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伴随着日军在贵阳与国军对峙的主力的撤退,国军集中部分兵力组成一个新的重兵集团从芷江方向突然进军,日军一支前出侦查的战车部队猝不及防撤退不及,被国军重兵彻底击溃。
, _0 y0 y# Y/ S在 78,49 的地面战
4 d5 K" R% Z( @/ ]/ l
3 J) r* y* s/ ` F- W3 V盟军 突击 攻击
" O5 a. [/ R: o+ T 9 Y, X, s$ w% @; c8 Y
进攻兵力 80428 人, 566 门火炮, 0 台车辆, 攻击值 = 3249
' k+ y) p. m; l% M
$ {5 L! E+ _0 p5 X! Y9 Y防守兵力 209 人, 0 门火炮, 32 台车辆, 攻击值 = 18
' E2 M( I7 a8 a! S6 ~ 5 g6 p8 G' f c4 I: l
盟军 调整后攻击值: 4087 9 J( w4 B. g) _2 U/ y6 _; S
# A r$ b, m, c* K
日军 调整后防御值: 1
, x+ Q. m+ I. m 1 ?* |8 T; K: G2 [ x
盟军 攻击优势: 4087 比 1
5 l& L% Q6 H; V( O0 d3 J9 Q3 L $ A( j0 t4 U; [# q: n6 l3 J# p
战斗修正
4 e, O$ _6 P8 P6 q$ L防守方: 地形(+)
* w, n0 ?8 O6 O& x3 ?4 F进攻方: 突击(+)
1 u4 j7 l( X! @& U3 J/ z. b. A ( Z! k! x3 `4 ^* w; p+ [- Q8 M
日军 地面部队损失:# n L# ?/ y& `/ T& T2 d
损失47台车辆 (47台被击毁,0台失去战斗力)
" R. n) I. p7 k, y R9 @( V 3 w5 n, E; u. m3 T' |2 ?: i
$ G3 e. C e* ]2 S' K盟军 地面部队损失:6 L* b6 j8 B4 i
133 人伤亡
2 s( L1 T- h- ^7 s. ]9 v9 ~2 Q 战斗班组: 1个被歼, 19个伤残
# @8 w. Y, D/ C0 A3 B0 [7 R% I 非战斗人员班组: 0个被歼, 6个伤残$ v2 B$ L. Y5 {2 c
工兵班组: 0个被歼, 1个伤残" h0 N) X& ~ S3 W
d1 `) o8 f) u
9 h% L }6 j6 Z) x攻方部队:
( P4 X. V% e2 B# r 国民革命军第4军
: b2 e c+ W; y9 { 国民革命军第73军 / X9 V7 f6 F# D* u
国民革命军第18军 $ u, Y! z1 N m* @3 @2 ]
国民革命军第32军
9 F! m* h4 E- Y- o0 D9 n) i 国民革命军第44军
% J7 C/ z' T9 r2 _! f 国民革命军第31军 + H% Q3 O5 u0 Z! ~) N p x% L3 H
国民革命军第45军 / J# q3 U b8 F, N
国民革命军第21军 - X% s H/ u5 Q# |
国民革命军第2军
/ ?! S2 g k( }- X/ k7 ~5 O 国民革命军第67军
5 U( j# t2 _/ Z; a/ c# ~ 国民革命军第49军 - F3 L: U, ]. T O) [" j7 {
国民革命军第78军
7 K; h' [# R8 X- P5 z 国民革命军第9战区 , A1 d2 E3 T1 E0 D0 D3 I
国民革命军第9集团军 H! P* ~, @3 b; W
国民革命军第20集团军 7 u( y `( h: Q- E
国民革命军第6战区 - `- ^4 P8 J7 {- m
国民革命军第4战区 . F$ c- M4 y+ S( M1 Y0 Q* C- v
国民革命军第26集团军
# L$ C6 o0 E3 C. Y; v6 \, O0 H) M: M+ D 国军第56战防炮团 " K* p$ D+ ]' S1 G
+ N, P) G) C& H4 }守方部队:
9 N/ c, ?1 H' e% J$ m* Y 第8装甲车中队 . c: G. e+ M9 ?6 P$ e
O L( C. v2 {7 h) z+ K+ k: t6 {. C
7月25日,缅甸方向上,杰沙以西一格位置,日军驻缅部队主力终于按耐不住,草草一轮炮击侦查战力之后,向严阵以待的英国驻缅军主力和国军出国作战的以第五军组成的缅甸远征军发动攻势,日军虽然在火力和人数上占优,但是战力比差距并不大,最终打出1:2的比值,英国和中国两支部队的战斗力比大统领之前预想的要好些,但是大统领也发现,缅甸步兵班组和印度步兵班组的伤亡率果然是出了名的高,相比之下国军的伤亡率倒还低些,日军虽然打出1:2的劣势比值,但是实际损失仍然是盟军多些。2 ^4 `0 i# F/ u" |5 L$ R/ ]+ s
在 60,43 的地面战1 T( r! z2 x$ j# p" S% [- l/ u* l3 K3 ~
% L' D( u8 `' b2 A$ K* c
日军 谨慎 攻击
# @6 K$ {1 B3 P# {1 g
* H% ]+ K) m; T) L, X. m: Z4 `1 @进攻兵力 53030 人, 618 门火炮, 416 台车辆, 攻击值 = 1878
: u$ X" y2 N9 }/ o: L; ~7 `
+ Z8 J( O6 o" k3 q$ ]/ e防守兵力 39680 人, 377 门火炮, 333 台车辆, 攻击值 = 1705
- {3 p) D; O# W4 t3 l% L7 @
/ k# M* t2 S) A$ K8 B4 s- E日军 调整后攻击值: 922 ( U% O/ i- T2 ~* K, ?! b
; m9 w( P! d4 i( n$ b
盟军 调整后防御值: 1921 ! P w4 V) T3 Y' w- k
2 j! I# O1 v; W7 D
日军 攻击优势: 1 比 2 " t' V7 H: M# c& M- e O& I
7 [- r! F0 E" g1 B战斗修正
. _, |7 c+ `! J防守方: 地形(+), 经验(-)# e9 I; Y4 ?! b7 W# ~0 `, J* z1 z2 [
进攻方: 6 C5 m8 _" Z) m( P, o t
" L: \ r9 R4 r: ?日军 地面部队损失:
0 O. k8 D0 m- F+ ]; a 1797 人伤亡
" y# B6 K8 E! d+ R3 t G/ _" p6 s N 战斗班组: 2个被歼, 111个伤残0 x, ` _$ J5 L5 v( L
非战斗人员班组: 6个被歼, 167个伤残/ s# a, G; N% k! d, R" N. j
工兵班组: 0个被歼, 19个伤残
# \) D, [" F( n: \% W( M" \0 F5 h) p 损失3门火炮 (0门被击毁,3门失去战斗力)
2 o9 X& Y. S, M( I5 n: _+ Q 损失43台车辆 (0台被击毁,43台失去战斗力)
# h( v8 Z6 }( ~
. M" P) h. ~, C' n. [( e' b
: Q6 K/ j, ], _, O# S盟军 地面部队损失:
. a4 I4 k a, ~3 }7 ^% I$ W 2282 人伤亡
" y: c7 x/ `0 q q3 h 战斗班组: 9个被歼, 227个伤残
4 ~3 Z' Z6 k8 L- l1 q 非战斗人员班组: 9个被歼, 196个伤残% d) Y! R5 K, n b$ Y
工兵班组: 0个被歼, 17个伤残
' ?; a) G. j2 |( {7 u7 e! ] 损失11台车辆 (0台被击毁,11台失去战斗力)6 ]% B& ?9 u7 W3 T$ J
) N' B% |9 }) k2 m! n) O! N7 o
! I! O/ i. N, d6 m
攻方部队:
) T. T @, ]# ?) I& J6 V6 q) z 海上机动第5旅团 2 D2 J$ M1 ~& ?: x
第5近卫师团
7 v' Z4 u* g# t 第7独立战车旅团
1 c& I2 m( t( e8 n2 O1 m' B 第6近卫师团
- {/ [3 o" ]9 C J/ M 第38师团
8 a- G- U9 @8 g: ]6 t 第17独立近卫联队 * h2 C6 E6 m' L/ E
第20野战防空联队 1 q P( a5 d9 C7 M1 }
第1迫击炮联队 3 ? _+ ?! E* |# J1 c5 f% j9 w! E
第31野战防空大队 , a% Q: g# O" G5 H: P; E) m
第44野战高炮大队 ! T# X/ S0 W# b) ]: \5 b) X
第55山炮兵联队 2 `& o( A+ v& y% {6 ~* Z2 B2 W
第32野战防空大队
5 d& C9 [5 j+ `5 O 第23野战高炮中队 * h2 ? R% I- ^ I
第25野战防空联队
1 P- u2 ?0 P; D7 i/ Y( U 第21野战重炮大队
3 }. e' Y0 \. a' A4 \& b$ i 第15军
" |) L9 o. U( n/ A" F 第36野战高炮大队 * e# H& J( S/ J. p0 M `) t
第31独立高炮中队 5 L a" f$ ]3 U/ |/ E4 I( R
第41野战高炮大队
9 p% n, W( e9 l* _
7 y; o/ R" g6 z/ h% `$ S W- Q守方部队:
! |1 f- z& d, t/ q 缅甸第13来复枪营 + X% @6 d2 D% S) s7 r
缅甸第4来复枪营
) \, s* c7 v6 A9 g/ I+ t0 w, { 缅甸边防旅
( H- z* v% Y H/ O$ U 英印军第17步兵师 $ j6 M m! c7 [3 v) r. U. e
第1格洛斯特郡营 5 C5 ]# R J2 F) ?- W" X' u
印缅军第1步兵师 D' {: G8 q U! E+ M0 _1 }4 @0 [/ t
英军第7装甲旅 6 j9 R5 |1 v) p U- i7 S# I) V
缅甸铁路守备营
6 H5 e5 e4 d) e- g 国民革命军第5军
) y8 n8 V) _: u# ^# ?$ b4 ^ 印军第20山炮团
/ B( V7 g$ |7 d$ D: `8 k 英国缅甸军 0 B; ~- \8 Z7 |7 o6 r; S6 L6 b8 w
驻华美军司令部
7 A4 M3 H, }( \ 印军第25山炮团 0 S2 f% R8 C. Y# R2 m
印军第23山炮团
, p) g- y( a, E9 u7 N. k) x( r( r1 V 印军第24山炮团
! h! J6 W6 a+ `. X4 c 盟军部队在经验上还是吃亏很多,当然,作为防守方,经验的增长也比较容易些,希望这些部队在战火中锻炼成长,尽快成为盟军的百战精兵。从上图中可以看到,日军携带了大量防空兵部队,难怪英国航空兵在头一次低空轰炸中遭受严重损失。看来日军也在堪称AE陆战教科书般的奥古斯塔战役中学习并认识到地面部队防空的重要性,并迅速使用到实战中来。
4 I4 I4 a7 {7 y1 e2 F此外,在25日,英国驻印度航空兵部队利用日军防空部队基本被前线抽调一空的有利时机,再次倾巢而出,轰炸了驻守在战线后方瑞波一带没有空中掩护的泰国陆军第2步兵师和日军第24步兵联队,对平原上无遮无挡的敌军造成一定杀伤,这些敌军部队在遭受轰炸之后开始撤离没有空中掩护的地带,显然是对空袭毫无办法。
$ T8 x% g: z8 l4 K& Z' L同时,同样对空袭毫无办法的还有西安方向上的国军,增援部队已经成功到达与日军鏖战的山地,但是撤下来的受重创的部队则没那么幸运了,在回西安的路上遭到日军轰炸机群的百般轰炸,每天都要损伤近千人,代价巨大。西安机场也被死死压制,国军空军部队还不是日军战斗机部队的对手,无论数量还是质量均处于下风,仅与敌机交手一次就被压制在地面上动惮不得。校长也很无奈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