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此战,与历史上日军攻略中途岛之战有惊人的相似:
; a, Q2 G) F; J' N4 D1、纸面实力攻强守弱,导致攻方过度乐观,完全没有考虑到有失败的可能6 A/ G! _- L# U3 r
2、敌暗我明,攻方完全不清楚守方实力和舰队位置,而自己一举一动则被守方完全掌握: J4 B( L+ n6 \4 {) i% j& h
3、试图先拿下中途岛旁边小岛,作为进攻的一个支点,结果完全没起作用,反而浪费了时间,给对方乘虚而入的机会3 z# h8 r3 i' c% ]7 \
4、航母舰队担负了掩护登陆和寻歼对方航母舰队的双重任务,导致指挥官思维混乱、行为失措
7 P: F3 s; G- `- h8 q" ]5、强大的水面支援舰队没有起到任何作用1 j( Y' i8 F* d+ w
6、登陆部队甚至没有实际投入战斗
) H& R) T* F7 N4 ^
! Z% s8 \, b, Q0 }! ^不过,也有些小小不同:
' `6 E' G7 ^' R0 T: L" V# |1、双方规模庞大,以至于最后的战损更加惊人' a2 m, x& V: }$ u$ e
2、历史上日军从威克岛出发,而此番盟军直接从西海岸出发,折腾程度和作死程度直线上升; p9 l4 k3 M9 x. p5 s, O
3、历史上日军残余后退数百里即可得到岸基支援,而此番盟军需要后退数千里才能得到岸基的保护
& E$ Q! o1 r- H: _1 \+ `+ a4、双方航母编队尚未受损,核心战力没有发生变化,可以期待短期内盟军的复仇(继续送玩具)行动
) h' f# A0 V$ U7 G5、历史上战败后,日军彻底放弃了中途岛攻略,而此番盟军必不甘心,将图谋二次攻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