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zsh1225 于 2007-6-20 18:33 发表
1战的俄国和41年的苏联可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上。斯大林的野心可是众人届知的。何况,希特勒准备怎样对付苏联,当时连中学生都知道的吧。坐以待毙可不是斯大林的风格哦~~~~~。对芬作战我也参详不透 ...
上次访问 IP: | 85.181.107.241 - 德国 |
原帖由 半日光辉 于 2007-6-21 09:44 发表" Q; _0 W# z* H; u1 ]; ^
别忘记,1920年的时候,在国内形势未定,列宁在世的时候,苏联就像波兰发起了进攻
原帖由 提督的决断 于 2007-6-24 21:36 发表3 u9 ~9 t ?0 M) ^8 q" G, U
明明是波兰趁着俄国内战,各国干涉,也想捞个便宜
结果还是让苏联打到华沙城下了
原帖由 提督的决断 于 2007-6-24 21:36 发表
+ h5 T3 s0 c. {. \6 Y
Z& r( e/ _7 }9 I1 M
明明是波兰趁着俄国内战,各国干涉,也想捞个便宜
结果还是让苏联打到华沙城下了
原帖由 nanjin1937 于 2007-6-26 10:18 发表
就意识形态来讲,斯大林是一定会向德国“输出革命”的!你看他为了攻占柏林,死了35万人可一点都不心疼啊!
原帖由 nanjin1937 于 2007-6-30 14:12 发表' U8 B9 u& h" k( s
朱可夫是听命与斯大林的。错误决策当然要算到斯大林身上呀!
原帖由 nanjin1937 于 2007-7-5 09:12 发表; o' d2 o. t3 e
没有统帅部的授权,朱可夫也象他的德国同行一样,连门口的一个哨兵都无权调动吧!
原帖由 jnzx 于 2007-10-15 11:37 发表
其实英国在二战可以说是输家,但也可以说不是.的确,英国是丢失它的世界帝国.但这个帝国是早在两次大战之前就注定了要丢的,区别只在于丢给谁,以及英国利用这个注定要丢的帝国交换到了多大的好处.事实上从历史结果来看, ...
原帖由 nanjin1937 于 2007-10-24 12:09 发表
轻敌是一方面,希特勒对军事目标{莫斯科}、政治目标{列宁格勒}、经济目标{高加索}的混乱编排致使很多当时的伟大胜利(比如:基辅会战)都埋下了失败地阴影。
原帖由 bcydl0116 于 2007-10-24 17:57 发表1 d+ a# k+ |7 U; ]3 a! W% w2 \
没有必要强调莫斯科会战的结果。开战后苏联的工业中心就东移了,即便德军攻占了莫斯科(所谓的交通枢纽和国家财富的集中地,其实战略意义远比不上顿巴斯的油田),苏联的军事生产能力也不会受到多少影响,T-34的钢铁 ...
原帖由 nanjin1937 于 2007-10-25 09:59 发表/ j; t r3 l4 t4 N7 X
那东西,如果是正宗的话,老贵了!但一分价钱一分货,好的烟斗用起来满屋飘香,回味无穷啊!
原帖由 nanjin1937 于 2007-10-25 09:44 发表: }% P6 [$ l- ^3 J' o9 l' f$ ^
夺取莫斯科是重中之重啊!一旦莫斯科失守,不言而喻红色政权将在地球上褪色。, V( g1 H* Y! c g# [! E/ N
把斯大林赶出欧洲部分,他的统帅部马上分崩离析,反对派肯定追究他肃反扩大化的罪过,24小时内斯大林供认不讳,最高人民权力委员会宣判 ...
原帖由 越骑校尉 于 2007-10-25 21:47 发表
; `$ C# g* ?$ Y1 D
斯大林宁可死在克里姆林宫也不会逃到别的地方被自己人抓起来的。而且即使莫斯科失守,苏联政权崩溃。但“俄罗斯”依然会抵抗着德国军队的。
原帖由 飞龙 于 2007-10-28 21:46 发表
打败一个国家,尤其是大国,最好的办法是从内外同时腐蚀它。一方面施加强大的军事压力,另外从内部扶植其反对势力,培养傀儡和代言人。德国人似乎是一根筋,这方面做得不够。法国的贝当政权也是停战后才逐渐确定,再 ...
欢迎光临 燃烧的岛群军史学习论坛 (http://www.bikooo.com/) | Powered by Discuz! 7.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