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原帖由 飞龙 于 2007-10-8 10:07 发表
4 P: f7 g2 A8 G8 k说到这里又想起藤吉郎的金葫芦大旗,有没有什么由来?织田家家徽好像不是葫芦。
# ?+ r+ C& U' V8 Q
1 u4 C3 h* U! Q7 f3 ~: f) U金葫芦不是家徽,是马标啊.....
原帖由 飞龙 于 2007-10-6 10:23 发表 . v2 p1 a# \1 V7 Y
猴子是农民出身,身后没有坚强的武士团支援,领养的孩子又互相夺权,福岛正则、加藤清正都起来反对石田,唉
' F- q9 A( s) ]% p6 x$ ^$ E
# H6 A; L9 g' a/ }猴子应该是下级武士出身,虽然老百姓都浪漫地把他想成农民出身,但只要稍微调查下当时的社会情况就知道是基本不可能的~~
原帖由 chars 于 2007-10-5 21:55 发表 " a# s. C# s# I; A9 y) W2 W- |
利家也不能算死得早吧,
, V/ x# D1 ^' ^' O8 M0 L- D算寿命他似乎比秀吉还长?记得他应该比秀吉大的1 `" e/ E$ l5 y1 G, I0 O' G, z
秀吉好像也比乌龟大好几岁,所以算寿命也应该是差不多岁数4 u1 Y" y+ n7 ~0 ?7 B8 e( H

# g* e5 \+ i( Z; N; N% \不知道记错没。。。。
! e3 T) P+ u# w
2 V! L. r" I) k1 ^+ v3 j
太阁挂了不到1年,利家就追随而去了,这不是死得早么.....
原帖由 reninhat 于 2007-9-30 15:11 发表 " z" L/ L, g& F! p
主要还是靠明朝的强大财政压垮了日本,% E- n2 p# b" y  f8 L$ v* U1 T* A
明朝和朝鲜的水军稍微占优,陆军和日军输多胜少。# Y7 `( I* D. Q- T7 z" \+ [
不过明朝为此耗费的军费,是导致之后国内民变和后金崛起的起源。
" Z" a/ H' t, X6 l5 q0 W7 o3 F) l) _) d3 W- l8 H5 f; A1 @
谁说陆军输多胜少~!?
1 u# x0 q8 X3 ^
, n. \2 n% M0 z4 |" n% `: ]$ q明军在朝鲜的那些败仗,最主要的原因有两点:1.将领指挥的问题,这是可以在战争过程中慢慢扭转的;2.错误地在朝鲜半岛这种山地投入以北方骑兵为主的战斗队伍~~
* ?4 e! I' S) A2 A" u$ _% c5 V4 }0 F0 F' Z0 K) m( _' u! R
朝鲜地形与日本类似,也是多山的情况,经过近百年战国时代磨练的日军打起来自然得心应手,而明军错误的把用来赶跑蒙古人的骑兵部队投入朝鲜战场,在高山密林里,骑兵完全施展不开,倒成了日本人的靶子,主要是明政府对日本的情况几乎没有任何了解,如果战争一开始就将南方擅长山地作战的军队投入朝鲜战场,就算将领熊点,也不会让日本人取得那么大的战果~~~/ }5 p8 l2 I" w  [7 h
. r' S. k5 z: d( m5 F
如果最终双方展开全面战争,日本人就算在朝鲜半岛取得压倒性胜利,可一旦进入中国东北的大平原,小鬼子那些足轻不被明军的铁骑踏成肉酱才怪,发现很多人都高估了火绳枪时代火器的杀伤能力,只要稍微计算下火绳枪的发射时间和骑兵的冲击速度就可以知道纵马舞刀的骑兵依然是陆战之王,尤其是在平原上~~; }! [# h& t; a/ r: }3 S- g4 }. T
7 \* @4 s0 V  a( p
在平原上,几千骑兵只要使用得当,瓦解击溃数万步兵是很稀松平常的事情,何况以当时明军的动员能力,拿出数万骑兵也不是太难的事~~; i3 Y- y( ]" }- r, }* \3 S

% M0 q! ^0 [3 @[ 本帖最后由 Ferrero 于 2007-10-11 17:37 编辑 ]
原帖由 julian1984 于 2007-10-9 22:05 发表
' \! O* K$ a0 q. [- Y/ d9 F那时的日本刚刚建立常备军,足轻缺少基本的军事训练,如阵法、操演标准等等,很难说有很强的组织性、纪律性,凭个人武勇和武士道精神,恐怕很难战胜有丰富战争经验的明军。
) X% H0 Y. l" |7 |5 {- |
; M) Y0 ^' Z8 @& c0 u猴子的军队,向来不以善战而著名。战国时代,日 ...
1 Y/ |7 ^% q( w# R9 D0 `7 P; C0 p8 v
这说法有待商榷,战国时代骁勇善战的主要军队有:武田,上杉,毛利,岛津以及后来的伊达,由于地域和资源的限制,日本的军队职业化进程的确非常缓慢,但经过了近百年战国时代磨练的日本武士们还是有很强的实战能力的,这点不容否定~~. T' f& b' _2 @" j! G

0 K  D$ [  t+ _& O( k: @; Y+ i明军的主要优势是数量和骑兵,在平原上,日本军队是完全无法承受明朝大量骑兵的冲锋的~~~
原帖由 飞龙 于 2007-10-11 17:41 发表
. {4 Q5 @6 ~7 t% n/ ^! S4 B( o2 Y
1 B# C# Z2 {* z# I; r# z
( p4 {) e7 o' {; {) _& I) N参与大阪之战,等于灭了旧主的独苗啊...# F/ e, O$ t' o6 Y

3 i7 Q: y& s; X9 Y" B4 f小六跟猴子关系不错,其子应该也受过丰臣的恩泽,关原之战还说不清楚哪方代表丰臣,大阪之战无论如何都是家康直接向旧主动手,素以忠义吹嘘的武士们居然都选择了强者。 ...
2 O& ?+ g6 U" u: e$ l! b
1 T: m8 X5 [; M4 C
额~~首先,对武士来说,保存家族的延续才是第一任务,而且东军除了德川家臣以外的主力将领几乎都是因为石田三成的长期压制和迫害而跟随家康的~~& Q* Y$ G1 D5 Q5 K8 U/ ~0 g

& _4 K0 I- q1 X+ [3 s然后关于大阪两役,老乌龟已经完成了对整个日本的重新布局,有威胁的势力基本都被肃清了,留下来的都是支持家康或者被家康严格控制的势力,谁还能力去支持秀赖~!?7 C' ^5 u9 ?* _6 k: l; Y

8 P* g* D  g2 e2 c7 r大阪方的军队除了秀赖的直属家臣,其他绝大部分都是浪人,因为拥有领地的都是德川的人或者亲德川的了,没有什么忠义不忠义了,他们的忠义就是协助征夷大将军消灭大阪那一小撮捣乱的家伙.....
原帖由 飞龙 于 2007-10-11 17:39 发表
1 e# f3 M$ v" K5 b4 l! ]第一场在平壤的伏击战,日军就用火枪消灭了明军的1000骑兵。朝鲜既然多山,自然不能用骑兵的优势来作论据。既然战场环境如此,明军如果投入步兵和火器部队,跟日军的战术水平相比又能打成什么样子?
4 G7 C7 V/ u2 d
9 E8 B( V3 b8 t* Q+ n, o' P偶是看前面说的中日展开全面战争的前提下才提到平原决战的问题的,在朝鲜山地,如果明政府对日本方面有足够的了解和认识,果断调动南方擅长山地作战的部队投入朝鲜战场,大胜也许不好说,但绝对不会让加藤,岛津们赢得那么痛快,而且综合日军需要跨海补给来看,只要有了科学的军队构成和足够的耐心,把小鬼子赶出朝鲜半岛本就不是难事~~
* b+ X+ Q0 `2 x: O3 a+ _
8 h# R5 _  T2 ~$ F+ Z) `: A7 G+ Y再从装备上来说,不管是弓箭刀枪盔甲还是火器,明军都是占有绝对优势的,两国的资源量决定了这一优势,大家可以仔细了解下战国时期日本的主要装备,日本刀固然是很优良的武器,但那玩意是昂贵的东西,不可能普遍装备的,而就实战来说,宽厚的中国大刀显然比精巧锋利的日本刀更实用,更重要的是腰刀可是明军的单兵基本装备;
' C3 i# |+ Z% R$ N4 U0 l日本杂兵的主要装备是长枪,而这些长枪所用的铁质就相当低劣了,强度不够而且极易断裂,而明朝的冶铁技术是远远超过日本的;6 {- w. S+ A' `7 n
弓箭更不用说,日本人那薄薄的单体弓不管是射程还是透甲能力都远远比不上明军装备的复合弓,大家看到日本战国武士身上插了N支箭还在英勇奋战,并不是日本人多么顽强,不过是因为那些个箭只是嵌在铠甲里,并没有对肉体形成真正杀伤而已....
& B" y& p! g+ ]8 H: p然后就是盔甲了,那会儿日本盔甲的主要材料是竹木等,铁质材料更多的只是局部防护,全金属制的盔甲只有那些大名和高级武士才有条件使用,而明军使用的盔甲大多为铁甲,防护能力不言自明;/ T2 w6 t6 A6 ]; C
火器方面,也是因为资源限制,日本火器的质量也相当有限,而且种类单一,不像明军拥有种类齐全的火器配备,尤其是重火器,日本几乎是空白,而明军是大量装备,不过在对火器的使用上,日军的确有更丰富的实战经验~~
- G- N2 n  Z; @, \
+ i: O2 g- n' ?8 q所以,如果展开全面战争,日本人是没有什么好果子吃的~~
关于战术运用和组织能力,中国当然在日本前面~~
9 Z; z7 d$ Y! `  h" T
2 C6 \$ ?9 @4 i* f4 R之所以没有把这点列入讨论,主要是因为明军承平日久,严重缺乏足够的实战经验,而太阁发动文禄庆长之役前,日本已经经历长达近百年的战国乱世,实战经验是要远强于明军的,个人一直认为,在战场上,经验是对战局左右最大的因素~~
关键是以日本有限的国力和资源,而且要跨海补给,和明军展开全面战争的话,总归是要吃大亏的,咱没别的,就是人多资源足,而且还有强大得让日本根本没比的骑兵~~
原帖由 nanjin1937 于 2007-10-24 12:25 发表 2 J7 \. n; C6 `
我们也就能欺负小鬼子骑得是“海马”啦!
' H# i! J; i' B. w" y* d0 O/ U

3 s: F/ c+ C& b* q/ [. T1 s这说法颇诡异......
:D :D :D
俺们这些帖子有版聊嫌疑,当心被砍,低调低调......
原帖由 nanjin1937 于 2007-10-28 16:45 发表 ) e, v. E- ~. ~) m' S+ }* n1 g
大明王朝受儒教荼毒过深,还指望啥“万邦来朝”呢!当时要一鼓作气平了倭国,回师顺带着把高丽也捎带了,而后纠集众多的“仆从国”,与也先、鞑靼一决雌雄,就一劳永逸了嘛! :time:
5 B) U3 e2 i9 R0 Y- R" {. n" y! v2 l1 N: b
主要是在封建统治者眼里,把自己土地上的那帮子老百姓糊弄好也就够了,别的地方嘛,反正都是蛮荒之地,咱天朝不在乎.......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