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网上资料整理,作者不详。
. E/ s# L+ y9 l& ^# Y2 e; \5 ~' O$ Y# Q) }1 k" [2 t+ [% K1 ~* ]
由于刚刚在witp里经历了一场艰苦的曼德勒争夺战,特将本文全文转载,以永远纪念长眠于异国土地的抗战勇士。
1 ^) z. ]: t% ~8 U/ j" j0 }" S# o; I; x' G2 ]3 R
) W! U N) w6 Y2 [
* f; ~# K$ P9 |1 S* G; ^
孙立人,安徽庐江人。1900年生。父孙熙泽,光绪甲午科举人,历任登州知府,登莱青胶道台,山东审判厅长等职,为段祺瑞皖系的重要文职人物。后从事教育,曾任北平中华大学校长。
. x4 X' a$ B% j3 y' i$ V; y. d9 @5 w' w
孙立人自幼在家塾中受教,奠定国文和英文基础,后孙随父在山东期间又学德文。时孙方9岁,目睹山东租界德人对华人之欺凌,成为孙投身军事之导引。 1 q* _( s* l6 N( ]5 S; G
! n- R$ j6 c5 E: U- e
孙1914年以安徽省第一名考取清华庚子赔款留美预科。预科共八年,孙因期间受伤病休一年,于1923年毕业。其间于1921年作为中国国家篮球队先发阵容参加在上海举行之远东运动会,战胜日本,菲律宾,获冠军。 ! F6 |- a, T7 F: N Z: Q& L b2 U6 R
! N2 ]! J8 K7 Z! U F, ?2 `
孙于1923年清华预科毕业,即来美求学。孙原欲学军事,但其父对当时北洋军阀甚为反感,反对孙学军事。故孙选入普渡大学学土木工程。因其预科已习工程基础科目多门,故入三年级。1925年取得工程学士位毕业。即申请得入弗吉尼亚军校,斯时其父鞭长莫及,亦无可奈何。孙因已有学士位,故直入军校三年级习文史,1927年以文学士毕业。毕业后赴欧考察各国军事后返国。 0 x! j8 t* [4 ^' }
/ f1 c4 u: u+ q6 l, m/ { 孙返国后其父因原为皖系大员,欲为子在冯玉祥军中谋一高职,但孙心气甚高,反要自己独立从基层去作起。1927年入即现政大前身的国民党中央党务学校任学生大队队付。1928年,蒋介石请来德国军官顾问团,欲建立新式国防军。先成立陆军教导师,孙即请调入任上尉排长,开始其一生的军事事业。孙在教导师表现出众,很快升任少校连长,中校营付,中校营长。1930年孙请调入宪警教导总队任上校第一大队长,因其好友,清华预科同期,诺维其军校毕业的齐学启相邀。但不久就因怒打克扣兵饷的军需官,与教导总队长关系恶劣。7 v: X y# I+ B+ I" U
v+ r1 X) I: x* Q! u
同年因德国顾问推荐,调任蒋介石的侍卫总队上校付总队长。然孙热衷带兵打仗,对卫队无甚兴趣,1932年即请调入财政部税警总团任特科兵团上校团长。税警总团很快扩编为6团2万5千人,孙任第4团团长,驻防江苏海州。 # J% a6 T: P$ \, i8 S
: J. I6 N. v6 @+ U3 s
孙立人一生4次练兵,这次海州练兵是第一次,历时6年。期间曾有短暂的离开海州执行剿共,驻防等任务。孙立人把第4团练到如何,可以举几个例子。
$ [- _+ [# E4 o, Z2 @1 o- Y0 g" Y# m
1933年税警总队调江西剿共。期间参加剿共的共48个单位举行射击比赛。孙立人税警第4团占了个人前十名的7位,并夺取团体第一名。刘勘83师在七琴吃紧,在税警第4团赶来增援前就转进了。孙以1个团接下一个师也不行的防地,打破红军的夜袭和粮食封锁,迫使红军放弃对七琴的争夺。 3 Q: {- b9 B8 F
% C. M O; r9 a3 Q: h% X 1936年西安事变,税警总队奉调到潼关。第4团奉命派一连任总司令部警卫。这个连到任后,除当日服勤务的士兵外,其余仍按孙立人平时规定出操训练。司令部的参谋长发现后大骂连长:“你们是来训练的还是来担任警卫的?”
7 [7 } g9 }( v, u. h% X/ f9 K
1 y1 q+ p- A' F9 ]( \* y; m9 m! [% J 连长说:“我们团的规矩如此,除现场勤务外,每日都要不断训练。”参谋长说:
0 e" n1 a0 c' _3 M, q6 Q" G6 t5 C4 i w+ e
“现在是作战时候呀。”连长说:“平时战时都是一样。”参谋长说:“胡说,我不懂这些洋规矩。” 9 m- w, C$ f+ g$ q2 p# b1 B; o8 C
. {* y+ _/ l6 f" Q
1937年抗战爆发。税警总团配属张治中第九集团军参加凇沪抗战。编为一,二两个支队。司令官分别为何绍周,王公亮。总司令黄杰。孙立人的税警第4团在蕴藻浜和大场两处战役中脱颖而出。当何,王皆因指挥无方而被撤职时孙立人被升为二支队少将司令。防守苏州河周家宅一线,与日军血战两周,孙立人被日军迫击炮击成重伤,全身中弹片十三处,昏迷三天。
: P% J8 w# q4 c' g1 D* }6 w" D6 i! D4 Z. k% f7 L- Z: Y
1938年2月底,孙不待痊愈即匆匆赶往武汉。时原税警总团司令官黄杰被三战区长官顾祝同拉拢,将税警总团凇沪抗战后的余部编为四十师。而五千余伤员就不管了。孙即以这五千人于1938年3月重建税警总团。此时税警总团受正规军系统歧视更重,军官士兵来源全要自筹。孙立人努力招回原税警第4团的旧部和军中旧识,又自建军官队军士队训练出下级军官和军士。士兵则慢慢招募,非常辛苦。1938年底,移至贵州都匀,正式开始孙立人的第二次练兵。* `6 l$ t+ i4 s# T1 g1 ~
( c; O& Y* P* }8 k 到1941年底,所部第2,3,4团和直属队改编为陆军新38师(第1,5,6团被戴笠吃掉,士兵解散任各处的卫兵〕。新38师编成后参加军政部战力校阅,名列第一,立刻从丙种师提升为加强师,编入缅甸远征军。孙立人三年练兵的心血,终于没有白费。 # v/ @& s; l8 q& s) A
* M. F5 N. i, j2 e# W
远征军于1942年4月抵达缅甸,准备曼德勒会战。兵力部署是,右翼为英第1军下辖之英缅军第1师,英印军第17师,英澳军第63旅,英装甲第7旅。中央为中国远征军第5军,左翼为远征军第6军。后方守备的预备队是远征军第66军,即新38师所属的这个军,散布于曼德勒到腊戍的公路沿线。
7 q$ g$ a2 y9 ]. e
! U: x4 Z0 ? x4 W) @1 |! C( F9 W4 H 4月14日军左翼的三十三师团使用迂回穿插战术,派二一五和二一四联队占领拼墙河南北两岸阵地,将英缅军第一师全部和战车第七旅一部后路切断,包围于拼墙河南的仁安羌。英军反复攻击均告失败,粮弹告竭,又无水源,陷于绝境。4月15日深夜英缅军总司令官亚历山大元帅向中国远征军求援。4月16日晚孙立人率本师刘放吾一一三团往援。于18日凌晨赶到仁安羌,立刻发起攻击,至中午攻占拼墙河以北所有阵地。18日夜,一一三团第一第二营从渡口以东一英里处偷渡拼墙河,19日凌晨5时突然向日军侧翼发起攻击,同时第三营于正面渡口强渡拼墙河。日军三十三师团不愧日军精锐,射击准确,逆袭果断,然一一三团激战至下午六时,终于将日军阵地攻破,迫其向伊落瓦底江溃退。到20日全部残敌肃清。此次战斗救出英军7千余人,并夺回被俘记者教士约5百人。一一三团以寡击众,亦付出重大代价,战死三营长张琦以下204人,伤318人,全团伤亡近半。 ], @& \/ @* ~: Z4 y0 h% Z
( i' ^/ Y$ V+ \/ `/ a2 @ 西线战况因仁安羌战斗得以扭转,然东线日军五十六师团却击破远征军第6军防线,迅速直插盟军后方,致盟军全线动摇,不得不放弃缅甸撤退。新38师这时已接下英第1军防线,掩护已丧失战力的英军撤退,但中线的第5军军长杜聿明却很过分地要新38师把中线也接下,因殿后阻击战斗是很危险的任务,有新38师殿后,杜的第5军就可以摆脱开日军,至于新38师如何以1师之力阻击日军的18师团,33师团,55师团共3个师团,要付出多少伤亡,即使阻击成功如何敌前摆脱接触,他杜聿明自然不关心,只要自己的部队安全就好。孙立人指挥新38师以逐次抵御,漂亮地进行后卫战斗,幸好日军的33师团因仁安羌战斗败于新38师而变极谨慎,前进不力,使新38师得以以主力掩护中路第5军。
1 A+ \4 n# k$ e7 z0 I
: d" B+ N3 g7 D* f 新38师掩护英军和第5军撤过曼德勒后,英军撤向印度,第5军撤向云南。杜命新38师继续殿后掩护第5军,在温藻阻击日军,更过分的是要新38师派113团将第5军侧翼要点卡萨也接下。孙立人接受任务后,要求杜聿明将其控制的远征军直属汽车团和第5军直属汽车队共600余台汽车中拨与新38师少量,杜一口拒绝,所有汽车均给第5军,一台也不能给殿后的新38师,连113团远去卡萨保护第5军侧翼也不给汽车运输,要113团连夜徒步强行军前往。其指挥道德之低下,那也不用再说。
* r. l9 q; J5 U: b. A1 u; ^' _! i5 @) ~7 b
[ 本帖最后由 飞龙 于 2007-2-16 12:07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