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 I( C$ o; E b' W当然,我不认为从才能上讲乃木有什么过人之处,我只是认为不能简单的把他和那时日军的战术当作愚蠢蛮勇的典型,血淋淋的203高低与其说是愚蠢的象征,不如说是技术发展不平衡的产物。' `5 }( y& P$ r* |9 I
8 M, j: v3 @) N5 ]: P# X
另外,打破203高地式的惨状的不是某个才华卓越的军人,而是技术进步与想象力结合的产物——坦克。而在坦克发明前,换了其他人也改变不了当年日军面对203高地上坚固防御阵地的窘境,也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来攻占它,所以,乃木是不是个庸将姑且不论,至少不能以他在攻打203的表现认为他是个庸将——换了拿破仑恐怕也没别的招。
许多问题,如果不关心细节,很难理解当事人为什么会那么做,因为我们不知道他面对的形形色色的困难——就拿乃木在旅顺口来说吧,面对203高地这么大的一个障碍,如果实施坑道爆破,他起码会面对时间紧迫,地质条件恶劣,地形不利,以及缺乏足够的炸药那一系列麻烦,这些不利因素汇总起来,坑道爆破这个方案就可以被认为是完全不具备可行性的。火药时代以来的攻坚战数不胜数,有几个是凭坑道爆破搞定的?难道人家统统脑子僵化?& R2 e! J$ F: V3 \) I; C
' D5 H( ]) S8 u, E' i
一次大战中,英军在1917年伊普雷会战中也曾以坑道爆破为开端,埋设了一百万磅炸药,动用了数万矿工和两年时间——问题在于,在双方都陷在坎壕战里动弹不得的四年里,押宝押在坑道作业上就那么一次——难道英国法国德国的将军们统统是傻子,这么简单的招数不理解?还是战场环境极为复杂,而坑道爆破要想成功,要想得能偿失,需要的条件大多数时候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