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转贴] 命运两小时之间——“初月”号在恩加诺角

本文原刊载于《国际展望》第502期     作者:爱澜
6 e" B: N  V$ E- ?, M- K  f" W3 |3 ^) W
) S! h1 y3 m5 r& I2 `参加引诱舰队
2 ?0 N9 ?# ~" Z% I$ g' J
9 J5 s: W) V) {# F; F1944年10月,美军10余万大军在菲律宾莱特岛登陆,日军大本营决心实施捷一号作战,以挫败美军的进攻。按照事先拟订的计划,日本联合舰队派出小泽治三郎中将指挥的第1机动舰队,开赴菲律宾以东海区,准备牺牲自己引诱开美国海军航母编队,让栗田健男中将指挥的第二游击部队有机会杀入美军在莱特岛的登陆滩头,歼灭美军登陆船队。8 ~8 E* r2 d1 p2 m' I7 Z
  X4 S  d3 s3 ~+ i7 v2 G" W2 T' V7 l2 m
第1机动舰队除了第3、4航空战队的航母、航空战列舰以及3艘轻巡洋舰之外还有8艘驱逐舰。其中4艘秋月级防空驱逐舰组成第2驱逐舰连队,本文的主角——“初月”号是第2驱逐舰连队下辖的第61驱逐队的旗舰,统领“若月”号、“秋月”号和“凉月”号3艘姐妹舰。
( i  X/ G4 u* V. V) t) N' x: }" g2 v6 i
“初月”号为秋月级防空驱逐舰第一批第四艘,1941年7月25日在舞鹤造船厂开工,1942年12月15日完工服役(具体战术数据参见前文)。服役后加入第61驱逐队,主要从事运输船团和航空母舰的防空掩护任务,参加过马里亚纳海战,表现喜忧参半(参见前文的相关评述)。1944年3月20日接替姐妹舰“秋月”号成为第61驱逐队旗舰,并接纳新任驱逐队司令天野重隆大佐(亦有资料表明马里亚纳海战时,仍然是“秋月”号为驱逐队旗舰。因为暂时无法查证究竟天野重隆接任驱逐队司令时坐舰为哪艘,故暂时存疑)。) s& u, N! Y6 I( I4 _
9 k/ R) ?( @, q( D+ A8 p8 N/ z8 T
10月20日,出发命令下达,起初,航母在伊予滩附近接收飞机,“初月”号担负“瑞凤”号航母接收飞机时的贴身保护工作。下午18时过后,“初月”号和友舰沿丰后水道出发(“凉月”号未能和编队一起出发,原因参见前文相关叙述),在24日清晨6时抵达位于北纬19度10分,东经126度40分的战术点。随后,由于菲律宾航空基地起飞的侦察机发现了美军大规模航母编队(实际是第38特混编队第3分队),因此小泽从第1机动舰队的航母上起飞飞机去攻击,企图配合菲律宾岸基航空兵,相机取得一定战果。然而不仅这些飞机多数一去不返,也没有任何美机前来空袭,这本来应该是战场幸运的情况,但在小泽这支诱敌舰队的眼中却成为令人沮丧的事情(强烈期盼敌人来攻击自己,多么悲惨的一幕自虐情节)。9 e; v1 X% Q6 ~) k1 j. {4 ^* j
' i& y' D6 i1 Q* ~3 G
送死突击: j0 ^) K: P3 }) `

, k" d8 ?/ g: P3 M% g) }; @/ g1 C由于很长时间都没有等到美军,而又接到栗田舰队遭美军飞机阻击,损失惨重的消息,焦急不已的小泽抛出了一个几乎自杀的方案,他让第4航空战队和第2驱逐舰连队组成前卫分队,脱离本队对已经发现的美军航母编队实施夜间攻击,以期达到被美军发现的结果(当然小泽多少还有点侥幸,认为装备九三式氧气鱼雷的驱逐舰可以在夜间战斗中占到一点便宜)。15时15分,按照小泽的命令这支部队上路了。“初月”号上的驱逐队司令天野重隆大佐和舰长桥本金松中佐虽然知道这是一个极度危险的命令,但是依旧按照军人的职责去执行命令。也因为日本武士道精神和海军敢死的传统,船员们的士气并不低落,反而有种看似悲壮的豪气。这种气氛感染了舰上最年轻的海军兵学校毕业军官——林延光少尉,这位加入海军前来自于横奈川县横滨二中的年轻人也抱定了一种必死的决心。, U: f- \! l7 ^" M' g0 d
/ X+ z: G4 O* D. o
也许天意还不想让前卫编队就这样毁灭,在他们离开本队接近一个半小时之后,“五十铃”号的对空观察哨今川正广发现了1架美军SB2C侦察轰炸机,这样小泽本队已经暴露,也就没有必要让前卫编队送死去了,于是在当天的夜晚时分小泽发电报要求前卫编队返航,并约定了两队汇合的地点。在接到电报前,前卫编队已经于19时20分发现西南方向很远处有炮火的闪光。前卫编队指挥第4航空战队司令松田千秋少将沉着得指挥编队逼近闪光海域,以探明情况。当时气氛相当紧张,同时雷达也发现附近空中有敌机,虽然是夜晚,“初月”号和姐妹舰仍然严阵以待。+ P- S: r4 O$ k

" i" u- c; y0 g( e) G- S前卫编队靠近闪光海域后与闪光带并行了整整40分钟,初步判断为日本驻菲律宾陆基航空兵的飞机正在实施夜晚攻击行动。随后于22时40分,编队按照小泽的命令变更航向,驶往电报中预定的次日汇合点。这时,“初月”号的官兵们多少松了口气——虽然日军很崇拜战死,可是对于活生生的人来说,能够真的躲过一劫,多少还是会有幸运的感觉。但是,这种幸运对于“初月”号乃至整支编队而言,只不过是更大的苦难开始前的喘息而已,因为他们很快就要面对次日美军飞机的空袭。7 A8 ]* }7 v  v4 K) \0 G8 j" f5 r
5 ?) J3 P, X9 ^+ Y3 K
美军空袭和救援
9 S$ o% L3 y9 M$ C! e) U( r- n5 E  F: R$ [: D1 ?. L( b- J2 z
25日清晨6时,前卫编队和小泽汇合了。为了抵抗美军即将到来的空袭,小泽将舰队分成了两个部分,“初月”号率领的第61驱逐队加入本队,掩护“瑞鹤”号、“瑞凤”号航母、“伊势”号航空战列舰以及“大淀”号轻巡洋舰。由于编队中护卫战斗机极少,因此主要防空的重担就落在了各舰的防空火力,尤其是秋月级各艘的身上。
, x& b9 b2 m; h) c& s7 ~8 E6 L" C" q( l* c
8时一过,美军飞机出现了,这是一队由60架F6F地狱猫式战斗机、65架SB2C地狱俯冲者式俯冲轰炸机和55架TBM复仇者式鱼雷攻击机组成的强大编队。他们朝小泽舰队直扑下来。尽管“初月”号奋力开火掩护,九八式100毫米高射炮的强大威力不断击散逼近的美攻击机队的队形,25毫米机关炮击落多架沿航母一侧进入的美军飞机,但是由于美军占有优势,“初月”号和姐妹舰双拳难敌四手,本队中的军舰还是不断遭到打击:“瑞鹤”号被击中3颗炸弹和1条鱼雷,机舱和锅炉舱多处破损,航速降低并丧失通信能力;“瑞凤”号被击中2枚炸弹,勉强还能航行。最不幸的是“秋月”号驱逐舰,这艘以防空能力著称的驱逐舰被1枚炸弹命中,引起弹药殉爆而沉没。! d  H/ i5 B. o" C4 q: `/ m

0 ^  b. N( l% Z* b& Z% a“初月”号除了防空,还要和“大淀”号轻巡洋舰一起担负救援飞行员的任务。虽然小泽舰队战斗机不多,但是还是有部分在空战中幸存,在消耗完燃油后迫降在海面。到11时58分,“初月”号一共救起了包括小林大尉在内的8名飞行员。不过这些素质不高的菜鸟们虽然迫降的模样不怎么样,可是牛皮却吹得很大,居然上报击落了6架F6F战斗机和3架SB2C俯冲轰炸机。  P& F2 p- n  w& V

4 l  x5 K! W4 p" W, r2 ]6 j. T, ]美机先后在9时45分、11时45分和13时发动了第二、三、四波次的空袭,小泽本队的“瑞鹤”号、“瑞凤”号航母分别于14时14分和15时26分沉没。“初月”号和“若月”号首先开始对“瑞鹤”号落水官兵进行救助。由于水面上到处都有挣扎的官兵,以及“不让一个‘瑞鹤’号成员得不到救助”的想法影响,所以救助工作一直没有停止。其间,美军的飞机还聪明地躲在云层里,让日军以为美军飞机已经离去,那些负责救援的军舰就会关闭锅炉停下来实施救助。此时,瞅准机会的美军飞机突然从云端里冲下来,实施攻击。这种攻击不仅造成了部分救助船只负伤,还给救助工作带来极大的阻碍,以至于日色西沉时分,对“瑞鹤”好落水人员的抢救工作都还没有完成。此时,缺少燃料的“五十铃”号多次请求它们代自己去救助尚未沉没的“千代田”号航母(“五十铃”号并不知道“千代田”号在16时47分已经被美军巡洋舰部队击沉了),遭到了“初月”号和其他军舰的拒绝。直到18时40分左右,天野大佐认为对“瑞鹤”号的救助行动基本可以告一段落了,才答应它的请求。
狭路相逢
& @7 e2 @3 B6 h/ f
% E' y' A* H2 Z- p: A* I* R18时44分,“初月”号正打算南下,突然黑暗的夜空中传来“咻咻”的声音,随后在“五十铃”号轻巡的附近溅起了4-6发巨大的水柱。起初日本水兵还以为是空袭,但是很快发现了倒映在云底的火炮射击的闪光——那是美军的水面舰队。
. P. @9 r2 }* ?' s. G0 K; Q* l/ f
这里要补叙一下,由于当天栗田健男中将率领的舰队突破了无人把守的圣贝纳迪诺海峡,在萨马岛外海与美军斯普拉格少将指挥的护航航母编队激战,威胁到了莱特岛登陆滩头的安全,因此追击小泽机动舰队的哈尔西中将率部分航母和全部战列舰南下救援。留在恩加诺角战场的米切尔中将见天色渐晚,于是派出劳伦斯·T·杜博斯少将指挥的TG30.3特混编队,包括第6巡洋舰分队的2艘重巡“威奇塔”号(威奇塔级)、“新奥尔良”号(新奥尔良级)、第13巡洋舰分队的2艘轻巡“圣塔菲”号、“莫比尔”号(均为克里夫兰级)和10艘驱逐舰向北搜索,打算通过水面战斗歼灭小泽残部。该部在发现尚未沉没的“千代田”号后一举将其击沉,随即挟初战之胜威一路追来,刚好发现“五十铃”号、“初月”号和“若月”号(时间是18时40分)。2分钟后,美军朝其中一艘长良型轻巡(指“五十铃”号)开火。在18时44分,美军夜间战斗机使用雷达确认三个目标,但是判断为2艘轻巡洋舰和1艘驱逐舰(不知道是否“五十铃”号反被误会为驱逐舰)。9 F' z9 G: L) x7 e* M! r

) |/ U. B; M  A' B. @18时50分,美军正式进入战斗状态,重巡洋舰开始锁定远距离的军舰,轻巡洋舰开始锁定近距离的目标。分别在3分钟和6分钟后,轻巡洋舰“莫比尔”号和重巡洋舰“威奇塔”号开始发炮。美军很快发现,最远的目标迅速加速,消失在夜幕之中(正是“五十铃”号),2号目标加速到20节以上向北逃跑,不久也找不到了(这是“若月”号,这里判断的依据是“五十铃”号在逃跑中曾发现“若月”号跟在了自己的航迹后面,因此可判断为美军所谓的比较近的2号目标是“若月”号,而最远的目标是“五十铃”号。)而3号目标并没有急着逃跑,而是向美军舰队冲去,这正是“初月”号。+ W3 z- @3 y1 C, c& }# s
; I7 }; i* S+ s( b. Y* A
其实,现在已经不是什么狭路相逢勇者胜了,作为一个长期在驱逐舰和驱逐舰部队担任指挥官的军官(参看其履历),天野从美军的炮击中就已经判断出这支美军舰队占有极大的优势,如果自己还带着军舰夺路而逃,那么自己与其他两艘友舰很有可能被美军强大的舰队赶上逐个消灭,因此他做了一个非常有勇气的决定,带着自己的船冲向美军舰队,吸引美军的注意力和火力,好让友舰逃走。也许包括天野司令和桥本舰长在内的所有决策者都知道,这是种几无生还希望的自杀行为,但是做出这个抉择仿佛十分自然,在一瞬间就完成了。同时,在19时05分,他们还极端负责地发电报通知小泽,自己与美军水面舰队遭遇,正在激战当中(“五十铃”号和“若月”号都没有立即发出电报)。此时,那些被救上来的落水飞行员和“瑞鹤”号官兵也体现了同舟共济的品质,没有一个人私自跳水逃跑。
1 o- E8 F8 R7 |4 j# s0 v$ }! j+ y
+ s; B0 Y. l+ F+ ^# R此时,杜博斯少将亲眼看见了这艘日本孤单的军舰冒着炮林弹雨,迎着他的舰队冲过来。许多美国官兵都震惊了,不得不佩服这艘日本军舰上官兵的勇气。与这天早上在萨马岛海面为了掩护护航航母而冲向栗田舰队的那些美国驱逐舰、护航驱逐舰相比,“初月”号的悲壮和胆气毫不逊色。" m3 Q' d3 O- V. M8 z. T
' |; ]: x% \' F
19时13分,双方之间的距离缩小到了12200米。天野司令认为已经到了鱼雷发射的距离,因此下令向逼近的美军巡洋舰队发射威力巨大的九三式氧气鱼雷,企图击伤部分美舰,或迫使美编队转向,延缓一下对手的追击速度。随后,“初月”号加速到了26节以上,接着急转弯,进入了鱼雷发射的位置。然后改航向北,过了一会,又再次进入了鱼雷发射的位置。美军巡洋舰队两度采取规避,丧失了宝贵的时间。此外,在这里由于笔者缺乏资料,无法判断“初月”号两次进入发射位置是否都发射了鱼雷。因为美方资料并没有提到发现鱼雷航迹,而日方更是由于初月号后来没有多少资料保留而无法确定。不过,笔者认为,按照一般推理,秋月级驱逐舰的九二式鱼雷发射装置是有再装填装置的,而且其后“初月”号没有第三次进入鱼雷发射位置的行为,那么基本可以认定两次均将鱼雷发射了出去,可惜的是一条都没有命中。
$ U/ y1 k3 P* [% d
# q6 {% A& x4 u5 h+ ?最后一刻
4 o7 u, i( {9 U) O0 ~
. u. }. N7 g2 t, `由于“五十铃”号和“若月”号已经消失,美军急于想击沉“初月”号再去追击或搜索其他目标,因此19时09分,负责射击远距离目标的第6巡洋舰分队要求第13巡洋舰分队司令杜博斯少将批准重巡洋舰加入战斗,炮轰“初月”号。但是杜博斯批准了“威奇塔”号,却没有批准“新奥尔良”号,也许他还想有所保留。然而4分钟后的命令,表示了杜博斯少将已经开始急躁了。他焦急地询问所属的第50驱逐舰大队,是否能用鱼雷解决问题。于是,第50驱逐舰大队将这个任务交给了下属的第100驱逐舰中队。19时30分,“新奥尔良”号也被批准加入战团,朝“初月”号射击。现在在海面上有4艘巡洋舰,包括18门203毫米火炮和24门152毫米火炮在集中射击“初月”号这一艘驱逐舰。8 L- d% `9 J2 {2 R
! I# M' y, N! N( ^
此时的“初月”正在以26节的航速向北开,我们只能推测“初月”不急于开全速逃跑的目的还是想拖住美军舰队为友舰多争取点时间(当然,也有可能它的轮机舱已经中弹,跑不快了)。然而以28节航速追来的美军舰队却越逼越近,并且随着美军火力的逐渐得精准,“初月”号的舰身上不断砸落203毫米和152毫米穿甲弹,对于一艘没有装甲防护的驱逐舰来说等于是一场灾难。它开始全身起火,虽然还在逐渐向北航行,但是速度已经丧失了大半,在美军看来,已经是几乎不动了。这个时候,杜博斯少将开始担心弹药起来,担心这样战斗下去再遇到别的日本军舰就没有穿甲弹可以用了,于是他在19时44分问询“威奇塔”号和“新奥尔良”号,得到的回答是前者已经消耗了百分之二十二的穿甲弹,后者则达到了百分之三十五。现在笔者缺乏资料证明美军是何时停止开火的,但是最晚到19时50分之前,美军巡洋舰已经停止了炮击。
. L3 M& U5 V- _; d3 T% D% z& M  B- W7 Y- B! N5 U
从19时30分起,美军杜博斯少将就一直追问第100驱逐舰中队的情况,询问鱼雷攻击准备的情况。直到大约20时10分,美军第100驱逐舰中队的“卡帕顿”号和“英格索尔”号驱逐舰才逼近除了大火几乎一片死寂的“初月”号。2分钟后,第100驱逐舰中队的的全体4艘驱逐舰都接到了发射鱼雷的命令,此时的距离大约是7200米(好象还是远了点,为什么不再靠近点呢?不明)。同时其他巡洋舰和驱逐舰也逼近到距离第100驱逐舰中队5500米处,掩护鱼雷攻击行动。20时18分,各舰鱼雷发射完毕。然而在发射鱼雷期间,美国驱逐舰还曾经开炮射击,不过立即遭到“初月”同时开火反击(遭受了这么长时间的炮击还有能力反击,真是匪夷所思)。大约在20时24分,“初月”号舰体爆发出闪光——它终于被美军驱逐舰发射的鱼雷击中,不过谁也不清楚究竟中了几条。随即它的舰体被浓烟所遮盖,无法看清楚是沉是浮。
6 D; p3 q* ^5 d: y1 C. J! r8 p6 B+ s+ G
20时36分,杜博斯少将命令“威奇塔”号重巡洋舰逼近到9100米处务必将其击沉。8分钟后,圣塔菲号轻巡洋舰发射了一颗照明弹,结果发现它还好好地在那里燃烧,并没有沉没。有些气急败坏的杜博斯少将下令2艘轻巡洋舰开炮射击,并命令第50驱逐舰大队再派一艘驱逐舰实施鱼雷攻击,同时要求“新奥尔良”号发射照明弹给驱逐舰指示目标。20时58分,由于驱逐舰的请求,轻巡才停止射击,这时由“”号驱逐舰上传来消息,顽强的日本军舰终于沉没。这下鱼雷攻击和照明弹指示目标的计划都被取消。同时,由于和一艘日本军舰苦斗这么久,不仅炮弹消耗过大(据美军自己统计,各舰穿甲弹消耗量为:“威奇塔”号300发、“新奥尔良”号360发、“莫比尔”号660发和“圣塔菲”号1233发,其中绝大多数都是用来射击“初月”号),还挫伤了杜博斯的战斗意志,所以在战斗结束后不久,杜博斯立即率部下返航,于是南下增援“初月”号的小泽部队没有能够与美军相遇。0 A/ R3 s+ o* q+ w( ^
" I+ f7 {$ ?; x- Z$ ]' |6 K* D4 h) ~
后记3 m( ?2 q4 [7 r

  \; P' f2 M* M  y1944年11月14日,日军在台湾东部和东南海域发现了“初月”号上的内火艇,这艘小艇整整在海面上漂流了21天。起初刚弃舰的时候,艇上还有48人,由于缺水少食和其他因素,最后的幸存者仅16人,而且都是军衔较低的士兵。第61驱逐队司令天野重隆大佐和舰长桥本金松中佐,以及那位年轻的少尉林延光全都葬身海底。由于“初月”号遭到摧残多时,幸存者极少,因此绝大部分情况的描述均来自美军的战报,对于天野等人在舰上面临最后一刻是如何的表现现在已无法查清楚,不过在批判日本军国主义的同时,我们不能不感慨日本海军中顽强的一面,这是一种军人的素质和军队的气质。
7 \- [  s2 M) ~4 g7 p: w
# s) P( _6 \* Z补丁:
& E/ D" I) V- O% |) [! U+ j天野重隆 少将(追晋)
" ~; u7 o8 `: n% ?$ k) e* G& x日本大阪府人,1897年2月2日出生,中学时就读于大阪府立一中。1919年10月9日毕业于江田岛海军兵学校第47期,在115名同学中名列第47名,以海军少尉候补生担任“常磐”号乘员。主要任职和晋升经历如下:
+ w# r  w/ x2 s: Z5 a, f1920年5月31日 “日向”号乘员
) ^: U% e* l0 f1920年8月1日 正式获得海军少尉军衔
5 y3 F: v8 I% _$ O2 Y8 {+ w( s) i1920年12月1日 炮术学校普通科学生
/ D. S5 N% G. X+ C' M* Q/ k- C1921年5月20日 水雷学校普通科学生
/ a1 K- K' L% `1921年12月1日 “楠”号乘员
: R8 i5 y" N( d- Q3 d* T1922年3月3日 “武藏”号乘员+ C. N: w; `# Q1 y1 f( p# e9 o
1922年12月1日 晋升海军中尉 “夕凪”号驱逐舰乘员
( C' d7 }: n/ F) D# V+ X: n1924年11月1日 横须贺镇守府附
0 e1 g6 ~2 \7 o( E5 p: Q5 j& U1924年12月1日 晋升海军大尉 水雷学校高等科学生; q. a' v; Z9 [. M
1925年12月1日 “岛风”号驱逐舰水雷长兼分队长1 x. ], G- H1 a( F  z
1927年4月20日 第30号驱逐舰水雷长兼分队长
; U: B! T6 k& N; o1928年8月1日 “长月”号驱逐舰水雷长兼分队长
7 [: D3 ~, R0 p1928年12月10日 水雷学校教官兼分队长% \1 k' ^8 p5 Q9 D( f, X1 j8 T! ~: a
1930年12月1日 第6号扫雷艇艇长6 F. x4 [3 o3 @. V7 u' q: `
1931年11月2日 “蓬”号驱逐舰舰长0 [6 m, E3 b! y; |
1931年12月1日 晋升海军少佐+ t% [5 z; _& V
1933年5月17日 “疾风”号驱逐舰舰长. |; L% f6 U/ D' S* m2 A* J# `
1935年3月25日 “有明”号驱逐舰舰长
3 A- z, ?/ }" ~2 ^* G) c1936年12月1日 晋升海军中佐 “敷波”号驱逐舰舰长; }+ B; F2 j, r" J5 ^8 r/ b
1937年11月15日 水雷学校副官
' M3 {2 @" U/ ~* |! }! g- m1 t$ d1939年11月1日 “阳炎”号驱逐舰舰长
; n" ]8 X/ W9 M9 \: t: J1940年10月15日 第13驱逐队司令
, a. y" i, J* N( X  V1 m1941年6月23日 第1水雷队司令
: u4 I% I# o$ L! V1942年2月10日 第2扫海队司令(扫海队即扫雷队,亦有资料说是第1扫海队)
1 g6 J& ]) x3 T1942年5月1日 晋升大佐军衔% s2 J* t, y# g9 h* L
1942年8月20日 第1水雷战队司令部附
( p/ M; \% H0 d8 G' ~6 @( p3 z1942年8月31日 第21驱逐队司令
) W. p0 s- c; D& L/ s$ W1943年9月21日 第10驱逐队司令! @. E, X7 H$ v  ~8 R6 T
1944年3月20日 第61驱逐队司令
" B5 x; X+ ]  C( r2 }8 j) l0 J+ q1944年10月25日 在恩加诺角海战中战死,年仅47岁,追晋少将军衔* z/ \' H- j6 R

8 ^3 ]+ d  |; w# ^, b. v参加恩加诺角海战的第2驱逐连队序列
* ?( N# R3 t4 ]. V) N% w) A第2驱逐连队; S8 n% b0 ]6 w) m) p1 s$ I- Q
第61驱逐队 天野重隆大佐% x& j4 l3 K+ [
秋月级驱逐舰 “初月”号(旗舰) 桥本金松 中佐
1 I- i  Z3 s* }/ N秋月级驱逐舰 “若月”号 铃木保厚 中佐
. {3 l5 a# }9 ~6 o7 v- U秋月级驱逐舰 “秋月”号 绪方有兄 中佐0 `: l  @* f; N3 ]4 j- u7 v/ b  O: w0 _
第41驱逐队
+ D3 S' D& `" L秋月级驱逐舰 “霜月”号 畑野健二 少佐
本文原著为爱澜
遠離狼奶,珍惜人性,抵制蠢貨!
這艘dd真是硬阿~~
原文在国际展望读过,如果爱澜兄亲自来发表,则以作者贴为准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帕西瓦尔看到了,不知作何感想.
这个我在书上看到过,里面表现了日本军人的不怕死精神
这里表现的是军人的天职
- `) m2 w, V* j2 O9 ?9 |; `/ O. l2 Z8 c; F
[ 本帖最后由 leaslie 于 2007-4-19 23:52 编辑 ]
原帖由 银河 于 2007-2-27 16:19 发表9 K  h: D# _: e" h5 ]" U- E
帕西瓦尔看到了,不知作何感想.
请教 银河帕西瓦尔是什么人啊???
就是在新加坡投降的英军指挥官,虽然他拥有两倍于敌的兵力。
原帖由 vassiliev 于 2007-4-20 08:30 发表! i! _5 K& O7 @5 K' T  B" o
就是在新加坡投降的英军指挥官,虽然他拥有两倍于敌的兵力。
哦呵呵 谢谢了!!!
如果白西瓦只需要指挥200人,以及不需要为平民的生命安全考虑(就像日本舰长一样),也许他也会坚持到底的,当然我们很难说得清这件事。
Soldiers and sailors would fight like madmen to hang on to the red-light district . . . wouldn’t they?
平民安全是个幌子吧,军人怎么能有这种妇人之仁,城破之后只能听凭对方处理,哪里有投降能换来的妥协....* Q' j* M1 s, g+ Q* M; f

& `( x, z: W% o8 f: h估计帕西瓦尔还是害怕惹火了鬼子,最终自己也没有好下场,干脆送个人情给鬼子,借口是保护平民....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可悲

万骨同枯7 F* d  f) L+ W$ [5 c4 w- h6 C
万念俱灰/ e5 R; z) q6 @( U
万劫不复

回复 #13 飞龙 的帖子

很难说清在当时的情况下他做出这样决定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只能说他是个缺乏勇气的指挥官而已.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