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原因主要是日本拥有的能造CA以上军舰的大型船台数量不足,导致其能同时上船台建造的大型舰艇很有限(7-8艘)。考虑到军舰大改装也需要上船台,日本实在没有可能再新造CA的。) ?5 F$ s' h/ X, a

7 q. K# F. W% g4 f$ o' Z只要注意一下CVL龙凤是何时才上船台,就可以知道日本当时大型船台紧缺到什么程度。
* N9 k2 i% e4 x( J- s" J
% \* {5 c# _6 f* I米国就不提了,东海岸造船厂一字排开,要多少有多少。
" C- H3 M  [% L; Y1 t* R! b8 _! ~, U+ H3 R# ^
[ 本帖最后由 Zeke 于 2007-1-25 06:13 编辑 ]
39年底便决定动工改装瑞凤级三舰。瑞凤40年底下船台,同时祥凤上船台,41年底祥凤下船台,龙凤在等待了两年之后才上了船台,42年底方竣工。
6 _, S! n! ^6 V
2 `6 b4 ?$ z' f9 I7 {$ ~否则开战时的mini-KB就至少能有四艘CVL了 - N1 q( ^0 d9 Z2 [$ z" o  x

7 N: h- G1 [* Y3 N+ z" T7 K/ YCVE冲鹰也是一样的情形,云鹰下了船台冲鹰才能上
准同级舰,龙凤速度26.5节,比两鹰还快点。另外两凤28节。龙凤在马里亚纳可是作为正规空母披挂上阵了的。3 z# P  F% N% x' O8 Q& N

; s, l/ R& M' E# ?& o! Q[ 本帖最后由 Zeke 于 2007-1-25 14:56 编辑 ]
三凤都是潜水母舰改的,高崎改瑞凤,剑崎改祥凤,大鲸改龙凤
原帖由 银河 于 2007-2-8 17:22 发表% h* [2 _8 f( k+ t- L
日本最需要的是烈风!还有象英国那样强的反潜力量.# N+ O+ W, C& K" @, `" \1 ?
龙凤用去反潜比去塞班强多了.不过我个人看日本重巡是当时最强的,可以和93鱼雷,41年空战中的零战并论.日本18艘重巡大部时间可满足需要.
5 W! b. [. ^) z$ s8 M" _" J5 m/ B% M+ [+ o3 F
真要有效利用起来,五艘CVE鹰用作反潜足够了。日本主要航线就两条,本土-特鲁克和本土-马尼拉-新加坡。43年底日军护航司令部成立,CVE鹰和训练CL香取级都编入了护航司令部,还是作出了一些努力的,只是已经太晚了。, G( N2 Y, b) ~) Y- V

1 A. z  X5 j9 y' |5 Q9 m, Z5 O3 n日本18艘CA里面,4艘古鹰级其实不是美英条约型重巡的对手。真正好用的也就14艘(4艘妙高级,4艘高雄级,4艘最上级,2艘利根级)。,对手则是31艘美英条约型重巡(2艘彭萨科拉级,6艘北安普敦级,7艘新奥尔良级,2艘波特兰级,1艘威奇塔级,13艘郡级)。18艘美国重巡中,有3艘在大西洋舰队(阿斯托利亚号,塔斯卡卢萨号和威奇塔号),其他15艘在太平洋舰队。13艘英国重巡中,9艘部署在大西洋,2艘在印度洋(康沃尔号和多塞特号),2艘在澳大利亚(澳大利亚号和堪培拉号)。所以日军重巡面对的力量对比是14:19。
- ^) G, W/ f+ h3 T: b& ]7 V& b
& g! q& @% e! \9 i日军的轻巡洋舰比较差。其主力14艘5500吨级轻巡(5艘球磨级,6艘长良级,3艘川内级)恐怕都不一定能打得过奥马哈级,更不要说布鲁克林级和城级了。/ O' w! T6 J+ b7 |

5 N' q9 H: C, u1 a  L/ S/ r日军的辅助巡洋舰(AMC)的战绩也令人失望。德军在这方面是高手,用AMC作海上袭击舰干掉了80万吨的盟军商船不说,还曾用一条AMC拼掉了一条澳大利亚CL,令人咂舌。, I, }3 T, \2 B* n9 T5 ~( L7 c

# O1 ?6 b3 d" z( v: j5 s[ 本帖最后由 Zeke 于 2007-2-10 08:05 编辑 ]
原帖由 Corsair 于 2007-2-9 10:43 发表2 m* ]) x) v) W  I! ^
对了对了,本来谈的是巡洋舰,怎么串题到平顶船啦?
$ \; i" V9 g% M5 B( `平顶船和巡洋舰的船体是一个等级的。
原帖由 bf109 于 2007-2-10 09:06 发表
) W( P4 T4 I5 e2 p7 @AMC要有战绩,首先要知道商船从哪里过。5500吨是日本版的驱逐领舰,承袭伯明翰和C级的标准,不能跟后来作为战列线辅助力量的日本巡洋舰比。
3 P4 `, ^5 @$ J" y; k% P9 G( ~+ _: JCHS里有若干日本AMC。。。* o* g( V6 `" ~4 M
日军5500吨级轻巡的假想敌是美国四烟囱轻巡奥马哈级。作为驱逐领舰,与强调远距离长时间独立作战的英国轻巡设计思想差异很大。5500吨级还仍然奋战在第一线,奥马哈级却已经退居二线了,主要担任西海岸-夏威夷-帕果帕果-斐济航线护航巡逻捕捉AMC以及北太平洋阿留申方向的任务。伯明翰级更是早就几乎尽数退役回炉,只剩下一艘无敌老爷名舰阿德莱德。C级还在第一线作战,不过只用于地中海-大西洋战场。在太平洋-印度洋战场英军投入轻巡兵力为13艘,包括3艘D级(达娜厄,龙,德班),2艘E级(绿宝石,企业),5艘利安得级(利安得,阿基里斯,佩思,霍巴特,悉尼),1艘城级(纽卡斯尔),2艘殖民地级(甘比亚,毛里求斯)。如果再加上10艘美国奥马哈级中部署于太平洋战场的6艘(罗利,底特律,里士满,康科德,特伦顿,马波亥德),9艘布鲁克林级中部署于太平洋战场的6艘(纳什维尔,凤凰城,博伊西,檀香山,圣路易斯,海伦娜),4艘亚特兰大级(亚特兰大,朱诺,圣迭戈,圣胡安),3艘荷兰轻巡(爪哇,德鲁伊特,特罗姆普),日军轻巡面对的兵力对比为14:32,更不要说日军轻巡性能上的绝对劣势(也许只能跟D级和荷兰轻巡比试比试)。: v2 P; M* x) m; _3 H8 }6 l
. u8 U. h9 {) ]& W: H: V* w
[ 本帖最后由 Zeke 于 2007-2-11 04:26 编辑 ]
原帖由 starlh 于 2007-2-15 23:08 发表/ s  Y9 _5 a4 T/ ]
其实米军的双发和4发比日本的先进多了~日本陆攻在WITP里面被吹神了~~
; U- E! N; C" W米军双发四发都不是为攻击海上目标设计装备训练的。日本陆攻完全不一样。这个区别很大。南洋战役初期,米军看着日军陆攻表现优异,也想跟着学,也攻击海上目标,结果不是根本找不到目标,便是对着自己的军舰猛打。
原帖由 bf109 于 2007-2-15 23:53 发表# M* X7 n; c% K" \* [
就航空技术本身而言,陆攻虽然有优点,但并无过人之处,要不然航空技术相对薄弱的日本也不一定研发得出来。但是它对海军战略的影响却非常深远,几乎可以与潜艇相提并论。陆攻出现后,所有的二流海军就不能再在世 ...
: S4 A: u+ H2 w; ^1 P+ k* j$ a对,无论KB还是陆攻,先进的不是军事装备,而是军事思想。5 p! @& H9 c2 |) S3 a8 R5 p8 F! X; F

8 L# |) n7 j5 U9 w[ 本帖最后由 Zeke 于 2007-2-16 05:57 编辑 ]
KB一开始便是一体编队一体防空一体发动攻击。而米军直到圣克鲁斯海战还依然是各CV各中队各自为战,大黄蜂的CAP战斗机只管保护大黄蜂,不管企业,反过来也一样。攻击机群也是各自为战。
* |* F# {- ?" P* v
原帖由 bf109 于 2007-2-16 06:04 发表& W7 D) L; p, Y( H( S
KB在太平洋战争的大多数时间里的编队方法是要比美军更先进,无奈电子技术确实比人家差老远,等于是给美军硬吃。假如日军也有先进雷达,近炸引信,以及一款过得去的后期战斗机,就算KB兵力还是要占很大劣势,也不 ...
原帖由 飞龙 于 2007-2-17 09:18 发表# a3 m5 F8 T; ~1 f) p; D
分散编队的米国特混舰队可以降低被一锅端的风险,制空战斗机也可以在雷达的指引下到达适当的空域进行提前截击。这都是建立在后期米国优秀的对空雷达和良好的机舰通讯系统上,KB只能靠早期的精锐飞行员和舰员才能 ...
; y! `; A+ R/ v# o
不会一锅端,会被各个击破。中途岛是好例子。
道理上应该不会,一格有60哩呢。做个试验就知道了。编两支舰队,一支防空值狂高,一支防空值狂低。用敌人发动攻击,看攻击防空值狂低的那支舰队的飞机有多少被打下来。
- ^' W7 u& q. d/ e$ N" }- Z
原帖由 reninhat 于 2007-2-17 17:11 发表4 a6 H0 z5 i7 |  Q5 z0 g+ ^8 C% m; C
那在同一格内其他舰队提供不提供防空协助呢?
9 e2 x! @/ N/ f& k) z0 n$ \0 t( j我在手册上好像没有找到具体的算法。
原帖由 bf109 于 2007-2-17 18:13 发表5 I1 o0 Z  Q+ p6 V9 P  b8 g" ?
是的,如果聚集在一起的话,日军完全没有反击机会。日军的失败不是因为聚集在一起,而是因为第一,受到双重任务的牵制,兵力上不足以同时满意地完成两个任务,第二,舰队的其它部分没有给航母部队有效的支援。
+ {3 }5 \, }) w) K. c2 q对,中途岛第一责任人是山本。在被赋予了不恰当的双重任务的情况下,中途岛南云KB的表现并不差,甚至可以说是相当出色。如果再过几分钟,南云KB本是大胜的结果。
分散编队集中防空是最好的,而分散编队分散防空是最差的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