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卡廷惨案观后感

严格意义上这不是一部战争片,在画面、军服等细节的考究上接近完美,但是整部片子连枪声都不多,印象里只有射穿脑袋时的手枪声。影片的风格我比较推崇,只是波兰语听不明白。, |: p( e' _8 L$ f+ j  Y

* `7 @5 A" w' U0 M/ p一个问题,波兰军官在39年秋天被囚禁,至40年4月被射杀时,仍然保留有完整的军衔与兵种标记,以至于片尾被枪杀时仍有严整的军容,是否属实?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射手上有中文字幕,SB翻译的,很不错,用词准确,修辞精美。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原帖由 半日光辉 于 2008-3-9 23:02 发表
* d6 j$ A& a1 z# R6 r8 d好像是真的,后来德军从斯摩尔凌斯克挖出来这些尸体时,据说波兰军服以及军衔都还保留下来了。
' I5 d+ B) X* d9 F* Z8 \片子我也下了,这样的片子在国内肯定不能上映了,这么冷门,盗版都够呛能出。飞龙是看得英文字幕吗?我等着中文字幕出 ...
: `0 G+ V) U8 Z; h( t' Q1 T) c! g1 q

! H& x5 m, A( ?) [4 H8 r6 L+ b7 R  ?) H1 v% I- H% W
只能说,内务人民委员会的家伙太不专业,又或者太自信,他们的德国同行就干得好多了,除了藏在*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我倒是想留着这部片子,因为是标准的16:9的片子,刚好在我家电视上达到最佳比例,并且画质相当的好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现在有时间写一写。影片的着墨点不在惨案的本身,而是从时间轴上选取几个特定的家庭,来体现此事件对波兰人家庭的影响。
* _& \1 x, F6 \1 k' J第一个时间点:
8 l. A) X7 U2 @/ z  F39年9月17日,波军骑兵团上尉***因为苏军的入侵而被俘,苏联人遣散了士兵,扣押了所有军官,同时被俘的还有一名将军,将军的妻子和其他高管的家属一起后撤到克拉科夫,途中遇到上尉的妻子,这个场景交代了这两个主要的家庭——将军和上尉,以及他们的妻子。同时上尉从被俘日开始记录日志。
0 X7 N+ Q: {% n2 o) ], }" E第二个时间点:! F$ F0 q6 c' c7 u6 i5 {
40年4月,被俘半年多的波军军官开始被分批转移,军官们根据进半年的优待判断不会有什么坏事,都盼望着早日被转移。上尉在第三批转移的名单里,其好友——**中尉未能赶上此波。
+ e/ J- e9 O/ C2 z. U第三个时间点:
& Y9 O( u) {4 l43年11月(?)德国人在卡廷发现了波军万人坑,并在广播里和报纸上将可以查证的姓名及依据公告出来。将军的妻子被单独叫到德国驻军基地,归还了将军的勋章,并要求其朗读一份抨击苏联人的声明。将军妻子拒绝了,然后被带入暗室观看了德国人在卡廷拍摄的影片,每一颗头颅都有一颗触目惊心的子弹贯穿孔,这是一场屠杀。将军的妻子出门后就晕倒了。而上尉的妻子没有在报纸和广播上找到丈夫的名字,反而有其好友***中尉的名字,妻子的希望还在。
( W% m, z6 E9 x第四个时间点:9 e" n, D0 I% _: ~0 V& \, M1 B( O  B
45年5月,二战胜利,苏联人重新占领了波兰。***中尉没有死在卡廷,而成为苏联扶持的波兰解放军的一名少校,回来探访了上尉的妻子。原来上尉是穿着中尉送的衣服被转移,德国人根据上尉的衣着做了错误的判断。中尉虽然活了下来,但良心的谴责让其无法承受,最终自杀。# ^- ~/ v0 [+ Z5 Y
影片的结尾是还原卡廷屠杀的镜头,波兰军官被逐车拉入卡廷森林,高级军官在地下室被射杀,普通军官则直接被杀死在预先挖掘好的万人坑里。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这区别大了,元首要杀掉的是欧洲的1000万犹太人,必须开发从火车站到毒气室到焚尸炉到骨灰倾倒河流的整套流程,并且这套流程也是经过2年多摸索才确定下来的。( ]3 {) }" a, \4 H, ]8 a% V' t
" [3 `2 c% y- W* h8 o; N
毛子只需要干掉2万人,用枪决的方式足够了,行刑的刽子手都是经过挑选的冷血动物,耗弹量也不过2万余发。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原帖由 wang8621 于 2008-3-18 12:38 发表 NKVD用手枪据说是为了洗脱嫌疑的缘故,事后自由波兰法医检查全部弹孔均为左轮手枪所为
转轮手枪之说有没有考证?苏军有无制式装备的转轮手枪?起码电影里通过换弹匣的一个镜头可以看到不是用转轮枪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使用德国手枪,难道是想嫁祸给德国人?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