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32# 人猿 是因为军队分工越来越专业化,明代的时候卫所兵和戚家军的区别可以看出来。
45# lala23159 不一定多,秦王到河内,尽数征发这个郡的15~70岁的人为民兵,赏赐民爵一级。
45# lala23159 8 t1 `9 Z9 g" ~1 v" g. s
4 f: h2 `$ R, A$ ]
你说的都是上面已经讨论过的问题。
6 _2 z; c/ p0 p- h没人怀疑一个人除了武器还能背至少几天的干粮,但是如何急忙制作并发到士兵手中就是另一个问题了。& _) v3 o$ s- C: U5 Z3 M% c. w
赵军是匆忙下达的全军追击的命令,没有一天以上的时间你看赶得出来吗
46# cctvvv
  K4 s1 K6 Z, ^5 R6 A$ Y9 \2 [' d" R, C
同时代的波斯帝国,幅员比统一后的秦朝还要辽阔,人口还要多,可举全国之力,也不过勉强凑出十几万人上战场。
) Z' A9 |; }, I0 L- I, C" O从后勤学来看,中国古代的战役,参战人数几乎都存在着疑问
49# 人猿 波斯帝国疆域幅员是很广,但管理不如秦朝深入许多不过是势力范围,波斯的扎格罗斯山地和高原沙漠太多,我怀疑波斯的人口,尤其是能有效利用的,能和秦朝抗衡。战国2000万人口吧?罗马帝国有3000万不错了。而且说了,君士坦丁时代有百万大军。
50# cctvvv , l2 e! X- g) J5 s- N! n
& C( n; p, d' K. T; Q' q
在生产能力低下的古代,后勤是很难保证哪怕是十万人上战场的。更不要说维持一个更大数量的军队在远离国土的地方作战几个月之久了。" G, X" H9 E& M0 i$ Z
当年薛西斯征希,集整个西亚之力,从帝国各地搜罗兵员,不过十几万人渡海参战(号称百万)
' B" T9 c7 A; |* N$ Y: A8 ?$ I4 Z! ?所以,我估计战国时期的参战人数,很多都是把号称当做实际记录下来了。
& f- y: S+ S& \4 c; R, G赵国不是秦、齐、楚那样的大国,在北方还有十万部队的情况下,能不能凑出20万人去长平,我看都可能性不高,更不要说40万了。
8# char_007 3 ^5 L# I1 b6 w3 B+ Z& N
我也听说过这种讲法
31# 笨笨羊 兵力除以10真心不太可能。
32# 人猿 并没有越来越小的意思,明朝的鄱阳湖参战人员在80万以上这没有疑问,明军卫所按编制应该有3000000人左右,明末内地的起义军和内地明军作战编制比较大。清朝80万绿营兵20万八旗。清末太平天国人也很多。民国中原大战双方有百万人级别,三大战役都在百万级别。
33# godkiller 不好直接和奴隶制城邦比,但是秦国国力应比赵国强,在齐国不愿意支援的前提下赵国打不过秦国必然,秦国同时压制着楚国和西戎,只有齐国能够支援,但是齐国采取了孤立主义,这也是秦国能迅速战胜六国的原因之一了。
37# 人猿 赵国人口两百万,和希腊城邦还是不一样的,而代北的防卫匈奴不同,当地属于军区制了兵民比例和内地不一样了。
39# 人猿 七十万奴隶也没有资料能够证伪,当然也没有办法证实,根据推测商的人口在几百万这没有什么争议,有几十万的奴隶不是不可能。相比罗马帝国在意大利自由民和奴隶的比例是1;1左右了。
40# BH112雪狼 基本上就是这么记载的,当时赵国孤城一座基本上只能依赖魏国和楚国的救援了。邯郸一战杀出城的赵军只有数千人。
42# 人猿 赵国和燕国确实有长城啊,秦朝把原先各国在北部边境的防御体系连起来形成了秦长城,当然春秋战国在内地也修长城一样的防御系统,只不过和秦朝万里长城规模不能比,比如楚国方城。
45# lala23159 多过秦军也没有用,秦国把赵括从防御阵地引诱出来以后到了一个脸盆一样的洼地,丹水谷地,秦军占领了谷地中央的制高点——韩王山高地,等于中心开花,看得一清二楚,周围地形就像一个洗脸盆围住,赵括冲不出去,部队被切割所以赵括只能用亲卫部队冲。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