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丘吉尔(其实我个人认为他也不是一无是处!)

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带领英国人民取得反法西斯战争伟大胜利的民族英雄,是与斯大林罗斯福并立的“三巨头”之一,是矗立于世界史册上的一代伟人。
) @8 E+ G  \) l9 m丘吉尔出身于声名显赫的贵族家庭。他的祖先
马尔巴罗公爵是英国历史上的著名军事统帅,是安妮女王统治时期英国政界权倾一时的风云人物;他的父亲伦道夫勋爵是上世纪末英国的杰出政治家,曾任索尔兹伯里内阁的财政大臣。祖先的丰功伟绩、父辈的政治成就以及家族的荣耀和政治传统,无疑对丘吉尔的一生产生了十分巨大的影响,在他成长为英国一代名相的过程中具有关键性作用。他们为丘吉尔提供了学习的榜样,树立了奋斗目标,也培育了他对祖国的历史责任感,成为丘吉尔一生孜孜不倦地追求和建功立业的强大驱动力。
9 X( w8 `, d& x( m2 k丘吉尔未上过大学,他的渊博知识和多方面才能是经过刻苦自学得来的。他年轻时驻军于
印度南部的班加罗尔,在那里有半年多的时间里他“每天阅读四小时或五小时的历史和哲学著作”。自那以后,丘吉尔从柏拉图吉本、麦考利、叔本华、莱基、马尔萨斯达尔文等著名思想家、哲学家、历史学家和生物学家的著作中吸取了丰富的思想营养。这使他的思想更加深刻,人生信念更加坚定,也使他成长为“我们生活的时代里最杰出和多才多艺的人”。! ^  j2 L  F. J, g8 U! Z
丘吉尔的头上戴有许多流光溢彩的桂冠,他是著作等身的作家、辩才无碍的演说家、经邦治国的政治家、战争中的传奇英雄。他一生中写出了26部共45卷(本)专著,几乎每部著作出版后都在英国和世界上引起轰动,获得如潮好评,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在世界各国广为发行,以致《星期日泰晤士报》曾断言:“20世纪很少有人比丘吉尔拿的稿费还多。”1953年,他被授予
诺贝尔文学奖。他在一生中多次经历的议员竞选中,在议会的辩论中,尤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重要时刻,发表了许多富于技巧而且打动人心的演讲,给人们留下了极深的印象。瑞典文学院在授予他诺贝尔文学奖的颁奖词中说:“丘吉尔成熟的演说,目的敏捷准确,内容壮观动人。犹如一股铸造历史环节的力。……丘吉尔在自由和人性尊重的关键时刻的滔滔不绝的演说,却另有一番动人心魄的魔力。也许他自己正是以这伟大的演说,建立了永垂不朽的丰碑。”S·席瓦兹院士在颁奖词中还说,“丘吉尔在政治上和文学上的成就如此之大,……此前从未有过一位领袖人物能两样兼备而且如此杰出。”
* r" _# O  T; H的确,为丘吉尔树立了永垂不朽的丰碑的不仅是他的作品和演讲,而且是他作为一个政治家和反法西斯斗士的光辉业绩。他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都当选为议员,曾多次在内阁中担任要职。他经历了许多次政治上的升沉起伏,每次都以不屈不挠的努力,从不畏惧的斗志战胜艰难险阻而达到自己的目的,最终登上了光辉的顶峰,在英国处于历史危机的严峻关头,成为众望所归的政治领袖。连他政治上的对手也说:“丘吉尔是大家一致认为永远不能成为首相的人,可是他同样也是在这危急关头获得大家一致欢迎,认为是唯一可能出任领袖的人。”“人们不能不喜欢他,他的才能与朝气是无与伦比的。”
1 [, d; W' \: r5 ~2 R- b0 \3 a在通向胜利的漫长岁月里,丘吉尔在其演讲中多次发出战斗到底的誓言,表达了英国人民的心声。他说:“我们将永不停止,永不疲倦,永不让步,全国人民已立誓要负起这一任务:在欧洲扫清纳粹的毒害,把世界从新的黑暗时代中拯救出来。……我们想夺取的是希特勒和希特勒主义的生命和灵魂。仅此而已,别无其他,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丘吉尔在世人心目中已成为英国人民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的集中象征。《星期日泰晤士报》评论说:“今天,温斯顿·丘吉尔不仅是英国精神的化身,而且是我们的坚强领袖。不仅英国人,整个自由世界都对他无比信任。”+ G7 l6 \. _4 i! u& ~( z
还值得注意的是,丘吉尔是有名的顽固反共人物。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关键时刻,在处理对
苏联关系问题上,他以一个杰出政治家的巨大勇气和高度灵活性,从英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完成了英国政治和他本人政治生涯中的重大历史性转折,毫不犹豫地与苏联结为盟国,使不同意识形态下的反法西斯力量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结成了统一战线,从而保证了赢得战争的最后胜利。斯大林称赞丘吉尔是“百年才出现一个的人物”。
  F; M) T3 i2 s9 y3 t此外,丘吉尔还可以称之为预言家、发明家、战略家、外交家。他早在三十年代对未来战争中的一些重大技术发展所作的预见后来都变成了现实;他以超乎寻常的惊人敏感和极大的勇气,冒着和平主义浪潮的巨大压力和“在政治上几乎有被消灭的危险”,一天也不放弃向国人发出预言式的战争警告,使英国人作好了战争来临的精神准备。他在用雷达侦察来袭敌机的方法正式使用前4年就提出对此问题的研究。他因动用海军经费改进和大量建造“陆地行舟”,使轮式装甲汽车演变成为威力巨大的现代坦克而被尊为“坦克之父”。他主持制定了“二战”中的许多战略计划。他亲自着意培育了在当时乃至后来左右世界政治格局的英美关系。总之,丘吉尔是一位人生内涵极为丰富的传奇人物。
编辑词条
+ k7 X; g6 ]. ~, }' F$ ~, }6 N% ~# O
% r! H* n. Y% G; e/ v8 ?

8 z# E, B: N& [8 A, k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共1条):

·

对本词条发表评论:0 S/ ^& T+ m6 M2 H1 r& r( H1 @; @
   9 p# M, e& W7 G9 \5 ^% e
最多不超过1000字
. _' s0 [8 Y& ?2 j, R
! F9 z/ o) K! c7 I

8 e  t) I0 \/ C) c

返回页首

当然不是一无是处咯。。可是为什么二战还没结束,他就被赶下台了呢??
: Y. w9 q- a# E1 x+ q2 {
: [3 S8 g! j9 m0 n& I1 f不得不说。。。英国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呀。。。
可能是英国人民本能地意识到,在这场战争中,他们才是得意日之上的第一号大输家吧…………) \0 ~0 b" k8 ~
' J9 H  V' I/ \, j; r# ~7 F
不过接替他的那帮人还不如他,竟然上演军舰被PLA扣押痛打的好戏,所以过了几年又把他选上去了…………1 u( B  @+ T6 \9 U% t# T$ K

4 R3 m8 |! g; U) Q0 M) b$ b他一下来,英国人又出了一次丑,可见离开他还不行。
Soldiers and sailors would fight like madmen to hang on to the red-light district . . . wouldn’t they?
老邱当然不是一无是处啦。他的演说才能一点都不亚于希特勒和墨索!假如战争再长一点的话,说不定老邱会成为希特勒那样的独裁者——所以英国人最后还得把他弄下台。
拿破仑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兵”;
我说“不想发财的人不是好人”。
这张照的像zhukov
邱老头更多的时候还是起到精神上的作用,当然这种作用大部分是为了他的政治前途服务的,比如面对北非的失败,他就区吹捧隆美尔,捧的希特勒都受不了了
他还会打毛线活呢!酒量也不错啊!
讲到谋略和机变“三巨头”的排名应该是第一斯大林、第二丘吉尔,至于罗斯福排最后 罗斯福的本钱最多、形势条件最好,但抢到手的权益与付出的成本相比反而不及苏、英两国。
拿破仑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兵”;
我说“不想发财的人不是好人”。
斯大林这个毒蛇~~二战就他抢到的利益最多了~~~~
I have nothing to offer but blood, toil, tears, and sweat.
原帖由 越骑校尉 于 2007-10-24 22:58 发表
$ Y, J2 L+ k1 h: b; {: V# C讲到谋略和机变“三巨头”的排名应该是第一斯大林、第二丘吉尔,至于罗斯福排最后 罗斯福的本钱最多、形势条件最好,但抢到手的权益与付出的成本相比反而不及苏、英两国。
0 k  o3 B' F9 q7 h0 v- J+ p) \

! j% y& w+ X* {; ^) k斯大林没别的,就是够狠毒,够残酷,而且是个大独裁者~~~
" W2 n% K! d3 }+ G1 R; N# }0 {1 K: h* O7 I" f. B3 ^
不过美国的全球霸权正是通过二战崛起的,最终的最大利益者还是美国吧~~
1 ?- e6 D8 t8 i) e9 |6 [5 o% e/ }1 Q. V2 j& M/ F3 u* `! w/ m
[ 本帖最后由 Ferrero 于 2007-10-25 08:43 编辑 ]
Ferrero兄说的对啊!斯大林的刀快啊!谁不顺眼就搞谁。* v: L* [. j0 i, X9 m

/ k% e  Y# y- H( u, C: c0 r0 n: r罗斯福能这样嘛!不能。) R) i- B. h! X4 ^, ^- |
丘吉尔能这样嘛!不能。
8 B0 \1 N/ w2 N6 p8 G+ @斯大林能这样嘛!能!没他不能的。. X" G; m' }+ D+ J: s5 A

+ B6 V+ x6 y: s9 G斯大林不这样的话,丘吉尔也就不会有“铁幕”这一说了嘛!
说起三巨头,觉得可以开个帖子仔细说说,作为三巨头之一,如何给自己国家争取最大利益。1 l7 t" }# w; a
5 \3 G( Y7 N; v* G2 b
老邱与纳粹斗争到底的底线是不会动摇的,在这个底线之上他做的动作也是为了最大限度维护大英帝国的利益。比如先从北非登陆,巩固埃及,排挤法国传统势力。比如积极鼓动登陆巴尔干,截断俄国人对巴尔干和土耳其的影响。只是三大国里他的实力最弱,想到做不到。。。。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斯大林的手段,我认为古代最残酷的暴君不过如此。但是他居然能让一个工业基础极差的农奴国二十年里成为一个世界第二大的工业国。。
9 ^" C( B+ `9 I
* |: a4 S/ C2 I几乎是花了20年时间完成了美国一百多年做的事情。。拔苗助张的事情居然能够获得如此的成功。。。不得不讨论一下斯大林的模式是不是有其独到之处啊!5 ?4 G$ H. D  z0 R, C
" t2 S$ _3 a# `! W8 G+ D: a" b8 _
这里几个大大不妨讨论一下这种完全超出了自然规律的事件。。
原帖由 wang8621 于 2007-10-28 17:14 发表
6 s$ Z* c* s9 {/ \' w斯大林的手段,我认为古代最残酷的暴君不过如此。但是他居然能让一个工业基础极差的农奴国二十年里成为一个世界第二大的工业国。。
9 x# D3 A- q9 r) T7 L1 q/ a) ?( u2 \+ D, y1 F. H  i5 r5 k
几乎是花了20年时间完成了美国一百多年做的事情。。拔苗助张的事情居然能够获得 ...
( Y, ?/ G7 r5 C; x# h) y- [
. F) v( N. X4 l# b$ k  b苏联的工业基础是在列宁手里打出来的,斯大林只不过是继承而已~~~
斯大林的模式是不是有其独到之处啊!
" h8 q) W. Q  r6 j& Q( {; ]1 D这是必然的,在困境中集中力量办大事,当然起效快,就好比从40分进步到60分和60分进步到80分的区别.
全機今ヨリ発進、敵空母ヲ撃滅セントス!!!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