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原帖由 xuanyuan 于 2008-9-2 16:05 发表 1 ^+ K/ r% V; l. r
战列舰?虽然大量500LB的近失一样可以击沉战列舰,但是在手头TB屈指可数的情况下,把击沉对方战列舰作为扩大战果的目标,而不惜冒极大风险去追击,怎么看都不算是通常的思维模式
9 p( |: A6 A- n1 z0 ~' k9 Lxuanyuan 兄,我看企业号航空队在中途岛的战报,美国飞行员对日方水面炮火的防空能力是比较的不屑的,这种报告也是对决策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吧。
BIKU很久没有这么激烈的讨论了~~我来说一下吧~二战米军能够获得评级提名的只有李梅 尼米兹 麦克阿瑟 艾森豪威尔~其他就未够班了`~当然能不能评上~就不是我关心的了~~
I have nothing to offer but blood, toil, tears, and sweat.
原帖由 luckpanzer 于 2008-9-2 16:36 发表
# w" K& I2 A, U* b+ g( d; a1 D7 C/ z. p) M0 K. v8 b; r: ~
xuanyuan 兄,我看企业号航空队在中途岛的战报,美国飞行员对日方水面炮火的防空能力是比较的不屑的,这种报告也是对决策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吧。
从大战情况看,被动防空能力强弱对决策影响应该说都是很有限,或者可以说相比其它因素经常被忽略的,但若第一日战毕,日军机动舰队尚有1-2艘幸存残有战力,则即使飞机损失再大一些,斯普也几乎一定会继续攻击,当然以他的个性也可以认为这个决心不会像蛮牛那么“坚定”5 B0 S5 Q8 e- Q* X, F" k
: R+ x- S, j5 p# s
“斯普鲁恩斯知己知彼,冷静判断,算得上名将,”$ ]( B& E4 X) O' ~

) }8 T0 \% R: K  c这个评价偶是赞成的,正如偶认为历史上换个人(某牛除外)也有很大可能会放弃追击一样,名将的诞生往往要看时势
: y$ o0 F0 j1 G7 N3 A* ^" r# Z2 {5 A$ e* t- ~" }% b
[ 本帖最后由 xuanyuan 于 2008-9-3 09:33 编辑 ]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此人有何建树?
哈尔西曾说如果莱特湾是斯普鲁恩斯指挥而马里亚纳是他或许会更好,时代造英雄,英雄也会反作用于时代.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看了一下,似乎也没多少可圈可点的战绩
$ ?( T2 S' E4 f2 B$ R- S另外:
7 J5 s8 o' U+ Y3 c5 P# Z“美国最著名的P—15“野马”战斗机和B—47“雷霆”战斗机”——无语对百度
原帖由 yyyyyy0 于 2008-9-8 15:54 发表 6 }4 C6 Q7 @. ^" V( v4 H
斯帕茨的经历,见http://baike.baidu.com/view/1139308.html' a2 @  |* b) a8 Z* I9 u
本人提名他,是因为按杜黑的理论搞战略轰炸并成功者,他应该是第一位。当然,这主要是因为国力的关系。
  Q1 t: t/ }3 h% ^: I9 {1 w: b$ R$ A) E" Z" h9 ]* F

" J2 z/ [5 a: Y+ T  }' c3 A' S注意了6 O: f3 M! ^1 i! M

8 S+ H( b. {( K1 d  g! k3 b" R8 `你的措辞是“按杜黑的理论搞战略轰炸”,凭这个,3等以上都没有指望了。; Q( Y- _7 X5 j( }  |+ c4 ]

% t( a/ P! m  X/ U# n/ R7 |$ K要上四等?不是不可以,只要你用德国、意大利或者日本对英米搞战略轰炸并取得战略上的成功,一定能算。反过来?同志,这个有什么很高的难度系数么?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按这标准,纳尔逊是不作数啊
" U' M4 C4 _) f9 j: \- N5 F- ^$ _3 b1 T" [$ D" C2 S
他要指挥法国舰队打赢才能算啊
特拉法加的纳尔逊,无论战列舰数量、火炮数量、兵员数量都少于法西联军,而且是长期海外作战。
$ |$ y; Q4 R! ^# e- L而他依靠的是皇家海军的进攻精神、英国水兵的传统,最重要的就是打破传统战列线作战模式的双纵队突击战术。/ h6 B2 [  a& o* @, f' C2 u6 F- t
英国人推崇的纳尔逊的原因就是因为,如果让拿破仑的陆军登上英伦三岛,英国陆军师没有足够的反击能力的。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原帖由 luckpanzer 于 2008-9-10 10:08 发表
8 |/ B- _6 X) }3 H0 }6 J' u! s! u& ~特拉法加的纳尔逊,无论战列舰数量、火炮数量、兵员数量都少于法西联军,而且是长期海外作战。7 }; g. {& e, g: f0 C
而他依靠的是皇家海军的进攻精神、英国水兵的传统,最重要的就是打破传统战列线作战模式的双纵队突击战术。) Z/ A! z0 f) W
英国人推 ...
, |3 W! v  p( s6 N7 o, @+ i
  w0 Q3 L6 m! B( a6 t

9 ~" ]  c( Y7 ?2 E# ]虽然如此
; g. R% `5 n/ m
4 j. B+ f, G( E/ I; T6 c( Y6 L. w但是在当时,无论是英国人还是法国人都没有人怀疑英国舰队一定会胜利。考虑到双方技战术水平,士气,指挥体系等诸多因素,英国舰队是事实上的优势方。) S3 w# }/ u- p8 f: _" l

6 u1 c( b% \3 A0 Z这匹马是好马,就是草吃多了点。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