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日本计划中的巡洋舰建造计划

一、④、[急]计划中的巡洋舰建造计划6 S+ q2 ]# c0 q6 y5 z, `7 r/ d/ Z
0 i$ m8 G8 r6 ^( H  I
 在迎来无条约时代的昭和十一年六月,进行了国防方针的第三次修订,关于海军所要兵力量中的重巡方针,决定外战部队配备二○艘舰龄二十年以内的军舰。
3 q0 m* j( W( J$ ], r( }. F  R- m 日本海军拥有的和建造中的重巡,包含将来预定主炮换装二○·三厘米炮的,从古鹰型到利根型共计一八艘,对上述的所要兵力量,还缺二艘,并且在不远的将来古鹰型及青叶型共计四艘将退出第一线部队,需要此代舰,合计需新造六艘重巡。
; j1 k1 f; \) Y) L: R9 w& Y 日本海军考虑于昭和二十二年之前完成国防所要兵力量的整备,具体有新军备第一期计划(昭和十二~十五年度的四年计划)和新军备后期计划(昭和十六~二十一年度的六年计划)建造所需舰艇的内部方案。( L8 b. [! @8 i
 关于重巡的方针,预料假想敌人的美海军暂时期间内不打算增强,预计暂且能维持对美七~八成的势力比,主力舰、航空母舰、潜水艇等作为必须尽早建造的军舰等理由,六艘同时在新军备后期计划中着手。
, N4 i. X! C9 w; Z 然而美海军的增强军备以超过日本海军预料的数量和速度实施,新军备后期计划的开始时期比预定提前,一部分以昭和十四年海军军备充实计划(俗称④计划)在十四~十九年度实施。这个④计划应该建造的舰艇,在昭和十三年六月由军令部次长与海军次官进行了协议,接着于同年九月由军令部总长与海军大臣进行商议。0 F) b. W' ~' j- T+ D) R
 当初军令部要求中,包含着三艘重巡(巡洋舰·甲),五艘水雷战队旗舰用轻巡(巡洋舰·乙),二艘潜水战队旗舰用轻巡(巡洋舰·丙),共计新造九艘巡洋舰。从压缩造舰费的观点出发,在军令部·海军省之间的调整阶段内删除了二艘重巡和一艘水雷战队旗舰用轻巡后进行了实施。详细参照(阿贺野型、大淀型)。
3 h" c3 g' d. ^+ C! v 军令部想要首先实现国防所要兵力量的二艘重巡体制要求中的二艘甲巡最终被放弃了。因为制定④计划时,军令部和海军省的协议及商议的内容资料到今天也没出现在世间,关于上述的二艘甲巡除了基准排水量一三,吨型以外不清楚,不过,据说装载四座二·三厘米联装炮的改利根型巡洋舰已经完成了设计概要。2 o2 N. ~( I! ?# I' Y
 如果这个建造被认可并完成,将编入由利根、筑摩组成的第8战队,形成强有力的侦察·索敌巡洋舰部队。可是,根据已经叙述过的经纬,④计划中建造的二艘重巡就此作罢,被调整到后期计划实施。; |2 A, h' j1 u6 u1 o& Q4 H
 对此结果,日本海军将方针告诉大藏省:「我重巡和美舰比处于劣势,而且舰龄旧,综合作战能力显著不足。不过,由于有效维持提高质量的榛名型主力舰(高速战列舰),暂时能弥补若干劣势」。
  V4 p- q3 s$ f6 V& @/ F: K6 q 昭和十六年,继④计划之后的昭和十七年度军备充实计划(俗称⑤计划)正在制定中。同年七月,随着日本政府决定强行执行以南进政策为要点的「伴随形势推移的帝国国策纲要」,海军于同年八月十五日发动出师准备计划第二着,作为其中一环,十一月决定实施昭和十六年度战时建造计划(俗称[急]计划)。% R- I5 p4 r) C* Y
 [急]计划是昭和十六~十八年度的三年计划,计划急速建造补充在战时消耗的必要舰艇,据此实施建造二艘一二,三吨型重巡。这就是先前叙述的国防所要兵力的整备目标,以实现拥有重巡二艘体制为目标。制定④计划时在军令部·海军省交涉阶段停止实施的二艘重巡,终于实现了运作。
8 E/ V# {3 c) B6 @) R3 u8 C, S+ k 这两舰暂定舰名为第三一号舰、第三号舰,以后第三号舰成为伊吹。从急速建造为目标的关系,决定利用现成重巡的船图,进行必要的修改。不过,意味深长的是制定④计划时企图建造改利跟型,[急]计划舰不利用利根型的船图,而是铃谷型的船图,计划是改铃谷型。6 T9 P: ~2 c/ x: g2 s- u
 昭和十六年十一月军令部总长与海军大臣商议,如果第三号舰型为铃谷型,(1) 设立防空指挥所,(2)后桅调移到第4炮塔之间。按照上述改善的舰型,要目为基准排水量一二,二吨、三五节、二·三厘米炮一○门、一二·七厘米高射炮八门、发射管一六门、鱼雷二四条,飞机三架。详细参照(未完成的改铃谷型)。
1 F3 ^' Z. b2 ?0 {8 m4 c% P( M; k 如今已水落石出,有关日本海军重巡的用兵思想是在昭和十三~十六年度左右有了很大地变化,推测是充实航空兵装的侦察·索敌能力,重视强化炮力和雷击力。比铃谷型更特别强化了雷装,从提高通讯能力方面来看,相当重视在夜战中的使用。
! d  i8 ]$ K) U% l& T

- h# F- W9 @' A' F$ `) }, ?[ 本帖最后由 SHJ 于 2008-5-24 16:02 编辑 ]
1

评分次数

  • hyyy

二、⑤、⑥计划的巡洋舰
1 Z& V: _% ]) ]7 c) E* _ ) B5 u$ w+ }+ m8 n4 H
 继计划讨论•计划的昭和十七年度舰船补充第一期计划(俗称⑤计划),第二期计划(俗称⑥计划)。这些是为了与美国相继提出的大造舰计划相对应,在太平洋战争之前制定的。昭和十一年第三次国防方针修订时决定的国防所要海军兵力量,在新军备计划设想中有了很大地变化,并且内容更大规模。
  M3 n3 M4 C! d+ i* [/ h$ o7 ? ⑤计划想要与昭和十四年十一月美国公布的第三次文森方案的大海军扩张计划(以后失败,代替方案11%增强方案成立)相对应,在昭和十七~二十五年度的九年计划中建造三艘战列舰、三艘航空母舰、二艘超甲巡等共计一五八艘,约六五万吨。" h) A0 M0 p3 I7 k) A
 ⑤计划企图建造的巡洋舰,是二艘超甲型巡洋舰、五艘乙型巡洋舰、四艘小型巡洋舰共计一一艘。相继发生的美国海军军备扩充计划的实施,作为日本海军军备的基本方针,保持对美七成的舰艇势力变成了不可能,以战列舰、航空母舰、驱逐舰为首的舰艇整备方针不得不加快进入修正的状况。% y# g4 B! x8 N
 有关巡洋舰状况比较良好,特别是重巡(甲巡)暂时判断能维持对美七成的势力比率,坚持以前采取的全力增大强大的炮雷力、优越的速度的单舰威力方针。从这样的形势判断,⑤计划把优先建造必要的舰种作为紧急整备,没有加入的新造重巡推延到⑥计划。+ c$ ~5 L. |& v* ]
 新造的重巡是建造二艘被称为超甲型巡洋舰 (超甲巡)的新的大型巡洋舰。这是计划作为进行夜战部队的指挥、支援的旗舰,为了打击敌人重巡部队的警戒网,必须有强大而毁灭性的炮击力。
5 [# t% _, a9 m) A% C 因为当时美国与德国的沙恩霍斯特级战列巡洋舰相对抗,决定建造阿拉斯加级大型巡洋舰(二七,五○○吨,二○•五厘米炮九门),超甲巡要与此对抗,要有胜过作为金刚型高速战列舰代舰的意义,出现了基准排水量三一,四○○吨,速度三三节,三一厘米炮九门,遥远超过重巡的大型重巡洋舰。
/ L& Z4 q6 x7 b7 Y- g 超甲巡的基本计划番号B-65,⑤计划的二艘暂定舰名为第七九五号舰及第七九六号舰。关于超甲巡的详细,请参照(金刚型的继任舰B-65)
" s3 d1 n8 V6 r9 r+ W8 n 计划的五艘乙型巡洋舰,一艘水雷战队用旗舰、四艘主力部队直卫用巡洋舰战队。必须能击破敌人的警戒部队和水雷战队,与岛风型高速驱逐舰共同作战等,是超过④计划的阿贺野型的配备强有力兵装的高速度轻巡。
: p8 w* [6 e8 P 此型基本计划番号C-44,要目是基准排水量八,五二○吨,速度三七•五节,一五厘米炮八门,发射管八门,通常被称为改阿贺野型,⑤计划舰的暂定舰名是第八一○~八一四号舰。
9 N+ f/ D- L5 T' ]  V 关于改阿贺野型的详细,请参照(⑤计划预定建造的改阿贺野型)& H) G0 q- p  s0 J$ m5 ?! n" j
 小型巡洋舰 (小巡)也是新型巡洋舰,是想作为主力舰部队的直卫任务使用而建造四艘,是稍小型的防空巡洋舰。& C7 f: I  b6 L5 y& O2 f
 由于与美国的防空巡洋舰亚特兰大级相对应,除基准排水量五,八○○吨,装载四座长一○厘米联装高射炮 (八门)和搭载二架飞机以外详细不清楚。( E& |1 b' s6 _0 t: D2 L/ ?
 再者,昭和十一年的国防所要海军兵力量制定的,主力舰直卫用轻巡(六,○○○吨型)战队二队八艘中,一队四艘调换这个小型巡洋舰。: B2 X: T) ]6 U* `6 u( u
 ⑤计划在十六年中归结了大致方案,九月军令部总长与海军大臣进行了商议,具体的计划实行之前因太平洋战争开始而暂且被保留。十七年六月中途岛海战败北以后,内容全面修改,重新以昭和十七年度战时舰船补充计划(俗称改⑤计划)开始。; w! ~+ y  I0 c' J0 {( z
 在对改⑤计划调整时,超甲巡和小型巡洋舰的计划中止,乙型巡洋舰从五艘被改成建造二艘。
  z6 U+ F: }  h& {+ I/ f 这二艘重新给予暂定舰名第五○三七、五○三八号舰,预定昭和二十年八月及二十一年八月各自在吴兵工厂开工,但由于战局恶化最终中止了建造。因此⑤计划的巡洋舰,全部都未开工就结束了。$ T7 P3 Y3 {5 C9 h" \
 ㈥计划是与昭和十五年七月美国通过的所谓两洋舰队法案(斯塔克方案)的庞大海军扩张计划相对应而讨论•制定的。十六年九月军令部总长和海军大臣一起商议了⑥计划的内容,是包含四艘战列舰、三艘航空母舰合计一九七艘,八○数万吨的大造舰计划。* l6 J& v  Z5 D3 n9 j: ?  K
 这其中包含的新造巡洋舰计一六艘,四艘巡洋舰(超甲巡),剩余的一二艘是重巡(甲巡)一○艘,乙型巡洋舰 (乙巡)一艘,丙型巡洋舰(丙巡)一艘。) a! f$ c; b1 z) F$ G' b. t% n$ F
 增加超甲巡的阵容,是为了在夜战制约敌主力部队,必须击破•压制敌警戒部队。  S4 j6 {, R! m9 r% Q8 o, _
 乙型巡洋舰是⑤计划同样的改阿贺野型轻巡,充当水雷战队旗舰。
4 j3 P! I* M0 a. g- o: G4 O 丙型巡洋舰(丙巡)是④计划的大淀型和该型的改良型,作潜水战队旗舰使用。4 i2 V: u) s- V: s0 Q! |2 r
 一○艘重巡是作为新型舰计划的,其中二艘与利根型共同编成重巡战队增加阵容,开战之前急忙实施的[急] 计划中的伊吹型二艘可以看作就是调整过来的。剩余的八艘,是超过舰龄舰的代舰。
; w! X+ ~( f% C! I: j9 U 为了完成昭和十一年修订的国防所要海军兵力量,在昭和二十二年度末之前建造四艘古鹰型及青叶型的代舰是必要的,预定⑥计划完成是二十五年度末(实际更推迟了),之前是四艘妙高型到了舰龄,需要建造共计八艘代舰。⑥计划的内容还没确定之前就开战了,计划中断,这中间包含的巡洋舰具体的计划没能建立就结束了。5 z, }8 m0 I: j& Z  Y9 y
 ⑤、⑥计划如果能像当初计划的那样于二十五年末完成,联合舰队的巡洋舰配置,就考虑如下。/ B& M7 L! {. {! A! I* t! K3 N
(1舰队)7 b# g1 l& v0 N: w8 o
  重巡战队一队(古鹰型、青叶型四艘,轻巡战队一队(⑤计划改阿贺野型四艘),防空巡战队一队(⑤计划小巡四艘)=以上主力舰直卫用。% X4 U- R) N* z& F5 P) |% o( y) u7 @
 1水战旗舰(阿贺野)3水战旗舰(矢矧)1 I7 e9 E& A" Z( Z7 f4 I
(2舰队)5 u4 j* s- s# p5 P
  超甲巡战队二队(⑤计划舰二艘一队、⑥计划舰四艘一队)
4 C% u5 f; S( J 重巡战队四队〔最上型四艘一队,利根型二艘和⑥计划舰二艘一队、⑥计划舰八艘二队(各队四艘)〕。% g# p3 c% }3 S
 2水战旗舰〔⑤计划舰改阿贺野型〕,4水战旗舰〔⑥计划舰改阿贺野型〕。: H3 w3 t7 u; f1 `  I: X" i
(3舰队)
5 }* y& H+ b: Y3 N; k, W
  重巡战队一队〔妙高型三艘〕。. F& s: M; x7 A& J$ X& n# e6 z
 5水战旗舰〔能代〕。% D$ P4 {9 U- v/ L
(4舰队)
3 k  V/ h5 D- W; a4 _, e+ W7 Z- D
重巡战队一队〔高雄型三艘〕。6 c2 J' a# l! |5 x& k7 k
 6水战旗舰〔酒匂〕。. n, |; V! e* z+ U
(5舰队)! [( b* X5 k, f: f% \
  重巡一艘〔妙高〕=舰队旗舰。
9 H" }3 q7 r7 K(6舰队)' J* @: a9 O- s0 d7 n4 D
  1
潜战旗舰〔⑥计划巡丙〕,2潜战旗舰〔大淀〕,3潜战旗舰〔仁淀〕。  X/ J" Q; H9 E% ^4 T, f
1

评分次数

  • kevin_hx

三、日本海军无条约时代的巡洋舰整备和使用法的构想
4 V, G0 q1 J3 _1 c* q
4 M9 y% \/ B5 l* o2 V 昭和十一年十二月末,计划、计划中的铃谷、熊野、利根、筑摩正在建造中,日本海军退出华盛顿、伦敦两裁军条约,从昭和十二年开始迎来无条约时代,可以自由建造必要的舰艇。( K) C/ x+ n/ i& c
 与无条约时代的到来相对应,昭和十一年六月三日进行了国防方针的第三次修订,关于海军的所要兵力量中的巡洋舰,确立得方针是外战部队配备重巡二艘、轻巡八艘、水雷战队旗舰用轻巡六艘及潜水战队旗舰用轻巡七艘。
- @# u: D& C; x' F2 r 当时的巡洋舰拥有数,重巡古鹰型•青叶型各二艘,妙高型和高雄型各四艘,与这些大体上同等性能将来预定换装二○•三厘米炮的最上型二艘,共计一四艘。建造舰有最上型二艘和利根型二艘,计四艘。昭和十四年将变成一八艘势力。关于轻巡,有天龙型二艘、球磨型五艘、长良型六艘、川内型三艘、夕张型一艘,共计一七艘。
3 h- p$ d7 O1 e$ _5 M7 T. Z, x 对上述的所要兵力量,仍缺重巡二艘、轻巡四艘,不远的将来,重巡古鹰型和青叶型四艘,以及轻巡一七艘全部舰龄满期从第一线任务退出。考虑包含代舰,从昭和十二年开始约十年间,需要新造一万吨型重巡六艘、六,○○○吨型轻巡二一艘。# L% a, d. |8 W4 p$ Z6 I# k
 那么,这些的兵力完成整备之际,怎么使用巡洋舰群呢?其构想是「国防所要海军兵力整备后的舰队组成预定案」。这个是昭和十一年四月十七日由军令部第一课起草,估计大概在昭和二十二年时候组成。% V' H' D) w* x4 s& D( e
 主力部队的第1舰队,配备六,○○○吨型新造轻巡四艘,编成巡洋舰战队二队(八艘),作为主力舰的直卫和索敌使用。配置二个水雷战队和四个潜水战队,各自的旗舰为六,○○○吨型轻巡。
# h8 r: `+ r5 J8 b! h. a; k 前进部队的第2舰队,配备一○,○○○吨型重巡,由四艘构成的巡洋舰战队四队(一六艘),为渐减作战的夜战和索敌、侦察等用。
$ h, x; l/ [% B" @ 这一六艘细目,由在高雄型、最上型各四艘及利根型二艘计一○艘基础上,加上新造的一○,○○○吨型重巡六艘。利根型二艘加上新造舰二艘形成一个巡洋舰战队。再配属水雷战队和潜水战队各二个,其各自的旗舰为六,○○○吨型轻巡。
' S7 D6 D' F' z 在对美战开头把攻略菲律宾作为任务的第3舰队里,配备一个超过舰龄的五,五○○吨型轻巡四艘的巡洋舰战队,这是这个舰队的基干。除此以外,配备六,○○○吨型轻巡为旗舰的一个水雷战队和以舰龄超过的五,五○○吨型轻巡为旗舰的一个潜水战队。
; b# {8 C( Q4 L% q1 G% H2 R! P 在南洋群岛方面作战的第4舰队,配置以妙高型四艘编成的一个重巡战队,以此为基干,加上各自配备六,○○○吨型轻巡为旗舰的水雷战队及潜水战队各一队。* |4 }5 s9 n+ }. S' V# k$ [
 除以上第一线兵力之外,计划还加上作为预备兵力控制,以古鹰型及青叶型各二艘构成的一个重巡战队和以舰龄超过的五,五○○吨型轻巡作为旗舰的一个水雷战队。
8 L9 P9 _& U) Y' N+ u 整理后,决定作为国防所要兵力量的拥有构想:除重巡二○艘、轻巡八艘、水雷战队旗舰用轻巡六艘、潜水战队用轻巡七艘外,超过舰龄的重巡四艘和五,五○○吨型轻巡六艘的准第一线兵力作为预备兵力。) a2 ~! D: F/ P$ A. l# U1 y, ~
 象已叙述了一样,这其中十年间需新造:一○,○○○吨型重巡六艘(六○,○○○吨),六,○○○吨型轻巡八艘(四八,○○○吨),水雷战队用旗舰六,○○○吨型轻巡六艘(三六,○○○吨),潜水战队用旗舰六,○○○吨型轻巡七艘(四二,○○○吨)。共计二七艘,一八六,○○○吨。
/ i# H6 {0 N, _) l) k" `1 ]" D 日本海军对国防所要兵力量的整备,考虑分成新军备第一期计划(昭和十二~十五年度的四年计划)和新军备后期计划(昭和十六~二十一年度的六年计划)二阶段实施,实际前者以昭和十二年度海军补充计划(
计划),后者着手提前到昭和十四年度海军军备充实计划(计划)以后的造舰计划实现。
6 k$ f" ~: j: R$ S; B4 |( \/ t 这个兵力整备构想中有关巡洋舰方针,预想重巡暂时美海军不增加,主力舰、空母等必须在早期开始建造,认可维持目前轻巡现有势力等,上述的新造全部在新军备后期计划实施。, ], w4 F2 g& P7 S3 m9 L
 这个方针后来怎么实现的?; l: h3 _' \5 j7 n/ x! ?
 重巡,首先在商议
计划时军令部要求一三,○○○吨型(改利根型)二艘,不过因节约费用,在跟海军省的协议阶段被删掉了。接着,昭和十六年度战时建造计划(○急计划)决定建造一二,二○○吨型伊吹型二艘,想要实现目前的所要量重巡二○艘体制。不过,这个未成就结束了。
6 G4 J; B. M( }3 u& S, T+ b  K9 @ 还有,昭和十七年度海军军备充实计划(
计划)企图建造三三,○○○吨型超甲巡,可以看成重巡整备计划地发展。
/ I3 N; s3 |  W 轻巡呢?
计划决定建造水雷战队用旗舰阿贺野型(六,六五吨型)四艘和潜水战队用旗舰大淀型(八,一五○吨型)二艘。4 y$ w" h- ]; K  G' n
 
计划建造水雷战队用旗舰改阿贺野型(八,五○○吨型)五艘和防空巡洋舰(五,八○○吨型)四艘,不过,随着战局的变化被推翻,昭和十七年度战时舰船补充计划(改计划)改为建造改阿贺野型二艘,不过,这个也是未开始就结束了。; ~8 x( j9 x1 j4 _! m$ u
 结果,迎来无条约时代的日本海军企图的巡洋舰新造计划,只是仅仅完成了阿贺野型四艘和大淀型一艘等轻巡五艘。
1

评分次数

  • brokos

四、金刚型的后继舰B-65型% V3 D7 r/ z- u0 {8 p, U0 y

+ q, l# N5 Y& f4 Z0 U  太平洋战争之前计划的计划(昭和十七~二十五年度的九年计划)中,日本海军计划建造二艘被称为超甲巡的三万二千吨的大型巡洋舰。目的是在进行舰队决战的前夜,作为旗舰指挥、支援夜战部队对敌主力部队毅然实行鱼雷攻击。) H" g0 d; T$ g( P2 B6 ]% E3 w, d
 昭和十六年时候的夜战部队,由重巡战队及水雷战队各一队组成的袭击队四群构成,乘座高雄型重巡舰的第2舰队司令长官指挥这支部队的夜间攻击(夜战)。可是,作为指挥十三艘重巡、四艘轻巡、约六○艘驱逐舰的大袭击部队夜战的旗舰,高雄型在攻击力、防御力、速度、通讯力、舰桥的视野、舰的耐波力等的并不充分,此外还加上高雄型也要投入袭击部队,因此考虑建造新的有力的夜战部队用旗舰。  M# j7 e* Q! f' f* S
 突破敌人严格的警戒网时,夜战部队的炮力不足,考虑使用具有强大攻击力和出色机动力的金刚型高速战列舰进行支援、掩护夜战部队的突击。但是金刚型竣工经过了二十六~二十八年,预计将要退役,必然需要重新建造夜战部队旗舰作为金刚型的代舰,可以进行支援夜间袭击部队的突击,具有击溃敌重巡部队警戒网的炮击力,成为远远超过重巡的大型巡洋舰。
这就是超甲巡名称的来历。
1 ~& n- h' H2 X: L7 J 因为当时美国与德国的沙恩霍斯特级战列巡洋舰对抗,开始建造二七,五○○吨、三三节、三五厘米炮九门的阿拉斯加级大型巡洋舰,必然要求超甲巡是可与其对抗能力的舰型,这就是作为金刚型代替舰的意义。6 v9 `$ U. t' @; M
 军令部对超甲巡的要求,基准排水量三二,○○○吨,速度三三节,续航距离一八节八,○○○海里,兵装三一厘米三联装炮三座(九门),长一○厘米联装高射炮八座(十六门),二五毫米三联装机枪四座(十二挺),飞机三架,弹射器一座。" U. l4 w2 q  w7 x2 ?
 对此,尝试设计了数个方案,最终汇总了与军令部要求极为接近的要目,舰型设计方案基本计划番号B-65。在讨论过程中,为击破阿拉斯加级,搭载三六厘米联装炮三座(六门)的方案也登场了,但因为这个方案基准排水量成为四万吨,舰型太大未被采用。B-65的要目如下。$ e( K, Y! G4 I; B
 排水量(基准):三一,四○○○吨

+ U& u5 e" z( e1 q4 ?: D) h  公试状态:      四三,九五○吨* J) f1 P  y; s8 r! j  ^
  水线长:        二四○米

* N) l% Z2 i. J" f; g  水线宽:        二七五米
  B8 ~( I* F5 [& p, r9 _. Y5 Y+ q( Q  平均吃水:      八八米+ N& e1 n1 G; ^& Y9 z
  主锅炉:        ロ号舰本式专烧锅炉八座,5 t7 X5 M9 z: _+ y, x/ t
  主机:          舰本式汽轮机四座
- i$ p4 j. ^8 S3 {5 y$ T4 Y  推进轴:        四根
4 q% F0 T5 X4 g" a; h  机关输出:      一七○,○○○轴马力
/ b' a- t% V4 o7 J  续航距离:      一八节八,○○○海里3 o+ \/ B& k5 h" K8 p  K
  燃料装载量:    重油四,五四五吨! h6 W) t; W: l% v" c
  炮兵装:五○口径三一厘米三联装炮三座(九门),六五口径九八式一○厘米联装高射炮八座(一六门),九六式二五毫米三联装机枪四座(十二挺); P7 u9 h# S8 l) X0 J; d* x2 W
  鱼雷兵装:无
; \+ d  d& J% i' U2 t7 I- @  航空兵装:水侦三架,弹射器一座. D8 s* ^6 [) s4 p( {
  防御甲板厚:水线装甲带一九○毫米,甲板一二五毫米
! h! E" t6 B& V( v: J) \  乘员数:一,三○○名$ g& J2 v1 W# E& ~4 v) p
  B-65设计方案的舰型类似于战列舰大和型,三一厘米三联装炮塔配置为前部二座,后部一座。
) y- w5 S/ Z( b 塔型桅楼后方的倾斜一本烟囱等仿佛就是大和型的样式,但航空设施的配置法有很大不同,烟囱和后部舰桥的间隔被扩大,在烟囱后方中心线上配备弹射器一座,搭载三座位水侦三架。& V6 W' X' ~1 y, V6 K
 对空兵装集中配备在舰中央部,长一○厘米高射炮群和二五毫机枪群被放在两舷。
$ O% u( g( }  B$ A 船体是舰首部平甲板型,舰首水线上球鼻型船首;舵与大和型同样,采用一前一后排列装备主舵和副舵的方式。机关部是大型舰的标准方式,八缸室四主机室方式。
6 B) @3 @/ O0 B/ k/ y8 ?3 ^! s 主炮是日本海军新开发的五○口径的三一厘米三联装炮,在B-65建造之前在吴兵工厂推进试制,试制名称乙炮。这个炮塔的重量包含防御甲板三五○吨达一,○○○吨,大体上相等长门型的四五口径四○厘米联装炮塔的重量。9 d/ d1 \+ }+ ~& E2 @
 防御目标是能承受在二~三万米战斗距离的三一厘米炮弹的命中和八○○千克炸弹的俯冲轰炸,计划舷侧水线部装备倾斜20度、最大厚一九○毫米的装甲带,甲板安装最大厚一二五毫米的甲钣。2 F3 t5 d/ c% l( d1 X  S, n" s/ I3 F
 
计划中预定建造二艘,暂定舰名七九五号舰和七九六号舰;继之的计划中也企图建造四艘,但昭和十七年六月中途岛海战败北,结果是计划全面修订,最终B-65型超甲巡没看见实现就结束了。
# e" p" Z+ y: G! g
% _4 a# o' o  L$ J
0 I0 \3 d6 N; e: K0 D( n, l; [2 p[ 本帖最后由 SHJ 于 2008-5-24 15:56 编辑 ]
五、重巡伊吹型的概要: v# k8 u  z1 R0 h) T: j

+ l8 t6 U. s% s" _) y, p3 j 日本海军最后的重巡是根据昭和八年②计划建造的二艘利根型,本来利根型是计划作为八,四五○吨轻巡的。作为重巡,高雄型可以说是最后的。- `, M; P$ D3 f
 根据华盛顿裁军条约出现的重巡——条约型巡洋舰,作为在战列舰建造休止期的最大的战斗军舰,各国竞相建造。0 S1 Z; T1 j. w/ I; o7 q7 d  l

& L# Z# ~1 H$ g0 l/ C1 W
根据伦敦条约对各国的保有量限制,日本一二艘、一○八,四○○吨,被扼制成对美(一八艘,一八万吨)六成的劣势。
: C- l1 B/ s+ v) n) u7 D 这个缘故,日本为了弥补劣势建造了最上型轻巡,这也可称为准条约型巡洋舰。有事就换装二○·三厘米炮主炮,如文字表示的重巡。
3 L; W1 y9 ^; z* u6 M6 j9 ? 结果,昭和十六年最上型的主炮换装完成,加上利根型,日本海军的重巡共计一八艘,艘数变成对等。
4 `  Z% ]& V/ V/ K. _# i4 M" { 昭和十六年十一月的○急计划中计划了隔了很久的二艘重巡,不是彻底考虑增强这个舰种,而是考虑战时消耗的补充。军令部对计划的二艘要求是+ J) I% k) [& d
  基准排水量=一二,二○○吨
' ^- G% v' N6 L% w% e
  速度=三五节' L: C3 n3 `+ t( B
    二○厘米炮=一○门
. h2 o9 Y. g* C    一二·七厘米高射炮=八门
- m# M5 I- n' x) @* x( u  f    发射管=一六门
6 o/ J. o) c. {% N8 S4 ~    飞机=三架- |3 p8 R5 t. l7 q$ ^
 这二艘在昭和十七年的七九届帝国议会上得到认可,每一艘的单价是六,○○○万日元。
' X3 ^  I5 U3 x, [$ j8 Q 二艘各自的暂定舰名是第三○○号舰、第三○一号舰,首舰第三○○号舰于昭和十七年四月二十四日在吴兵工厂开工。, k! d: A; ^; T1 g* X6 n
 考虑这个重巡是在战时下建造的,不作为新型,而是改铃谷型,差异是新设了防空指挥所与后桅移至后方。
& h- b6 F* {% _+ W 但昭和十六年十一月时按以舰种的兵力整备缓急顺序,重巡由于与战列舰同时是第七位和最后一位,建造步伐十分缓慢。* ^' \4 @1 E; p+ s" y$ J, m
 那么,关于这个第三○○号舰,除了是前面叙述过是改铃谷型以外,详细不太知道。舰型当然是挪用铃谷型,关于上部结构,仿效高雄型的近代化,后桅转移到后方的4号炮塔前;延长天线,提高通讯能力。
8 W3 G, q# v. d: n- G* J 在罗针舰桥上的顶盖部设立了防空指挥所。除了这些以外只是推定,当然还要实施增加机枪,还有考虑装备电侦吧。$ h( u! m- k/ R
 主炮,一般认为关于高射炮与铃谷型没有变化。但主炮塔的位置, 2号炮塔的炮身换装二○·三厘米炮后,无法完全纳入1号炮塔之间,低仰角作为定位置,是不是改变不清楚。关于雷装,好象把铃谷型的三联装四座改成四联装四座。% E+ q/ L, `, `
 基准排水量一二,二○○吨,并不与主炮换装后的铃谷型相同,特别大型化了。) k, ]+ A9 j& Z1 v2 ~
 在这里很有兴趣的,这个○急计划中建造的重巡不是铃谷型,而是利根型。这个利根型与日本理想的重巡评价相反,证据是海军当局仍然认为重巡标准炮为一○门舰。9 E# X; E8 h& u$ E8 F; n. e
 前面已经说了第三○○号舰一双大体上开工了,不过,第三○一号舰于昭和十七年六月一日在三菱长崎造船所虽然开工了,但是紧接之后的中途岛海战战败的余波,工程立刻停止解体,建造中止。
, r# Y) m. C# y" Y8 s7 [ 工程进展着的第三○○号舰,从吴兵工厂中建造航空母舰的情况上,有必要火速结束船台,不管怎样只需必要的工程推进到下水就行,翌十八年四月五日,被命名为伊吹,五月二十一日下水。3 Z" G2 U' I- o. z/ @. Q
 以后,本舰中止工程在吴港外系留,这因为当时对本舰变更为航空母舰还没有自信,到同年八月,终于统一了对本舰的航空母舰再利用的方案,开始向轻航空母舰改装。
7 q' I, ~9 u& a5 U6 X5 {8 r 工程由佐世保兵工厂担任,同年十一月,被潜水母舰迅鲸拖航至佐世保开始工程。可是工程到昭和二十年三月,优先小型潜水艇的建造,即使已达大致八○%的工序也被中止,结果就那样迎来了战争结束。* ?+ H8 I) b# N, ?" q& r& P6 g
" t. d$ |- R+ V/ R* P: j; i* u" h6 g: q7 {; m
[ 本帖最后由 SHJ 于 2008-5-24 15:57 编辑 ]
六、⑤计划预定建造的改阿贺野型* x: K' Q6 F( Y9 e- U" r/ @
7 U1 q8 z9 D/ g8 q' L( E
 日本海军的水雷战队历史,从大正三年八月新编第1、第2水雷战队时开始,那时担任旗舰的巡洋舰是音羽和利根。  f8 S( Q/ L& [
 水雷战队旗舰,担负着排除妨碍前方去路的敌驱逐舰和鱼雷艇,打开已方驱逐舰能毅然实行雷击进路的任务。不过这时的旗舰速度只有二一~二三节,比麾下的驱逐舰远远处于劣速。
9 c1 s6 Z% g, k5 K2 q 此后,一时也有装甲巡担任这个角色的时代,但即使炮火力好,速度方面也完全达不到能带领的驱逐舰。因为原本不是作为水雷战队旗舰而建造的,这个也就停止了。' \: u: V" i- D; c5 q
 大正八年完成的二艘天龙型,最初目的就是作为水雷战队旗舰设计的,装载全齿轮减速汽轮机,发挥三三节的高速力。由此作为水雷战队旗舰,总算可以带领驱逐舰作高速的作战行动。6 B5 K0 c8 x1 {) L
 此后,大正末期建造了一四艘五,五○○吨型轻巡,全都配备三五~三六节的高速力,旗舰设备和各种兵器类也充实着,经过完成后,长期间作为水雷战队旗舰。/ [; L* x; W& x: z
 进入昭和期,这些也逐渐老朽化了,有必要替换的轻巡,但因在裁军条约下限制了巡洋舰的建造量,暂且不得不推迟。实现这个的是条约到期后的昭和十四年度的军备充实计划(④计划),认可了建造被隔很久的四艘阿贺野型四艘。. c4 w! _$ s3 ~2 Q6 v3 j
 ④计划中作为试制舰只建造了一艘,那就是高速驱逐舰岛风。作为水雷战队中心的一等驱逐舰,在昭和初期完成的特型以后,由于在兵装和续航力方面相继改装,性能相当提高,但速度方面,依然停留在三五~三六节。
) t, s6 Z' h6 x7 @0 H/ S- a- p+ X 进入昭和十年代,德国海军的Z1级,法国海军的摩加多尔级等外国舰队驱逐舰,速度达到三八~三九节的登场,国内从昭和十三年开始也呼吁驱逐舰的速度不足。) v" B2 S* `& z, d0 w( l+ Z3 q9 u
 夹着太平洋与日本对峙的美海军,那时计划的从战列舰北卡罗来纳级等第一线舰艇倾向高速化,日本海军对将来的驱逐舰也期望速度四○节的声音高涨了。
& o) x8 f% x! B8 B' o, `0 i2 _  F 昭和十四年,军令部发出了速度四○节驱逐舰的要求,这年度的④计划中把夕云型驱逐舰中的一艘实验性改成速度四○节。装载高温高压锅炉、五联装发射管三座的岛风,计划主机输出七五,○○○马力,速度三九节,于昭和十六年八月开工。; [5 v/ e, C) h7 @$ U
 因为岛风在建造中,今后的驱逐舰全都增速到三九节上,带领这个的水雷战队旗舰当然必须高速,阿贺野型的速度三五节不足,意见出来了。因此昭和十七年的军备充实计划(俗称⑤计划)中加进了建造净更加大的阿贺野型,基准排水量八,五○○吨,速度三七·五节的巡洋舰乙五艘(第八一○~八一四号舰)。0 m! Y" H$ _) ], A2 ]7 p. v! T3 x0 Z
 这个⑤计划在昭和十七年六月的中途岛海战后,因重点改为增加航空母舰阵营的改⑤计划,那时被减少到二艘(五○三七~五○三八号舰)。本型被称为改阿贺野型,兵装比阿贺野型多少强化,机关马力是一五二,○○○马力,排水量八,○○○吨,和战列舰大和同样的输出被认为是必要的。
- B; ?1 O: I6 t7 f3 }, q, V 基本计划番号C-44的计划要目如下。/ ?3 {, v; w; O8 g
 基准排水量:   八,五二○吨
+ a' Z8 z: _" W: t- _
  全长:             二○○米  c" d- B, l- C4 M+ v/ O
  垂线间长:     一七五·○米
' O, O2 z) f' D, q3 s6 s& @6 X  水线长:       一八四·○米
+ c5 A$ D- \- x# |3 K9 z  水线最大幅度:   一六·四米
) P, V6 H: M& \  平均吃水:       五·八六米/ l( C  |8 h5 T) @* Y" q) s
  深度:           一○·六米: E% n* y0 O# g
  主炮:         一五厘米五○口径联装炮四座
* `/ S& L+ J0 n1 I9 T+ u! k  高射炮:       八厘米六五口径联装高射炮四座
% S# p3 @2 n7 f: E" ]$ X7 @# i% q  机枪:         二五毫米三联装机枪三座
. ~" k/ K* G" w7 a  鱼雷发射管:   六一厘米四联装发射管二座8 B  Q) h, [4 J# |% v$ q5 Z( e
  鱼雷:         九三式六一厘米一六条' ]* P; T  j- N  A: m7 ]+ w, E
  弹射器:       一座
- z+ {4 F; \4 q# Z# H3 Z  搭载机:       二架* e, {4 O, g0 ?# w- M; \3 [
  防御:         船舷六○毫米,甲板二○毫米7 G9 L" L- e  A' p" ]6 L( O# `
  主机:         舰本式汽轮机三座9 _/ s6 M/ ?4 o3 D& O
  轴数:         三
+ S5 f$ b% M4 o  输出:         一五三,○○○马力* }: b( h* M( \: s* ]) ~# c
  速度:         三七·五节' p, |  i- d9 R5 B3 a) Z
  续航力:       一八节六,○○○海里
+ f, Q( p5 p$ i" J  燃料装载量:   重油一,四四八吨: E# p7 t7 G( K( F* C
  乘员数:       八三二名   L# f% Q( f' n2 `9 q
  以后随着战局的变化,改⑤计划的二艘,没达到详细设计就中止了建造。预定建造所吴兵工厂,根据昭和十八年的○战计划时的海军省实行计划,预定昭和二十年八月及二十一年八月开工。) P7 M- ?* n0 ]7 M! ]' r1 ^/ K
4 ^0 t% {' Z: c
[ 本帖最后由 SHJ 于 2008-5-24 16:01 编辑 ]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