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转贴] 无敌的意大利军队:50万人被5万人追着打 [打印本页]

作者: narita    时间: 2008-1-7 08:10     标题: 无敌的意大利军队:50万人被5万人追着打

转:www.6park.com
9 a% v" I/ ?0 {, s% u' H9 Y# J" L$ L) G8 ?; q
说到非洲战场,首先想到的肯定是德国的隆美尔元帅和他的非洲军团,他们的北非的战斗已经成为战争史上的传奇,想比之下,在德国介入以前的意大利人和英国的战斗却似乎已经被人遗忘了,像英国战史家李德·哈特所写的二战史对这些战斗也是一笔带过,我也从昨天在旧书市场里翻出来的破书里面才了解到里面的一些内容的。4 w9 ~" s1 }3 r7 b/ C! X: A7 Y/ ?% @

, Z- {4 ?3 V" M2 C; i7 P意大利虽然是资本主义的发源地,但由于国内长期的分裂使他在欧洲中一直处与落后的地位,但在侵略野心的驱使下,这个国家也加入了侵略非洲的行列。
- i6 A# }. y& v, O
2 \% E2 x1 V- E9 c2 w( q( h2 `1869年苏伊士运河还通后,意大利便开始在非洲进行扩张,16年后,马萨瓦被占领,同时意属索马里也慢慢发展起来,而在这两块殖民地中间的埃塞俄比亚自然也成为了意大利的下一个目标。但意大利却在随后的阿杜瓦战役中遭到了可耻的失败,侵略军全军尽墨,当时的意大利首相克里斯皮也被迫下台。8 U2 `) e2 V* \1 X/ H7 f! ]' x% b( H, _
: K  C/ I0 {/ s+ G  h: P
但随着全球政局的变化,在1911年,当时的英国和法国为了拉拢意大利便把的波黎里和昔兰尼加划做为意大利的势力范围,在一战结束后,这片土地就更名为现在的利比亚。当墨索里尼上台后,意大利又出兵占领了埃塞俄比亚。看起来意大利的东非帝国之梦快要实现了,但随后的二战很快就打碎了墨索里尼迷梦。
* |( b; o9 h) K; ~, l* l1 ^+ g
' j8 U1 a9 l: k; n& u二战开始时意大利在非洲的部队在埃塞俄比亚和厄立特里亚有约22万人,司令为奥斯塔公爵。而在北非另有25万人左右的军队集团,分为两个集团军。在西边,面对法属突尼斯方向的的黎波利塔尼亚,是第五集团军,辖第10军(第25博洛尼亚步兵师,第55萨沃纳步兵师,第60萨布拉查半摩托化步兵师)、第20军(第27布雷西亚步兵师,第61锡耶纳步兵师和第17帕维亚半摩托化步兵师)、第23军(辖第2利比亚师,第1黑衫师。在东边,面对埃及方向的昔兰尼加,集结了第十集团军,辖第21军(第62马尔马利卡步兵师,第63塞利内步兵师)、第22军(第64康坦扎罗步兵师,第1利比亚师,第4黑衫师)。此外还拥有七个土著营和两个伞兵营的部队以及“利比亚”坦克群。司令为巴尔波元帅,但这个倒霉的家伙在座飞机上任途中竟然被自己人的高射炮击落毙命,格拉齐亚尼元帅接替了他的职务。5 h$ D2 X9 ]% R( T/ E- ^; f, a$ Q
1 W5 j+ G8 i' p+ g3 Z9 E. {/ C
而相比之下英军的兵力却级为薄弱,英军司令韦维尔手下只有第七装甲师,第四印度师的三分之二,新西兰师的三分之一,另外还有14个英国营和两个皇家炮兵团,总兵力有5万人左右,他们是处在意大利军队的两面包围之中,而且当时的局势也不允许英国向非洲增兵。
' A0 E1 v5 s( j* o0 \
! s' O0 k2 [, ~) p0 M8 \  e- x/ m但战争的进展却让所以的人都难以置信,1940年9月13日,墨索里尼命令格拉齐亚尼元帅,以第10集团军共7个师的兵力向埃及发起进攻。但英军一次出人意料的反击成功阻止了意大利人的前进,并为他们的后撤赢的了时间。而格拉齐亚尼这位熟悉沙漠战争的元帅在深如埃及约60英里后却因为后勤问题停止了前进。(格拉齐亚尼曾经镇压过利比亚的游击队,对与在沙漠中战斗他还是较有经验的)。 & M. F! T* C! K4 e: ]5 h
+ [- G4 d! ?4 a/ v- ?4 ?. u, h
12月6日,得了增援的2.5万名英军从驻地出发,到9日拂晓,西迪巴拉尼战役正式开始,双方爆发了第一次坦克交战,意大利的薄皮坦克在英国的马蒂尔达面前不堪一击,但在尼贝瓦意大利军队进行了极为顽强的反抗,师团长马利蒂将军身先士卒,在他阵亡后意大利士兵们仍然顽强地抵抗着英军的进攻,但由于是仓促应战加上装甲方面的绝对劣势,到傍晚时分,英军还是占领了整个阵地,同时第七装甲旅从西面切断了沿地中海的公路,10日凌晨,英军在舰炮的火力支援下向西迪巴拉尼发起了进攻,这时的意大利人仿佛已经失去了抵抗的勇气,战斗在10点就结束了,用英国人的话来说“被俘虏的意大利人占了有200多英亩的土地,以至与他们根本无法点清俘虏的人数”。 0 |" H. Q1 U6 {7 L
紧接着,韦维尔又将第16步兵师和第6澳大利亚师投入了追击,第四和第五印度师也很快加入了追击的行列,意大利人则是兵败如山倒,到12月15日结实,英军已经俘虏了3.8万名意大利人,而他们的损失则是:阵亡133人,受伤387人,失踪8人……
, Y/ a! C4 L: q& x* ]  v) q
) G! P7 Q+ u! A- c在41年4日,英军一路冲到了巴迪尔亚,5日,巴迪尔亚投降,俘敌45000人,缴获大炮462门,第二天,英军包围了托卜鲁克,战斗一直持续到1月22日,3万名意大利士兵交出了手中的武器,缴获大炮236门。
& D3 H  [( }- w0 Z$ m: `" q; {% f4 Z" n8 }' n
就这样,韦维尔将军指挥的英联邦军队在6个星期里前进了200公里,攻占了两座港口,俘虏了113000名敌人,缴获845门火炮,摧毁380辆轻型和中型坦克。英军还摧毁了意大利564架飞机中的200架。英国方面则损失了80%的车辆,所有的步兵坦克及大部分的轻型和巡洋坦克。人员的损失为2000 人,至此,意大利在北非已经是溃不成军了, q& L2 W' x5 a; b9 T
+ `% _. B! N; R
[ 本帖最后由 narita 于 2008-1-7 03:13 编辑 ]
作者: narita    时间: 2008-1-7 08:12

而在东非,1941年1月,普拉特将军,率领英印第4、第5师向卡萨拉的意军发起了猛攻并在19日占领了这座城市。同时在埃塞俄比亚还爆发了在英国人支持下的武装起义,在2月14日,英军在没有抵抗的情况下进入了基斯马尤,25日英军占领了摩加迪沙,缴获了包括40万加仑汽油在内的物资,到3月17日,意属索马里全部光复。在埃塞俄比亚的克伦,英军遭到了顽强的抵抗,在付出3000人伤亡的代价后才攻克了克伦,俘虏一万余人。同时另一支英联邦的小部队在一次突击中以135人死亡的代价俘虏了奥斯塔公爵和他手下的五万名士兵。意大利失去了在东非的所有殖民地。; {  M( u+ K( a- }* _3 Q

8 x9 l8 ^) S+ h* J5 T1 T1941年2月12日,隆美尔来到了的波黎里。
& _& i, {9 z  j! C0 R3 h( t6 l" l" W3 Y+ |# \0 C" \7 B
意大利在拥有绝对优势兵力的情况下竟然败的如此之惨,虽然看起来有些不可思议,但深究下去的话就会发现这是有着深刻的原因的。
" x2 r" r$ V+ C- @# v: |' n, A" g
8 {9 u, e, G# c* B: d- e8 h首先是战略上的两线作战问题,在英国人发起攻击的时候墨索里尼却在准备进攻希腊,他在边境上集结了37个师的兵力其中包括三个摩托化步兵师,两个装甲师,三个快速师及战斗力强的几个步兵师,以及30000多辆摩托车辆,这绝对是个令人匪夷所思的决定,把大量的机械化部队投如到多山的希腊战场,而在北非不要说是坦克,连汽车的数量也是严重不足。而在希腊的失败又使他无法增援北非。
# \4 P' T& g8 O* q; J- a9 H& c% J/ h5 U( T4 E+ c
其次在北非的士兵素质也相当的低下,两个集团军共拥有13个师17万人,但这些部队的实力参差不齐。黑衫师只有8000余人,而利比亚师里的大量土著兵员战斗力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这些部队只有两个半摩托化师和坦克部队拥有任何值得一提的机动能力,而其他的步兵由于长期和游击队作战(其实说是扫荡更合适点)平时疏与训练,已经根本不适应正规作战。而且由于殖民地的重点是在的黎波利方向,而且埃及和利比亚之间存在大量的沙漠地带,所以驻守西边的意大利军要大大强于东边的军队集团,而机动力极差的意大利人自然无法快速地调动军队,而这在沙漠作战中机会是致命的。如果在考虑上意大利军队的士气,那他们的战斗力和战斗意志实在是低的难以置信。% \0 K1 ^9 [: }' w3 L

, W# }, v, }) b装备同样也是个问题,在北非的很多战斗中,舰炮火力能够彻底摧毁意大利人的阵地和他们的意志,而英国人还能利用海路在意大利人的后面进行登陆,而在陆地上意大利的L.3/35根本无法与英国的马蒂尔达对抗(就连后来的隆美尔也吃尽了这种坦克的苦头,后来还是用88炮解决了问题)。火炮方面,意大利当时甚至还装备着上个世纪的火炮,当时每个英国步兵师有75门25磅炮,而意大利师只有24门75毫米炮和12门100毫米炮。8 c; ?9 l1 R0 W* m% r5 q& X/ E
; w% j4 q# [/ D% H
以上种种因素的结合,最后使英国人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
作者: linjing1978    时间: 2008-1-7 08:38

正常现象。二战4大怪:抗独拒露大波波,百战百胜意大利,爱好和平独独国,防守专家高卢鸡。
作者: 半日光辉    时间: 2008-1-7 15:49

我始终认为我们没有必要对意大利军队的战斗力和战斗精神去大惊小怪,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例子也还是有的,甚至不乏失败的多数还是有战斗意志的。
6 C: {% j' A6 [) w/ U意大利的问题很多,薄弱的工业,没有突出的装备,训练质量的低劣。不过我觉得更重要的是意大利人不想打仗,他们相对于打仗,似乎更加热爱和平的生活,哪怕是战俘营的和平。  R, W, }: Z- l
所以我倒是很欣赏意大利人的这种态度,如果大家都是这种态度,还有什么事情需要打个你死我活来争夺呢?
作者: 一身轻松    时间: 2008-1-7 16:13

意大利也不是没创造过正面的战争奇迹的啊~~比如丕林海战~~~
作者: 征服者威廉    时间: 2008-1-7 17:00

感觉意大利陆军的精华似乎都在克伦战役丢光了
作者: ju-87stuka    时间: 2008-1-9 00:23

意大利军队只配对付埃塞俄比亚的土著人,对英国人可就不在同一水平了
作者: 一身轻松    时间: 2008-1-9 09:55

原帖由 ju-87stuka 于 2008-1-9 00:23 发表
: W- r- j% v8 s5 w+ V5 ]意大利军队只配对付埃塞俄比亚的土著人,对英国人可就不在同一水平了
8 ?$ F+ e- X7 Q0 q5 f' F
一艘不能下潜、没有鱼雷、只有1门100毫米炮的意大利潜艇独自对付3艘英国驱逐舰加2艘炮艇,最后干掉了1艘驱逐舰加1艘炮艇,重伤另2艘~~
9 E! g. b+ H: V
; |. r9 J% L  E8 I# r. o  W这种水平,英国人确实比不了~~
作者: hyyy    时间: 2008-1-9 10:36

7楼的你讽刺意大利人的背后想说什么,偶都知道,如果是,劝你不要在这里发挥了.....
作者: ju-87stuka    时间: 2008-1-13 16:22

看来这里不太民主啊,说两句就有这么大反应的
作者: hyyy    时间: 2008-1-13 17:19

你只要对你自己的言论负责就行,我们这里明主的很........新人说话前也请先考证下再说.
作者: vassiliev    时间: 2008-1-18 16:29

对英美开战从来就不符合意大利人民和军队的意愿,不过他们还是硬着头皮打了,考虑到他们糟糕的装备、后勤、组织指挥能力,能打成现实中那个样子已经非常不容易了。
3 g8 v! g4 F+ v8 h( ]
7 r- ?3 x1 G' z3 t! x要嘲笑他们,德国人、俄国人、美国人、英国人甚至日本人都有资格,不过,考虑到直到1944年还能上演千里大溃退闹剧的中国军队的表现,国人还是歇歇吧,我们没资格。
作者: 飞龙    时间: 2008-1-18 18:02

意大利人懒散惯了,对抢钱抢粮抢地盘没有兴趣....
作者: reninhat    时间: 2008-1-18 19:06

一个国家的战斗力,从他的公交系统准点率就可以看出来。
( I7 w- j9 z( a2 L# P8 O我去过很多国家,日本德国是最准时的。
/ F5 i1 [5 q& ^; [4 I+ h' S8 o意大利 ,有车就上就行了。
作者: 半日光辉    时间: 2008-1-18 21:13

日本没去过,德国确实很准,特别是火车站,都能对表了。, ~0 D$ O/ ]% m- k
我一直是这个观点,嘲笑二战中的意大利人,我们没有资格,特别是现在这些80后的粪青,更加没有资格。
作者: shaoyork    时间: 2008-1-19 11:32

墨索里尼对手下的将军们的不信任和他喜欢遥控指挥战争是失败的一个主因
作者: brokos    时间: 2008-1-20 18:50

现在意大利的军队怎样?
作者: wang8621    时间: 2008-1-24 14:17

很明显,楼主看了太多不严肃的历史书。。
7 C2 W3 B9 l5 m) F: a
& c4 s1 F) \& ^; g意大利并不缺乏勇敢的士兵,也有不错的军官。。  u5 K( \4 Q$ O" y+ h6 N+ [' \! ~  b

' u' Y9 f/ A* x, g, {2 m主要是领袖大人根本没有好好的武装意大利军队,武器燃料,训练都还没有准备好就发动对英法的大规模战争。。
: `3 a( G6 \! _" Z) H% J1 a, r% l$ ?$ G  D
假如晚半年到一年发动战争,意大利军队多半就是另一种表现了。。
作者: 半日光辉    时间: 2008-1-24 14:27

所以扯个题外话,玩HOI的时候,除开选德国,chc,美国等之外,轴心的第2选择就是意大利了,实际上很好yy的
作者: nanjin1937    时间: 2008-1-24 15:03

曾听说墨索里尼为扩编陆军将每各陆军师从3个步兵团改成2个步兵团,这样扩编出60 个陆军师,用这样的陆军师编制去跟正常编制的敌人交锋,无疑于以卵击石嘛!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啊?望高人能指点迷津。
作者: 曲终人散    时间: 2008-1-25 04:22

原帖由 <i>vassiliev</i> 于 2008-1-18 16:29 发表 <a href="http://www.biku.net/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63156&ptid=5802" target="_blank"><img src="http://www.biku.net/images/common/back.gif"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attachimg(this, 'load')" alt="" /></a><br />
! E0 e- B$ O( ~对英美开战从来就不符合意大利人民和军队的意愿,不过他们还是硬着头皮打了,考虑到他们糟糕的装备、后勤、组织指挥能力,能打成现实中那个样子已经非常不容易了。<br />
$ N. W  T+ [+ B/ F8 S5 O& P' ^<br />6 h( Z) |: X$ S- F" n5 c2 I6 a
要嘲笑他们,德国人、俄国人、美国人、英国人甚 ...
<br />
( m1 w" l7 Y/ v- O: p# R
2 k5 O1 K+ L) ]1 T+ K2 \' }就是啊,先回家背条约去吧
作者: brokos    时间: 2008-1-27 14:09

如果扯HOI2,轴心的不二选择是美国,拼命拉右翼专制就能和德国穿一条裤子,拿下加拿大,东南亚,印度
作者: 半日光辉    时间: 2008-1-27 14:58

其实用美国没啥意思了都。
作者: vassiliev    时间: 2008-1-30 16:40

原帖由 nanjin1937 于 2008-1-24 15:03 发表
* m+ G0 s+ H$ p, g  a曾听说墨索里尼为扩编陆军将每各陆军师从3个步兵团改成2个步兵团,这样扩编出60 个陆军师,用这样的陆军师编制去跟正常编制的敌人交锋,无疑于以卵击石嘛!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啊?望高人能指点迷津。
6 t3 h4 u; ~. X$ b5 R7 E3 s7 }) Z某些情况下,减小编制有利于兵力部署的灵活性,一切从实用出发。
* K) E5 l: M$ e& ~  G0 p$ L& T% G( R
譬如德国,德军的山地师就是两团六营制的,从1943年起,德军所有步兵师属步兵团都减少了一个营,也就是每个师下辖步兵营减少为七个(包括师直属轻步兵营一个),实际就相当于每师减少一个步兵团。
  Y' D/ Y$ O8 R5 I2 \
& m& D, F; X. `* C! C" |再如苏联,战争后期人力不足的情况下,苏军步兵师就有两团四营这样的小编制,此类步兵师就是满员也不过四千多人,比意大利简编步兵师的人数还少。' R: s$ {) z1 J* T* j8 O" l
7 a! Y' @/ y" R5 g
德军和苏军如此编制的目的,都在于用较少的人力发挥较多的火力,至于意大利军队这么改编的目的,没有资料也不好说。而美军战前把四团制师改编成三团制师,目的也是减少人力发扬火力提高编制灵活性。
作者: Captain    时间: 2008-2-9 19:30

还是那句话:不要借意大利抬高某某国,其实真相是他们不想打仗,装备很差。。。
作者: bbxiongmous    时间: 2008-4-18 14:32

意大利军根本就不想打仗。 墨索里尼根本就没有希特列那样的影响力和感染力。现在的游戏中都处处贬低意大利和法国,像闪电战。。
$ b- g0 H* ~3 h: L# Z! `( i7 U4 M法国在当时还是被成为欧洲第一陆军,确实,没有适应新的作战方式,但是,怎么说,战斗力也不至于那些游戏里那么弱吧。
作者: 阿贝鲁    时间: 2008-4-27 01:07

平时生活条件优越,为什么要去打仗?没有人想死啊。这个说明意大利人大部分受过良好的教育。
作者: brokos    时间: 2008-4-28 15:30

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大部分没拉去当兵
作者: kevinyac    时间: 2008-8-26 16:35

这里原来还有陆战的贴。。。挖一下坟。  C' h) }% E4 |& o- z
2 Q; Z! |6 N: |' Q
那些鄙视意大利人而想抬高某国在北非作用的人,建议去详细读一下关于北非的文章,战艺和SC上大把,看看英国人和你们崇拜的那个国家的人怎么评价意大利人的。
6 V, p  p9 \3 z5 g0 A* I  ^% _! n% J" ?; |. ?. }; v7 s
意大利部队的问题主要在高层指挥和武器装备上,士气嘛,我觉得可以再讨论,意大利军人的基本素质是没问题的。要没有意大利部队,光凭某国的那几个师,还想打进埃及,占领托布鲁克。。。做梦吧。9 i) H/ @* Y3 I# S$ v* P

; R) w! n1 M/ I如果版主觉得我的行为不和谐,请见谅并采取适当措施,本人无意见,并且不会再犯。
0 i6 A4 g3 o# n2 t6 l! J( a9 j/ Y  b5 Q+ i
[ 本帖最后由 kevinyac 于 2008-8-26 16:36 编辑 ]
作者: kevinyac    时间: 2008-8-26 16:44

个人意见。。。" G5 c8 t9 `4 d8 G& Z) _/ \
意大利海军战争中有点窝囊,我是说都投降了还让前盟友用反舰导弹干了一艘战列舰。。。
作者: hyyy    时间: 2008-8-26 16:49

是不怎么样啊,战绩一般,有点糟糕,那东西只能说是制导炸弹,不能算反舰导弹吧
作者: kevinyac    时间: 2008-8-26 17:20

一下胡涂了.那个好象没动力...  D- n# f" c  I) {. R, x) ]& x
有点奇怪,意大利海军小部队作战还有些成绩,像第10MAS艇队就不错.大舰队跟英国人打确实败多胜少,塔兰托是被突袭没办法,马塔潘角海战拿重巡喂英国战列舰(意大利自己的跑了)还让人俘虏了一艘军舰.难道是因为开战之前意大利海军一直把法国当假想敌没考虑英国人?不会吧,英法可是同盟啊.不过意大利海军本身水平还是挺高的,在舰炮时代来说.
作者: 人民炮兵    时间: 2008-8-29 11:30

一战的时候意大利的海军表现都不怎么样嘛!
1 ^7 b+ T- l) v, _) |/ |- @) ]# F6 Z8 s$ l
其实个人觉得,“领袖”并不太了解自己的军队!再说,从一战开始,意大利两边倒的作风就不太讨人喜欢了。
作者: 真一    时间: 2008-9-19 00:05

我们不是嘲笑意大利,只是公平地看待这个问题。




欢迎光临 燃烧的岛群军史学习论坛 (http://www.bikooo.com/)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