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了几场对战,稍微有点经验,感觉虽然游戏很好,但仍有一些漏洞可钻,下面结合国外对战2年多形成的房规,提出一个适合国内特色的版本,供参考。- ~$ m" R* \( f- g5 s; t7 b" O4 @7 m
双方共同遵守:9 C# ]! S# N. r) T* R& l
1、建议历史首回合开,如果关,则第一轮日海军可自由攻击地点不包括缅甸,印度, 澳大利亚,新西兰,日陆军登陆地点也如此并且不包括夏威夷。第一轮盟军不作任何部署改变,唯独企业, 列克星敦和反击三个战斗群可以做部署调整。
" }9 B9 L* D* L0 ^) m2、登陆或空降作战必须使用一支完整的部队,但可以分开几次运输,也就是说同一支部队不允许同时用于多处作战。$ c7 \5 w- S/ }: f
3、禁止潜艇载人登陆。
; E4 b$ f. k* p4 F2 e. b r0 A4、禁止用大艇进行空降作战。
' P- t$ {6 ]7 @, ]9 e" x) W1 E9 [, t% k) y; t$ w7 O# m
日军:
* L) Z$ ]+ B7 U3 s: P* l, u" i1、日军在1941年不得攻击荷兰港, 夏威夷, Canton岛,Line Islands, Cook Islands,新西兰,及上述各线以东,以南地区(可商量)。
& Y$ G7 H) g( D5 \" Z2、日航母不得搭载历史上不能舰载的飞机,如雷电、震电、紫电等。
/ [5 D% u2 Y& N0 C: e9 A) k3、日陆军航母不得搭载流星
: }! O5 E I. {3 `& v4、日中国派遣军和关东军部队不得在未转换司令部的情况下去印支、缅甸、印度作战,即便有陆路相通。
) s2 O1 K. Y& p- u3 I8 w
4 S! D& z# C: |5 E/ S' r盟军
$ G2 \; r8 ]5 C$ a, d T1、美军航空部队升级原则:双发升双发,四发升四发,双发中队不得升四发,但B-18中队可升级四发,时间不早于1942年6月。凡是番号为侦察的中队必须升侦察机。盟军应该宣示轰炸机中队的装备情况(XX中队,重轰或中轰),非水平轰炸机中队则不必宣告。(本条可限制盟军后期海量的4发,如要削弱盟军,可进一步限制B-18中队升级4发)( s5 ?) P. |9 r, w
2、英联邦空军无此限制,因为英军重轰补充量很有限,不过不允许升级到不同的飞机类型,除了开战时的莱桑德中队外,该中队允许升级为战斗机。威勒威中队可以随意升级,因为此飞机原本是教练机。
2 {8 S1 X0 L: N8 S8 B ` w3、国军和荷兰军的航空部队可以在游戏限制内随意升级
+ v( P5 d+ o! k w1 r4、美航母不得搭载陆战队飞机,直到1945年。只有F-4U-D可以上舰。原来搭载F6F和F2M的VF不得转海盗。英72机母舰不得搭载海盗,竞技神不得搭载海盗。陆军战斗机可以在航母上起飞至陆上基地(日军也一样),即只能用于运输,且运输状态时必须设置为“训练”。
7 ]3 u& f6 F2 q6 E: d! W5、美国的四个太平洋司令部中,南和西南为通用,其他三个战区内作战的部队只能使用本战区的部队。若调入外战区的部队必须改属。其中北太平洋作战范围为通往北海道的岛链,中太平洋为Line Islands, Pheonix Islands,吉尔伯特,马绍尔,加洛林,马里亚纳,冲绳,及该线以北地区,以南均属南太平洋和西南太平洋。台湾可以归属于南太平洋,西南太平洋和东南亚三司令部之一,在发起实际进攻前必须先申明属于哪个司令部,如果使用东南亚,必须要由英联邦军发动进攻,美澳军不得提供师旅团级步兵部队和装甲师(可提供支援部队)。日本本土,中国大陆,苏联可以使用任何司令部的部队进攻,舰载机不受此限制。! m) R, O3 }7 |7 D
6、英联邦军不得在两广以外的中国大陆作战,苏军不得在天津——保定——黄河以南的河套地区及其以南作战。
3 p/ S: G! y$ X4 v6 p' a* A7、国军原则上只能在中国大陆和朝鲜,蒙古作战,若国军必须往印支、缅甸作战,必须首先更换司令部。国军在任何情况下不得进行登陆作战,国军可以在岛屿上作战(非登陆),但仅限于台湾和日本本土四岛,且不得早于1945年。国军不得进入苏联境内作战。8 { O# s |2 U
8、若澳洲本土有城市被攻占,则所有澳洲本土军不得离开本土作战,已离开者必须尽快回国,这条仅限于师旅级部队。
' l- `$ ?8 v Y! |9、若新西兰有城市被攻占,所有新西兰军不得离开本土,同上- l0 x) f; Z9 Z/ M; I
10、盟军鱼雷艇原则上不得在六面环水(无陆地)的深水区活动(浅水区没有限制),以及从这些格子经过。在北太平洋战区内,鱼雷艇不得离开港口。% w. F' v! A" I; {) C4 i
11、菲律宾陆军不得转换司令部。
2 Q+ {% f% o# p1 V( P* d) {' Q1 N; W. i! e* y0 W9 Y4 ]
[ 本帖最后由 飞龙 于 2006-12-18 14:57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