。12师,师长寸性奇(阵亡后易吕继周)。 ( @. E+ @8 R3 U* V
抗战后该军序列为:军长罗厉戎(前任李世龙)。下辖7师,师长李用章。12师,师长陈子干。新3师,师长邱开基(原任沈元镇)。
$ Q5 F4 E. u: G$ |( W1946年该军归保定绥靖公署辖制。是时,12师调离该军,以32师(师长刘英)补充。 & n# T0 }# ]7 r  g
1947年10月该军于清风店被解放军歼灭大部。军长罗厉戎被俘。11月,32师于石家庄覆灭。该军至此番号撤消,不复存在。
作者: 浆糊    时间: 2007-6-12 01:04     标题: 国民革命军第4军

作者: quyc
0 L% J& f6 q6 h# h全文请参见http://www.chinajunzheng.com/bbs/htm_data/111/0611/44679.html,现为节选2 R" t* `! ?  U4 T
5 E2 v3 y, |7 o# @9 c$ n8 J
9. 武汉会战Ⅰ —— 初战九江
1 V' E) L% j5 Y# n1938年7月时,第9集团军吴奇伟部(辖第4军的第59师、第90师1个旅、第64军、第70军、工兵1个连)为兵团预备队,控置于马回岭、瑞昌、八里坡(九江)附近,构筑预备阵地。 ) i2 [* x# i: \, n
1938年7月23日夜半,日军波田支队由湖口乘船,在海军第11战队一部掩护下潜入鄱阳湖中鞋山附近,企图从姑塘登陆。守军预备第11师发现时,日军已进至滩头,24日10时,日军在突破预备第11师的第二线阵地后,向左、右扩张战果。预备第11师残部撤回星子。 % I% q. m" h3 `1 Y9 S
针对以上情况,23日午,第2兵团以第70军、第190师、第4军第90师的1个旅于23日夜由李汉魂指挥向敌反击;令第4军(欠1个旅)向九江急进,先于狮子山、螺丝山亘十里铺之线占领阵地,支援李汉魂军团的作战。并于25日将第90师的1个旅前往金官桥,归还建制。
" v& l" X( X* p( B25日九江方面,日舰20艘、飞机五六十架猛轰九江守军阵地和市区,掩护其陆战队登陆。第九战区根据以上战况,认为为保守赣北、鄂东主要阵地,不宜再向九江投入兵力而徒增损失,决定令第2兵团调整部署,并放弃九江。第4军附第155师即于本日晚占领狮子山、张家山至赛湖之线阵地,阻敌南进,掩护撤退。
& j: y5 y+ Z9 x, O' _7 T4 j
$ [& l3 t  K! b守军各部队按照以上命令,于25日夜撤向新阵地。26日7时许,日军完全占领九江。撤向九江以南新阵地的第4军、第29军团等各部此后即改由第9集团军吴奇伟总司令指挥,竭力阻止入侵九江的日军南进。 , ^' O+ |$ b2 V; Z. f
7月27日至30日,守军均固守原阵地拒止敌人。至31日,因日军发动猛攻,守军退守东姑岭、牛头山、金官桥、钻林山亘城门湖之线,与日军对峙。   Y* c/ G4 |+ s2 N( L# k. w3 [7 n

0 m  ~$ g, g1 v# p" j( ^7 l10. 武汉会战Ⅱ —— 血战马回岭、万家岭
8 q1 ~* m" n1 h/ d! ?; |当日军攻占瑞昌、第9师团由瑞昌向西南推进时,第106师团为配合第9师团作战,又开始发起进攻。
/ ^; s, f: P) a8月27日零时起,日军第106师团在航空兵及炮兵支持、掩护下,分别向守军第70军、第64军及第4军(第8军于13日后调整理,第4军接防)正面之雪里坡、长岭、十里山阵地发动攻击,但均被守军顽强击退。至9月2日,左翼第30集团军第72军陈家垅阵地被第9师团占领,第4军左侧背深受威胁,而当面第106师团亦有一部沿公路渗透至马回岭附近。因而薛岳下令留一部兵力逐次抵抗,主力主动撤出战斗,转移至德安以北乌石门东西之线占领阵地,继续迟滞日军。9月3日晚,各部队均转移到预定阵地。4日,日军第106师团占领了马回岭。
% W0 Z- R% I3 R) c  M9 Y由于南浔路与瑞武路之间守军的兵力薄弱,出现空隙。冈村宁次遂命停止于马回岭地区的第106师团向西推进。
& s( [+ v4 [9 p# G' j. \$ }9月30日,第106师团先头部队已进至万家岭、肉身观一带,向第4军阵地发动猛攻。守军依托既设阵地坚强抗击。当日下午,第74军第58师的1个团增援到达,投入战斗,至当晚,将突进至阵地前沿的数百名日兵消灭。 7 _% ^* X# {; ?7 J! z- i
10月1日至3日间,第4军附第58师向已占领万家岭、哔叽街一带的日军连续攻击;双方死伤均重。迄4日,双方在小金山、万家岭、张古山、箭炉苏一带反复争夺。日军第106师团主力全部进至万家岭地区时,薛岳从三方面抽调的部队也已从四方向万家岭地区靠拢,基本上形成了包围态势。/ {( L0 j& ?- Z) _
10月5、6两日,日军仅攻占了张家山和长岭北端高地,其它均被击退。薛岳认为歼灭当面日军的时机已经成熟,因此在6日13时决心围歼突入万家岭之敌。10月8日,第66军进占石堡山、老虎尖,以一部与第4军协力攻占狮子岩西北高地。激战至10日晨,第66军收复了万家岭、田步苏。第4军收复了大金山西南高地和箭炉苏以东高地。12日第4军退守永丰桥、狮子岩之线,与其它军继续向被围日军实施重点进攻。
. U; o6 f: R) r; i/ U* T( X) ?7 k10月13日以后,日军增援的第17师团之步兵团已到达武开路,与第102旅团会合。薛岳因进攻已无进展,而阻击部队及进攻部队的伤亡均极惨重,遂下令撤出战斗,全军退守永丰桥、郭背山、柘林之线。
! U) I' F- m- M9 R! B4 d2 R0 _10月下旬日军猛攻德安,因中国军队已撤出武汉,第4军奉命撤退,退守修水南岸。- F8 G  e, j, V; X' I  X& o- x

+ _! F) M% a4 Y$ `7 S) Z9 s! ^% N11. 第一次长沙会战
3 L0 p% X# C5 T: s' V% Z$ l1939年7月第60师调出。1939年9月第102师转隶该军。' K6 n! c1 ?) u0 T' {$ O. H
湘北为日军主要进攻方向,9月18日,日军第6师团及奈良支队开始向新墙河以北第52军前进阵地攻击,激战至22日,第52军撤回新墙河以南。
- x! G* J2 T& B$ l9 N9月23日拂晓,日军第6师团和奈良支队在强大炮火掩护下强渡新墙河,分别突破守军主阵地。第九战区调整部署,将第4军第59师预伏于长沙东南地区,第4军主力占领湘潭及其前方据点,配合其它部队包围敌人于战场而歼灭之。
0 Z1 [; H! Q: T9月28日,日军第6师团由汨罗江向南突进,上村支队沿粤汉铁路南进,受到中国第79军、第20军的夹击,有被围之虞。日军第11军见进攻部队处处陷入困境、战线延伸、补给困难,已无力再战,遂于9月29日下令撤退。 : Z9 l1 U4 G$ N+ w/ t6 W# C
第9战区司令长官部决定将102师调属第4军,作为前敌追击部队追击败退日军。日军仓促应战,被击毙者甚多。10月6日,第4军追至新墙河南岸后获令就地驻防。第一次长沙会战胜利结束。
' Q4 \+ }1 A4 o$ ]& H! E! m
  H: p! Y* W* s: _/ ?5 g" O12. 第二次长沙会战1 F" l5 T" B) I, p3 S8 L
第二次长沙会战前,第4军警备湘北新墙河南岸公田、杨林街、鹿角、磊石山之线及桃林、西塘各以东油港河东岸筻口、草鞋岭、大小桥岭各前进据点。7 w6 N- B# b" F. @
1941年9月上旬,日军第6师团为掩护主力集结,解除渡河地带的侧后威胁,向第4军新墙河北岸前进据点进行扫荡作战。9月7日晨,第6师团第23、第45联队在航空兵支持下从忠坊向大云山北侧雁岭、詹家桥展开进攻,遭守军阻击后向东南侧迂回;其第13联队向大云山西侧进攻,与守军第102师发生激战。
- z: J2 k' v9 ]$ K( n9月8日至9日,日军第6师团主力继续向大云山东侧猛攻,守军虽奋力抵抗,但因日军兵力、火力均处于优势,乃弃守大云山。10日,第6师团主力认为已完成扫荡任务,撤离大云山,向桃林方向集结,其第13联队则在甘田、团山坡附近被中国第102师和第59师一部所阻,陷于苦战。同日,中国第58师收复大云山阵地。. [; L, C$ x8 v1 Y' C! _, {0 L
9月17日,由各地调往湘北的日军已全部集结完毕,进入进攻出发地位。第九战区在新墙河南岸的守军为第4军的第59、第102、第90师和第60师(由第37军配属),大都是经过大云山战斗、于18日拂晓前才从新墙河北岸撤回而仓促进入阵地的。
! ~2 v7 x" u6 ~  w0 Q6 l0 E. S9月18日拂晓,日军发起全线攻击,在炮兵、航空兵火力支持和战车协同下强渡新墙河。第4军各师凭借既设阵地抗击日军。第102师正面抗击日军第4、第3、第6师团的集中攻击,战斗尤为激烈。数小时后,日军渡河成功,突破守军第一线阵地。第4军乃转入长湖东、西第二线阵地,继续抵抗。日军第3、第4师团及早渊支队沿粤汉铁路两侧地区迅速向南突进,第3师团一部迂回至第4军侧后。日军平野支队也搭乘海军舰艇沿洞庭湖东侧前进至湘江口的青山附近登陆,与主力协同,向该方面守军第99军展开进攻。至16时,第4军第二线阵地又被日军突破。该军军长欧震遂令各师逐次掩护,向关王桥以东山地转移,占领有利阵地。
, g  N% ?- @  I8 d0 E* Y19日,第4军第59、第60、第90师阵地均遭到日军第40师团攻击,激战竟日,双方仍在对峙中。日军第4、第3、第6师团快速向南突进,傍晚分别到达汨罗江北岸的石头铺、长乐街附近。 " P* w' A/ x/ q+ s% M
9月20日,日军第4、第3、第6师团及早渊支队从骆公桥、新市、磨刀石、浯口等渡河点强渡汨罗江,突破第37军前进阵地。守军向主阵地撤退。日军第40师团配属荒木支队,击退第4军侧击后。至24日,日军第3、第4师团突破守军主阵地,将第95师、第140师包围。第37军奉命向麻林市突围转移,伤亡甚重。
0 A* {. b+ v+ g0 z9 e15日,日军又以刚从赣北开来的荒木支队增援。这时,第九战区发现日军有即向长沙发动大规模进攻的迹象,遂令第27集团军主力向新墙河以南转移,大云山战斗至此结束。
. h6 y3 `* A* g. ]: S6 ~( b: q/ V5 V" B1 A" {5 K
第九战区以及军事委员会原来就没有估计到日军会攻入长沙,未作在长沙近郊和市区防御作战的准备,因此日军突过捞刀河后,长沙无兵可守。28日,日军早渊支队再攻破第98师第293团阵地,突进长沙。至此,日军第11军认为已完全达到了预期作战目的,停止了攻势。
( G8 Q3 C% x1 o3 I' {10月1日,日军终因后援不继下达返转命令再次后撤。第9战区司令长官部命令部队全线反击,第4军主力追击日军败兵至新墙河,第二次担任新墙河防务。
% _  o2 |/ q0 D& S% T. [  ~  Z2 L' e5 c: m
13. 第三次长沙会战
! e' i4 E* q6 }8 Q$ A: _1942年6月第4军从湘北出发至曲江马场准备参与支援友军抗击日军登陆,并待机接收香港,但未及抵达香港沦陷,又因第三次长沙会战爆发,原属第七战区的第4军奉命从粤汉铁路回湘支持。 9 q# Z! ^% L  K* j3 Y
1943年1月2日,日军第3师团继续组织进攻长沙,将攻击重点由南门方向移向东门,守军顽强抗击。经过2天的激烈战斗,日军第3师团伤亡惨重,且因后方交通被切断,补充困难,而携带的弹药又将近用完,所以已无力组织强有力的攻击,将全部兵力投入第一线,亦毫无进展,被迫改为守势作战。 8 m  r) Z. G  a( Z
第4军已由广东车运到达株洲,第19、第27、第30集团军亦按照计划正向长沙合围中。
9 `* e* v  h. x6 E) q9 K1 C1月3日拂晓,日军第6师团及第3师团同时发动攻击,第6师团进攻北门至东门间阵地,第3师团进攻东门至南门间阵地。激战终日,围攻长沙城的日军第11军部队粮弹将尽,死伤惨重,攻势屡遭顿挫,且处于被中国军队包围状态下,处境危殆。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乃于3日夜间决定撤退。
: M1 u1 |; g8 ~0 ?1 X# }4日晚,第九战区获知日军撤退后,立即命令原准备在长沙附近合围日军的各部队改变任务,转为由不同方向堵击和追击撤退的日军。# }( B+ E6 X8 L  x8 A
第4军由阿弥街、左家塘,经东屯渡、石灰嘴、青山市、福临铺、李家坡、双江口道,向新市、兰市河追歼败逃之敌。第4军一部亦由长沙城南向梨市迂回,遂从侧面向日军第3师团实施侧击。在第79军和第4军的夹击下,日军第3师团陷于混乱,死伤甚众,被迫沿浏阳河南岸向磨盘洲退却,遭到北岸第79军密集火力的堵击,死伤及溺死者达500余人,改向第6师团会合。第4军、第79军及第26军也跟踪追至梨市附近,向日军发起进攻。日军两个师团并列向北退却,中国军队紧紧追击。该两军于7日凌晨退到捞刀河北岸、枫林港地区。
# q) g: T- D9 F) i/ d( u# K  l6 s1月8日,日军第3、第6师团由捞刀河北岸继续北退,遭到第73、第20、第58、第37军的拦截阻击和第4、第26、第78军的追击,第3、第6师团被包围于该地区。
* I8 e; @# d+ v% \+ v8 Y3 F阿南惟畿得到第6师团被分割包围的报告后,立即令第3师团、第40师团及第9旅团分别从麻林市东、象鼻桥和影珠山以北向福临铺和其以北地区推进,一方面解第6师团之围,一方面集中兵力向北突围撤退。
- z5 A( F% E4 B+ o! \$ O  S1月11日,日军第6师团及第3师团陆续突出拦截线,第40师团亦从春华山东侧北撤。第99军、第37军再在麻石山、麻峰嘴等地进行截击。日军一面抵抗、一面撤退。至12日,日军退至汨罗江北岸才得以收容、整顿。第20军、第58军、第73军、第4军、第37军和第78军尾追至汨罗江南岸。 . c5 F- ^' d1 A8 g* H3 h
1月15日,日军退至新墙河北原防地。至16日,基本上恢复了会战开始前的态势。第11军指挥所也撤回汉口。
/ V- V, H* Q5 D) O
* H$ C; X8 b! a; _3 z6 L8 w14. 长衡会战8 }/ C: x$ Y8 J0 P3 L9 W
1943年3月张德能接任军长。
' U; `: D- K. \1944年5月日军由湘北南下,发动总攻后,迅速突破守军第一线阵地,强渡过新墙河,向纵深攻击前进。6月7日夜下达了如下先攻占长沙两侧的宁乡、浏阳,再进攻长沙的作战命令。14日上午,日军占领浏阳。 8 [' E3 ~( `4 {+ |9 D
防守长沙的第4军下辖第59、第90、第102师及配属的炮兵第3旅,共约1万余人。其防御部署是:第59师防守长沙东车站以南至湘江的长沙市南半部,第102师防守东车站以北至湘江的长沙市北半部,第90师防守湘江以西的岳麓山。
+ w' e9 _* k# I( p6月16日,日军在航空兵直接支持下,对岳麓山及长沙市发动总攻,第34师团当天攻占了岳麓山东、西的虎形山和牛形山。黄昏时,日军第58师团突破第59师修械所阵地,“59师全部动摇,撤守妙高峰、天心阁核心地带”。
. A4 K3 W9 x; p) E* P1 [, V7 Y6月17日晨,日军在航空兵掩护下向天心阁和桃花山阵地猛攻,并施放大量喷嚏性毒气。双方死伤均极众。岳麓山方面,日军第68师团的第58旅团由第34师团右翼迂回至守军第90师左翼,猛攻燕子山阵地,第90师的第268团损伤过半,形势极为严峻。第4军决定将军主力增援岳麓山,令第59师及第102师各留1个团继续防守长沙市,其余部队于入夜时渡湘江转移至岳麓山。“但因当时情况紧急,渡河仓促,死伤更众。后续渡河部队被迫折返东岸。18日晨,渡河部队到达湘江西岸时,直溃退至邵阳,始得收容,为数不及四千”。长沙遂于18日15时被日军占领。
* R0 _# S4 r2 ?5 B第4军撤至邵阳后,张德能在长衡会战中擅自放弃长沙,解军法总监部讯办,最后被枪决。所辖三个师的师长皆被撤职法办。由第27集团军副总司令欧震兼任第4军军长。
) H: r; v- j$ B1944年8月沈久成接任军长。第4军开赴湖南酃县接受整训,从此脱离了抗日前线。

( C5 n/ c, }# v# @8 Y+ w7 j1 Z1 m: m5 C2 C5 B
[ 本帖最后由 浆糊 于 2007-6-12 01:05 编辑 ]
作者: 浆糊    时间: 2007-6-12 01:11     标题: 国民革命军第5军

5军, 编制:3个整旅(师) ,5万余人。后期全美械。
* k% b( s' }! W& G$ `6 T第5军是国军最早的一个机械华装甲军,其下辖的200师更是中国第一个装甲师。200师前身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直属战车营,杜聿明担任该师首任师长,为我国第一个机械化师,昆仑关大捷而一举成名,也成就了5军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战斗。再次作为远征军参加滇西反攻。华东作战,大大小小无数战斗,败仗很少。(5军在一年里转换指挥部就达300次以上,可见其转战的频繁。邱清泉的“逢五不战”就来源于此, 46年进攻苏北解放区,参加徐州以西扫荡作战,重创豫皖苏部队,5军主攻连续攻克濮阳、大名等重要城市,给解放军根据地造成了重大损失, 淮海战役中在陈官庄附近时被解放军包围,困守40多天。  
# E1 P; J# S8 A" q, V" u8 h% k成军以后,老杜便提出“训练场就是战场”、“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要求5军具有“五除”(除骄、惰、伪、欲、恶)、“三习”(习精、诚、勤),39年军事考核中被重庆军委会评选为全国第一。该军战术多变,最擅长的,不是爆破而是炮火,且步炮协同密切,攻击时一般采用多梯队纵深配备,以密集队型波浪冲锋,攻击时间常常选择拂晓和中午,在山地常用多路攻击和迂回(如豫东战役战役解黄百韬之围),在平原和村落多采用正面攻击,中央突破。
/ L- Q0 s3 D9 n2 J1 G9 `, k, u第一次印缅战役同古保卫战 “成功虽无把握,成仁却有决心!”的铿锵豪言最终流传开来,成为那个时代的传世经典。% D. @; n  ^# n
4 D9 v% }) z: ]" b; i$ i
资料2
4 }: j( W9 D) I6 H' _7 o) qhttp://www.worlditems.info/zh/%E5%9C%8B%E6%B0%91%E9%9D%A9%E5%91%BD%E8%BB%8D%E7%AC%AC%E4%BA%94%E8%BB%8D.htm
- b# i' s# N2 I" G$ C! I1938年初,装甲兵团(团长杜聿明)在湖南扩编为第200师,为当时国军唯一机械化部队,之后再扩为新编第十一军。1939年2月改用第五军番号。至年底时,编制为:
) M0 o& X' V$ w3 k1939年12月底至1940年初,第五军为昆仑关战役之主力,以重大伤亡夺回昆仑关,之后第五军调后方整补。1941年12月日军偷袭珍珠港后,日本进攻缅甸企图切断中国唯一对外之陆上补给线。国民政府应英国之请于12月底起派出第五军、第六军及第六十六军为远征军入缅甸。当时第五军下辖200师、新编22师(师长廖耀湘)、96师。第五军军长同时为远征军代理司令长官。由于英军迅速溃退,加上指挥的混乱和不当,中国军队陷入日军包围。第五军中的22师及直属部队撤往印度,所受损失较少(入印后22师脱离第五军建制);而200师及96师翻越缅北野人山返回云南,途中在原始深林内承受重大损失,部队减员过半,重装备重部丢失,200师师长戴安澜阵亡。
" y" P, T; G/ t) U; \6 A退回云南的第五军经过长时间补整,在1944年再次投入缅北战斗。1945年改换美械,当时之军长为邱清泉
( [( }0 S  @& i' ~. g4 W# v
9 g3 H; s8 p8 {9 D[ 本帖最后由 浆糊 于 2007-6-12 01:13 编辑 ]
作者: 浆糊    时间: 2007-6-12 01:30     标题: 国民革命军第6军

该军于1926年1月编成。任命程潜为军长,唐蟒为参谋长。下辖吴铁成17师、胡谦18师、杨源浚19师。: e1 C. r, }0 H, K
1926年7月军长程潜率领17师和9师参加北伐。18师留驻广东惠安。8月克平江,协同1军1师向南昌进攻。经过两次攻坚战,并得到第2、3、4、7军的协助始将南昌攻克。1927年1月该军转向南京进攻。3月进驻。程潜兼任南京卫戍司令。
4 E7 B# v- q& S5 d0 c3 |- K1927年4月蒋介石将该军19师解散,逼迫程潜去武汉。并且重新建立第6军,任命杨杰担任军长。程潜到武汉后于是年夏重组第6军,参谋长唐蟒参谋长,下辖李明暻17师、张轸18师、胡文斗19师、李国良教导大队。8月东征讨伐蒋介石。蒋介石下台后,杨杰之6军旋即消失。宁汉合流后,程潜又会同桂系李宗仁联合讨伐唐生智。
, r4 b! o! X" ]7 y: X1928年5月,程潜同李宗仁争夺两湖地盘失败被扣。军长由17师师长李明暻升充。周希武升任17师师长。不久李被调走。以19师师长胡文斗升任军长兼19师师长,18师师长张轸升任副军长兼18师师长。后扩充一教导师,以彭子国担任师长。
: k/ D2 W: Z7 ~& g1928年8月军长胡文斗被部下杀害,张轸代理军长。周希武17师投奔湘军何健。其余在江西被王均第3军缴械。该军番号撤消。
4 _1 x! O+ Q: S2 n1929年为讨伐桂系,以山东复渠部扩编为第6军,下辖第20、第22、第29师。隶属3路军。1930年隶属1军团,参加中原大战。大战结束后改辖第22师和第74师。1931年增编81师。, s; l' J/ }8 |: N
是时该军序列为:军长韩复渠。下辖谷良民22师、乔立志74师(师长后易李汉章)、展书堂81师。后该军番号撤消,22师入56军序列,81师入12军序列,74师不详。
# C$ |6 V" p  l* o# N4 _4 B抗战爆发后重组第6军,以甘丽初为军长。下辖吕国铨93师、李精一新39师(后改番号49师,1942年入18军序列,1944年归还建制)、陈明仁预备2师(1939年12月入87军序列)。1943年1月,黄杰接任军长。其间该军先后隶属19集团军、9战区直辖、4战区直辖、9集团军、军委会直辖、1战区直辖、昆明行营直辖、远征军直辖、20集团军、11集团军、军委会直辖。
0 L" W2 [/ y  ~1 x8 J该军于1945年2月罗又伦接任军长时下辖青年军201、202、204师。后无所查(求教高手)。一般可以分为两种解释,抗战结束后撤消番号,或者在1947年前为解放军歼灭。
0 X! ?& @- f" w6 ?1948年3月国民党又以青年军207师为基础重建第6军,任命罗又伦为军长。下辖207师,师长戴朴。195师,师长罗莘求。1948年11月赵家镶接任军长。
$ U+ x7 }9 f' Q- S该军于沈阳解放时被歼灭。军长赵家镶被撤职,军番号撤消。
作者: 浆糊    时间: 2007-6-12 01:34     标题: 国民革命军第7军

北伐“钢军”国民革命军第七军 1 J: \2 G. O" l3 j; t; {
站长王坚整理
8 |- f  N$ f% i0 b  w) S. Y    该军前身为广西李宗仁第1军和广西黄绍竤第2军。
  A  h, r" k% X$ f$ C4 a    1926年3月国民党中央决定成立两广统一委员会。26日将广西第1、第2军合编为国民革命军第7军,任命李宗仁任军长,白崇禧任参谋长。全军下辖9个旅,以及2个独立团、1个入伍生团、炮兵、工兵各1个营。序列为:白崇禧(兼)1旅,俞作柏2旅,刘日福3旅,黄旭初4旅,伍廷飚5旅,夏威6旅,胡宗铎7旅,钟祖培8旅,吕焕炎9旅。
. {/ z* t/ J4 k; F8 ^$ Q    1926年6月北伐开始后该军以12个团参加,留8个团驻守广西。同时参谋长由王应榆接任。9月进抵武昌。而后回援进攻江西的北伐军。10月4日攻克德安。
4 i1 q# @, B$ [  s9 I    1927年2月该军所辖旅级部队整编为3个师,分别为夏威1师、胡宗铎2师、钟祖培3师。5月李明瑞接任1师师长。该军参加第三期北伐,兵至鲁南。6月李建侯接任参谋长。7月撤军。9月新增第4师,师长伍廷飚。不久该军第2师调出,第3师改番号第2师,第4师改番号第3师。同时两个师的师长分别易为李朝芳和尹承纲。11月该军缩编为4集团军第2师。1928年10月改番号为国民革命军第16师,师长夏威,下辖3个旅。0 f8 U8 ]) o/ E+ j8 i' |- @3 X
    1929年12月6日西北军杨虎城14师扩编为第7军,下辖17师另1个补充旅。1930年参加中原大战时,杨将所部扩编为3个师。分别为孙蔚如17师、冯钦哉42师、马青苑陕西警备师。1932年9月第17师调出,冯钦哉接任军长兼42师师长。3 m9 e* x' ?4 x7 M
    1935年9月该军编入西北“剿匪”军3路军9纵。此时辖42师1个师。西安事变发生时冯钦哉率领该军投降蒋介石,该军被改编为27路军。下辖柳彦彪42师和武士敏169师。军番号撤消。7 o* i0 a8 r* K2 u6 S- L# z
    抗战爆发后以桂系第7军改称中央军第7军。军长周祖晃,下辖徐启明170师、杨俊昌171师、程树芬172师。1938年6月张淦接任军长。漆道征接任171师师长。7月170师和171师合并,师长漆道征。! f! x7 r5 L9 I" [* u! x6 s8 O/ a
    1941年6月钟纪接任172师师长。1942年173师(师长粟廷勋)加入该军序列。10月漆道征升任副军长。曹茂琮接任171师师长。1943年4月朱乃瑞接任172师师长。7月徐启明接任军长。1944年7月刘昉接任173师师长。1945年5月李本一接任171师师长。8月钟纪接任军长。
0 f6 J8 \5 s& ]. ]6 z    该军长期隶属21集团军,先后参与随枣会战、1939年冬季攻势、第二次长沙会战、常德会战、豫西鄂北会战。6 F* H2 L* m* X6 W4 q8 v
    抗战结束后序列为:军长钟纪。下辖李本一171师,朱乃瑞172师,刘昉173师。: r2 m- u: l# w5 X$ s
    抗战胜利之后国军整面编,第7军,第46军,第48军在国军中仍被评为上乘,整7师在苏北,鲁南均有优异表现,只是打法依旧死板。青树坪战役结束之后第7军再与四野对阵,两个师居然毁于共军炮兵之下!
" l% _" A; e7 [2 g2 Y% g    1947年该军被整编为第7师,师长钟纪。下辖马拔萃171旅,朱乃瑞172旅。
+ g8 W5 b. O; [7 t  k. `    1948年9月该师恢复7军番号。军长李本一。下辖莫放171师(后易张瑞生),刘月鉴172师。; S% U0 `$ r1 R. U( i3 V% O
    该军于1949年10月在衡宝战役中遭受重创。师长张瑞生、刘月鉴被俘。年底该军在广西被全歼。军长李本一被俘。该军至此结束命运。
; c6 d7 F! [# W2 Y9 `, o( |. ]1 _; a    从军事角度讲,当时战斗看,国民革命军第七军和解放军较量确实保持常胜记录,国民革命军第七军在解放战争中和先前抗日战争中,对解放军作战都取得优异成绩,要不是李宗仁、白崇禧过于保守实力,与解放军保持距离,应可取得更大成绩,如下是一些鲜为人知胜仗:
. K; z1 T0 q8 i    1、46年7月16-19日;7军171师灵璧攻坚战,对华中9纵,胜利攻占。
+ F. f& e; `* w9 F; U; @+ t+ R% k    2、46年9月中旬;7军171师苏北泗阳进攻战,与华中9纵8天8夜激战,成功占领泗阳城及外围。
. V$ m3 F4 E( k3 w( j- o8 \+ V! e    3、有名的泗县防守战。(华野健在老人认为8师伤亡非常大,根本和史料记载不同。)
7 \1 J" J6 W; ]: ?4 W9 {# N    4、46年11月7日;7军171师511团曹庄守卫战胜利,对手华野2纵4师。, c9 [0 d# B/ h7 {7 ], R) X7 a7 r
    5、47年4月26日;河阳遭遇战胜利。
: v2 p4 }- B. T2 b4 z# p! a    6、49年3月25/26日,湖北麻城战斗,对四兵团13军取得小胜。
  G2 e. n& d. k. O8 i& a8 D5 M& u    7、49年5月21日,赣江西岸谢埠市伏击13军37师的胜利。5 `6 x! Y: n9 n7 Q
    8、49年5月底,白崇禧还策划了一场“曼施坦因式”的反攻,组织了9个师包围了周希汉已渡过江的13军,准备全歼13军,整个四兵团无一人察觉,政委郭天民还要部队钻进白的口袋,幸好陈赓及时发现,动用14军接回了在赣江西岸的13军,才避免了比青树坪更大的失败。
$ J, R: d9 K* ]7 B6 }' q! {+ g  B2 J    因桂系国民革命军实力不足,在抗战前白崇禧的指挥作战规模在师级到集团军级之间,显示了其在战术素养方面的天赋,白崇禧也曾遭遇败绩但均能全师以退并于敌重创,“小诸葛”的称号也是在这段时期取得的。国民革命军第七军被誉为“钢军”!
- F* A. a4 d/ H) t8 j( V4 \: u    国民革命军第七军历任军长:; P" |% E$ G1 z2 S* e5 ?& v
    李宗仁(1891—1969)广西临桂人,字德邻。广西速成学堂步兵科毕业。历任南宁讲习所见习官、队副、桂林模范小学高级班军训教官、护国军第6军7旅13团2营排长、连长、营长、粤桂边防第1路帮统、统领、粤桂边防军第3路司令、广西自治军第2路总司令、桂军独立5旅旅长、定桂军总指挥、定桂讨贼联军总指挥兼定桂军总指挥、国民革命军7军军长、北伐军右纵队指挥官、中路军江左军总指挥、第3路总指挥、4集团军总司令、武汉分会主席、“护党救国军”总司令、“陆海空军”副总司令、“中华民国1方面军”总司令、4集团军总司令、5战区司令长官、汉中行营主任、北平行营主任、北平行辕主任、国民政府副总统、代理总统。1949年12月5日逃往美国新泽西。1965年7月18日回国。1969年1月30日病逝北京。/ M' ?. t" z3 `) S, z$ {) M/ U6 c
    杨虎城(1893—1949)陕西蒲城人,原名彪,以字行。出身绿林。1917年加入靖国军,历任营长、团长、左翼军第5支队司令、第3路第1支队司令、第3路司令、陕北国民军前敌总指挥、国民3军3师师长、国民军第10路总司令、2集团军10军军长、2集团军暂编21师师长、17师师长、7军军长、17路军总指挥兼陕西主席、代理潼关行营主任、西安绥靖公署主任兼17路军总指挥。1936年12月发动西安事变扣蒋,事后被迫出国考察。1937年11月26日回国,12月2日被国民党逮捕。1949年9月17日于重庆被国民党特务杀害。
( b) j- o) ^( r    冯钦哉(1890—1963)山西万泉人,原名敬桂,又名精一,以字行。历任晋军暂编师骑兵团2营军需长、靖国军第3路4支队模范连连长、1支队3营营长、第3路3团团长、陕北镇守使署暂编步兵团团副兼2营营长、陕北国民军2支队2营营长、国民3军3师6旅旅长、2集团军10军1师师长、2集团军暂编21师1旅旅长、17路军42师师长、7军军长兼42师师长、27路军总指挥、14军团军团长、14集团军副总司令、13集团军代理总司令兼98军军长、1战区副司令长官、察哈尔主席、12战区副司令长官、张垣绥靖公署副主任、北平行辕副主任、华北“剿总”副总司令、1949年1月参加北平和平解放。1959年被捕,1961年释放。1963年1月22日病逝西安。! ~* @4 U: v, R7 {6 e' w
    廖 磊(1890—1939)广西陆川人,原名梦祥,字燕农,号伯符。保定军校第二期步兵科毕业。历任湘军1师3团3营3连连副、连长、营长、3团团长、国民革命军8军4师副师长、36军1师师长、36军军长、53师师长、4集团军前敌总指挥部参谋长、7军副军长兼参谋长、7军副军长兼21师师长、7军军长、21集团军总司令兼7军军长、21集团军总司令兼豫鄂皖边区游击总指挥、兼安徽主席、省保安司令和省军管区司令。1939年10月23日病逝。7 `: f( m7 k6 U2 X' t
    周祖晃(1891—?)广西桂林人,字敬生。保定军校第二期步兵科毕业。曾任7军8旅16团团长、53师158旅旅长、15师旅长、7军参谋长、19师师长、4集团军第2路2纵司令、7军军长、46军军长、16集团军副总司令。后不详。死于文革。; c# K: ~  T1 ~6 K4 F9 o3 ?( ]; c+ }
    张 淦(1897—1955)广西桂林人,字洁斋。曾任15军参谋长、7军参谋长、21集团军参谋长、7军军长、21集团军副总司令、8绥靖区副司令官、3兵团司令官。1949年11月被解放军俘虏。1955年病逝狱中。
1 Q* f* [& V6 x1 w1 U& z) D2 S! l    徐启明(1893—1989)广西榴江人。曾任桂军2军(讨贼军)边防第1路司令、25师师长、170师师长、7军副军长兼170师师长、21集团军参谋长、豫鄂皖边游击司令部参谋长、广西绥靖公署参谋长、7军军长、第8绥靖区副司令官兼参谋长、北平行辕参谋长、10兵团司令官。1949年11月逃往香港,后转赴台湾。1989年3月21日病逝台北。
9 A' g1 S' |/ L" t2 |! x# {    钟 纪(1907—?)广西扶南人,字之平,号柱南。黄埔军校第四期步兵科毕业。历任军校5期区队副、国民革命军排长、连长、营长、13军2师独立1团团长、广西干训团航空班副主任、广西航空学校副校长、4集团军总司令部航空处副处长、中央军校南宁分校高级班主任、5战区391旅旅长、军政部第10补训处处长、172师师长、21集团军参谋长、10战区司令长官部参谋长兼第1兵站总监、7军军长、整编7师师长、联勤总部副总司令、第8绥靖区副司令官、第11编练司令部司令官。1949年逃台,任“国大代表”。1958年退役。
1 v  I$ h( C& }9 U# E    李本一(1903—1951)广西容县人,又名广,号善宽。黄埔军校南宁分校第一期步兵科毕业。历任国民革命军7军排长、连长、营长、171师团长、138师师长、5战区鄂东游击第10纵队司令、安徽三河行政区专员、176师师长、7军军长、3兵团副司令官兼7军军长。1949年12月17日于广西博白(一说平南)被俘。1951年镇反时被处决。 % |6 ]) ?2 n* ]3 T3 F1 N) o* g
http://www.hoplite.cn/Templates/hpjh0041.htm) H3 F! P! ]+ U. R) J6 s# {
1 ]+ H& `, R& E, g% u5 X% z" D
[ 本帖最后由 浆糊 于 2007-6-12 01:35 编辑 ]
作者: 浆糊    时间: 2007-6-12 01:38     标题: 国民革命军第8军

该军原湖南陆军唐生智第4师改编。该师下辖刘兴第2旅、李品仙第8旅和何健第9旅。& l! {) o- z" @# H: m% Q0 y
1926年6月12日广州国民政府任命唐生智为军长。下辖叶琪第1师、何健第2师、李品仙第3师、刘兴第4师、周斓教导师。
8 l# p& P7 e( y8 J' H# E该军成立后即参加北伐,与赵恒惕部交战。7月随北伐1路部队攻占长沙、岳州等地。9月攻克汉阳,后以何健2师协攻武昌,其余个师向武胜关方向追击敌军。
7 @$ j% a) [2 I' ]1927年2月2日唐将本军2师扩编为35军,4师和教导师扩编为36军,以3师基础重新扩编第8军,军长以唐兼任,李品仙升任副军长。下辖张国威1师、李云杰2师、吴尚3师。4月李品仙升任军长后率其中一部参加第二次北伐,一部驻守武汉。10月南京国民政府讨唐,所部张国威师叛变未果,被勒杀。李品仙兼任1师师长。12月,唐生智下野。第8军被桂系李宗仁收编。李云杰师被编入14军序列,李品仙师编入17军序列。. c5 D# u" C& u% g, I
同时以8军所留之吴尚师扩编为军。以吴尚任军长,熊震任副军长兼1师师长,程泽润、阎仲儒分任2、3师师长。后该军在编遣会议后缩编为国民革命军第51师。+ q0 L- a7 o% \/ E1 K  Y; ]
1929年3月唐生智复出,恢复第8军番号,任命李品仙任军长(后易刘兴)。下辖51师和53师。12月反蒋失败被蒋收编。蒋介石委任卫立煌为军长,后以叶开鑫接任。下辖52师和新21师。该军于1930年参加中原大战。1931年1月该军番号撤消。
* {# d3 C% E7 V. j( T% [, ~1931年6月24日复以第6师(师长先后由赵观涛兼、周岩担任)和第79师(师长不详)编成第8军,军长赵观涛。该军从1932年至1934年参与围剿红军。1935年8月该军番号撤消。保留所属两师番号。" `) u  G7 `- t
1937年8月以税警总团(后改番号40师,师长罗厉戎)和166师(师长郜子举)组成第8军,军长黄杰。后95师加入该军序列。1938年6月40师入74军序列。7月因黄作战不力,被撤职,该军番号撤消。. T% A- K% J# t# i7 z
1938年7月以第3师(师长李玉堂兼任)、预备2师(师长陈明仁)和预备11师(师长赵定昌)合编为第8军。李玉堂任军长。1939年该军改辖赵锡田第3师和丁炳权197师。1940年5月军长李玉堂调任10军军长,该军番号撤消。该部曾直属9战区。先后参加南昌会战、第一次长沙会战和1939年冬季攻势。
# g2 n) }2 L2 `7 ~1941年9月新11军改番号为第8军。是时编制为:军长郑洞国,下辖5师、103师、荣誉1师。1942年5师调出,82师加入序列。1943年1月何绍周接任军长。1944年1月82师师长吴剑平升任副军长,王伯勋接任师长。1945年1月李祢接任军长。该军到1945年底时下辖103师(历任师长为何绍周、熊绶春、梁莜斋)、166师(师长王之宇)和荣誉1师(师长汪波)。
) A; U. S: u) `该军先后隶属军委会、5集团军、9集团军、远征军。先后参加第二次长沙会战和缅北滇西作战。' b( z1 z, e+ e$ [
1947年11月该军整编为第8师(隶属整编第8军)。师长李祢。下辖王伯勋103旅、黄淑166旅(1947年11月李尽宣接任)、汪波部(番号似为荣誉1旅?)。后不详,被歼?
1 ^1 O6 l: R. V* d" S: m! ?4 D不过1948年年底有周开成第8军参加淮海战役,下辖石建中42师和孙进贤107师。1949年1月10日该军被歼。军长周开成被俘。+ j9 Q0 P! ]7 q& P- @7 S1 g
同月该军被歼后重建,由陈铁为军长(49年3月李祢接任),下辖石建中42师、李彬甫170师和184师(师长不详)。该军于1950年1月在云南南部大部被歼,残部逃往越南。

3 D: T* X3 Y$ l
  |( w) v& K* t资料2
! [+ M7 n3 L& W# c  Y) Q: V4 ~第七名:8军, 编制:3个整旅(师) ,2万余人。全美械。" Q  s: d) @. p9 K+ v! p: j# t
抗战中表现优秀的部队,国军1944年反攻缅甸时的远征军的主力,内战中在山东和河北也是赶着共军跑,荣誉一师更是老兵不死。建国后逃出国境的少许残部仍能打的缅甸国找不着北,在西南边境与共党作对多年。5 P# Y$ }' P. }( F; z3 i
http://blog.phoenixtv.com/html/10/285610-657639.html
! d( J' p, z9 b  B8 a
$ ]% n! h8 h) y$ M- x! }: u[ 本帖最后由 浆糊 于 2007-6-12 09:43 编辑 ]
作者: 浆糊    时间: 2007-6-12 01:40     标题: 国民革命军第9军

该军前身为黔军彭汉章部。1926年8月6日,彭在辰州宣布加入国民革命军,所部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9军,彭汉章任军长。下辖贺龙第1师、杨昌其第2师、毛鸿翔第3师。该军编成后不久即攻克澧州。后于黄金口等地大败于学忠、王都庆。12月中旬,该军在第8、第10军的配合下大败川鄂联军,攻占宜昌。
. ^' i- X5 T. u& e$ n* o1927年2月5日第8军军长唐生智为扩充地盘将彭汉章扣押,所部第1师改编为独立15师、第2师改编为11军26师、第3师一部被唐打散,大部被25军收编。该军番号撤消。8月13日军长彭汉章被唐生智枪杀。# A" w2 m- X! u9 J
1927年5月武汉国民政府将独立16师扩编为第9军,军长金汉鼎,下辖韦杵28师、周志群29师。9月月新编杨如轩27师加入9军序列。宁汉合流后撤消番号。1 g! f: t  a) u  V1 y/ ?
1927年9月南京国民政府将原属1军之第3师、第14师、第21师合编成第9军。任命顾祝同为军长,卫立煌为副军长。所部师长分别为涂思宗、黄国梁、陈继承。
7 O7 j* g1 s, E5 W; k编遣会议后该军第3师和第21师与17军第2师缩编为第2师,师长顾祝同、副师长李明扬。。21师与32军缩编为第3师,师长钱大钧、副师长陈继承。  W0 @& J* g: v4 y; L' D
讨伐桂系时另组第9军,军长何成浚。编制不详。何成浚升任武汉行营主任后,军番号撤消。12月2日组建以王金钰为军长、上官云湘为副军长的第9军,下辖47师、54师、新4师。1930年7月上官接任军长,郝梦龄接任副军长。该军参加过中原大战。
$ [3 A$ k$ {  i1932年郝梦龄升任军长。参加过围剿红军,在第二次围剿时遭受重大打击。是时下辖裴昌会47师、郝梦龄(兼)54师(后易刘家麒)。
7 o1 Y5 |, z4 @6 J" m/ ?/ M. t1937年9月该军参加忻口战役,10月6日军长郝梦龄、师长刘家麒先后阵亡。11月初郭寄骄接任军长、孔繁赢接任54师师长。1939年5月王晋接任54师师长。1940年新24师加入该军序列。6月裴昌会升任军长。郭谊行接任47师师长。1942年陈瑞河接任军长。8月张信诚接任47师师长。宋子英接任新24师师长。1943年47师调出。8月陈瑞河被撤职,37集团军总司令韩锡侯兼任。10月史松泉接任54师师长。1944年4月夏季屏接任新24师师长。6月陈金诚接任军长。9 K. H7 l7 ~: p$ S
该军先后隶属2战区、1战区、14集团军、军委会、黔湘桂边区。先后参加1939年冬季攻势、晋南会战、豫中会战。
5 A8 P# u( U& v抗战结束后序列为:军长陈金诚。下辖史松泉54师、夏季屏新24师。1945年4月该军番号空缺。
# X" E  |2 ^2 F; K解放战争重建以黄淑为军长的第9军,下辖周藩3师、李尽宣166师、王青云253师。淮海战役时被歼。* w. R( O- c+ K1 e" y( N1 P2 f5 J
1949年2月重建,军长徐志瑁,下辖田仲达3师、叶会西166师、李牧良253师。1950年1月在滇西被解放军歼灭。
  x* L: Q/ x4 C8 k; b+ `2 Whttp://junmeng.nen.com.cn/bbs/viewthread.php?tid=13547
作者: 浆糊    时间: 2007-6-12 01:43     标题: 国民革命军第10军

国民革命军第10军前身为黔军第2师(师长王天培)。1926年8月,为策应广州国民政府北伐,该部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10军,王天培就任军长。任命金汉鼎为副军长,高冠吾为参谋长,甘嘉仪为政治部主任。$ ]( P+ d. U+ g9 d7 E' U* @6 n. V
是时该军下辖4个师:28师,师长王天锡。29师,师长杨胜治。30师,师长王天生。教导师,师长吴国梁。另辖两个教导团。
* k- O  e; [5 J. ^) m- `1926年9月该军助攻武汉,进击长沙、占领松滋。12月攻占石守、公安、沙市、宜昌。此次战役击败杨森、卢金山联军5万余人,俘敌3个师。+ E2 \! j5 a9 x& D( ?' `, s
年底,军长王天培又扩充两个教导师(颜德基、潘善斋分任师长)、两个团(独立3团、炮兵团)。
' L+ Y# J% W/ L* |; p2 m( j1927年5月1日该军隶属北伐军第三路军,王任前敌总指挥。不久收编直军章兢武部,编为新编4师。6月占领徐州,后因武汉国民政府出兵讨蒋,该军溃败。之后教导3师、新编4师因后路被截,全部覆没。教导1师投降唐生智。教导2师被编入11军。8月,军长王天培被押赴南京执行枪决。军长由29师师长杨胜治代理。2 K$ Y( q) p& u
是时该军编制为:28师、29师、30师,外加1个炮兵团。6 o: z0 Y% ^: ]) {: E! l
1927年12月28师在当涂哗变,由军械处长率领投南昌第9军。30师一部由罗启疆率领投白崇禧。6 u; b4 X2 X+ e9 v2 ^
1928年初,该军序列为:军长,杨胜治。参谋长,李伯华。下辖28师,师长空缺。29师,师长陈克逊。30师,师长张锡海,后易裴正鑫。
$ S  V3 I  L( a1928年3月该军被编入第1集团军1军团参加北伐。4月俘虏直鲁联军军长、旅长各一人,并负责进攻济南。“济南惨案”发生后退出济南。
* B+ j( A3 O. Z1928年8月部队进行编遣,与46军合并缩编为国民革命军第10师(师长方鼎英,副师长杨胜治)。下辖28旅(旅长方鼎英兼任)、29旅(旅长杨胜治兼任)、30旅(旅长李亚芬)。
, S' E4 I. B# F: |. S1929年3月30日蒋桂战争爆发,蒋介石以10师与11师编成第10军,军长方鼎英。4月6日又以44师和45师编成第10军,委任方振武为军长。9月,因方反蒋,该部番号撤消。
& G# J' t5 U+ y6 T7 k3 s1929年10月13日,蒋介石以47师、54师和骑兵1团合编成第10军,军长杨杰。参加讨伐西北军的战斗。杨杰调任洛阳行营主任后该军番号撤消。12月12日,又以48师、新2旅编成第10军,军长徐源泉。参加讨伐唐生智的战斗。后又参加中原大战。1931年5月该军48师一部扩编为41师,加入该军序列。
9 K% b8 B9 C: _; f/ T是时,该军序列为:军长徐源泉,副军长马登瀛。下辖41师,师长张振汉(辖丁治磐、黄百韬两个旅)。48师,师长徐源泉兼任(辖徐德佐、黄新两个旅)。1931年10月该军在进攻红军时旅长徐德佐阵亡,以徐继武继任。
" T/ M- O! V# `0 y  ~1935年8月该军41师进攻红军时师长张振汉被俘,9月14日升黄新为师长。12月23日由军长徐源泉兼任。1936年11月军长徐源泉辞48师师长兼职,升徐继武为师长。3 a! M& Y, D( q. U6 U* W
是时,该军序列为:军长徐源泉,副军长马登瀛。下辖41师,师长徐源泉兼任(辖丁治磐、芮勤学两个旅)。48师,师长徐继武(辖杨绍东、韩浚两个旅)。该军长时间参与围剿红军,至抗日战争爆发后任保持原编制。
: w3 g+ [7 d  z1938年1月该军开赴抗日战场,被编入第26集团军(总司令徐源泉)序列。) |1 s; M, ]/ X: F1 V: p/ P8 e3 ^
是时,该军序列为:军长徐源泉兼任。下辖41师,师长丁治磐。48师,师长徐继武。
! W* l7 b7 O# l, S% t武汉会战时因该军作战不利,军长徐源泉被撤职,军部及48师番号撤消。41师调属26军。& D- |# ]5 e) B1 t1 U4 h9 J
1939年7月以79师和190师编成第10军,军长梁华盛。1940年底该军79师调属86军,以3师、预备10师补充。
& Z& d4 H4 M) F是时,该军序列为:军长李玉堂。下辖3师,师长胡蕴山。190师,师长余锦源。预备10师,师长方先觉。
/ Q6 V  r; B0 `- ]1 h1941年5月朱岳接任190师师长。8月周庆祥接任3师师长。11月钟彬接任军长。1942年3月方先觉代理军长。5月孙明瑾接任预备10师师长。1943年4月方先觉实任军长。12月预备10师师长孙明瑾阵亡,由葛先才接任。1944年1月容有略接任190师师长。1944年9月副军长余锦源兼任3师师长。10月蔡雨时接任3师师长。1945年2月赵锡田接任军长。胡云飞接任预备10师师长。6月预备10师番号撤消,师长胡云飞改任190师师长。
- l4 w& H$ K$ S1940年前该军隶属10集团军、直属军委会。1941年改隶9战区。1943年秋直属军委会。1944年夏改隶27集团军。1945年复直属军委会。
& n* y2 L" _% f( H7 u& {* G该军自抗战以来,先后参加过1939年冬季攻势,第二、三次长沙会战,长衡会战,浙赣会战。其中长衡会战中坚守衡阳47天,创造抗战中中国军队守城时间最长记录,予日军以重创。: m2 R3 e4 J/ X2 l
抗战结束后该军序列为:军长,赵锡田。下辖3师,师长蔡雨时。190师,师长胡云飞。
$ [8 V7 @) t, d+ u, a1946年5月该军被整编为第3师,序列为:师长,赵锡田。1946年9月该师进攻定陶时被歼,师长赵锡田被俘。重建后以李楚瀛任师长。下辖整编3旅,旅长何竹本,1947年11月雷自修接任。整编20旅,旅长谭嘉范。新1旅,旅长黄泳瓒。
1 L. [2 P9 c/ O* ^1948年9月恢复第10军建制,军长覃道善。该军隶属12兵团。下辖18师,师长尹俊。75师,师长王靖之。114师,师长夏建勋。12月15日该军在淮海战役被歼,军长覃道善被俘。7 l$ K* q- K; M: I
1949年1月重建该军,以张世光任军长。仍隶属12兵团(重建)。5月67军并入该军,以刘廉一为军长。下辖18师,师长尹俊。75师,师长萧圭田。219师,师长不详。1 C* I9 a. T; l( r- G
该军隶属重建的12兵团后不久即撤往金门,后撤往台湾。
! \9 R6 }7 a# N3 W: {4 |' X' p% b9 w
补丁:1946年时周庆祥担任过整编第3旅旅长,谭乃大担任过整编第20旅旅长。
3 ^/ P5 v* O5 X2 e5 W& j; N1948年1月覃道善接任整编第3师师长,恢复军番号后改任军长。
1 [: l% x, {8 u2 }; s, K1959年该军番号任在,副军长是文立徽(1918年生,湖南衡山人,13期步兵科毕业)。
- y. R/ c5 \+ I! v8 l0 d; {http://www.junmeng.org.cn/bbs/thread-13548-1-1.html. ]( f9 y$ I& w8 `; i, o& n3 @

) i# G( Y- q7 e( M& b资料2# v- ^3 e  Z0 V
第六名:10军:编制:3个整旅(师)。3万余人,后期美械。 # L# j5 \# b* e1 _" r1 Y
在衡阳保卫战中最为出彩,以一个不满员的军(常德保卫战中损失巨大尚未补充完)17600余人顽强抵抗日军4个师团10万余人的进攻达47天之久!创了一个伤亡比和坚守时间的记录,虽然最后弹尽粮绝放下武器了,但是给日军以重大杀伤,仅以日军防位厅战后统计来算,日军在进攻衡阳的过程中伤亡即达30000多人。此外在39年冬季攻势大反攻、第2、3次长沙保卫战、常德会战中均有突出表现。在第3次长沙会战中是坚守长沙的主力,给日军以重大杀伤,为国军的反击争取了时间。常德会战中是最早打到德山接应74军57师残部突围的部队。 5 r5 e6 z! ]6 v
http://blog.phoenixtv.com/html/10/285610-657639.html
# h( Z# V+ j$ w7 E+ _. X6 ]1 ?8 h' Z) B2 c" X& K6 ~
[ 本帖最后由 浆糊 于 2007-6-12 09:36 编辑 ]
作者: 浆糊    时间: 2007-6-12 01:45     标题: 国民革命军第11军

该军为北伐时的第4军第10师于1926年11月扩编而成。军长陈铭枢,副军长蒋光鼐。下辖蒋光鼐(兼)10师、戴戟24师。1927年3月以第9军第2师改番号为26师,加入该军序列。该师师长由吴仲禧代理。
7 M# ]' J# A' i, o6 s7 e( X1927年3月10日该军除26师师长留任,其余皆辞职。是时,军长由张发奎担任。10师师长蔡廷锴,24师师长叶挺。4月,该军留24师驻守,其余参加北伐。5月鄂西夏斗寅部与四川杨森联合攻击武汉,为24师师长叶挺击退。该军北伐部队在同月参加临颖战役,26师77团团长蒋先云阵亡。
' ~2 m$ m2 a. F) C1927年6月15日朱晖日接任军长,叶挺升任副军长,许志锐接任26师师长。7月该军在南昌起义后,26师随第4军回广东,10师在8月9日脱离起义部队,24师由叶挺率领南下潮汕。 & h7 @! v0 a* s* \
之后该军在广东重组。军长陈铭枢,副军长蒋光鼐。下辖蔡廷锴10师、黄质文24师、颜德基25师、何春帆新6师、李拯中补充师。1929年10月该军被缩编为师。 7 m9 K2 \" b: m* g' `
1929年6月25日马鸿逵部64师扩编为第11军,军长马鸿逵。下辖马鸿逵(兼)35师(辖3个旅)、马鸿宾新7师(辖2个旅)。1933年12月两个师长对换职务。后该军35师改辖2个旅,新7师增辖1个旅。
7 Y4 Q' p6 A8 |7 ?抗战爆发后该军下辖马鸿逵(兼)168师。1939年12月增辖暂编9师,师长卢忠良。1940年马全良接任168师师长。1943年3月增辖马宝琳暂编31师。9月马敦静接任军长。1944年8月马全良升任副军长,马光宗接任168师师长。1945年4月王有禄接任暂编31师师长。 9 h9 o4 y0 [" G0 U* E! o
抗战结束后该军序列为:军长马敦静,副军长马全良。下辖马光宗168师、卢忠良暂9师、王有禄暂31师,另辖两个骑兵旅。
- q0 b! l4 l4 i, k1946年5月该军整编为18师,师长马敦静。下辖马光宗整编168旅和卢忠良暂编9旅。
% a; [6 M% k8 A3 |! X1 n( E1948年9月恢复军级编制。军长马敦静(1949年初马光宗接任)。下辖马清168师、马世俊189师、马全忠宁夏保安4师。
4 c+ s3 K. S& A( N+ S' _  v1 A  D1949年9月20日该军通电起义。
- G4 y# @8 Z: D3 x0 o) P1 J" Y另:贺兰军(1949年8月编成),军长马全良,下辖马英才257师、王有禄保安1师、马义忠保安3师、马敦厚骑兵10师。9月20日该军宣布起义。& @3 [/ w* f* w# n% \+ ~- u' f0 e& [9 {
http://m84.a.lunqun.com/read-htm-tid-100497.html
作者: 浆糊    时间: 2007-6-12 01:46     标题: 国民革命军第12军

1926年7月以原黔军总司令袁祖铭部直属部队改为12军,军长袁祖铭。& ~0 L( X( c9 E. J' x) A
该军前身为建国豫军的1个旅。1926年9月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12军,任命任应歧为军长。1927年4月曾随武汉国民政府北伐。其活动范围多在河南。 . D: ?  `5 l8 R' n# |# Y
该军下辖第1、2、3、教导师和5个混成旅。1928年2月各师番号依次改为第42、43、44、教导师。师长分别为顾芝兰、赵青山、安荣昌、文清林,5个混成旅旅长为张遇顺、李茂森、戴民权、李振中、娄希道。该军番号旋即撤消,所辖各部编入其他军队。
# k; r" x5 a- _9 C5 n+ R4 k, i1928年3月以叶琪18军改番号12军(因其18军番号与陶钧18军番号冲突),下辖门柄岳独立4师、何宣独立7师、危宿钟独立21师。是年7月该军缩编为52师,师长叶琪,下辖3个旅,原师长降为旅长。
, a% G) J) b: U3 U( R1929年12月25日阎西山委任万选才为12军军长,下辖65师。该军在中原大战时参加阎西山一方。蒋介石随以孙桐萱部改编为12军,孙任军长,下辖22师。1930年12月该军被裁撤。
" y1 u; B% o0 X, J; B+ g% ^+ G后以20师和29师合编为12军,任命原军长孙桐萱为军长。所部师长分别为孙桐萱(兼)(辖3个旅)、曹福林(辖2个旅)。抗战爆发前夕,29师调离该军。抗战爆发后22师、81师加入该军序列。
- E  j8 ?1 D7 [, c该军1938年的序列为:军长孙桐萱。下辖周遵时20师、张测民22师、展书堂81师。
  t" ^% O9 U1 l0 J: d9 Z1 U( ^该军长期隶属3集团军,参加过徐州会战、武汉会战、1939年冬季攻势和豫南会战。1944年该军番号撤消。20师转隶89军,22师直属5战区,81师转隶55军。
. G9 r3 l' r7 o9 I撤消时序列为:军长贺粹之,副军长周遵时。下辖赵桂森20师、谭乃大22师、葛开祥81师。
4 H9 l* c# v  V6 `$ s4 ?+ l' G1944年10月以原霍守义暂9军改番号为12军,下辖孙焕彩111师、于一凡112师、刘世铭新36师(该师旋即调离,抗战结束后回归12军)。
* ^% \6 q' C7 w$ Q; Y" z+ z该军先后隶属31集团军、19集团军,先后参与豫中会战、豫西鄂北会战。 2 q" c! h' G$ ?0 {
1947年12月该军整编为12师,隶属整编12军,军师长皆为霍守义。下辖孙焕彩111旅、于一凡112旅、曹振铎新36旅。该师于1947年2月曾在山东被解放军重创过。1948年7月该师随军部被歼灭。军长霍守义被俘。
4 ~3 J1 e+ P( b! Z& }1948年8月重建整编12师,师长舒荣。9月恢复军级编制,师长舒荣改任军长,下辖于一凡112师、徐有成228师。1949年1月该军军部和112师被歼。228师后在整训时被歼灭。 * O# i/ X- b  l) k* n- c/ a7 D
1949年2月国民党有重建由舒荣为军长的12军,下辖金式203师、欧孝全253师、林西宾324师。 4 J/ O% E! |" v. u7 b& M! ?) r  p& y
解放军进攻上海时该军大部被歼,残部逃往台湾。
* I5 Q% I" L& khttp://cache.baidu.com/c?word=%B9%FA%C3%F1%3B%B8%EF%C3%FC%3B%BE%FC%3B%B5%DA%3B12%3B%BE%FC&url=http%3A//m84%2Ea%2Elunqun%2Ecom/read%2Dhtm%2Dtid%2D100498%2Dpage%2De%2Dfpage%2D9%2Ehtml&p=8b2a954586cc47ad409f873d5f5797&user=baidu
作者: 浆糊    时间: 2007-6-12 01:47     标题: 国民革命军第13军

国民革命军第13军序列沿革初探
. S9 S* e/ G2 h序列沿革一览
( t) U( M5 u: U1 h( s  l壹、隶属关系变动情况) W" H2 E; m/ W7 C4 g' x
一、军事委员会:1932年5月---?(该军直辖于军委会的时间似乎很长)( L* I8 h6 H" r" o: K& J
二、第7集团军:1937年8月0 ?% {3 w1 a* A
三、第2战区:1937年8月8 ^/ t, p; c* o$ `0 d; P! I2 y
四、第20军团:1938年1月---1938年6月5 o; D+ q9 n) X
五、第31集团军:1938年6月---1944年11月. Z7 Y, w. ]  q* M& Y; n
六、黔桂湘边区:1944年11月---1945年3月
7 r5 x0 s5 O+ q; m七、第三方面军:1945年3月---?(不知第三方面军的终止时间)
" H& j1 \3 l0 c( q( X1 Z八、东北保安司令长官司令部?---1947年5月(不知归该司令部指挥的具体时间)$ f# ]$ j% P& \" `* Y
九、北平行辕:1947年5月---1948年1月
' B: b+ L" X  w/ U, a0 q/ A十、华北剿匪总司令部:1948年1月---2月
2 B! V) i/ R9 G贰、军主官变动情况% B3 z8 V/ m+ P5 y8 `
一、军长: g. C) |) N( c- v4 x% f
(1)钱大均:1932年5月---1935年9月/ k4 n! o/ s. l5 ?, }
(2)汤恩伯:1935年9月---1938年5月
9 H/ o3 M& N0 f" ^9 @9 e* e" V  Y(3)张 轸:1938年5月---1939年6月
, E& k% c* d: y* b5 F& y1 E(4)张雪中:1939年6月---1942年7月
2 ?2 B) `5 l3 \. n5 G(5)石 觉:1942年7月---1948年11月
; B3 l# o; ?8 z5 m6 z(6)骆振韶:1948年11月---1949年2月$ F; g3 H* p0 S* M+ \+ g3 s
二、副军长
/ n' A% q: Y; c8 T# |0 ^(1)鲍 刚:1937年12月---
9 P1 i$ q- c4 M+ Q# B$ ^(2)张雪中:1939年2月---6月, w# V4 G8 V3 Y9 B, u/ p
(3)马励武:1939年8月---?$ ^5 \' I$ i& Z) V. {/ w2 n0 O# D8 d
(4)胡冠天:?---?+ W! X/ r+ n" D4 B: G& ^! R
(5)吴绍周:1942年3月---?- Y- E( W% }" G- |  a
(6)王毓文:1942年10月---?
+ {) K& q* ?* E7 M  ~(7)王公亮:1943年3月---?
3 a* D3 c3 g: Y9 F9 F(8)舒 荣:1943年6月---?
- }. {3 {. \$ w. E+ ~" T) h(9)彭傲生
% z) |1 X' l% X# z. {) ?三、参谋长* @! H  K9 Z% X% t5 ]8 w
(1)李祖植:1932年6月---?. R( k4 X% }# r9 J
(2)吴绍周:?---?
3 F" c% h( q5 Q8 v0 b# t8 e2 L(3)全 英:?---?1 h9 N4 o& a, M5 V8 t
(4)倪晋培:?---?
1 z4 p  |! z# `叁、所属各部变动情况
9 v) L5 K  N/ q- ]一、1932年5月---1933年5月* @' L& D; Z  z
(1)第88师:孙元良
0 n/ O5 l- B! z: Y/ h(2)第89师:汤恩伯、王仲廉0 ^- T0 y5 ~& y
二、1933年5月---1935年5月5 ^6 _/ R$ r' r0 p) g, p
(1)第4师:邢震南、冷欣、汤恩伯(兼)、王万龄
0 }, v8 i! w; z! ?# c; W2 z(2)第88师:孙元良& G/ p" |/ L5 Y" B( t2 I
(3)第89师:王仲廉
1 r5 ]/ ~( [( |9 ]8 A5 ^1 W" s三、1935年5月---1937年12月
6 r9 O0 ?: D: }* ](1)第4师:王万龄、陈大庆' t0 T, b+ I' ~' K
(2)第89师:王仲廉2 b& I2 X# V. \" I
四、1937年12月---1938年5月
" h2 z1 j- I  G1 E6 Z0 w% [(1)第23师:李必藩
  n2 h0 A6 E6 U' C$ u(2)第110师:张 轸、吴绍周! b6 V4 G; o) n- ]# U+ S- }
五、1938年5月---6月- y+ P9 i) {$ p; I# A$ T$ i- E- s
(1)第23师:李必藩、欧阳芬
! E0 m& _( W" X(2)第110师:吴绍周- R4 D; O4 B3 ~- O3 L8 f
(3)新编第35师:王劲哉: n0 U0 [% k- O$ s
六、1938年6月---1939年1月2 k* G9 n  E8 N2 l; S
(1)第89师:张雪中
! r, L3 M# u: t, w1 Z8 C) n(2)第110师:吴绍周; F$ B$ E# _9 Z
(3)独立第1旅:李修彦  [2 K) w6 q) F% E$ v
(4)独立第2旅:张连三
3 F6 n' u$ I5 i9 Z七、1939年1月---1940年4月% c- {" s+ g- P# V' Q6 q3 C
(1)第89师:张雪中
0 i$ f) V& ^( s. K. V$ d! j6 o(2)第110师:吴绍周
) E' j4 s$ n! M(3)第193师:马励武、赖汝雄
1 M  l6 V+ c: s. n% L& S, o八、1940年4月---1942年5月
; F2 Q2 n4 A; q: |/ k( k(1)第89师:舒 荣
& V% x1 k3 g3 B' \, i(2)第110师:吴绍周
$ l3 ^# g2 N3 J. L, `) G/ w(3)新编第1师:蔡 桀! z3 j5 E. ^' x! W( V
九、1942年5月---1944年11月2 ]1 W" e* v/ x( [: C" \
(1)第4师:蔡剑鸣, j* V4 p2 w9 j8 M$ I2 |
(2)第89师:金 式
4 q. D1 r" n+ o8 D2 ^: j' J(3)第117师:刘漫天、廖运周* d& F% X/ O0 u8 _8 W9 r! E' u+ N
十、1944年11月---1945年1月
4 h7 _/ A6 w* b8 i/ F% R(1)第4师:蔡剑鸣
0 f  e; N- G, Q* n# M4 z- j(2)第89师:舒 荣  a4 x8 o* \- f4 N
(3)暂编第16师:潘华国5 K2 R+ a9 ]: u* x
十一、1945年1月---1947年8月
' `0 a0 d. q+ b8 }0 {(1)第4师:骆振韶# P: \, @. z" z5 X8 H: m! C# b
(2)第54师:史松泉、宋邦纬(石觉言贵阳安定后调入,时间可能晚于1月)3
; c) b) d: @+ d) X1 O(3)第89师:万宅仁、刘建章
- L3 Q6 e* L- K十二、1947年8月---1948年5月( L( d- A- l3 A0 d  |( k
(1)第4师:郑邦捷+ a$ p" d( _5 f# a% S, x
(2)第89师:胡冠天; N! @, j7 a% S9 H, H; q
十三、1948年5月---1948年10月. v4 A4 k" [  [4 s+ m- K5 \4 r1 B4 e
(1)第4师:郑邦捷
- ^# [/ ]1 X! e: J2 o4 h+ I(2)第89师:刘建章、胡冠天
" l% I4 N/ w/ Y$ y) ~(3)暂编第63师:欧孝全?(据汪君勃回忆该师成立时间要晚于1948年5月)
* x' d3 T- y6 R) l; t+ o十四、1948年10月---1949年2月
! z+ n: ]) N$ I6 x+ c4 V, D(1)第4师:郑邦捷0 f( f  E' w3 p1 l
(2)第89师:胡冠天、潘如函
+ t4 ~8 k: T7 f# N2 U+ m- a* ]0 A(3)第299师:巫建峰
3 A+ n% w! w0 y9 ^9 x0 f(4)暂编第63师:欧孝全(1948年11月改番号为第297师)2 B. B# r: @, |- U+ m' ^4 d
(5)暂编第155师:汪君勃、杨 齐. e  h# p& L  W$ F/ Y1 m
补充几个问题:: d2 m% C: Q( o  i* [
一、钱大均担任第13军军长不久,即调南昌行营主任。汤恩伯在1935年9月实任军长之前,实际恐已掌握第13军。石觉声称汤乃首任军长。
: F4 V4 f3 E9 X9 N+ {2 [二、在第五次“围剿”中,1934年2月,汤恩伯于福建延平成立第十纵队,下辖第13军 建制师(第4师、第88师、第89师),可能还临时指挥第10师。笔者推测这个第十纵队司令部其实就是第13军军部改编而已。由此进一步判断,汤此时实际已是第13军军长。) I$ U, U5 U, D. Q
三、1935年5月,第13军援晋“剿共”时,可能还临时指挥21、25、94师。  f' u& r: I! T- c8 @$ |7 U1 H
四、关于第88师,该师调入第13军的具体时间。其划出第13军的时间,只是笔者推测第13军北调援晋之时。
# b1 e5 n& C* `五、抗战中期,第13军归军委会直辖的具体起止时间。. L1 O* F1 x* m- o* ?- @9 J" |$ e
参考书目:
* C: u5 X# o% P" h7 o: o3 }《国民革命军沿革实录》# y* G% z4 j+ b+ J6 n
《国民党军简史》
) i) A* M; }& X《石觉先生访问记录》9 f$ g/ t( Z) o
《陆军第十三军简史》$ T2 y1 I  l: S
《中原抗战》' ^: e& q5 k% H" A( K  D) X7 f
《七七事变》- i% Q8 T. g4 g/ T: }+ g( h# {$ }+ B
《徐州会战》6 q8 u9 V7 }4 Y' x9 M
《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2 K7 v. R( O- j4 O2 `9 L; b% W- p" k
http://www.fightersalon.net/bbs/showpost.php?p=4354
作者: 浆糊    时间: 2007-6-12 09:31     标题: 国民革命军第14军

该军前身为江西陆军第4师。1926年9月扩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十四军。军长赖世璜,下辖吴建中第1师和谢升杰第2师。10月第1师师长吴建中升任副军长,易简接任师长。10月20日在进攻怃州时易简阵亡,师长由党代表熊式辉兼任。 0 I6 R/ @2 H3 D% ?
1927年5月,该军参加过攻占临沂的战斗。8月为孙传芳的部队击溃,该军回驻江南。9月14日,军长赖世璜为白崇禧逮捕(后枪毙),所部被缩编为独立1师,师长熊式辉。 " B( r3 S) Q& {5 o9 d8 `
1928年2月25日因原13军(该军与白崇禧13军不同,军长不详,下辖成光耀5师、李韫珩38师和岳森39师)番号与白崇禧13军番号冲突,改番号为14军。下辖李韫珩45师(原13军38师)、岳森49师(原13军39师)和李云杰教导师(原8军7师)。年底该军缩编为国民革命军4集团军第7师。1929年初,按国民政府军队番号顺序改为50师。师长谭道源,副师长岳森。下辖成光耀148旅、李云杰149旅、罗寿颐150旅。
9 k* i/ }0 a# ^+ A1930年1月7日阎锡山以陆海空军副总司令的名义任命孙魁元为新建的14军军长。中原大战时因孙魁元参加阎锡山一方,被蒋介石免职。军番号撤消。
5 l- Y3 o# P+ V" a9 z1930年4月27日以29师为基础扩编为14军,军长曹福林。该军于1931年1月裁撤。
5 Q3 `: h, a1 |! x: z同年6月任命卫立煌为14军军长,下辖10师(原45师,师长卫立煌兼任,10月李默庵接任师长,副师长白兆琮,11月王劲修接任副师长)和83师(原10师独立旅和52师1个旅,师长蒋伏生,1932年12月刘戡接任师长,1933年12月陈铁升任副师长)。
: ~5 `7 r, s  |* I7 }该军于1933年隶属赣粤闽湘鄂剿匪北路军第2路参加对红军的第5次围剿。福建事变时参与进攻19路军。1936年12月西安事变时隶属讨逆军8纵。
0 ?) A9 J! o: L" ?0 I3 ?) t该军在1936年的序列为:军长卫立煌,副军长涂思宗。下辖李默庵第10师(辖陈牧农、龙其武2个旅)和刘戡第83师(辖李楚瀛、陈武2个旅)。
' u1 n" j$ P5 W抗战爆发后该军序列为:军长李默庵,下辖彭杰如10师和陈铁85师。1938年6月陈铁接任军长后陈鸿远接任85师师长。1939年10师和93军83师(师长陈武)对换。1940年97军之94师(师长刘明夏)加入该军序列。 ' w+ C+ d4 Y/ m0 L! s% B/ M
1943年3月张际鹏接任军长后该军下辖沈向奎83师、张世光85师(1944年12月王景渊接任)、王连庆94师。
7 g6 c) O# V: v该军先后隶属33军团、14集团军、军委会、5集团军、4集团军、36集团军、重庆卫戍司令部。先后参加1939年冬季攻势、晋南会战、豫中会战。
# }5 @1 a7 |1 N7 i% Y; b: r( J1 e1946年5月该军整编为第10师,师长余锦源(旋易罗文广,1948年2月熊绶春接任),下辖谷炳奎整编10旅、沈向奎整编83旅、王景渊(1947年谭本良接任)整编85旅。该整编师隶属于整编29军,1947年3月参加过进攻延安的战斗。
% ?  W0 G" q6 [& a/ v' N# b1948年9月该师恢复14军番号及建制。军长熊绶春,副军长谷炳奎。下辖张用斌10师、谌湛83师(该师不久隶属太原绥靖公署)、谭本良85师。12月11日该军被歼灭,军长熊绶春阵亡。
! A5 \1 a9 r" B( ~; a2 p1 ~9 Z1949年1月该军重建,军长张际鹏,军班底照旧。6月10日傅正模接任军长。6月25日102军并编予该军,军长改易102军军长成刚。是时该军下辖张用斌10师、夏日长62师、汤季楠63师。1950年初该军随黄杰逃入越南,被越南当局缴械遣散。
作者: 浆糊    时间: 2007-6-12 09:44     标题: 国民革命军第15军

该军前身为鄂军刘佐龙第2师。1926年9月6日北伐军进至汉阳时,刘献城投降,所部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15军,军长刘佐龙,下辖陈克鉴第1师、刘鼎甲第2师、程汝怀第3师。1927年5月武汉国民政府任命耿丹为15军副军长。8月,军长刘佐龙擅杀副军长耿丹。唐生智将刘逮捕(后枪毙),所辖之第1、3师改编为省防军第1、2师。第2师改投桂系(后改编入19军)。
5 F# z( @  q# B7 R- q1927年年底将国民革命军第4军所留驻桂之第3、4、5、6、9旅改编为15军,军长黄绍宏,下辖黄旭初、伍挺飚、吕焕炎3个师。1928年2月所部的3个师依次改番号为第50、51、52师。又新编2个教导师,任命吕光煃、刘日福为师长。6月1日50师师长黄旭初升任副军长,仍兼原职。该军于1929年撤消。. G) e/ g/ a1 u6 T9 G& B  q
1930年中原大战时有两个15军。0 ]' w, P+ a+ W+ `2 o# d
(一)该15军为陕西地方部队。军长井岳秀,下辖高双成、刘滋庶、何全升3个混成旅。1931年4月缩编为新4师,12月改称国民革命军第86师。% y3 ?! ~% m6 H3 t# ?
(二)该15军于1930年5月成立,军长刘茂恩。下辖65师、66师、67师。中原大战时改辖刘镇华64师(辖武庭麟、邢清忠、杨天民3个旅)和刘茂恩(兼)65师(辖刘惠心、姚北辰、马骐臻3个旅)。该军隶属11路军,从事豫陕晋地区的剿共战斗。1934年在豫陕鄂皖地区剿共。2 \3 g0 t& z4 h) d
该军在1936年的序列为:军长刘茂恩,副军长徐鹏云。下辖武庭麟64师(辖邢清忠、杨天民2个旅)和刘茂恩(兼)65师(辖姚北辰、马骐臻2个旅)。
! u, X7 {, H7 f: K( F; m) A* Z# f1939年年底武庭麟接任军长时的下辖姚北辰64师(1943年11月刘献捷接任)和邢清忠65师(1941年3月邢清忠病逝,李纪云接任)。
6 Z6 s9 a) a: s7 }抗战时期该军先后隶属6集团军、13军团、14集团军、2战区。先后参加太原会战、1939年冬季攻势、中条山会战、豫中会战、豫西鄂北战役等役。该军在洛阳保卫战时曾给日军以重创。
' K2 W) Y: ?1 h' V' L1946年5月该军整编为15师,师长武庭麟。该师于1947年11月在豫西被解放军重创,师长武庭麟、旅长李纪云被俘。12月经补充后的序列为:师长刘献捷。下辖刘献捷(兼)64旅和贾贵英144旅。该师在1946年时隶属于4集团军。
: b3 o0 I, Q1 I' G, ]' B1948年该师恢复军级编制,军长刘平。下辖24师、64师(先蒋治英,后段成涛)和160师。该军隶属13绥靖区(先)和14兵团(后)。1949年12月该军于四川宣布起义。
( X/ J9 ]: G+ p0 W/ I7 Chttp://junmeng.nen.com.cn/bbs/viewthread.php?tid=13586
作者: 浆糊    时间: 2007-6-12 09:52     标题: 国民革命军第16军

第八战区副长官部(胡宗南集团)直辖
  c6 s/ f/ p& d$ x! V4 d' K. M    国民革命军第17军(84、新2师):中央军,缩编,接收3军12师及军委会直辖48师,辖12、48、84师(17师,辖12、48、84旅)
# c6 g1 e) M' A    国民革命军第27军(45、46、预8师):中央军,缩编成45师改隶5军(5师45旅)8 a. O5 }  g9 n& x; i5 m. T( N
    国民革命军第34集团军:# J6 ~6 k) T; d( s1 v3 @! \/ F( a
    国民革命军第1军(1、78、167师):中央军,保持,辖1、78、167师(1师,辖1、78、167旅)
7 I! z# w# m: j, Z) D    国民革命军第16军(109、预1、预3师):中央军,缩编并接收12军22师,辖22、94、109师: X1 T8 T! n1 M+ r, O# \
    国民革命军第90军(28、53、61师):中央军,缩编,辖53、61师(90师,辖53、61旅)% o* y* j5 [1 l" s
    国民革命军第37集团军:
/ P; F4 M+ Y  W, k    国民革命军第36军(暂15、暂52、暂59师):中央军,缩编成123师(36师123旅)$ G$ V+ m, w- }9 f# W7 @$ o2 I2 }
    国民革命军第80军(165、新27、新37师):中央军,缩编成165师(36师165旅)
, n+ y4 M6 O; s. Q    国民革命军新7军(暂24、暂25、暂26师:中央军,缩编成28师(36师28旅)+ r- ?, @2 w; K9 w/ R3 h
    国民革命军第38集团军:; |! H) [, d) h6 L6 B0 X; B9 h
    国民革命军第3军(7、12、新3师):中央军,缩编并接收26军32师,辖7、32师;12师改隶17军(17师12旅)
4 a, J4 Q% }6 M; m# R9 b, d    国民革命军第57军(8、97、新34师):中央军,缩编成8师,改隶54军,并接收美械装备
  E# O/ l# T$ _% ]1 I) z0 E    国民革命军骑3军(骑9、新骑7师):中央军,撤消番号
7 B& H, {' b4 T3 ]3 a4 s, _http://cache.baidu.com/c?word=%B9%FA%C3%F1%3B%B8%EF%C3%FC%3B%BE%FC%3B%B5%DA%3B16%3B%BE%FC&url=http%3A//conanxy%2Ecom/viewthread%2Ephp%3Ftid%3D3670%26extra%3Dpage%253D2%26page%3D8&p=882a92478e9112a058eed73e134298&user=baidu/ L* x: n% N+ f! J2 }* l% x

% h4 K3 k7 B- O5 _资料2
& E  k1 i8 U3 e- ^% r- @38年6月隶属9战区2兵团! j: j' B) a6 {: X
第2兵团
3 O& r9 H+ N" |  o5 B8 C+ w9 E* j
总司令:张发奎! e- C8 j  [  \, {
……
8 n+ _; ]+ d9 o: A- S* K1 A! z武汉警备司令:郭 忏9 M' b$ ^& k/ x7 [9 p5 B: S+ j
94军:郭 忏 55师:李及兰 185师:方 天
$ J2 s% [9 N5 T4 H江北指挥官:万耀煌
: [7 F' g" |( j/ Z6 m6军:甘丽初 93师:甘丽初
4 r! x0 V0 e7 C3 E) y; q! Q16军:董 钊
: ^( e' \) X- `兵团直辖:37军:黄国樑 92师:黄国樑
1 A% P, f% e& R0 D, I* z8 e : t% g- l" V9 m( F/ R; F
附:第8战区参加豫中会战的单位(增援部队),1944年4月,隶属第1战区* j3 c) G. z4 Y- C: v" I
胡宗南(战区副司令长官)1 h; J' l$ t: Y  i; z" S, `
40军:马法五 39D 106D 新40D
% X& \/ }% m% T: i- j第1军:张 卓 167D8 W- O* o# B2 }& A/ h- o" d3 b
16军:李正先 预3D 109D3 u- ]4 R5 h6 h; s3 d. \6 _4 m) o9 K
27军:謝輔三 暫4D 暫64D: _5 ], B, Z. w" Y
57军:刘安祺 8D 97D
: e  k# _8 n5 C) y" }http://blog.sina.com.cn/u/4b1fe69c01000779# I6 H5 t4 c% K/ w, Q$ d

" D- f4 X: t, ][ 本帖最后由 浆糊 于 2007-6-12 10:06 编辑 ]
作者: 浆糊    时间: 2007-6-12 09:59     标题: 国民革命军第17军

* W* H: D" i; Z) x
2、成军
8 M5 ?) I( O" P$ w$ P, m: q1937年8月,第84师与21师合编为第17军,离陕东渡,赴南口抗战。序列如下:
; ^0 I1 z9 L* f0 K) s  k第17军,军长高桂滋
4 H: [# S+ p8 p0 H! _% H4 _第21师,师长李仙洲3 r5 c; R; t; F: R  V# E( s% }) F
第62旅,旅长吕祥云/ D  t3 j& v' k' R. c
第63旅,旅长赵林8 O! E$ |2 E2 Q" H
第84师,师长高桂滋3 K+ L. l) N3 w7 e. Q0 I, f3 M) F
第250旅,旅长李少棠- u0 D/ x% k6 _4 e8 ]7 |: m" F
第499团,团长任子勋4 F* b) [1 ?% x  V8 ?
第500团,团长艾亚春
1 Y9 D3 X6 Z* N- I. }6 K% Y  Q8 u第251旅,旅长高建白
. B) U, T7 @" Y5 m% V* S0 i8 C7 f第501团,团长吕晓韬
1 H* g7 e/ ^0 S2 ]9 N! e2 B, ^! Y第502团,团长艾捷三& B& R* ~( l7 u( H
17军离陕后,隶属第7集团军,参加了平绥路东段沿线作战,在南口井儿沟、喜峰砦两役,毙伤日军1000余名,缴迫击炮6门、轻重机枪13挺、军旗5面。这是平绥抗战中的首次胜利。21师61旅122团团长刘芳贵在作战中英勇牺牲。9月,21师奉命脱离17军建制,17军完成蔚县阻击任务后,转隶第二战区直辖,参加平型关大战。17军在团城口一线与敌激战,团长艾捷三重伤,代理团长杜文卿率队抢堵阵地突破口,壮烈牺牲。是役17军坚守阵地六昼夜,伤亡官兵2600余人,下级军官几乎伤亡殆尽。战后所余战斗兵不足2000。  A! U8 m7 D5 @; X
1938年春,17军奉命开赴晋南。日寇对晋东南中国军队九路围攻,十八集团军总司令朱德统一指挥在晋东南的中国军队,对日作战。3月下旬,日军窜犯沁源,妄图打通白晋公路。4月9日,501团于小章村截击,敌机猛烈轰炸,吕晓韬团长牺牲。22日,251旅在决死第一纵队配合下收复沁源。
5 x0 M7 Q2 b& }' j# ^  b1939年4月,17军移防晋南中条山,改隶第5集团军。6月19日,日军进犯,激战至25日晚,日军遭重创,终于全面溃退。9月,17军奉令转守横岭关。日军被阻于17军的坚强工事,双方对峙一年半。1939年底,17军参加冬季攻势作战。
0 R, |6 }, t$ z1940年,卫立煌将从伪军收编的新编第2师拨归十七军建制,序列如下:5 x# \  v0 e. Q, I* j6 v% m. {
第17军,军长高桂滋,参谋长金崇印
6 ^3 `6 u/ g/ ?( y第84师,师长高桂滋,副师长高建白
5 J- D4 h3 V1 {8 w0 V( {第250团,团长艾捷三$ N1 c8 V* P% g- ?
第251团,团长杨世立
3 k$ x; v; F6 A7 t; q- [% {6 n第252团,团长岳英贤8 _: i/ {' J" J( Y. h2 n
补充团,团长艾亚春1 u1 b) G/ u! \2 V- M0 [5 N
新编第2师,师长金宪章,副师长赵奎阁2 x2 Z# q0 w$ j% R8 W2 W
1941年,17军改隶第1战区。1月,刘礽祺调任17军副军长。5月,高桂滋专任军长,不再兼任84师师长,由高建白升任师长。此时日军企图从南北两面围歼中条山守军。7日,日军向中条山全线进犯。17军凭借坚固工事,奋勇抗击。日军两翼包抄17军军部。17军奉命转往第二线阵地,与日寇遭遇混战,军部与主力部队的联系被截断,补充团被日军包围,团长艾亚春阵亡。参谋长金崇印等劝高桂滋另谋出路,遭严词拒绝,后高桂滋辗转脱险。是役84师被打散,伤亡惨重,新2师也伤亡1000余人,军部人员也多数殉国,军参谋长金崇印被俘遇难,副官长王秀泉、新2师副师长赵奎阁均被俘。" B( o7 @' l0 d3 K4 G5 ~% g6 K
10月,17军移防河南渑池,守备东起新安,西到陕县的黄河防线。新2师师长金宪章免职,高增级接任师长。
2 l/ r  ?- G" [7 |; B8 X1942年,17军改隶36集团军。1943年又改隶第8战区副司令长官胡宗南指挥部。4月,17军奉命派部队进入敌占区中条山进行游击作战,84师251团团长杨世立在战斗中牺牲。9月,17军奉命后调整训,进驻宁夏固原。序列如下:  R  w# D3 q6 v2 P0 ]& R
第17军,军长高桂滋,副军长高建白,参谋长梁文铁5 e, _& [/ C! ^- D
第84师,师长任子勋,副师长梁之选,参谋长韩会济4 z9 z  f# W& P
第250团,团长梁钟
+ Z2 J& p3 |- l  T2 O: |! L1 r: `4 Q第251团,团长杨北辰% L' h% e8 `; H& f/ @+ ^8 m; G
第252团,团长胡景铎4 \2 T/ ^8 Z4 g
新编第2师,师长高增级,副师长艾捷三,参谋长夏余三, |3 f' ]: n% }7 w8 Z) T, C
第4团,团长李1 \" ~4 C0 D( j% s
第5团,团长邵春起+ k4 |: D1 e# d: |7 x
第6团,团长窦子章3 o8 N$ h4 E3 O" p7 s
补充团,团长罗璇章
, s9 p4 N- ^6 T& \4 d7 a% a6 B/ J辎重团、警卫营、工兵营、骑兵营、通讯营、别动大队
* \0 c# `' }% G" U7 N, k% T6 N6 S1944年,17军改隶第1战区。1946年,新2师改称48师。5月,17军改编为整编第17师,由何文鼎接任师长,隶属整29军,调驻甘肃平凉。8月,原属3军的12师因3军开赴华北,不及归建,遂改隶17军(整17师),此时序列如下:: w$ U; G4 {% z. M
整编第17师,师长何文鼎1 ?, N* L5 f! n9 g
第12旅,旅长陈子干,副旅长张之谌,参谋长白云镇
, ~' x" U  }# Q, c第48旅,旅长何奇,副旅长万又麟,参谋长李春白4 U; ^( |, p1 w/ i; j6 v5 a
第84旅,旅长任子勋,副旅长梁之选,参谋长韩会济: j8 w1 `! c4 D! i
1947年,整17师参加了中原围追战、西华池战斗、进攻延安之役、陕北战役。在西华池战斗中,48旅几遭全歼,旅长何奇阵亡,康庄继任旅长。同时84旅旅长易为张淇。# d1 x2 D0 J+ t% }0 j5 o. f9 A0 x- c
1948年,整17师又参加了沙家店战役、岔口战斗、延清战役,之后担任守备任务,改隶第5兵团,参加澄合战役。8月,84旅调出该师,另行成立整13师。至此,该部的地方性已完全消失,成为一支中央军嫡系部队。同时何文鼎调职,康庄升任师长,万又麟升任48旅旅长;12月,杨德亮接任整17师师长职。# y3 F0 u. q1 ]# V
1949年1月,12旅旅长易为李继唐。不久,17军番号恢复,参加荔北战役,48师被歼,师长万又麟被俘;12师被歼一团。其后17军经整训补充后,序列如下:
9 U* M* V6 m* @! q( ?9 L第17军,军长杨德亮
: B; `# _, v1 ]6 k* T1 r% V) e第12师,师长李继唐$ Q0 [/ e- X( {9 }; E, ]% D2 v4 |1 ]
第48师,师长梁钟,该师系被歼后重建
9 n  H9 n: l% Y+ v  O$ a第295师,师长谢麟,该师系新建部队
  e: Y# x( H; L8 w17军整补后,又先后参加陕中战役、陇陕战役、西南战役。1949年11月,17军被歼于川西地区,12师大部、48师残部参加了第7兵团的起义行动,295师随军部被歼。3 V$ ^1 M# I! Q; A
3、84师下落
1 m2 U- H9 n- b# v$ d- S- x4 u- b1948年,84旅旅长张淇调职,副旅长欧阳明升任旅长。该旅在整13师编成内转战于西北战场。1949年恢复84师番号,参加了西北春季战役、陕中战役、西南战役。在西南战役中,该师被迫向解放军投诚。  U- X2 q3 H/ t1 z2 L; W7 C- w% @
http://www.cjdby.net/html/15/115-5058.html
作者: 浆糊    时间: 2007-6-12 10:11     标题: 国民革命军第18军

  国民革命军第18军是陈诚土木系支柱。18军可以说是陈诚的起家资本,陈诚军事集团别称“土木系”中的“土”字即代表着18军骨干部队11师,“木“则代表18军,它也是罗卓英、黄维、方天、胡琏等将领日后赖以晋阶的基础。18军是五大主力中建军最早、历史最长,在军阀混战、抗日作战、国共内战中屡立战功,为蒋介石与陈诚所心爱之嫡系部队,其骨干皆为黄埔军校毕业生,与敌作战时又都能以身作则,堪称主力王牌。/ h4 E2 e5 j1 X# w5 Z; M! V
  抗战最有名的战绩为淞沪罗店拉锯战,当时18军力敌松井石根指挥的第3师团历时近一个月,日军为争夺这个弹丸之地,战死的就有几千,整个罗店血流成河,被日军称为“血肉磨坊”。6 @8 ~( }5 ?- {& ^+ u4 L
  1943年长江石碑要塞保卫战期间,奉命固守要塞的是18军11师师长胡琏。大战在即,胡琏写下5封诀别信,然后沐浴更衣,做好了决死一战的准备。在石牌外围拚搏战中,日军一度钻隙绕过石牌,冲到距三斗坪仅60里的伏牛山。胡琏立即命其属下将国旗插到最高峰上,并严令守军不得后退一步。他用电话告诫将士:“打仗要打硬仗,这一次一定要使日军领教中国军队的作战精神!‘11师在孤军奋战的情况下,为保证这个将来可作为反攻的支撑点,保卫陪都的最重要门户,一直坚持到国军展开全面反击并彻底击败日军为止,11师的巧妙部署,顽强坚守,为最终胜利起了关键作用,此役日军损失惨重,死伤2万多。有报纸在报道时曾将其寓为东方之斯大林格勒,虽过分夸张,但是第11师所固守的要塞对于整个会战获得最终胜利的重要性则不言而喻。石牌口战役是抗日战争重要一役,使日军占领重庆进入四川计划破产,使重庆国民政府转危为安。战后,师长胡琏因固守石牌要塞有功,被授予青天白日勋章,所属之团、营长也各获得了最高级的奖章。
8 k, _, }7 m, I, e  石牌战后,18军将此战阵亡的15000名官兵的忠骨埋葬在他们用生命鲜血保卫的土地,深信忠骸有寄,然而仅仅60年之后墓地已然被夷平,成为学校,带路的学生居然还很新奇地称当年学校伙房还把挖出的棺木当柴火。为国御侮而亡的将士最终受到这样的对待,实在令人寒心,是为民族的不幸……!!!) k& P! O$ b1 L5 p5 S& H7 L
  1944年11月,作为嫡系主力,18军得到了第一批换装美械的待遇,使得战斗力大幅度提升。在不久之后的湘西雪峰山会战中表现突出,和74军联手作战,给日军重大杀伤。在整个湘西战役历时55天中,18军共击毙日军12400多人,击伤23300人。/ T7 M/ F1 n0 E6 h
  1946年5月,18军整编为11师,师长胡琏。在解放战争中,他率领的整编第11师一直充当着救火队的任务,哪里有难便被投入哪个战场,取得了辉煌战绩:
" ~+ i. r$ u# c  1946年10月章逢集大战,中野主力近6万人(3、6、7纵),三个纵队围攻整11师32团一个团五天五夜,最后打成平手,中野伤亡四五千人,11师 32团伤亡2700余人,当时32团本不想撤退,因一营营长牛镇江擅自带两个连突围撤走,才不得不带余部撤走,战斗连头带尾总共5天。32团一个团能够面对十倍以上解放军人海般猛攻,奋战5天,坚守章缝集3天3夜,重创对手,最后安然撤退,保存了500多人的骨干,在古今中外历史上都属罕见。中野忙活了一大顿,不但没有战果,反而受到重大挫折,全军不得不后撤100余里休整,丢掉了鲁西南所有根据地,损失重大。( U. d$ _; r0 m3 Z* f
  山东南麻战役,华野集中五个纵队,其中一个打援,四个纵队外加鲁中军区三个团猛攻南麻5天5夜,仅歼11师一个团,而解放军自身伤亡达1万余人。( c- I! L# w. ~: q( H
  1947年9月曹县战斗,整11师孤军突出到土山集、大义集一带,华野急于报南麻一箭之仇,调动5个绝对主力纵队:华野1、3、4、8、10纵,中野 11纵,设下口袋阵,严密包围,11师师长胡琏嗅觉敏锐,马上停止前进,进驻两个村庄挖掘工事固守。解放军还是老战术,集中绝对优势兵力打歼灭战,以3、 8两纵猛攻土山集守军18旅,4纵阻击大义集增援。18旅坚定守住土山集,经过3天激战,重创3、8两纵,同时大义集的11旅及时出击,痛扁4纵一顿,打垮4纵坚强阻击,猛烈从后攻击3纵后方,华野见势不好,迅速撤退。解放军伤亡4413人,11师伤亡3000多。
7 W5 J/ H1 d: n, p  进入大别山之后,18军这只猛虎更是威风凛凛,中野不但是高度警惕,几乎是轻易不敢接战,如:5 e: [  T. ~1 ~; {! x
  中野1纵绝对主力20旅于1948年1月在包信集与整11师遭遇,损失很大,其中一个主力营,4百余人被成建制消灭;
% h7 @, {3 \9 r8 I& v  中野2纵也好不到哪里,在大别山里不停地躲避11师,基本上是一个11师追着打,追着包围的过程。
+ U- `. w% B  R% B+ H: l0 r  中野6纵虽然整天躲躲藏藏,但在1948年1月16日,在王家店宿营的中野6纵18旅还是被逮了个正着,旅长肖永银一听整11师来了,丢掉旅直属队,使300余人全部被俘虏,总算保全了18旅。王家店成为永远抹不去的痛。: _9 U* L: R2 p: e( {
  一直到18军淮海战场被歼之前,解放军数次企图歼灭18军的计划都没有成功,在此之前可以说18军对中野、华野基本保持了非胜即平的长胜战绩,虽说1946年底宿迁整69师被歼一仗不太光彩,但至少自己也没吃亏。
, E0 `# {$ N. T& E) D5 N0 p  胡琏也被毛泽东称为“狡如狐,猛如虎”,即放在哪里,哪里解放军都头痛,属于“最不受欢迎的部队之一”。& a1 r/ h; |" n5 j$ d" L5 y9 k
  尤其是18军118师“老虎团”33团,该团全部是由战斗经验丰富的老兵组成,作战时凶狠顽强,罕遇对手,堪称是18军之精华,在淮海双堆集战役中,成为12兵团的刀尖,当时33团守卫核心阵地大王庄,与解放军两个团血战大王庄,殊死肉搏,攻守双方几乎都拼光,此战为整个淮海战役中最残酷、激烈的争夺之一,战况之激烈,以至吓得旁边85军一个主力团直接投降了事。
' `" f+ P% p2 S0 c  淮海双堆集全军覆没之后,重建的18军随胡琏12兵团参加了金门之战中有名的古宁头之战,撤台后胡琏官至陆军一级上将,金门警备司令,当了一回“金门王”,1977年病逝。
# d" g* q* g% [$ ?9 o- M8 Y  胡琏去世之后的1979年,粟裕视察南京军区、福州军区时与老三野们座谈,提及胡琏不无惋惜地说:悍将谋才,古宁头之恨难消啊。4 [' @8 i9 M3 g# S: e
  与74军不同,18军不那么张狂冒进,更加谨慎、狡猾,且注重构筑工事,例如子母堡,进可攻,退可守(如南麻之战);胡琏1944年掌军后,经过调教,其战术与一般国军完全不同,为对付解放军的近战、夜战,18军也改变了防御战术,采取“大纵深的弹性防御”,其特点就是主要加强本阵地周围的移动警戒,通常以一个前哨连游动不定,迷惑对手,使之扑空,一经接触即迅速后撤。与之相应,其村落防御的重点不在村外而在村内,又以村中心为核心,沿街构筑无数地堡,核心阵地外围鹿砦多至3层,不仅障碍进攻,更主要的是诱使冲锋部队进至鹿砦前沿后实行突然的火力杀伤。攻击得猛时,全部收回去,在攻击无效或攻击乏力时,一下又反弹回来。对付这种防御,突破村沿只是战斗的开始,这与一般国军部队作战有本质不同,即突破村沿强固工事即基本获胜有很大的区别。针对解放军巷战特点:用炸药包先爆破房屋,然后突击组迅速冲锋,一般国军不降亦跑。胡琏制定了特别反突击的战术:解放军爆破组将房屋炸开后,突击组一涌而上,就遭到11师守军小集团有组织的射击和反扑,一般小集团由两三个人组成,全部配备冲锋枪和卡宾枪,两三个小组在爆破后同时出击,从不同方向对准爆破口集火猛烈射击,突击小组几乎无一幸免,大都死伤在突破口,章逢集就是最好的例子。与74军一样,18军作为王牌军,军纪严明,1948年3月,在执行搜索任务的时候整11 旅(11师)有一个便衣队纵火烧毁民宅数座,致使民怨沸腾。整11旅从1928年建师起至今从未发生过烧杀抢掠违反军纪的事件,此一事件引起旅长杨伯涛极度重视,立即命令将带领纵火的班长逮捕枪决,以肃军纪。在双堆集被围困的日子里,第11师担负着保卫第12兵团兵团部的任务,官兵仍兢兢业业,克尽职守。
! `/ d4 O: H: z4 a) Y5 k  18军先后产生了5个一级上将、4个参谋总长、两任海军总司令、1个空军总司令、1个勤联总司令、20多个军长,在五大主力中排名第一。
. X) c8 V' D8 w# K  总的来说,18军在抗战时的战绩不如74军,荣誉也没74军多,国共二次内战期间的战绩在国民革命军中绝对数一数二,由于形态意识的缘故,人们对战绩知之甚少,加上74军“御林军”的名头,知名度不如后者,屈居第二。
) S$ ?3 Q  d$ s; g8 c, i# dhttp://bbs.cnseikai.com/blog/?90/action_viewspace_itemid_272.html
: b& c: R2 M, H4 g, [* f" p' m& v- Q/ e2 u
[ 本帖最后由 浆糊 于 2007-6-12 10:12 编辑 ]
作者: 浆糊    时间: 2007-6-12 10:14     标题: 国民革命军第19军

国民革命军第十九军历任军长 7 w4 ~+ R' d# ~' y0 ]
第一任军长:陈仪 " A+ W: a8 I/ o4 _, |
第二任军长:高桂滋
8 f+ E+ z2 S9 k+ @0 k8 l; i第三任军长:胡宗铎 副军长:程汝怀 + B. \2 ~3 \7 c. Y: M
第四任军长:蔡廷楷
% _+ z9 I. n0 A9 E第五任军长:李生达 - i' p( `+ {3 L
第六任军长:王靖国  副军长:霍原壁(后杜堃)。 ! K$ ^- g& z+ G. O% o
第七任军长:杜堃代理军长 5 s3 I, m3 u8 ^$ R( ]% j
第八任军长:孟宪吉  副军长:梁培璜   e" V8 E7 }$ ]( ^& F
第九任军长:梁培璜
3 @$ T0 T' H, c! z第十任军长:刘召棠
6 ~* g' B- x2 x) p  U第十一任军长:史泽波
  J, o* M2 C4 z4 y第十二任军长:许鸿林 ) \# s" p( Q" s& i
第十三任军长:杨爱源兼任军长 0 r# ~1 o7 I4 \8 f2 V8 L
第十四任军长:于镇河
0 C$ R0 S2 \7 D  D4 z1 K2 t第十三任军长:温怀光 8 k, M: K8 v3 t; u$ P0 b1 h; g( v: k
第十三任军长:刘云瀚
3 m& x$ L, m% Y) ?) y/ B第十三任军长:后去台湾 & q0 F! w# f. Q2 [( D
该军前身为浙江陆军第1师(师长陈仪)。1926年12月17日为北伐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19军,军长陈仪。由于此时陈仪为孙传芳扣押南京,军长职务由第1师师长石铎代理,第2师师长为余宪文。该军编成后由余宪文任前敌总指挥,转战浙江,但遭孙传芳狙击,损失惨重。1927年春该军即缩编为新15师,师长余宪文。5月7日改番号19师,归杨杰第6军节制。8月第6军改番号18军,该师仍归18军节制。9月下旬,改归26军节制。1927年6月武汉国民政府将原国民革命军独立第8师(前身为陕西靖国军高桂滋部)扩编 % B. N7 k# t5 o# j6 z+ E$ C
为国民革命军第19军,军长高桂滋。下辖王守义第1师、邢肇棠第2师和刘天禄第3师。该军驻河南。后不详。 " _0 f+ Y: ^- x8 q, a8 {
1927年年底国民政府将原第7军第2师和第15军一部合编为19军,任命胡宗铎为军长、程汝怀为副军长。下辖李思炽第1师、李宜煊第2师和郑重第3师。1928年2月25日,该军所辖3个师依照中央军番号顺序依次改为第59师、第60师、第61师。该军于1928年缩编为16师,师长胡宗铎、副师长程汝怀(先)林逸圣(后)。
+ V4 m3 O; R9 Z1 j$ E  u1930年夏因中原大战形势不利于蒋介石在中津浦路方面的部队,蒋乃命令驻广东的60师和61师北上支援。济南攻克后将两师编为19军。8月17日任命蔡廷楷为军长,下辖沈光汉60师和毛维寿61师。1931年7月增辖78师(该师为60师、61师各一部扩编),师长区寿年。山炮连,改19军为“西南国民义勇军”,拟参加东北抗战。但在1932年爆发“一•二八”淞沪抗战后即恢复原建制参加上海的战役。1932年5月调入福建“剿共”。1933年11月22日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在福州成立,该军参加福建政府反蒋,被编入1方面军序列。所辖3个师扩编为:沈光汉第1军,毛维寿第2军,区寿年第3军。12月15日蒋介石免蔡廷楷军长职,宣布该军撤消。
( `# e: }9 r: T6 h* D福建政府成立后即遭蒋军围剿,事变失败。原19军所辖各师改编制为3团制(原2旅制)。60师师长易为陈沛,61师师长易为杨步飞,78师师长易为文朝籍。以上3个师和原福建49师(原福建保安队)合编为第7路军,总指挥毛维寿,副总指挥张炎(未到任)。1934年10月27日蒋介石将72师扩编成19军,军长李生达。该军直接隶属于太原绥靖公署 ' w! P  `: N  F8 _6 n
。从此时起该19军番号为晋军使用。
6 n4 w9 j+ A9 T/ Q* H1936年5月军长李生达被刺杀身亡。王靖国接任军长,霍原壁任副军长。是时该军下辖王靖国(兼)70师(2个旅)和陈长捷72师(2个旅)。
$ @$ d( J( l+ ?8 @, E+ x* i抗战爆发后该军内改辖孟宪吉68师(原晋军李服膺部和独立1、2旅)和杜堃70师。1937年4月,杜堃任副军长,1939年8月王升任第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副军长杜堃代理军长。1940年8月杜堃调任二战区高参室主任,孟宪吉接任军长,梁培璜接任副军长。1941年3月孟宪吉因病辞职,副军长梁培璜接任军长。此时该军下辖刘召棠68师和史泽波210旅。 2 w- u& I5 y, j+ q4 P6 K) T
1942年3月刘召棠接任军长。是时该军下辖李修理68师、史泽波暂编37师(原210旅)和钟有德暂编38师(原独立27旅)。
0 j2 t- Q% [( j- |1944年1月史泽波接任军长。是时该军下辖郭天辛68师、杨文彩暂编37师和钟有德暂编38师。该军长期隶属6集团军,在山西同日军交战。
# Y1 i. g! d. N/ q7 n抗战胜利后该军下辖郭天辛68师、杨文彩暂编37师和武世权暂编40师。1945年9月该军内在上党被解放军歼灭,军长史泽波、师长郭天辛、杨文彩被俘。师长武世权逃归后降为团长。
$ X5 I( N  |0 ]( l+ h  X1945年年底阎锡山将该军残部和23军合编为19军。军长许鸿林。下辖程云峰68师、雷仰汤暂编37师和孙楚(34军军长降职?)暂编40师。1946年3月杨爱源兼任军长时许鸿林降为68师师长。1947年夏于镇河接任军长。 ! j1 O2 m/ D+ ~
1948年4月温怀光接任军长时下辖武世权68师、雷仰汤暂编37师和王乾元暂编40师。该军隶属10兵团。其中暂编37师于1948年6月被人民解放军歼灭。9月重建时改番号274师。暂编40师易为曹国忠,师番号改为277师。1949年4月该军在太原被歼灭。 9 G; h# N6 E5 O. `9 S8 ?
1949年10月重组该军,任命刘云瀚担任军长,下辖14师和19师(2个师长不详)。11月调往舟山驻防。1950年5月蒋介石为保卫台湾,将19军从舟山秘密撤往台湾。, n7 o/ G& c. w

7 m/ A- ~7 H8 j- }, E[ 本帖最后由 浆糊 于 2007-6-12 10:15 编辑 ]
作者: 浆糊    时间: 2007-6-12 10:25     标题: 国民革命军第20军

1939.10
* ^! S% Q* s* V' B9战区
9 T# q7 \8 u6 W9 w第27集团军:杨 森
7 J$ g: r+ I8 w; Y* _: E20C杨汉域 133D夏 炯 134D杨干才2 S% r3 M% T7 k, Q8 i6 Q
, n, _0 T* c" f) U
1941.9
6 V1 I) H' v- `1 n: B& X2 ]9战区
) ?5 X5 P  z4 H7 K27集团军:杨 森, Z$ W1 K: E2 n4 B
4军:欧 震 59师:张德能 90师:陈 侃 102师:伯辉章
$ l- ~. L0 X5 Y- ~% g20军:楊漢域 133师:夏 炯 134师:杨干才 暂54师:孔荷宠/ b+ f7 G0 J" \) [/ ^) D, |
58军:孙 渡 新10师:鲁道源 新11师:梁得奎. f8 _! u7 B( a( R& t
( B+ H+ N1 i# k! `
1941.12(第3次长沙会战期间)
; h2 T  g+ J" E* T  }' ]  Y- }9战区
0 b/ z# E/ b0 D# I- N27集团军:杨 森( ^/ f/ @: _5 R  L$ Q; R: P
20军:杨汉域 133师:夏 炯 134师:杨干才
) h$ A; n2 S4 l8 V* \" G58军:孙 渡 新14师:鲁道源 新11师:梁德奎/ g, c6 O2 t% p- j$ J4 E3 a- N
集团军直辖:暂54师:孔荷宠; 第6挺进纵队:李精一;第7挺进纵队:李子亮
! s. [: E  _7 b , [9 \6 T: {& o
1944.5(长衡会战期间)
. I* Q6 Z0 v9 y2 F8 r; R/ N9战区/ F" x3 I+ m3 O2 s
27集团军:杨 森; }1 g) ^) q5 p/ ?* g4 b: d
20军:杨汉成 133师:周翰熙 新20师:李子亮 134师之402团
4 O( E. _6 B, l' O* Y2 J
. O% A! ~7 y6 Q9 a0 U1944.9(桂柳作战期间)  j* @3 K$ V" n; l, b3 p
4战区+ g% P" v; c& Y. R# N9 Z
27集团军:杨 森& r3 g. x  \$ ?% u( Q
20军:杨汉域 133师:周贤熙 134师:伍重严( X* V# h  q! P4 B$ e7 W' H6 D
26军:丁治盘 41师:董季陶 44师:蒋修仁
3 P5 e! r9 y, Z- T3 X) r37军:罗 奇 95师:段沄(代)" p0 Q. ~$ k( E. n
http://blog.sina.com.cn/u/4b1fe69c01000779
作者: 浆糊    时间: 2007-6-12 17:10     标题: 国民革命军第21军

第二十一军4 L* U2 G/ F- R! o& O0 r: {; m
  该军由四川军务督办所属部队改编而成.1926年12月17日,刘湘就任第二十一军军长,所部共8个师:第一师师长唐式遵.第二师师长李雅材,第三师师长王陵基,第四师师长王瓒绪,第五师师长向成杰,第六师师长潘文华,第八师师长朱宗悫。
4 B5 e# q' e  F1928年8月,刘湘为分化反对自己的保定系.在政治上争取主动,讨好蒋介石,取消第六路军总指挥的名义,并将原有部队7个师、1个旅、2个司令缩编为3个师。委唐式遵为第一师师长,蓝文彬为副师长;王缵绪为第二师师长,潘文华为副师长;第三师刘自兼师长,王陵基为副师长。不久,刘又将第三师师长职让与王陵基担任.年底,杨森。罗泽洲、李家钰等在下川东发动倒刘之战,在混战中,刘湘击溃了罗泽洲并占领了杨森的下川东防地.1930年.郭汝栋第二十军出川。该军又收编郭部留在四川的陈兰亭、廖泽2个师。. f! M! |! e1 t. W8 @$ u1 L
1931年初,刘湘支援杨森、罗泽洲进占广安、渠县。继而又在3月指挥所部3个师进占合川,驱走邓锡侯部陈书农师,陈退走依附刘文辉。从此,二刘防区壤地相接,形成对峙。刘湘为第二十一军军长兼四川善后督办.至1932年上半年刘湘的防区近30个县市,并占有鄂西防地,辖有兵力6个师、川东边防3路司令和机枪、工兵、空、海军司令等;第—师师长唐式遵,第二师师长王缵绪,第三师师长王陵基.第四师师长范绍增,教导师师长潘文华,模范师师长刘湘兼任(实际由顾问刘从云负责,称为“总理”);川东边防第一路司令陈兰亭.第二路司令穆瀛洲,第三路司令魏楷;机枪司令刘炳勋,工兵司令蓝田玉,空军兼海军司令蒋逵(蒋未到,由季宗孟代理).
! n6 R$ k. }2 s% W7 O5 C从1932年8月至1933年底,刘湘、刘文辉经过数次大战,刘湘因联合邓、田获胜,实力大增.其所部唐式遵、潘文华、王缵绪收编刘文辉部降兵,军队扩大10余万人,地盘除川北以外,另扩大了川东、川南、川西地区80余县、刘湘于1933年10月就任蒋介石委任的四川“剿匪”总司令职,指挥川军向川陕红军进攻。
. h7 k- V. L- p8 u  j$ A( m- f7 H8 q, m( E! `) Q: n0 h# O( I
刘湘第二十一军原辖9个师,5个独立旅.4路边防司令,3路警卫司令,2路警备司令,1城防警备司令,1独立支队.刘存厚之第二十三军辖1个师,罗泽洲新编第二十三师均并入刘湘第二十一军。因部队较多,分别编为第二十一、第二十三、第四十四军,归刘湘统辖.   0 k! K5 M# E  m; A
  1935年10月3日国民政府任命唐式遵为军长,范绍增为副军长,刘熙鉴为参谋长,辖第一师,师长饶国华,所属第一、第二、第十旅,旅长为彭焕章、佟毅、周绍轩;暂编第二师,师长彭诚孚,所属第四、第五旅,旅长王纯一、周成虎;第四师,师长范绍增(兼).所属第三、第十一、第十二旅.旅长为刘兆藜、傅楠、孟浩然.& p, p5 v4 ~% g: U# m, Z

0 K6 f4 N( n$ W$ B1937年第二十一军军长由唐式遵兼任,原辖第一四五、第一四六、第一六二师。该军出川时第一六二师留驻成都。10月至前线,即隶属第十九集团军参加淞沪会战。第一四五师,师长饶国华,1937年11月30日在广德守城战中殉国,1938年5月佟毅接任师长;第一四六师,师长原为刘兆藜,1938年周绍轩接刘任师长职。
% h' c5 U  l9 j- K2 ?7 F- \2 z5 U- ]- N1 a* l
1939年2月由原第二十一、第二十三军2个军合并而成.辖第一四六、第一四七、第一四五师共3个师.军长由唐式遵兼任.1939年2月陈万仞接唐任军长.1942年1月刘雨卿接陈万仞军长职.该军曾参加1939年冬季攻势作战、第二次长沙会战和浙赣会战.第一四六师.师长周绍轩.1940年6月石照益接任师长.1943年1月戴传薪接石任师长.第一四五师,师长佟毅.1939年12月孟浩然接佟任师长,1944年7月岳星明任师长,8月凌谏衔任师长.第一四七师,师长章安平,1941年10月徐元勋接章任师长,1944年8月傅秉勋任师长.
' l" T( m8 U) M7 F7 l* r/ P( U, Y$ p) C) n7 V4 m( z( V; c
整编第二十一师,1946年5月由第二十一军整编而成,原军长刘雨卿改任师长。1947年3月该师奉调去台湾镇压“二二八起义”,同时恢复第二十一军番号;事件平息后,该师又奉命返回。该师辖:整编第一四五旅,旅长凌谏衔;整编第一四六旅,旅长戴传薪。后由岳星明任旅长。) H* v6 J3 L( W4 M9 }0 B& a- S4 V8 K; v
9 [, s- c2 j" G9 c' w
第二十一军军长刘雨卿。1948年4月王克俊接任军长。辖第一四五师,师长凌谏衔,1948年7月李志熙接任师长。第一四六师,师长岳星明,1948年6月李前荣接任师长;第二三O师、师长骆周能,后邓朝彦任师长。1949年5月在上海大部被歼,残部编入第七十五军,为第102师(原第45军),其他入川,在四川重建。   
  F: k; e6 u  n, x/ k9 c0 \7 _! G
* H9 e( y. ~) O1949年10月1日以由华东撤退到四川的原第二十一军残部为基干重新编成,仍以王克俊为军长,辖第一四五,第一四六师。11月5日又将第二三五师拔属该军,12月该军被歼。
9 q& y9 ?9 G+ |+ r) `& h# Mhttp://cache.baidu.com/c?word=%B9%FA%C3%F1%3B%B8%EF%C3%FC%3B%BE%FC%3B%B5%DA%3B21%3B%BE%FC&url=http%3A//m84%2Ea%2Elunqun%2Ecom/read%2Dhtm%2Dtid%2D110113%2Ehtml&p=882a964f9d8200b50be2947d5943c9&user=baidu
作者: 浆糊    时间: 2007-6-12 17:12     标题: 国民革命军第22军

quyc 2006-05-15 12:36
9 x) h" D% o  t8 x8 d  W第二十二军# p, f* R! r# z# _6 I* E- C4 y
  该军原为四川边防军,总司令为赖心辉:1926年12月l日,赖部袁品文、陈兰亭两旅在泸州打出革命旗帜,参加刘伯承领导的泸州起义,使赖部实力大力削弱。17日,赖就任第二十二军军长职,所部辖张廷生、李剑鸣、范子英3个师。
% R( R0 s8 f; v/ {* L! c0 ?1930年5月,中原大战正酣.蒋军在前方作战,湘鄂空虚:蒋介石调第二十二军出川、该军出川后驻鄂西。是时其所辖共5个师,军长赖心辉,师长除原3个师师长外,在鄂西收编原第五十一师罗启疆部为该军第四师,原第二十一军第五师师长向成杰部编为该军第五师:6月,赖心辉被免军长职,该军第一、第二、第三师改编为新编第十一师,第四师改编为暂编第十九旅,第五师改编为新编第七师。 4 _% f3 W/ L7 O; U3 O  o
二.第二十二军   , P7 O! I0 Z! v9 |/ w: J, E$ J
  该军原为川军一部。1930年5月赖心辉率该军出川至鄂西“剿共“,后改编为新编第十一师,1931年改编为第五十九师.% T. Q3 R8 e  q  V# T) n# b3 r
  1932年2月以谭道源第四军改编为第二十二军,辖第十八、第五十师等.隶属赣粤闽湘鄂“剿匪”西路军,参加“剿共”.( ]. \6 V* `4 z; V( B/ B: C- W
第十八师 该师在1930年底被红军歼灭后,又加以补充重建。1931年3月鲁涤平以“剿匪”总司令兼任师长. 9月鲁辞兼师长职,以朱耀华任师长,该师辖易振湘、喻镜渊2个旅。1936年11月易振湘去职,黄钟接任旅长。) s6 j8 w9 w$ R6 c8 E% a3 ]
1931年9月,第十八师第五十二旅戴岳部编为独立第三十六旅。   
/ I4 Y; ^6 u* |6 s4 K  第五十师 师长谭道源,1931年底,谭升任第二十二军军长,岳森升为师长。以彭璋、朱刚纬为旅长:该师隶属第二十二军,驻湘,参加围攻红军诸役。1935年10月岳森为副军长:由成光耀任师长,辖彭璋、朱刚伟2个旅。是年11月彭璋升任副师长,由彭诗圭继任旅长。 , H! ~4 B. s( V0 T$ H
  1937年第二十二军军长谭道源、1937年9月任命谭为第十军团军团长 辖第十八、第五十师2个师 1938年春参加徐州会战,7月谭道源因病免职,该军番号撤销,所属2个师分别转隶他军。 : ~/ [6 \3 y) G4 G& E* h1 ?- |$ U
三.第二十二军
* k9 z2 _; T, _+ R第八十六师,师长高双成,1938年7月以该师为基干,编成第二十二军,高双成任军长.
/ h, C% ]! l% J( K% z% s! ^' `1940年12月前隶属第二战区;尔后改隶晋陕绥边区总司令部.该军原辖第八十六师1个师. 1 \' e0 ^$ \# h- f3 ?* P' b
1939年新编第十旅拨隶该军,1941年骑兵第六师由骑兵第二军转隶该军.1945年2月左世允接高双城任军长.该军驻陕北榆林。第八十六师、师长由高双城兼任,1941年10月徐之佳任师长.骑兵第六师,师长原为左世允,1943年10月左世允升任副军长.胡景通接任师长。 & }/ T2 A5 z3 k
1945年,骑兵第六师裁撤,新编第十一旅编入。+ }- w7 ]5 j, @  ?
1946年第二十二军军长左世允。该军辖:第八十六师,师长徐元佳;新编第十一旅,旅长于建玙。; M9 J8 m9 r3 M0 S% m) y9 Q$ Z
1948年第二十二军军长左世允。辖第八十六师,师长徐之佳,第二二八师(1948年9月由新编第十一旅改编而成),师长杨仲璜。1949年6月1日该军军部和第八十六师在陕北榆林起义;第二二八师驻绥远,9月19日被和平改编。
作者: 浆糊    时间: 2007-6-12 17:18     标题: 国民革命军第23军

quyc 2006-05-15 12:39
& U+ u$ s6 R2 t6 T第二十三军
- g% r4 ?; [; B( G' ?' }" [" ?) B  第二十三军由西康屯垦使署所部改编而成。1926年12月17日、刘成勋任第二十三军军长。刘就任军长后,自任党代表,郭季吾代政治部主任。所部3个师为:第一师师长刘国孝,第二师师长陈鸣谦,第三师师长孙涵;另有边防军羊清泉、贺中强等。1927年6月、刘文辉出兵发起川南之战.该军被刘文辉兼并。 7 \. l* {/ x9 S
  4 z4 n% Y, ^# y+ w" m5 s1 g) W4 P5 L
     二.第二十三军
2 P) R$ t! {8 u1932年曾任命李福林为军长,李福林未就职。
( b" }4 d8 P) u# }3 m   三.第二十三军8 g# ^- |/ p. D  t, C
该军于1933年5月8日由刘邦俊、廖震2个师编成,任命刘存厚为第二十三军军长。该部防区为达县、宣汉、城口、万源4县。11月该军在向川陕红军进攻时被消灭大部,刘存厚去职,刘邦俊代理军长,刘湘将该军编为第六路,继续围攻红军。不久,该军被刘湘编并。   / U. D# E& S7 P/ G& M* h9 ?
   四.第二十三军
' n  _& V" i  \9 n7 f9 [# l4 i1935年10月3日国民政府任命潘文华为军长,杨炽为参谋长,辖教导师,师长杨国桢,所属第一、第二.第三旅、旅长为章安平、石照益、蒋尚朴;第五师,师长陈万仞.所属第十三、第十四旅,旅长为达风岗、潘左;边防第二路司令穆肃中.   6 c( _& b; k, t0 G, t/ E) o
1937年第二十三军军长潘文华,原辖第一四七、第一四八。第一六四师。1937年8月该军出川抗战,第一六四师留驻四川梁山。第一四七师,1937年1月由该军教导师改称,杨国桢任师长,1938年初陈万仞任师长,6月章安平接陈任师长;第—四八师,师长陈万仞.1938年6月潘左继陈任师长。# P4 v; [/ B9 {/ p5 u% w2 l: Z
五.第二十三军
0 m: s3 v2 f6 J' e1940年3月以第七十三师和第一九六旅及独立第二旅编成、刘奉滨任军长:1941年3月梁春溥接任军长,1942年11月许鸿林接梁军长职.该军辖第七十三师和暂编第三十九、暂编第四十师.第七十三师,师长刘奉滨,该师原隶属第三十五军.1940年3月刘升任军长,高卓之接任师长.1943年12月高卓之升任第三十四军军长,副师长席安仁升任师长.1944年12月该师改隶第三十四军. 1945年7月席安仁升任战区长官司令部高级参谋,副师长祁国朝任师长职.暂编第三十九师、1940年12月由原第一九六旅扩编而成,鲁应禄为师长.1944年该师改隶第四十三军,以卢鸿恩为师长.暂编第四十师,1941年1月由独立第二旅改编而成,师长郭熙春.1944年1月郭被调至战区长官司令部,武世权任师长.( L( S# Z6 p8 m* j& l; A
第二十三军 军长许鸿林。该军辖暂编第四十、暂编第四十六、暂编第四十七师。1946年底该军番号撤销,其一部分编入第十九军。
3 V9 L8 S9 E3 q1 M  ?& |( J  l六.整编第二师
) w2 h) O9 x9 k+ m整编第二师师长聂松溪,1948年6月晏子风接任师长,该师辖整编第二一一旅,旅长马培基,第二一三旅,旅长胡景理,8月为增援济南,将整编第八十三师所属整编第十九旅拨隶该师。旅长赵尧。1948年9月24日该师被歼。
2 z! m6 u( ]# E: ?七.第二十三军
4 S1 D; j, L0 `6 u6 c9 |& F1948年9月由整编第二师改称。原整编第二师(师长晏子风)于9月在济南被歼。1948年11月经补充重建,军长熊新民。12月李志鹏接任军长,辖第二一一,第二一三,第三一五师。第二一一师,9月由第二一一旅改番号,旅长马培基,11月魏蓬林接任师长。第二一三师,1948年11月周煦龙任师长,后段绍浩、胡信先后任该师师长,第三一五师,1948年12月1日成立,以龚建勋任师长,1948年8月31日该师番号取消。 3 Z  X6 y+ }5 ~: [: u! A4 f/ N
1949年后第23军军长刘仲荻接任。1949年8月4日国防部抽调该军1个师去台湾。余部于12月从广东雷州半岛退台湾。
" [% t( i5 p  L& F9 X5 Q
4 |* Y' o4 x' L/ ?, q1 b资料2
, b! U+ o+ S) W1 [& z' b# o第二战区直辖
% a/ }: Y# T% G* L国民革命军第6集团军:, |, v  `: g) L. y7 Q
国民革命军第19军(68、暂37、暂42师):晋军,主力在上党战役被歼灭,残部接收23军暂40师重建,辖68、暂37、暂40师& [# K$ n8 y+ P4 l1 Z% m/ Y
国民革命军第23军(暂40、暂46、暂47师):晋军,上党战役被歼灭,军部撤消,残部重建成暂40、暂46师
作者: 浆糊    时间: 2007-6-12 17:20     标题: 国民革命军第24军

站长王坚整理 " D# F/ G$ u: |  B4 R
    国民革命军第24军,前身为川军第8师独立旅。1920年11月,该部改为川军第1混成旅(旅长刘文辉)。后该旅扩编为川军第9师(师长刘文辉)。1924年5月,又以该师第17旅扩编为第6混成旅。1925年,刘文辉受任为四川军务善后督办,部队由1个师、1个旅扩充为4个师、6个混成旅、1个宪兵大队、1个屯殖军、1个独立营。1926年11月27日,广州国民政府任命刘文辉为国民革命军第24军军长。1927年1月1日,刘文辉宣布就任第24军军长职,将所部4个师编为4个路,其余编为10个混成旅。序列如下:3 Z) d5 d  C( r6 [" M
    第24军:军长刘文辉3 `) ~; m, Z0 Y! k8 s7 Y. v
    第1路:司令刘文辉& y. U* g2 r1 }4 L& ^( \
    第2路:司令费东明" b; u$ c; q% n; J) I2 ~/ I
    第3路:司令夏首勋6 W. G' X+ n4 J1 i9 M* q( P
    第4路:司令冷寅东
1 [  o, O8 q5 Z    第1-第10混成旅
1 ]3 K% x9 \' @. _1 z    1927年6月,24军收编23军大部,部队扩编,情况如下:
2 r2 P) k6 ?1 I& L/ L9 C* R  k    第24军:军长刘文辉
: G6 E, I# L8 a  \( ?  h    第1路:司令刘文辉
2 v0 t! O, u( o1 B! K9 ]* w    第2路:司令费东明
- m7 o/ n  F( H9 N7 C+ s: K    第3路:司令夏首勋1 l: Z. b3 u; x9 T, k
    第4路:司令冷寅东
7 y) P0 l8 L1 V3 [    第5路:司令陈鸣谦/ p) z, L* v$ a3 c% r
    第6路:司令刘国孝
! |' a5 t) I0 |  c. J8 S# x2 A    第7路:司令孙 涵0 G& Z/ z; O7 O* z2 e6 B
    川康边防司令部:司令羊清泉% @2 Y* l0 z. D: m( \% ^! {
    第1-第13混成旅8 G9 O7 N9 R/ f* R6 Q
    1928年10月,为响应南京政府裁兵议案,24军进行缩编。缩编后序列如下:* T. l6 @" w1 Z% e! B
    第24军:军长刘文辉6 f, t9 N; f6 d4 f1 `/ j7 g$ H% U. O
    第1师:师长刘文辉# X0 J: w0 s: M- b% J
    第1旅:旅长高育琮
" u( I! Q3 j5 ?- C    第2旅:旅长张清平+ J6 h) Y9 _' P/ K. O
    第3旅:旅长田济众. B# Y6 X$ ]3 N5 I* i7 i& N
    第2师:师长向育仁% N1 N0 R+ @' `$ F
    第1旅:旅长林云根3 e1 Q+ j" g3 Q/ i5 x9 g9 h
    第2旅:旅长张志芳
. P# V) a, J( k4 A. y" G& d# q) ~. p1 c    第3旅:旅长陈鸣谦" g# Q7 A8 \0 T
    第3师:师长夏首勋
, B+ r+ V3 w$ N& S    第1旅:旅长熊思进
! v8 I9 r. Q( P( i. m9 r( Q, K    第2旅:旅长余中英
6 E' S: Q9 V" U) Q# e    第3旅:旅长唐 英
3 n, y% Y& X& n3 y    川康边防司令部:司令冷寅东
& |; V- e! z% H/ T' z0 j( {    第1旅:旅长陈毓嵩
6 h" f  ^0 g! t4 ?# v0 }5 j6 f: f    第2旅:旅长杨芳琳
* m6 E. r7 T& u* P6 |  G5 b    第3旅:旅长羊清泉
8 V7 `1 e3 B" P    第4旅:旅长苏华洲( Y- t0 v$ O% c& M
    屯殖司令:徐廷秀
4 U1 l" \- I* O+ S% Q    1930年川中内战,11月新22师罗泽洲部内变,一部拥陈光藻为师长,旋遭李家钰部进攻,陈率部投24军。1931年3月,邓锡侯所辖陈书农部遭刘湘部进攻,亦投24军。1932年8月,24军刘文辉部与21军刘湘部发生“二刘之战”。至战前,24军序列如下:4 J. n8 N& j6 _( [5 u6 g; Q* [
    第24军:军长刘文辉,副军长向育仁6 i) I5 g1 i# U4 C- h; e
    第1师:师长林云根  m" n9 F# U. K, k0 a4 N& m
    第1旅:旅长林海波
, o1 i7 W6 P( h; U! i  j6 M    第3旅:旅长陈鸣谦
7 ~! Q/ K/ d/ z1 R8 h4 E5 w    第5旅:旅长张志芳
* x  B3 z) R: [2 N1 F* t    第2师:师长张清平/ z' _7 k. y2 V* Q& F$ O3 e7 d
    第2旅:旅长徐光普6 j% j# m1 }/ P$ B
    第6旅:旅长高育琮
; @$ O; V1 b- x% ~1 t    第13旅:旅长王靖宇
4 J) q; u9 r& D5 o    第3师:师长夏首勋
$ r7 O5 u- P& L4 q" V+ L$ C    第3旅:旅长杨尚周
  [) r* J* |, ?0 R; N7 J    第4旅:旅长李玉书
. W* C, Z  x7 ^0 t& V2 D- w    第8旅:旅长余中英
5 {( M+ A; i5 l+ R    第4师:师长唐 英, X: q) W' Q. H; W
    第12旅:旅长余痴虎
/ d  p6 |, r( u- K, H2 C    第14旅:旅长田冠五
: L& j' @% u) Z  M- _    第7旅:旅长张伯言- f% v+ M- V# {5 ~- l- g3 _
    第13旅:旅长刘元瑭+ M/ f6 @" \. b& z
    第15旅:旅长彭 韩) V+ s, t) b6 w& [
    独立旅:旅长邓国璋
. j/ W% Y1 T; M1 J6 V# \1 a    川康边防司令部:司令刘文辉
6 l; [+ h: V# A; K& k    第1师:师长冷寅东& {" i) k, A, r) `
    第1旅:余如海
, `- p, g+ w9 M    第2旅:邓蟠村
! v+ o: e# T9 _6 {9 A    第3旅:黄丞汉
/ A# }* `5 T/ p0 I- {3 q    第10旅:赵佩三8 \7 M' q( Y" R* _+ d) D
    第2师:师长陈光藻
7 s, b2 t; ?( q5 l5 v    第1混成旅:旅长陈能芬
' ]8 h4 M; b6 V* C0 k) P( B) d    第2混成旅:旅长王元虎5 d, Y1 g+ E5 U( \- \, g
    第3混成旅:旅长程资民% |" p$ {- p. x1 U; n" @2 s6 O6 t
    第4混成旅:旅长黄锡煊0 M! a! ]; w9 z# v. s
    第5混成旅:旅长杨宗礼
$ x- ^7 a1 Y/ c; f    第1路:司令张熙民
. @. s0 \5 k0 M, B$ M3 a6 N    第2路:司令傅渊希- C/ j9 h8 s9 ?3 D" ^
    第3路:司令刘莅冰# i. C$ l: m( J2 c' B. s# K# _' g
    炮兵司令:徐思平/ ~. |! |' L  [2 [5 g1 R
    工兵司令:黄启贤0 _7 t, G) r& |: R. |& k5 ?4 n
    机枪司令:赖牧天1 u: S1 n+ f0 X5 j
    特科司令:黄 鳌1 F4 d5 T5 k7 u3 P( b
    宪兵司令:寇澄清
. t7 k3 B5 D- a' h/ V. r3 ~    江防司令:苏华洲8 L( l5 J. M# _
    屯垦司令:香翰南: Q' i( `7 l# }+ A
    垦殖司令:刘元璋$ d0 i& l; }: y7 E3 g
    警卫司令:邓 和
& e7 X" [% S% ~$ \' l! Y. A    警卫第1旅:旅长熊思进5 D  h$ F0 r. x- P7 F
    警卫第2旅:旅长石肇武
0 M: `$ E& [7 r    叙商清乡司令:刘文彩
; @& F  z: Z4 Z' ~, i9 M+ S1 ]    1932年9月,24军与田颂尧部战于成都;10月至12月,与刘湘部于荣县、威远大战,均获胜,军势大张。1933年3月,24军部队再次扩编,将陈能芬旅、王元虎旅均扩编为师,将陈光藻师扩编为8旅2团。4月,与邓锡侯部战于毗河;5月,与刘湘等部联军全面开战。战至年底,24军大败,部队大部被收编。1933年12月,24军将残部进行缩编,序列如下:0 B5 }  ?2 X8 A, P- ^
    第24军:军长刘文辉,副军长向育仁,参谋长彭灿
4 n0 C1 W8 W/ L$ }    第1师:师长刘文辉8 v1 Y* q+ ~6 r$ c) r3 W
    第1旅:旅长刘元瑭( J  o+ R, I2 d
    第2旅:旅长刘元琮/ S: r# U. Y+ j* l2 D; W* A6 Q0 M( A
    第2师:师长向育仁8 K( F& ~. J7 `6 K% S/ \" j  o8 i
    第3旅:旅长徐光普# O, p: \6 _: ?1 J/ @4 |
    第4旅:旅长李玉书" f! S$ N- s" ?- u) e- @: C
    宁属屯殖司令:刘元璋
% b" V' C7 R9 _  z1 Z    康属屯殖司令:唐 英
: t) W# k7 X5 \1 `& Q" g1 I/ M% W2 W    1935年5月,红军长征入川。24军刘元瑭旅与红军在会理城激战七昼夜守住阵地,获通令嘉奖。其后红军兵锋直指大渡河,24军奉命扼守,但仍为红军强渡成功。后24军又参加了阻止红4方面军南下川康边的作战。10月,川军依全国统一番号整编,24军整编后序列如下:
( U( e$ t+ C2 y7 r. x( d    第24军:军长刘文辉,副军长向育仁,参谋长王靖宇(后易杨伯言)
4 e! w+ q7 ^' i0 o    第136师:师长陈光藻  s# d  j3 ?0 F1 P: X: F
    第1旅:旅长杨学端
3 O- T7 x9 {1 U    第2旅:旅长刘元瑄! @1 J8 e' g% _1 M1 M# Q- T
    第137师:师长刘元瑭
$ c7 Y: k1 x  e2 b8 F* C/ ?    第3旅:旅长袁 镛2 t$ Z+ r* @/ W5 b# X$ M$ K
    第4旅:旅长杨生武! N: `' _' @6 e5 {/ d; g
    第138师:师长唐 英8 }1 @1 h! T* q
    第5旅:旅长张巽中
2 r9 @$ q6 j' S0 n' O    第6旅:旅长刘元琮
- y/ F+ y6 [6 t( p, }1 _" i! l    直属旅:旅长余松琳
( [" |5 c2 `  y! I1 D    1937年9月,刘文辉升任第5军团军团长,24军隶属该军团建制,驻雅安,担任后方守备任务。同年,第138师番号撤销(后该师番号给予桂系48军),师长唐英调任第136师师长,原136师师长陈光藻升任副军长。此时24军序列如下:5 ]0 R# f/ ~6 ~. L& f. l9 X
    第24军:军长刘文辉,副军长陈光藻,参谋长伍培英( n" |+ d/ I% \5 }- a) V8 S& G
    第136师:师长唐 英
5 ^( i; O* A; m' @9 O& {% K    第137师:师长刘元瑭4 }: r. }. _  v
    清乡司令部(辖2团): b  q! |: h& ]( X* Z" ?9 z8 T
    独立团:团长刘元琮2 T; C1 v* I' h: ~
    骑兵团3 S; x3 _* @8 i% U! D
    1940年,137师师长刘元瑭叛刘投蒋,率部分部队以抗日为名入陕投入胡宗南部,部队改编为新37师(师长徐保),与34师公秉藩部合编为新12军,刘元瑭任军长。24军137师余部以副军长陈光藻兼任师长。1941年,24军改隶第28集团军,1943年撤销隶属关系,并增编军直属旅,旅长唐英,136师师长职由刘元瑄继任。
' G3 R5 Z  @0 Z/ ^- M3 M. f    1946年5月,24军奉命整编,改为整编第24师,师长刘文辉,全师2旅4团。先后隶属川康绥署、重庆绥署。1947年7月,刘文辉辞师长职,刘元瑄继任。是时序列如下:  G' @, {* [1 c. [9 ~  o. j
    整编第24师:师长刘元瑄,副师长陈光藻,参谋长伍培英
% l7 ~8 U2 x# e. V( f! f    第136旅:旅长刘元瑄8 l4 o+ ]* _5 {, T9 V6 V- q
    第137旅:旅长陈光藻; P; s, L8 v% m4 p
    1948年9月,24军番号恢复。1949年,该军直属于西南军政长官公署。此时序列如下:
; {2 A- j0 u4 I1 \8 }* O    第24军:军长刘元瑄,副军长伍培英,参谋长杨家桢2 H+ [( z; k. w, ^
    第136师:师长伍培英
$ i! h* S' Z8 @; P3 ]3 b    第137师:师长刘元琮
- l1 U! h& T: n+ l* T8 ]! U4 N/ U    1949年12月9日,24军宣布起义。起义后在邛崃、蒲江地区堵截了胡宗南部逃跑通道,顽强抗击胡部第5兵团的猛攻,为解放军全歼胡宗南集团创造了有利条件。 # r% T; i8 y& ^. i, o6 J( N
http://www.hoplite.cn/Templates/hpjh0036.htm
作者: 浆糊    时间: 2007-6-12 17:35     标题: 国民革命军第25军

第二十五军: d! q) X9 R7 [9 v) e. ]; S
该军前身为黔军周西成部。1926年8月6日,周西成宣布加入国民革命军,所部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25军,第二十五军军长周西成。- `7 @. O/ V; E) b' u- l* r
1929年初,龙云率朱旭、张凤春师会同李燊第四十三军攻周西成,周受伤溺毙。周部师长毛光翔继任军长。
# T: S+ f  ~' n) B1928年7月,蒋介石任命毛光翔为贵州省主席兼第二十五军军长,王家烈为副军长兼第一师师长,第二师师长犹国材,第三师师长蒋在珍,教导师师长车鸣翼。
* X, n/ w, Y3 w; y- C4 C+ f贵州第二十五军在周西成死后,毛光翔任军长,王家烈为副军长兼第一师师长,第二师师长犹国材,第三师师长蒋在珍,教导师师长毛光翔兼任.另有廖怀惠1个师。/ q* m/ {( }2 g
1931年8月南京政府任命毛光翔兼任第十八路总指挥、1932年2月王家烈在南京见蒋并运动国民党上层乘机回黔,代毛任第二十五军军长,毛专任第十八路总指挥,犹国材任副军长兼第二师师长,毛所兼教导师师长职由江国璠接任.不久,江因故解职,车鸣翼任师长:时候之担所部3个旅驻在赤水一带;犹国材第二师据有安顺、兴义一带;另有宋醒1个旅.毛光翔不任军长,但军队却分为毛、王两派。是年11月毛光翔联合犹国材攻王家烈,王败走。
( Z' ^2 G5 a1 I8 W& l6 ?  1933年1月1日,犹国材奉令任第二十五军军长职:是月王家烈又率部反攻,占领贵阳,毛光翔、犹国材败逃,第十八路总指挥部亦无形中取消,车鸣翼脱离军队下野,吴剑平率犹国材残部退至云南,投靠龙云,蒋在珍退到四川投靠刘湘。时第二十五军所部为军长王家烈,副军长兼第一师师长候之担,第二师师长柏辉章,第三师师长何知重  7 S! |% o' ?7 P7 e: l; V
1934年红军长征入黔。1935年3月,薛岳、吴奇伟部入贵阳。继之蒋介石至黔,收买王部柏辉章、何知重,迫王家烈下台。5月将贵州军队按中央军番号顺序改编;侯之担部改编为新编第二十五师,师长沈久成,辖2个旅4个团,次年8月调往四川;第二师改编为第一O二师,师长柏辉章;王之直辖部队改编为第一O三师,师长何知重. 6月.第一O二、第一O三师调川,不久调鄂。犹国材部改编为第一二一师,师长吴剑平;蒋在珍部改编为新编第八师,师长蒋在珍。( A6 e4 ^+ A$ r6 m  e1 |% e: w
* n  W3 ]5 T; F2 q* X* L: Z
二.第二十五军  4 j; u4 P; }. ~) r9 E7 r
  1935年10月19日国民党中央任命万耀煌为第二十五军军长,该军以第十三、第一四O帅编成.$ f- `+ y2 y- ^8 e1 p+ N
  第十三师师长出万耀煌兼任,辖潘祖信、夏鼎新2个旅,1937年该师改为调整师.1934年11月该师被编入追堵红军之第八纵队。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后.该师编入“讨逆军”第十纵队.  
+ d9 t# Q, o& \( b7 ~8 H  第一四O师该师原为王家烈第二十五军侯之担教导师、1935年春改为新编第二十五师,沈久成任师长.1936年10月15日沈去职,王文彦任师长。该师无旅建制,辖3个团、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后被编入“讨逆军”第十二纵队.1 U/ h8 v, f' \$ G$ z0 }4 n
1938年春,万调任他职,所属2个师亦改隶他军,该军番号撤销。第十三师,师长原由万耀煌兼任,l937年11月吴良琛继万为师长,1938年6月后,该师改隶第七十五军;第一四O师,师长原为王文彦,1938年7月宋思—接王任师长职。1937年12月该师转隶属第四十六军。  * J% @' p" s+ s# }7 d4 m$ G& e" K
8 t) o7 q% M. B. ~! B8 F- x
三.第二十五军
( {' P, U7 [4 W! V. v  1938年6月在武汉以第五十二、第一九O师编成第二十五军,王敬久为军长。第五十二师,师长原为卢兴荣,1937年该师隶属第十集团军参加淞沪会战,因损失过重,撤销番号.残部于1938年2月并入第六十一师。1938年3月又将第三预备师改称第五十二师。该师于1937年秋在南京成立,师长为冷欣。改称第五十二师后,师长仍为冷欣。1938年9月唐云山接冷任师长;第一九O师.1937年10月在广州征收壮丁编成第四预备师。1938年3月改称第一九O师,师长梁华盛.
1 {- t/ k3 a  r- @0 u8 h   1939年8月张文清接任军长,1943年10月张文清他调,黄百韬接任军长.该军在1943年前隶属第三十二集团军.此后至1945年直属第三战区.1943年前该军辖第四十、第五十二、第一0八师,1941年第六十三师一度亦隶属该军.1943年第五十二师拨隶第二十八军,同时将第四十九军暂编第十三师拨属该军.该军先后参加1939年冬季攻势作战、第二次长沙会战、浙赣会战和湘鄂赣边区作战、赣西追击战.第四十师,师长詹忠言,1940年1月詹忠言升任副军长,方日英接任师长;1942年5月陈士章接任师长.第一0八师,师长张文清,1939年11月戎纪五接任师长职.1942年11月顾宏扬接任师长.
0 `) u/ n( F# p1 T+ x! P$ L   整编第二十五师,1946年5月由第二十五军整编而成,原军长黄百韬改任师长。该师辖:整编第四十旅,旅长陈土章;整编一0八旅,旅长顾宏扬,1946年由唐名标接任旅长职,1947年由杨廷宴接任旅长;整编第一四八旅,旅长廖敬安。* h3 h* [1 w5 h+ i2 }- ^
   第二十五军 1948年9月由整编第二十五师恢复原军番号,军长黄百韬,1948年7月陈士章继任军长。该军辖第四十师,师长陈士章.8月曾正我接任师长;第一0八师,师长杨廷宴,1948年8月李世镜接任师长,第一四八师,师长廖敬安,后以刘清昶任师长.1948年11月20日该军在碾庄地区被歼。6 S8 g' ^! m( H' f

' y5 N+ [. \7 t# `   四.第二十五军
/ |7 P# k6 \6 \7 _原第二十五军在淮海战场被歼,又于1949年1月重新编成,隶属第一编练司令部,辖第四十师,师长曾正我,第一O八师,师长任培生,第一四八师。仍以陈士章为军长。1949年11月在金门并入第5军。
作者: 浆糊    时间: 2007-6-12 17:37     标题: 国民革命军第26军

第二十六军' q9 d7 H9 ~  o# l+ g7 w
  该军原为孙传芳所属浙江陆军第三师.师长为周凤岐。1926年12月20日,周凤岐响应国民革命军,在浙江桐庐将第三师扩编成军,周凤岐任军长,伍文渊为军参谋长.以原该师第五旅旅长伍祟仁为第一师师长、第六旅旅长斯烈为第二师师长。该军成立后隶属东路军参加北伐。8 B  Y* V2 `. ~* w, {' a2 Y
  1927年2月,第一师师长伍崇仁去职,伍文渊继任,何葆森为军参谋长。3月将浙江炮兵旅扩编为该军第三师.张国威任师长,该师不久即被裁并. 5月隶属第一路军参加第三期北伐,军至东台、盐城、阜宁一带. 8月军参谋长何葆森去职,胡大猷继任;   1 z; ]0 O" g4 F& s2 H
  该军1927年9月后隶属第一路军:10月,原第十八军(军长杨杰)第十七师转隶第二十六军,编为第三师。10月8日,周凤岐辞军长职,陈焯升任副军长,代理军长。方策升任参谋长。所属原2个师师长亦更换,第一师伍文渊师长职内赵观涛继任.第二师斯烈师长职由张骥接替.   
; j. @3 g% J' p) c  b- v1928年1月,陈焯实任军长,方策升任副军长兼参谋长,不久,方辞兼职专任副军长,郭忏任参谋长。2月25日,所部3个师分别改番号为第六十二、第六十三、第三十师。3月,蒋坚忍任军政治训练处处长,邢震南接张骥第六十三师师长职.   
  d$ Y" K$ Q9 X# x1928年7月1日蒋介石举行各军编遣会议,成立整理委员会。国民革命军第1军于1928年7月缩编为师。以第二十六军缩编而成第六师,8月13日任命陈焯为师长.
. K+ v3 `1 k& h5 w5 J  [1 k, C4 }4 G1 M" V
二.第二十六军0 t+ k/ \+ z6 s. Y
1930年春,以第四十六、第五十五师编成第二十六军,以范熙绩为军长,隶属第一军团参加中原大战。军长范熙绩于1932年12月7日被免职,同时该军番号被取消。
9 I9 `5 n+ |! \& y第四十六师 师长岳盛宣,辖王藩庆、刘玉林2个旅.1933年该师“剿共”时被歼,损失严重,岳被免职,该师番号撤销.
, [) `3 T% R  |, t: i1933年5月又以独立第三十六旅和第二十三师补充团扩编成第四十六师。该部原为第十八师第五十二旅.旅长戴岳。193l年冬,将该旅编成独立第三十六旅、编成第四十六师后,师长为戴岳,辖鲁渭平、曹典江2个旅。该师隶属赣粤闽湘鄂“剿匪”北路军第一军团进攻红军。   
3 y  g0 [) S6 [( u# v. i+ r. g
6 H# ^6 M4 k) a2 d) m三.第二十六军: y3 H' I  \9 j
1933年5月8日又以第四十四师和独立第四旅编成该军,任命萧之楚为军长。6 C) _- \$ l9 p7 g9 f: S
第四十四师,该师源于北洋时第十五混成旅。1914年入陕;1920年改编为镇嵩军第五路.1924年由陕入豫被改编为国民二军第八混成旅;1927年夏被改编为第二集团军暂编第一师,萧之楚任师长,1928年春被编为第一集团军第四军团第九十三师,仍以萧任师长.1929年1月被编为第四十四师第一三二旅,萧任旅.1930年2月萧升任第四十四师师长。长城抗战后,该师驻华北. 1935年辖杨鑫,于兆龙2个旅.1936年3月杨鑫被免去旅长职、张池任旅长。
: G! P: V; l% ^* E8 |独立第四旅,该旅原为第四十四师第一三二旅所属2个团。1933年3月成立第二十六军时,与该师补充团合并编成独立第四旅,以王金镛为旅长。 . [  b6 R# h3 u; \4 h1 x
1937年第二十六军军长萧之楚,该军隶属第十五集团军参加淞沪会战:1938年直属第三兵团参加武汉会战:该军辖第三十三师,师长原为冯兴贤,1937年11月冯升任副军长,赵定昌任师长,1938年2月该师因伤亡过重编入第三十二师,番号撤销;第三十二师.师长王修身;第四十四师,师长陈永. , \5 H# T7 ]: R" c% `  K: N4 M( @
1939年7月前该军隶属第三十三集团军,尔后隶属江防司令部,1941年先后隶属军事委员会、第九战区.1942年1月丁治盘接萧之楚任军长.是年该军先后直隶第三战区、第十集团军.1943年改隶第二十五集团军,1944年下半年改隶第二十七集团军.1945年5月桂柳会战后,丁治盘受撤职留任之处分.该军辖第三十二、第四十一、第四十四师.1945年第一六九师一度隶属该军.第三十二师,师长王修身.1942年4月王修身升任副军长,蒋修仁接任师长.1944年1月樊焕卿任师长.第四十一师,师长丁治盘.1942年5月董继陶接丁任师长.第四十四师,师长陈永.1941年11月于兆龙任师长.1944年1月蒋修仁任师长.0 }8 [' ?' ?$ e* k0 \1 v
整编第二十六师,1946年5月由第二十六军整编缩成该师,原第二十六军军长丁治盘,1945年冬马励武接任军长。缩编成整编第二十六师后,仍以马励武任师长。该师辖:整编第四十一旅,旅长董继陶,整编第四十四旅。旅长蒋修仁,整编第一六九旅,旅长曹玉珩。1947年1月在鲁南战役中该师师部和整编第四十四旅被歼,师长马励武被俘。# }- n! t7 L& l$ W3 ~  `
9 l6 b3 c1 n) Q1 _6 E
四.第二十六军
4 \# p8 _4 V4 j7 S) j' T1947年春以整编第九十三、整编第一九三旅编成该整编第二十六师,刘劲持为师长。1947年9月刘劲持调任联勤总司令部经理署署长,由钟彬接任师长。该师辖整编第九十三旅,该旅于1946年5月由第九十三师整编而成,师长原为吕国铨,改旅后由彭佐熙任旅长。1947年免彭旅长职,由叶植楠任旅长。整编第一九三旅,该旅原属整编第七十三师,旅长萧重光,1947年2月该旅被歼,以驻滇部队之一部重建第一九三旅,傅亚夫为旅长。0 G7 {! F& C) G8 `- G4 c8 J; x

( D  O  T. q% Y五.第二十六军 ) ^! j: L; i! s% Y( v+ x+ k
1948年2月在云南编成整编第二十六师,余程万任师长。同年9月改为第二十六军,仍以余程万任军长。辖第九十三师,师长彭佐熙,后叶植南任师长;第一六一师,师长梁天荣;第一九三师,师长石补天。该年于1950年1月在滇南被歼。
作者: 浆糊    时间: 2007-6-12 17:44     标题: 国民革命军第27军

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七军在山西抗战的回忆 ; z* E4 q6 \' }
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七军第四十五师第一三六团第三营少校营长、黄埔军校毕业生 陈伯鹏 撰稿
, B* {* g- x! x6 T9 s   陵川之战. O) @% H0 m4 K7 k  ]: o$ ?
    一九四一年八月,第二十七军军长范汉杰调西安升集团军总司令,军长由四十五师师长刘进升任,副师长李用章升四十五师师长;四十六师师长黄祖勋升任副军长;副师长苏狄若升任五十六师师长;预八师师长陈素隆调重庆另有任用,师长由刘××(忘其名字)升充。此次将领更迭,全系军内调换,对部队战斗力没有影响,但因作战时间太长,加以生活艰苦,官兵有疲备之感。十二月前后,日军纠集豫北约二万兵力,分四路围攻晋东南壶关、陵川,妄图将我师全歼于太行山脉。
6 f$ n" d. S0 p# h. n4 G, F    十二月十七日,我营奉命从古郊以东迅速开回陵川东北一百二十五里的大屹老郊,占领阵地,确保军、师的军械仓库。军情紧急,全体官兵一律轻装,连马匹也不准带,途中骤遇七级北风,雨雪交加,自茫茫的一片;官兵衣履湿透,寒冷彻骨。十二时半我营抵达大屹老郊,发现已被敌人先我占领。我即令六连王连长率二十名敢死队,反穿皮大衣(雪地伪装),各持大刀、手枪,出敌不意,猛烈冲杀,守敌十五名均被我大刀砍死。下午三时许,终将大屹老郊阵地夺回;立即埋锅造饭,略事休整。五时雷,全营官兵连夜赶筑战壕三百五十余米,机枪掩体三十四座。* R1 u# b8 f! c7 R& ~8 u
    十八日晨,大雪纷飞,敌机两架在我阵地上空盘旋侦察扫射;八时许,敌炮兵向我纵深发射炮弹二百余发。由于我战壕及机枪掩体均被大雪覆盖,敌无法观测我阵地确切位置,只是作盲目射击,故我未受多大损伤。敌军误认为我阵地已被其摧毁,即以步兵约两百余人分三个梯队向我阵地发起冲锋,俟其进入我火网后,我一声令下,轻、重机枪齐发,全歼这伙敌人于阵地前。十九日,风雪更大,气温降到零下三十度,太行山冰雪封山,日军见我右翼大军包围过来,恐其归路切断,急得把皮鞋都脱掉,赤足滚下山去,逃回河南林县去了。是役除歼灭敌二百余名外,并缴获敌用牛车拖来而在撤退时无法拉走的平射炮四门,及军用皮鞋数以千计,我军损伤甚微。% O! A  d% a" F
    战斗甫告结束,我军又侦知敌人企图夺取我晋城-焦作公路线,再次打通晋豫通道,已派出两个联队兵力直扑槐树岭一带,夺其制高点.我师奉命立即回师山西阳城一带迎击向槐树岭进攻之敌。师部命一三八团堵击敌军东进,一三七团直取阳城截断敌人的供给线。经过三昼夜的战斗,将敌击溃,抱头窜回晋城。
8 R' J6 {' U6 S, _9 T    陵川之役,时问虽短,但战斗之激烈,为我在晋省作战以来所未有,因此声震国际,香港各报均以显著版面报导了战斗经过。是役,敌我双方伤亡均极为惨重,我军一三八团团长冯济安负重伤,我右腿亦负伤,由于我在战斗结束前就下了火线,故对战果无法详知。4 m, g: ]* q" C! N
    当时全国流传的一首抗战歌曲-《在太行山上》,它生动而真实地反映了我抗日大军在太行山的战斗实况,歌词有一段是“我们在太行山上,我们在太行山上,山高林又密,兵强马又壮,敌人从那里进攻,我们就叫他在那里灭亡,敌人从那里进攻,我们就叫他在那里灭亡!”豪迈雄壮的歌声,激励着战斗在太行山的抗日军民,谱写出了壮烈的辞利史诗,永垂千古!
- ?+ T* R  b5 a- |7 \2 Shttp://www.hoplite.cn/Templates/hpjhkz0006.html
作者: 浆糊    时间: 2007-6-12 17:47     标题: 国民革命军第28军

第二十八军& Z0 ~8 D& Q: c: k; o# i; I' A
  该军由四川清乡督办公署所属部队改编.1926年12月12日,广州国民政府任命邓锡候为第二十八军军长.次年3月1日邓就任后,将所部编为5路:李家钰为第一路司令,黄隐为第二路司令.陈鼎勋为第三路司令,罗泽洲为第四路司令,马毓智为第五路司令。路以下编为混成旅。- S) i: o0 l2 s: R' Z# ]* `
1928年,第二十八军第—路司令李家钰被任命为四川边防军总司令后,收编了原属刘湘的第二师李雅材部李宗眆等实力大增,逐渐脱离该军,在四川军阀中独树一帜,形成四川军官系的新首领。1929年,第四路军司令罗泽洲接受南京政府委任的新编第二十三师师长职,也脱离该军,邓锡候所属师长陈书农受刘文辉拉拢已有默契,彭诚孚、邓国璋背邓归刘。该军的实力大减。
  h: e- d* ]9 j6 ]! a5 i4 ]1931年后.邓锡候率该军驻成都,防区为成都、广汉、松潘等16个县,辖兵力5个师、1个独立旅,第一师师长杨秀春,第二师师长黄隐,第三师师长陈鼎勋.第四师师长陈离,第七师师长马毓智,独立旅旅长谢无圻。1932年9月刘文辉、田颂尧在成都大战,邓指使所部黄隐袭击刘文辉助田。因事泄.黄大败而还。1933年4月刘文辉军向邓部进攻,邓不支,退守毗河,相持月余。邓在“二刘大战”中观望,当刘文辉大败时,则同刘湘一道合击刘文辉,战后又收编刘文辉部特种司令黄鳌,编为该军第二路司令;旅长黄锡煊被邓委为第九混成旅旅长。
+ E7 z7 D+ W# A# H# _后来因其番号同陶广第二十八军重复,改为第四十五军。5 @5 B" c$ k. P
; l1 W/ G4 J1 ^$ H
二.第二十八军 (并存)   
7 A4 h! W; p8 g* S' D/ s  1930年9月,蒋介石任命刘建绪为第二十八军军长,该军辖第十五、第十六、第十九师等部,隶属第四路军。辖第十五、第十六、第十九师3个师,该军驻湘,参加围攻湘赣红军.* I! {' V4 |1 P1 t3 R) ^9 M# x
  第十五师 师长王东原.辖侯鹏飞第四十三旅、汪之斌第四十五旅2个旅.1931年2月湘西地方部队李国钧率部编入该师为第四十四旅、不久,该旅又编为独立第一旅,隶属第四路军.旅长职由张榖中升充.1934年4月该师在江西围攻红军时旅长侯鹏飞及其团长被俘,10月以陈孔达接候旅长职、该师隶属第二十八军,参加1931年至1934年历次“围剿”红军之役.6 H1 x$ Y7 v9 {$ m2 ^
  第十六师 师长彭位仁,辖第四十六旅,旅长章亮基;第四十七旅.旅长成铁侠;第四十八旅,旅长刘济人:1934年8月免去彭位仁师长职.章亮基升任师长。该师隶属第二十八军.193l年至1934年参加历次围攻红军战役.
$ r9 U, v- Y4 i  第十九师 师长李觉,辖第五十五旅.旅长段珩;第五十六旅,旅长邓南骥;第五十七旅,旅长陶柳,该师隶属第二十八军,1931年至1934年参加历次围攻红军战役.   
' Y0 [" R- R& v3 m0 K% x6 A5 o  1935年7月刘建绪辞职,陶广升任军长。该军辖第十五、第十六、第六十二师和补充旅等部。原辖第十九师于1935年8月改隶第四路军总指挥部.该军于1934年11月被编成追堵红军之第一纵队第二支队.
2 p# d& S* Z3 e8 Q! S+ N$ H8 {' y/ q+ f0 b  第十五师 师长王东原.辖陈孔达、张彀中2个旅   ; e& B0 J* ]9 C' i: J1 i7 {
  第十六师 师长章亮基:辖何平、杜道周2个旅。" r% K4 g6 y# i7 N7 f9 h8 h- p
  第六十二师 师长原为陶广.1935年7月陶广调升军长,钟光仁接任师长.1936年11月钟光仁被免职.陶柳任师长。原辖李国钧、王育英2个旅,1935年7月李、王去职,陶柳、刘建文升任旅长。1936年11月陶柳任师长后,谢龙接任旅长。
6 }2 b/ ?  ]+ n6 t5 T1937年第二十八军军长陶广,该军辖第十六师,师长原为章亮基。1937年7月章他调,任彭松龄为师长;第六十二师。师长为陶柳;第六十三师,师长原为陈光中,因该师在抗战中损失较重,1938年3月将独立第三十二师,暂编第十一、第十二、第十三旅充实该师。5月陈光中去职,谈经国接任师长。
. K+ K- q2 ]8 W0 b" A& m  m/ G1943年3月免陶广军长职,陶柳署任军长,不久实任.该军1939年辖第十六、第六十二、第一九二师.7月第十六师改隶第八十六军.1942年增辖预备第五师.1943年第五十二师又改隶该军.1941年前该军隶属第十集团军,尔后隶属第三十二、第二十三集团军.先后参加1939年冬季攻势作战、第二次长沙会战和浙赣会战.第五十二师.原隶属第二十五军,师长唐云山,1939年7月王禄丰任师长,1940年1月刘秉哲任师长,1942年4月刘嘉林接任师长,此后转隶第二十八军,1944年3月张迺鑫接任师长.第六十二师,师长陶柳,1942年3月陶柳升任副军长,刘埙浩接任师长,1945年6月刘埙浩他调,谭道平代理师长.第一九二师,师长胡达,1940年12月王(王育)接胡任师长.预备第五师,原系鄱阳湖游击司令部所辖3个保安团,1939年编成预备第五师,以曾戛初任师长,1940年6月归第七十军建制,7月改归第四十九军,1941年5月改隶第十九集团军,1942年改隶第二十八军,1943年9月王和华接任师长,尔后又隶属第四十九军.3 r/ W# w- X9 d
整编第二十八师。1946年5月由第二十八军整编而成。军长原为陶柳,1946年改由李良荣任军长。整编后李改任师长。1947年5月李良荣升任整编第二十三军军长,李渤接任师长职。该师辖:整编第五十二旅,旅长张迺鑫,1946年由李渤接任旅长。1947年5月李渤升任师长后,由葛先才接任旅长;整编第八十旅,旅长李良荣,李良荣升任师长后,邹震五、李万斌先后担任旅长;整编第一九二旅,旅长王(土育),1946年曾振、葛先才先后担任旅长,1947年5月该旅番号撤销。
7 |! R2 S5 U5 [) E! A9 F第二十八军军长李良荣。1948年5月李渤接任军长,是年11月由华中“剿匪”总司令部调隶京沪杭警备总司令部。12月刘秉哲接任军长。该军辖第五十二师,师长李渤,1948年9月朱丰接任师长;第八十师,师长李万斌,1948年1月李西开接任师长,第一九二师,师长葛先才,1948年12月刘汉兴接任师长。该军于1949年4月在渡江战役中被歼,6月取消番号。
作者: 浆糊    时间: 2007-6-12 20:23     标题: 国民革命军第29军

第二十九军- H. t5 J: V* Q, f! ^. M
  该军于1927年3月编成,同月4日,田颂尧在潼川就任第二十九军军长,孙震为副军长。田就任后,将该军编为3个路、8个混成旅。孙震兼任第—路司令。田颂尧兼任第二路司令,王思忠兼任第三路司令。1 i  E% w( [/ p$ K' u
该军在1928年内部逐渐充实后.再度扩编。副军长孙震兼川东西北屯殖司令,董宋珩为第一路司令,王铭章为第二路司令,罗迺琼为第三路司令,曾宪栋为第四路司令,黄正贵为第五路司令,王思忠为教导师师长。各路按两旅四团制编成,全部人、枪在3万以上。1929年冬,军长田颂尧扣押教导师师长王思忠,该师旅长帅国桢带一部投刘文辉,但未影响该军的实力。0 B1 S0 y8 X6 F
该军原辖5路另1个教导师,1930年该军又收编李家钰部刘汉雄、何德隅8个团,编为第六,第七路,委刘汉雄为第六路司令,何德隅为第七路司令、不久,军长田颂尧又将该军再度扩编,副军长孙震兼屯殖司令,董宋珩为第一师师长,曾宪栋为第二师师长,罗迺琼为第三师师长,王铭章为第四师师长,黄正贵为第五师师长。另以李炜如为第一路司令,刘汉雄为第二路司令,何德隅为第三路司令。第一、第四、第五师等师并受屯殖司令指挥.此时,该军防地为三台、巴中.剑阁等16县市,兵力达5万余人.   
6 g$ [6 z. c) @" o  1932年9月与刘文辉大战于成都城内,激战月余,田败,离开成都,退回川北。不久,该军又收编陕军王鸿恩部王志远旅。10月该军被编为四川“剿匪”总司令部所属第二路,以田颂尧为总指挥,进攻红军.   
8 ~; T2 x! q# C+ f以后,第二十九军改称第四十一军。
* j- p4 K$ u; A# X) K
" l% S- a* I( L6 s3 Q. R+ C9 d1 n二.第二十九军
/ ]! Z/ t# Z) u  b. d该军为第二十路军总指挥张钫收编的冯玉祥所委豫西“剿匪”司令张治公部编成。1930年9月28日,委任张治公为军长,隶属第二十路军.该军原为驻豫西的刘镇华镇嵩军,中原大战开始时驻河南宜阳、临汝一带,归冯玉祥指挥。张钫收编该部后被编成军,下辖李万如、范龙章、赵冠英3个师:是年冬,该军被缩编为第七十五师。   
0 j  X& G5 l$ u% c0 m  E/ ]9 M! p: P1 _. e
三.第二十九军 3 j* x" V7 o0 D% [: g
由在中原大战中进入山西的原西北军一部编成.1931年1月16日张学良依东北军番号顺序编为第三军。6月17日又依国民党中央军队番号顺序编为第二十九军,以宋哲元为军长,刘汝明为副军长。该军辖第三十七、第三十八师,驻晋.1932年8月该部调至察哈尔;1933年3月又调至长城抗日前线,先后在喜峰口和罗文峪迎头痛击进犯日军.歼敌数干人.此时,该军又增编暂编第二师,以刘汝明兼师长.长城抗战之后,该军收编了自热河溃逃至察哈尔的汤玉麟部.并将暂编第二师改为第一四三师,又将赵登禹第一O九旅扩编为第一三二师。是年秋,又收编了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参加抗日同盟军的原西北军高树勋、阮玄武等部编遣后,均受宋哲元节制。   * o  V' ^; s( r+ M4 |+ s! l5 L& g3 t
  该军所属第三十七、第三十八师,由原西北军入晋部队改编而成。1931年2月称第三军第一、第二师。7月改称第三十七、第三十八师,师长冯治安、张自忠。第三十七师辖第一O九、第一一O旅2个旅,旅长赵登禹、王治邦。1933年第一O九旅扩编为第一三二师,又增编第一一一旅,旅长刘自珍,第一一O旅旅长易何基沣.第三十八师辖第一一二旅,旅长童玉振;第一一三旅,旅长张春弟;第一一四旅,旅长张人杰。1933年夏,张人杰旅随方振武出晋北上参加抗日同盟军,行至蔚县,张脱离方的节制投蒋,后改编为独立第四十六旅。尔后新编第一一四旅,张自忠兼任旅长,第一一二旅,旅长易黄维纲;第一一三旅,旅长易刘振三。   
1 o# Z0 \1 {) g% h1934年第二十九军军长宋哲元,副军长吕秀文。辖第三十七、第三十八、第一三二、第一四三师。驻华北,隶属冀察绥靖公署。* X/ H9 X2 z* `) _: v  O
  第三十七师 师长冯治安。辖何基沣、刘自珍2个旅" x+ J. M+ C3 d# Y1 z& X, R. }
  第三十八师 师长张自忠。辖3个旅,旅长为黄维纲,刘振三、张自忠(兼).6 i1 c( C8 Q6 O5 k; K! k2 E
  第一三二师 师长赵登禹 辖王长海1个旅。1936年11月以第二十九军第十一、第十二团2个团编成独立第二十七旅,隶属该师.   
4 k: c. o3 M+ Q第一四三师 师长刘汝明 辖李金田、李曾志2个旅.   
% q( M$ C* I( [% J2 n
! T6 q# g" Q: {四.第二十九军* |. ?8 [2 k1 ~( p' }/ y- i4 `' t
军长陈安宝,隶属第三十二集团军,指挥第二十六、第七十九师和第五预备师;1939年4月下旬参加反攻南昌,5月上旬,军长陈安宝在南昌战死殉国,刘雨卿继任军长职。1940年5月刘雨卿调任第三十二集团军副总司令,该军空缺.
9 [6 D8 C4 z8 K' j
7 g, \; s+ V" j2 T5 [. t& q: P五.第二十九军
' P' X8 F# k) \. V0 i1940年12月将新编第二军改编为第二十九军。原新编第二军,军长鲁大昌,1939年撤销番号、1940年2月以第十三军第一九三师、第八十五军第九十一师和暂编第十六师,编成新编第二军,4月任命陈大庆为军长。12月改番号为第二十九军,仍以陈大庆为军长。1943年2月陈调升,马励武接任军长。1944年7月该军在河南抗战中失利,马励武被停职查办,第二十八集团军副总司令孙元良兼任军长.1945年5月孙元良调离,1945年6月第29军被撤消。+ a- ^  x+ ~6 L  H( Q6 C2 B0 x
同月任命陈金诚为军长。该军除隶属第三十一集团军外,曾先后隶属第三、第四集团军和直属军事委员会。1945年6月后隶属黔桂湘边区。该军先后参加1939年冬季攻势作战和豫南、豫中、桂柳等会战及广西境内追击战。第九十一师,师长原为冯占海,原来第八十五军,1938年底冯辞师长职,王毓文代理,不久实任.1942年10月全英接王任师长。1944年7月王铁麟接全任师长职。1945年改隶第七十一军。第一九三师,师长原为李宗鉴.1938年12月李升为副军长,马励武接任师长.1939年8月赖汝雄代理师长职,1940年实任.1943年6月赖升任副军长,郭文灿接任师长.1944年7月郭文灿去职,萧重光暂代师长职.暂编第十六师,1940年6月以军政部第二十四补充兵训练处所属第五、第六、第七、第八各团编成,李强任师长.1941年3月李强升任副军长,吴求剑接任师长.1944年该师编属新编第八军.6月潘华国任师长:1945年2月万全仁又接潘华国任师长.   4 p& p3 l3 o1 J0 O/ n

  T3 @) I! J2 W7 M- Q3 f六.第二十九军   L% ]' B! l0 _
1948年10月编成,陈明仁任军长,辖第一九七师;第二三四师,师长冉良臣;第三0七师,师长张诚文。1949年6月彭锷接陈明仁军长职,同时,将第二三四师拨归第一0三军。不久该军番号取消,第一九七师和第三0七师于8月4日在长沙起义。
作者: 浆糊    时间: 2007-6-14 14:06     标题: 国民革命军第30军

第5战区 (7)
# {  E/ q! h. D5 ?( K时间: 1941.9(第2次长沙会战期间)4 o; B1 H. n& R. O5 c
司令长官:李宗仁
5 M9 i2 ^- B% E: i" v8 ?* \7 ^( e副:孙连仲 李品仙
! K6 M; k1 ?3 e/ G( t* S. |战区直辖:' R2 a4 n  i$ Q  U
30军:池峰城 27D 31D 暂36D
  t: R; Q! p4 ~2 |1 h4 G) g6 b! m! s3 W
第6战区(2)' b# x0 N, K+ E+ J4 r8 `$ N8 m
时间:1943.4(鄂西会战期间); o# S9 i* e$ N5 b
司令长官:陈 诚 孙连仲(代)1 g, B3 ^3 I) @0 S* c7 U3 K' t
33集团军:冯治安 副:李文田
# V3 S( |" f5 c4 M" F30军:池峰城 31师:乜子彬 30师:王 震 27师:许天耀
& h2 t  |  }0 o* g79军:王甲本 暂6师:赵季平 194师:庞传文 98师:向敏思
; ^( f, X# ], K74军:王耀武 58师:张灵甫 57师:余程万 51师:周志道8 {- e  N# R* C" t- }, h
77军:冯治安 179师:何基澧 132师:王长海 37师:吉星文
4 F% t: T6 ?* N" z8 e59军:黄维钢 180师:刘振三 38师:李九思 暂53师:翟紫封 独立工兵2营:吴志城
! Q/ G% c, {* V7 b& q2 q
2 x7 R9 h8 p; i" u% o5 b第6战区(3)
+ M5 c* ~! _5 v  R时间:1943.10(常德会战期间)
2 M) H4 q3 k' c司令长官:陈 诚 孙连仲(代)
9 ?3 E# _$ x# C5 ]. A& u长江上游江防军:吴奇伟
* o7 V) f* ~, \5 o18军:罗广文 11师:胡 琏 18师:覃道善 55师:武泉远 独立工兵36营:李凤标
: T  o: ^' N* ?  v3 E) G  K! A( U# s, q30军:池峰城 31师:乜子彬 30师:王 震 27师:许文耀 宜巴要塞指挥官:滕 云* c. p6 u$ n* }+ P/ L( W( N- L
86军:朱鼎卿 13师:靳力三 67师:罗贤达 暂32师:阮 齐
3 h- B- K5 z) o$ X9 E# w1 U3 Phttp://www.fightersalon.net/bbs/showthread.php?t=580&page=2&pp=20
作者: 浆糊    时间: 2007-6-14 14:11     标题: 国民革命军第31军

第5战区(5)
- |( K  p7 g9 ^7 q* B时间:1938.6(武汉会战 期)+ O9 G3 S" u" q1 B- P
司令长官:李宗仁2 I* Z; B- m; B! H
辖 区:皖西、鄂北、豫南4 R! ~9 `7 \; A8 _4 q0 e
21集团军:廖 磊
5 {% C) `, Z8 k5 F( P0 m31军:韦云淞 131师:林锡熙 135师:苏祖馨 138师:莫德宏' P- s, o  g( _# L: X& m
7军:周祖晃 170师:徐启明 171师:漆道徴 172师:程树芳
1 A& ]( Q# o* t. ^- J
8 r% \3 L6 y4 I" q, b第4战区(1): e% {" R. m# R0 D5 s2 E. [' z
时间:1944.9(桂柳作战期间), x* N; v- |, @6 T
司令长官:张发奎
. B: n  c1 @1 a+ A. J副:夏 威
4 G# y) P4 R+ u4 W& Z16集团军:夏 威6 d( f. Q. m) N& K' j# s( m
31军:贺维珍 131师:阚维雍 135师:严增武 188师:海竞强
' @/ I+ U# ~6 y5 b* a; }' g
46军:黎行恕 新19师:蒋 雄 170师:许扬高 175师:甘成城+ R9 C: Z$ [% o4 o9 H  V
93军:甘丽初 10师:王声溢 新8师:马叔明
: R* H. L" N0 s6 T$ p' C5 g; A1 i0 V集团军直辖:48师之战车营3 p  x& A# s* X3 D
" |1 K- w; \0 R4 y/ a3 y4 o' m
[ 本帖最后由 浆糊 于 2007-6-14 14:17 编辑 ]
作者: 浆糊    时间: 2007-6-14 14:29     标题: 国民革命军第32军

第9战区(2)
) Q7 t: m7 R0 M0 t. I4 ]时间:1939.9.14-10.14(第1次长沙会战时期)$ |$ r( B" G/ U' W+ ]# ^+ [, Z5 N9 Z" m
作战区域:湘、赣西北、鄂南$ e' B# z+ G0 Y
司令长官:陈 诚(薛 岳代)
7 J! g  T/ e) a& G7 t: B19集团军:罗卓英 $ D( P5 p; L* B/ ^
32军:宋肯堂 139师:李兆瑛 141师:唐永良
* Z3 R1 C) f  [; S/ }7 ]6 y% a: ^49军:刘多荃 105师:王铁汉 预9师:张言传
6 t, m  A0 H6 R) f' K7 P6 \. e+ h
' {7 s& i! G% W( r6 y" f7 I第6战区(1)
9 b  n, y- Y3 J- u8 F3 E9 H时间:1941.9.7-10.12(第2次长沙会战期间), [2 b  ^0 i! {% T' a( O3 G/ R  S
司令长官:陈 诚. s# D$ l6 M0 h4 _" ]! [
副:吴奇伟 黄琪翔
& d+ V& L% A( [! ^26集团军:周 磊
+ y. Q, m: u% r4 h+ l* s32军:宋肯堂 139师:孙定超 141师:唐永良
& I# p( U4 N% z. {
75军:施伯衡 6师:丁友松 13师:朱鼎卿 预4师:傅正模% |* p# y8 A+ L* n2 |7 h

) [! @+ S3 Q& l+ z/ _& s第6战区(2)6 B1 V$ X* S: v( o  i
时间:1943.4(鄂西会战期间)* S) {8 z0 A: Y, v+ p$ d
司令长官:陈 诚 孙连仲(代)9 q$ s! o0 ]: i6 F) z1 V( I
长江上游江防军司令:吴奇伟 副:曾以鼎 李及兰
& ^& a) I4 u1 D( @( N/ \9 h. ?32军:宋肯堂 5师:刘云翰 139师:孙定超 141师:林作桢
" w& d. h" p6 w$ h, k: F; I. [18军:(兼巴宜要塞司令)方 天 11师:胡 琏 18师:覃道善 34师:吴啸亚# b+ @& L4 u# ]$ g5 _

0 Y4 n, y2 F2 ?6 m2 n* F: x第6战区(3)0 `; K2 I6 D! U6 }5 ]3 S1 f$ Z
时间:1943.10(常德会战期间)
' P* r* \% |5 S司令长官:陈 诚 孙连仲(代)  b* W5 U4 D/ e. I9 s  w
26集团军:周 喦
! C- J; C4 @) E- p. d75军:柳际明 6师:吴仲直 16师:唐 肃 预4师:王中柱
7 W( j: k: Q4 ^7 D0 t5 p32军:宋肯堂 139师:孙定超 141师:林作桢 暂34师:吴啸亚+ ]( C3 X- F0 v$ m* i9 p: p

作者: 浆糊    时间: 2007-6-14 14:34     标题: 国民革命军第33军

第三十三军
8 g. _8 o5 Z& I# C  该军由河南暂编第一混成旅和鲁军一部编成。1927年1月27日,任命柏文蔚为军长,袁家声为副军长,常恒芳为党代表。辖2个师和2个独立旅。第一师,师长袁家声(兼),该师原为皖军,入豫后改编为豫军;第二师,师长张克瑶,该师为鲁军一部改编;2个独立旅,旅长为岳盛宣、陈雷。   ' }3 U' K" z& V: i
1927年7月,第十军溃退.其教导师潘善斋部为被该军收容,被编为教导师,仍以潘善斋为师长。1928年2月25日所辖第一、第二、第三师改番号为第七十、第七十一、第七十二师。3月11日,张克瑶接柏文蔚升任军长,仍兼第七十一师师长。3 Z, p( M% m  T! t& G( {# k
1928年7月1日蒋介石举行各军编遣会议,成立整理委员会。国民革命军第33军于1928年7月撤消。第三十三军第二师合并入第一师、第三十三军第三师全部合并入第九师。
" g" {! c" |2 t5 q8 w8 k9 y1931年6月晋军依中央军番号重新排列:第三十三军,军长徐永昌,辖第六十八.第六十九师2个师:第六十八师,师长李服膺(见热河长城抗战一节);第六十九师,1931年6月由1月改编的东北边防军第六师改称,师长杨澄源,辖郭宗汾、梁鉴堂、刘光斗3个旅。 3 f$ O2 A# h$ W' s, b
1936年7月徐永昌他调,孙楚接任军长:辖第六十九、第七十一师。隶属太原绥靖公署.   
1 Q3 N8 I3 I$ o5 W6 V  第六十九师 师长仍为杨澄源 辖梁鉴堂、段树华2个旅.
5 c& i  c0 ^6 \" p  第七十一师 师长原为杨耀芳,后易郭宗汾.辖陈光斗、樊钊2个旅。 1 {0 ]) K6 s( P
1937年第三十三军军长孙楚。该军辖第七十三师,师长为刘奉滨;独立第三旅,旅长为章拯宇;独立第八旅,旅长孟宪吉.   第三十四军 军长原为杨效欧。1937年7月由杨澄源接任军长。该军辖第七十一师,师长郭宗汾;第一九六旅,旅长姜玉贞,姜于1937年10月在原平镇战死殉国;第二O三旅,旅长梁鉴堂;新编第二师,该师由1936年10月在绥远反正归来之伪军改编而成,金宪章任师长。
+ c3 d3 P4 T" ]$ Q1939年7月郭宗汾接任军长.所辖第七十一师和第二00、第二0二旅.1940年5月郭宗汾调任第三十四军军长,遗缺由于镇河升充.同年增辖暂编第四十一、暂编第四十二师.第七十一师,师长郭宗汾.1939年7月郭升任军长后,由赵晋接任师长.1940年3月樊钊接赵晋任师长;6月商得功任师长;1942年6月阎俊贤任师长,1944年6月卫玉昆任师长 ,暂编第四十一师,该师原为第二00旅,1938年7月建师时,归骑兵第一军节制,1939年7月改归该军,师长陈震东.1944年1月陈震东升任副军长后,由副师长卢鸿恩升任师长职.3月卢鸿恩调任骑兵第二师师长,田尚志接卢任该师师长.暂编第四十二师,1941年1月由第二0二旅扩编成立,温冬生为师长.1944年3月温冬生他调,阎俊贤接任该师师长.该师不久后改隶第十九军.   0 i2 ]- f, E* I) `" X- P
第三十三军军长于镇河。1945年底由沈瑞代理军长。1946年3月赵承绶任军长。该军辖:第七十一师,师长卫玉昆,1945年11月该师被整编,由沈瑞任师长,1947年10月陈震东接沈瑞任师长;暂编第三十八师,师长温东生,1945年11月整编后由韩步洲任师长;暂编第四十六师,师长郭溶,1945年11月整编后由陈震东任师长,同时从第二十三军转隶该军。   
: X6 a7 d  a& L- d第三十三军 军长赵承绶、1948年7月该军军部和所属大部被歼,赵承绶投向解放军。8月又重建该军,韩步洲任军长。该军辖第七十一师,师长沈瑞,1948年4月韩春生接任师长;新编第三十八师.师长韩步洲,1948年6月韩升任副军长。田尚志接任师长,同年9月改番号为第二七五师;暂编第四十六师,师长卢鸿恩,卢于1948年7月在晋中战役中阵亡。9月该师改番号为第二八0师;该军于1949年4月24日在太原战役中被歼灭。; A* n9 o' c5 P7 H/ H9 j
http://m84.a.lunqun.com/read-htm-tid-110693.html9 v# q  f4 n' ~: S5 y& u( f

" V& i( f5 x  g5 }: N9 ]4 {资料2
% x5 M  o. d* a从1944年到1946年国民革命军序列变革和改遍简要
/ X) p; G' @8 b- I1 j5 n; J第二战区直辖9 d" G% K5 j9 s" y1 ]+ Q
    国民革命军第7集团军:& z; Q9 f/ [) l, @+ i
    国民革命军第33军(71、暂38、暂41师):晋军,缩编并接收23军暂46师,辖71、暂38、暂46师
3 v1 i/ O4 ^" ?9 C/ h3 O
    国民革命军第34军(73、暂44、暂45师):晋军,保持34军,辖73、暂44、暂45师
! v5 E' x1 ~, m, Y- Ghttp://conanxy.com/viewthread.php?tid=3670&extra=page%3D7&page=7
作者: 浆糊    时间: 2007-6-15 20:46     标题: 国民革命军第34军

第三十四军
/ A7 o; O- T# X0 q& w  该军原为方振武部第一师,师长阮玄武.1927年夏,编为第三方面军第—军,辖第一师和收编的直军袁宝德师及黄子正旅。第一师师长原为阮玄武,阮升任军长后,由王日新继任师长、该军奉调北上参加北伐时,袁宝德叛逃他去,改委徐岱东为师长、1923年3月22日,国民党中央正式委任阮玄武为第三十四军军长,所辖共3个师:第八十八师,师长王日新;第八十九师,师长王相臣;第九十师,师长徐衍昆,该军隶属第四军团,参加对奉军的北伐,是年秋,缩编为第四十四师.
5 l- c  u9 v4 v9 G8 y1928年7月1日蒋介石举行各军编遣会议,成立整理委员会。1928年7月以第四军团的第三十四军和第四十二军合并缩编而成第四十四师,阮玄武为师长,9 g  K( `: w; z3 o5 U: y2 y
1931年6月晋军依中央军番号重新排列:第三十四军.军长杨爱源;辖第七十、第七十一2个师,1931年6月由1月收编的东北边防军第七、第八师改称,分别以王靖国、杨耀芳任师长。第七十师辖王廷英、田秀章、田树梅3个旅;第七十一师辖方克猷、温玉如2个旅,1932年3月又增编1个旅,以丁炳青任旅长。5 ~: I6 X% a2 T1 Y) ^  s3 J
1936年7月杨爱源去职,由杨效欧继任军长,傅存怀为副军长.辖第六十六、第七十三师。隶属太原绥靖公署。   : s+ L1 t" F4 i
  第六十六师 师长仍为杨效欧,辖姜玉贞,孙兰峰2个旅.1936年9月孙调任第七十三师旅长.   ! O( \* s& X" |! Y2 t' h% C! U
  第七十三师 师长原为傅作义,后易刘奉滨.该师辖王思田、葛振邦2个旅。 / F  ^2 s* a! \/ T/ V
1938年第三十四军军长杨澄源.1939年6月军长易为彭毓斌.时该军辖第二0一、第二0五、第二一八旅.1941年1月军长易为王乾元,同时将所属3个旅分别扩编为暂编第四十三、暂编第四十四、暂编第四十五师.1942年6月军长为张翼.1943年12月军长张翼调任战区长官司令部高级参谋,高卓之任军长.1944年2月调整建制,暂编第四十三师调归第四十三军建制,第七十三师改归第三十四军.暂编第四十三师,1941年1月原由第二0一旅扩编而成.师长刘谦.1942年12月高雄接刘任师长:1944年张景舜接高雄任师长职.暂编第四十四师.1941年1月由第二0五旅改编而成,赵恭任师长,1942年11月师长易为马壮,1944年6月王揖接任师长职.暂编第四十五师,1941年1月由原第二一八旅改编而成,王凤山为师长,1942年6月王凤山与日军战斗时阵亡,由马儒魁升充师长.1944年3月王为征接马任师长.& T6 x' g# f" l9 w% T
& [5 _- g) B3 }
第三十四军军长高倬之。1945年12月孙楚任军长。该军辖:第七十三师,师长祁国朝,祁1945年12月降为团长,由高倬之任师长职,1947年王檄(鱼亘)任师长;暂编第四十四师,师长王楫,1946年2月卫玉昆接任师长,1947年11月卫玉昆调任国防部部员,由杨栖凤接任师长;暂编第四十五师,师长马儒魁.1945年12月由王为征接任师长,1946年3月赵恭接王为征师长职,1947年7月郑继周接任师长。
: C! N+ f0 u3 g, F% M
8 j# Q. I" Z; }1 d5 z1 o3 u第三十四军 军长孙楚,1948年初高卓之接任军长。该军辖第七十三师,师长王檄(鱼亘),1948年7月在晋中战役中王檄(鱼亘)投降解放军,8月祁国朝接任师长。暂编第四十四师,1948年9月该师改番号为第二七八师,师长卫玉昆。暂编第四十五师。 1948年9月该师改番号为第二七九师,师长郑继周。该军在1948年7月晋中战役中被歼一部,余部溃散。1949年4月24日在太原战役中被歼灭。
作者: 浆糊    时间: 2007-6-15 20:48     标题: 国民革命军第35军

第三十五军 5 T: E: }9 n2 s1 b4 C1 ]: X
一.第三十五军 , \- }* p7 U+ h3 P  p, m
  该军于1927年2月2日由第八军第二师扩编而成,何键为军长,叶琪为副军长。各师师长由叶琪(兼)、刘建绪、陶广担任。4月举兵北伐,该军除—部留守湖南,大部在刘兴第二纵队编成内参战。5月21日,该军所属团长许克祥部发动“马日事变”,第三十五军留守湖南的陶柳等与之配合.屠杀工农群众. 7月东征讨蒋时,该军为江左军,何键为江左军总指挥沿江东下,军至安庆、并代理安徽省主席。10月南京政府军西征讨唐,是年冬,唐生智下野,第三十五军被西征军收编,何键从此脱离唐生智。
" C( N6 d1 U3 }5 z第三十五军副军长兼第一师师长叶琪升任第十二军军长,周磐继任第一师师长,后周又为刘铏拉去,将该师改编为独立第五师。周磐走后,何键又拉拢原属陈渠珍部的戴斗垣独立第十师为该军第一师,抵补周师。并将王东原部编为第三十五军教导师。1928年5月,程潜被李宗仁扣押,何又乘机将程之第六军一部拉拢过来,编为独立第十七、第十九师,以周希武、张其雄为师长。
; h6 i& {$ e8 M$ e! Z  ?1 ^' \是时,第三十五军军长仍为何键,副军长刘建绪,共辖6个师,第一师,师长戴斗垣:第二师,师长刘建绪(兼);第三师,师长陶广;教导师,师长王东原;独立第十七师,师长周希武;独立第十九师,师长张其雄。该军驻湖南,何键兼任湖南清乡会办,率部“围剿”湘赣红军。年底,该军被缩编为第十九师。  8 n6 @; o8 ]/ ^: U+ M
& P" n5 C1 S9 t$ m, A
二.第三十五军
' [. E) H& U1 V1 t1 f1931年6月晋军依中央军番号重新排列:第三十五军,军长傅作义.  
8 z  \  e; b# S' U1934年军长仍为傅作义,副平长为叶启杰.该军辖第六十八、第一O一师。隶属太原绥靖公署。
5 U8 L* d; x5 K' J4 H  第六十八师 师长仍为李服膺.辖刘(香覃)馥、曾延毅2个旅。   
' [, g1 ?7 ?, {2 \0 f& r) H  第一O—师   师长原为孙楚,1936年7月孙楚调任军长,李俊功任师长.辖王丕荣、杨维垣2个旅。  ' p- Z/ k$ C8 ^/ z: N: c+ _2 ^
1937年军长傅作义(兼)。原辖第二O五旅,旅长田树梅;第二一一旅,旅长孙兰峰;第二一八旅,旅长董其武。1938年初.改辖第七十三、第一O一师和新编第六旅王子修部。第七十三师是1936年夏以第二一二旅和第一九七旅合编而成的,师长刘奉滨,该师原属第二十四军.1937年冬,以第一九七旅和第二一一旅重新编成该师,仍以刘奉滨为师长,改隶第三十五军。第一O一师,隶属第六十一军,师长原为李俊功,忻口防御战该师作战不力被编并,李俊功亦去职:12月将第二一八旅、山西独立第七旅和警备第三、第九团编成第一O一师,以董其武为师长,隶属该军。    ' w$ E/ Q4 C6 g' l
1939年春,35军移驻绥远。7月,35军各部进行整编,由原第210旅部队扩编为新编第31师,另一部编为新编第32师。此时序列如下:
  i& W7 L# ]& L0 [* T3 W  I+ h) M第35军,军长傅作义
# H% Z7 w- M2 d4 q- A第101师,师长董其武 ! T* m1 O7 k" C" \/ v3 S
第301团,团长王建业 , {9 }0 C% I' t& d7 a( [$ K" \/ }' i
第302团,团长郭景云 0 V. R0 ?  _3 w% N+ {
第303团,团长王赞臣,后易宋海潮   O- @' [' S' O2 a& O. A& f
新编第31师,师长孙兰峰 7 V8 k6 P. K/ f! r2 D8 z
第91团,团长刘景新
' m/ c5 V- R) A6 f9 n3 _第92团,团长郁传义 " Q# M- H3 x! ^! Z; v7 R2 u
第93团,团长安春山
* k; Q) l$ D/ h( r2 N6 Q新编第32师,师长袁庆荣 参谋长李铭鼎
$ G+ s: F1 V2 v7 K5 a第94团,  9 z' @" \( j7 Y" Y/ s
第95团
1 T  @( ~0 K$ Y( F0 E第96团
# w6 V4 ]+ L! g& o3 a! i' P炮兵第25团 $ Y  E/ l. O' Q9 e3 @0 ~; p" Y0 K
骑兵团,团长刘春方
3 r8 q; u1 V% A( _2 L( u/ _* X
; J0 f' c/ j/ B5 V& H/ w4 }% K* S1940年新编第32师,师长袁庆荣 参谋长李铭鼎
$ W3 A3 g# {+ K8 }) U第94团 杨新钊,鲁乐山(41年) 5 |; I& \' h* |) l! N
第95团 张世轸   n; ~5 y/ O3 [* e, F0 z
第96团 黄纯烈
! P( R# |" L% N2 H* g6 X# ^0 i2 E" g
' k+ F4 E1 h1 |8 T1 x
1944年1月傅辞兼军长职,董其武接任军长.1945年5月董其武他调.鲁英麟接任军长.该军辖第一0一师和新编第三十一、新编第三十二师,驻绥远抗战.1939年冬一度攻入包头,1940年参加攻克五原等战役.第一0一师,师长李俊功.1939年7月董其武任师长.1940年6月郭景云接任师长.新编第三十一师,原为第三十五军第二一0旅,旅长孙兰峰,1939年7月改编为师,仍以孙兰峰为师长.1941年7月孙兰峰他调,安春山接任师长.新编第三十二师,1939年7月由第三十五军一部编成,袁庆荣任师长.1944年4月袁庆荣他调,李铭鼎接任师长.   
8 x0 D4 T2 n# O6 U6 V1 e1 I; h! X1946年第三十五军军长鲁应麟。该军辖第一0一师,师长郭景云;暂编第三十一师,师长安春山,1947年王建业接任师长职,新编第三十二师,师长李铭鼎。    , ~) V6 [2 N8 V$ y
   1948年1月该军沿平汉路南下,在涞水被解放军包围。该军所辖第一0一师,师长郭景云,新编第三十二师,师长李铭鼎(欠暂编第十七师,师长朱大纯)和配属骑兵第四师,师长刘春方,被解放军包围,歼灭大部.新编第三十二师师长李铭鼎阵亡,后该师拨隶暂编第四军。鲁英麟因兵败自杀。后经补充重建该军,郭景云升任军长,冯梓接任第一0一师师长;暂编第十七师,师长朱大纯,该师于1948年9月改番号为第二六二师;第二六七师,1948年9月由暂编第二十六师改称,师长温汉民。12月9日该军(欠暂编第十七师)在新保安地区被围。12月22日该军及所辖2个师被歼,军长郭景云自杀。后在北平城内又重建该军,以朱大纯为军长.1949年1月被和平改编。6 g5 w: z$ O+ q4 _3 A4 S2 |- c& F
http://m84.a.lunqun.com/read.php?tid=110699
作者: 浆糊    时间: 2007-6-15 20:51     标题: 国民革命军第36军

第三十六军
9 i0 I$ a4 C! T, q8 Y/ s; U  该军于1927年2月2日由第八军第四师和教导师编成,刘兴为军长,周斓为副军长。所辖3个师师长为廖磊、唐哲明、周维寅。4月举师北伐,隶属刘兴第二纵队. 5月上旬,在围攻西平之战中,予敌以重创,所部第一师伤亡颇重。7月东征讨蒋时,被编为江右军,所辖为廖磊、凌兆尧、张节3个师。军至芜湖、11月,第三十六军在南京政府军进攻下兵败,被桂系收编。   
: h1 [# O2 M1 a$ m. `1 I5 H* s# H因刘兴与唐生智关系密切,于1928年3月离职出走,军长一职交与廖磊。廖磊升任军长后,空缺师长职,后由颜仁毅升补。1928年5月参加对奉军的北伐,军至冀东。后该军被缩编成第五十三师。& N. N( n6 y4 M/ p0 A: f. H

+ F7 P$ Z( ?8 I/ r二.第三十六军   
) N$ S0 a/ Y0 N; d! T! E5 j  1931年7月以第七十九师编成,路孝忱任军长。该军驻赣围攻红军。1932年3月路病故,该军番号撤销:1933年9月又以第五、第九十六师编成第三十六军,周浑元任军长,该军驻湘赣围攻红军。   ( A4 `( B6 B. M8 w
  第七十九师 1931年7月以新编第十三师改编而成。路孝忱兼任师长。1932年3月路病故,以该师旅长王锦文代师长.6月实任. 该师在围攻红军中屡遭打击。损失甚重;1933年4月由第六师独立旅编成该师1个旅,时王锦文去职.樊崧甫升任师长,辖李正兴、张珙2个旅。该师在1932年上半年前隶属第三十六军,尔后隶属第八军.   9 q" |: ?7 w1 |" A# u! x5 R. A
  第五师 1931年1月师长熊式辉因兼任警备上海职,辞师长职,以胡祖玉升任,胡祖玉所任第十三旅旅长职出周浑元升任,又成立独立旅,以陈雷任旅长.1931年5月该师在江西”剿共”溃败,胡祖玉重伤身死,升周浑元任师长.1933年9月周浑元升任第三十六军军长,仍兼该师师长。1934年5月周辞师长职,谢溥福接任师长兼旅长,时另一旅长为萧致平.1933年9月后,隶属第三十六军:! C& h/ ^* @( I
  第九十六师 1933年9月以第五师第十旅扩编而成,姚纯任师长,1934年姚升任副军长,萧致平任师长。该师辖3个团.
0 T3 V& e, o. q! Q5 R1934年第三十六军军长周浑元,副军长姚纯。辖第五、第九十六师及独立第三十六旅。1934年11月该部追堵红军,被编成第八纵队。
% d' W) s/ v( \3 Q  第五师 师长仍为谢溥福。该师为“剿匪”军编制.辖3个团.   
  i  h+ G8 v8 B' \( ]+ I9 D2 v5 ?' N  第九十六师 师长原为萧致平。1935年7月萧去职,赵锡光升任师长。该师为“剿匪”军编制,辖3个团. ! q' C5 P) q, _4 U3 F! N
1938年2月姚纯接周任军长,该军于1935年为追堵红军由湘鄂入黔川,1938年驻重庆担任警备。所辖第五师,师长原为谢溥福,1938年9月以该师一部编入第—六七师,11月刘采廷接任师长;第九十六师.师长原为赵锡光.1938年9月该师大部扩编为第一六七师出川抗战,以独立第三十六师编入该师,余韶接任师长;   / s- y  f3 ?& r2 ~) Z. W( L
该军辖第五、第九十六师.1939年7月前直属军事委员会,7月后隶属重庆卫戍司令部.担任重庆卫戍任务,后又隶属江防司令部,1939年底调属第四战区,参加桂南会战.1940年该军番号撤销,所辖2个师改隶第五军.
$ f* B& z- J1 P5 m# a0 [0 E& k% K. i$ r& ?
三.第三十六军9 B1 b3 v- ]; c/ A2 w+ S0 g9 k9 ?
1940年5月以新编第三十四师和暂编第十五、暂编第五十二师编成该军,以赵锡光为军长.隶属第三十四集团军.1941年新编第三十四师拔隶第五十七军,暂编第五十九师隶属该军,1942年6月赵锡光他调,刘元塘接任军长,10月刘元塘他调,罗历戎调任军长:同年改隶第三十七集团军,1945年1月李世龙接罗历戎任军长.7月钟松任军长.该军抗战期间驻陕甘,暂编第十五师.1940年4月以新编第十旅和第二十六补训处候占林团、兰州师管区马本林团合编为该师,以刘宗宽为师长,1942年刘宗宽他调,康庄暂代师长,不久实任.暂编第五十二师,1940年以第十四补训处和平泰师管区拔步兵3个团编成.郑波为师长,11月改编为该师.以林英为师长.1942年4月周嘉彬接林英任师长.暂编第五十九师,1939年为军政部所辖第二十四补训处,辖6个团.1940年经改编辖3个团及直属部队.1941年改编为暂编第五十七师,8月改称暂编第五十九师.以李洁为师长.1942年10月盛文接李洁任师长.   
) V2 a9 g" T6 N/ r" X& I( q9 \0 _整编第三十六师 1946年5月由原第三十六军整编后缩成,以原军长钟松任师长。该师于1947年8月在陕北被歼。该师辖:整编第二十八旅,旅长王应尊,后由徐保接任旅长,1947年11月徐保调任整编第七十六师师长,李声润接任旅长;整编第一二三旅,旅长汪朝廉,1946年盛文接任旅长,1947年初刘子奇接任旅长,该旅于同年8月在陕北被歼,刘子奇被俘,后又重建第一二三旅;整编第一六五旅,旅长何蕃,1946年由李日基接任旅长,该旅在1947年8月被歼。* q! Y7 |  d8 ?/ y4 W
第三十六军 1948年9月由整编第三十六师恢复原军番号,军长钟松。1949年1月刘超寰接任军长。该军辖第二十八师,师长李声润,1948年4月李规接任师长,9月敖明权接李规师长职;第一二三师,师长刘子奇,1948年6月方晓松接任师长。第一六五师.师长李日基,1948年4月李日基升任副军长,孙铁英代理师长。该军于1949年11月在四川被歼。

  u6 g9 m- |& S3 @5 [# x: j: j- qhttp://m84.a.lunqun.com/read.php?tid=110702
作者: 浆糊    时间: 2007-6-15 20:55     标题: 国民革命军第37军

第三十七军3 m0 j1 R/ G8 Y7 a. \& p6 B& v
该军原为江苏部队。1925年冬,孙传芳起兵驱奉,北京政府委陈调元为军务善后督办:陈率苏军1个师入皖,入皖后又编并了皖军第一混成旅。1926年,孙传芳为进攻北伐军,将该部扩编为第五方面军,陈调元任总指挥。1927年3月4日,陈向国民革命军投诚,被编为第三十七军.命陈调元任军长,并委陈为北路军总指挥。/ G/ M  H7 O% b( v1 a% x% q
该军所辖3个师:第一师,师长岳盛宣;第二师,师长丁翰东;第三师,师长安树珊。1927年9月以范熙绩为副军长,孙棨为参谋长。) h( ]3 M& h- v& ?/ K& ?* ^* G# H2 ^
  1928年2月24日又增编一个教导师,范熙绩兼任师长。2月25日原辖第一、第二、第三师,改番号为第七十九、第八十、第八十一师. 3月,参谋长孙棨他调,以李梅继任参谋长兼教导师师长,第八十一师安树珊辞师长职,由谈经国继任。
1 q4 H7 |3 U* e- c* S. }1928年7月1日蒋介石举行各军编遣会议,成立整理委员会。1928年7月以第三十七军缩编而成第四十六师,范熙绩为师长。( J0 |7 i, u6 i& f4 j7 s; x
" o3 w6 Y' Z% [) t
二.第三十七军
! W. T  V* F# X- ]. s  1932年8月以第八、第二十四师等编成,毛炳文任军长,该军驻湘赣围攻红军。   
  w7 N) x* e# x/ g" o$ ^  第八师 师长毛炳文(兼). 1931年5月在“围剿”红军时,该师溃败,毛率残部逃遁。该师原辖2个旅,1931年10月改为三旅制.以向超中、曾致远、李英任旅长。1932年8月毛炳文升任第三十七军军长,陶峙岳副师长升任师长,向超中任副师长。该师隶属第三十七军,被编入“剿共”序列,在湘赣围攻红军:   
% o2 B& g; g+ N% H1 ~  第二十四师 师长许克祥,辖黄子威、许振初2个旅. 1934年3月黄子威他调,彭戢光任旅长.该师隶属第三十七军,参加1931年至1934年围攻红军诸役。
6 ?; V: T! i7 c' `% w, z0 d1934年第三十七军军长仍为毛炳文,1935年1月许克祥升任副军长:该军辖第八、第二十四师。1935年9月该军被编成西北“剿匪”总司令部所属第三纵队。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发生后,该军被编入“讨逆军”第十二纵队。   0 {" ]: s7 g- ^( |/ S8 b0 `& |( L
  第八师 师长仍为陶峙岳,辖向超中、李英2个旅;1935年1月李英被免去旅长职.7月曾致远任旅长。1936年6月免向超中旅长职,史策任旅长。! H+ I4 c! }' e' Q; _3 F! g5 r
第二十四师 师长原为许克祥、1935年1月许调升,以黄子咸升任师长.12月黄被免职,李英升任师长。该师辖彭戢光、许振初2个旅。
; q0 F, h* {6 s. k+ ]1937年9月陶峙岳接毛任军长职;该军辖第八师,师长原为陶峙岳,1938年参加淞沪会战、1938年7月曾致远接陶任师长;第二十四师,师长李英,该师曾参加徐州会战。1937年11月该军改番号为第七十六军,军长仍为陶峙岳.) K2 H9 [  L  T- n6 v# b# L9 M
1939年1月黄国梁去职,第三十一集团军副总司令关麟徵兼任军长.5月陈沛接任军长.1943年4月罗奇接陈任军长.1939年7月前隶属第三十一集团军,此后隶属第十五集团军.1940年10月后直属第九战区、1942年及1944年一度曾隶属第二十七集团军和第二十集团军,其他时间直属第九战区.该军辖第六十、第九十五、第一四0师,先后参加南昌会战,第一、第二、第三次长沙会战和浙赣、常德、长衡、桂柳等会战及湘粤赣边区作战. 1945年6月第37军被撤消。  K, }9 ~$ Y! L. x9 {. U5 K1 c; x
第六十师,师长原为陈沛.1939年5月陈沛升任军长,梁仲江接任师长.1940年5月梁升副军长,董煜接任师长.1943年7月黄保德任师长.第九十五师,师长罗奇:1942年9月何旭初接罗奇任师长.1944年12月段沄代理师长.第一四0师,师长宋思一:1939年7月李棠任师长.同时该师拨隶第九十二军,尔后又转隶第七十九军.1940年归属本军.1943年1月李棠升任副军长,毛定松接任师长.
7 T7 N2 F  l$ e/ I" n
7 ?/ J/ b, |) S7 n三.第三十七军
- R5 A2 N1 f/ q, i; p7 U1 M- @1948年秋以青年军第二O二、第二O四、第二O九师编成,唐守治任军长。1949年1月罗泽闿接任军长。第二O二师,师长姚秉勋,1948年6月彭锷接任师长,12月王大钧接彭任师长;第二O四师,师长蓝啸声。1948年11月王克斌接任师长,1949年4月万宅仁任师长;第二0八师,1949年1月许朗轩任师长,后不久李毓南任师长,第二O九师,师长杨伯涛(未任),1948年9月方懋楷任师长。该军在上海战役中被歼。
- E) s$ j, E0 Y& h202师王大均/王大钧在5月调职,由副师长孙金铭继任。/ c) {0 m) B8 j  p2 `' J: Q
第209师师长方懋楷,副师长涂澄清,参谋长陈廷祺;625团傅蕴韬,626团高道兴,627团乐在中。
  w: h0 ~' V6 V! M6 D! c
http://m84.a.lunqun.com/read.php?tid=110706
作者: 浆糊    时间: 2007-6-15 20:56     标题: 国民革命军第38军

第三十八军
* V1 M; z, W) g滇军龙云部。1927年6月14日设立。% c0 z4 K# g4 J: C
第三十八军军长龙云,胡若愚为第三十九军军长,第三十八军辖4个师:第九十七师,师长胡瑛;第九十八师,师长卢汉;第九十九师,师长朱旭;第一00师,师长孟坤。   7 b$ Z8 z; A, Z& M. p, X
1929年秋,蒋介石任命龙云为第十路军总指挥,令其攻桂。次年5月龙趁桂军北上攻湘,令卢汉为前敌总指挥抄其后路,包围南宁。李宗仁从湘败回后.进攻龙部。龙部水土不服.疾病流行,不敌桂军进攻,退回昆明.是时,第三十八军所辖4个师,分别由卢汉、朱旭、张凤春、张冲担任师长; + t7 ^% {+ t1 B7 d

/ T% q& N) r, n. O  ~二.第三十八军(并存)- J) h# k9 `; N! g3 j
1932年杨虎城派孙蔚如率第十七师入甘;1932年9月以甘肃宣抚使孙蔚如为第三十八军军长.将该师扩编为第三十八军。
5 v! v/ G. I, `0 x, f/ c  该军隶属第十七路军,辖第十七师。
; t  Y5 n2 P9 P4 g# V  a, }3 g  第三十八军于1935年9月被编成西北“剿匪”军第三路军第十纵队、辖第十七师,师长由孙蔚如兼,该师辖第四十九旅,旅长王劲哉;第五十旅,旅长耿志介:第五十一旅,旅长赵寿山.1937年初,王劲哉叛杨投蒋,被改编为新编第三十五师,王任师长. 3月将第十七路军直属部队合第十七师第五十、五十一旅,编成第十七、第一七七师:第十七师,孙辞所兼师长职.以赵寿山升任,陈硕儒为副师长,耿志介调任第四十九旅旅长,张骏京接赵寿山任第五十—旅旅长.第一七七师,以第十七路军直属之独立旅、特务团等部编成,以原西安绥靖公署参谋长李兴中为师长,王根僧为副师长,辖第五二九、第五三O旅2个旅,以许权中、任云章为旅长。% n3 r: C% Z$ b
1938年6月赵寿山接任军长职:该军原辖第十七、第一七七师,1938年6月以第一七七师等扩编第九十六军。该军辖第十七师和陕西警备第二旅孔从周部。第十七师师长由赵寿山兼任。% R7 `; O; `0 b$ V1 O+ Y$ l0 C
1944年2月赵寿山调任第三集团军总司令,张耀明接任军长。该军辖第十七师和新编第三十五师,先后参加1939年冬季攻势作战、豫中会战和豫西鄂北会战。第十七师,师长原由赵寿山兼任,1938年1月耿志介接任师长,1942年7月耿升任副军长,申及智接任师长。新编第三十五师,原为晋南民团,因作战有功于1939年与独立第四十六旅并编为新编第三十五师,姜宏谟任师长,1940军孔从周任师长。$ x# ?; J: J2 w8 |8 Y" S
整编第三十八师 1946年5月由第三十八军整编后缩成,以原军长张耀明为师长。同月15日第五十五师师长孔从周率该军第十七、第五十五师在河南巩县起义,被改编为西北民主联军:后该师所属各旅均又补充兵员。该师辖:整编第十七旅,旅长申及智,1946年李维民接任旅长,1947年李作栋接任旅长;整编第五十五旅,旅长孔从周.孔起义后由副师长姚国俊兼任旅长;整编第一七七旅.旅长李振西。/ d( ?0 W4 _6 @# M4 O
第三十八军军长张耀明,1948年7月姚国俊接任军长。该军辖第五十五师.师长姚国俊。1948年7月曹维汉接任师长,第一七七师,师长李振西。1949年7月该军在扶郿战役中被歼灭。

9 p+ _4 Y6 C! i1 p6 D+ xhttp://m84.a.lunqun.com/read.php?tid=110710
作者: 浆糊    时间: 2007-6-15 20:59     标题: 国民革命军第39军

第三十九军
. p  o2 ~) F  f% A; u滇军胡若愚部。1927年6月14日设立。1 I* ]5 t$ {. e/ C
第三十九军军长胡若愚,第三十九军辖2个师:第一O一师,师长张凤春;第一O二师.师长张冲。   . H& x( S) t0 E2 _. A5 Z0 Y
1928年1月21日,蒋介石任命龙云为第十三路军总指挥。龙云在云南统治地位巩固,遂免去胡若愚第三十九军军长职.任命孟坤为军长。不久,盂脱离龙云,与胡若愚、张汝骥联合。4月2日,龙云免孟坤第三十九军军长职。   
; e5 Q6 V; y" v8 a. H, @1929年初,龙云率朱旭、张凤春师会同李燊第四十三军攻周西成,周受伤溺毙。胡、张趁昆明空虚之际.联合孟坤,从川南、滇东北直扑昆明。龙云急率兵回滇,同时用计离间胡、张、孟的联合。孟部被歼,孟本人渡江淹死。/ N* B. L) X" b  |

/ |/ Z  l! J* K# e7 g- G2 L" t二.第三十九军 ! Z  }- t* T& `
  1933年12月底,以第五十六师等编成该军,刘和鼎为军长。该军编成后即配合赣粤闽湘鄂“剿匪”北路军进攻福建人民政府.尔后驻闽围攻红军。   
3 ~# K7 t* z$ |  第五十六师 师长刘和鼎。1931年5月该师在福建进攻红军时被围歼,损失甚重。后经补充稍复原状,辖有3个旅,旅长为蒋炎、刘尚志、桂振远。该师驻闽。   
$ z0 G/ R0 x* x% V0 ~1934年第三十九军军长仍为刘和鼎,汪纪成为参谋长.该军辖第五十六师和独立第四十五旅。     g4 h6 _* s, j+ D) d- [1 G
  第五十六师 师长原由刘和鼎兼任。1935年12月刘尚志升任师长.辖汤邦桢、桂振远2个旅、   / b: G6 d" v& K1 w
  独立第四十五旅 于1933年7月由刘珍年第二十一师一部改编而成,旅长张銮基.   6 W+ c3 a, @* z4 \% l4 i0 D
第三十九军于1937年10月隶属第十五集团军参加淞沪抗战。1938年初转进至河南.隶属第一战区防守黄河:该军原辖第五十六师,师长刘尚志。后将第三十四师拨隶该军,该师师长原为张迺葳.1937年9月公秉藩继张迺葳任师长。该军另辖有张占魁骑兵第十四旅。
  w2 B7 o4 ]# c  |1943年3月刘尚志接刘和鼎任军长.1939年3月前直属第五战区,尔后隶属第十一集团军,1941年转隶第三十三集团军,1943年转隶第二十一集团军,1944年先后直属军事委员会、第五战区,1945年隶属江防司令部,1939年辖第五十六、第三十四师,后第三十四师拨属他部.1941年暂编第五十一师隶属该军.该军先后参加随枣会战、1939年冬季攻势作战、第二次长沙会战和常德、豫中等会战.1945年6月该军撤销.) Y5 k* P8 u. O9 v6 L& y9 X# p
第五十六师,师长刘尚志.1939年1月刘升任副军长,冯邦桢任师长.9月厉鼎璋代理师长,1940年2月实任.1942年8月厉鼎璋升任副军长,孔海鲲接任师长.暂编第五十一师,该师在1937年为军政部驻川补充兵训练处.处长为夏斗寅.1938年改为第一补训处.1939年归重庆卫戍总部督练,由陈继承节制.1940年改归第三十九军建制,11月改为暂编第五十一师.贺光谦任师长.1942年8月林茂华接任师长,1943年6月史宏喜接林任师长。
6 U; z7 t: o; e) A" \% A! z) I% x2 f3 Z; M7 p& j
三.第三十九军
) Q* N( H% O6 i+ A6 v1 S1948年9月以第八军第一0三师为基干编成,以王伯勋为军长。1948年10月该军由烟台调葫芦岛增援锦州,11月南调蚌埠,1949年3月改隶何绍周第十三编练司令部。该军辖2个师,第一0三师,师长王伯勋。1948年9月曾元三接任师长,第一四七师,是年9月由新编第二旅改称,师长张家宝。   
' |( f. V; G0 M9 X6 t7 ~5 a" b* O3 y/ y7 v7 F
四.第三十九军
+ B3 V/ i" n3 H! I1949年春编成,军长王伯勋,辖第九十—师,师长刘体仁,第一0三师,师长曾元三,第一四七师,师长张家宝,10月该军军部和第九十一、第一四七师被歼。第—O三师投诚。   7 w* P2 A& g" y4 c1 t; ^
1948年7月,第八军第一○三师王伯勋扩建,初期称整编第八师,11月改称第三十九军。王伯勋升为第三十九军军长, 辖第91、第103、第147师,何应钦中央军,103师为美械,其余为国械。手下的那几位贵州苗子团长如程鹏,曾元三,也升为师长,与张家宝,分任第一○三师,第一一六师,第一四七师等师的师长了。: `# F8 x7 ?* K2 f1 u7 j0 c
第三十九军军长王伯勋,副军长程鹏,参谋长张季。1 f/ S: g$ [  V8 q7 G  q
九十一师,师长刘体仁        ( I* N( A& b) [6 W2 H* C9 P0 P- G
一○三师,师长曾元三
0 S, P( n+ r" D$ K2 ]一四七师,师长张家宝 " A- r. v( S  ?* q+ Y
+ m( D5 W  Y1 i5 V! @1 T7 @
   王伯勋的第三十九军在烟台守了一个时期,开往葫芦岛,归第十七兵团侯镜如指挥。 这时李弥因胶东各地武力的依附,部队已扩为三个军,李弥遂升为第十三兵团司令官。副司令官照理应是原来副军长汪波,汪性好渔色,在山东蹂躏的幼女少妇,多不可计,名誉最差,李弥也看不起他,遂被调职任湖南的师管区司令。& N2 h  @: r  x8 J# p3 n
第三十九军,军长王伯勋,副军长程鹏,参谋长张季⑵
( y2 O8 X  C- S4 w! U! j" e第一0三师,师长曾元三,副师长陈一匡,参谋长牟龙光" C/ y0 E% _/ \/ [! }" m
第一四七师,师长张家宝,副师长刘体仁,参谋长张扬. @2 w: G3 T# N7 {) p8 ~
+ R# I& @/ X  [! P' g5 X9 \  x
1949年7月王伯勋升为第十九兵团副司令,第三十九军遂由程鹏任军长,程便是第一○三师在山东时期的第三○七团团长。程任军长,先驻马坝,又移防翁源,南铺,陂头附近,后又调韶关,担任城防。此际该军第一○三师师长曾元三,第九十一师刘体仁,即暗中私通共产党,藉在韶关划船运动之机会,将军中密电码都交给共产党地下人员。所以,第三十九军的军事行动,共产党了如指掌。转战三水,高要,鹤山的时候,刘体仁和曾元三,也原形毕露,带着第一○三师副师长陈一匡,第一五四师副师长郑荫桐,第九十一师副师长裘建之,第九十一师参谋长龙骧,都起了「义」。+ g3 P( X+ @) J. b$ |, H" `
     第三十九军,军长王伯勋
6 C1 n7 y/ v' f5 l5 N      九十一师,师长刘体仁,副师长裘建云,参谋长龙骧
7 @/ D' o( d, E) W9 [% ^       一○三师,师长曾元三. A, s( L$ ^) {$ K. \0 H  z( E' a
       一四七师,师长张家宝/ y9 L* N. M6 j  D6 q* I& j8 K
7 |4 t/ E3 i& S" v1 S- A- L! \4 e+ [
1949年中,三十九布防在以曲江为中心的粤北,作为防备解放军南下的第一道防线,三十九军放在前线是明智的。该军是由第八军扩编出来的中央化黔军,参加过淮海战役,编成以来没有被打垮过,还保有一定的战斗力和士气。# L9 c7 Z6 D$ f5 z
  1949年9月末,解放军由粤北大举进攻。三十九军分别向英德、曲江集中,与解放军交战。三十九军向广州集结准备进行防卫作战。10月6日,解放军长驱直入。防守广州外围重镇佛岗的三十九军之一○三师在11日被解放军四十三军包围攻击,其师主力,号称“钢铁团”的三○七团被歼灭,全师溃退,广州以北防线崩溃,各军纷纷向广州市区撤退。解放军开始向广州推进。/ [+ ]' _9 k4 N* q. h
  广州即将失守,余汉谋命令向西江方向转进,并于10月13日离开。14日,中国南方最大的城市广州,宣告解放。向西江方向撤退的三十九军以及二十一兵团向阳江、阳春方向撤退,但是24日,解放军四十三军攻克阳江,封锁了退路。25日,被解放军进行压迫性进攻,三十九军被歼灭,其中一○三师由师长曾元三率领投诚。另一路也在11月末被解放军赶上,
/ ]7 W' t; B  r9 G. x  D   1949年10月广东战役中,九十一师师长刘体仁,副师长裘建云,参谋长龙骧率3000多人投诚,第一0三师师长曾元三,副师长陈一匡,参谋长牟龙光率5000人投诚。第一五四师副师长郑荫桐率3000人投诚。8 A) [+ U9 }$ f0 A6 p
http://m84.a.lunqun.com/read.php?tid=110717

作者: 浆糊    时间: 2007-6-15 21:02     标题: 国民革命军第40军

第四十军
3 l2 e; {& g: b  该军由以贺耀组为师长的湘军第一师发展而成. 1926年8月,国民革命军曾任命贺耀组为第九军军长,贺末就。9月,贺率部参加国民革命军,被改编为独立第二师,仍以贺耀组为师长。10月该师参加了江西境内进攻南昌、九江等战役。; v: d( }$ P) X+ _
  1927年3月22日,独立第二师扩编为第四十军,以贺耀组为军长,辖第一、第二、第三师3个师,师长由谷正伦、杨永清、毛秉文分任。第四十军编成后,隶属江右军向沪、宁进攻。第三期北伐中,第四十军北进至徐州,7月撤回长江以南。
$ A6 f8 t. S8 r+ Z  该军1927年9月时隶属第一路军,参加追击孙传芳残部的战斗。1928年2月16日,重新任命贺耀组为军长,毛炳文为副军长,谢履任参谋长.所辖第一、第二、第三师改番号为第八十二、第八十三、第八十四师,并另组建教导师,分别以谷正伦、杨永清、毛炳文、龚宪任师长。3月,谷正伦调南京戒严司令,李益滋任第八十二师师长,毛炳文升兼副军长,陶峙岳任第八十四师师长. 4月.龚宪在鱼台之战中阵亡,副师长向超中代理师长,不久,又由副军长毛炳文代理教导师师长.   
  n/ \8 ^& S9 U0 ]/ E3 r# _$ W+ X1928年7月1日蒋介石举行各军编遣会议,成立整理委员会。国民革命军第1军于1928年7月缩编为师。以第四十军缩编而成第八师。8月13日任命朱绍良为师长。
& H! p- ]/ u/ h% w+ z8 t( D  C" F
( J. L$ g7 s7 E. W+ P二.第四十军
* ^9 N# r8 v7 X: W6 t* k# j由1931年退入山西的原第二集团军一部编成。8月28日任命庞炳勋为军长。该军辖第三十九师,该师在1931年1月16日被张学良改编成第一师。6月17日改称第三十九师。辖第一一五、第一一六旅2个旅,旅长为刘世荣、陈春荣。长城抗战,该军一度属第一军团指挥。长城抗战后,调至察哈尔。   ) [  A; f3 Q* Q, {! q7 ]' R/ `
  长城抗战开始后,东北骑兵第五师拨属第四十军。该师于1933年2月由东北骑兵第五旅改编而成。   7 _4 Z  h9 ]) K" M
1934年第四十军军长仍为庞炳勋,副军长马法五。该军辖第三十九师,师长仍由庞炳勋兼任、该师辖刘世荣、李运通2个旅。1935年9月该军被编为西北“剿匪”军第二预备队;
3 X, O; G& I$ O% V& |8 f1937年第四十军由庞炳勋兼任军长,该军辖第三十九师、师长由庞炳勋兼任,1937年12月8日庞辞兼师长职,马法五继任师长.
. C6 n3 s; w1 u$ i* a8 y1942年5月免去庞兼职,马法五接任:该军1939年10月前先后隶属第一战区,冀察战区,10月后隶属第二十四集团军.1944年底,先后隶属冀察战区、第一战区和第十—战区,该部在1943年6月前辖第三十九、第—0六师,此后增辖新编第四十师.先后参加1939年冬季攻势作战和晋南中条山会战.第一0六师,师长沈克.1939年1月沈升任副军长,马法五接任师长:1942年5月马法五升任军长、李振清接任师长:1943年赵天兴接李振清任师长.第三十九师,师长刘世荣.1942年5月刘世荣升任副军长,李运通接任师长.1944年7月司元恺接任师长.新编第四十师,1942年5月以第四十军独立第四十旅扩编而成,司元恺任师长,1943年6月崔玉海接任师长.2 {- e5 b" t% J1 i+ ~1 Z, n
8 V% ?+ y0 ]+ ?
三.第四十军2 M- y% b& ~( I- ?8 ~
整编第四十师,1946年5月由第四十军整编而成。原第四十军军长马法五,1945年10月该军在向河北八路军解放区进攻时,军部和所属部队被歼,第十一战区副司令长官兼军长马法五被俘。后重建第四十军,军长由李振清担任。整编成第四十师后。仍以李振清任师长。该师辖:整编第三十九旅,旅长司元恺;整编第一0六旅,旅长赵天兴,1946年由董升堂任旅长。5 i+ t( \) P6 p$ [* \4 V
第四十军 1948年9月由整编第四十师改称,原师长李振清任军长。该军辖第三十九师,师长司元恺,该师于1948年秋空运到淮海战场,后扩编成第一一五军;第一0六师,师长董升堂。1948年1月赵天兴接董升堂任师长。该军部分于1949年春由安阳空运到台湾马公。( t8 j* j5 h  r, R* b6 D0 C; c
http://m84.a.lunqun.com/read.php?tid=110723
作者: 浆糊    时间: 2007-6-15 21:10     标题: 国民革命军第41军

第四十一军
! |+ b' N( c* G! C- P  该军原为方振武部第二师,师长鲍刚。1927年夏,方振武收编吴佩孚直系第十四师徐寿椿部,编为第三方面军第二军,徐寿椿任军长,鲍刚师由方振武亲率,后方撤徐军长职,自兼军长,由副军长苏致臣代理.1928年3月22日,南京政府委任鲍刚为第四十一军军长.苏宗辙为副军长,盛世恒为参谋长.所辖3个师:第九十一师.师长王占林;第九十二师.师长冯华堂;第九十三师,师长先为石斗川,3月底石被免职,由鲍刚兼师长职。方部由湖北调至皖北后,在亳州收编原属北洋贾德耀第十五混成旅(后相继为靳云鹗、鹿钟麟收编)萧之楚部,编为该军第九十四师,萧之楚任师长。是年秋.该军缩编为第四十五师一部。   1 x3 _- p+ i6 j! p
1928年7月1日蒋介石举行各军编遣会议,成立整理委员会。1928年7月以第四军团第四十一军和高桂滋第四十七军合并缩编而成第四十五师,师长方振武。5 f# L( P2 p6 t$ n

9 ?! k7 V5 I8 [% r" u; l; e* ]& ~二.第四十—军 & l9 x5 m; E7 @
以第四十师编成,1931年9月22日任命孙殿英为军长。该军于2月曾在赤峰一带抗战。6月27日南京政府任命孙为青海屯垦督办。8月底又在包头收编汤玉麟第五十五军残部编为该军3个团。   
  C! w( g8 ?8 ~# D$ Y; O  第四十师,1931年1月16日张学良将中原大战后败退到河北的孙殿英部改编为步兵第二师、6月17日南京政府又依中央部队番号顺序编为第四十师,以孙殿英为师长,该师辖第一一七旅,旅长丁(孛)庭;第一一八旅,旅长刘月亭;第一一九旅.旅长邢预筹.   $ J0 h, ?- @' n. M; `  W7 x
l934年2月孙殿英被撤去军长职,该军番号取消.   8 U7 e  [. T# i. Z

% y* s/ t! I( `" ]# E$ x2 j  b三.第四十一军 0 |& @4 J+ t  c$ H
为原第二十九军改称。1935年4月该军在川北为红军所败,失去巴中.仪陇、广元等6县,军长田颂尧被撤职查办,副军长孙震因辅助不力,记大过一次。令其戴罪图功;4月19日升孙为军长.10月整编叫因其番号与宋哲元第二十九军重复.改为第四十一军,以孙震任军长,袁昌畯任参谋长.辖第第一二二师.师长王铭章、所属第一、第二、第三旅,旅以张熙民、童澄、王志远;第—二三师,师长曾宪栋、所属第四、第五旅,旅长马泽、陈宗进;第一二四师,师长孙震(兼),所属第六、第七、第八旅,旅长吕康、曾甦元,李伟如。
" O2 e7 ?8 K* ^2 N2 ]$ I1937年第四十一军军长孙震,辖第—二二 第一二三、第一二四师3个师、1937年8月该军出川抗战,第—二三师留川驻绵阳.在1937年春徐州会战中,该军坚守滕县,以寡敌众、以重大牺牲阻敌南下。第一二二师,师长原为王铭章.1937年3月17日坚守滕县,王铭章“决以死拼.以报国家”.最后以身殉国. 王志远于4月5日代理师长;第一二三师,师长曾宪栋;第—二四师,师长原由孙震兼任,该师在徐州会战中同第一二二师坚守滕县,1938年7月曾甦元代理师长。
( a  J' O  J# u2 w1943年4月免孙震所兼军长职,由曾甦元接任军长.该军辖第一二二、第一二三、第一二四师.先后参加随枣会战、1939年冬季攻势作战和枣宜、第二次长沙、鄂西、常德及豫西鄂北等会战.第一二二师,师长王志远.1940年11月张宣武代理师长,1942年5月实任.第一二三师.师长曾宪栋,1940年11月免曾师长职,陈宗进任师长.1943年4月陈升任副军长,江朝濂接任师长.该师一度隶属第四十五军.第一二四师,师长曾甦元.1942年5月曾升任副军长,刘公台接任师长.   ; ?8 x. e* S0 E& P- P' }2 p" `
整编第四十一师,1946年5月由第四十一军整编而成,由原军长曾甦元改任师长。1947年5月胡临聪接任师长。该师辖:整编第一0四旅,旅长杨显名。1946年由骆道原接任旅长;第一二二旅,旅长张宣武;第一二四旅,旅长刘公台,1947年11月由严翊任旅长。   * ^0 p: `& O/ b* Y$ ?
第四十一军军长曾甦元,1948年10月胡临聪接任军长。该军辖第一二二师,师长张宣武,第一二四师,师长刘公台,后由严翊接任师长。该军于1949年1月10日被歼,军长胡临聪被俘。 0 u% p" ~( C$ n. W9 q( ^
* n0 S5 Z  a( M; d) K# O% l" u$ }
四.第四十一军
9 ?5 l) z0 s; ^% O军长胡临聪,该军于1949年1月被歼。2月在四川招集残部重建该军,以兵团司令孙元良兼任军长,隶属第十编练司令部。辖第一二二师,师长熊顺义;第一二四师,师长蔡钲。该军于1949年12月21日在四川什邡起义。
) F" f+ [; L" k, n
http://m84.a.lunqun.com/read.php?tid=1107307 l$ B  I! L: v$ ^% ]4 ~2 A! L

" a' N, g: V) [资料2+ B: b8 z' d% `& N9 O. |' ?; e
国民革命军第41军(孙殿英所部): {- q$ I. q  U, B9 a

/ F% [( ?' I* I4 N0 v) d孙殿英所部国民革命军第41军,初系豫西匪军,为直鲁联军收编,后又投入国民政府,屡经变迁。抗日战争中,孙殿英率部投降日军。抗战胜利后,又为国民政府收编,旋在汤阴被歼。
. c2 E6 {' i/ p5 D(节选)' r: W3 T, L! b" f7 |" W
3、抗战& r  ], c1 l! Y

3 Z( p: O# I  n1 |- j' f1936年6月,孙殿英受宋哲元邀请,就任察北保安司令。1937年7月抗战爆发后,宋哲元任命孙殿英为冀北民军司令。不久日军攻陷冀北,孙殿英改任冀察游击总队司令,收集旧部、散兵及投军的青年学生共2万余人。此时序列如下:4 H6 n0 n5 C6 H  Q
! O4 ]' ~5 l8 _& ]( x, s0 I
冀察游击总队,司令孙殿英5 ?6 Z. J* m1 ^
第1支队,支队长杨明卿
* N& Q* W5 G$ z% j第2支队,支队长刘月亭  h3 c- d1 K6 l
第3支队,支队长侯冠文6 n  Q) `5 f8 O+ l
第4支队,支队长杨克猷
2 s4 O" B  ^' u+ J第5支队,支队长任孟启+ T1 J" Z. G6 A& \# P* m/ m
第6支队,支队长焦文典
+ r* I0 a# z, Z' D$ H" U+ o; T/ I8 U$ z
1938年春,日军香月师团向晋东南发动大规模进攻,晋城很快失守,孙殿英部向西转进至阳城、沁水。在阳城凤台古镇,孙部杨明卿、杨克猷支队与敌军遭遇,几经激战,击退了进犯之敌,保住了阳城、沁水一带阵地。1939年1月,孙部由冀南撤至豫北,分别与敌人战于河北的沙河、河南的济源及东西轵城,战况激烈,双方互有伤亡,最后孙部挫败进犯之敌,保住了黄河南北交通要道。在此次战斗中,孙部第1中队中队长史振文阵亡。战后,战区司令长官卫立煌传令嘉奖,并拨给孙部一批枪支弹药。同年,孙部调往河南林县驻防。! s9 z/ {) X& R6 a
经孙殿英的一番活动,部队不久被改编为新编第5军,隶属第1战区,序列如下:
& j' w9 ^  Q& O. i- E% C, J: Q5 h! v1 Q
新编第5军,军长孙殿英,副军长邢肇棠,参谋长冯养田
( N$ f/ s! ^( Y8 {- q3 N暂编第3师,师长刘月亭6 ?+ |$ a5 a6 ?" z" c3 {  h! @
第7团,团长杨克猷
$ [' j) x, |0 T; i- V4 Y第8团,团长侯冠文: i: R+ g' l& Q& @
第9团,团长柴文竹" ~4 G2 X& s# V! o
暂编第4师,师长王廷瑛
+ G/ s/ N+ }5 w1 h! I$ C/ K, E第10团,团长王遂庆
1 A' q9 i6 W3 \& _1 ^第11团,团长王天祥
4 c. X5 v/ R; y第12团,团长杨明卿/ i* L3 a: |* b5 g% `* n. i; S( B
独立第1团,团长刘廷杰
) D8 ~5 u$ M! ~- l3 o& ]' r独立第2团,团长许志武
- C8 `# E/ {% i0 k# h  g0 G( n' ?' \. _补充第1团,团长戴世僖6 c- c9 N7 G: D0 y, O2 e. z
补充第2团,团长梁少枫* C3 J& G- ^! H- S- j

) m- F( f+ m) @% t4 k6 I" R1939年冬,暂编第3师师长刘月亭在作战中被日军俘虏,杨克猷升任师长。1940年,新5军与27军、40军合编为第24集团军。此时新5军序列如下:
- B' r) A; }9 p7 D" N1 U! c1 j* G  v, ~# j! ?/ c
新编第5军,军长孙殿英,副军长邢肇棠、康翔,参谋长冯养田
7 `$ R/ j4 x$ M8 ^5 Y* c暂编第3师,师长杨克猷0 r% |% e  J. ]6 |$ g! o
第7团,团长侯冠文! u; X0 l2 V5 R; \% F
第8团,团长王启元
, p3 g. \' Z  p# ?第9团,团长柴文竹
1 t" K, w  U* h! e) }暂编第4师,师长王廷瑛
# n5 Z  T2 `- f( `7 ?) _+ d第10团,团长王遂庆, b- b/ e' r  f) C7 @. N/ i
第11团,团长王天祥
, g8 J. k1 r9 {# m. Z0 Q" E; x  Q第12团,团长杨明卿,后易张锡珂* S) R, C/ M% M- G3 }! |3 k
独立第1团,团长戴世僖
! H4 W* `1 h3 o+ V: N( c( g7 K8 L独立第2团,团长刘廷杰
* V7 N- G! Z# O- _) t独立第3团,团长梁少枫
+ p) u& s' j* U1 K& y5 Y特务团,团长许志武
1 E9 j# T  }" m
9 c/ k, n: y" c- v* t2 Q4 p1941年初,11团团长王天祥因受庞炳勋排挤,愤然率部投敌。11团重建后以刘廷杰为团长,不久易张式平。是年秋,副军长邢肇棠的共产党员身份为军统察觉,邢离部出走,王廷瑛升任副军长,不久他调,杨明卿升任副军长,王遂庆继任暂4师师长。. t  T6 |# N/ q" b8 j
1943年4月,日军以超出第24集团军两倍的兵力,向太行山发动了大规模“扫荡”。4月21日,日军分别向太行山南麓500多里的防线发起进攻,主攻方向为新5军据守的邢门口、十八盘。11团团长张式平率部一连击退日军十多次冲锋,全团牺牲极其惨重,官兵所剩无几。21日晚,邢门口失守,孙殿英带领军部向西南山西省界疾进,又被日军包围。战至5月初,孙殿英率新5军投敌叛国,新5军番号随即被军事委员会明令撤销,此时部队序列如下:! U- M8 R+ H8 Y, q

' x  v$ `" Y0 P) o7 U' j新编第5军,军长孙殿英,副军长杨明卿,参谋长冯养田, J5 P. z" Z# X+ d+ C+ c
暂编第3师,师长王遂庆
7 O' Z: z( t2 F' s暂编第4师,师长张锡珂(代理)) n& Q7 x7 F" g

; W3 p+ P7 l: v3 H4、覆灭
) S, D1 i+ x# L2 Z  U& P6 L) T- r, {! _" [# F2 p% M, P$ d
孙殿英投敌后,随即诱降了第24集团军总司令庞炳勋及27军、40军各一部。李振清率40军一部拒绝投降,拼死血战,突围而出。新5军投敌后,汪伪政府保留其原番号不变,仍称新5军,序列如下:
# ~+ z3 }! `# B
" a: h5 a) h. c8 R6 u新编第5军,军长孙殿英,副军长杨明卿、路厚斋,参谋长冯养田
$ u3 [) K  b* t# z# T第7师,师长杨克猷& \3 i7 C, W9 {% }
第19团,团长王启元* C. o. U9 l) }, H
第20团,团长侯冠文
, h" z& T& u* Z3 H& I第21团,团长张式平
; Q+ f9 T& H  |  Z( K第8师,师长张锡珂( A/ T! U4 u! E. S- x5 t, @! F1 I7 {- D
第22团,团长张普霖
# a7 `1 e5 h8 V8 R1 J第23团,团长常相时
% Z# g+ m) a& P8 W/ D第24团,团长朱锡龄
/ M1 I. r, U2 @第23师,师长刘月亭1 b* o' y, [) I
独立第1旅,旅长李纪广
1 o. u$ a6 V5 {独立第2旅,旅长张体安
; j, J6 d8 b5 D  h特务团,团长许志武: M* ~) _( n+ u( ^6 ?8 o' x: L
补充第1团,团长戴世僖
: A! w0 @) l0 Q0 a8 v: j补充第2团,团长刘廷杰' q& |3 H" Y. k: z
补充第3团,团长梁少枫
* d  Q: z& }$ f( S, f3 C6 a
1 A. p0 `% l0 {& n* t* }/ g9 b% G1943年12月,汪伪政府将孙部伪新5军自24集团军序列划出,单独编为“豫北剿共军”。1944年,孙部又改编为伪第6方面军,下辖第11军(即原新5军)。
7 p9 S- L0 S4 V, N- O! Y& s+ F7 o1945年8月,抗战胜利,国民政府将孙部收编为“先遣军”第2路军,后改称新编第4路军。1946年,郑州绥靖公署将孙部改编为暂编第3纵队,驻防河南汤阴,序列如下:4 V- z7 J8 {  |

  B/ D' Y6 p/ L* m. D. d  Z2 m( s暂编第3纵队,司令孙殿英
4 X8 m& D8 D5 z0 Y; ^第5总队,总队长杨克猷9 F- N: U/ d& V" N4 t# _5 b, ]
第21团' c9 o) f* l) Z; T3 T  {& I
第22团
; U" g7 D" s3 ?1 G* s# F) q1 n第6总队,总队长张锡珂  t# x' C  B$ m& e+ p
第23团,团长王鸿勋
$ h: @0 ?" Z1 T! g! W5 A: x第24团,团长朱锡龄
! q/ ~* A1 F+ o( n# K$ c独立第1团,团长许志武
7 R; P* f" a8 [7 R. _; o8 P  z独立第2团,团长戴世僖, T# T8 h  Q! m" V7 |8 A
独立第3团,团长郭平甫9 ~; Z# [$ s1 w. u) v

* i  p' b2 H$ D7 _3 b: W+ `1947年3月,解放军围攻汤阴,孙殿英督率所部顽强抵抗,战至4月2日,部队全军覆没,孙殿英被俘,1948年10月死于狱中。/ R. j/ r5 o6 y" i
http://baike.baidu.com/view/961930.htm(节选)
作者: 浆糊    时间: 2007-6-15 21:13     标题: 国民革命军第42军

第四十二军# r2 g3 `& h# m( c7 n
  该军原为方振武部第三军.1927年夏,方振武在河南南阳收编原属直系河南地方部队马文德部,编为第二集团军第三方面军第三军,马文德任军长。1928年3月22日,南京政府委任马文德为第四十二军军长,何应时为副军长,韩容为参谋长。所辖3个师;第九十四师,师长傅丹墀,第九十五师,师长余亚农;第九十六师,师长魏光武:1928年春,方率部开赴皖北参加对奉军的北伐,该军怀乡恋土,未随第四军团北伐。后被李宗仁第四集团军收编。1929年初.被缩编为第五十六师一部。
7 }$ D6 y8 C9 ~% q
7 {# N: j4 W& p( G* _! s二.第四十二军
4 G  e2 N" h8 K0 b% Q  f( a  1933年6月以第二十六路军所属第二十七师和独立第四十四旅编成该军,以张印湘为军长,张拒不接受,7月24日被免职并关押。是年8月23日任命孙连仲兼任该军军长,田镇南为副军长,该军隶属第二十六路军,驻豫鄂围攻红军.& E+ W: g$ \3 q! C% f
1934年第四十二军军长仍以孙连仲兼任,田镇南为副军长,参谋长为鲁崇义辖第二十七、第三十一师。该军隶属第二十六路军.2 I2 D4 I2 k+ i; ?/ E; L
  第二十七师 该师为整理师,师长冯安邦 辖黄樵松、阎廷俊2个旅.   1 q$ n$ r( v* C3 P% \& D* ?4 H
  第三十一师 师长原为李敬明,李于1935年1月被免师长职,池峰城升任师长。辖黄鼎新、康法如2个旅。1936年康去职,刘恒德代理旅长。
" D8 y/ A5 q1 _  O0 X1937年8月25日冯安邦接孙任军长,该军原辖第二十七、第三十—师,后第三十一师转隶第三十军,该军辖第二十七师和吴鹏举独立第四十四旅.第二十七师,师长原为冯安邦,1938年1月黄樵松接任师长,9月许文耀又接黄任师长。/ b, w6 E0 Z8 N' ?$ s" d
第四十二军军长冯安邦于1938年11月3日在襄阳收容部队,遭敌机轰炸殉职。1939年3月该军在河南洛阳整编,番号撤销,所辖第二十七师编归第三十军建制。   
, Y: u. L/ g+ M0 q7 f! ]) s% X% R: X' t) Q4 N# r
三.第四十二军
0 m1 |$ N- r9 K% f8 a, v1939年8月以第一九一、第四十八师和第七预备师编成,杨德亮为军长,直属第八战区.1941年隶属陕甘宁边区,1942年下半年改隶第三十八集团军.1943年直属第八战区,1944年4月改隶第二十九集团军.第四十八师,1939年8月以第一九一师一部和第二十六补训处所属9个团编成,罗列任师长、1941年6月谢义锋代理师长.1944年1月郑挺笈任师长.同时该师脱离该军建制,直属军事委员会.第一九一师,师长杨德亮.1939年8月杨升任军长,吴允周接任师长.1941年9月罗泽闿代理师长,不久实任.1943年6月陈希平任师长;第七预备师,1939年8月以第二十六补训处之第三、第四、第八、第十团4个团在陕西武功合编成立,以严明为师长.1945年初任命李禹祥为师长,该师驻新疆.暂编第五十八师,1941年11月由第四十四补训处编成,叶成任师长,隶属新编第十二军,1942年改隶第九十一军,1945年转隶本军.   
6 o6 F% r( k' M$ x- X" i" N8 p- q4 l
0 ~6 r7 t5 ~, F' M, H1 Y1 w整编第四十二师 1947年由第四十二军整编后缩为该师,原军长杨德亮,1946年赵锡光接杨军长职,赵后改任该师师长。该师辖整编第一二八旅,该旅原为第一二八师,师长柳正欣。1946年钟祖荫接柳师长
6 t% ]# W# d8 k$ R" V- \# Y: E$ G! ]$ q- |; o# B0 B
整编第四十二师 师长赵锡光,辖整编第六十五旅,旅长李祖唐,整编第一二八旅,旅长钟祖荫。该师于1949年9月在新疆起义。3 @8 w4 F+ r3 ^" a2 R
http://m84.a.lunqun.com/read.php?tid=110736
作者: 浆糊    时间: 2007-6-15 21:28     标题: 国民革命军第43军

从1944年到1946年国民革命军序列变革和改遍简要 . }( f0 \1 m) F: V
第二战区直辖4 D3 c' X! B( |7 b; M
    国民革命军第6集团军:
( Z, w9 B4 C, _6 o, n+ ^    国民革命军第19军(68、暂37、暂42师):晋军,主力在上党战役被歼灭,残部接收23军暂40师重建,辖68、暂37、暂40师
) w) ]6 s5 {: T" p% u9 t    国民革命军第23军(暂40、暂46、暂47师):晋军,上党战役被歼灭,军部撤消,残部重建成暂40、暂46师& ]5 r1 T+ g3 ^# y/ l. [0 z$ g
    国民革命军第7集团军:
5 X) }2 z0 B2 x: n7 C5 y    国民革命军第33军(71、暂38、暂41师):晋军,缩编并接收23军暂46师,辖71、暂38、暂46师* }2 T7 k- x$ v0 i' U1 s4 R) V7 L
    国民革命军第34军(73、暂44、暂45师):晋军,保持34军,辖73、暂44、暂45师1 `; u5 p. s( O5 C; i
    国民革命军第8集团军:
9 s  t& \6 F1 a  ]8 z$ \6 K: w* [    国民革命军第43军(70、暂39、暂43师):晋军,缩编并接收83军暂49师,辖70、暂39、暂49师) m( F0 j% J# e+ X. U' C% p, Z; a
    国民革命军第61军(69、72、暂48师):晋军,缩编并接收83军66师,辖66、69、72师
' J; h$ a; X' Y- v2 c    国民革命军第13集团军:" K: [( O. |7 q: A! [
    国民革命军第83军(66、暂49、暂50师):晋军,上党战役被歼灭,军部撤消,残部重建成66、暂49师
; g: M" v: i: V" v5 `    骑1军(骑1、骑2、骑4师):晋军,主力投敌,余部编并,番号撤消2 H3 ]; i( n. t: R* ]1 E# q+ d
http://conanxy.com/viewthread.php?tid=3670&extra=page%3D7&page=7  k5 d) q+ u! M& J9 R
! V$ y' Q* j0 R- L0 ~4 `0 P* Y
[ 本帖最后由 浆糊 于 2007-6-15 21:29 编辑 ]
作者: 浆糊    时间: 2007-6-15 22:06     标题: 国民革命军第44军

一. 湘军第四十四军
, S5 p' s0 b/ e/ ~# x3 `) m0 w$ l该军由湘军第三师编成。1927年3月4日,湘军第三师改编为暂编第五军,叶开鑫任军长,于4月28日改番号为第四十四军,仍以叶开鑫为军长,辖邹振鹏、蒋锄欧2个师。
0 ^9 J( |4 s% }& x: ]/ M; \8 c1927年10月,该军隶属第四路军西征讨唐。是时,第一师师长邹鹏振,第二师师长蒋锄欧。   - A" ^! x/ q& W6 ]7 e3 @( x
1928年1月,该军在向湘西进攻中,与第六军发生冲突,在岳阳被程潜、白崇禧包围缴械,叶开鑫被免军长职。叶投唐生智残部,军长一职由邹鹏振升任,蒋锄欧任副军长,下辖2个师.师长由王堉、龚仁杰担任。7月.该军被李宗仁部夏威、胡宗铎解散。   ' _% e7 o* R; L" z! B2 Y  t1 V* F
+ ]4 F) a- y# n
二. 川军第四十四军
' R6 q8 s$ |8 x8 U% O2 [1935年10月3曰国民政府任命王缵绪为军长,韩全朴为参谋长,辖:
% Z3 h9 @5 d$ `% a+ t& h第一师,师长廖震,所属第一、第二、第三旅,旅长范华聪、陈岳、汪杰;$ w1 N2 K% H! k* c9 t, V. ~6 X1 q
第二师,师长郭昌明,所属第四、第五、第六旅,旅长张竭诚、陈基、王泽浚;7 Q& X  W  H9 g) ?% f
暂编第一师,师长陈兰亭,所属第一、第二旅,旅长朱果、梁国华。
7 T) X- j: X0 L1 r/ t5 b后改编为第一五O、第一六三师。, Q9 g1 [, U- z' F& M5 O! `
% ^1 H) R3 A1 {$ h8 r9 q5 z9 s
抗战开始后第一五O师拨归第六十七军,第一六三师拔归第五十六军。! K# T8 _+ ?% S/ h
1938年10月廖震接王缵绪任军长。第四十四军辖:第一四九、第一六二师2个师。  s; ~5 j. m* ?! V5 N
第一四九师,师长原为郭昌明,1938年3月郭升任军长,王泽浚继任师长;
1 ]8 I  s$ R  _  K" f, h/ m( W3 `第一六二师,师长原为彭诚孚,1938年4月彭升任副军长后,张竭诚代理师长,10月补实。* ~  p' q% W- X. V7 O
2 _) a! p# o& @: d* G, D) z- I3 y
1940年11月廖震升任集团军副总司令,王泽浚代理军长,1941年5月实任。1944年一度隶属第二十七集团军,1945年直属第九战区,一度隶属第三十集团军。* V! \1 w. E2 k% ~$ c
2 X; |1 A" I% N, e# Q
1939年第四十四军辖第一四九、第一六二师。1940年改辖第一四九、第一五0师.1943年1月第六十七军番号撤销,所辖第一六一、第一六二师转隶该军。9 T4 u  h1 I% Z6 x, E
该军先后参加随枣会战、1939年冬季攻势作战和枣宜、豫南、第二次长沙、鄂西、常德、长衡等会战及湘粤赣边区作战。" }$ Q: s& r3 ]* k7 e( x

, [8 z4 z/ E, I$ R) f: t' B& R第四十四军军长王泽浚
) u9 Q, Y1 d* s' H' O第一四九师,师长郭昌明,1939年5月张竭诚接郭任师长.9月副军长王泽浚兼任师长.1941年9月赵壁光接王任师长.1943年10月何葆恒接赵任师长.12月孙黼副军长兼师长职,1944年1月陈春霖任师长。, i$ o. _8 }: d  p2 C0 A
第一五0师;师长杨勤安,1942年10月杨升为副军长,许国璋代理师长,不久实任.1944年2月赵壁光接许任师长。
* I$ j" a2 H) x, L3 D  y2 R; H" Z6 C& x9 V) A! D3 K: q
1946年5月由第四十四军整编成整编第四十四师。以原军长王泽浚改任师长。
! L( x4 I# M7 y  m整编第四十四师师长王泽浚 该师辖:( N+ K3 C( {( e( k
整编第一五0旅,旅长赵璧光
7 W1 @: H! m/ R; W5 N; w整编第一六二旅,旅长何葆恒。+ @& [& s; I8 f8 @

" K& {1 y* w* n1948年10月整编第四十四师恢复为第四十四军,军长王泽浚。该军于1948年11月初由第九绥靖区改隶第七兵团。该军序列:+ w3 N# {8 D$ H
第四十四军,军长王泽浚% `$ T9 R7 U! \" ]6 M+ F# f
第一五0师,师长赵璧光;
2 H. R3 @  \! _' P# r. _, _& T  w$ Z第一六二师,师长何葆恒,1948年9月杨自立接任师长。
1 N0 z1 x$ ?5 W5 S( E6 K1948年11月18曰第一五0师投向人民解放军。该军军部和第一六二师被歼,王泽浚被俘。
/ g* k% m- N) N6 ~$ K
* ^  f& J4 R" P) J1 P1949年1月在四川重建该军,以陈春霖为军长,隶属第七编练司令部。10月隶属第二十二兵团。辖第一五O、第一六二、第三四九师。该军于同年12月在四川被歼,残部由代军长周青廷投诚。 - q8 l& V7 \2 l9 T/ c+ w
/ U. H1 s8 K& {  o
1949年11月时的第四十四军# k9 J0 L$ f1 s5 ]
军长陈春霖,副军长吴楷,, }# f0 f1 V* K6 W  h8 l& i' M
第一五零师,师长周之再,副师长萧德煊,参谋长方人熙
0 i; U1 [2 E% |- t) Q& J) q第一六二师,副师长赵群起
( |% f" Z% R, N: u" y, R第三四九师,师长周青廷

  }  q, W' B: J) W2 Qhttp://m84.a.lunqun.com/read.php?tid=110741
作者: 浆糊    时间: 2007-6-15 22:09     标题: 国民革命军第45军

第四十五军
5 {2 u( g& k" R0 }  该军原为陕西地方部队,后为陈树藩收编,并参与反对袁世凯称帝活动。1918年2月,该部参加靖国军,不久被编为靖国军第二路.1920午回豫,被河南督军赵倜收编,赵垮台后为直系接收。1923年,吴佩孚将该部调往江西,同广州政府作战。8月1日,樊钟秀在大庾岭通电拥护孙中山,开往广东。1924年江浙战争爆发后,孙中山决定北伐,将北伐各军一律改为“建国军”,该部改编为“建国豫军”,樊钟秀为总司令兼北伐先遣支队总指挥,下辖3个旅,即阎凤岗旅、任应岐旅、陈青云旅,全军3000余人。9月25日自韶关出师北伐,途经湖南,因湘军阻挡。孤军奋战50天.10月中旬回豫,驻豫南潢川、光山一带整顿扩充军队,并全力支持国民二军。至1925年夏,该部扩编为4路:第一路李山林,第二路赵天青,第三路李万林,第四路赵振江。   ! ]' r- m9 y& X) j  s
1926年7月,蒋介石曾任命樊钟秀为国民革命军第十三军军长,樊不就,坚持建国军的旗帜策应北伐。1927年南京政府又任命樊为第四十五军军长。不久,樊通电下野。后于中原大战时,樊招集旧部反蒋,被蒋机在许昌炸伤身亡.
1 p9 ]+ i) Y% b# o" V  h
% c. D4 s/ J1 Z, m二.第四十五军
8 @3 ^. s/ ?$ O为原第二十八军改称。因其番号同陶广第二十八军重复,改为第四十五军.1935年5月29日国民政府任命邓锡侯为军长,牛锡光为参谋长。辖特科司令谢元圻;第一二五师,师长陈鼎勋,所属第一、第二旅,旅长杨晒轩、卢济清;第一二六师,师长黄隐,所属第一、第二旅,旅长龚滑清、黄鳌;第一二七师,师长马毓智,所属第一、第二旅.旅长刘乃铸、李树华;第一二八师,师长邓锡侯(兼),所属第一、第二旅,旅长林翼如、黄时英;第一三一师,师长陈离,所属为第一、第二旅,旅长陶凯、杨宗礼。   
8 N! a4 L9 l6 \" [- q# b" |% a5 r' F2 f; m1937年第四十五军军长原为邓锡候。1938年4月陈鼎勋接任军长;5月将该军扩编成第四十五、第九十五军2个军.该军出川后,相继参加了太原、徐州和武汉会战.原辖第一二五、第一二六、第一二七师3个师,5月第一二六师拨归第九十五军:第—二五师,师长原为陈鼎勋.1938年5月王仕俊接任师长;第一二七师,师长陈离。   
8 n7 I/ L, G" j$ N8 J: c3 i1938年该军辖第一二五、第一二七师,第一二三师曾一度隶属该军.先后参加随枣会战、1939年冬季攻势作战和枣宜、豫南、鄂西、常德及豫西鄂北等会战.第一二五师,师长由陈鼎勋兼,1939年8月免陈所兼职,王士俊接任师长.1941年8月王土俊升任副军长,刘万抚任师长.1943年10月刘万抚他调,汪匣锋接任师长.第一二七师,师长由副军长陈离兼任.1942年10月免陈离师长兼职,王瀓熙代理师长,不久实任.
% |6 l, b8 p2 L! E; B! F: A1 u2 ]) V
三.第四十五军
7 F* E) `6 C* m5 }9 T3 M) A1 n8 O1948年9月编成,赵霞任军长。1949年3月赵被撤职,陈沛任军长。辖第九十七师,该师由首都警卫军改编,师长王晏清,该师于1949年春起义;另辖有第一O二师和第三一二师。该军于1949年4月在渡江战役中大部被歼,残部被编并入第21军,为102师,该军番号撤销。
9 H& @4 \; B4 a0 L* a, D
http://m84.a.lunqun.com/read.php?tid=110744
作者: 浆糊    时间: 2007-6-15 22:26     标题: 国民革命军第46军

抗战时期国军各战区指挥系统之沿革 3' H7 A0 r$ T; O' \1 W. I* }* l3 ]
中期(1939.1-1939.3调整)
$ n. T; c; H7 ^1 [- P' R第4战区 两广4 W) c! I4 V, M( |
司令长官:张发奎
" z3 j. y* {5 p9 f军事委员会委员长桂林行营主任:白崇禧
1 c& O' ^) d: y- M8 O! [; a/ V7 ^第16集团军:夏 威" [# T/ P. ?$ R) R* O
46C夏 威(兼,后为何 宣) 170D黎行恕 175D冯 璜 新19D黄 固
" {. n0 `6 D- G5 L4 K) D64C邓龙光 153D张 弛 156D王德全+ L) t) Y# D1 Q2 O/ {0 w

0 ]8 X0 e! A2 d第4战区(1)& C9 ]0 n/ C: y$ `9 ^
时间:1944.9(桂柳作战期间)# m0 Q: P1 `' q0 E% p9 i
司令长官:张发奎+ F& T( z' B! F, ~
副:夏 威
; |% T' r3 [5 P5 A4 _& G16集团军:夏 威* f* i# U1 s' g2 A8 J# @2 x
31军:贺维珍 131师:阚维雍 135师:严增武 188师:海竞强+ w' w3 U. [5 r( \
46军:黎行恕 新19师:蒋 雄 170师:许扬高 175师:甘成城; p* E% s, E+ I+ I
93军:甘丽初 10师:王声溢 新8师:马叔明
5 P9 i. S9 C9 b9 X! u+ z. \集团军直辖:48师之战车营- U% H9 O  V' W- h5 d' k0 d

. a. W, Y3 R; {, q' _1944年冬,为配合盟军攻势,于是于昆明设立陆军总司令部,统一指挥及整训西南各战区之部队,总司令由何应钦兼任,辖远征军卫立煌部、黔桂湘边区汤恩伯部、第四战区张发奎部、滇越边区卢汉部、及杜聿明李玉堂二集团,共28个军86个师。后为将来攻势作战需要起见,将所辖兵力编为四个方面军:: Z1 `/ I% Y) ^8 P* z* S
第二方面军 司令官 张发奎
2 b/ F0 M& S! G' ?6 Q. V- {1 \8 |第46军 黎行恕(第188师海竞强;第175师甘成城;新19师蒋雄)
4 g' m; W3 F- d1 s' E' i- q
第64军 张弛(第131师黄炳岐;第156师刘镇湘;第159师刘绍武)
% X) s- n6 Y4 b3 j- A. _第62军黄涛(第151师林伟涛;第95师段澐;第157师李宏达;第158师栋才)# H$ a. B: C+ s- d0 p; t4 Z) l
http://blog.sina.com.cn/u/4b1fe69c0100077a
作者: 浆糊    时间: 2007-6-15 23:19     标题: 国民革命军第47军

中期(1939.1-1939.3调整)
8 Z$ a' D( Q- P第二战区 晋及陇西一部8 \3 M3 r) T; w
司令长官:阎锡山  y. r7 s: [- ?- ^' D) N
作战兵力:32D 14B 5KD 3KB5 j- q! p7 |8 o- Z0 \
第14集团军:卫立煌6 B  D' n2 u& K
14C陈 铁 93C刘 戡 98C武士敏
* L; F, Q3 I0 P第 4集团军:孙蔚如
# ]9 g# ~6 ?2 S6 {" T! A38C赵寿山 96C李兴中 47C李家钰, `0 Q8 w7 F( M  e! n8 ?0 T

9 s7 E. d8 Z: e$ i+ D& E5 K1 ~% K" Y第1战区(4)2 ?0 T5 c$ B, A3 F) q
时间:1944.4(豫中会战期间)+ {) i8 D2 O- ?- [; K9 `% L" C9 @
司令长官:蒋鼎文 副:汤恩伯
$ s# b. A; M  o& f. `9 l1 t1 J36集团军:李家钰3 F' D/ t; [$ ]0 Z" X
47军:李宗昉
6 T. a+ l' t% o0 H' W/ ^& u9 W
/ p9 U% X4 D& D3 |http://blog.sina.com.cn/u/4b1fe69c01000779
作者: 浆糊    时间: 2007-6-15 23:26     标题: 国民革命军第48军

中期(1939.1-1939.3调整)6 k: m3 _4 f4 h/ D- }9 ]
第5战区 皖西、鄂北、豫南
$ I) Y' a# T8 J' Z! v司令长官:李宗仁
) s; c! g% \% ?- e' ^# Y7 I9 [作战兵力:34D 1KD 1KB
# @! r& E: f6 J5 B/ Q1 @豫鄂皖边区游击总司令:廖 磊0 l6 V: a4 |* K0 I9 d
7C张 淦
2 ~0 u: O4 A1 J( N; D" t- P0 g171D漆道徽 172D陈树芬
1 H# M" b+ F, B# F& @( d48C张义纯 138D莫德宏 176D欧寿年
3 ~% J) h/ U. U& r
, t' V. L4 Q- g  H8 N: b* E第5战区(6)2 C# f! [- x. P! J
时间:1939.5(随枣会战期间)
+ t2 o7 }% k% W& m5 y司令长官:李宗仁
# b: H- _1 k+ \% a; V5 ?9 v* L% z副:李品仙(后为孙 震)% s. o. P. B7 g) _/ X
参谋长:徐祖贻- C! f* y4 j6 X
豫鄂皖边区游击总部:廖 磊
. ^7 `5 J& q% Y: x, w% q21集团军:廖 磊" K) s6 l# s4 r& u' N& Y
48军:區壽年 138师:莫德宏 176师:欧寿年
& o) r8 p9 R8 o. N7军:张 淦 171师:漆道徴 172师:程树芬
+ j% G( G2 P1 n8 j0 `
! Y* X5 j3 j$ x$ E' q2 z第5战区 (7)
9 c8 \) D8 Y2 S, W) _6 ?& S) U时间: 1941.9(第2次长沙会战期间)
: D4 ?6 h  k6 ]7 b司令长官:李宗仁, U& c& I+ J* z1 \0 Q
副:孙连仲 李品仙
0 v( m, ^* ^. P5 ^21集团军(大别山兵团):李品仙 副:张义纯
5 f8 g0 Z; \; [& M- [" `84军:莫树杰 174D 189D
: {0 a' W6 u0 x6 Q  Q4 h48军:苏祖馨 138D 176D 173D
* E0 C1 b5 \: e" n2 p
7军:张 淦 171D 172D
作者: 浆糊    时间: 2007-6-15 23:33     标题: 国民革命军第49军

中期(1939.1-1939.3调整)! B- Q4 |* T' b! H1 Q
第9战区 赣西北、鄂南(江南)、湘
; x- {. F* f- X" `9 H9 z司令长官:陈 诚 薛 岳(代)
8 |4 z/ i1 M1 w  q8 Q7 K作战兵力:52D4 h' @4 r4 _1 C" U
第19集团军:罗卓英& y* c$ y! X' B
79C夏楚中(后调归15集团军关麟徴辖) 82D罗启疆 98D王甲本 140D李棠
5 n# S6 ^" L6 d6 _6 \; P49C刘多荃 105D王铁汉 预备9D张言傅
! ~' x7 l$ H9 r, z8 b0 E- ?
70C李 觉 19D唐伯寅 107D段 珩, U. b# t' @! g- @
78C夏守勋 新编15D刘箬弼 新编16D吴守权0 q. B* V9 |9 h9 e3 j" r3 w
32C宋肯堂 139D李兆瑛 141D廖永良
3 g9 t/ o* u8 f; h5 i7 n2 n5 W
+ }  S! a8 C1 l0 J# e; t' e第9战区(2)
$ ~" K8 o- s& g) h- Z. ^时间:1939.9.14-10.14(第1次长沙会战时期)1 o0 o' v+ @* d1 U
作战区域:湘、赣西北、鄂南' r# P) s- J( T8 w, v+ A
司令长官:陈 诚(薛 岳代)2 s) c8 ]" v; E- U4 q3 n2 ]
19集团军:罗卓英
2 `. W4 n' ]$ N) l! j32军:宋肯堂 139师:李兆瑛 141师:唐永良
1 h; J0 \  P' n49军:刘多荃 105师:王铁汉 预9师:张言传7 t& u/ k: w  m  r2 p5 U5 a- T
3 m) E1 }& q! N) f
第3战区(7)
2 r6 h# `$ V$ Z  {2 o  ^时间:1941.9(第2次长沙会战期间)
# X9 D* z. C" Z( l司令长官:顾祝同) H( v5 A6 V6 O) _! m1 u
副:刘建绪 唐式遵
( G& N0 \$ V7 g* A" C0 `( ^: D钱塘江南岸指挥部:刘多荃
* t. b5 h9 Q" x- Q' C/ P. m4 A49军:刘多荃 26师:(?) 105师:(?) 新35师:(?)
# W: B$ F" `" {- K; H; V
4 N3 e' `$ R) m$ E. q第3战区(8)
6 t0 C6 w, n0 c4 N. x" C- U/ G时间:1942.3(浙赣会战期间)
5 Y/ W1 P! Y1 Z5 e; R司令长官:顾祝同4 o: i& {# N6 c% n, V
10集团军:王敬久3 A& q# e, ?' d0 Y: h% A2 J0 v
49军:王铁汉 26D 105D 暂13D
0 v9 Q' m5 i* ?. l* B( V集团军直辖: 63D 79D
! y0 h" h4 l0 b; E2 B
% \3 F* F/ C; x2 C5 r  Y1 v/ v9 \资料2
, u9 B( `" p1 I8 {0 j7 F0 R兰溪之役毙敌酒井中将/ C; h) P2 W6 k% y
作者: 蓝色石头 来源: 子陵论坛 http://bbs.ziling.com/
5 r3 d7 x# M+ T2 h' [- ]浙赣铁路横贯中国南部,是把浙江、江西、湖南各省连接起来的一条交通动脉,长约 950千米。 7 V; ]# a- B3 J
日军占领杭州、南昌后,截断了铁路两端,但中间大部路段仍被中国第3战区所控制,沿途建有若干机场。1942年4月18日,为了报复日军偷袭珍珠港事件,美军出动了16架B一25轰炸机,从太平洋上的航空母舰上起飞,轰炸日本东京等地,飞机返回时在中国浙江衢州机场降落。这是日本自发动侵略战争以来,其本土首次遭盟军飞机轰炸,引起全国震惊。日军大本营为摧毁中国东南沿海机场,决定发起浙赣战役。
# H$ w# t' U6 n) v0 s' i8 s1942年5月15日,浙赣会战开始。日军分三路向金华、兰溪进犯。其中第15师团这一路由师团长,有侵华“急先锋”、“虎将“之称的酒井直次中将率领,从萧山出发,经诸暨,渡过浦阳江南下,于24日到达兰溪以北马涧等地区,进犯兰溪县城外围时,遭到国民革军的猛然阻击,数日攻不下来,日军作调整后,继续向兰溪县城进攻。
, D) A- b0 ]0 q" Y, u  H5月27日,国民革军第三战区第21军(川军)第146师独立工兵第8营,由副营长、代营长黄士伟率领,在1个步兵营的配合下,以急行军的速度,从寿昌赶至兰溪江东岸,借着夜色在酒井师团前进的道路上埋设地雷。据黄老回忆,他们在埋雷过程中,发现有三条岔路,且一侧有一高地,估计敌人会为选择走哪一条路而犹豫,指挥官肯定会先登高判断地形。于是决定不在三条路上布雷,只在不会引起敌人注意的岔路口通往高地的位置上密密集集地布雷,在那里一下子埋了60余枚地雷。: |* `( z/ Q+ g9 @# `9 g$ D
5月28日凌晨,酒井师团在进击中进入了地雷群。“轰”、 “轰”的巨响不断传来,酒井师团伤亡惨重,队伍被迫停止前进。7时许,酒井偕幕僚在石廓山下有一个墓前石柱的地方当作临时指挥所,命令工兵联队长河野顺治中佐派出一个工兵小分队,清除前进道路上的地雷。过了二个多小时后,工兵小分队报告地雷已被全部清除,但酒井仍不放心。行进中的酒井为确保自己的安全,命令骑兵卫队在前边开道,步兵尖兵分队跟进,其后是师团本部。情报参谋间瀨淳二少佐、第13军总部参谋古谷金次郎走在师团本部前面,酒井和其副官走在中间,后面是参谋长川久保镇马少將和作战参谋吉村芳次中佐等人。当行至兰溪县城北面1500米处的三岔路口时(今兰溪市新北站附近),被驻防在兰溪的国民革命军第49军第63师发现,中国军队立即开枪阻击。顿时,日军大乱,酒井急忙登高地察看地形指挥反击。10时45分,酒井乘马踏响布在岔路口通往高地上的地雷。
: L+ }: o& v% r0 {/ W3 J$ M9 K" x“轰”的一声巨响,弹片和沙石腾空而起,爆炸的气浪把酒井从马背上掀起,又摔到地上。酒井的乘马当场被炸死,酒井本人的左脚被炸碎,左腿皮肉绽裂。川久保立刻跳下马来,奔至酒井处,马上令人止血,並派人去找军医。但野战医院的军医都已分散到各包札所,迟迟不能赶来。几十分钟后,军医部长细谷大佐才赶到,立即为酒井检查、处理伤口,採取急救措施,並对川久保说:“就目前情况看,师团长心脏无明显变化,生命可能无危险。”这时,酒井虽然脸色苍白,但精神尚好,还对川久保说:“参谋长,请你代替我指挥,继续追击前进,并迅速发起对兰溪的围攻歼作战。”川久保答道:“请阁下放心静养,我绝不会辱没师团的荣誉。”随后,命令士兵用担架把酒井抬到前方约200米处的一栋房屋內,等待向后方医院转送。
. K. B; i" X" v% j/ q' `# W% R% u霎时,后面又响起了“轰”、 “轰”的地雷爆炸声,兵器部长宫下、兽医部长佐野、兽医部员山中等人也被炸伤,很快就被抬到那栋房屋內,进行急救。川久保来到屋外,审阅吉村参谋起草的追击命令。忽然,酒井的传令兵跑出来,喊道:“师团长的情況不好!”川久保急忙赶至酒井身边,大声呼唤:“阁下!阁下!”酒井却毫无反应,完全昏迷。细谷大佐立即给酒井连续注射数针,並做人工呼吸,仍然无效,于当日14时13分毙命。次日,日军南京师团留守石川少将来兰溪处理善后事宜,在细谷主持下,焚化了酒井的尸体,並保留了酒井的部分头发、指甲和骨灰。! t& S/ k5 K. e# _  Y4 b/ ~  x
1942年5月28日,有侵华“急先锋”、“虎将”之称的日本陆军中将,第十五师团长酒井直次参加浙赣会战,在浙江兰溪触雷丧命。日军怕影响在浙赣战役参战的日军将士的士气,就严密地封锁了消息,直到9月27日浙赣战役结近尾声(9月30日结束)时,才在杭州西湖畔举行“兰溪战役阵亡将士追悼会”时向外透露这一消息。
& r: x. m+ h5 x% m$ P) C6 ]8 nhttp://bbs.ziling.com/dispbbs.asp?boardid=33&id=241920+ O: v; F* w+ j3 f
! |& p- A3 T7 k1 k8 y; ~7 a
[ 本帖最后由 浆糊 于 2007-6-15 23:40 编辑 ]
作者: 浆糊    时间: 2007-6-15 23:36     标题: 国民革命军第50军

第五十军
- Z" h2 O1 B/ y3 B, d/ f' V9 C3 m- _  一.第五十军
- {7 C5 q' N* O( u8 {6 ?7 O1937年9月以第一六七师、新编第三十五师编成,杨渠统任军长。抗战开始后,该军驻安徽.1938年3月因杨渠统对开出第一六七师整编,进行阻挠,将场扣押褫夺军长职.该军番号撤销。辖第一六七师,师长薛蔚英,该师于1938年初取消番号;新编第三十五师.师长王劲哉,该师原为杨虎城第十七路军独立第二十旅,西安事变后,王叛杨投蒋被扩编为师。1938年改称为第一二八师。 * F' x+ ?- |1 K  e

% u, O9 t( U: C! m3 F$ G5 I二.第五十军   
' k4 @3 g/ d+ B) t# P, [1938年2月以川军第一四四师、新编第七师重新编成第五十军.以郭勋祺为军长.第一四四师,1936年10月由第二十一军模范师(师长刘从云)改为四川陆军暂编模范师(师长郭勋祺)。1937年1月改为第—四四师,师长仍为郭勋祺。12月范子英继郭任师长;新编第七师,1938年5月在安徽由川军独立第十二、独立第十三旅并编而成,由钟毅为师长。   
  a/ [3 `% K) A: H" P5 M3 {1939年3月第二十一军第一四五师拨属该军.12月佟毅任军长,1940年1月范子英接任军长,1943年1月佟毅又接任军长,9月升田钟毅为军长.该军辖第一四四、第一四八师和新编第七师,隶属第二十三集团军.参加1939年冬季攻势作战、第二次长沙会战和浙赣会战.第一四四师,师长范子英,1940年1月曾由唐明照代理,同月刘儒斋升任师长,1943年9月柏良升任师长,1944年8月罗洁莹任师长.第一四八师,师长陈万仞,1939年8月潘左接任师长,1943年9月廖敬安接任师长.新编第七师,1938年5月在安徽由川军独立第十三、第十四旅改编而成,师长田钟毅,1943年9月黄伯光接田任师长。5 @$ \: l, p$ D; L
1945年底第50军被撤消。
, y& A* _% c7 e4 u  D1948年9月整编第五十四师第八,第一九八旅由青岛调至锦州,隶属锦州指挥所,恢复第五十四军编制。以留下的整编第三十六旅扩充为整编第五十四师, 师长李志鹏,下辖第7旅、第36旅;不久即改为第五十军。
5 L3 j9 t' p9 O- E3 ^% W; {, F- \) H9 h2 V6 |. {
第50军  1948年10月,由整编第54师扩编而成。军长胡家骥,副军长张在臣、欧锡霆。辖第36师(师长胡翼恒)、第107师(师长朱振华)、独立第1团(团长黄小华)、独立第2团(团长杨瑞荃),共2.4万余人。& }# ], ^, j3 ]1 C( p  \: f% G" p& f
1948年9月整编第五十四师第八,第一九八旅北调东北,第36旅留守青岛,转隶整编45师。1948年初加保安第4纵队组成整编54师,整编师长李志鹏,整36旅胡翼恒。1948年5月,保7旅朱振华部调入,与保4纵合编为整编第7旅。1948年11月,李志鹏调江西赣州任第23军军长,该整编师改番号第50军,军长是胡家骥(原71军88师长),副军长张在臣,欧锡霆,整编36旅恢复36师番号,师长胡翼烜,第107师(整7旅扩)朱振华,独立1团 黄小华,独立2团杨瑞荃。1949年初加上在青岛的山东保4旅旅长高维民,扩成第270师高维民。1949年6月从青岛登船南撤海南岛。然后调广东,胡升50军副军长。1949年10月担任后卫的36师在广东阳江地区遭到解放军第43军的沉重打击,几乎被全歼,师长李成忠被俘。张国英接任师长率领余部撤海南岛,11月初抵榆林,在海南岛重建。1950年5月该军撤到台湾。第50军系第54军部队扩充而来。
- O+ F/ V0 b: }" x4 t) thttp://m84.a.lunqun.com/read.php?tid=110765
作者: 浆糊    时间: 2007-6-16 00:26     标题: 国民革命军第51军

第10战区(1)
% N4 e3 \9 O; S% _" k1 a时间:1945.4(豫西鄂北会战期间)
0 K+ l% c  r4 a司令长官:李品仙
) q0 I& R, L8 C7 Z: S# _; n& _副:何柱国 李明扬 牟中珩 王懋功
0 E; ^, I! [7 Q* n9 b2 s临泉指挥所主任:何柱国
) X# z) h6 W9 c. L+ t% S( U! Z& m12军:霍守义
; h# u, g# }5 d7 \* }% y" Y暂9军:傅立平 暂27师:王金辉 骑师3之7团:张辅和第4挺进纵队:涂建棠
* x7 @# `5 p/ q  B51军:周毓英 113师:李玉唐 134师:李步青
3 ?$ S  r5 K) }* |7 ]  r& `3 Z) U  D  @. h' W, D* o$ ^
资料2
. Z/ e' B1 b: h8 L第6部 百年匪王(38)
, F0 Z0 v% O+ K+ r(更新时间:2005年10月11日  本章字数: 2076)
% `3 _3 d) X; h! u( _  我爷爷告诉我,真正在抗日战场担纲主力的,是国民党的主力部队。以山东为例,韩复榘撤退后留下的真空,很快从由河北撤下来的石友三部顶替。载至1939年1月,石部按国民政府的统一部署,北调回冀;石部在山东期间虽未打什么大仗,但对于牵制山东的日军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随后,国民党苏鲁战区总司令于学忠,奉命率部自当日起陆续入鲁。先后布防甲子山、沂蒙山,抱犊崮山区。于部辖国民革命军第51军、57军、89军及山东、苏北各地方游击队和保安部队(含沂蒙王达礼部。那时各县县长一律兼任各县游击队、保安团军事长官,王部以位于老鹰崮以东约60多里的牛头崮为根据地)。国民政府山东省主席沈鸿烈也率部由鲁西进入鲁中山区、驻沂水县东里店。 ' R; ?! i0 X& E. N6 z
http://club.bandao.cn/showthread.asp?boardid=120&id=449215&page=3
作者: 浆糊    时间: 2007-6-16 11:20     标题: 国民革命军第52军

国民革命军黄埔系第六大主力部队-国民革命军第52军9 ^* k. v& |+ e& w
二、第52军在台儿庄大捷
  C( t$ P# s* j, W/ r& }% S  1938年春,台儿庄会战,52军是攻击兵团,担负战场上关键性的任务和第85军、第75军在台儿庄附近向敌展开猛烈攻势。台儿庄大战前日军矶谷师团濑谷支队攻陷滕县后,当晚攻占临城(今薛城),以一部沿津浦线南下,攻占韩庄,企图直犯徐州,遭到布防于运河沿线的我第52军郑洞国第2师的阻击.后日军拼力争夺台儿庄,占领市街。中国军队展开街垒战,逐次反击,肃清敌人,夺回被日军占领的市街。日军为解台儿庄正面之危,速以第5师坂本支队(相当于团)从临沂驰援,进至兰陵北面的秋湖地区,即被第20军团第52军卷击包围。4月3日,第五战区发起全线反攻,激战数天,歼灭日军濑谷支队大部、坂本支队一部共万余人。其余日军残部于7日向峄城、枣庄撤退。台儿庄大战胜利后,曾在徐州会战台儿庄大战中与第52军较量过的坂垣征四郎评价说:“关麟征的1个军应视为普通支那军10个军。”
! Q6 x' C5 N2 R# W- n8 M" n                              三、第52军在长沙会战
& X; H- Y; W+ r6 b% q) s' T  武汉会战后,52军新成立第195师,由25师73旅旅长覃异之(早年加入共产党,后脱党。曾任第八兵团中将副司令兼52军军长等职务)任师长。1939年9月,覃异之率195师参加第一次长沙会战,在守卫草鞋岭战斗,该师某营,奋勇抗击日军进攻,全营官兵壮烈殉国。 
# W3 a5 K( o: \0 n7 [4 v$ X/ Y  1939年8月湘北主攻方向,冈村集中了其精锐第6师团、奈良支队、上村支队及海军陆战队一部分。守卫这一地区的中国军队是以关麟征为总司令的第15集团军(下辖第52、第79、第37军共三个军)。9月18日,该路日军约5万人配有飞机支援,向新塘河以北的中国第52军前沿阵地发起攻击,一场激战由此展开。新墙河全长只有80里,此时第52军是关麟征手下最能打的一个军,军长张耀明(陕西人,后曾任南京卫戍总司令).集结岳阳方面之敌第六、第十三两师团,各以一个大队附炮兵一部,分向第五十二军赵公武、覃异之两师警戒阵地金龙山、雷公山、铜鼓山等地先行炮击二小时,8时许,步兵开始进犯。敌、我不断增援,相持至19日拂晓后,两处阵地因比较突出,工事全被敌炮轰毁,守兵赵公武部胡春华营自战斗开始即誓死坚守阵地,已与敌相持达三昼夜。在战斗中,除7个负重伤的士兵先后退出阵地外,其余自营长以下全部与阵地共存亡,无一生还。黄昏前,阵地陷入敌手。18日、19日两天,双方在下燕安、大桥岭等阵地反复争夺,张耀明本着逐次抵抗、消耗敌人的方针,顽强作战,失去阵地后,常常“几经肉搏冲击,又完全夺回”。52军各师均英勇抗敌,其中以守卫草鞋岭阵地的官兵英勇牺牲精神,尤为悲壮。
6 D& m2 z+ }, ~  草鞋岭阵地守军是52军第195师第1131团第3营,全营官兵500余人,营长史思华少校。从20日开始,日军奈良支队5000余人开始向草鞋岭猛攻,史思华营以一当十,利用险要地形顽强抗击,激战两天全营伤亡过半但没有丢掉阵地。日本人十分吃惊,他们一直以精良的装备同人数多于自己的国军作战,屡战屡胜已经使鬼子觉得:他们的铁蹄踏到哪里,哪里就会被攻克。而现在固守阵地的仅仅一个营却硬是把他们两个联队挡在了小小的草鞋岭面前。 他们不敢再轻视眼前的国军,支队长奈良于是亲自跑来进行新的调整、部署。
5 c% {8 A0 V! z: J  按照师长覃异之给该营下达的任务主要是迟滞日军,为全师调整部署争取时间。现在,史营已经在此阻挡敌人近3天了,任务已经完成。黄昏时分,覃异之师长的电话接到了阵地,覃异之说:“如无法支持,不得已时可向东靠。”史回答说:“军人没有不得已的时候”。史思华和战士们决心杀身成仁。第二天太阳傍晚,第3营官兵全部阵亡。日军支队长奈良晃少将,毕恭毕敬地向他的敌人躬身……战后,为褒奖史思华营的悲壮事迹,国民政府在当时激战的地点专门修建了一座纪念碑。 7 ~; G5 D; P) i# n& A1 v. l
  美国《时代周刊》载美联社记者瓦恩特撰写的战地通讯《中国战场巡视》,盛赞关麟征是“中国的巴顿”。
8 K6 u" d% |% k9 f. P, J  蒋介石在武汉珞珈山军官训练团讲话时说:“中国军队如都像52军那样战斗力强,打败日本军队是不成问题的。” 7 r' B) W9 l5 n2 r4 h
  1941年初,关麟征率52军2、25、195师和54军14、50、198师,由湖南经广西入云南,这支装备优良、训练有素国军在滇南守备国境达4年之久,使日军不敢轻举妄动。
( Y* `! O1 ?8 A- ?
http://www.chinajunzheng.com/bbs/htm_data/19/0703/58256.html
. j; v' \2 |( O' v
" M1 r: Z9 D: W. V资料2, e" }, S6 |3 E& _# F( Y- W
中期(1939.1-1939.3调整)) ^; n9 ^. A# L$ h
第9战区 赣西北、鄂南(江南)、湘6 `; ]. n" D5 @5 t" u$ P5 _) V% o
司令长官:陈 诚 薛 岳(代)4 H6 X2 v, L* N- e2 S( Y
第31集团军:汤恩伯7 ]5 ?: E# S; v0 C, v% `; f
13C 张 轸
# m# m1 F. _+ F: v/ Z" M89D张雪中 110D吴绍周 193D马励武 1Bs李俊彦 2Bs张连三+ {& K; w0 F! ^1 p
18C黄 维
) S6 A3 g, G/ U" @+ W4 G# J: E92C李仙洲% Q7 a* m# b  i1 C& A! Z5 |
37C黄国梁(后为陈 沛,长沙会战时调归15集团军关麟徴辖)
8 k, z. F8 V; E- |! I% I8 N60D梁仲江 95D罗 奇7 t6 J  V/ g. `
52C张耀明(长沙会战时调归15集团军关麟徴辖)+ d9 T3 J2 ~, ^4 C+ v- V, g% c- s
2D赵公武 25D张汉初 195D覃異之

! _1 S6 Y: o; L) L 2 i4 Z1 X- B& `( P
1944年冬,为配合盟军攻势,于是于昆明设立陆军总司令部,统一指挥及整训西南各战区之部队,总司令由何应钦兼任,辖远征军卫立煌部、黔桂湘边区汤恩伯部、第四战区张发奎部、滇越边区卢汉部、及杜聿明李玉堂二集团,共28个军86个师。后为将来攻势作战需要起见,将所辖兵力编为四个方面军:
- O9 n  e* p! q- P: [/ ]第一方面军 司令官 卢汉+ C# d( ]. n3 r$ |2 D
第60军 安恩溥(第182师杨洪元;第184师曾泽生)7 ~( o8 {+ T" S6 L: E: k; F: K
第二路军 张冲(暂20师安纯三;暂21师邱秉常;暂22师杨炳麟)
1 [) t0 k1 @; Y' R第52军 赵公武(第2师刘玉章;第25师刘世懋;第195师郑明新)" o+ Z6 v+ J; G& I; X
直属部队(暂18师许义浚;昆明行营山炮兵团;昆明行营工兵团)
作者: 浆糊    时间: 2007-6-16 11:23     标题: 国民革命军第53军

第五十三军4 u* k, e7 f: v9 I$ c6 L& n/ K1 B3 ]
该军于1933年2月由第一O八、第一一二、第一一六、第一一九、第—二九、第一三O、第一O六师和骑兵第二师编成。军长万福麟,副军长杨政治。
9 b; I2 `- A; W+ H第一O八师,师长由杨政治兼任,该师原为东北陆军第二旅。1931年2月改为独立第八旅、旅长丁喜春. 1933年2月扩编为师,旅长丁喜春去职,以杨政治为师长。- V6 A( G" f/ w, z3 @
第一一二师,师长张挺枢,该部由独立第十二旅改编、
0 j% Y# `, E, X+ ^第一一六师,师长缪瀓流.该师由独立第十六旅扩编而成;
0 R5 u3 \  ?7 v0 A: z, W, x+ m第—一九师,师长孙德荃,该师原为东北陆军第十九师,1931年5月改编为独立第十九师,1933年2月改编成第一一九师。, b/ Y3 }- R2 |! l" x
第一二九师,师长周福成,该师原为东北陆军第十五旅,旅长梁忠甲.1929年在中苏中东路战争中梁战败被俘,后去职,以王永胜继任旅长。1931年5月改为独立第二十九旅.1933年2月改为第一二九师,3月师长由周福成升充。* H* s7 l' B, d0 x
第一三O师,师长朱鸿勋,该师原为东北陆军第十七旅,旅长韩光第,1929年中苏中东路战争中韩阵亡,旅长由于兆麟担任。1931年5月改为独立第三十旅,1933年2月改为第—三O师,师长于兆麟,3月师长由朱鸿勋升充。
: @# K: o0 P7 ~第一O六师,师长沈克,该师在1926年为河南陆军第三师.1927年5月改为第二集团军第八十九师,师长沈克.1928年冬缩编为第二集团军第四师。1930年9月改称第二集团军第六师,归第十三路军石友三节制.1931年7月随石友三反张学良,失败后投张学良,被改编为新编第一师.隶属第四十军。1933年2月改编为第一O六师,隶属五十三军参加长城抗战。后改归第四十军。
$ s9 f+ w+ ]. b' j& n  {  骑兵第二师,师长黄显声,该师原为辽宁警务处及沈阳公安局所属骑兵改编而成的义勇军,在辽西一带抗击日军.1932年入关后.张学良将该部改编为骑兵第二旅、1933年2月改编为骑兵第二师。   / Q  Y2 V0 U$ _0 _
1933年长城抗战后驻河北保定。1934年春,张学良曾抽调该军第一一六、第一一二和第一二九师至豫鄂参加围攻红军。10月张学良至西北后,第一一六师、第一二九师归建;第一一二师隶属第五十七军.时第五十三军辖第一一六师.师长缪瀓流升第五十七军军长.刘元勋接任师长;第一一九师,师长孙德荃;第一二九师.师长周福成;第—三O师,师长朱鸿勋:1936年秋,第一一九师师长孙德荃被免职,黄显声任师长兼副军长。西安事变发生,万福麟反对张学良的举动并借故把支持张行动的副军长黄显声软禁.1937年5月中旬,万主动加入3省整理委员会.第一一九、第一二九师番号取消。保留第一一六师,调原第一二九师师长周福成任师长,辖丛兆麟、赵绍宗2个旅。第一三O师.师长仍为朱鸿勋,辖刘元勋、张玉珽2个旅。+ x) ?2 J9 b: n- b
第五十三军在1937年7月抗战开始后即在河北参加抗战,隶届宋哲元第—集团军。河北失陷后,该军即撤至河南省,担任防守黄河任务。该军军长原为万福麟.1938年12月21日万辞军长职.周福成继任.该军原辖第九十一、第—一六、第—三O师,师长分别为冯占海、周福成、朱鸿勋。1938年7月冯占海第九十一师拨隶第八十五军,将黔军新编第八师蒋在珍部拨隶该军.12月周福成升任军长后,赵绍宗继任第一一六师师长职。该军于是年7月后隶属第九战区,参加武汉会战。4 z) l% ^" ^& `9 Y' m- A1 x7 e
   第五十三军辖第一一六、第一三0师,该军隶属第二十集团军,曾一度直属远征军总司令部和陆军总司令部.先后参加南昌会战,1939年冬季攻势作战,第一、第二次长沙会战和鄂西及缅北滇西作战:第一一六师,师长赵绍宗.1940年6月赵镇藩任师长,1944年11月赵升任副军长,刘润川接任师长;第一三0师,师长朱鸿勋,1941年1月张玉珽任师长,1944年7月张他调,王理寰任师长。( p; ^% P: P0 l# ^% K" {! G8 O' ?
1946年第五十三军长周福成。该军原属保定绥靖公署,1947年7月开往东北。该军辖:第一一六师,师长刘润川,1947年7月该师在铁岭被歼,刘润川被俘,是年秋以整编第一纵队为基础重建该师,以刘德裕为师长;第一三0师,师长王理寰;暂编第三十师。1947年冬以东北第二纵队编成,张儒斌为师长。, t3 Z, J& ^. C, z9 P  l* _

* Y( C. y  T' S) A一九四六年六月,第五十三军从越南回国投入内战。七月十七日,由秦皇岛乘火车到绥中、兴城。归东北保安司令长官杜聿明指挥。由于当时东北国军已占领四平街,所以第五十三军留在华北保定等地作战,暂时归保定绥靖公署指挥。当时第五十三军战斗序列如下:
* p5 n6 X2 M  M! B$ `第五十三军,军长周福成,副军长赵镇藩、参谋长刘德裕
9 r+ j9 I% q& J第一一六师,师长刘润川、副师长张绍贤、参谋长吴和声4 C( Y* Q: I1 V; c2 T" x$ S; u; b
第一三零师,师长王理寰、副师长张儒彬
7 `' ?" J2 J5 L. p/ F5 u第六十七师,师长戴坚、副师长刘声鹤3 H1 v/ @6 t& {6 E; n( ^
5 e7 q& c  ^- R8 V' l: j6 y
注1:第五十三军抗战中成为中国远征军,全部美械装备,为三师制的甲种军。直属部队中有美式105榴弹炮营,火力强大。
0 x4 x# }* P5 `4 ?% m$ D注2:第一一六师,原东北军部队,全部美械装备,下辖第三四六团、第三四七团、第三四八团,全师共计八千余人。为第五十三军主力。' S4 S) L+ V5 E* U/ D$ ~" L
注3:第一三零师,原东北军部队,全部美械装备,下辖第三八八团、第三八九团、第三九零团,全师共计约八千人。, w! L' E) J1 p  C, c
注4:荣誉第二师,抗战后改称第六十七师,中央军嫡系部队,全部美械装备,下辖三个团,全师共计九千人。
! \6 b: A; |" Q; R8 V( E/ Y
! g9 R, @, A# U% c在华北作战期间参加过当时进攻张家口战役、易满战役、姚村战役。在易满战役中第一三零师第三八八团被歼,少将团长佟道被俘。1 h; v& g5 G5 h/ E

3 {/ K9 f- F1 @) t0 b: Z一九四七年七月第五十三军开往东北,第六十七师留在华北。驻扎在铁岭、开原一线。参加东北夏季防御战役。6 @4 M1 i& R. k) `/ T- W# @# m
一九四七年八月陈诚就任东北行辕主任,开始整顿部队。九月,陈诚组建四个兵团,采取固定防区,重点防御的方针。以第五十三军为基干,并新建暂编第三十师(以三个保安团为基干),及东北守备第一总队、东北守备第二总队。加上五十二军、骑兵第一军、暂编五十五师、暂编五十八师(这些部队实际上均独立的)等编组为东北第三兵团,由原五十三军军长周福成升任兵团司令兼第五十三军军长。五十三军部队在开原集结。战斗序列如下:
0 U2 f/ L5 I& Y) L# f7 q- R! T第五十三军,军长周福成(兼)、副军长赵镇藩、参谋长刘德裕
. v9 Y, O8 C1 {0 ?第一一六师,师长刘润川、副师长张绍贤、参谋长吴和声
9 K8 i! o# s: V2 g$ \7 y3 |第一三零师,师长王理寰
7 a/ W9 o/ I" P3 G' L( D4 I! S+ I; J! ?暂编第三十师,师长张儒彬
$ U1 r3 [3 q8 I1 q6 `  e
+ A! r" z; M! B! @6 f/ M一九四七年秋,东北野战军发动东北秋季战役。一九四七年十月中旬,第一一六师在铁岭县北威远堡门被歼,师长刘润川、副师长张绍贤、参谋长吴和声被俘。1 u. @8 K6 p) i$ y9 R
于是周福成集中第五十三军直属部队、暂编第三十师全部、第一三零师(欠一个团)共计五个步兵团的兵力守备新开原,经过三昼夜激战,终于击退东北野战军的进攻。
" f4 E! W' W, I! |( b0 x+ v战后周福成将暂编第三十师改为第一一六师,以军参谋长刘德裕为师长。将东北守备第一总队改为暂编第三十师,师长仍为张儒彬。
- y9 Z) Z1 r  Z/ m1 x+ |一九四八年一月,第三兵团改称第八兵团,只辖五十三军,战斗序列如下:' r# z# M) i! y4 u" N8 f( U
   第五十三军,军长周福成(兼),副军长赵镇藩,参谋长郭业儒
% ~0 r' b# l8 D1 _0 N! f7 t0 n3 ^第一一六师,师长刘德裕、副师长毛芝荃、参谋长马佩生" G- r, S' f7 }, Y- Z% P6 V) C  j
第一三零师,师长王理寰、副师长夏时、参谋长谷振寰3 U) \3 R# K, ?9 ~
暂编第三十师,师长张儒彬、副师长王冠英、参谋长韩子玉
0 ^- F5 {: k; y+ d1 t1 }3 |( Q6 R5 V9 r- l2 X
 一九四八年十一月初沈阳被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第五十三军放下武器。辽沈战役中第五十三军作战序列如下:
/ z3 l* q8 Y" ?9 B7 T$ Q4 W  {第五十三军军长周福成(兼),副军长赵镇藩,参谋长郭业儒6 {7 t; y5 Z$ l7 R2 }
第一一六师,师长刘德裕、副师长毛芝荃、参谋长马佩生5 Z8 M% c; @0 x: Y5 ]
第一三零师,师长王理寰、副师长夏时、参谋长谷振寰
+ G& m  m, Y! y7 `  p- u暂编第三十师,师长张儒彬、副师长王冠英、参谋长韩子玉
5 M: A9 O: \9 w$ y  
# B4 E3 S- Y) B' R2 A4 L注:暂编第三十师于一九四八年九月改番号为第二七零师。沈阳解放时,该师放下武器。$ J! d4 g( F% L  A& @) f' X
http://m84.a.lunqun.com/read.php?tid=112566
作者: 浆糊    时间: 2007-6-16 11:27     标题: 国民革命军第54军

中国远征军缅北滇西作战系指挥系列
& E5 k% n# j$ ?" D7 S, G0 p时间:1944.5# @) I5 s$ p$ A/ B1 ~4 `
司令长官:陈 诚 (陈诚因病返渝休养时由卫立煌代)7 V/ t: h( v; D6 I+ T& t
副:黄琪翔  y( X0 v0 ?0 _
20集团军:霍揆彰 副:方 天) w) c3 m; j! N, |4 i0 L# X, X
53军:周福成 116师:赵镇藩 130师:张玉廷 辎重兵团:刘宾华
& ^2 B7 ~, n0 Z! b6 X* O1 a: J8 C54军:方 天 36师:李志鹏 198师:叶佩高; f; R" p) w/ q/ F: c" B* A
集团军直辖:* [; Z$ ]4 Y( V+ f3 \
高炮团49之3营
1 i; e1 T* t5 B; B! t第6军山炮营(欠1连)
0 s* L% y& I! ]! E辎重兵团:雷震玻2 t  i* `: P" |8 p% N
工兵团2:林 松
( @3 b& {. }# e9 k独立工兵营244 Q7 M, h8 x0 s% g4 L+ F' z1 ~' s
通信兵:有线电6个排;无线电4个班2 U3 z4 r. V2 G4 b$ m$ n
/ k; d- Q. C: W9 w
1944年冬,为配合盟军攻势,于是于昆明设立陆军总司令部,统一指挥及整训西南各战区之部队,总司令由何应钦兼任,辖远征军卫立煌部、黔桂湘边区汤恩伯部、第四战区张发奎部、滇越边区卢汉部、及杜聿明李玉堂二集团,共28个军86个师。后为将来攻势作战需要起见,将所辖兵力编为四个方面军:
0 W7 A) y' E" O. R' K总部直辖部队
' b( Z1 @# H, `* a- _第54军 阙汉骞(第36师李志鹏;第8师吴俊;第198师刘金奎)
: v) j- ?0 b; a, D4 J3 d0 ]! {9 d
新6军 廖耀湘(第14师龙天武;新22师李涛;第207师方先觉)% Y6 X" P7 I! E) m6 j7 |
第2军 王凌云(第9师陈克非;第76师刘平;预2师顾葆裕)
% P, }5 y9 K- O0 J7 y第53军 周福成(第116师刘润川;第130师王理寰;第2师戴坚)/ W( m. F9 \  G: U
第93师 吕国铨" c) r; A9 J$ o# Y2 l
第169师 曹玉衍$ f3 b9 l/ q# U1 b- `
炮兵第5团 林潞生
8 R" Y# A! R# X( h2 V% B% O炮兵第13团 黄幼勉3 N( d: ?( X: u" f& U6 T
炮兵第41团5 i3 d6 Q1 ]/ |1 g  Q# a8 W( r
炮兵第49团
/ c" N, U; m/ t9 _8 C2 Y+ F1 E. K2 u通信兵第6团7 d9 P7 U! q0 h3 z, G/ C6 Z, z* R4 x& E. d
宪兵第20团魏志超
作者: 浆糊    时间: 2007-6-16 11:30     标题: 国民革命军第55军

第五十五军 ( B# A! e" ?1 k+ s
由第三十六师和骑兵、炮兵各1个团编成,军长汤玉麟。第三十六师1931年由东北军驻热河部队改编而成.师长汤玉麟(兼),该师辖3个旅,第—O六旅,旅长张从云:第一O七旅,旅长董福亭;第一O八旅,旅长刘香九。汤玉麟还指挥骑兵第三十六团,团长汤玉书;炮兵第三十六团,团长汤玉铭。   
2 h# r" _+ ~7 g. f骑兵第一、第九、第十、第三十一旅 由热河义勇军编成。骑兵第三十—旅.旅长富春,于5月率部参加了察哈尔抗日同盟军。第九旅崔新五在3月5日一度升任骑兵第三军军长,热河失陷后率部叛变投敌.   
  t9 F: ^4 G7 x) u& E
: x* m/ ~  w5 s$ Y  R& }( c二.第五十五军
0 c# u) j4 A/ Y" P) _1937年8月以韩复榘第三路军第二十九、第七十四师编成,曹福林任军长,该军原隶属韩复榘第三集团军。1937年底韩复榘不战而放弃山东,该部由山东撤至河南,隶属第一战区.第二十九师,师长曹福林兼任;第七十四师,师长为李汉章。
6 ^- v) w; `4 z* Z/ t0 S$ N# [: @1939年至1940年10月前隶属第三集团军,此后隶属第三十三集团军,1941年改隶第二集团军.该军辖第二十九、第七十四师.1944年第八十一师调隶该军.该军先后参加南昌会战、1939年冬季攻势作战以及枣宜、豫南、第二次长沙、鄂西.常德、豫中和豫西鄂北会战 ,第二十九师,许文耀任师长.1941年3月许他调,李曾志任师长.1942年8月荣光兴接李任师长.第七十四师,师长李汉章.1940年4月李益智任师长.1942年10月韩增栋接任师长.
* L9 \1 n! t/ `整编第五十五师,1946年5月由第五十五军整编而成,由原军长曹福林改任师长。1947年7月该师在鲁西南被歼一部,该师所辖整编第二十九旅旅长理明亚被俘。该师辖:整编第二十九旅,旅长荣光兴,1947年7月荣光兴调任陆军总司令部郑州指挥部参议,理明亚接任旅长。理明亚被俘后,由黄芳俊接任旅长;整编第七十四旅,旅长李益智。   
9 v) }" K' a/ t, m: H5 q9 _第五十五军军长曹福林,1948年5月米文和升任军长,后米被俘,又由曹福林任军长。该军辖3个师,第二十九师,师长荣光兴;第七十四师,师长李益智:第一八一师,师长米文和,1948年6月刘兴远任师长。该军1948年12月由蚌埠南撤至淞沪地区。1948年底时的第五十五军序列:8 ^3 ?  E: k; t% U
第五十五军军长曹福林,副军长许文耀、陈宇书,参谋长白耀先
3 |* @4 F" V2 W& j/ H6 o      第二十九师,师长荣光兴   5 k. ~2 z7 j, Y: d1 h7 x
        第七十四师,师长李益智
8 j  @$ q( R; K      第一八一师,师长米文和9 b5 X& d% y/ v, K

1 S3 G0 ?* \( {1 C( V! A淮海战役中第一阶段,第一八一师归第二兵团指挥时被消灭,师长米文和被俘。
/ J0 V1 Y; z- \# U1948年12月1日由第四绥靖区改编成第八兵团,以刘汝明为司令。该兵团辖第五十五、第六十八军。第五十五军序列如下:6 s  m# W4 @5 \+ }# w  c
  第五十五军军长曹福林,副军长许文耀、陈宇书,参谋长白耀先& H9 ?: X+ r* W3 B
      第二十九师,师长荣光兴   " O, \6 I; Y  ^, @2 c! V) _  P
        第七十四师,师长李益智; p  x4 V$ w* E8 y* R+ n
      第一八一师,师长刘兴远(该师后方重建中)
. L% j* S4 O9 V6 l. F- C$ h5 w: b. a; Z0 P# U7 G. u
12月初曾北进支援被围之第十二兵团。第十二兵团被歼后,该兵团南撤,转隶京沪杭警备司令部。渡江战役时的第五十五军序列如下:( T9 z6 C8 u1 z
  第五十五军,军长曹福林,副军长许文耀、陈宇书,参谋长白耀先$ h5 ~# g' n7 T, d9 w- v
      第二十九师,师长黄芳俊   5 ?7 q. B! k- z5 o3 U: P
        第七十四师,师长李益智! t' g% d* z, f( f/ o3 r
      第一八一师,师长刘兴远
2 x1 t6 a. D9 P( N9 N5 X2 v
3 a7 G7 o3 `' E' O4月21日拂晓,解放军渡江部队与第五十五军接触,刘汝明接到报告,不假思索立即下令撤退。 第五十五军逃到福建漳州才停止。在福建时第五十五军序列如下:7 c9 W- s% ~' H' i' g5 F" L8 h( P
  第五十五军军长曹福林,副军长许文耀、陈宇书,参谋长白耀先
6 d2 G6 Z% C1 s5 A: \      第二十九师,师长荣光兴   4 ^# D; w, L& ?$ U; B6 V% f' I
        第七十四师,师长李益智: v: w% Y; c& X( p$ E, i
      第一八一师,师长刘兴远0 Z/ b5 s* U/ ?& Z

; Z# Z: g" e' ]- d% t, U$ S1949年7月撤销第一八一师。该军于是年10月大部被歼。厦门守军除刘汝明的五十五军和六十八军的残部外,还有汤恩伯率领的海军第二舰队(司令黎玉玺),汤总部的后备部队一一六师(师长叶会西)及蒋纬国从台湾带来的7辆坦克。解放军善于夜战,经过7夜激战,七十四师李益智部的一个团被解放军驱赶出大陆。这是国民党军最后逃离大陆的一个团。18日,汤、刘由金门派船将所有的残余部队万余人接运到金门。刘汝明军旅生涯约近40年,至此结束,到台湾后仅有空头名义。他的残部编为一个师,由其子刘铁钧为师长(刘铁钧后升中将副军长兼师长),尚有各级军官家属杂兵役丁三四万人。这些随去台湾的人,除生老病死者外,至今漂泊海外,回望大陆,乡梦犹存。
, g1 G( h  y. B" `+ F+ ~+ ~http://m84.a.lunqun.com/read.php?tid=112595
作者: 浆糊    时间: 2007-6-16 11:58     标题: 国民革命军第56军

6.从1944年到1946年国军序列变革和改遍    & e, \' l# O2 o
    重庆卫戍区直辖* I/ S" x. g* D" Z* {/ A5 f3 R
    国民革命军新25师:川军,改四川保安团  O5 T) t/ [$ ?% E5 m* _! Z
    国民革命军第93军(10、新8、暂2师):中央军,主力缩编成10师(10师10旅)
, d3 F& r0 O& d    国民革命军第97军(166、196师):中央军,缩编成166师,接收美械装备,改隶8军(8师166旅)# Q) A! i) y0 E7 Q
   
0 ~/ y  L" i2 [( m6 ]- J    川康边防区直辖
! o' T. l* T/ v6 t0 h6 D    国民革命军新18师:川军,并入56军: z8 |% L& w7 @6 Y7 R
    国民革命军第24军(136、137师):川军,保持24军,辖136、137师(24师,辖136、137旅)
5 K& o4 C/ k( o9 A4 w    国民革命军第56军(163、164师):川军,接收新17师,辖163、164、新17师(56师,辖163、164、新17旅)
作者: 浆糊    时间: 2007-6-16 11:59     标题: 国民革命军第57军

第五十七军) n- V9 w& Q* q' y
1933年2月由第一O九、第一一五、第一二O师和骑兵第三、第四师编成。军长何柱国,参谋长喻建章。* {5 u  P$ m: P( g6 M/ |, W
第一O九师.师长何柱国兼任,该师原为东北陆军第三旅,1931年2月改为独立第九旅,驻山海关,1933年2月改为第一O九师;0 [1 v7 z; X0 Q( F4 _. o3 `
第一一五师,师长姚东藩,1933年2月由独立第十五师改编:! v0 j# ~3 S' h1 o/ e) N
第一二O师,师长常经武,1928年11月由东北预备军缩编成东北陆军第二十旅,富占魁任旅长。12月富他调,以黄显声任旅长,1931年3月黄他调,以常经武任旅长,5月改为独立第二十旅,1933年2月改为第一二O师。   
: y. m. x( h( v; i# h2 o' b7 A骑兵第三师,师长王奇峰。该师由骑兵第三旅改编而成.原旅长为张树森,1933年2月改编成骑兵第三师后,以王奇峰任师长;
1 u1 x7 [% z; N# D骑兵第四师,师长郭希鹏,该师于1933年2月由原东北陆军骑兵第一旅改编而成。   + _3 \9 f; f2 e. r: Z2 ?+ Q5 P5 n
长城抗战后驻河北。1934年春,张学良调该军至豫鄂参加“剿共“.1935年秋.军长何柱国调任骑兵军军长,董英斌升任军长。9月被调至陕西围攻红军,编为西北“剿匪”军第二路军第七纵队.该军辖第一O八师,师长江惟仁;第一O九师,师长牛元峰;第一一一师,师长常恩多,第一一二师.师长霍守义;第一二O师,师长常经武。11月下旬,第一O九师在陕北进攻红军,直罗镇一役该师被全歼,师长牛元峰阵亡,蒋介石乘机取消该师番号.董英斌因战败被免去军长职,缪瀓流升任军长。1937年春该军调驻河南周口.整编时,该军第—O九、第一二0师番号取消,保险第一一一、第一—二师番号.师长仍以常恩多、霍守义担任。第一一一师,辖唐君尧、邱立亭2个旅;第—一二师,辖马万珍、李德明2个旅。
# i' i  ^+ ?8 y! ^7 ^+ r2 `抗战后第五十七军军长缪瀓流.该军在1937年10月前隶属第五战区。10月该军第一一一、第一一二师2个师开赴扬州长江边.隶属江防司令部参加淞沪会战。1938年相继参加徐州会战和武汉会战。第一一一师,师长常恩多;第一一二师,师长霍守义.1 j# \6 E5 z) ~
1941年初缪被免军长职,2月3日该军番号撤销.所辖第一一一、第一一二师2个师在该军番号撤销后改隶鲁苏战区,后又改为第十二军.第一一一师,师长常恩多,1942年常病逝,孙焕彩接任师长.第一一二师,师长霍守义.1943年4月霍守义任暂编第九军军长,王秉钺接任师长.
. z" o( ]7 S1 S8 Q1 X9 e6 r* B( j
   二.第五十七军
) ]& s7 S8 J- v6 c1941年6月该军成立于陕西华县,隶属陕甘宁边区.辖第八、第九十七师和新编第三十四师,丁德隆任军长.1942年改隶第三十八集团军.1944年4月刘安琪任军长.5月参加豫东会战.1945年2月刘安琪他调,1945年4月第57军被撤消。
% h  Q" d! z' y) ~& Q% L第八师,师长曾致远.1939年2月袁朴任师长.1941年秋,由第七十六军转隶该军.1943年6月吴俊接袁朴任师长.1945年该军空缺后转隶第五十四军.第九十七师,师长韩锡侯.1940年9月刘安琪接韩任师长.1944年4月刘安琪升任军长,傅维藩接任师长.9月张新任师长.1945年7月林伟宏接任师长.新编第三十四师,1940年5月以新编第十二旅为基干和第二十六补训处之第三团及陕西保安处第一、第三2个团在陕西编组成立,归第三十六军编制,后拔隶该军,以马志超为师长.1942年10月韩增栋接马志超任师长.1945年该师直隶第一战区.   % p9 ^: ?* e% z6 F- H, R

; i0 Z$ ], X! e- D# A: e+ N. o3 \   三.第五十七军 . \& Z8 m4 y( P) P4 F1 x4 Z
1948年9月由青年军第二0三师扩编而成。原青年军第二0三师,师长陈鞠旅,1948年6月徐汝城接任师长,后改成第五十七军,军长徐汝城,为西安绥靖公署直属。所辖2个师由原第二0三师所辖2个旅扩编而成:第二—四师,师长陈达,第二一五师。该军于1949年6月在陕中战役中被歼大部。重建后序列如下:# n; ^- @5 a3 j# K0 C- i
第五十七军,军长徐汝诚/冯龙(1949年9月),副军长刘钊明
& s0 Z, W% ~: J       第二一四师,师长黄焕云/刘钊明% K& C1 B  u5 q% P1 A; s' ~
       第二一五师,师长索本勤/冯龙) L" b. A$ o9 P
1949年12月21日解放军开始攻击。战至24日,第五十七军在炮火掩护下向崇庆西南方向突围;途中第五十七军军长冯龙被俘虏。12月27日,第五十七军部队在四川新津邛崃地区向解放军投诚。
: L7 C# B6 B3 Y  j# a& B0 Q
http://m84.a.lunqun.com/read.php?tid=113524
作者: 浆糊    时间: 2007-6-16 12:05     标题: 国民革命军第58军

6.从1944年到1946年国军序列变革和改遍
7 `; M  o& p0 ?8 P$ y9 V  |1 O! g    第九战区直辖
! d( b! M2 z7 T    国民革命军第1集团军副司令部:2 b: u. N) |6 R  J$ _$ A/ y) k0 ^
    国民革命军第58军(新10、新11师):滇军,保持并接收新3军,辖183、新10、新11师(58师,辖183、新10、新11旅)
0 d2 C  F5 t% F0 `    国民革命军新3军(183、新12师):滇军,缩编成183师并入58军(58师183旅)/ h& E" T& [. @* H1 [+ d  z$ F

; ?9 r4 L0 l, w, q" u" r资料2( `% \6 U6 P+ c3 Y% N
幕阜山森林公园:幕阜山,古称天岳山,三国吴太史慈为建 昌都尉时 ,拒刘表从子磐,扎营幕于山顶,遂改称幕阜山。岳阳因古巴陵郡府址曾州据天岳山之南而得名。公园位居幕阜山脉主峰,海拔1604米,为湘、鄂、赣三省边界最高峰。幕阜山素以山雄、崖险、林奇、谷幽、水秀著称于世。园内群山起伏、奇峰挺秀;鸟唱猿啼、古刹藏幽;高山草原、相映成趣;云涛雾海、变幻莫测;奇松怪石、横生妙趣;名人题刻、历历犹存……,构成了钟灵毓秀的自然风光和别具一格的人文景观。著名的景点有:丹岩夕照、仙人下棋、青竹扫台、石田三亩、雄霸南天、龙潭飞瀑、神龟望日、雄鹰展翅、沸沙古井、 由原中央军委副主席张震题写园名的公园的公园门楼 天岳古战场等四十八处。公园距长沙160公里,岳阳90公里,武汉240公里,即或是广东、 上海亦可朝发夕至。幕阜山人文厚重、仙道汇集,古为东土第二十五洞天福地,名“元真太元之天”。现存的天门寺、玉皇殿、冲真观、青阳宫等古刹名扬三省各地,加上有求必应的沸沙神泉,更使得名山充满灵气,让世人格外神往。 幕阜山山高林密、沟壑幽深,区内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已查明有香果树、钟萼木、半枫荷、鹅掌楸、银杏等国家保护树种32种;有云连、摇竹霄、杜仲、厚朴等珍贵野生药材57种;有云豹、虎纹蛙、鹰嘴龟、穿山甲、猕猴等国家保护动物52种;众多的动植物资源为森林公园平添几分神秘和野趣。 幕阜山年平均气温12.1℃-8.6℃,园内夏季凉爽,万木葱笼,蚊虫稀少,空气清新,负离子浓度高,特别是高山泉水富含碱性成份和多种游离元素,经常饮用,具有减肥、美容之特效。是人们理想的休闲、避暑、疗养圣地。幕阜山春季的云涛雾海,夏日的凉爽宜人,秋天的日出日落,隆重的皑皑白雪,令人心旷神怡、留连忘返,形成了公园春观花、夏避暑、秋登高、冬赏雪的森林旅游发展格局。原中央军委副主席张震为公园题写了园名。雄霸南天――抗日战争时期,国民革命军第58军军长鲁道源曾率军驻扎在幕阜山,800多名将士血洒疆场,鲁道源先生为纪念先躯们的献身精神,亲自在一峰尖题刻了四个大字:“雄霸南天”,现已成为了幕阜一景。 0 |* d5 U* e5 c# Z2 y' A( k
第9战区(4)
2 p$ E2 N* t; Q/ h' i

$ W% ]) k$ l& `. P; L资料3! v) x5 X7 w' ^1 Z1 ], ]+ G
第9战区(4), G0 w2 r# a  R
时间:1941.12(第3次长沙会战期间)
3 g" ~3 H  z0 V1 b7 q& g# u司令长官:薛 岳
6 r9 H+ Z7 T/ W, O0 @副:杨 森 王陵基
1 p5 F5 Y6 P9 `# H9 i* L27集团军:杨 森
6 S* j* x# ~2 H5 K' n; h20军:杨汉域 133师:夏 炯 134师:杨干才. _5 O4 D6 r! D7 O' v- I; Q, a  ~
58军:孙 渡 新14师:鲁道源 新11师:梁德奎
/ i+ _8 t3 y" P6 f+ h
集团军直辖:暂54师:孔荷宠; 第6挺进纵队:李精一;第7挺进纵队:李子亮
/ B4 |% p9 B& ~( H & U6 R3 j: _3 i4 }# ~, H2 S/ m" M
资料4
3 D; p# f5 t9 O5 ^% p! n0 z回复:鲁道源资料  / s: I' w* U% U' _0 ?+ N5 O: c
孙渡与鲁道源统率五十八军,可谓“文经武纬”,相得益彰。在赣北、湘北的历次攻防战斗获得了“常胜军”的荣誉称号,特别是1942年初3次长沙会战中影珠山的堵截战斗,更打得有声有色,留下了云南三迤健儿浴血奋战、杀伤大量侵略军的光荣战绩。在影珠山掩埋的坟场称万人冢。 0 ^; @! w, G. @. ^7 K
1940年12月,五十八军由赣北调湖南。4日,新十师师长高振鸿失九岭,战区司令长官薛岳立即电令孙渡,命副军长鲁道源即率新十一师收复九岭。鲁到前方后,收容新十师部队,指挥二十八团苏向文部、二十九团龙沛霖部于九日攻占宝盖山及龙华山。10日,并指挥新十一师茅嘉谷等团向九岭反攻。友军一三三师攻占杨白尖,侧击九岭之敌,敌不支败退。11日九岭全线阵地收复,敌回窜通城。战区长官部得到捷报,撤了新十师师长高振鸿的职,命鲁道源兼任新十师师长。
5 x0 G* Q9 D' W& }* J  z/ a  z敌军企图攻下九岭沿平浏公路进犯长沙的计划未逞,又集中两个师团的兵力,由鄂南的咸宁沿粤汉铁路南下进犯长沙,随即与我方防守新墙河的部队九十九军(广西部队)发生激战。五十八军奉命增援,固守新墙河以迟滞敌军。激战4个日夜,我负伤官兵源源送到师指挥所,鲁道源亲自一一慰问。25日拂晓,敌军在飞机掩护下突破友军阵地直趋长沙。揭开了第三次长沙会战的序幕。战区司令部采取“口袋”战术诱敌深入。当我军迟滞敌人于新墙河畔的5个日夜里,战区即做好保卫长沙的准备工作,于是命令前线部队避开敌军主力迂回敌后,截断敌方补给线,尾随至距长沙约50公里的山岳地区,二十军(四川部队)占领古华山;五十八军居中占领东西影珠山;九十九军占领明月山堵死敌军退路——影珠山与明月山之间的栗桥大道及影珠山与古华山之间的福临铺大道。 4 c' ~. B5 H9 \# m- C  L
1942年1月3日,侵入长沙郊区的敌军在我岳麓山炮兵火力的压制下,又遭我保卫长沙部队猛烈攻击,敌军在伤亡枕藉、又无补给的情况下,只好放弃攻占长沙计划,返身撤退。
+ q/ _% X6 g0 E: l" {( {影珠山高500余米,周沿30余里。山上茂林修竹,郁郁苍苍,千百户农家散居山坳。东影珠山巅有三间青瓦白壁的庙宇。五十八军的军指挥所及新十师的师指挥所就设在庙宇上下。 2 r5 a) Q# n3 T" X2 ?) A8 r% p
1942年1月3日下午,隆隆的炮声自长沙方向传来,由远而近。入夜,北风呼啸,敌我双方一阵紧似一阵的枪炮声与风声相应和,有如疾风骤雨,又似潮水拍岸,彻夜不停。白天,枪炮声沉寂时,膏药牌的飞机就窜入阵地上空,擦着山岭盘旋侦察,连续四日。7日午夜,敌方阵地上连续朝我影珠山发射耀眼的照明弹,继之,一股日军亡命地从我军山脚下的防御薄弱地段冒上了影珠山,与我警戒部队短兵相接。在这紧要关头,孙渡镇定自若,手握电话筒与左右友军联系,调动各属山下部队合力出击敌军;鲁道源冒着弹雨指挥警卫,以旺盛火力居高临下压制窜上山来的敌人。鏖战至8日拂晓,终将窜上影珠山的千数敌人全部歼灭。俘虏钻进红薯地窑及荆棘丛的日军士兵21名,旭日东升清扫战场,山沟山坳中,道路上堆积着横七竖八的日军尸体。
7 j) {5 n5 T/ }# y+ V( @0 J0 B会战告捷后,五十八军调驻长沙市东北的枫林市休整,《阵中日报》的战地记者伏笑雨,《中央日报》的战地记者胡定芬,《扫荡报》战地记者王淮冰等报道了五十八军将士浴血奋战影珠山,杀伤大量侵略军的战绩。中央电影制片厂还到枫林市拍摄了《影珠喋血》的镜头。
1 T8 a- E0 O; q  A& n" p* A' J* D1943年3月以后,五十八军继续参加了长衡会战及宁岗、永新、遂川战役,直至日本侵略军无条件投降。1945年9月,鲁道源奉命代表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率部进入南昌受降。日寇野战军第六方面军司令兼第十一军笠原幸雄率领师旅团长前来接受命令,对我方之规定,只能答应“是”,不能说半个“不”字,我国人民抗战八年,洗雪了近百年来被侵略、被侮辱的耻辱,人民的功绩,应永垂史册。  . p0 o6 L  I1 G- ^$ }
http://post.baidu.com/f?kz=95123257) O' s1 K  L6 J, I! U, |) c: I

3 A0 [# H" ]' o. G4 xWitp8 V% K3 |% N9 ?9 [# Y& H1 v& V
58th Chinese Corps, r; q3 _1 e" J0 j
9WA, Near ChangSha
: M4 @: w) w: K% H+ I( FCommander: Sun, Du (~1941)
# f/ v9 I2 R1 O" c1 t/ S3 F" zCommander: Lu, Dao-yuan (1942~)5 b5 S# N, B9 s7 a
! t" `" |$ v- e3 N! k( _" x
[ 本帖最后由 浆糊 于 2007-6-16 15:23 编辑 ]
作者: 浆糊    时间: 2007-6-16 15:31     标题: 国民革命军第59军

第五十九军0 c. h' A" i5 N# N) m
一.第五十九军5 j* l0 q: F3 D- ?6 y
1933年3月1日由傅作义之第七十三师第二一O、第二一一、第二一八旅及山西炮兵第二十一团(团长李伯庆)编成,军长傅作义,参谋长苗玉田。1931年1月张学良整编中原大战中失败的晋军,将该部编为第十师,6月17日依中央军队番号顺序编为第七十三师,所辖3个旅,旅长为叶启杰、金中和、曾延毅。该军曾在顺义等地抗击日军。长城抗战结束后.1933年6月该军撤销,所部返回绥远。1 Y8 g, g/ E* m$ C
二.五十九军
* M) H; x: Y2 k. r  ^, G& G第五十九军于1937午8月底以第二十九军第三十八师和第二十六旅及天津保安队改编而成:宋哲元以第一集团军总司令兼任军长.10月任命李文田为副军长.1938年2月张自忠继宋哲元任军长.该军辖第三十八、第—八0师2个师和姚景川骑兵旅(该旅后调他部).第三十八师,师长原为张自忠,8月张被免去师长职,黄维纲充任师长。第一八O师。以第三十八师第一一三旅及其他部队扩编刚成.1937年9月9日任命刘振三为师长。另外、1938年7月将第一一八师拨隶该军。第一一八师以第十八军兵员干部编成.师长仍为张砚田,8月以王严为师长。该军编成后,隶属第一集团军转战河北、鲁北,然后入豫.1938年3月在台儿庄之战中,该军由豫东调至淮河阻敌北进,旋又急进至临沂,与临沂守军夹攻日军,粉碎了日军板垣与矶谷师团会师台儿庄的计划。在参加徐州会战后,转隶第一战区、尔后又转隶第五战区.   
+ p' R1 u, p: G8 ^   第五十九军第三十八师师长黄维纲.1940年5月黄升任军长,董升堂任师长.6月任命李九思代理师长,1940年8月实任.第一八0师,师长刘振三.1943年9月免刘师长职,董升堂任师长.1945年5月董因作战不力.被撤师长职,军长刘振三兼师长职.6月任命崔振伦为师长.暂编第五十三师,该师原为骑兵第九师,隶属第七十七军.1940年以该师一部拨补第一八0师,另补新兵并该师原有部分编为暂编第五十三师.仍以原师长张德顺为师长.1941年4月翟紫封任师长.7 L; P4 b6 r# W0 K! C, ^8 T4 ]
   整编第五十九师,1946年5月由第五十九军整编而成,以原军长刘振三改任师长。该师辖:整编第三十八旅,旅长李九思,1946年李九思升任副师长,翟紫封接任旅长,1947年9月杨干三接任旅长;整编第一八0旅,旅长崔振伦。
8 N0 T9 U8 b3 J# W" Z4 |+ ^   第五十九军军长刘振三。该军辖第三十八师,师长杨干三。第一八0师,师长崔振伦。该军于1948年11月8日起义。其中第一八0师残部由陈芳芝带领,后编入第一一五军,1949年1月10日被歼。
  T7 o# P1 x& ]! L. u! J1 \$ D% C' t2 U
资料2
& {3 q% w" K; b/ k, Q) y第5战区(6)8 _0 }$ ~/ o5 t9 u+ q6 p7 |% Z. G
时间:1939.5(随枣会战期间)
# K0 j; q+ D7 ^% Y1 |司令长官:李宗仁
( ]2 N7 c5 n. E; L' `! D2 E" D副:李品仙(后为孙 震)9 g5 a- T  j" V. n% {7 t
参谋长:徐祖贻
+ S2 @- S3 U+ o/ a5 \& @右集团军
1 G8 j# L9 s% c- F# p8 y总司令:张自忠
' [3 e0 J- C8 T6 x1 a1 v第33集团军:张自忠# V2 q% K( E$ U& ^: I
77军:冯治安 (欠179师) 37师:吉星文 132师:王长海& x- P  h% U. s' r" q2 B
59军:张自忠 38师:黃維綱 180师:刘振三' n3 A1 }5 i7 Y; I; s
军直辖:骑师9:张德顺; 骑旅13:姚景川
8 i6 ^% T2 g; C$ D6 b55军:曹福林 29师:许文耀 74师:李汉章2 T4 w6 A, G5 Y  ]
45军(原属22集团军):陈鼎勋 122师:王志遠 127师:陈 离; a  F" [7 }: K- w. [

$ s; k: N; u) k) d9 X8 s第5战区 (7); M) f; B. h6 g. X/ k+ M
时间: 1941.9(第2次长沙会战期间)$ c* G5 G7 T+ F
司令长官:李宗仁
  F! Q; i/ p$ e6 a副:孙连仲 李品仙
% g+ N$ V4 c) I; k" U/ y/ V2 m33集团军(河西集团军):冯治安 副:李文田 刘和鼎
: p7 W( [' A; u( r, B59军:黃維綱 38D 180D 暂53D
8 ^; u" F4 R3 k& v; R
77军:冯治安 37D 132D 179D- h; ]& y- O) V% T3 T

! S3 Q& u. ^) M; D- i& n0 P第6战区(1)4 e! U; X2 K, ]% c7 w( A
时间:1941.9.7-10.12(第2次长沙会战期间)
: R0 M3 s! |' p: o司令长官:陈 诚
; S$ d  I, Q7 M: b3 z, e) Q4 m副:吴奇伟 黄琪翔8 }$ S; P/ `" B# K
33集团军:冯治安2 M% @2 p# Y/ B" f
39军:刘和鼎 56师:历鼎璋 暂51师:贺光谦 38补训处:桂振远1 h9 t- c* E- [8 D
59军:黃維綱 38师:李九思 180师:刘振三 暂53师:翟紫葑
' q) `+ v2 F, d( e77军:冯治安 37师:吉星文 132师:王长海 179师:何基澧
+ h" y6 P. |( ~8 |0 z
3 g8 n. _5 [: \8 w/ a: a第6战区(2)
0 y7 z0 _9 f  X8 }+ _. i时间:1943.4(鄂西会战期间)
" [+ v6 I" J4 m8 i2 Z$ F3 @$ v4 e司令长官:陈 诚 孙连仲(代)2 j1 z9 R6 g9 A& E5 c
33集团军:冯治安 副:李文田
0 e  l( U7 \  a' E, G30军:池峰城 31师:乜子彬 30师:王 震 27师:许天耀
8 B: m0 `& P, [79军:王甲本 暂6师:赵季平 194师:庞传文 98师:向敏思
& t/ X3 `% g) W5 Z" @2 b6 W* q74军:王耀武 58师:张灵甫 57师:余程万 51师:周志道
% S0 a& v/ w  m1 u77军:冯治安 179师:何基澧 132师:王长海 37师:吉星文/ }7 j1 V2 E, V" e' q5 ~
59军:黄维钢 180师:刘振三 38师:李九思 暂53师:翟紫封独立工兵2营:吴志城5 x$ X; Q+ u! |( h

3 a( f* E# ^  u  d/ I& B( P第6战区(3)
. ?0 t6 c0 c- j0 ^) _时间:1943.10(常德会战期间)& ?- h) ~$ H9 J* y6 E& u
司令长官:陈 诚 孙连仲(代)
, u1 i2 z# Q- c6 |! v. n3 D33集团军:冯治安
% T& s: P/ j- A% v4 _/ [3 R59军:刘振三 180师:董升堂 38师:李九思 暂53师:翟紫封2 }3 \) v/ C3 h% G! |# y2 G, _
77军:何基澧 179师:许长林 132师:王长海 37师:吉星文; \* o- l0 g0 V: o& l! K) `8 q
集团军直辖:独立工兵2营:吴志城
+ n% V; L0 ?  I
3 T9 k$ @; L; ?7 o$ X5 X第5战区 (8)0 O) B1 l3 x) Q4 _7 t2 e4 A+ _
时间:1945.4(豫西鄂北会战期间)
# Y% L3 M" ^5 a% N: ]' g司令长官:刘 峙4 I4 Y3 q% D8 ?
副:郭寄峤 孙 震& |; @9 X. S" Q4 A1 O+ ?( H
33集团军:冯治安
  X' @+ Z, @$ O1 W59军:刘振三 38师:李九思 180师:董升堂 暂53师:翟紫封炮兵团:叶会西
% k6 F# R- a5 @. j77军:何基澧 37师:吉星文 132师:王长海 179师:许长林
0 a5 D$ ^3 G- \" i2 W& w
. N; N6 u$ j4 I+ Q- EWitp9 I3 N8 w8 D& e: T. K9 Z% X0 A: K! I0 J
59th Chinese Corps
# X* i! f) t7 L1 N33GA
$ C2 y% R; t" L3 T) C- x4 q6WA, Near Yichang, (1941-1945.4)
9 |5 `/ A$ g, |5 B. ^. R; y5WA, Near Yichang, (1945.4~)1 c5 t  f) B9 [
Commander: Huang, Wei-gang (1941-1943.8, Died in 1943.8)4 o8 t1 _/ D5 ~" H8 z
Commander: Liu, Zhen-san (1943.8~)
" M" u, g) s  P6 b! Y/ j2 k& h+ y7 h3 U. k" ^$ r
[ 本帖最后由 浆糊 于 2007-6-16 15:40 编辑 ]
作者: 浆糊    时间: 2007-6-16 15:41     标题: 国民革命军第60军

第六十军
. Z- K+ E& u% d, e' O0 c为龙云之滇军。原番号为第三十八军,因同孙蔚如第三十八军番号相同,1937年8月30日改为第六十军,卢汉任军长。该军以滇军10个团编成,辖第一八二、第一八三、第一八四师.第一八二师.1937年9月由滇黔“剿匪”军所属第一旅与滇黔“剿匪”军第三纵队第二旅合编而成,安恩溥任师长;第一八三师.1937年9月由滇军第三旅扩编,师长高荫槐,1938年9月高他调,杨宏光代理师长;第一八四师,1937年9月以滇军第七,第九旅两个旅编成,张冲任师长.1938年10月该师拨出,以此为基干组建新编第三军。第六十军编成后即奉调北上.1937年12月至湖北。负责卫戍武汉并构筑工事备战。1938年春参加徐州会战,在鲁南车辐山拒敌,战绩颇著。后调至武汉、参加会战,直属第九战区. - k2 g8 o# I! u; E+ m+ ~$ V3 |
  1939年7月安恩溥接任军长.1943年12月副军长万保邦一度代理军长职.该军辖第一八二、第一八四师.1939年第一八二师拨隶新编第三军,1940年又归建.该军先后参加南昌会战、第一次长沙会战和1939年冬季攻势作战.1940年10月为保障滇越国境线将该军编成第一集团军第一路,安恩溥兼任指挥官,归昆明行营指挥.第一八二师,师长安恩溥.1939年9月郭建臣任师长.1942年1月曾泽生接任师长.1943年6月曾泽生调任第一八四师师长.杨洪元代理,不久实任.第一八四师,师长张冲.1939年2月万保邦接任师长.1943年6月曾泽生接任师长.   $ [' W# P/ J( j5 l# F$ n+ E" x1 }/ |, ?
  第六十军军长曾泽生,该军于1946年春由越南开至东北。该军辖:第一八二师,师长杨洪元,1946年白肇学任师长,第一八四师,师长潘朔端,1946年5月该师在辽宁海城起义。后又收编残部重新编成该师,以陈开文为师长,1947年5月该师在吉林梅河口被歼,后以保安团及残兵重新编成,以杨朝钦为师长;暂编第二十一师,师长陇耀。   
8 u) `7 Q5 ~- d/ z5 H# Y6 V  第六十军军长曾泽生,该军辖暂编第二十一师、暂编第五十七师和第一八二师,2个暂编师于1948年9月分别改番号为第二六五、第二八六师。3个师的师长分别为陇耀、李嵩、白肇学。11月该军在长春起义后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0 q' ^9 \& I% n9 W0 X; s0 J! d9 F$ R

' x/ i( F/ d9 l$ P1 R- R" Q辽沈战役中第六十军序列:( Y+ A  V2 D$ [% V- @' ^
军长曾泽生,参谋长徐树民
' j  M1 V2 U5 g2 J  Y: j+ a0 F* f第一八二师, 师长白肇学,副师长李佐,参谋长杨正隆
, X' z3 n! ^% s$ i暂编第二十一师,师长陇耀,副师长任孝忠,参谋长杨肇骧. H; K& e3 O4 N! R9 ]9 O" f
暂编第五十二师,师长李 嵩,副师长欧阳午,参谋长汤启圣* i& W2 w5 b9 q: C. B
教导团,团长凌发启
( \7 ~3 L4 ]! t% n骑兵团,团长毛尊五( q( i. W" i! V) O* z) {4 o3 B: d
http://m84.a.lunqun.com/read-htm-tid-113570.html/ }8 f: c$ W2 K3 u, O. |
  B. G5 e0 k& f
1939& T" }# c; T$ L# V# T
第9战区 赣西北、鄂南(江南)、湘
/ j) s6 |. H; D7 ?司令长官:陈 诚 薛 岳(代)
3 m$ w) p, f& J4 L第 1集团军:龙 云(后为卢 汉)/ D9 n$ b+ d+ @5 [
58C 孙 渡 新编10D 新编11D
; }" k1 x  K( ^( Z; |5 y2 C新3C 张 冲% E, f+ G- d2 I' |0 T
60C安恩溥 183D杨宏光 184D万宝邦; _. ]% F" }/ l$ P# u
- K0 k$ c5 {/ l0 \9 s( {/ ~
1944年冬,为配合盟军攻势,于是于昆明设立陆军总司令部,统一指挥及整训西南各战区之部队,总司令由何应钦兼任,辖远征军卫立煌部、黔桂湘边区汤恩伯部、第四战区张发奎部、滇越边区卢汉部、及杜聿明李玉堂二集团,共28个军86个师。后为将来攻势作战需要起见,将所辖兵力编为四个方面军:
- v  M+ g' j1 P* Z+ q6 t$ F第一方面军 司令官 卢汉
* U% u' [; q1 r第60军 安恩溥(第182师杨洪元;第184师曾泽生)
. F2 t- r; o$ e/ r( X5 i, h/ S第二路军 张冲(暂20师安纯三;暂21师邱秉常;暂22师杨炳麟)
  p& y$ _3 }3 u+ ~# v, u/ j- K第52军 赵公武(第2师刘玉章;第25师刘世懋;第195师郑明新)
+ u; a1 d8 T: Q4 c$ Y) U/ ~直属部队(暂18师许义浚;昆明行营山炮兵团;昆明行营工兵团)
' |- ~. [/ X2 H, f- o
% V% s' \: B7 w4 V9 o3 _Witp
  r" L: V4 I; K# \- |3 u* {8 r
60th Chinese Corps
" {, X! a  w" E! [8 W( X1GA, Near Yunnan (~1944.12), a' [" X# m2 \0 h/ r, ^, a$ D
1st Front, Near Yunnan (1944.12~)) K/ \# G. R* W- F- ^$ [
Commander: An, En-fu; K' \9 l1 w  g' B

) `' [' m6 \& j. x9 n[ 本帖最后由 浆糊 于 2007-6-16 15:49 编辑 ]
作者: 浆糊    时间: 2007-6-16 16:25     标题: 国民革命军第61军

第二战区 晋及陇西一部
9 m. F3 y" q/ X+ U1 j2 `司令长官:阎锡山) i. A: I+ P: n
作战兵力:32D 14B 5KD 3KB$ ?; ]$ c) M3 k8 b
第14集团军:卫立煌
) G5 U/ q( T: U6 p" g% f8 T  s14C陈 铁 93C刘 戡 98C武士敏( O( @" _/ U7 |2 G  Q) I/ F# l
第 4集团军:孙蔚如1 v/ b" F! H. \
38C赵寿山 96C李兴中 47C李家钰6 z0 U/ ^3 |' z
第 5集团军:曾万锺
& n+ V8 m" e1 M  O8 {6 H: z+ u3C曾万锺(兼) 15C刘茂恩 17C高桂滋 9C郭寄峤
3 r! d. G  g; [/ R8 o4 h$ @% l第 6集团军:杨爱源6 t- i/ l2 ^8 u
61C陈长捷 19C王靖国 1KC赵承绥

+ I8 P* S3 y- l# f
, m4 J2 L/ j9 {7 BWitp
5 B0 b) a0 J/ R& `6 p  O
61st Chinese Corps6 ?! W, k; W+ K: r( g1 e: C8 `
6GA
+ {# ~; W8 w5 S& t& t2WA, Near Yenen$ e" x3 d1 a7 F+ }# d, h8 S  p: s' E7 k
Commander: Chen, Chang-jie
作者: 浆糊    时间: 2007-6-16 16:57     标题: 国民革命军第62军

第六十二军
0 V" B7 @. U# o+ Q" F+ c2 x9 {1937年8月由第一五一、第一五二师编成,张达为军长。第一五一师,师长莫希德;第一五二师,师长陈章。
. O1 o# m) M$ n; g   1939年9月黄涛接张达任军长,辖第一五一、第一五二、第一五七师,隶属第十二集团军.曾参加1939年冬季攻势作战、1944年5月长衡会战.1945年先后转隶第三十五集团军、第二方面军,参加桂柳会战.第一五一师,师长莫希德.1939年1月改任林伟俦为师长.1940年由第六十六军拨隶本军.第一五二师,师长陈章.1941年10月陈见田接任师长,1940年曾一度拨隶第六十三军,1941年归属本军,1942年再隶属第六十三军.1945年6月黄志鸿接任师长.第一五七师,师长黄涛.1939年9月黄升任军长,练惕生接任师长.1941年9月练惕生升任副军长.刘栋材代理师长,1943年4月实任.1944年4月李宏达任师长.
/ `4 N) Y9 H' P   整编第六十二师 1946年5月由第六十二军整编而成,该师师长原为黄涛,1946年林伟俦接任师长。1945年10月该师(原第六十二军)曾开驻台湾接收。后调至该绥靖公署。该师辖:整编第九十五旅,旅长段沄;整编第一五一旅,旅长张琛。整编第一五七旅,旅长李彦达,1946年由侯志磐接任旅长。+ b8 \% h& _% k, G
   第六十二军 军长林伟俦,辖第六十七师,师长李学正;第一五一师,师长陈植,第一五七师,师长侯志磐。1948年11月何定松接任师长。1948年10月该军调经葫芦岛增援锦州。11月回撤驻天津。天津解放时,该军被歼,军长林伟俦被俘。1949年2月在广东重建该军。以张光玮为军长,仍辖上述3个师。2月罗懋勋任第一五一师师长。该军军部于1949年10月在广东起义。一部在海南岛被歼。
3 W4 a/ g# H( y1 n% @   第六十二军军长林伟俦。1949年1月在天津被歼。' ^5 |5 r' \; L) i0 X

' `: ]- R- L2 Q2 @  D6 b二.第六十二军
: x" K8 @" J6 E- ?1949年1月在广东重建,隶属第四编练司令部,张光琼任军长。10月中句广东解放时退到海南岛。罗懋勋升任军长。该军辖第一五一师,1949年1月任命罗懋勋为师长,5月陈丹青任师长,第一五三师,师长李宏达,1949年7月余伯泉接任师长;第三二一师。师长喻英奇,1950年5月第—五一、第一五三师被歼,残部退到台湾。
5 J3 l6 b# @4 t- K: U9 Thttp://m84.a.lunqun.com/read.php?tid=115171
( g) f; q% {9 ?) e9 n0 V7 t
: N" D+ m2 Q& o8 a1 D, wWitp
. t( c) N( ~+ M& p7 y
62nd Chinese Corps( V) `* u/ u. B: _$ e, s
12GA, Near Hengchow (~1944)1 b' d5 ^1 i; P
35GA, Near Guilin (1945~)! D8 E6 ^7 p- |, N% `2 r; Q6 I
Commander: Huang, Tao9 s) ^) S8 P7 ]# f

7 ~+ c/ r4 M. ]) a) @- V7 f[ 本帖最后由 浆糊 于 2007-6-16 17:00 编辑 ]
作者: 浆糊    时间: 2007-6-16 17:10     标题: 国民革命军第63军

国民革命军第63军(冯占海所部)
, q9 A$ O3 }* ?0 ^0 B7 U( C抗战63军的前身,略,附链接
3 M9 m1 N3 I+ O* l+ s+ Fhttp://m84.a.lunqun.com/read.php?tid=771563
6 P1 n8 r1 b3 c5 A) L2 S
* P! |; z8 R/ F/ T' ^) o( x( U1939, 余汉谋粤军' ]# {- I( U2 z* \
第4战区 两广
  Z+ H' g% |  p; m$ X司令长官:张发奎
# ]6 z8 c3 P6 {2 H0 Q军事委员会委员长桂林行营主任:白崇禧
- k, `1 F3 J2 G* O5 L# H第12集团军:余汉谋
6 m: u8 A% i% y. L' w* q62C张 达4 p  H- h! x& P3 A: Y: Q6 P" I
63C张瑞贵
9 w6 f  e( W- \7 J5 a+ f6 b1 P$ H66C叶 肇 159D官 褘 160D宗士台
- L3 p/ O. ]* y, j; w, u) X83C莫希德
1 t& j' [1 v7 k, |; x' a# |" L* X) j# {" X& ~- z+ J
Witp1 ], p7 h+ h, u  `/ i& w
63rd Chinese Corps: Z/ \: I1 }7 \& h+ A% I
12GA7 R4 A% \% ~, E) s
4WA, Near Guilin
& P8 \5 R+ ~/ l8 k: x! }6 G7 x0 R1 LCommander: Zhang, Rui-gui
: M2 Q. r9 L* o2 V' W- [! w5 P. j# w- E5 N1 d# x9 W3 F4 p
[ 本帖最后由 浆糊 于 2007-6-16 17:13 编辑 ]
作者: 浆糊    时间: 2007-6-16 17:15     标题: 国民革命军第64军

第六十四军! D$ a7 L* V) B8 T
1937年8月以驻广东部队第一五五、第一五六师编成,军长邓龙光。9月第一五六师转隶第八十三军参加淞沪会战:将第一八七师拨归该军。该军北调后,曾参加黄河南北两岸之作战、武汉会战开始后,第九预备师拨归该军.第一五五师,师长原由李汉魂兼任,1938年5月陈公侠接李任师长职;第一八七师,1937年11月在广州成立,初隶第八十三军,不久改隶该军,师长原为彭林生,1938年9月改以孔可权任师长;第九预备师,于1937年秋成立。张言传任师长。
2 }* o+ ], w7 o9 |2 W. ~: F1940年3月邓龙光升任集团军总司令职,副军长陈公侠升任军长.1944年6月陈公侠调任他职,张弛接任军长.该军辖第一五五、第一五六、第一五九师3个师.先后参加桂南会战、1939年冬季攻势作战、桂柳会战和广西境内的追击作战.第一五五师,师长由副军长陈公侠兼任.1939年1月免陈兼职,张弛接任师长职:1940年3月张弛升任副军长,邓鄂接任师长.1943年2月邓鄂升任副军长,刘军凯任师长:1944年5月免刘军凯师长职,古肇英接任,10月张显岐又接古任师长职.第一五六师,师长王德全.1942年3月王德全升任副军长,刘其宽接任师长.1943年6月邓伯涵又接任师长职.1944年11月刘镇湘继邓伯涵任师长.第一五九师,师长陈骥.1939年10月陈骥升任副军长,官袆任师长.时该师隶属第六十六军;该军结束后,转隶属六十四军. 1942年1月官袆他调,刘绍武代理师长,7月实任.! v! x! \' r! H9 ~7 H; k
   整编第六十四师,1946年5月由第六十四军改编而成,以原军长黄国梁改任师长。1946年该部由广东调至山东驻防。该师辖:整编第一三一旅,旅长张显岐于1947年6月调任中央训练团团员后。由张其中接任旅长;整编第一五六旅,旅长刘镇湘;整编第一五九旅,旅长刘绍武,1947年韦德接任旅长。
% @0 c5 V. p8 ]# X( k) s9 K   第六十四军 军长黄国梁,1948年1月刘镇湘接任军长。该军辖第一五六师,师长由刘镇湘兼任,陈庆斌代理,第一五九师,师长韦德,1948年1月钟世谦接任师长;该军于是年11月21日在碾庄地区由军长刘镇湘率领放下武器。
; E( k  Y$ a/ K. \1 \第六十四军 军长刘镇湘,副军长韦德,参谋长黄觉" |3 t' [' k$ b4 W- X
  第一五六师代师长陈庆斌   
$ |+ s% a& a/ j. ?: P) l6 W  第一五九师 师长刘绍武/钟世谦
7 p9 g$ V( s. e1 H- y   二.第六十四军
3 q4 _3 h) v# A4 X: y( T1948年12月李弥将王洪九部独立旅和收容的残兵编成第六十四军,以第九军副军长李荩宣为军长,辖第一五六师,师长吴家钰;第一五九师.师长黄志坚。该军于1949年1月10日被歼。' y+ w6 b1 p! b0 r
   三.第六十四军
8 L9 ]. f1 {& w4 s8 A1949年1月任命容有略为军长。辖第一五六师,师长张志岳,第一五九师,师长张其中,后倪理垣任师长;第一三一师,师长张其中。10月中旬该军由广东撤退到海南岛。1950年5月第一三一师被歼,第一五九师被歼一部,残部撤退到台湾。2 C, s8 p4 x6 O0 V/ C# w% U$ P2 q1 x5 {
http://m84.a.lunqun.com/read.php?tid=115178% w; o+ ?& E+ H8 C# [$ P
1 b' O- l4 A8 u' o# n7 ?
Witp1 t; V  ]. O# ^9 e1 P4 O
64th Chinese Corps( e" ?& @: Q) j  X% U
16GA
- ?3 n5 r) }; J( N5 P# l! N! {% x4WA, Near Guilin6 ~+ k1 v- v# J5 [- C, j
Commander: Chen, Gong-xia (1940.3~1944.6)
. p, D5 t1 q1 f; i! j! ICommander: Zhang, Chi (1944.6~)! ?9 d4 R$ K8 x  t! Z: h2 W

6 V5 B) \4 T: d[ 本帖最后由 浆糊 于 2007-6-16 17:19 编辑 ]
作者: 浆糊    时间: 2007-6-16 17:20     标题: 国民革命军第65军

第六十五军
4 {) e( |& ]. v; w8 x' c1 b1937年8月由第—五七、第一五八师编成,军长李振球.第一五七师,师长黄涛;第一五八师,师长曾友仁.
+ P5 z+ z$ y0 g0 v; z/ K   1939年4月缪培南接任军长.是年先后隶属第九集团军、第四战区和第九战区.先后参加闽粤区作战和1939年冬季攻势作战.1940年2月免缪培南军长职,黄国梁接任军长,是年上半年隶属第四战区,下半年转隶第十二集团军.该军辖第一五八、第一六0、第一八七师.1940年后曾参加湘粤赣边区作战.第一五八师,师长曾友仁,1939年5月曾升任副军长,林运华接任师长.1942年8月林运华升任副军长,陈锦君接任师长,1944年4月刘栋才接陈锦君任师长.第一六0师;师长华振中,1939年1月宋士台任师长.1940年7月由第六十六军转隶第六十五军.是年3月莫福如接宋士台任师长.第一八七师,师长孔可权.1940年3月孔可权升任副军长.张光琼接任师长.
$ S( L  }- z% W6 u. t2 @   整编第六十五师,1946年5月由第六十五军整编而成,军长黄国梁,后李振接任。该师辖:整编第一五四旅,旅长郭永镳,1947年5月由张一中接任旅长。整编第一六0旅,旅长莫福如,1946年温淑海接任旅长,整编第一八七旅,旅长张光琼,1946年李明接任旅长。该师后改隶西安绥靖公署。   
! I2 `! M  O$ s! K$ p   1948年9月恢复第六十五军,军长李振。该军辖第一六0师,师长温叔海,1948年9月黄植虞接任师长。第—八七师,师长李明,1948年9月曾颖接任师长。该军于1949年7月在扶郿战役中被歼。 " K8 W; U2 r) x% N

) J8 k' T6 ?5 s/ g* P( V' ]* i1948年9月时第六十五军,军长李振,副军长李明
( v' n: L! ^9 f. U$ f5 l; S第一六零师,师长黄植虞  |" x% G) u: @! A7 S! D  p1 Y
第—八七师,师长曾颖" N3 d5 A- {) i: T8 H7 Z2 ]3 X
5 f" p/ g$ I! Q: ^* Y& Y
1949年12月起义时第六十五军,军长李振" q5 M' J! t+ g$ A* ^& n& M
第一六零师,师长何汉西,
# r& F4 \( u/ a  X第—八七师,师长钟定天,副师长陈定,参谋长苏其吾
4 W0 i- d$ K; H0 Y, c
- D0 P. k# w/ u& v7 HWitp
; B& [# a# w/ [
65th Chinese Corps- \# Z  U. j& g* ~2 D
12GA
8 y9 o6 J3 H7 Z& C" d3 a9 H3 @4WA, Near Guangzhou
. D2 B) g) E; Q: a/ jCommander: Huang, Guo-liang
7 Y  \' {* k0 v1 O- _' y/ f7 v, |: v( S% _! k: H
[ 本帖最后由 浆糊 于 2007-6-16 17:22 编辑 ]
作者: 浆糊    时间: 2007-6-16 17:49     标题: 国民革命军第66军

第六十六军, M! U) G! _/ b3 q4 i7 N% i
   一.第六十六军 # O* Y( v2 S! D! x7 {* p) `
1937年以第一五九、第一六O师2个师编成,以叶肇为军长,该军参加淞沪会战和武汉会战。第一五九师,师长原为谭邃,1938年10月陈骥继谭任师长;第一六0师,师长原由叶肇兼任,1938年2月华振中继叶任师长.   + p, _; C( q8 S% }6 e
   第六十六军隶属第十二集团军.1938年4月任谭邃任军长,10月谭病故,陈骥接任军长.辖第一五一师,师长莫希德.1939年1月林伟俦任师长;第—五九师,师长陈骥,10月陈升军长,官袆接任师长;第一六0师,师长华振中,1月宋士台接任师长.该军于1940年撤销。
0 E7 G5 h+ f/ C* ?& W- ~# G) {( ], f9 s3 x4 J: p
   二.第六十六军
. p' D8 ?8 ?' G; c2 A6 T  T1942年3月又以第二补训处改编成第六十六军,张轸为军长.辖新编第二十八、新编第三十八、新编第三十九师.该军编成后即编入入缅远征军参加作战.该军配置在腊戍、瓦城地区机动使用.3月23日日军开始进攻,以快速纵队向细胞、腊戍突进,该军分段阻击日军.29日日军攻占腊戍.新编第三十八师退入印度,新编第二十八师撤回国内,该军番号撤销.新编第二十八师.1939年5月以军委会别动队编成,刘伯龙任师长,隶属重庆卫戍司令部.1940年开往贵州,隶属滇黔绥靖公署.1942年11月李士奇接刘任师长,1943年转隶第七十一军.新编第二十九师,1939年5月以第二补训处一部编成,马维骥任师长,隶属重庆卫戍司令部,1943年转隶第六军.新编第三十八师,1938年12月以财政部税警总团编成该师,孙立人为师长,驻贵州都匀,该师在滇缅路战役后转至印度,后编属新编第一军。
/ W* ]" f" s4 k4 i# o$ m! H
3 U+ ^7 S5 T4 M" H6 v, s4 \( x. M三.第六十六军; x2 \% @$ S! @- X% i
  1942年12月将暂编第九军改编为第六十六军.1940年10月以暂编第三十二、暂编第三十三、暂编第三十四师合编成暂编第九军,以冯圣法为军长.该军编成后,在浙江又将暂编第三十五师编入该军,隶属第三战区,1942年8月改隶第六战区,12月改属江防司令部.1943年2月冯圣法他调,任命方靖为军长.暂编第三十二师,1940年9月以浙江省国民自卫团第一纵队及浙江保安第六团为基干编成.以黄权为师长.1943年2月第六十六军撤销,该师因兵员过少而结束.暂编第三十三师,该师原为浙江抗日自卫部队.1940年4月以其第一、第六、第八支队和第五区总队并编为抗日自卫第二纵队,10月改编为本师,以萧冀勉为师长.1943年9月周淘漉任师长,该师转隶第八十八军.暂编第三十四师,1938年1月成立第三战区游击司令部,该部以浙江省公安局员警及各地常备队、警察和壮丁编成4个支队.7月改编为浙江省国民自卫团总司令部.1940年将所属支队并编为3个纵队.3月将第三纵队改编为暂编第三十四师,彭巩英为师长,1942年3月朱奇任师长.1943年2月以第十八师副师长吴啸亚任师长,同时转隶第十八军.暂编第三十五师,以浙江地方部队编成,劳冠英任师长.1942年底,该师调至第六战区后,劳被调任夔巫师管区司令,该师被并编.   # O& h% v& m" Q% h# ]- @6 i5 b
  1943年10月暂编第九军改为第六十六军,仍以方靖为军长,改辖第一八五、第一九九师.1944年8月方靖调任第七十九军军长.副军长宋瑞珂升任军长.第一八五师,师长方天,隶属第九十四军.1940年12月方天升任第十八军军长,石祖黄接任师长.1943年李仲辛接任师长.第一九九师,师长罗树甲,1940年5月罗升任副军长,宋瑞珂接任师长.1943年2月、3月苏令德、周天健相继任该师师长.1944年9月彭战存接任师长.   ; d; y+ ]9 A3 m! Z! T
   整编第六十六师,1946年5月由第六十六军整编而成,由原军长宋瑞珂任师长。1947年7月该师在鲁西南被歼,宋瑞珂被俘。9月重建该师,以李仲辛为师长。 11月罗贤达接李仲辛任师长。该师辖:整编第十三旅,旅长罗贤达,罗升任师长后,由张洁接任旅长职,整编第一八五旅,旅长李仲辛,1946年涂焕陶接李任旅长,1947年9月袁樾人接涂任旅长职;整编第一九九旅,旅长彭战存,1946年由王士翘任旅长,1947年9月张洁接任旅长,11月由萧炳寅接任旅长职。  J* X, ^3 R+ B% ^4 p: ?$ P9 M: O
   整编第六十六师长李仲辛。辖整编第十三旅,旅长罗贤达,1948年3月郑洁接任旅长,整编第—八五旅,旅长周穆深;整编第一九九旅。旅长张洁,1948年10月萧炳寅接任旅长,该旅于1948年6月拔隶第七十九军,该师及所辖第十三旅6月在河南开封被歼.师长李仲辛自杀。7月又重建该师、以罗贤达为师长,辖第十三旅,旅长罗有经;第一八五旅.旅长袁樾人。1948年9月恢复第六十六军番号,罗贤达改任军长,各旅长改为师长。1949年初改隶第七绥靖区。是年4月该军在皖南又一次被歼。
. k6 |/ D! Q) z6 D: j3 r9 t% x
http://m84.a.lunqun.com/read.php?tid=115608
& O! a9 P! [& U

1 N: R6 Z$ Y! ]0 q, v: R4 {+ OWitp
7 j: {) J6 N0 j8 _, P
66th Chinese Corps2 P- ~  ^. k6 }* r, ~# A+ a1 ], i
66C founded in 1937, and been withdraw in 1940.

$ M  u( v" u5 R8 S
* V. z% U' U6 X- c5 K4 j# [3 z66C has rebuild in 1942.3, including N28D, N38D, N39D.
* h' z( h6 n. T8 [1 ~( Q& kComander: Zhang, Zhen (1942.3)
' f/ ~( e; E7 P; l. {66C fight against Japanese at Lashio in Burma, and been withdraw in 1942.3.29.
8 q+ n" Z, _1 c2 v9 N9 Q
5 A  ^2 O/ W2 h' t; _; [0 f
66C has rebuild from the 9th temp. corps in 1942.12, inluding Temp.32D, Temp.33D, Temp.34D, Temp.35D.4 |& q8 u. I; m2 E, v- W8 `
Comander: Feng, Sheng-fa (1942.12~1943.2)2 b+ J" e5 W, E. W9 G4 S
Comander: Fang, Jin (1943.2)# Z7 Z8 o: u" C( u9 D1 R
66C fight in Zhejiang Province, east of China, and been withdraw in 1943.2.
+ C: t( j4 {" n! H

& g/ y# A$ \' U3 y66C has rebuild from the 9th temp. corps  again  in 1943.10, including 185D, 199D.
5 p; q3 D' p/ I- ]: {+ `+ fComander: Fang, Jin (1943.10~1944.8)' g* e5 X8 i/ E" U" c5 B) x5 D
Comander: Song, Rui-ke (1944.8~)
+ i' q& A3 O; C# @9 Y5 i" [0 l66C fight against Japanese near Changsha

作者: 浆糊    时间: 2007-6-16 18:02     标题: 国民革命军第67军

第六十七军
) F  h' H- O  t# r/ U1933年2月以第一0七、第一一O、第一一七师及炮兵、工兵等部编成,王以哲任军长:6月27日翁照垣任副军长。   * e4 I* Z& ?/ x. m% R" k/ C
  第一O七师,在1931年5月前为东北陆军第一旅.尔后改为独立第二旅,王以哲为旅长,驻沈阳北大营;“九一八”事变时,因执行蒋介石“绝对不抵抗”的命令,该旅损失严重,退至关内:1932年王以哲调任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第一处处长,张政枋任旅长,1933年2月改为第一O七师;6月27日张政枋他调,吴克仁任师长。   
3 n, j2 [- ~7 M. c( v  第——O师,1931年5月前为东北陆军第四旅,尔后改为独立第一旅,旅长刘翼飞。不久,旅长改为何立中。1933年2月改为第一一O师。
, B/ Q& y) u) l7 ]% ~3 T3 k% W  第一一七师 第十九路军将领,青年党人翁照垣愤于日军侵略.北上抗日 3月4日经北平军分会任命为第一一七师师长,该师由青年党人组织的东北义勇军独立第八梯队王慎庐部改编而成、是日翁又被任命为华侨救国军总指挥,6月27日翁升任副军长,刘翰东接任师长,翁于9月返归第十九路军.
+ C5 F0 ^( c% j/ T; L$ u3 Q% K长城抗战后驻河北.军长王以哲.1934年春张学良调该军至陕西围攻红军,被编成西北“剿匪”军第二路军第六纵队。时该军辖第一O七师,师长刘翰东;第一一O师,师长何立中;第一一七师,师长吴克仁;第——五师,师长刘启文.是年9月第一一O师在进攻红军时,几乎被歼,师长何立中等阵亡.10月榆林桥一役,第一O七师第六一九团被歼。11月,国民政府乘机取消了第一—O师番号。1937年“二.二事件”,军长王以哲被东北军少壮派打死,吴克仁继任军长:是年春该军调至安徽阜阳,整编时,第一一五、第一一七师番号被取消,保留第一O七、第一O八师,以金奎璧、张文清任师长.第—O七师,辖朱芝荣、吴骞2个旅;第一O八师,辖刘启文、夏树勋2个旅。   
- u0 }2 k. e* H: a- }$ V1937年第六十七军军长吴克仁,辖第—O七师,师长金奎壁;第一O八师,师长张文清。抗战开始后,该军由皖北调至河北,隶属第六战区,参加津浦路北段沿线作战。尔后又调至松江,参加淞沪会战.吴克仁军长、刘启文旅长等为国捐躯。11月调至江西婺源整编。 % J5 b  X+ `& i  G
% g" [& U" o2 x6 ~
二.第六十七军
- q4 _6 J4 |4 L7 X& J1 L# c原吴克仁第六十七军于1937年11月被撤销番号。1938年2月以第一五O、第一六一师再编成该军,许绍宗为军长。第一五O师.原属第四十四军.师长原为廖震,1938年9月廖调升,杨勤安继任师长职;第一六一师,师长原为许绍宗,许调升后,9月宫焱森继任师长。   1 F' Z0 u# r8 J+ U$ e
   1940年11月佘念慈接任军长.该军辖第一六一、第一六二师.先后参加随枣、枣宜、豫南、第二次长沙和鄂西等会战.1943年1月该军裁撤,所辖2个师转隶第四十四军.第一六一师,师长官焱森,1940年11月军长佘念慈兼任师长.1941年9月何葆恒接佘任师长.1943年1月转隶第四十四军,熊执中接何任师长.第—六二师,师长张竭诚,1939年2月佘念慈任师长.1940年佘升任军长,12月杨觉接任师长;1941年4月;孙黼任师长.1943年12月何葆恒接任师长.   1 ~4 X* @. `- i: A$ b3 [$ Q) G
& \: i% ^* W2 {8 t
   三.第六十七军) F; M( q' Y9 }1 g
1943年9月以新编第二十六师和骑兵第七师编成.何文鼎任军长,新编第二十六师,陕西在乡军人张飞生、张介目于抗日战争爆发后,在汉中招募爱国志士编成陕西义勇军第一纵队,张飞生任司令,辖2个支队及2个补充团.1938年10月增隶陕西保安第八团,何文鼎任司令:1939年6月改编为新编第二十六师,何文鼎任师长,直隶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部、1945年6月张大智接任师长.骑兵第七师,师长门炳岳,隶属骑兵第六军.1939年2月骑兵第六军裁撤,该师改隶第八战区.1940年5月朱钜林接任师长.1943年10月张绍成接任师长,同时改隶该军。   & ?4 u6 M2 e) A# m* P5 P/ ?
   第六十七军 军长何文鼎。该军辖新编第二旅。该军于1946年被撤销。9 S1 T, v- p6 _; [3 P

3 g2 w" b! q" p) x' l四.第六十七军 ! r7 M" J0 I8 n$ P9 q" J- D
1948年10月编成。刘廉一任军长,所辖第二一八、第二一九,第二八五师,3个师皆于同年12月编成,分别以郭文灿、何世统、余伯泉任师长。1949年2月隶属第二编练司令部,5月并入第十军。后第10军重新改编为第67军。第67军军长刘廉一。# T2 P& I7 v2 u  b/ q( W
1950年5月从舟山撤退到台湾后全军缩编为67师。1952年11月编为84师, 又称登步师。
2 k" L! X" z  E% d$ |" h在舟山的序列:
, d- I; N" f% g! D: s2 F第67军军长刘廉一
7 ]6 Z1 j& P6 \1 h) L8 S- m第56师师长沈庄宇(该师系江西保安团改编)
0 l3 g. I1 n) L& P8 N% ]" H' E4 Y第67师师长何世统2 J0 e! o$ m4 A+ W/ d
第75师师长汪光尧。
3 |9 O7 K, s! p$ o( K
6 o" c2 L5 G  ]9 c: w8 p
资料来源( N1 k& U4 H- w$ X
国民革命军沿革实录9 e* ~" r. b+ s! a# |1 }; s
【作者】戚厚杰 等编著
+ v- [" u- d9 G/ s- y【出版社】河北人民出版社
* b  K; K' k& |, s【ISBN】720202814X
! ~& g6 {" W. ]* A6 b【出版日期】2001年01月# a% I( Z  A% ?9 b

1 J; c1 b# c. h& l; Q$ q; UWitp  }1 W) D2 W' i. h6 t$ `/ ~
67th Chinese Corps
( S3 p- |8 E# }* h67C founded in 1933, and been withdraw in 1937.11.
  I0 ~0 J4 i1 {$ \& j) n
  C5 |  q8 x( A$ {/ k; y
67C rebuild in 1938.2, including 150D, 161D.' S* w$ S8 K" I  }
67C changed to including 161D, 162D in 1940.11.
. p+ r+ E" V3 m/ ?/ ^2 [+ bComander: She, Nian-ci (1942.3)
' n) A( M6 h( H* {+ B& {$ a) D! O1 A1 S67C fight Near Sinyang, Yichang and Changsha, and been withdraw in 1943.1.
2 ?8 m* |0 T( q8 G" h2 W; u 5 F3 I+ P2 K+ P
67C has rebuild in 1943.9, including N26D, 7CavDiv, N2Bde.
* g6 F4 X$ O) m2 q+ `; d7 u8 l8WA, Near Baoji.
- B9 X7 J9 M9 d, K; F+ sComander: He, Wen-ding (1943.9~)8 S) k7 y, q4 f) X6 w/ b% X
67C has been withdraw in 1946.
$ t3 {) u$ E6 y2 t5 C# Z- f, \, r
+ b- D+ e+ o+ _4 ~4 L8 _# H# E67C has rebuid in 1948.10, including 218D, 219D, 285D.
; u; y1 ^  f( w) W: B7 z) L67C joined in 10C in 1949.5, 67C has been withdraw.4 X' Q  I. K1 k( j% {# r/ y& R
10C changed to 67C in 1949.
: W' b. |4 U# Z2 M" f67C withdraw from Zhoushan to Taiwan in 1950.5.
/ d* k: U: R( F$ U67C regrouped to 67D in 1950, and changed name to 84D finally.: \+ N/ f4 I- s, O

# s7 `  w# Z* w( m! P7 e" U
9 `9 g* C5 @( B$ ?[ 本帖最后由 浆糊 于 2007-6-16 19:06 编辑 ]
作者: 浆糊    时间: 2007-6-16 19:16     标题: 国民革命军第68军

第六十八军- F0 l$ w* s1 \" {2 A
该军于1937年8月以第二十九军第一四三师及特务、骑兵团扩编成立,刘汝明任军长。该部自抗战开始后即在察哈尔平绥线上抗击日军,尔后转进至第一、第六战区参加平汉路、津浦路北段沿线之作战。1938年春参加徐州会战。5月掩护徐州突围,继而参加防守黄河作战和武汉会战。该军辖第一—九师,该师于1937年10月以第一四三师第一旅扩编而成,师长为李金田;第一四三师,师长原为刘汝明,1937年10月李曾志接刘任师长。   
$ M  [4 t) f  C. J  J   1940年10月后一度隶属第三十三集团军.1943年4月刘升任第二集团军总司令职,刘汝珍接任军长.该军辖第—一九、第一四三师和暂编第三十六师.先后参加随枣会战、1939年冬季攻势作战及枣宜、豫南、第二次长沙、鄂西、常德、豫中和鄂北豫西会战.第一一九师,师长李金田.1939年7月李金田升任副军长,田温其接任师长.1940年7月陈新起接田任师长.1942年11月陈新起升任副军长,刘广信接任师长.第一四三师,师长李曾志,1941年3月黄樵松接李任师长.暂编第三十六师,1940年11月以第六十八军所辖独立第二十七旅和第二集团军所辖独立第四十四旅合编而成,以刘汝珍为师长.1943年4月刘汝珍升任军长,孟绍周升任师长.6月崔贡琛代理师长,10月实任.   
8 \. u+ T  s0 X0 T8 ?% V0 @% |' i9 g& j
1946年5月由第六十八军整编成整编第六十八师,由原军长刘汝珍改任师长。该师辖:整编第八十一旅,旅长葛开祥,整编第一一九旅,旅长刘广信。1946年9月刘在作战中被俘,由张勋亭接任旅长;整编第一四三旅,旅长黄樵松,1946年黄他调,由阎尚元接任旅长。9 J. q4 h; j, _6 s2 j

$ U) s& n) S/ q! H6 h1 U- t( x1948年9月恢复第六十八军番号,军长刘汝珍。1948年12月参加淮海战役时的第六十八军序列如下:
  @5 B6 H7 o& B" L$ l6 J' X2 e* P军长刘汝珍,副军长陈新起、王振声,参谋长孟恒昌
3 Y2 Z- C0 H, ]! ^第八十一师,师长葛开祥   1 c8 y* U: b. P( n
第一一九师,师长张勋亭
1 g8 O" l- i7 ]3 K$ ~第一四三师,师长阎尚元
4 _5 Z2 i& `+ _3 T1 h0 N- B6 G- j+ s: r% E* `
4月21日拂晓,解放军渡江,刘汝珍的六十八军则因为跑的慢被解放军击溃一部,损失严重。师长张勋亭、阎尚元被俘,副军长王振声、军参谋长杜允中、第八十一师师长葛开祥率第八十一师投诚。撤退到福建后的第六十八军序列:
( y- V9 a; b0 z军长刘汝珍,副军长陈新起,参谋长孟恒昌(代): ]4 n7 j- y- p
第八十一师师长孟恒昌8 @1 V, `; \1 F. P
第一一九师,师长刘铁钧* K5 G5 Y5 ]% J, q- n. Q! N0 k9 U
第一四三师,师长李金玉4 h; d+ k1 e& z' J: Q
   1 n1 L8 X* E0 T! x' ^
1949年7月因为第68军在渡江战役中损失严重,部队进行整编,将第一四三师撤销,士兵并入其他两个师。该军于1949年10月在福建漳州、厦门地区大部被歼, 10月18日,汤、刘由金门派船将厦门所有的残余部队万余人接运到金门。刘汝明军旅生涯约近40年,至此结束,到台湾后仅有空头名义。他的残部编为一个师,由其子刘铁钧为师长(刘铁钧后升中将副军长兼师长),尚有各级军官家属杂兵役丁三四万人。这些随去台湾的人,除生老病死者外,至今漂泊海外,回望大陆,乡梦犹存。
作者: 浆糊    时间: 2007-6-16 19:55     标题: 国民革命军第69军

国民政府于1940年4月9日,组建第39集团军,总司令为石友三,由第69军、察哈尔游击总司令部、原西北军系石友三部合编而成,隶属鲁苏战区。石友三被高树勋处死后由卫立煌接任总司令。1944年9月,该集团军撤消,部队改隶冀察战区,高树勋改兼冀察战区代总司令。人事情况如下:
: V9 d# Y6 K" w) }7 U总司令:石友三(1940/4/9/)
( K; k+ p3 W9 J9 t        卫立煌(1941/2/1/)4 \; G" N  i- n0 @
        蒋鼎文(1942/1/12/)$ G* t7 |/ |& p' w- b
        高树勋(1942/1/15/)
. i  ]6 h% i! r+ x+ e$ r# N副总司令:高树勋(1941/2/1/)
- C0 J6 D* X/ A5 U         孙良诚(1941/2/1/)
  U& l, F7 z* f8 y         米文和(1942/10/9/)
$ n" X0 t; R6 N5 d         胡伯翰(1942/10/9/)( G6 c. F7 `8 D7 l( a  j
         张雪中(?)4 O7 J2 }8 F5 W" r6 e' t
         裴昌会(?)  A6 {* }1 E( W. |" L. [% J
参谋长;夏鹤一(1941/)* I, }4 g9 t, L! k- L' T' b
        廖安邦(1942/)
# E- x  a, K1 Y0 f* L1 q; n* {; `* e7 q5 J6 x8 }6 t$ A
第5战区 (8)/ z7 Y# t. m8 i  k+ L
时间:1945.4(豫西鄂北会战期间)5 F7 V2 y" |4 d& X6 ?8 c- K) S, x
司令长官:刘 峙) s: X6 a5 d- U1 M
副:郭寄峤 孙 震
2 Z0 w& T( I, l, M! a9 |. X: N22集团军:孙 震6 Q& `* U  S8 a9 z0 h
41军:曾甦元 122师:张宜武 123师:汪朝濂 124师:刘公台% ~) r9 r8 i0 ^
45军:陈鼎勋 125师:王匣锋 127师:王澂熙 暂1师:李才桂第3纵队:曾宪成 第6纵队:曹 勗 第9纵队:李朗星
8 t* z3 e; j+ ?# x  |) b69军:米文合 181师:张雨亭 暂28师:陈光然
作者: 浆糊    时间: 2007-6-16 22:14     标题: 国民革命军第70军

第七十军
) M! e9 Y% p( j- h' L, n1937年8月以第十九、第一二八师编成,李觉为军长。11月第一九二师编成,拨隶该军。1937年秋该军隶属第十集团军参加淞沪抗战。1938年又隶属李品仙第四兵团参加武汉会战。第十九师.师长由李觉兼任;第一二八师,1937年10月以新编第三十四师改编,师长原为陈渠珍,1935年春何键将陈渠珍撤职,任命所属旅长顾家齐为师长,改为第一二八师后,师长仍以顾担任。1938年3月将独立第三十二旅和暂编第十一、第十二、第十三旅番号撤销,充实该师和第六十三师,不久该师番号撤销;第—九二师.该师源于1931年成立的湖南省警备司令部,时辖2个团及特务营。1934年收编为独立第三十二旅,1937年10月改编为第十一预备师。12月改为现番号,原旅长、现师长均由胡达担任.
1 c5 h% q! Q! S! N1939年辖第十九、第一0九师和预备第九师,隶属第十九、第二十七集团军,参加南昌会战和第一次长沙会战.是年10月后改隶第十五集团军,参加冬季攻势作战.1940年4月前直属第九战区,5月至8月隶属第三十二集团军,此后改隶第十九集团军.1941年8月陈孔达接李觉任军长.是年该军先后直属第三战区、隶属第二十五集团军.参加第二次长沙会战.1942年5月直属第三战区,参加浙赣会战.1945年该军辖第八十、第一0七师和第九预备师,参加闽浙追击作战.第八十师,师长陈琪,1939年4月王继祥接任师长,1940年8月何凌霄任师长,1941年5月钱东亮任师长;7月李良荣又接钱任师长;是年该师由第一00军调隶第七十军,该军第十九师调隶第一00军.第一0七师,师长段珩,1939年10月前直属第十集团军.尔后转隶第七十军,11月宋英仲接段任师长,1942年10月黄华国任师长.预备第九师,师长张言传,1941年2月张升任该军副军长,胡琏接任师长,同时由第四十九军转隶第七十军,1942年3月胡琏他调,陈集辉接任师长.2 x" f, j5 o7 u/ U0 Q7 f8 f6 Y. B
整编第七十师,1946年5月由第七十军整编而成。1945年10月该军曾由陈孔达率领赴台受降,归台湾警备司令部节制。是年陈颐鼎接任第七十军军长。1946年7月该师在鲁西南被歼,师长陈颐鼎被俘。10月高吉人接任师长。整编后该师辖2个旅:整编第一四0旅,1946年5月由第一0七师整编而成,师长原为黄华国,整编后由谢清华任旅长;整编第一三九旅,1946年由第七十五师整编而成,师长原为罗折东,整编后唐化南接任旅长。   & @# \( y' r0 C, b
   1948年第七十军军长高吉人。该军辖第九十六师,该师为1948年1月由第五军转隶而来,师长邓军林,1949年1月邓军林升任副军长,刘志道任师长;第一三九师,师长唐化南;第三十二师,师长龚时英。1949年1月该军被歼。6 K+ f- w! k5 P& c! t5 U; N
6 O. }$ h1 K, P9 C8 |& C
二.第七十军
  d$ x  n. |0 [) [后又于1949年4月重建第七十军,以唐化南任军长。仍辖第三十二、第九十六、第一三九师,陈辅汉任第九十六师师长,刘云五任第一三九师师长。该军隶属第三编练司令部。12月20日从海康地区撤到台湾。
作者: 浆糊    时间: 2007-6-16 23:00     标题: 国民革命军第71军

中国远征军缅北滇西作战系指挥系列- U/ N% }+ _" ^1 h
时间:1944.5
, c% C! r( W4 i0 Q1 N5 _司令长官:陈 诚 (陈诚因病返渝休养时由卫立煌代)
' {2 ^5 o( G4 t4 a副:黄琪翔
# W  \/ D, e8 z; t& p11集团军:宋希濂 黄 杰(代)* d$ E7 m+ r1 I
2军:王凌云 9师:张金廷 新33师:杨宝谷 76师:夏德贵辎重兵团:段寿涛+ _; c! ^" b* f+ A7 Q
6军:黄 杰 史宏烈(后) 新39师:洪 行 预2师:顾葆裕战防炮营:梁中介 通信兵营:冯行之 辎重兵团:郑殿起" @) }0 U% K$ k" J& T  _
71军:钟 彬 新28师:刘又军 87师:张绍勋 88师:胡家驥 辎重兵团:吴焘
! n5 a4 U7 M; @& O- W1 ^集团军直辖:) k/ F' H7 e; @. d* o
200师:高吉人
% C$ `2 s; D' [% p第5军炮营
" d9 b& D1 a# ~( Q
- j  \% r: [2 f1 J" z# Q资料2! V) O4 P9 d' E' }: i
第七十一军  军长宋希濂.1940年7月陈瑞河接宋希濂任军长.1942年1月陈瑞河入陆大深造,钟彬接任军长.1944年底副军长陈明仁代理军长,1945年6月实任.
4 n: w0 q5 D# f9 [7 J5 G, p1939年7月前直属军事委员会.7月至10月隶属第九战区,尔后隶属第十战区.1940年10月前隶属第一战区,此后直属军事委员会.1941年先后直属军事委员会、昆明行营,自1942年起隶属第十一集团军.该军自1939年至1942年辖第三十六、第八十七、第八十八师.1943年又辖新编第二十八师,1945年又改辖第九十一师、1945年3月改隶第三方面军.曾参加缅北及滇西作战.
' J; v  v) t6 Q: O6 g' x5 A) j第八十七师,师长沈发藻.1939年5月向凤武接沈任师长.1942年6月向凤武升任副军长,张绍勋接任师长.1944年11月黄炎任师长.
; n" W% R* A9 q* U$ G0 M- I* A第八十八师,师长钟彬.1939年4月杨彬接钟任师长.1942年3月胡家骥代理师长,10月实任.
% |, S- g- j7 _; {  D- H3 u$ a新编第二十八师,1939年由别动队第一纵队改编而成,刘伯龙任师长.担任重庆卫戍.1940年改隶滇黔绥靖公署.1942年隶属第六十六军,参加远征军作战.是年11月李士奇接刘伯龙任师长.1943年改隶本军.1944年1月刘又军任师长.
9 J" \, e& b' N《国民革命军沿革实录》( {) l# Z5 D% R* g8 x

; x: g; Y$ Z( _( |+ U0 X' b9 L, ^[ 本帖最后由 浆糊 于 2007-6-16 23:53 编辑 ]
作者: 浆糊    时间: 2007-6-16 23:17     标题: 国民革命军第72军

第七十二军+ J# p2 `0 b9 ]$ W
1937年9月12日以第八十八师编成第七十二军,孙元良任军长、该军隶属第九集团军参加淞沪抗战。1938年5月2日孙元良辞军长职,该军番号取消、第八十八师转隶第七十一军。
) a- M# N6 O% B5 T& @! Y
8 n# ^# B  d: W! E8 j4 o二.第七十二军 3 `4 `5 @  g8 v4 F6 j1 s, G" R
1937年9月在淞沪战场上以第八十八师为基干编成,孙元良任军长:淞沪沦陷后参加了南京保卫战。1938年初撤销番号.1938年5月以新编第十三、第十四师2个师编成,王陵基兼任军长.新编第十三师,1938年5月以川康绥靖公署所辖独立第十七旅和四川省保安部队2个团编成,刘若弼任师长;新编第十四师,1938年5月以川康绥靖公署所辖独立第十三旅和四川省保安部队2个团编成,范南煊任师长。   
: V+ F& }+ c  r) @) W8 D4 I
, C2 b- i+ {" Z. _) y3 v   三.第七十二军 $ H; M# n! n: Z8 z# }
军长由集团军总司令王陵基兼任.1940年2月免王兼职,韩全朴接任军长.1942年3月免韩军长职,复由王陵基兼任.1943年2月傅翼任军长.该军原辖新编第十四、第十五师.1942年2月改辖第三十四师.1943年6月第七十八军裁撤,所属新编第十三、第十六师转隶本军.第三十四师,该师原为新编第十四师,师长范南煊.1939年3月陈良基接任师长.1942年2月改为该师.同时师长由祝顺锟代理,1943年2月实任.新编第十五师,师长邓国璋.1939年3月傅翼代理师长,7月实任.1942年3月傅翼升任副军长,江涛接任师长.   
: {. @2 }: F; x7 }" o* m  m8 u整编第七十二师,1946年5月由第七十二军整编而成,第七十二军军长傅翼。1946年杨文瑔接任军长,并继而改任师长。1947年4月该师在山东泰安被歼,杨文瑔被俘。后经补充重建,于是年5月委余锦源任师长。该师辖:整编第三十四旅,旅长祝顺锟。1946年由李则尧接任旅长,新编第十三旅,旅长唐郇伯,1946年后杨本固、唐雨岩相继担任旅长;新编第十五旅,旅长江涛。   整编第八十四师,1947年春由伪军改编的保安第二纵队整编而成,吴化文任师长。该师辖:整编第一五五旅,旅长杨友柏;整编第一六一旅,旅长徐曰政。
) f7 x: D* l' p+ G: B, B第七十二军军长余锦源。该军辖第三十四师,师长陈渔浦,第一二二师,原隶第四十一军,被歼后收拾残部重建,熊顺义任师长;第二三三师,1948年9月由新编第十五旅改编.师长李芝,后徐华任师长。1949年1月10日该军在陈官庄起义。; ?1 z& Y& D. V/ }1 c5 `) I

" g9 Z% E8 Q4 B# f四.第七十二军
% P7 b( w! x1 h" c* F军长余锦源,1949年1月10日在淮海战场被歼。1949年1月重建,以郭汝瑰为军长,隶属第八编练司令部,驻内江、泸县地区。辖新编第三十四师,师长刘展绪;第二三三师。师长赵德树以及第三六一师。另有3个独立师亦归该军节制。同年12月11日该军在宜宾起义。
作者: 浆糊    时间: 2007-6-16 23:27     标题: 国民革命军第73军

关于国民革命军第73军的沿革——待补1 u3 D/ o' A# h' B" I# h4 c# ~
第七十三军.该军于1937年10月编成,王东原任军长.该军初编时辖第十五师,参加淞沪会战.1938年6月王东原被任命为第三十四军团军团长,仍兼任该军军长.同时将第五十七、第七十七师拔隶该军.是年底,彭位仁接任军长职.第十五师,师长原为王东原,1937年10月王升任军长、汪之斌接任师长职,第五十七师,该师原隶属阮肇昌第六十九军,后改隶第七十三军,师长施中诚,第七十七师,该师师长原为罗霖,1937年底,罗被撤师长职、该师一部被编入第十五师,1938年1月彭位仁任师长.   
, j  A+ K: c* Z9 Q* F- Z% ?2 A/ A1 m- h/ q' {. }! B) z
第七十三军  军长彭位仁.1939年先后直属第九战区、隶属第二十七集团军.1940年夏改隶江防司令部,此后又改隶第二十集团军,1942年直属第九战区 ,1943年3月汪之斌接彭位仁任军长,不久实任.12月出汪之斌在鄂西会战中遗失密电本,被撤职,军长一职由集团军副总司令彭位仁兼.1945年1月韩浚接彭任军长职.1943年该军先后直隶第六、第九战区.隶属第二十九集团军.1944年先后隶属第二十九、第二十四集团军.1945年先后隶属第二十四集团军、第四方面军.该军原辖第十五,第七十七师.1940年暂编第五师改隶该军.先后参加南昌、第一次长沙会战和1939年冬季攻势作战及第二、第三次长沙、浙赣、鄂西、常德、长衡、湘西等会战.第十五师,师长汪之斌.1939年1月陈为韩接汪任师长.1942年3月陈为韩升任副军长,梁袛六接任师长.1945年6月梁化中任师长.第七十七师,师长柳际明.1941年3月柳他调,韩浚任师长.1944年4月唐生海接任师长.暂编第五师,1939年6月由湖南保安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团并编而成,戴季韬任师长,隶属新编第六军,1940年6月转隶该军.1941年9月郭汝瑰任师长.1943年11月彭土量接郭任师长,1944年梁化中接彭任师长.
. m  |$ {# F( ^
. r( G9 t" m3 D4 _1 Y9 j1 }2 v) ?8 G$ W+ s5 b+ A, c
第十五师  1929年4月、何键以湖南叶琪第五十二师之何宣、危宿钟2个旅的2个团,师属炮、工、特务各营及湖南独立第二旅张其雄所部3个团和第十九师特务营等合并编成新编第七师,何键兼任师长,罗藩瀛为副师长.张其雄、危宿钟、王东原分任旅长    B+ b$ \  l; s( t4 d- c5 r
第十五师  师长王东原.辖侯鹏飞第四十三旅、汪之斌第四十五旅2个旅.1931年2月湘西地方部队李国钧率部编入该师  _3 C2 u9 a/ U' S/ z
为第四十四旅、不久,该旅又编为独立第一旅,隶属第四路军.旅长职由张榖中升充.1934年4月该师在江西围攻红军时旅长侯鹏飞及其团长被俘,10月以陈孔达接候旅长职、该师隶属第二十八军,参加1931年至1934年历次“围剿”红军之役.8 _2 a0 r( K3 l
! I+ ?3 g2 [% w

. ?( R$ Q# j4 ]6 I
0 t/ N. J3 `; T  Z" ?- O第七十七师  该师原为唐生智第八军一部,1927年发展成独立第四旅.1928年4月被桂系陶钧收编,是年底编为夏威第十五师第二十九旅.1929年4月桂系失败,又改为独立旅.12月改为新编第二十二师.1930年9月改编为第七十七师,师长为罗霖,辖2个旅,旅长为胡良玉、席秉钧.
5 B+ n) |8 o! s' M. M2 v% P& r- Q0 g! s0 o- e. D
6 e( T! D3 s9 y6 E
整编第七十三师,1947年由第七十三军整编而成,军长韩浚.1947年2月该军在山东莱芜地区被歼,韩浚被俘.后经补充,曹振铎任军长,整编后改任师长.该师辖:整编第十五旅,旅长梁化中,1946年孟广珍接任旅长,整编第七十七旅,旅长唐生海,1946年田君健接任旅长,1947年2月田在莱芜阵亡.于兆龙接任旅长,11月于兆龙升任副师长,钱伯英任旅长,整编第一九三旅,旅长萧重光.  
3 N- v7 ?" l  \
# G, W4 x; G# d. V: O4 D整编第七十三师  师长曹振铎,该师辖整编第十五旅,旅长王敬箴,整编第七十七旅,旅长钱伯英.该师于1948年9月24日在济南被歼.10月重建为军,以李天霞任军长,隶属第九编练司令部.% d  w; F2 M* B2 J& o; @; l

5 v, A! a0 r5 l9 B: _: f6 R3 a第七十三军  军长原为曹振铎,1948年9月该军在济南被歼,1948年底重建,李天霞任军长.驻徽州附近.辖第十五师,师长侯志磐,第七十七师,师长毛定松,和第三一六师,该师于1948年12月1日编成.
2 b6 g! H  x. S8 B  _% n+ X8 X8 I* l3 a: E# R+ ~" y
+ S$ A; l6 b$ m- p
王东原(1899-1997) 民国政要,湖南省政府主席。 安徽全椒人。原名修墉。 1899年生。早年入北京师范大学,后毕业于保定军校。1923年来湘,任唐生智部教官,后参加北伐战争。1927年5月任何键第35军教导团长,参与许克祥在长沙发动的"马日事变"。后历任国民革命军旅长、师长,长沙警备司令,曾参加"围剿"红军的战争。"七七"事变后,任第七十三军军长,参加淞沪抗战。1944年,任湖北省政府主席。1946年6月,调任湖南省政府主席。任职期间,提出了一系列全省经济、交通、文化的现代化建设蓝图,亦有政绩。  1948年6月,调任“总统府”顾问,驻台湾。晚年移居美国,从事著述,有《浮生简述》等行世。 1997年在台北逝世,终年98岁。
9 B3 L* {8 {- F, j  ^% Y: \  M& H; B2 k( G$ f/ o1 D

- L4 R3 }- U9 m4 j( @罗子雯  (1892-1965)别号罗霖,永州市菱角塘人。13岁考入湖南陆军小学,结业后复入陆军第三中学深造。1910年加入同盟会。武昌起义后,蒋翊武派他回湘策动军民响应革命,然后安排他在湖北都督府参谋处工作,后调烟台军队工作。1923年7月,孙中山掀起“二次革命”,他在湖口参加李烈钧的部队。失败后返回湖南,被捕入禁三个多月。1917年,考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1924年,升为湘军第四师补充团团长,1927年,升为国民革命军第三十六军第一师二团少将团长,率部参加北伐,同吴佩孚的军队在河南西平、洛河、林县等地作战,直至攻占郑州。同年回武汉,升任独立第二旅旅长。1928年,调三十七军任二十二师师长,率部参加第二次北伐,出师河南。1930年,任七十七师中将师长,率部赴江西,参加“围剿”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八一三”事变爆发后,奉命率部参加“淞沪会战”,坚守上海,抗击日寇进犯,奋战一个多月,打退日寇多次进攻,但他的部队伤亡很大,日军已逐步构成包围之势,援军又迟迟不到,在这种严重威胁下,他主动撤离战场。会战结束后,蒋介石追查责任,将他监禁起来,从南京到衡阳共二年的时间。后来,唐生智将他保释。出狱后,返回故里,致力于教育事业。1939年,倡导创办芝城中学。1944年出任零陵县长,并担任抗日自卫队区司令。1945年,筹组创办平实中学,并代理校长两年。1949年冬,任平实中学董事长。1948年,随程潜参加湖南和平自救运动,为湖南和平解放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解放后任湖南省参事室参事。1965年7月,在长沙病逝。
+ m# V4 J+ y. ehttp://junmeng.nen.com.cn/bbs/viewthread.php?tid=56995' m  o( i" m* ~8 w6 p( K

# K, U. B. M/ y1 t3 ^资料2( ]/ H/ X. ?/ t8 g
该军初编时辖第十五师,参加淞沪会战。1939年先后直属第九战区、隶属第二十七集团军。1940年夏改隶江防司令部,此后又改隶第二十集团军,1942年直属第九战区。1947年2月,七十三军于山东莱芜地区覆灭。1949年10月重建为军,李天霞任军长,隶属第九编练司令部。渡江战役后第七十三军退到福建归第六兵团指挥,1949年8月福州战役后残部退平潭岛,平潭岛战役后撤退下来的七十三军官兵四千三百余人拨编五十二军。- j/ j: W+ O3 C$ K/ X* r6 V
http://www.fellowshare.com/zh/%E ... %B8%89%E5%86%9B.htm
作者: 浆糊    时间: 2007-6-16 23:50     标题: 国民革命军第74军

国民革命军第74军在抗战中的赫赫英名。+ ?  E( e2 w: X+ L2 ~
    中国国民革命军第74军于1937年9月1日在浙江组建,由第51师和第58师合编而成。全军共8个团,2.1万人,骨干是58师。
. z$ y) J8 v: G    第一任军长俞济时,黄埔1期毕业,浙江奉化人,蒋介石的外甥,是标准的嫡系。国民党军队派系林立,以中央军和浙系军队最为显赫。+ J7 ]9 a! x" R0 V( @0 Q1 N
    第74军既是中央军又属浙系军队,算得上嫡系中的嫡系,是国民党“王牌”中最耀眼的明星,有着一系列的辉煌:“抗日铁军”、“虎贲师”、“御林军”,并荣获国民党最高奖励“飞虎旗”。3 V# l( Y7 R. y" T8 t
    该军声名显赫的原因不但与其高贵的出身有关,更与其在抗日战场上的赫赫战功关系极大。八年抗战中,该军几乎参加了所有正面抗战的重大战役,多次勇挑中国军队主力重担,与日军展开殊死搏杀,其中最为惨烈、可歌可泣的铁血拼杀就有三次。
2 i$ b0 N- z' t. P$ g+ |& B5 O' v& S0 }" ^$ o
一战德安 浴血奋战! R7 p5 s  z1 l% {0 p% D  V+ _, S- ~
 1938年7月德安战役(又称万家岭战役)爆发,日军苦战两个月进展甚缓。为了尽快突破国军德安防线,日军第11军军长冈村宁次中将命令第106师团全力突破五台岭一线,然后向德安西南迂回穿插,协同正面攻击部队围歼德安一线约20个师的国军。. u, J) e' I2 V: n4 ]: g
    9月25日,第106师团突破五台岭,迅速向国军防线纵深推进。10月1日,106师团主力已进至万家岭一带地区,但在白云山遭到了国军第4军的顽强阻击。第九战区司令薛岳闻讯后果断决定调集重兵围歼孤军深入的第106师团!这一作战决心得到了蒋介石的支持。' S2 A+ m+ E* D# c! d
    10月2日,第九战区调集12个师合击万家岭地区之敌,国军各部从各方向发起向心攻击。日军第106师团长淞浦淳六郎中将见形势危急,而正面进攻部队又无进展,便迅速放弃原定计划全力突围,突破口选在74军58师防区,58师以极其顽强的防御顶住了日军113联队在空军支援下的多次猛攻,但是58师也付出巨大代价,经过两天激战,全师仅存500人!眼看阵地难保,58师师长冯圣法不得不向军长俞济时求援,此时俞手里也没有预备队,他将军警卫营投入战斗,只留下了一个班警卫军部。这才确保了阵地,粉碎了日军突围的企图。
, i% R; \, o  s$ Y% r& x9 K* |    10月7日,国军调整兵力,发起全线总攻。74军作为主攻部队奉命攻击日军在万家岭地区的核心阵地张古山,第51师多次猛攻均未得手,后305团团长张灵甫(后来升任74军军长)献计从山后偷袭,并亲率突击队从山后偏僻小道袭占张古山。74军攻占张古山,为突破日军106师团防线立下头功。10月9日,薛岳令各部组织敢死队做最后决死攻击,经过激战国军攻占万家岭、雷鸣鼓两处要地,当晚国军第4军的突击部队一度曾进至106师团指挥部仅百米处,淞浦组织师团指挥部所有人员准备迎战,连自己都拿起了枪。由于第4军没有确切情报,又是夜间,才没有发现日军,使淞浦得以侥幸逃脱。* _( k% d, ^1 O
    此役国军一举收复九江以南失地,日军第106师团几乎被全歼,死伤逾万,连师团长淞浦中将都险些被俘,战果之辉煌足以与平型关和台儿庄媲美。”。(有关此战役另见:抗战中全歼日军整师团的战役(图))
: {* _% V4 c+ G" b7 d 战役中74军守得住攻得上,居功至伟。战役开始前,蒋介石曾两次电令将74军调至后方休整,都被薛岳拒绝,而74军的表现确实没让薛岳失望。战后著名作家田汉和任光曾以此战和张灵甫为原型编写了话剧和74军军歌。 # x1 P8 \: }1 P- X  J# P9 X

, P- @' m2 [9 y* W6 [二战上高 劳苦功高" W( U2 q) R+ |  F
  1939年6月王耀武升任军长。74军下辖51师、57师和58师。; _9 F. r( H7 u0 f& s
  1941年3月,74军参加上高会战。上高位于江西锦江上游,俯瞰赣东平原。日军占领上高,既可相机拊长沙之背,又可得到进攻赣南的前进基地。
  s! \9 S3 _5 i% _: n2 _1 f) A   日军采取分进合击战术,兵分三路,企图合围国军主力于高安、上高地区。但南北两路进攻均被击退,中路主力日军34师团孤军深入,遭到74军坚强抵抗,被包围于上高东北地区,进退不得。) w+ f. A+ {1 A6 `2 T4 a8 U3 k4 S
    3月22日至24日,日本第34师团师团长大贺亲自督阵,并纠集南路池田残部共万余兵力,猛攻74军云头山、白茅山阵地,以求最后一逞。日军出动百余架飞机,反复狂炸57师下陂桥阵地和58师白茅山阵地,投弹多至一千七百余枚,阵地大部被毁,人马伤亡惨重,情况十分危急。
3 ?% A9 M. O, g7 S' G, P5 n% ^# g     第74军不得不动用预备队先后七次与敌肉搏,毙敌二千余。第74军将士舍身拼杀,激战三天两夜,阵地纹丝不动,为友邻实施两翼对敌包围,争取了时间。在全线出击中74军又作为先锋,乘胜追击,收复官桥,击毙日军少将指挥官岩永。整个上高会战,日军第33师团遭到重创,共毙伤日军1.5万,第34师团及独立第20混成旅团伤亡更是高达70%以上,被何应钦誉为 “开战以来最精彩之作战”。
- x' y7 F( S3 w* S  Q  J  此役74军被第19集团军司令罗卓英评价为“战斗力量坚强”,74军在战役中“拼死力拒,虽血肉横飞、伤亡惨重,仍不稍退,是日一日间敌我伤亡均在四千以上”,战功显赫,荣获国民政府第一号武功状和最高荣誉“飞虎旗”,被誉为“抗日铁军”。
( ~. ^( h  K' ?0 C& Y  q; T
: E) E$ t) {; r1 Q' S三战常德 失而复得
  s1 w2 C; x: X# ?1 s  1941年9月,日军发动第二次长沙会战,目标之一就是寻歼国军主力74军。战役开始后74军奉命开赴沙市街增援,结果被日军情报机关侦悉。日军立即提前发动攻击,集中两个师团夹击74军,74军猝不及防与日军激战两日,57、58师伤亡过半,遭到了巨大损失。尽管此战74军失利,但在与日军遭遇之初,74军在华中一线仍颇有斩获,并以凌厉攻势一度迫使日军第3师团后退,也显示了中国王牌军的威风。! L0 V, y( H5 q  a! ?8 j) e
  1943年11月常德会战中,74军57师8000人坚守常德城16天,顽强抗击了日军陆、空、坦的协同攻击。日军在常德城下招数用尽,炮火、毒气、飞机、坦克悉数上场,炮火几乎把整个常德城夷为平地。74军虽伤亡巨大,但精神高昂,死战不退。日军不得不围三阙一,放74军一条生路。
# F3 S( d" V8 Q   此时全师只剩下不足600壮士,各级指挥官伤亡达95%,重武器被毁达90%,所有后勤兵员全部参加了一线作战,且已大部牺牲。3日凌晨,师长余程万率余部180人突围,其余官兵由第169团团长柴意新指挥,自愿与常德共存亡。他们与突入城内的日军逐屋争夺,与敌肉搏十余次,全部壮烈殉国。
6 q1 v! O% p1 Q* o' _! E8 |    6天后余程万随反击部队又杀回常德,收复常德。此役正逢美、中、英开罗首脑会议,罗斯福总统听取了蒋介石的战况介绍,特意将余师长的名字记在备忘录上。著名作家张恨水就根据常德之战写出一部名叫《虎贲英雄》的小说。常德人民为纪念74军为国捐躯的牺牲将士,自发募捐,于1944年3月在市青年路东侧修建占地达30000平方米的阵亡将士墓地,作为永远的纪念。2 Q8 A5 g: W7 ^
  1945年5月,在雪峰山战役中,74军再次显示出抗日铁军的雄风,给予日军以重创,获得两面“飞虎旗”。
( o2 j7 s2 M1 \$ h: O  八年抗战中,74军几乎参加了所有正面战场上的重大战役,在各次战役中均有上乘表现,尤其是在德安、上高、常德三次战役中表现最为突出,以其英勇顽强的战斗意志,“抗日铁军”称号当之无愧,连美军顾问团也曾有过“中国只有74军能打”的赞誉。由于74军在抗日战争中的赫赫战功,所以抗战胜利后,74军是首批进入国民党首都南京的军队,号称“御林军”。2 E3 e( C5 d8 G: Z! ?. j3 P) N" L& f
  可惜的是,在解放战争中,这支英雄部队(被改编为整编74师,师长张灵甫)追随蒋介石参加反人民的内战,走上了与人民对抗的道路,最终在1947年5月,被我华东野战军全歼于鲁南的孟良崮。该军被歼对蒋介石打击极大,蒋介石好几天打不起精神,衷叹道:74军的覆没是最痛心、最惋惜的一件事。
3 \1 ~, ?) F% m1 V# o- w# _http://web.amoney.com.cn:3307/lu ... dID=35&ID=90644
作者: 浆糊    时间: 2007-6-16 23:54     标题: 国民革命军第75军

第七十五军
% z) u2 {$ Z- n) c) F1937年8月编成,周嵒任军长,仅辖第六师,隶属第十九集团军参加淞沪会战。1938年辖第六、第十三,第五十、第五十五师。第六师师长原为周嵒兼任,1938年2月张珙接任师长职;第五十师,师长成光耀,1938年4月隶属第二十二军参加徐州会战,7月张琼接任师长职;第五十五师,师长原为李松山,1937年该师隶属第八集团军参加淞沪会战,1938年1月该师进行编补,2月柳际明接任师长,9月李及兰接任师长,是年该师先后隶属第十八、第五十四军等,年底隶属第九十四军。   * P6 p) H  ]7 @5 ^7 y! j" y
  1939年辖第六、第十三师和第四预备师.隶属江防司令部.1941年3月免周嵒军长职,施北衡任军长.1943年10月施北衡他调,柳际明任军长.1943年第十三师同第八十六军所属第十六师对调.该军先后参加随枣、枣宜,第二次长沙、鄂西和常德等会战.第六师,师长张珙,1940年9月丁友松任师长.1941年11月沈澄年接丁任师长.1943年10月沈澄年升任副军长,吴仲直任师长.1945年2月林曦祥接吴师长职.第十六师,师长彭松龄.1939年5月杜道周接任师长.1940年由第二十八军转隶第二军.同年11月曹振铎接任师长,同时转隶第八十六军.1942年9月唐肃接任师长.1943年拨隶第七十五军.1944年2月林曦祥任师长.1945年2月黄一华任师长.第十三师,师长方靖,1941年1月方靖他调,朱鼎卿任师长.1943年该师转隶第八十六军.1月曹金轮任师长;7月靳力三代理师长,12月实任.1945年6月罗贤达接靳师长职.第四预备师,师长傅正模.1941年11月王中柱接任师长.1945年该师裁撤。
' k. ]+ n$ q- X0 |" ?9 M5 S7 c) R$ g& O7 \+ z: M
  1946年5月由第七十五军改编成整编第七十五师,师长原为柳际明,1946年沈澄年接柳任师长。该师辖:整编第六旅,旅长林曦祥,1947年5月李邦华接林任旅长;整编第十六旅,旅长黄一华,1946年陈志大接任旅长职;
6 L) X& l7 z& c9 v% t+ G  该师于1948年7月在河南睢县,杞县地区被歼,沈澄年被俘。
: y9 H) O0 Q* C" g- x* v% M睢杞战役时的整编第75师序列:
2 ]+ A7 _9 ]. V7 X# o: S- F, t师长沈澄年,副师长林曦祥(兼)
$ J# r6 _- l  B) K7 [3 y第6旅,旅长李邦华; E/ p) t" V8 f8 t$ K2 D; w
第16旅,旅长陈忠贵0 w4 P2 F4 o8 m

/ K# P- m- H4 V( X" u1948年7月又重建该师。以吴仲直为师长。所辖2个旅旅长为朱元琛、曹永湘,隶属淞沪防卫司令部。
4 n7 P8 h0 L+ b  \2 m  m4 i8 c1948年9月恢复第七十五军番号。后又增辖第九十五师,师长郭栋,后以朱致—为师长。该师于1949年5月在上海被歼大部,余部撤到舟山。
7 y  F; I- \- j  v# k: `1949年8月将残部编成1个师(16师),另将第21军残部编成1个师(102师),并入该军,增辖第95师,该军辖3个师, 3 v$ I. w  a, X1 j: |0 A& T
  第16师朱元琮 # c9 d3 z2 O' x, x/ _% m
第95师郭栋
/ k. c9 d9 y: Y' i1 V3 q3 T第102师朱式勤(桃花岛失守后被撤消); C; @/ m  A% H& D
  1950年5月由舟山撤到台湾,驻扎在台湾北部地区。1954年6月改编为第9军。
1 D# G" G  y* B1 S- rhttp://m84.a.lunqun.com/read.php?tid=118573
作者: 浆糊    时间: 2007-6-16 23:58     标题: 国民革命军第76军

第七十六军  军长李铁军.1943年9月李铁军他调,廖昂接任军长.该军在1939年7月前直属军事委员会,此后至1940年4月直属第一战区,尔后隶属第三十四集团军,1942年秋后又直属军事委员会,1945年春直属第八战区.该军在1942年前辖第二十四、第八、第一九六师.1942年第八师改隶第五十七军,暂编第五十七师拨属本军. 1943年第一九六师改隶第九十七军.新编第五师拨属本军.第二十四师,师长杨光钰.1940年7月廖昂接任师长.1943年12月刘劲持接廖任师长.1945年7月车蕃如任师长.第—九六师,师长刘超寰.1943年7月转隶第九十七军.同年7月邓宏义接任师长.1944年9月袁涤青任师长.暂编第五十七师,1941年6月以军政部第三十六补训处改编而成,祝夏年任师长.1945年1月何奇接任师长;  M( j3 a: A" ^! s# W
《国民革命军沿革实录》
作者: 浆糊    时间: 2007-6-17 00:01     标题: 国民革命军第77军

第七十七军  军长冯治安.1940年5月冯升任集团军总司令后仍兼军长职.1943年9月免冯军长职,何基沣任军长.该军辖第三十七、第一三二、第一七九师和骑兵第九师.1940年骑兵第九师改为暂编第五十三师,改隶第五十九军:该军先后参加随枣会战、1939年冬季攻势作战和枣宜、豫南、第二次长沙、鄂西、豫中及豫西鄂北等会战.第三十七师,师长张凌云.1939年1月张升任副军长,吉星文代理师长,1941年4月实任.第一三二师,师长王长海.第一七九师,师长由吉星文代理.1939年1月何基沣任师长职.1943年9月何升任军长,许长林接任师长,该师于1945年6月裁撤.2 H% W! `3 A, Q* q5 Z+ J
《国民革命军沿革实录》
作者: 浆糊    时间: 2007-6-17 00:06     标题: 国民革命军第78军

第七十八军  1937年9月在淞沪战场上以第三十六师为基干编成,宋希濂任军长:淞沪沦陷后参加了南京保卫战.1938年初撤销番号。1938年5月又以川康绥靖公署所辖独立旅和四川保安团编成该军,张再任军长。所辖新编第十五、第十六师,分别以川康绥靖公署所辖独立第十四、第十五旅2个旅和四川省保安部队各2个团编成,邓国璋任新编第十五师师长,陈良基任新编第十六师师长.   # [/ F, Z1 Q. E& S, ~
    第七十八军  军长张再.1939年2月夏首勋接任军长.该军辖新编第十三、第十六师.先后参加南昌会战、第一次长沙会战、1939年冬季攻势作战、上高和第二、第三次长沙会战.1942年7月该军番号撤销,所辖2个师转隶第七十二军.新编第十三师,师长刘若弼.1942年4月唐郇伯接任师长.新编第十六师,师长陈良基. 1939年3月吴守权代理师长,7月实任. ( r( L" [2 D& K! d" ]& [% D
《国民革命军沿革实录》
作者: 浆糊    时间: 2007-6-17 00:08     标题: 国民革命军第79军

第七十九军
; n1 j% G$ [; r# X1937年9月成立,夏楚中为军长,该军曾参加淞沪会战。辖第九十八师,师长原为夏楚中,1938年1月第五十三师一部并入该师。2月莫与硕继夏为师长,5月王甲本又继莫任师长;第一O八师,师长为张文清.该师原隶属第六十七军。第六十七军在淞沪会战中伤亡惨重,1938年1月第一O七师残部并入该师,并转隶第七十九军;第七十六师,该师原隶属张钫第二十路军,师长原为张钫。1937年11月王凌云继张任师长。该师参加淞沪抗战,1938年隶属第七十九军。
  k- W$ v) k& F3 i! D3 j  N" h5 B    1939年3月辖第九十八、第七十六、第一一八师.参加过南昌会战、三次长沙会战和1939年冬季攻势作战.1939年8月第七十六师改隶第九十二军.1940年6月暂编第六师归该军指挥;1943年3月免夏楚中军长职,王甲本署任军长,1944年6月实任.王在衡阳战斗中阵亡,是月方靖任军长.1939年该军隶属第十九集团军,1940年4月前曾一度隶属第十五集团军.尔后改隶第六战区,后又隶属第九战区、第十九集团军,第二十集团军.1943年下半年隶属第十集团军.尔后隶属第二十七集团军、直属军事委员会.第九十八师,师长王甲本.1942年3月向敏思接王任师长.第一九四师,师长陈德法,1940年郭礼伯接陈任师长职:1942年10月龚传文接任师长.暂编第六师,1939年以湖南新编第一旅及新编保安团和第一二八师伤愈回籍官兵编成,以龙云飞为师长;1940年11月赵季平任师长.   6 b/ q3 E) y/ ]; s% P
- Y# Q# S4 A/ y3 y
     1946年5月由第七十九军整编成整编第七十九师,以原军长方靖任师长。该师原直属国防部,1947年4月改由重庆行辕所辖。辖整编第九十八旅,旅长向敏思,1946年由胡一接任旅长;整编第一九四旅,旅长龚传文;整编第二旅,旅长石祖德,1946年由沈开樾接任师长。
7 Y# J0 j& W. D# ~    1948年9月整编第七十九师恢复为第七十九军,军长方靖,归第14兵团指挥。序列如下:& T+ N+ U1 \9 |5 r8 x
第七十九军军长方靖,副军长甘登俊,参谋长陈瑞鼎" y& A2 y" e" {
第九十八师,师长胡一,副师长詹扬清(代理师长)/ X$ U; q- ~8 w% K; z
第一九四师,师长龚传文,副师长瞿慧春( K0 \- G$ a3 X, B3 x
第一九九师,师长萧炳寅
( s( U4 G' L$ ~( Q$ @  G% M7 q& c$ N& h2 }) ^" Q$ |9 M' o2 g
1949年2月该军军部及一部在湖北荆门被歼,方靖被俘。龚传文代理军长,不久实任。1949年夏该军由第一兵团转隶第十四兵团.经湘西向四川撤退,同年底该军在四川起义。所辖第九十八师.师长胡一,1949年6月朱声沛接胡任师长;第一九四师.师长龚传文。第七十九军序列如下:
4 Z# K0 R% {) J) C( @6 o军长龚传文,副军长胡一、萧炳寅,参谋长胡祥麟. T/ s; O5 W, d
第九十八师,师长朱声沛,参谋长 肖树钧
* L$ a/ ?- H$ L: _! h+ n第一九四师,师长龚传文(兼),副师长瞿慧春
1 L. H, v) T# ^$ k5 o第一九九师,师长萧炳寅(兼)
' d' P$ h( X  O0 Ahttp://hi.baidu.com/zzx110/blog/ ... 6bd8610c33fafb.html
作者: 浆糊    时间: 2007-6-17 00:10     标题: 国民革命军第80军

第八十军 & w# q! ?! l3 t1 h5 _; p3 Z: G9 t
该军于1937年10月以第四十三,第九十七师编成, 第八十军军长孔令恂。1934年第四十三,第九十七师隶属第十八军,追堵红军至湘鄂黔各地,1936年5月曾开进山西,不久又开至湖南.7月孔令恂被任命为第十二纵队指挥官:9月指挥第四十三,第九十七师2个师开至甘肃、宁夏一带进攻红军、11月孔令恂改任第十三纵队指挥官;1937年1月又改任第十四纵队指挥官,仍指挥上述2个师,3月该部驻防兰州、平凉—带.10月编成第八十军、刘绍先任军长,孔令恂任副军长代理军长。11月刘他调,孔令恂实任军长;孔任军长后,韩锡候接任第九十七师师长职.1938年8月第四十三师开赴湖北参加武汉会战,后拨隶第八十七军,至年底该军辖第九十七师和陈梦庚补充旅.     C2 u2 c, g/ k) i; Z" W6 w
   第八十军军长孔令恂.辖第九十七、第一六五师和暂编第二十六师.1939年冬隶属第八战区,参加冬季攻势作战.1940年6月至8月隶属第三十四集团军,此后直属第二战区. 1941年参加晋南会战.是年3月第九十七师改隶新编第十二军.1942年1月王文彦接孔令恂任军长、是年由第三十四集团军改隶第三十七集团军.1943年6月袁朴接王文彦任军长. 1945年底第80军被撤消。第一六五师,师长王治歧,1942年6月王治岐升任副军长,何蕃接任师长.新编第二十七师,1939年4月由陕西警备第一旅及第十九补训处拨1个团改为该师,张坤生任师长,直隶第三十四集团军.1940年改任王竣为师长.5月王竣在中条山会战中阵亡,9月杨显继任师长.1942年10月严映皋接任师长.新编第三十七师,1940年6月以西安行营2个补充团和河南自卫军第一路与新编第十二军刘元塘部之1个团合编为该师,徐保任师长;9 ~6 _: o8 F# z+ j/ B2 H

, E% R  P( I- [二.第八十军
1 |$ s+ ?( R) d5 `新编第一军, 1948年9月改番号为第80军,军长潘裕昆。该军辖第二四九师师长文小山,第五十师师长杨温。第二八七师师长许赓扬,该军在辽西被歼。
9 K# u5 z  e( x5 ?% T$ r# y& r+ ?! e  C# t: c1 h
三.第八十军
) C: Q$ f5 b2 w& ?$ o& w1 ^1949年1月在台南重新成立第80军。1954年6月改建为第十军。' E4 p0 s4 k  o$ I
第80军历任军长:唐守治(1949.1—1952.3)郑果(1952.3—1954.6)。0 p$ |$ s* A) I: _& b: V6 K
201师:1948年9月由独立第1旅改称。1949年2月开赴台湾。师长彭战存(1948)/郑果(1949.2)/周建磐(1952.3)" z6 U2 N9 v0 K% {6 n. P/ {" s" q# B( I
206师:1948年4月在南京新建。师长唐守治/邱希贺(1949年1月),尚称完整。( s$ M3 f2 D) S2 a9 m+ O2 f" D, W
340师:师长胡英杰。+ w3 T/ r) Q3 d3 v/ l8 O: T
http://m84.a.lunqun.com/read.php?tid=118959
作者: 浆糊    时间: 2007-6-17 00:12     标题: 国民革命军第81军

第八十一军
( U' ?  l3 d* J( e' o. ~3 _, P6 V1937年10月以第二十五师编成,马鸿宾兼任军长.1938年又将该集团军所增编的独立第三十五旅隶属该军、第三十五师,师长原为马鸿宾.1938年5月马腾蛟继马鸿宾任师长职.   , M) ?* Z7 _' q0 v; j
   1938年辖第三十五师和暂编第六十师.1939年冬至1940年春,该军曾开至绥西参加1939年冬季攻势作战.第三十五师,师长由军长马鸿宾兼任.1940年2月马腾蛟接任师长.1943年8月马腾蛟升任副军长,马惇靖接任师长;暂编第六十师,以独立第三十五旅扩编而成,马献文为师长.     
; T7 C; x- k! m! J0 k   整编第八十一师 1946年5月由第八十一军整编缩成该师。原军长马鸿宾,1946年改师后由马惇靖任师长。该师辖整编第三十五旅,旅长马惇靖,1947年9月任命马钟为旅长;暂编第六十旅,旅长马献文,1947年由马奠邦接任旅长职。
" k* T3 h0 E9 ?   第八十一军 军长马惇靖。辖第三十五师,师长马惇靖,1948年12月马惇信接任师长,1949年马奠邦代理师长;第二九四师,1948年9月由暂编第六十师改称,马奠邦任师长,1948年5月马绍翰任师长,第二五八师,师长马明德。该军于1949年9月19日起义,被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一部。
( |3 w( w% g: _( bhttp://m84.a.lunqun.com/read.php?tid=118961
作者: 浆糊    时间: 2007-6-17 00:15     标题: 国民革命军第82军

第八十二军
, t5 B$ E# P1 U2 J% V5 V1937年10月以第一OO师编成,军长为马步芳,师长为马步芳兼任,1938年6月又以青海地方骑兵编成暂编骑兵第二师,马禄任师长,归该军节制.除上述2个师外,该军另辖有骑兵、补充旅各1个旅.   - g* `! k% d3 D- D. ~7 h
  1943年之前,该军直属第八战区,辖第一00师.1943年3月马继援代理军长,12月一度由马呈祥代理军长.后又由马继援任军长.同时改隶第四十集团军,增辖新编骑兵第八师和暂编第六十一师,该军驻青海.第一00师,师长原由马步芳兼任.1940年1月韩起功接任师长.新编骑兵第八师,1943年以该军所辖骑兵第一旅扩编而成.马步銮任师长.暂编第六十一师,1943年以该军原辖补充旅及其他部队并编而成,马全义任师长.另外,该军还辖有骑兵旅、保安团等部队.   ' q$ j/ m  k& x0 I  i0 X2 H
  整编第八十二师 1946年5月由第八十二军整编后缩为该师。由原军长马继援改任师长。该师辖整编第一00旅。旅长韩起功,1946年由谭成祥接任旅长;整编骑兵第八旅,旅长马步銮。 # I1 e$ Q& D% s' E$ p
  第八十二军 军长马继援。该军辖第一00师,师长谭成祥;第一九0师,师长马振武,第二四八师,师长韩有禄。1949年9月在河西地区被歼。, Q; h8 ~. ^0 X$ e
% O- y6 ?& s, n$ h) d, b0 z5 F
附:马步芳军队序列沿革
! `/ o- k" I: |( u1 ~/ z; uhttp://m84.a.lunqun.com/read-htm-tid-118963.html
作者: 浆糊    时间: 2007-6-17 00:16     标题: 国民革命军第83军

第八十三军  1939年3月成立,杜春沂任军长,辖第六十六师和第二0四、第二0六旅.1941年1月增辖暂编第四十九师和暂编第五十师.1941年3月孙福麟接杜春沂为军长.第六十六师,1940年8月由第二0一旅改编而成,孙福麟任师长;孙升任军长后.萧荫轩接任师长职;1943年1月萧调任战区干训团教育长,李佩膺升任师长.暂编第四十九师,1941年1月由第二0四旅改编而成,卫玉昆任师长.1944年6月张彦任师长.暂编第五十师.1941年1月由第二0六旅改编而成,郭维新任师长.1943年4月王楫任师长,1944年6月雷仰汤接王任师长,1945年4月樊德鸿接雷任师长:
1 s7 O! ]% l( }" u- T《国民革命军沿革实录》
作者: 浆糊    时间: 2007-6-17 00:18     标题: 国民革命军第84军

第八十四军) f$ c1 y) a" p7 a
1938年4月以第八军团一部改编成立,夏威兼任军长,6月覃连芳任军长.该军辖第一八八师,1938年3月在广西以第五路军之第二O一、第二O二、第二O三、第二O四团等合编为该师,刘任任师长;第一八九师,1938年4月以第五路军第二O五、第二O六、第二O七、第二O八等团合编而成,凌压西任师长;新编第十九师,1938年6月由第一七五师2个团和第一七O、第一七一师各1个补充团在广西南宁组织成立,黄固为师长。   
3 i: _. {- @  b9 Z* i   1939年6月莫树杰代理师长,不久实任.1943年7月莫他调,张光玮接任师长.该军在1940年夏之前曾先后直属第五战区、隶属第十一集团军,尔后隶属第二十一集团军,1943年曾直属第五战区 ,该军辖第一七三、第一七四、第一八九师.第—七三师于1942年转隶第七军.该军先后参加随枣会战、1945年8月第84军被撤消。. [  ?0 q9 n; i# X( m6 z
1939年冬季攻势作战和枣宜、豫南、第二次长沙、鄂西、常德会战及豫中等会战.第一七四师,师长张光玮.1942年5月张光玮升任副军长,牛秉鑫接任师长.1943年12月免牛秉鑫职,副军长谭何易兼任师长.第一八九师.师长凌亚西:1941年11月张文鸿接任师长.
- D) L; L' m1 N9 ^6 Y9 {
7 }. C, n- {" S, r( h$ W2 A   二.第八十四军4 W% O/ {0 p( X
该部原为汪伪第三方面军,1945年日军投降后被改编为第五路军,所属编成2个梯队,以杨友柏、于怀安带领。1945年底于怀安梯队被八路军歼灭。1947年2月该部编为整编第八十四师,师长吴化文,辖整编第一五一、整编第—六一旅,旅长由杨友柏,徐月政担任。1948年7月该师由济南南下增援兖州李玉堂部时。整编第一六一旅在大汶口被歼。后拔山东保安旅归该师,旅长何志斌。9月19日吴化文率所部起义,后改编成中国人民解放手第三十五军。
* I. c& ~0 \0 I/ b* n. Chttp://m84.a.lunqun.com/read.php?tid=118969
作者: 浆糊    时间: 2007-6-17 00:20     标题: 国民革命军第85军

第八十五军  军长王仲廉:1940年11月王调任第三十一集团军总司令,李楚瀛任军长。1943年10月吴绍周接李任军长。1939年至1942年间,该军先后隶属第三十一集团军和军事委员会;1943年至1945年间,先后隶属第二十八、第十五、第三十一集团军。该军辖第四、第二十三、第一一0师和暂编第五十三师等,先后参加随枣、枣宜、豫南、第二次长沙、豫中、豫西鄂北等会战和1939年冬季攻势作战。第二十三师;师长李楚瀛.1941年1月倪祖耀接李任师长;1943年2月张文心任师长;1944年7月黄子华又接张文心师长职。第一一0师,师长吴绍周,原隶属第十三军,1942年3月廖运周接吴任师长职,1943年转隶第八十五军。暂编第五十三师,1943年7月以鲁苏战区直辖第二十二、第二十三挺进纵队编成,李守正为师长,1944年转隶第十二军: / X3 U7 o* ~! u# E: o# x
《国民革命军沿革实录》
作者: 浆糊    时间: 2007-6-17 00:22     标题: 国民革命军第86军

第八十六军  1939年6月该军在浙江金华以第十六、第六十七师和预备第十师编成,俞济时任军长.12月冯圣法任军长;1940年3月莫与硕任军长.1942年5月方日英代理军长职,7月莫与硕被撤职,方日英实任.1943年7月方日英被免职,朱鼎卿任军长.1939年该军组成时直属军事委员会.1940年5月前直属第三战区.6月至9月隶属第三十二集团军,尔后隶属第十集团军.1941年秋后至1942年先后直属第三战区、军事委员会.1943年先后隶属第十集团军、第五战区.1944年直属第六战区.1945年先后直属第六战区、湘鄂川黔边区.该军辖第十六、第六十七师和预备第十师.1940年第十军第七十九师和预备第十师对调.1943年第十六师调隶第七十五军.第七十九师调隶第八十八军,同时将第七十五军第十三师第八十八军暂编第三十二师拔隶本军.该军先后参加1939年冬季攻势作战、第二次长沙会战和浙赣、鄂西、常德等会战.1945年6月该军撤销番号.第十三师,师长方靖.1940年1月朱鼎卿接方靖任师长.1943年1月曹金轮任师长.7月靳力三代理师长,12月实任.1945年6月罗贤达任师长.第六十七师,师长莫与硕.1942年3月陈颐鼎接任师长. 1943年2月罗贤达代理师长,1944年10月实任.1945年6月罗贤达调任第十三师师长.李学正任师长.暂编第三十二师,师长黄权.1943年2月金亦吾任师长.8月阮齐接任师长.1945年2月温靖任师长.   0 j+ J" y, c1 [& N% S2 |( W
《国民革命军沿革实录》
作者: 浆糊    时间: 2007-6-17 00:23     标题: 国民革命军第87军

第八十七军
; _0 N/ {! l# M# U) N1938年1月由湖南保安团编成,刘膺古任军长。辖第一九八、第一九九师2个师.是年该军参加武汉会战.第一九八师,于1937年底按整理师编制调湖南保安4个团编组而成,王育瑛任师长;第一九九师,于1938年1月以湖南保安第一、三、十、十三团4个团合编而成,以罗树甲为师长。   
, ?- _$ g! @* A& c- e   1939年2月周祥初接刘任军长.1941年9月高卓东接周任军长.1944年8月免高军长职,罗广文任军长.自1939年起该军隶属第二十集团军,1942年下半年至1943年春隶属江防军,尔后直属第五战区.1944年先后隶属第五战区和第十集团军. 1945年5月第87军被撤消。1 f) G/ E: a  P: }! e* E
该军1939年辖第四十二、第一九八、第一九九师,1940年第一九八、第一九九师拨隶他部.1941年后辖第四十三、第—一八师和新编第二十三师,1945年第一一八师转隶第十八军.该军先后参加第一次长沙会战、1939年冬季攻势作战和鄂西、常德等会战.第四十三师,师长周祥初.1939年3月金德洋接任师长.1941年12月李士林接任师长.新编第二十三师,师长盛逢尧.1944年1月钟祖荫接任师长.* @, P& B8 s: }/ x! q
1 D) f/ q" i$ u# i
   二.第八十七军 5 @0 U5 K4 y1 c5 w
1948年夏由青年军第二O八师扩编而成,段沄任军长。辖新编第33师、新编第34师、新编第35师,同年9月改番号为第22O、第221、第222师。分别由陆静澄、王永树、周雨震任师长。该军原驻北平,后调至唐山,继而驻塘沽。1949年2月该军退至淞沪后仍隶属第十七兵团。
( r1 \5 K" x/ }; E4 i1948年9月由整编第208师改称第87军,军长段沄。后朱致一升任军长。该军在淞沪被歼后。1949年8月以该军残部编成1个师,另将交通警察第九总队改编成1个师归隶该军,该军辖2个师,221师、222师。1950年5月由舟山撤到台湾,驻台中彰化。1952年5月又缩编回第208师。1952年5月撤消番号。6 X! \; F2 @( o" Q' C
第87军历任军长:段沄(1948—1949.9)、王永树(1949.9—1949.10)、朱致一(1949.10—1951.3)、邹鹏奇(1951.3—1952.5)1 K" e! k% ?( S1 x; |
   第220师:1948年9月由整编第208师第1旅改称。1949年9月撤消番号,所部并入第221、222师。师长陆静澄/顾德治(1948年10月)1 j7 V* n" _) ^4 C' u" O. b( j, d
第221师:1948年9月由整编第208师第2旅改称。1950年5月与第222师并编为第208师。师长王永树/吴渊明(1949年9月)" }. ^+ a; N1 w( k0 E
第222师:1948年9月由整编第208师第3旅改称。1950年5月与第221师并编为第208师。师长周雨寰/詹抑强(1949年3月)
( [' d1 u4 O+ [4 j; ~# e- z' |/ whttp://m84.a.lunqun.com/read.php?tid=118978
作者: 浆糊    时间: 2007-6-17 00:24     标题: 国民革命军第88军

第八十八军  1938年范绍增在四川编成第八十八军.1939年3月该军出川,隶属第三战区第十集团军.1940年10月隶属第三十二集团军.此前只辖新编第二十一师1个师.1942年3月范绍增升任第十集团军副总司令,何绍周接任军长,增辖新编第三十师、暂编第三十二师.1943年1月何绍周他调,刘嘉树接任军长,同时改辖第七十九师和暂编第三十三师.该军先后参1939年冬季攻势作战、第二次长沙会战和闽浙追击作战.第七十九师,原属第二十九军,师长原为军长陈安宝兼任,1939年1月段朗如接任师长,5月李祖白任师长;8月张性白代理师长,1940年5月第二十九军撤销,该师转隶第十军,是年3月段霖茂任师长,1945年直属集团军总部.新编第二十—师,1939年1月以川军第二十一军新兵训练处4个团编成,马昆山任师长.1940年12月免马师长职,任命罗君彤为师长:: w2 u9 y. V8 g% y7 a
《国民革命军沿革实录》
作者: 浆糊    时间: 2007-6-17 00:26     标题: 国民革命军第89军

第八十九军  军长原为韩德勤兼任.1939年3月由副军长李守维代理,8月实任:1940年10月李守维率该军进攻新四军所在地黄桥,兵败逃跑溺毙.1941年2月任命冷欣为军长.冷因故未到任.4月韩德勤兼任军长.10月免韩所兼军长职,顾锡九代理军长,1943年12月实任.该军于1943年秋转隶第十九集团军.1944年、1945年先后又隶属第三十一、第十九集团军,直属第一战区.1944年前辖第三十三、第一一七师,此后改辖第二十师、新编第一师、暂编第六十二师.先后参加豫中会战、豫西鄂北会战.第三十三师,师长贾韫山.1939年10月孙启人代理师长,1940年9月实任.1942年5月姜云清接孙任师长:1944年转隶暂编第一军.2月段海洲代理师长、不久实任.第一一七师,师长李守维:1939年3月李守维代理军长,顾锡九代理师长,8月实任:1940年刘漫天接顾任师长.1944年转隶第十三军.同年廖运升接任师长 .该师于是年11月撤销番号.暂编第六十二师,1944年编成,鲍汝澧任师长.: j/ {8 n: ]( {$ w6 ?
《国民革命军沿革实录》
作者: 浆糊    时间: 2007-6-17 00:27     标题: 国民革命军第90军

第九十军
2 r. X* W$ N. }, |, ^$ ]4 @' k
& W5 U$ v' H+ i9 C作者:lemanhb
; t: Y. G" m9 P+ Y- t1 P0 m# l6 O9 t% X7 l4 a6 w
一、    部队简史: : x" h3 X# O. h
  1938年2月以驻豫绥靖公署直属保安团编组成该军。以彭进之任军长. 6月27日彭进之他调.李文继任军长、该军辖第一九五、第—九六师,各以河南保安4个团编成。第一九五师、师长原为彭进之,该师编成后即辞去师长职,由梁恺充任;第一九六师,师长原为胡伯翰.7月胡升任该军副军长,军长李文兼任师长。8月王治岐接任师长职。该军编成后即担负第1战区河防任务,1938年底转隶西安行营。
' ?5 n$ B! ?& A: x$ X  该军于1938年2月由驻豫绥靖公署直属各保安团改编, 1942年3月,该军开赴陕西驻防。1946年5月该军整编为第90师。1948年3月在瓦子街遭受重创,师长严明、整53旅副旅长韩指针阵亡、整61旅副旅长李秀岭、参谋长张辑熙被俘。1949年9月恢复第90军番号后参加扶眉战役。12月25日,该军第61师随第18兵团部在成都起义。第53师随军部突围,被歼灭。
8 }: D8 z& q5 v  v: W# `% ]9 X2 c" u( x3 T
二、隶属关系:
/ G: i7 u1 d8 h- Y! m# }" ]/ ~第1战区(1938年2月——1938年12月) & v; V! c2 _$ h" Q/ k) J  i* W
西安行营(1938年12月——1939年1月)
, {! a6 a( E4 P% V" k5 P1 q第34集团军(1939年1月——1943年3月) 2 J' p- j! _* P
第4集团军(1943年3月——1945年2月) $ S1 Y. y4 K# f
第34集团军(1945年2月——1945年8月) - ^% z' ^2 w. \8 j1 b1 g9 J
第38集团军(1945年8月——1946年11月)
$ k4 F$ H9 q8 D整编第1军(1946年11月——1948年2月) + ~: f0 @/ {* D- o3 v: `7 l: e
整编第29军(1948年2月——1948年3月) 4 M, x8 o7 i6 ~1 L
* n5 Z2 ~. c6 m$ G
三、序列沿革:
9 M4 d: c1 H! K8 v1938年2月成军时序列: ' `6 a, a$ r* O& F, v
军长彭进之,副军长李松山,参谋长闵泽民 1 P& f5 m2 M. Q* A
第195师,师长梁恺 / V- c% b1 ^; i9 Y3 G# X( o6 e1 ]4 {& Q
第196师,师长胡伯翰/王治岐 9 B: A3 z- K5 q/ N) o9 F

: W5 m% ~! v; p9 q1 K/ c1938年6月李文接任军长时序列: 2 C* y+ e8 n+ T+ z2 r$ r
军长李文,
) X4 S/ \8 _0 I% \  F: Y副军长胡伯翰/李树森/曾志远/李梦笔/曹日晖,  a  b- Y0 [$ h; J# z) Q
参谋长向军次/袁亮甫/蔡文政
0 \/ K* \6 i+ ~" Z& D6 z0 w第195师,师长梁恺(该师1939年6月拨隶第52军) , p% q2 P: \( \) Z& `
第196师,师长李文(兼)/王治岐(该军1939年8月由军委会直辖) 6 J3 W# W) X2 @) m) b
第61师,师长钟松/邓钟梅(该师1938年7月调隶) 3 q0 {: s! |- a% x. E4 r
第53师,师长曹日晖/袁杰三(该师1939年3月调隶)
- U$ X8 m8 K# z) E) \$ d第109师,师长胡松林(该师1940年1月调隶,7月拨隶第16军) + T1 ~8 \( c1 v
第28师,师长李梦笔(该师1940年7月调隶,1942年4月拨隶第27军)
" Z; j) _  |7 P# {- l( @" |第7师,师长李用章(该师1944年4月调隶,1945年1月拨隶第3军)
9 \4 i& a! Y" ?# L6 F  t
1 z9 X) H$ P+ l5 ]1945年1月严明接任军长时序列:
! [, N4 l; {0 K" H* I% U" M军长严明,副军长黄国书,参谋长张先觉
1 g: V' |7 x/ T# ]第53师,师长袁杰三/吴俊 + _  y. D2 l7 U: O2 }9 s% U
第61师,师长邓钟梅 $ H. M( _" _4 }  f; G3 q
8 z% ]8 H0 l8 U$ B
1946年5月整编为第90师时序列: ! O8 w4 t0 D: W( k0 u* j! }7 z
师长严明,副师长黄国书/邓钟梅,参谋长张先觉
, C( f- h5 |+ o5 Q! P整编第53旅,旅长邓宏义(该旅1948年3月被歼灭后又重建)
9 s9 {) T7 h& A1 A整编第61旅,旅长邓钟梅/任子勋/杨德修 3 x! A3 d1 O9 W/ u

+ s2 Y  q0 ?7 k! s1948年3月陈武代理师长时序列: - p  X* S- {1 ~; T" x/ @$ c4 J
师长陈武,参谋长曾文思 ) I7 E: a) c- D6 P/ f( o4 b8 G4 o, K: @
整编第53旅,旅长邓宏义/袁致中
* W/ K# q+ e2 A+ d整编第61旅,旅长杨德修/杨荫寰
6 N. p6 D! Q( b: A. K4 ?- a) N# A2 ]6 M
1948年8月陈子干接任师长时序列: ; [6 H" [2 C  z& l+ R# Z2 x
师长陈子干,副师长黄焕云,参谋长萧壁光
& N6 H$ o2 R# T整编第53旅,旅长袁致中 ( D' F3 J& f7 T$ @
整编第61旅,旅长杨荫寰
4 c+ J& v8 m9 O. Q+ ?1 r' O4 _整编第24旅,旅长张汝弼(该旅1948年8月临时配属)
  X  d2 ^5 k* ]" K$ C' y5 Q& G6 Y2 I' x' Q+ S2 _' g, T
1948年9月恢复第90军番号时序列: 5 H$ G/ N, V5 r7 K. E
军长陈子干,副军长黄焕云,参谋长萧壁光 . ?$ ]8 z0 E% K" r9 W- ]. v
第24师,师长张汝弼(该师1949年1月拨隶第27军) " q( f! J* A( w- \, S! w
第53师,师长袁致中/张汝弼
5 |3 d4 X0 A  [! U; A4 _6 ]0 [第61师,师长杨荫寰/陈华
) w& _' V  r  H: v$ l
5 g3 L7 J0 l. D$ C- n! u& \1949年12月周士瀛接任军长时序列: 6 e- _- T9 i! X2 j/ A0 W  t
军长周士瀛,副军长陈华(起义),参谋长萧碧光(起义)/王日浩(被俘)
9 P4 W7 s) }# w" K5 u- T; N. [  `第53师,师长张汝弼/樊玉书
& g2 S- p$ `/ O6 ^第61师,师长陈华(兼)
作者: 浆糊    时间: 2007-6-17 00:28     标题: 国民革命军第91军

国民革命军第九十一军
- E3 a, u5 @* I7 f
& m4 _8 B! u1 G! B2 |作者:lemanhb 4 v- n) i# u1 i1 F: z; }5 s
8 A0 l( f3 C& M5 b) I
(一)郜子举所部 , n  g! ~( K  w) z& O" v
一、部队简史: 6 l. {$ k6 k; t3 Q- d# C
  该军于1938年2月以第166师为基干编成,负责洛阳城防。4月,该军渡黄河出击收复济源。11月因防区失守被撤消番号。 9 a( M6 p2 T) r8 |; v
第一六六师,于1937年1月由“剿匪”军第二纵队改编而成,马励武为师长;6月23日马励武他调,刘希程任师长.该师在1937年秋隶属于第八军参加淞沪会战.
. p, e0 [/ b8 K3 l- S4 {) n% r7 y2 a9 U2 K& {& e" P
二、隶属关系:
/ G$ u$ k2 d+ q, v- I第1战区(1938年2月——1938年11月) : ^) q  z4 |- p, E2 m2 l7 I5 J
9 K7 p7 v1 L1 U4 z8 I& G" }
三、序列沿革:
. D0 Z3 W0 J. A! h1938年2月成军时序列:
9 n3 G# M  _1 W$ T( V6 E军长郜子举,参谋长侯镜如 4 F( O9 d9 j' U1 @
第166师,师长马励武/刘希程
& _2 R6 P3 s' S% C
# k$ _0 q& S- l) I, U) L9 W四、主官简历:
9 v4 N) {! S' j- W  o  s) m; U郜子举(1897—1982)河南鲁山人,原名郜超,以字行。保定军校第八期毕业。历任黄埔军校教官、区队附、区队长、教官、军校教导团连长、军校队长、北方军事特派员、建国豫军参谋长兼政治部主任、团长、武汉中央警备师副师长、委员长侍从室侍从副官、暂编第12军政治部主任、河南省政治处处长、新编第5军军长、暂编第20师师长、新编第25师师长、剿匪军第2纵队司令、郑州警备司令、第91军军长兼洛阳警备司令、军政部第1补训总处处长、内井警备司令、军政部驻东北军事特派员兼第6补给区司令、东北军垦处处长、立法委员、豫陕鄂边绥靖公署副主任兼参谋长。逃台后任“行政院”设计委员。1959年退役。1982年10月26日病逝。
0 e) y# ^, C# X4 L
3 H% z, F/ T- D8 [7 z(二)宣铁吾所部 , D) L7 Z$ X! t1 O2 t* r
一、部队简史: % c% m8 t5 \9 j: n% J" p
  该军于1939年2月由第63师、第194师、预备第10师合编。年底参加冬季攻势。1940年5月因所属部队分别调出、无部队指挥而被撤消番号。
# l1 z2 z$ Z1 m
' [7 E$ y. f% f1 O二、隶属关系:
% h0 ^3 q/ s* ?- h6 b第10集团军(1939年2月——1940年5月)
4 [, J% q, ^5 @! L5 Y5 o4 w) A, [& ~$ `' ~1 Q: C2 E
三、序列沿革:
- q  @8 s$ ~0 T# o/ M% h# c3 U1939年2月成军时序列: 8 G% D: u: b: f6 e6 J: j
军长宣铁吾,副军长杨步飞,参谋长范诵尧 1 i6 _! d8 w5 K# W' _  }
第63师,师长谈经国
% }7 Z* p& D$ t% j) g; [- _9 G第194师,师长陈德法
; a9 O& d# C9 J1 S' W0 [预备第10师,师长蒋超雄(该师1939年6月拨隶第86军)
, i. \. Y  \4 }5 H: Z6 h& m6 f1 P( I2 v; O7 ]+ I0 I! t# _
1940年3月冯圣法接任军长时序列: 7 r- M9 m$ Z. S0 O( |2 Y% ~
军长冯圣法,副军长邓经儒,参谋长毛景彪 ' C8 n7 j0 n2 Y* S# x# A
第63师,师长谈经国(1940年5月由第3战区直辖)
' m2 _! Y0 w( U3 [- a第194师,师长陈德法(1940年5月由第3战区直辖) 4 G" N$ G* y" k( Y9 r
/ n5 `/ r* J2 |. |0 q* L4 S% i# O+ L
四、主官简历: . R9 X, H; C" W
宣铁吾(1897—1964)浙江诸暨人,号惕我。中央军校第一期、陆军大学将官班甲级第二期毕业。历任大元帅府卫士、军校教导团排长、第1师连长、宪兵营长、青岛市航务局科长、土地局科长、青岛宪兵司令部团长、杭州军官训练班大队长、中央军校第7期大队长、国民政府警卫团团长、警卫第2师参谋长、第88师参谋长、委员长侍从室侍卫长、国民政府警备司令部参谋长、浙江省保安处处长、浙江戒严司令、防空司令、预备第10师师长、第91军军长、委员长侍从室侍卫长、财政部缉私署署长、中央训练团上海分团主任、上海市警察局局长、淞沪警备司令、衢州绥靖公署副主任、京沪杭警备副总司令。1949年夏由香港转赴台湾后任南山工商职业学校常务董事。1964年2月6日病逝台北。
9 \* z# F! E! r" I! o7 C4 A5 w# u2 V7 B6 e, Z
冯圣法(1903—1957)浙江临浦人。中央军校第一期、陆军大学将官班甲级第三期毕业。简历见第86军《(二)俞济时所部》第四部分“主官简历”。
: @& I. l6 U( S1 m1 {- f0 R& b0 V
(三)韩锡侯所部 / m) B, d" ~/ e# N! n/ h
一、部队简史: - u* @! X' P+ y& U) C- @. g
  该军于1942年7月在河西由河西师管区新兵成立军直部队,长驻甘肃。1943年6月调部队充实该军。1947年3月整编为第23师。1948年9月恢复第91军番号。1949年4月,该军调赴秦安。兰州战役后遭解放军追击,一部被歼,部分起义。残部抵达武都经休整后撤往酒泉。9月22日,军长黄祖勋带领少数随从逃往云南。其余部队在军参谋长郑壮怀率领下于23日起义。10月,该军军部与第191、246师残部改编为解放军第3军独立团,第231师改编为解放军第6军独立师一部。
5 ~+ X1 p! j+ u7 x6 L' {% l4 s1 z& b' K8 v4 `" g0 Z
二、隶属关系: : K, w% j$ p  x$ m; ~
第37集团军(1942年7月——1945年1月)
- o1 i& [! z; {9 i第3集团军(1945年1月——1946年3月)
- r* L/ h( o- l4 {西北行营(1946年3月——1946年10月) ; i) G) T, j& Y( G  d
西北行辕(1946年10月——1948年8月) 8 p& i) G. S9 D
西北军政长官公署(1948年8月——1949年9月) ) {4 j7 N1 C4 d/ m; z% z& p

" z; G. O- d  ?+ d+ P; ~三、序列沿革:
" K- B% E/ e3 W- l! Q5 K1942年7月成军时序列:
( ^' K5 B5 H3 E, \; T, ]军长韩锡侯,副军长杨显
% ~8 F5 g  Y) h3 d该军仅辖军直部队
) I+ z, e3 J( q9 d骑兵第10师,师长谭辅烈(该师1942年10月调隶)
1 F5 h- y4 v$ P8 ]" e3 r0 U
3 Q- l8 o9 u: }$ Y- N6 e1943年6月周士冕接任军长时序列: 4 W! Q; |9 L% U! {! A6 d4 b4 w+ Q
军长周士冕,副军长杨显,参谋长汤祖坛
- o/ }% p/ k  @* V/ V骑兵第10师,师长谭辅烈 : n, v5 v4 u7 b" r
新编第4师,师长周煦龙 , n* Y0 t0 ^3 s( ^
暂编第58师,师长叶成
8 x$ e7 W1 z" w6 S; v; ^3 i
( s( N) d& I: R/ V. t' _1943年10月王晋接任军长时序列:
5 z8 b7 R7 D$ ^) M8 V军长王晋,副军长林为周,参谋长汤祖坛
* i: Q- e7 N3 r! K骑兵第10师,师长谭辅烈/刘裕经
# @6 q" j. T/ t' Y! X7 d% T9 _' x新编第4师,师长周煦龙/薛敏泉 % ~; W; B) ~5 }6 H3 U3 {3 p, K
暂编第58师,师长叶成(该师1945年6月拨隶新2军) + S! Z2 x5 R/ y
第191师,师长陈希平(该师1945年6月调隶)
  _: \- i! t# H3 N0 {% ]% v' g; k# `6 V
1947年3月整编为第23师时序列:
; i" h8 _% Y  v! T; x师长王晋,副师长林为周/王陵畿,参谋长汤祖坛
% G6 T7 ~  j' P2 x! h整编第191旅,旅长廖凤运 : g6 J6 }; g' W$ c2 o" I' H
新编第4旅,旅长薛敏泉/周嘉彬(该旅1948年9月并入第191师)
' b3 e* t' S  @; B* D整编骑兵第9旅,旅长张凤仪(该旅由骑10师一部与新骑2师改编,1948年8月拨隶新疆警备总司令部) " l1 x5 d! `, Y6 l; n) Y
整编第231旅,旅长田子梅(该旅1947年7月在吐鲁番新建) + H" i* T# P* b# A: _

, q3 k( x1 y' |1948年9月恢复第91军番号、黄祖勋接任军长时序列: 8 M1 l& h3 e+ e8 \  z4 N
军长黄祖勋,副军长廖凤运,参谋长郑壮怀
1 Z6 \% }* a$ _; a! h! S0 n8 h# V第191师,师长廖凤运(兼)(该师1949年5月配属第119军) + w# M" Q1 G/ C3 q# x
第231师,师长田子梅
# m, X8 l  E/ }4 ]6 h8 H: z2 q第246师,师长沈芝生(该师1948年12月在武都新建) / ?  c* _! W1 t& e/ H  R
第191师,师长冯济安(该师1949年8月重建) / d0 X5 b7 ?! X, j) A
1 `7 d: p+ T' j
四、主官简历:   I6 A8 S, L- w' N: ]; i
韩锡侯(1902—?)河北雄县人,字荫五。保定军校第八期、陆军大学将官班甲级第二期毕业。历任第43师参谋处处长、团长、第97师团长、旅长、副师长、师长、第1军军长、第37集团军副总司令、第91军军长、第9军军长、西安防守司令。1946年被撤职。
$ a, P  N' C& w0 E" M6 h8 I' o  u) S# c, J
周士冕(1903—1953)江西永新人,原名周士城,字民铎,号功九。中央军校第一期、陆军大学将官班甲级第二期毕业。历任军校第4期入伍生团区队附、党军第1旅排长、连长、第1师连长、营长、团党代表、新编第1师2旅政治部主任、师政治部主任、教导第1师2旅参谋长、副旅长、第88师268旅代理旅长、第49师副师长、师长、第27军副军长、第167师师长、第36军副军长、第91军军长、第27军军长、西北行营政治部主任、西北战时干部训练团教育长、第10战区政治部主任、联勤总部第7补给区司令、西安绥靖公署政治特派员、西南军政长官公署政治部主任、特别党部书记长。1950年4月在西藏被解放军俘虏,获释后返乡定居。1953年12月25日病逝江西永新。
& ~2 P8 f( @3 T/ @& T. }& }# `+ K  m- h1 z$ }1 e
王晋(1897—?)安徽合肥人,字东垣。保定军校第九期、陆军大学正则班第九期毕业。历任第54师营长、团长、第162旅旅长、师长、第9军代理军长、第91军军长、整编第23师师长、新疆警备副总司令、汉中警备司令、西安绥靖公署高参。 8 T) y! u5 ~* T7 d( v; d4 f
# y4 y4 i! F1 @  q( p
黄祖勋(1900—1958)浙江浦江人,号伯笙。中央军校第二期毕业。历任第1师排长、连长、营长、独立第34旅团长、副旅长、第46师师长、中央军校第7分校学员总队总队长、第27军副军长、第76军副军长、第91军军长。1949年11月在甘肃被俘。




欢迎光临 燃烧的岛群军史学习论坛 (http://www.bikooo.com/)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