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原帖由 luckpanzer 于 2008-3-2 00:58 发表 - _' r5 D! F; x5 G5 Q

( A$ a+ n# B" b3 W0 m3 ^任何作战计划的设计前提都是力求让对手按照自己的思路去行动,而成功的计划也就是让有利于自己的作战方式成为对手唯一可选择的方式。完整的防御体系和千疮百孔的国防圈那个更有利?九段击盯着最后一战大可以说是“ ...
/ U1 {2 g) \( x" S3 q8 e让对手按照自己的安排去行动直到被击败,显然是作为作战计划需要实现的目标范畴,而不能作为既定前提,一个可行的计划必须包括如何实现战略预想,而不能仅仅是假设预想成功后怎么收拾对方,评价一个作战计划的好坏,如果就是看它的愿望是否良好,那也的确不用再讨论了,以后再见了其它计划,也都可以用“任何计划都是... ...”一句带过了事
: g) l0 X/ ]) D$ t, l$ ?7 l
7 ]* E+ Z+ d6 ~( l4 h: w新时代全面战争条件下无法靠一场决战确定战争胜负的事实,与纯粹军事学上的决战思想的概念如何没什么关系
- \" J9 O" {& Q% F3 j; Q% `( W- h% `- s2 Q8 v' h0 L. Z3 g# C7 J
如前所述,架空国力这样的基础条件去搞的“九段”,只有在日系游戏开放商创造的异次元世界里有意义,和本次元的相关讨论缺乏意义
吾所言针对的是某计划的战略设想和目的能否在本次元内实现,至于说其制定者认为自己在此设想下做出来的方案是否可行,又具体掏了多少钱去实现,那是另外一回事
谈到渐进截击的实施,在国情、认识都不变的情况下,偶认为没多少可以调整的空间,原样来就好了,反正也不会实施,实战中美国方面,基本和历史上42年前期一样,以主动的偷袭作战为主,不会出现大规模的登陆作战,日军也很快会适应这个变化,双方的争夺大致会继续发生在接触的前沿上
# K0 B5 k( L0 ~; _总的来看,不管战前怎么想,一旦开战,不必等到什么决战发生,只要双方都获得一些航空战的实战经验,那么接下来的进程就很快的会和历史趋于相似
“九段”早就在1942年整合过了,新的核心就是以航母编队为中心" v; z1 G$ `6 V* z3 K5 m

5 Y+ l, d+ g4 M7 v阿作战实际上就是按照新九段的部署进行的,别忘了小泽是指望陆上机先消耗美国舰队的
原帖由 大漠老兔 于 2008-3-2 11:48 发表 3 e" q; [0 T  f& b+ E* j
如果是我,我将从阿拉斯加直接攻击北海道,然后杀入本州。7 I2 Y4 h) H( m( X, ]5 A$ H0 j, ~
还要联络中俄英夹击日本。
' {+ \% ?+ M+ Q9 n
北方海域几乎无法作战,更不要说登陆战( C; Q' |3 Z: z1 o5 n: L+ x
( S7 |/ _2 j  [3 r
联合中国的想法不是没有,只是阿作战之后,无须再联合中国了,而且中国军队的战斗力是也是问题。联合苏联倒是一直在进行的,雅尔塔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求苏联出兵东北,可能的话在北海道登陆
原帖由 大漠老兔 于 2008-3-2 11:48 发表
# l, V* p/ Q5 {) P如果是我,我将从阿拉斯加直接攻击北海道,然后杀入本州。* I+ k/ |- }; `. [' T4 U
还要联络中俄英夹击日本。
9 c5 T1 a3 K7 k9 @% f  q

4 X: C* G6 L7 {6 g$ b2 Z  u' V这个MS不大可能
  u9 P5 w  o- u任何军事上的行动都要有政治经济上的支撑和依托. b, b( N  ^9 Z+ v% s$ w
当时英、俄的中心必然在欧洲。而中国自己尚且泥足深陷,不能自拔何来反攻??
, X' i! c. W8 {' t" q# W. P3 i此外,如果想要从阿拉斯加斜插进攻日本本土,规模小则不能成功;大规模的行动,以阿拉斯加的设施对于舰队的后勤补给来说,将是一场巨大的灾难。一旦攻势受阻,使得日军主力回援。。。。。那时,一支远离本土、后路被断、孤立难援、补给困难的舰队面对敌人得到本土基地支撑的舰队 :kiss:
9 ~* N9 A* h9 S% k:kiss: :kiss: 剩下的可以自己想了
既然要考虑敌人的反应,那么就把美国人的“橙色计划”也拿上来一起讨论吧。
拿破仑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兵”;
我说“不想发财的人不是好人”。
你想讨论几号?现实中的南太平洋线是6号,中太平洋线是3号,北方线没有考虑
当然是整套方案。除了“橙色”和“彩虹”还要包括“红-橙”+ ]& ^" _: F7 Y( J
在“橙色计划”开始的几年里,英国是日本的盟国。所以最早的“橙色计划”根本不存在南线的道路,只能从中太平洋一路走过去。) r2 i2 z' ~9 Y% M3 s" P
5 x. H9 L9 v7 p; W) A: g4 M
[ 本帖最后由 越骑校尉 于 2008-3-2 16:07 编辑 ]
拿破仑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兵”;
我说“不想发财的人不是好人”。
问史东爵士要去,论这些理论性的东西,国内没几个人比他能钻
在“橙色计划”开始的几年里,英国是日本的盟国。不错,彩色系列计划里还真有针对英国的,应该是红色计划,要是有第二次英日同盟的话......! i5 ]+ B/ p: c1 T6 T# _. p
扯远了,从阿拉斯加攻击,补给是个问题,联合英俄要考虑到欧洲还有个疯子在准备发动战争,另外天气也是很大的问题,航空支援也缺乏啊......
5 {- r- u- h6 r: {* ^至于史东爵士,我们都不熟悉,如果楼上的愿意引荐到BIKU来,我们举双手赞成啊......
全機今ヨリ発進、敵空母ヲ撃滅セントス!!!
“九段”早就在1942年整合过了,新的核心就是以航母编队为中心
: Z; n, r3 X7 S1 N% a/ N6 S' g) T这个可有依据,我手头没这方面的资料,不好说
0 y* e1 u( v/ A. t不过先用陆基消耗敌兵力,再用空母突击,这才二段啊,难道又恢复到迎击作战思想了......* U  O6 k9 k. a# Z2 F6 f" q
搞一下就决战,九段可是消耗八次啊.....
全機今ヨリ発進、敵空母ヲ撃滅セントス!!!
航母决战时没有那么多不同兵力了,当然也无法达成九段了
) T2 g8 t* y3 n+ C; u) I0 n  ~$ S7 a3 \1 [
所谓九段,思路而已,一种战术思想,说白了就是层层拦截和消耗,最后决战。要死抱着九波攻击波就太迂腐了点
witp里可以很好的体现这个作战思想,大家可以关注43年的两个档。日军已经在中太的吉尔伯特、马绍尔群岛,西南太的所罗门群岛、新几内亚完成了布防,前沿阵地还包括南太的若干小岛和新喀里多尼亚的努美阿岛。陆地上则通过西部澳洲的几个城市控制美军突入印度洋的航道。; Z1 V% C  l2 {+ L( Q: Q8 O
5 w0 P. G6 V4 W4 Z6 v
基本上达到了最理想状态下的日本防御线,最大化集中了陆海空兵力,来防守最狭窄的一条战线。美军的优势是近乎完整的海空兵力,以及逐渐开始占据优势的飞机性能。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气候条件好一些,什么叫好一些,白令海峡的风暴和南太平洋的海况能一样,看看阿留申作战吧,另外,航空支援怎么解决,从荷兰港起飞么,北太反攻本来就不现实....前面那么多大大不都已经说明白了么,再说,充分借用英、澳、新等国的力量,也就是基地和补给了,战力上没什么指望,不过这条MS北太也没有吧,历史上北太冷清并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
全機今ヨリ発進、敵空母ヲ撃滅セントス!!!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