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丘吉尔(其实我个人认为他也不是一无是处!) [打印本页]

作者: baoyuxuan    时间: 2007-7-26 19:47     标题: 丘吉尔(其实我个人认为他也不是一无是处!)

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带领英国人民取得反法西斯战争伟大胜利的民族英雄,是与斯大林罗斯福并立的“三巨头”之一,是矗立于世界史册上的一代伟人。
" ^8 X% l7 E& V; |2 o丘吉尔出身于声名显赫的贵族家庭。他的祖先
马尔巴罗公爵是英国历史上的著名军事统帅,是安妮女王统治时期英国政界权倾一时的风云人物;他的父亲伦道夫勋爵是上世纪末英国的杰出政治家,曾任索尔兹伯里内阁的财政大臣。祖先的丰功伟绩、父辈的政治成就以及家族的荣耀和政治传统,无疑对丘吉尔的一生产生了十分巨大的影响,在他成长为英国一代名相的过程中具有关键性作用。他们为丘吉尔提供了学习的榜样,树立了奋斗目标,也培育了他对祖国的历史责任感,成为丘吉尔一生孜孜不倦地追求和建功立业的强大驱动力。- ~* W: i& q; q9 V- U' z
丘吉尔未上过大学,他的渊博知识和多方面才能是经过刻苦自学得来的。他年轻时驻军于
印度南部的班加罗尔,在那里有半年多的时间里他“每天阅读四小时或五小时的历史和哲学著作”。自那以后,丘吉尔从柏拉图吉本、麦考利、叔本华、莱基、马尔萨斯达尔文等著名思想家、哲学家、历史学家和生物学家的著作中吸取了丰富的思想营养。这使他的思想更加深刻,人生信念更加坚定,也使他成长为“我们生活的时代里最杰出和多才多艺的人”。- i- y, N$ P) w0 G0 t2 z: B
丘吉尔的头上戴有许多流光溢彩的桂冠,他是著作等身的作家、辩才无碍的演说家、经邦治国的政治家、战争中的传奇英雄。他一生中写出了26部共45卷(本)专著,几乎每部著作出版后都在英国和世界上引起轰动,获得如潮好评,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在世界各国广为发行,以致《星期日泰晤士报》曾断言:“20世纪很少有人比丘吉尔拿的稿费还多。”1953年,他被授予
诺贝尔文学奖。他在一生中多次经历的议员竞选中,在议会的辩论中,尤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重要时刻,发表了许多富于技巧而且打动人心的演讲,给人们留下了极深的印象。瑞典文学院在授予他诺贝尔文学奖的颁奖词中说:“丘吉尔成熟的演说,目的敏捷准确,内容壮观动人。犹如一股铸造历史环节的力。……丘吉尔在自由和人性尊重的关键时刻的滔滔不绝的演说,却另有一番动人心魄的魔力。也许他自己正是以这伟大的演说,建立了永垂不朽的丰碑。”S·席瓦兹院士在颁奖词中还说,“丘吉尔在政治上和文学上的成就如此之大,……此前从未有过一位领袖人物能两样兼备而且如此杰出。” 8 K+ w9 W, q7 o1 [
的确,为丘吉尔树立了永垂不朽的丰碑的不仅是他的作品和演讲,而且是他作为一个政治家和反法西斯斗士的光辉业绩。他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都当选为议员,曾多次在内阁中担任要职。他经历了许多次政治上的升沉起伏,每次都以不屈不挠的努力,从不畏惧的斗志战胜艰难险阻而达到自己的目的,最终登上了光辉的顶峰,在英国处于历史危机的严峻关头,成为众望所归的政治领袖。连他政治上的对手也说:“丘吉尔是大家一致认为永远不能成为首相的人,可是他同样也是在这危急关头获得大家一致欢迎,认为是唯一可能出任领袖的人。”“人们不能不喜欢他,他的才能与朝气是无与伦比的。”
' l& Y: ~. L! x( \( |5 K) k在通向胜利的漫长岁月里,丘吉尔在其演讲中多次发出战斗到底的誓言,表达了英国人民的心声。他说:“我们将永不停止,永不疲倦,永不让步,全国人民已立誓要负起这一任务:在欧洲扫清纳粹的毒害,把世界从新的黑暗时代中拯救出来。……我们想夺取的是希特勒和希特勒主义的生命和灵魂。仅此而已,别无其他,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丘吉尔在世人心目中已成为英国人民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的集中象征。《星期日泰晤士报》评论说:“今天,温斯顿·丘吉尔不仅是英国精神的化身,而且是我们的坚强领袖。不仅英国人,整个自由世界都对他无比信任。”( c  i* ?; a/ Y# ^% o! v
还值得注意的是,丘吉尔是有名的顽固反共人物。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关键时刻,在处理对
苏联关系问题上,他以一个杰出政治家的巨大勇气和高度灵活性,从英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完成了英国政治和他本人政治生涯中的重大历史性转折,毫不犹豫地与苏联结为盟国,使不同意识形态下的反法西斯力量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结成了统一战线,从而保证了赢得战争的最后胜利。斯大林称赞丘吉尔是“百年才出现一个的人物”。0 k2 _3 p5 g( @( j
此外,丘吉尔还可以称之为预言家、发明家、战略家、外交家。他早在三十年代对未来战争中的一些重大技术发展所作的预见后来都变成了现实;他以超乎寻常的惊人敏感和极大的勇气,冒着和平主义浪潮的巨大压力和“在政治上几乎有被消灭的危险”,一天也不放弃向国人发出预言式的战争警告,使英国人作好了战争来临的精神准备。他在用雷达侦察来袭敌机的方法正式使用前4年就提出对此问题的研究。他因动用海军经费改进和大量建造“陆地行舟”,使轮式装甲汽车演变成为威力巨大的现代坦克而被尊为“坦克之父”。他主持制定了“二战”中的许多战略计划。他亲自着意培育了在当时乃至后来左右世界政治格局的英美关系。总之,丘吉尔是一位人生内涵极为丰富的传奇人物。
编辑词条7 l. y! e2 w) s' O& V1 R
( w6 ^; o7 k8 u$ Q1 L7 X

& f6 g% k$ `' r0 Q- U, `* N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共1条):

·

对本词条发表评论:
& q' x/ D/ t# v# G7 a; o9 t" U   & P5 H8 i: v* a
最多不超过1000字
: p) E6 C$ g3 P3 i( o1 P9 f % e0 {; a8 t0 {5 r2 T- V$ ~

4 c! E/ c; `, s+ a! O8 \6 y) |2 d

返回页首


作者: wang8621    时间: 2007-7-29 22:55

当然不是一无是处咯。。可是为什么二战还没结束,他就被赶下台了呢??
! J  o  Z: ?$ C9 }" R9 y- f
! ?' ]. E1 E0 R- o# x: Z! d不得不说。。。英国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呀。。。
作者: bf109    时间: 2007-7-30 06:59

可能是英国人民本能地意识到,在这场战争中,他们才是得意日之上的第一号大输家吧…………) M- ?# i2 R1 i2 h* N- Z8 E

, o% O+ o2 K8 [1 i' n: i不过接替他的那帮人还不如他,竟然上演军舰被PLA扣押痛打的好戏,所以过了几年又把他选上去了…………
% n5 J) \2 A# U* v. h) b! l
4 f# r6 r% q; v7 n% T/ f8 w% y他一下来,英国人又出了一次丑,可见离开他还不行。
作者: 越骑校尉    时间: 2007-7-30 22:56

老邱当然不是一无是处啦。他的演说才能一点都不亚于希特勒和墨索!假如战争再长一点的话,说不定老邱会成为希特勒那样的独裁者——所以英国人最后还得把他弄下台。
作者: 提督的决断    时间: 2007-8-10 01:45

这张照的像zhukov
作者: 半日光辉    时间: 2007-8-14 22:44

邱老头更多的时候还是起到精神上的作用,当然这种作用大部分是为了他的政治前途服务的,比如面对北非的失败,他就区吹捧隆美尔,捧的希特勒都受不了了
作者: nanjin1937    时间: 2007-10-24 14:24

他还会打毛线活呢!酒量也不错啊!
作者: 越骑校尉    时间: 2007-10-24 22:58

讲到谋略和机变“三巨头”的排名应该是第一斯大林、第二丘吉尔,至于罗斯福排最后 罗斯福的本钱最多、形势条件最好,但抢到手的权益与付出的成本相比反而不及苏、英两国。
作者: starlh    时间: 2007-10-24 23:06

斯大林这个毒蛇~~二战就他抢到的利益最多了~~~~
作者: Ferrero    时间: 2007-10-25 08:42

原帖由 越骑校尉 于 2007-10-24 22:58 发表
2 O% K; a% R" V2 a9 Z讲到谋略和机变“三巨头”的排名应该是第一斯大林、第二丘吉尔,至于罗斯福排最后 罗斯福的本钱最多、形势条件最好,但抢到手的权益与付出的成本相比反而不及苏、英两国。
( s0 }# {( e4 D: x2 t& g
( x' P/ A7 Z: l0 ]( c& x斯大林没别的,就是够狠毒,够残酷,而且是个大独裁者~~~* R. s1 P$ X# H) D6 O3 G

& H. m* v6 g; P不过美国的全球霸权正是通过二战崛起的,最终的最大利益者还是美国吧~~
2 u5 A. h3 g1 I, R9 g+ m
- D& x# _( G1 a3 q0 V[ 本帖最后由 Ferrero 于 2007-10-25 08:43 编辑 ]
作者: nanjin1937    时间: 2007-10-28 16:50

Ferrero兄说的对啊!斯大林的刀快啊!谁不顺眼就搞谁。
3 w& R% T, E1 [' T/ M+ H1 L' N. t/ o
罗斯福能这样嘛!不能。
' B: i. q$ o$ a0 i, K! T* @$ n) s丘吉尔能这样嘛!不能。
3 D% Z9 I& g( o& [- `斯大林能这样嘛!能!没他不能的。' n( p& h- ]1 W% X4 G: i; e4 W# P
6 D* J& Z6 I, r- `
斯大林不这样的话,丘吉尔也就不会有“铁幕”这一说了嘛!
作者: 飞龙    时间: 2007-10-28 17:07

说起三巨头,觉得可以开个帖子仔细说说,作为三巨头之一,如何给自己国家争取最大利益。
6 o# ?- e! x* c
2 A- ~0 d; k9 F# h$ p老邱与纳粹斗争到底的底线是不会动摇的,在这个底线之上他做的动作也是为了最大限度维护大英帝国的利益。比如先从北非登陆,巩固埃及,排挤法国传统势力。比如积极鼓动登陆巴尔干,截断俄国人对巴尔干和土耳其的影响。只是三大国里他的实力最弱,想到做不到。。。。
作者: wang8621    时间: 2007-10-28 17:14

斯大林的手段,我认为古代最残酷的暴君不过如此。但是他居然能让一个工业基础极差的农奴国二十年里成为一个世界第二大的工业国。。/ {2 \4 C% f7 J. g
+ |, x* L3 I5 g6 n' U, d5 g0 c
几乎是花了20年时间完成了美国一百多年做的事情。。拔苗助张的事情居然能够获得如此的成功。。。不得不讨论一下斯大林的模式是不是有其独到之处啊!
- r; ?  D, e/ T0 h/ _& O# j7 J
* d% D  x8 a$ p0 k2 ~3 @! @+ b这里几个大大不妨讨论一下这种完全超出了自然规律的事件。。
作者: Ferrero    时间: 2007-10-28 18:00

原帖由 wang8621 于 2007-10-28 17:14 发表
8 z7 N- H. h5 b4 D/ z0 W2 k: z0 B斯大林的手段,我认为古代最残酷的暴君不过如此。但是他居然能让一个工业基础极差的农奴国二十年里成为一个世界第二大的工业国。。
) ]& \6 H7 k* f: G2 o1 r
6 N7 B3 C" R3 h$ s几乎是花了20年时间完成了美国一百多年做的事情。。拔苗助张的事情居然能够获得 ...
& y* ^/ k3 d& D" O3 j9 v" n; X% z  E) J7 }
苏联的工业基础是在列宁手里打出来的,斯大林只不过是继承而已~~~
作者: hyyy    时间: 2007-10-28 20:14

斯大林的模式是不是有其独到之处啊!
& l3 r5 a/ A& A3 R* C! C9 I这是必然的,在困境中集中力量办大事,当然起效快,就好比从40分进步到60分和60分进步到80分的区别.
作者: hyyy    时间: 2007-10-28 20:15

集中全国之力,是斯大林政权的法宝,价值观中的国家和公共利益高于一切,要求民众不惜一切代价,利用一切资源完成目标.因为没有,也不允许有选择和个人意志了.............
作者: 越骑校尉    时间: 2007-10-28 20:19

美国在内战后20年的发展也是相当巨大的。只不过要赶上下一场战争需要等半个世纪而已。
$ m3 R4 J8 g1 R3 C5 f7 @, ~- Y' y0 A7 V而苏联(俄罗斯)在内战后赶上下一场战争却不到20年。
作者: xuanyuan    时间: 2007-10-28 20:39

没有30年代的经济危机,苏联的建设是不可想象的,在此期间,资本世界无暇顾及对共产主义的封锁,大量西方过量的生产力和技术被以低廉的价格出口到苏联,危机刚刚缓解,以小胡子为代表的一干人又成功吸引了世界的眼球,苏联整整获得了10年的绝佳发展机遇,当然,其本身特殊的国情和政体也起到关键的配合作用
作者: Ferrero    时间: 2007-10-29 10:05

楼上说的不错,但苏联那样的发展体制注定了不可能获得长远的优势,到了一定历史阶段,那些曾经的优势就会转化为绊脚石.....
作者: nanjin1937    时间: 2007-10-29 10:42

去访问以下苏联的“劳动营”,数数有多少。这就是苏联的原始积累啊!
作者: Ferrero    时间: 2007-10-29 10:45

劳动改造嘛,把囚犯当免费苦力使用是苏联及许多红色国家的搞法,反正在讲究根红苗正的红色国家里,囚犯根本不算是完整的人......
作者: nanjin1937    时间: 2007-10-29 10:54

是“劳动营”啊!
作者: Ferrero    时间: 2007-10-29 10:56

原帖由 nanjin1937 于 2007-10-29 10:54 发表
+ X  Y5 d2 {  r. H' E: N是“劳动营”啊!
3 T6 Q0 Z3 L% y% I5 B

' ^' y+ V+ X: j  E; G在偶的印象中,毛子们的劳动营和劳改营没什么根本区别的说......
作者: nanjin1937    时间: 2007-10-29 11:18

进去的人的成份有区别啊
作者: Ferrero    时间: 2007-10-29 11:22

从根本上来说不都是国家为了赚取劳动力而实施强制劳动的地方.....
作者: wang8621    时间: 2007-10-29 11:35

如果说,强迫劳动,无偿大量占有人民劳动果实,集中力量发展工业就能实现从农奴国到工业强国的变化..2 Z0 M* H7 X. U4 c5 p

0 W8 ^# K+ @4 D. b/ g1 K$ H那么为什么东欧这些国家不行呢? 中国也是搞斯大林模式,为什么没有象苏联一样搞成超英赶美呢?
3 p% ?$ m5 e" s6 J# Y5 w" j2 J" _# }8 T4 F
为什么从苏联以后,任何一个共产主义国家想复制斯大林的道路,最后都很快失败了呢?
作者: nanjin1937    时间: 2007-10-29 12:01

斯大林的残忍是他们无法想象的啊
作者: Ferrero    时间: 2007-10-29 12:29

偶还是要强调,苏联的强大基础是列宁打下的,斯大林只不过是继承和发展......' W/ a- S: S/ E) \
  T* T  F" C4 s$ q
PS:其实感觉列宁的民主思想也还比较浓厚,不过被后来的接班人们发展成了绝对的专制独裁.....
作者: xuanyuan    时间: 2007-10-29 12:55

一个在经济建设还未开始就死去的人,能打下建设的基础么?列宁的在经济领域最大的贡献,新经济政策(其实也不是他的创造)早在20年代中期就被彻底抛弃,中间历经多次斗争,到20年代末期斯大林主义成型时,列宁的影响早已消失无踪,除了在官样文章中被提及以外,30年代以后的苏联政权中还真难找到什么列宁的东西出来4 f6 W9 L7 u: Z. [: I. C4 Z

, A5 Q0 ?, z- X- {, \7 f列宁的所谓民主作风,既是苏俄建国初期,党内权利分散,没有绝对核心的真实情况的反映,也表现出他作为一个优秀的革命运动领导人,在革命建设以及党内斗争上能力的相对不足,在其生命结束前,他实际上已经被斯大林架空起来,没有独立掌握政权的能力,对于苏俄那样政权,不管对于国家意味什么,为了自身发展的需要,出现如斯大林一样的铁腕政治人物是必须的,这也被20年代后期的斗争历史所验证1 A: R7 P+ O# J% J6 A2 Q
( Y# C4 q7 z1 c3 F$ _& }" Z9 }
从宣传上看,列宁和后来的基洛夫一样都是作为苏联集权统治的“反面典型”而被塑造出来的,从根本上讲,这样集权政权中的所谓“好人”只是大众的美好愿望的一个载体而已
作者: nanjin1937    时间: 2007-10-29 13:00

他们在他们的人民心目中也只是——“新沙皇”
作者: Ferrero    时间: 2007-10-29 13:50

原帖由 xuanyuan 于 2007-10-29 12:55 发表
/ E' @5 Y$ T* i3 n# Z- j. T" W一个在经济建设还未开始就死去的人,能打下建设的基础么?列宁的在经济领域最大的贡献,新经济政策(其实也不是他的创造)早在20年代中期就被彻底抛弃,中间历经多次斗争,到20年代末期斯大林主义成型时,列宁的影响 ...
. ]) i9 O$ u' Q# t/ p$ P  Q/ d$ @
& k6 N0 s; w. g) @! O8 R$ W3 c" j
个人还是认同阁下的观点,但对于斯大林的统治手段是否必须来说,还是存有看法,或许对于统治阶级的苏共的确是必须,类似的政权有一个共性就是不搞独裁就根本无法维持统治,但对于长远发展和国民来说并不见得就是好东西鸟....
作者: 飞龙    时间: 2007-10-29 16:25

为什么都喜欢往苏联身上扯,几乎每个帖子都会扯掉苏联....
作者: Ferrero    时间: 2007-10-29 18:01

说明坛子里的家伙们大多对苏联抱有怨念啊........
作者: 越骑校尉    时间: 2007-10-29 18:19

原帖由 wang8621 于 2007-10-29 11:35 发表
' ^3 W4 W- j8 T5 ]如果说,强迫劳动,无偿大量占有人民劳动果实,集中力量发展工业就能实现从农奴国到工业强国的变化.., f! w5 b- O8 `% M4 t5 |. R6 ^
" U8 J& x) F! z$ P% G
那么为什么东欧这些国家不行呢? 中国也是搞斯大林模式,为什么没有象苏联一样搞成超英赶美呢?
6 _/ i) t# D4 l' m# r
+ C. c7 J, Y0 w3 P) _# k为什么从苏联以后 ...
6 f9 Z3 j- \8 V5 b不是所有的国家都像苏联那样国土广大、人口众多、资源丰富的。中国的地盘和人口跟苏联有得一拼,但自然资源远远不如苏联。
作者: brokos    时间: 2007-10-29 23:04

原帖由 越骑校尉 于 2007-10-29 18:19 发表
7 \! Y5 |7 l4 I0 v& B+ F7 i% H6 J# o0 B+ s1 F  J% t$ l, J8 {. n
不是所有的国家都像苏联那样国土广大、人口众多、资源丰富的。中国的地盘和人口跟苏联有得一拼,但自然资源远远不如苏联。
( c4 I2 z$ }2 X/ M' @6 P( G! c! K5 ~* D; l5 p# Q8 y
工业基础啊8 P7 W* a) C% ~4 h+ u0 u* s! g
资源好歹还可以贸易,但是没有工业...
作者: Ferrero    时间: 2007-10-30 18:13

原帖由 brokos 于 2007-10-29 23:04 发表 . J8 L/ v- X5 F* |3 v+ e

$ s+ I. p! X0 @- M9 p6 H
* V; I' M% Y0 \, Q工业基础啊
  P9 j) e7 g+ Z2 V* |+ v资源好歹还可以贸易,但是没有工业...
6 G; \3 d( j" [6 i& p/ ~

( Z/ Z$ \( t/ H, m3 D( v7 W这是个很大的因素,彼得大帝和叶卡捷林娜女皇的努力还是让俄国的工业有了相当的基础,这点不容否定~~
作者: wang8621    时间: 2007-10-30 18:15

那时候有工业吗??比铁匠铺规模大不了多少。。
作者: Ferrero    时间: 2007-10-30 18:27

原帖由 wang8621 于 2007-10-30 18:15 发表
3 ]( K3 q+ r* g2 d4 {8 [那时候有工业吗??比铁匠铺规模大不了多少。。
8 y; g$ J$ y4 j* K" }6 S0 y0 r/ L$ E5 W
& H* v9 p) d' f请阁下去研究下彼得大帝时代欧洲各国,尤其是西欧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就明白了......
3 S8 U/ F9 n! g$ x: }  B9 f1 `
: I% R/ V9 W. s$ x( r当然,如果一定要把瓦特蒸汽机发明后的工业才算做工业的话,那偶米话说....
作者: brokos    时间: 2007-10-31 12:38

原帖由 wang8621 于 2007-10-30 18:15 发表 2 k* i6 B* s0 V# D2 C
那时候有工业吗??比铁匠铺规模大不了多少。。
* O1 J0 W% I+ ?( ]5 F; F8 ]- I% \- F3 X  V6 h& O, m
那也不是中国的纱厂可以比的
作者: 越骑校尉    时间: 2007-11-1 22:46

原帖由 brokos 于 2007-10-29 23:04 发表
% F( O& V$ o' q  Q6 x% X
, S4 t$ t! z" ], ~
* o* b. T+ _0 M6 V9 J) u工业基础啊3 o6 M6 T- `# R. B) Q( ?
资源好歹还可以贸易,但是没有工业...
6 y3 g' e& ]7 @9 d# k2 }9 c有资源还怕没工业吗 。不断的堆资源(尤其是煤炭、石油和钢铁),再烂的工业也能建立起来。更何况是像苏联那样的“举国体制”。一旦定了方向就不惜代价“大干快上”了
作者: nanjin1937    时间: 2007-11-2 12:34

一切都是为所在阶级服务的!
作者: Ferrero    时间: 2007-11-2 16:42

原帖由 越骑校尉 于 2007-11-1 22:46 发表 & ^7 z, t9 j- D  ~
/ o6 `  e& Y0 D* B. e' u
有资源还怕没工业吗 。不断的堆资源(尤其是煤炭、石油和钢铁),再烂的工业也能建立起来。更何况是像苏联那样的“举国体制”。一旦定了方向就不惜代价“大干快上”了
! q# N: J5 W" P( @1 \

, C7 G, s/ Z# y& G' G  F: R别忘了还要有科学和高效的管理和引导机制,像大跃进那样蛮干也搞不出什么真正有用的东西来~~
作者: Ferrero    时间: 2007-11-2 16:43

原帖由 nanjin1937 于 2007-11-2 12:34 发表
+ G9 v: {% \/ U, P) E  X. L: y, S- P& j一切都是为所在阶级服务的!
: X$ e- C7 J7 j7 k2 O: {3 E

; T: r1 I% J4 ^- `. H( k& d; b9 U6 ?某党统治的社会一向都是阶级分明的社会嘛.....
作者: nanjin1937    时间: 2007-11-3 08:54

原帖由 飞龙 于 2007-10-29 16:25 发表 2 y$ x9 z3 d- z
为什么都喜欢往苏联身上扯,几乎每个帖子都会扯掉苏联....
) U2 @- j7 k1 V! ~- i# v- u1 i

$ ?' n4 u2 x6 }+ ^5 |2 q  v- c# Q) Z) }3 ]: m, @/ k  t- K2 y
1 |0 S, J2 }+ U$ ?0 `
因为苏联(帝俄)欺辱我国最甚!
作者: wang8621    时间: 2007-11-6 09:17

原帖由 nanjin1937 于 2007-11-3 08:54 发表 + b. V. v. K3 u# S; n3 `

5 L* T  l5 B, j) x' E, u0 a, R* @6 V' B$ v

" |0 ~* x+ G; B, Z7 v5 z
; `: A" F4 N' D& I因为苏联(帝俄)欺辱我国最甚!
8 ^5 [" G6 q# @0 |
5 I+ }. j+ w7 v5 E
晕。。。帝俄(苏联)欺辱最甚的怎么轮的上我国。。。。排在我国前面的苦主一大堆呢。。。
作者: luckpanzer    时间: 2007-11-6 12:21

这个论坛是政治论坛了?还是你们谁觉得讨论丘吉尔就必须连带说说苏联的政治制度?或者说你们觉得都能把政治本身说得很明白?# v6 }# w* n: \4 D$ D
" }! N) N- u. R2 p2 a
把某种政治体制和独裁联系起来本身就是很无厘头了,再加上谈论政治掺加太多的主观意识,这不是讨论了,这是胡喷。站长想想这帖子转什么板块吧
作者: Ferrero    时间: 2007-11-6 12:22

偶是带个头把帖子导回去吧....
6 ?$ [" z  v9 w; ~3 G3 J
- E/ }  z$ N: k/ \  \; X丘吉尔在战争所体现的决断力和强硬态度还是非常及时地把英国导向了正确的战争方向,这点是大家应该肯定的~~3 C, z3 w2 Q0 T) ^' _5 u, N

$ N2 p5 i3 w* y: @4 ?战时领袖需要相当程度的铁碗才能使国家机器在战争中充分的运转起来,战场形势瞬息万变,没那么多时间给议会去吵架~~
作者: Ferrero    时间: 2007-11-6 12:24

原帖由 luckpanzer 于 2007-11-6 12:21 发表 # ~# o3 F* T0 M7 K; ~
把某种政治体制和独裁联系起来本身就是很无厘头了,再加上谈论政治掺加太多的主观意识 ...
5 j$ D2 W& f, q1 y- F
! h1 K1 U$ Y4 T/ C$ N# u' i8 z个人认为这"某种政治体制"本就是独裁的温床,权力过分集中而失去制约必然产生独裁~~
作者: luckpanzer    时间: 2007-11-6 16:41

其实政治本身就是在民主与集权之间不断摇摆以获得某个平衡点的游戏,不同时期不同环境下的平衡点不同。否则很难解释民主体制下出现的独裁者,就如希特勒。而现代社会从民选政体中产生的独裁者也有。
6 a" J3 ?* y* `! |8 ~! Y另一方面,最民主的政治制度也有相关手段来确保最高行政长官的行政权力和地位。否则我们就不会听到“否决”“解散议会”这些名词了。毕竟我们都知道,纯粹的民主往往会和低效率联系在一起。对了,小布什否决人体克隆研究经费的那个事我是绝对支持的。
作者: 飞龙    时间: 2007-11-6 16:57

下次再出现违规贴内容麻烦版主编辑了吧
作者: wang8621    时间: 2007-11-6 18:17

咱们还是别说德先生和赛先生了!!; }0 d: H, E" y+ N9 A0 w

% ~! A! H1 o6 W6 C, b% W, m6 a9 y“无畏的战士并不拒绝掩护”有些东西是要讲策略的!!得有戈尔巴乔夫那种几十年忍下去的本事。。。
作者: nanjin1937    时间: 2007-11-7 09:52

戈尔巴乔夫在苏联解体的前晚在与叶利钦讨论啥,诸位可有人知道?




欢迎光临 燃烧的岛群军史学习论坛 (http://www.bikooo.com/)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