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还漏了很重要的一点,由于侦察机是靠目视侦察,所以单架飞机的侦察报告其实可信度很难确认,有可能看到了缺没有认出,也可能根本就没看到,还有可能看到了也认出了缺发生了通讯故障。
- ~' `1 F  s5 `2 |所以说解决办法就是尽量多派....
" X- G, D. n0 h# \# t8 ~+ x: c% N$ t
[ 本帖最后由 pkwang 于 2008-3-25 22:14 编辑 ]
SBD的设计作用就是这样,不过美国军人当时明知道是送死也毫不犹豫投入攻击的这种精神才是出乎日本人意料的。明主国家如此草菅人命是当时日本人所不能理解的。
鱼雷攻击机进入投弹高度,貌似已经很难跳伞了...就如同俯冲轰炸机进入俯冲投弹的同时基本不存在跳伞一说。
8 \& I. E" @/ ^- S2 c" |事实上投入该次战斗的美军鱼雷攻击机上生还的人员屈指可数。
我只是说是无望的进攻,明知道没有什么效果还是投入战斗,和日本人的一心求死是有区别的。: ^- l; p1 q/ g  h# I
这和当时美海军的作战手册是相左的....
回138楼,可惜阁下的记忆力的确不怎么样,本人从来未去过biadu某吧,更何来混迹一说。由此可见阁下虽未在那处混迹,智力也未有下降,可是记忆力的起点....
% N1 d+ L$ @% Z/ ]" U那么多飞机同批起飞,分批到达,每批到达时独立面对KB的防空网,就单个中队而言不叫做无望的攻击叫做什么。
- O* c$ B/ Z6 @0 V, N而且就实际效果而言,也就是起到了牵制的效果,我所表达的就是以当时日本人的观念对于这种行为是无法理解的。  P, a7 v/ I' r3 a1 v% J
另外,我发表观点的初衷并不是来和阁下吵架的,如果阁下如此喜欢给人扣帽子的话我也无话可说。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