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驻印军步兵与国军标准编制差别不大,但火力远远不止150%。
! ]# J" F/ }) T- F* b/ ]" W驻印军在43年1月编成了3个师,和41年出国时是完全不同的,这个变化要考虑到。1 p& Y) I/ {' Y0 i
驻印军编制员额是11256人,但是投入作战的时候都加强到15000左右(加强的主要为步兵),师有迫击炮234(60迫198),AT48、75山48、105榴12,但是还有155重榴弹炮团,105榴弹炮团、重迫击炮团、装甲营基本固定配属作战,都要算进去,这就很夸张了。. g3 d4 q2 h: R  K& x+ s4 \
另外国军43年也在云南开始编练规模庞大的远征军,44年编成的差不多,共17个师,每个师12000,12门75山,军有一个榴弹炮营,相对于驻印军其他装备也比较差,营才6挺重机枪2门81迫。
  F8 D* ?# \  O: f9 w( D国内的中央军也是见不到榴弹炮的,105、115、150榴弹炮都在独立炮兵团里面,主力军能编足一个野战炮营就非常了不起了,比如头等主力74军(74军其实还不是国内装备最好的)44年也才1个野炮营(加上该军各个师的山炮还是有点火力的)。
2 E* Z/ a9 e$ {! X' q" X# X2 T步兵师好的能编一个山炮连,没有山炮只有迫击炮才是普遍现象。0 ?- h: U! y! O
国军正规部队师、团有迫击炮连,营有迫击炮迫是基本能够满足的,加起来至少81/82迫是肯定不止12门的,正常情况下一个师该有一个连4门AT,但很多时候一个军才一个,甚至一门也没有的都很常见。
驻印军包括支援单位也是严重超标的,给个1倍5到2倍的数也不过分
可以把驻印军的重火力单位单独搞出来,加起来给它1个155榴弹炮团、2-3个105团、2个4.2寸迫击炮团、1 个装甲团(2个M3营1个M4营),可以的话加点工兵也行。虽然笼桶但也与历史上差别不大。$ G' Z5 s( R  u
0 [! L. V) I  Y8 I' P, w; T2 M
[ 本帖最后由 蔷薇骑士团 于 2007-6-18 23:57 编辑 ]
驻印军该是超编的。
5 x5 ~, N* i% g1 L/ W1 B/ r另外国军的后勤支援能力是远远超乎想像的低下,正规军打起来饥寒交迫也是常事,杂牌能有3成的supprot就够意思了。
苏援的榴弹炮只有一批80门,编3个24门的团是没有问题,但是补充就要设定为0啦
$ W" j+ U; Z' A" K6 p0 b  榴弹炮115mm       80门(单价12000美元,总价960000美元)
; R. p- n+ |! \' E$ h! c3 O  115mm榴弹炮炮弹     8万发(单价30美元,总价240000美元)
5 i6 F1 _/ D. q# s9 q7 w6 y苏援榴弹炮的性能:) ^" \8 B1 s; c/ n8 D4 o& g* j) a6 ]
英国Q.F.4.5英寸MKII型炮,是约翰牛1918年从旧式火炮改进成的再利用品。口114.3mm,身管长15.55倍口径。自重1.494t,炮弹弹丸重15.66kg,初速306m/s,射程最远6040m。3 J: R/ s. H+ P4 i
不过苏76.2野炮的数量比较大,山炮也不少,单独拿出来的话还能编几个不错的单位。2 V" ]2 `- \4 L, I  f4 X6 y
在历史上,43年4月中国国内共有独立炮兵76个连,苏76炮40个连,苏115炮20个连,德105炮10个连,德150炮6个连,美国货是一门都没有
国军正规军的师和团都是有迫击炮连的,好的师还能见到4门制的山炮连,81迫肯定不止24门,2倍到3倍数差不多。. @) u5 ?# ], t) R8 g
另外国军步兵班的战斗力肯定是要调整的,你肯定是用的原版数据,里面国军和日军居然只相差几点这是绝对不行的,当然可以的话能把驻印军和国内的步兵班补充分开,单列一项。
8 N0 F* |- T/ S0 A# u4 k国军的升级也要好好琢磨一下,抗战结束的时候74军编制可是5万多人
步兵班战斗力是一切的基础,这个不调整你所有的调整都毫无疑义
国军的山炮保有量差不多是野战炮的3倍,因此mod里面应该只给主力军发野炮,杂牌都用山炮。
0 z* A6 h0 M+ v  r6 u: m7 p- q例如43年9月,国军野炮保有量是252门,山炮是662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