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长的二战当中,有无数名垂青史的战斗,也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人物,在此,我想和大家讨论一下二战中,最为血腥的战斗有哪些。* V1 B/ @0 K1 d; f$ B! _8 q
1 i6 ~- a1 J& ?' ~4 Z% K6 M1. 英德北非争夺战3 O9 J4 ^) t& M
如果说二战最为残酷的战斗,北非之战也许排不上号,但说到战场环境最为恶劣的战斗,历时三年之久的北非之战毫无争议,应得魁首。在那片广漠的沙漠中,日照气温可以在40度以上,士兵们可以在坦克钢板上煮鸡蛋,必须在成堆的苍蝇中嚼难吃的罐头,喝着带有气油味的“清水”,无法洗澡洗脸刮胡子,做起码的个人卫生。大家也可以想象一下4~5个人挤在一起,在温度高到50度,不通风的坦克内作战的情景。而到了夜间,气温又会降到0度以下,蚊子会如乌云般卷来,疯狂地吸取人血,传播疾病。在这片不毛之地,连基本的生存都很困难,更不要说进行一场你死我活的战斗了。死亡有时并不可怕,因为那很有可能只是一个瞬间,但是要在这炼狱里存活下来的,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3 ]: v; [" @, ]: [# j/ C/ J1 X3 @" F' _/ F9 x
9 t; P- N$ z) Y w- n
0 m. U+ H& S+ u) _9 O1 L) H" I4 y- C* ^7 } c( i& l
2 E6 j% Z1 B1 C9 h2.苏德库尔斯克攻坚战
4 F( p2 t$ B! d2 J8 i) X! i- y: |
' g7 `8 W- ?( K- Z6 L
二战最激烈的阵地战爆发在这里。最激烈的坦克战也在这里。德苏两国的官兵都拥有无与伦比的勇气和顽强的战斗意志。那是钢铁与钢铁,精锐对精锐一次大碰撞。在仅仅十多天的会战中,双方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德军30余万对苏军80余万),战场上坦克和装甲车辆的残骸比比皆是,两军的尸体东倒西歪,如此激烈的战斗甚至于延伸到空中。战斗机、攻击机、轰炸机、强击机交织在一起,被击落飞机的浓烟甚至遮蔽了天空。4 D$ R$ a9 m+ p
最终,苏军的数量压倒了德军的质量,再将苦心经营了一年多的装甲部队挥霍一空之后,希特勒中止了战斗。! n5 U# q! D. F4 l
如此激烈的地面阵地战和坦克战今后估计也不会再有了。
" ]6 y4 u7 q& T: K3 z: n' C% h' n! t+ K5 d& r$ \) ?
* R5 U3 S1 d7 \ c; @* f
; v, d( t/ V4 `' R
4 A: ?& p+ O" w( K
3.瓜岛争夺战
+ ]8 O: v. x" U# S “饥饿岛”、“死亡岛”、“铁底海峡”,这么多恐怖的名字从一个侧面验证了此战的激烈。人类历史上还从来没有过如此激烈的海陆空大战。那个时候,日军的败局还未定。所以,双方可谓是拼尽全力投入了这场大血战。日本把最好的陆海军部队送上了战场,而美军的火力也第一次和日本引以为豪的刺刀突击走在了一起,结果如图。
; a3 O; R0 o! N) y$ i0 V! w 此战,日本陆军暴露出了战术的呆板、僵硬,对人命的极度轻视以及不重视后勤保障等诸多问题。而日本海军虽然展现了良好的战术素养,英勇顽强的作风,但是在陆海军互不买帐,缺乏协调的体制弊端之下,终于无所作为。不过,美军赢得也并不轻松,有好几次,美国人都觉得岛要失守了,日本眼看就要得逞了。但是,关键时刻,美海军陆战第一师和哈尔西海军中将挽救了这场战役。日军兵败撤退,将太平洋战争的主导权拱手让出。此后,日军再也没能组织起如此巨大的海陆进攻,直至战争结束。4 z7 ~1 m, X" u( k4 Q F
9 Y F/ |" D& |# t1 j- U
+ b, o$ W9 o3 w: W; t
1 {+ q8 z1 ?( m9 B4.塔拉瓦岛攻防战
- _4 }# i9 Q' i0 S8 Q 在这块面积仅仅1.8平方公里的珊瑚岛上,美军又一次领教了日军的疯狂抵抗。美陆战第二师刚刚登岛士兵的遭遇,比在一年后奥马哈海滩上的美军还要恐怖。这场争夺战基本上就是用美军的肉体去和日军的枪林弹雨的对抗。美军最后使用了包括步枪、手雷、刺刀、爆破筒、火焰喷射器、坦克、推土机在内的武器,运用或射、或捅、或炸、或烧、或埋在内的战斗手段才肃清岛上的日军。如果不是日军也由于战斗过于激烈,物资消耗过大的话,战斗恐怕还会持续很久,美军的损失会更大。
~1 f( K- Q" K% u% }" S 可笑的事,美军在事后发现,攻占此岛的战略意义远远小于自身的损失。如此的胜利实在是令人吃不消。不过,美国很快依据岛上日军的防守体系,在夏威夷复制了一个练习场供陆战队员训练使用。毫无疑问,今后许多陆战队员的生命因此而获救。# \7 q* m. {/ h
+ d7 \! o) }/ i0 ]
# p+ L2 | ?2 C0 G1 S/ g0 O" `1 J ) a+ C3 R5 ~3 c/ ]( p
& f' H6 c! \+ ~( l0 }9 ]" I! A# ^1 g3 \9 x+ i O
5.硫磺岛战役: O6 s) S2 F5 F! K x( m
二战中后期,日军的伤亡低于美军的地面战斗只有一场,那就是在硫磺岛。1 f0 l/ Q8 ~& v- v3 f3 K9 q/ B
原本预计用7~10天就解决的战斗却整整持续了35天。日本守军利用完备的坑道体系,坚固完备的阵地体系保存了自己,然后利用立体交叉的火力,大量杀伤美军,居然使美军的伤亡占到了参战人数的30%。美第五两栖军在战后基本上失去了进攻能力。美海军陆战队还从来没有打过如此艰苦的战斗,牺牲过那么多人。如果不是美海军强大的对地支援火力和早早破坏了日军的通讯体系,恐怕地面战的结果还无人能晓。栗林中将指挥的2万多日本守军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面对装备精良、战斗顽强的10万美国海军陆战队,能取得如此战绩,可谓是虽败犹荣。
k. {2 y; p. c# G& e7 D 除了地面战斗以外,日海空军还进行了大规模的自杀式作战,其规模和强度仅次于之后的冲绳岛之战。是一场名副其实的海陆空大血战。- s! e8 b: d( q9 x, o4 u7 {' L
不过,这次美军虽然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但总算还是值得的。因为硫磺岛在今后的对日作战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k4 K* Z3 z; b. G9 R! t
7 X: O% L+ P Y7 f4 G; V2 K$ Q$ `
; K" f5 K+ I7 B U) U( H
4 O4 O$ B; J l) ?0 d6. 法莱斯大蒸锅
2 T, V9 @, _9 T4 s- b# u/ l 说起法莱斯包围圈,许多西线的德国老兵就浑身颤抖,这场几乎一边倒的大屠杀宣告了盟军在法国的胜利。
5 g" [& _7 ^1 G! f7 k" t 该役,盟军虽然步履缓慢、反应迟钝,但还是将德国精锐的第7集团军和第五装甲军总计15万人围困在一个15公里的狭长地带。包围圈里只有两条状况不是很好的乡间道路,但早就被德军的坦克和装甲车辆塞得满满的。德国步兵为了加快速度逃出包围圈,散布于道路两旁的开阔地。大家你争我抢,争相撤退,使得本来就不宽阔的出口更加拥堵。1 V0 c% g( |( r8 i" D& W+ t* T R
在天气转晴以后,盟军的空军肆无忌惮地开始扫射和轰炸包围圈内的德军,打得他们尸横遍野。德军就像热锅上的蚂蚁,发疯一般四处奔逃。停在路上的坦克一辆接一辆被打成了碎片,而德国士兵的尸体一路延伸,创造了著名的“死亡公路”。当最后盟军终于将突破口封锁之后,残余的德军在盟军的空袭、炮击、扫射之下终于支持不住,只得放下了武器。2 e; B( Q. h2 L) ?- j
据一名法国村民回忆,他家门前的一条小溪被德国人和牲口的尸体塞得满满,溪水成了血水。德军的惨状使得他们自己把这个包围圈称作为“大蒸锅”。德军阵亡1万余名(大部分死于空袭),负伤4万以上,还有5万做了俘虏。而幸运的逃出包围圈的数万德军基本上丢光了所有的装备,他们惊魂未定,利用所有交通工具一路狂奔,跑出了三百公里才停下了脚步。在他们的身后,法国马上获得了解放。
" s1 F: A {) `3 ]. j7 N7 } 8月15日成为了德国陆军的“黑日”,这个无比凄惨的景象预告了德军的最后灭亡。
0 _9 h- U5 H9 Q" ~ k) U$ s; |( J/ j! O
" A1 ?( m7 J9 ^. N" S0 n- |
! S# q" [3 r; t; Y9 U
0 N( \* @' z* `
4 _, P2 Y; X# r: ]5 ^3 d% N
* U* V/ I r8 c8 P Q% l$ }5 T
- {1 ]& y1 F1 t4 T4 ^7.斯大林格勒战役$ X; F! z2 z) i& |5 F9 d
“即便是一条草狗,也跃进伏尔加河,拼命游到对岸,要逃出这个人间地狱”。——某苏军指挥员+ Y. d' L Q! m2 T. d6 v G
“我们将一个师又一个师的部队如飞蛾扑火般的投了进去,但很快他们就在那个人间地狱里被碾成了齑粉。”——德国总参谋长哈尔德! l. P& x0 n1 N' m% [
在斯大林格勒的一百多个日日夜夜里,苏联军民进行了可歌可泣、永载史册的战斗。那里是两个民族意志之间的较量,是两个民族生存与死亡的碰撞。在那一片片的废墟瓦砾之间,苏德两军官兵用超出了人类极限的精神意志和英勇顽强的作风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战斗。整个城市到处都是厮杀,到处都是死亡。补充兵在火线上的生命只能以分秒来计算!早上出击的十个人中能活着回来得连一半都没有。你死我活的战斗持续了多少个昼夜已经无人知晓,只有心中必胜的信念支持着士兵们已经疲惫不堪的肉体。当然,最后胜利者用喜悦洗刷了一切,而失败者则神情麻木地走进了战俘营。; W8 b2 M2 u9 g) ?
二战最为惨烈的战斗,莫过如此吧!
- ~5 {6 m, Y. v9 u1 O) v$ k* r' j: q( q0 f! j* V
- R5 n6 P6 R5 F2 N; Y) ^3 E2 @

5 f2 O9 _- w) P+ u8 h3 f3 H7 D
6 p/ x, ^0 ]% ?2 n; b8 I+ F O
# s2 H6 b' J1 w" Q! z1 a% H& O! k, Q[ 本帖最后由 人猿 于 2008-9-7 20:05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