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原帖由 starlh 于 2007-10-12 13:48 发表
  ~. `, }. @1 P. K* Z0 v当时小胡子真铁了心在非洲下重注的话~~那英国佬也只能闻风而逃~~一直打到中东得到无限的石油~~可惜小胡子一心都在巴巴罗萨~~哎~~~
; s3 K  e/ N6 [; L  ^+ V7 M中东石油的大规模开发基本在战后,从石油上说中东的意义还不如罗马尼亚,油井设施的破坏和重建所需完全不成比例,数周的破坏工作就足以让油田在整个战争中完全无用
原帖由 luckpanzer 于 2007-10-12 16:46 发表 8 U: ~5 A+ T; u8 V2 K4 e! [! o4 Q

0 F% r' @8 ?4 X- i" {狠心下血本又如何?北非的根本在于地中海的控制权。这方面唯一能指望的是意大利海军而不是德国的潜艇。北非英军的后勤保障以及兵源主要依赖印度、澳洲。这个方向上德国人无能为力日本人又指望不上。而德国人的地中 ...
由于轴心的威胁,历史上北非英军的补给主要通过绕行非洲获得,直布的意义相当有限
原帖由 luckpanzer 于 2007-10-15 09:56 发表 ( Z" t- h2 u) u3 C* z. p/ s+ W3 V4 I

1 C% |3 L1 y( k8 j) ?直布罗陀的意义在于西班牙的立场,以及对地中海皇家海军行动的限制。
. N( ?9 R  y1 [; m. a& k/ B
直布若无重要意义,西班牙的立场有多大价值?+ s# a+ s; _" K4 W' T! j
限制皇家海军的紧急增援能力离驱逐其出地中海还差的很远
原帖由 luckpanzer 于 2007-10-16 10:11 发表 : ~& i0 I+ v0 F& Q0 D9 q. _
直布罗陀是西班牙人永远的痛,希特勒能帮助西班牙拿回直布罗陀,再配合以欧洲非洲重新的利益分配足够拉西班牙入伙了。西班牙的加入意味着更多的补给线路的选择,更多的港口基地的支撑。
/ `% c4 n+ c0 l+ u更重要的是,这样一来,整个 ...
: T2 }- l* V; q. ~9 b北非战场在后勤补给上关键问题出在地中海南岸,一方面意大利人拼死运过海的物资大量囤积在的黎波里,另一方面前线却需要靠抢夺战利品才能勉强运转,不解决这个瓶颈问题,在北岸寻找再多的港口都是无意义的,更不用说这些港口比现有的港口更加偏远4 O, h7 @$ l) ]/ T9 P5 C
若是有吞并整个北非加中东,翻越高加索山去威胁苏联侧翼能力,何不直接用在正面战场上,后者显然比前者效率高的多
印度在苏伊士以东大概3000公里的地方,中间决大部分地区比北非主要战场的交通条件糟糕的多# s- t" |+ }  j3 q
拜大清洗余威和换装整备的福,BBLS苏军的战力已经被调整到了空前绝后的恐怖程度
& ?! ^' [$ T9 ]6 ^6 j3 g# v制订强渡到英国计划的人一定会被作为英国间谍而枪毙的% C' j; |1 Z: o2 F" Q
" T+ x2 i8 ^& j# A' }7 g
[ 本帖最后由 xuanyuan 于 2007-10-17 20:54 编辑 ]
海狮计划的失败不在于没有海峡制空,事实上不列颠空战初期皇家空军就放弃了海峡制空,但德国人很清楚仅仅这样还不够,必须彻底消灭皇家空军,登陆才能进行,因为对方即使实力有限,无法保证长时间的制空,但只要在登陆发生时全力突击海峡地区,也足以干扰德国空军,使其无法同时完成争夺制空、支援登陆、驱逐皇家海军的三项任务,更无从谈起后期保证物资运输, f: h8 Z+ e# D1 x# y

$ ^8 _6 P8 f6 u* R0 X" ]" W! ^在不列颠空战最紧张的时刻,在英格兰南部制空几乎丧失的情况下,皇家空军依然保留一个战斗机大队在德国人鞭长莫及的苏格兰地区未参战,为的就是在以防这个万一,从40年底的形势看,德国是无法完成登陆的准备的0 a& `& F: V2 S% E

" |8 p' _" @, y. K0 h' [( K( ~1 x% h( m往后推,41年3月租借法案通过,6月BBLS,12月美国参战,登陆英国也许真的是个梦想
了解历史进程中导致德国失败的主要因素是什么,才可能有针对的提出假设,抛弃这些基础的条件,再多的奇思妙想都是无本之木,没有实际意义
$ q4 ?/ T* e: e, c; x1 w9 v2 F3 }' A% t& {7 j
不列垫空战的历史进程至少说明了三个基本事实% b6 R8 h' q. q' e( O

# |5 p. s. ~, i6 R0 D" l1,要登陆就彻底消灭皇家空军,仅仅夺取局部制空和驱逐是不行的,这是双方的共识
1 [- e0 N, r% w) O; d2 g. C2,皇家空军愿意以丧失南部制空为代价,保留反击登陆的力量在北方,而德国对此无能为力
! A, I7 c9 [$ [. N3,可以用于登陆准备的时间太短,依靠战略调整改变条件的做法无法实现$ N2 F! J) N8 Z

$ F+ A* Z6 k* A8 S' K% C( r0 j) H0 z1 z这三个基本事实是德国人单方面的战术调整或者优化无法改变的,登陆英国自然只能是个梦想
在北非局势最紧张的41年,伊拉克试图倒向轴心,结果被迅速消灭,伊朗则正好因为阻止盟军过境而被英俄瓜分,指望这些政权能帮轴心什么大忙无疑是不现实的
1 H' E- k5 F- C; r3 _至于土耳其,在德军攻击到高加索山脉的时候,他们依然选择保持中立. D5 m0 \/ ?; T! i* ~! M
对苏援助最大的线路为北太平洋航线,大约4成多的物资通过那里运输,超过北大西洋和伊朗的总和# k' T' U' A* y! o7 h" G1 X
几乎在意大利失败的同时,非洲军就正式组建了,而6月德国就要发动BBLS,即使加大投入非洲战场在BBLS之前取得决定性结果也是不大可能的,而之后的任何大规模的投入都必然导致德国距离胜利越来越远,非洲是一个典型的鸡肋,不救固然不行,得之又无重要意义% N$ Z7 v5 r& J3 w: `9 _# K2 i6 o
事实证明,意大利不参战是对轴心最好支持
原帖由 征服者威廉 于 2007-10-20 16:59 发表 * A1 u5 h9 ^1 e+ p( E8 t/ y" V& Z

. x6 T( w3 w$ H' b8 `意大利保持中立,泡菜也不会放心的。9 S# p/ R! W7 n* e
万一像一战那样突然倒像盟国一方,500架B-17部署到福贾基地。嘿嘿,那普罗耶什蒂的油田、巴伐利亚的飞机工厂、法国南部的海岸线……统统都不安全了
2 j5 r" F% ~$ W, G% P3 V1 G
法国被闪,英国退回本土,半个欧洲被德国占领,这样的开局下的意大利倒戈的影响,不会比43年9月差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