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5 n' @9 W2 m: R) ~1 S8 {8 ~8 R但是,派伊却举棋不定,他很担心夏威夷的安全,他在华盛顿未施加任何压力的情况下就作出决定,停止对威克岛的军事行动。他解释说:“虽然我相信进攻原则,而且也和威克岛上的人一样地痛苦,但我最后还是认为:战略全局压倒战术上的某个局部,此时此地,哪怕只派一支特混舰队去冒险攻击威克岛的敌军也是没有道理的……”% `* R$ h! g2 G) f0 C! k
6 Q3 K6 e1 `0 K1 X
“企业号”上第六战斗机中队在1941年12月22日的非正式飞行日志,用两句使人心碎的话概括了举国上下那种沮丧的心情:“每个人似乎都感到这是两个黄色人种之间的战争。威克岛今晨遭到进攻,也许该岛已放弃;而当时,‘萨拉托加号’距离该岛仅200海里,我们也只是在东经180°以东洋面上兜着圈子。”. w" ?) G4 M4 p% R' R, Q, U
华盛顿的高级将领们也大为不满。总统罗斯福听说后认为:“这个决定的打击比珍珠港事件还大。美国需要在1941年圣诞节前打个胜仗。更主要的是,全国上下都要求打。只要是去拼了,即使失败,也会得到美国人民的原谅,甚至尊重的。” 4 [: o0 M$ i! a$ ^在这生死存亡的时刻,罗斯福总统和诺克斯海军部长为美国作出了最大的贡献:他们没有考虑一大批赫赫有名、资历很深的将领,而挑选了尼米兹这位性情温和高雅,深孚众望的得克萨斯州人担任太平洋舰队司令。 # D( R# S1 d s8 B切斯特·W·尼米兹于1938年领海军少将军衔,1939年6月15日以后一直担任海军司令部航海局局长,以工作努力,作风细致,组织能力强,执行规定一丝不苟,分析判断问题慎重,合乎情理而享有盛名。他为夏威夷他的新太平洋舰队司令部带来了自己在潜艇、战列舰、巡洋舰和海军司令部任职期间虽不惊人但却是实实在在的经历。更为重要的是,他带来了完成这一使命所需要的智慧、决心和精神。在以后的岁月里,太平洋舰队所遇到的巨大挑战、所承担的千钧重任将证明他是个传统的美国伟人。& c1 O) h/ Y# X6 U! M1 b8 u/ N
6 d n2 i$ I. J& U/ M! b9 @
1941年12月30日,欧内斯特·约瑟夫·金海军上将被任命为美国舰队总司令,金以他的才华出众和固执著称;他对愚蠢的行为、办事缺乏效率和懒散作风十分反感;他讨厌不诚实和虚荣,看不起唯唯诺诺和优柔寡断的人物。金在海军中受到的尊敬多于爱戴。2 }. j1 W; `6 b5 V0 F9 B; r" ?
金不仅当上了海军首脑,还成为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的一名成员,该参谋长联席会议还包括:陆军参谋长乔治·C·马歇尔上将、陆军航空兵参谋长亨利·H·阿诺德上将以及后来增加的总统参谋长威廉·D·莱希海军上将。由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和英国参谋长会议联合召开会议时,组成高级行政机构——参谋长联合指挥部,负责盟军的作战指挥工作。参谋长联合指挥部把太平洋战区的大部分作战指挥任务,委托给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而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在这方面很大程度上听取金将军的意见。' e+ ]0 ]( O' e I1 X. _
1941年12月31日上午8点,在停靠在潜艇基地码头的“茴鱼”号潜艇甲板上,尼米兹上将正式就任太平洋舰队总司令,并被提升为四星上将。对尼米兹来说,他是受命于危难之时。使人人感到惊讶的是,尼米兹留用了金梅尔的全套参谋人员,但又是深得人心的。尤其最令人吃惊的是还留用了金梅尔的原情报主任,海军少校埃德温·T·莱顿。这使参谋们最大程度地恢复了因珍珠港事件而失落的自尊。! |8 ~3 S/ p c m# V
这时太平洋的战局不断恶化,噩耗频传,形势十分严峻。在袭击珍珠港前的几小时,曾在台湾和印度支那外海被发现的日本远征军已经开始在马来半岛的新加坡和哥达巴鲁登陆了,在新加坡登陆的日军没有遭到多少抵抗。12月10日,前去抗击登陆的“反击”号和“威尔士亲王”号双双被以印度支那为基地的日军飞机击沉。它们是第一批在航行中被飞机击沉的盟国军舰。 - ]! o- v! F* H3 E# B) `: ~0 Y: D到1942年1月,日军已经侵占了泰国、菲律宾和婆罗洲;还夺取了香港和关岛;攻占了威克岛、马绍尔群岛;又攻入了英属吉尔伯特群岛,并继续向南推进。日军的进攻引起了美国恐慌。特别是威克岛的失陷,使美太平洋舰队失去了一个前哨阵地,失去了一个在中太平洋上的坚固堡垒;对美军珍珠港基地而言,大有唇亡齿寒之势。 1 P. ?3 f% l1 N# ^* u尼米兹深感责任重大,他应尽快采取行动,扭转不利局面,以恢复太平洋舰队严重动摇的士气。但是,金上将交给他的双重主要任务是: $ J% j7 ^( j+ q @3 e ; n/ v" m" s. P" S; J0 H一、固守夏威夷至中途岛一线,并保护上述地区与美国西海岸之间的海上交通线。& V8 `7 j1 H) u4 I" V
7 G) `# Q; @' Q0 m- z
二、固守夏威夷至萨摩亚群岛和斐济群岛一线,并保护美国西海岸与澳大利亚之间的海上交通线。' v9 D* }3 W. \/ M) a: O
7 D. |- \: d$ k9 ~# ?% I, Y- s, t三、恢复先后由珍珠港事件和关于召回援助威克岛部队的决定所大大挫伤了的士气。第二点虽未见诸于书面,却是绝对主要的。 " S' \, \4 N- r# S8 E4 c# ~4 `1 m大致说来,美国的战略是,从荷兰港(阿留申群岛)经中途岛到萨摩亚群岛,然后再到新喀里多尼亚和新几内亚岛的莫尔兹比港,建立一道防线,以抗击日军的继续进攻。 5 U7 K& S) S+ B, u2 @美海军金上将担心日军下一步,从马绍尔群岛和吉尔伯特群岛对萨摩亚群岛采取行动。因此,1942年1月2日,尼米兹提议向萨摩亚派出增援部队,并派航空母舰袭击吉尔伯特群岛和马绍尔群岛的方案。 + p1 d1 |9 \1 W- C" P& J2 M尼米兹接管整个太平洋战区时,美国舰队的战列舰和航空母舰的数目均是日本的1/2,无论在数量和进攻能力上都处于劣势。尼米兹坚持不用有限的战列舰去做无谓的牺牲,而主张将航空母舰作为唯一的攻击型武器。他的这种观点引起了争议,多数军官反对派航空母舰袭击敌军陆上基地。战列舰的作战效果是人所共知的,并已得到了验证,而航空母舰只是在演习中使用过,尚未在真正的战争中经受检验,何况是与日军这样的凶顽之敌进行交战。但是尼米兹认为,在太平洋区域将要发生的战争是一场整体的“全面”战争,天空和海上都需要加以保护。为此,必须将航空母舰置于太平洋特混舰队的主要位置,同时设法将航空母舰的作战计划与地面部队的作战方案协调一致。$ p B* C5 k8 ]3 z A* M
尼米兹准备利用航空母舰组织对日占岛屿的局部进攻,以此遏止日军扩张的势头。尼米兹计划:2 t& O$ p, z3 a* S* n
* @8 S' H+ Q5 x7 L' Q7 p9 g$ y r派第一支由弗兰克·杰克·弗莱彻海军少将指挥的“约克城”号航空母舰编队(第17特混舰队),运送约五千名海军陆战队员,进驻萨摩亚基地;1 y# b5 \1 X r! A3 E9 w2 J
5 z0 ^+ R) V1 j2 M; n1 t
派第二支由威廉·F·小哈尔西海军中将指挥的“企业”号航空母舰编队(第8特混舰队),支援“约克城”号并掩护登陆的任务;1 L7 L8 n. A4 C, X. C8 b( ~7 B
0 X# B" E' o, h Q& {6 g& ?2 R
派第三支由威尔逊·布朗海军中将指挥的“列克星敦”号航空母舰编队(第11特混舰队),袭击威克岛日军机场,以阻止日机支援马绍尔群岛;+ j, R* S. O% c- C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