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championzhao 于 2010-8-31 17:29 编辑 2 N U/ f5 r7 |
: X: U$ S* w j3 c. U7 g7 s
盟军作战总结(截止1942年5月19日)
7 R% l3 g2 z) d; i( v一、总体战略回顾:, n4 M" s$ }' L( {8 W! k, s6 O
! k. L" [3 `( y) I) s5 } 开战至今已半年有余,在优势的日军陆海空军进攻面前,盟军将士没有选择退缩,奋起反击,中国、缅甸、南洋、西南太如今已经陷入了日军所不愿见到的胶着局面~~8 Y; L# Z5 ]3 p1 N
0 _3 w$ q5 `% u& a6 v
盟军总体的战略思想为:抓紧利用开战之初日军未完全封锁爪哇之前这段时间,尽可能多的集中各个国家陆海空兵力固守日军必攻之地——爪哇,在爪哇拖住日军南方军主力,为其他战场减轻压力。马来、菲律宾战场、缅甸战场的盟军也可能的拖住当面之日军,为盟军增援爪哇创造条件。至少应保证爪哇的地面兵力依托有利地形能够抗衡当面日军到43年,待43年中后期盟军大批CV和地面部队增援后再相机实施反击。
8 N* y0 T4 F1 x' @- E2 l- O9 U# ]. [
' `) ?* U0 _" R 截止42年5月中下旬,盟军基本达成了增援爪哇并固守的目标,目前爪哇的盟军地面兵力已经达到6000战力,补给物资达到百万。日军要想短期内攻下爪哇已经比较困难,当然这些是付出了极为惨痛的代价换来的,日盟损失的各型舰船交换比接近1:3,盟军损失舰船总数直逼500,尤其是损失了4艘美国舰队CV,英国1艘装甲CV,以及大批BB、CA、CL、DD让盟军感到肉疼,好在日军也损失了1艘CVL5艘CA,其他CV、CVL、BB等重舰有数艘不同程度受伤。1 [+ y3 v/ T% H3 e( ~$ w9 |
( Q- f, Q2 _/ m$ s. Q; _$ {4 L
造成盟军舰船损失如此之多的原因,一方面是前期对AE的SS作战认识不足,没有组织有效的护航体系,导致有一半以上损失的舰船是被日军SS击沉的。另一方面是在42年3月、4月日军KB主力和陆基航空兵已经开始在爪哇、仰光周边实施封锁情况下,盟军仍然强行增援爪哇、仰光,导致部分舰船损失惨重。最后,盟军TF58和KB前期对决的时机把握不够好,有点意气用事,造成了TF58过早损失,而没能给日军KB继续实施实质性的威胁。: n2 i# D9 P; x: K
{4 t/ {. e. M* N6 A/ M y
二、各个战场态势分析:
# Q" J1 ^3 e9 ^& X: H
4 y v0 b/ h+ S) T, V2 x' C2 s5 k1、中国战场
" ` d, X) g( C, |7 @
: k4 `& S8 Q/ j2 y, h 中国战场在AE和WITP情况类似,补给问题仍然是国军面临的最大问题,加上开局国军经验、士气、将领都比较差,同等战力在开阔的平原地形完全无法和日军进行较量。3 }- q" X* V+ O& Y& _! A! X" c
' a {# x' ?5 T7 ^4 V 因此今后对于国军使用个人有以下几点建议:. v+ C g$ A# G3 f5 ?2 S
8 B+ f$ {7 M) l) l
1、尽可能节省补给:A、在日军未封锁占领仰光前,尽一切可能组织印度方向的船队输送物资到仰光,然后通过手动增加滇缅公路上的保山、昆明等地的补给需求的办法,向中国输送补给,在本档对战中,我利用此法再仰光被封锁前向中国输送了近20万补给,有利的支援了中国抗战。B、仅一线作战部队开启补充,同时除非有必要仅一线基地开启修建工事。C、非和敌军交战接触的国军,多数应设置为Rest休整训练状态,这虽然会导致部队的工兵不发挥作用,但是比战斗状态可大大节省补给,而且也有利于部队的补充和疲劳、士气的恢复。D、除非必要,不要主动炮击任何敌军,日军的重炮远强于国军,主动炮击除了耗费补给外还会造成己方人员被敌军反击炮火大量杀伤。E、在基地界面可以看到,国军许多基地都有补给的自动补充,只要这些基地在国军手里一天,就会提供补给给国军,因此不要主动放弃那些有自动补给的基地,尽可能的拖,例如即使是无险可守的中原的郑州、洛阳等地。# M/ R% G6 d9 x
1 n0 O% a7 s2 [# T% b+ {2、不要轻易变更部队的未来作战目标:经验在本作中异常重要,对于开局40多、30多经验的国军来说,默认未来作战目标达到100后会开始增加部队的战斗经验。
' f; _ g ^) a. c# L$ I8 p7 \+ i! t; D
3、善加利用中国的地形:地形是国军最好的工事,没有绝对优势兵力,不要在开阔的平原、沙漠等地形和日军交战,按1键可查看每个格子的地形,具体各种地形的代码可参考手册,一般来说,丛林、山地、沼泽城市都是绝佳的防御地点,丛林、山地、沼泽地形即使是在野外也能提供数倍的防御加成,并且部队在野外会修建野战工事,从而使同等战力的国军甚至可以抵挡2倍兵力的日军。; E" y6 Q3 \6 {& ^7 i0 h& I
( r7 c# H/ ~, j- U, Q" f9 b- T
4、巧利用国军的“重生”属性:国军地面部队被彻底成建制歼灭后,会一个月后自动按照满编编制的三分之一兵力在重庆“重生”,并不需要耗费任何库存。由于国军一线有不少部队开局就大量缺编,有些还没有达到编制的三分之一,特别是和日军交战耗费一部分兵力后。另外国军在AE中的部队月补充是200个步兵班,不再是WITP的600,加上补给紧张,通过开启部队补充来恢复所有部队战斗力的想法不太现实。因此,大可让那些编制比较大损失比较大的部队“送给”日军去歼灭,获得重生来换取部队,以满编700多战力的军来说,重生后一般可达到250左右的战力。
/ ?2 w' `: m% e6 K; h! P
. B0 S$ a% b2 \9 o* t5 Q5 X) B4 M4 D8 L/ K
- y* Y+ T! c3 T0 N/ u) C$ ]上图是1942年5月19日的中国华北、西北战场态势图。
8 p; o; s8 R. H+ T+ k5 d: w6 m# b6 E) T( R
" v* S5 p4 R' C! W$ y, N) t& o( M图例说明:红色虚线为双方势力范围分界线,红色箭头为日军进攻方向,蓝色箭头为盟军增援方向,红圈内为日盟军对峙交战的地点,黄色字体在地图上标注了重要的基地(今后各图均采用此种标注方法,不再特别说明)。
* k5 b& X4 [- n+ G' p9 A7 m, [% o% B1 K, I2 T% z: [0 T, i
开战之初,华北派遣军集中优势兵力先是扫清了包头、太原外围的国军零散部队,然后3000战力关东军和几乎全部的工兵、重炮乘坐火车战略机动南下入关作战,伙同华北派遣军和伪军进逼中原的郑州、洛阳等地。关东军主力入关一般需要2周左右时间,国军利用这段时间收缩中原分散兵力,集中在郑州、洛阳、焦作一带修建工事并相机实施机动防守。郑州、洛阳为平原地形,不易防守,好在隔着黄河和开封对峙。焦作虽然是潜在基地,但是是丛林地形,是防守郑州和洛阳的关键,我放置了800战力的国军至少顶住了日军1300兵力的进攻。当然,当日军主力绕到郑州背后,郑、洛、焦三地就已经很难防守,国军在郑州、洛阳且战且退,大部撤往南阳方向,然后且战且退一直退到西安城外的华山山地,依托山地地形构筑野战工事防守。一部撤往焦作,在焦作利用地形继续防守,数周弹尽粮绝之后,被迫沿着野外撤往焦作北通往西安山路上,即可得到西安的补给补充又能阻滞从太原方向威胁西安的日军。图中双枪交叉的图案表示的就是上回合刚刚交战过的该地,日军700多战力谨慎攻击400多战力国军,战成1:1。. l Y" s& G8 X& d' a
# c7 ?. ~5 n$ p4 U- g 图中可以看到,国军大部分基地上方都有黄色或红色的感叹号,表示缺乏补给和严重缺乏补给。3个红圈为中日在华北的3个交战对峙地点。西安城外山地为中日主力,西安左下的基地为安康,新近被日军数个师团3000余战力占领,留守一个师团驻守后,其他师团退往中原,行踪不明,目前国军集中兵力正尝试收复安康。
7 m/ O' o: d- j) K1 O/ \0 z4 }) y! n0 U1 E: T. E
国军在主动放弃延安后,日军一部从延安南下进逼西安,威胁西北国军后方,国军已经先期部署重兵隔河与之对峙。% T3 F: Z* |% d& M# \' o$ |+ q
& M4 ?' t! M) j0 z
( t# b1 N5 [2 i1 @
$ @/ U8 x0 K z b8 g ^上图是1942年5月19日的中国华中、华南战场态势图。 w- ]4 q. i* H! l( K) h
7 j% {, l* ~' @1 f: o* T" S3 c4 n. k
0 A! X4 m# V. j$ e' h7 L5 Z, H
此战场相对比较平静,国军在丢失了温州和江西、广州湾一带数个沿海基地后,除了偶尔有飞机飞来飞去外,双方已经很久未有交战。宜昌城开局原本为日军占有,开战之初,国军集中华中方面优势兵力将之夺回,并派遣华中国军主力,一部进入汉口牵制日军,一部北上威胁信阳、协助中原国军。在中原失陷后,一部撤回宜昌城外,依托丛林地形构筑野战工事就地防守一部撤回长沙等地。目前长沙城外日军千余战力原本进入长沙城,目前撤回城外集结,目的不明。开战之初,国军还集中兵力围攻过南昌,因缺乏空中掩护,未果,在温州和江西数个基地丢失后,部队一度撤回。前几回合,当面南昌方向进逼的日军有撤回的迹象,国军正在跟进。5 i+ ]/ J( }/ X
说到华南,不能不提提香港,香港在失陷前,所有能改属的部队主力和种子已经通过飞机空运接送至国军基地,继续在中国参加抗战,因此日军如果在中国战场见到有鬼佬和阿三的英印军请不要感到奇怪。 ! A' ^( m- a k* n' z
6 Q* ^+ e( i; N( q* H; w! I- f3 d4 a5 D2 R, A6 G, y
2、南洋战场2 b9 T; n6 j- M2 X2 F+ [; y! `- |5 C
7 I2 H6 n/ ^7 A$ M2 _0 E 在马来和吕宋在42年2月初相继失陷后,全世界将目光聚集到了南洋,决定日盟双方命运的时刻到来了。- p* R' a2 h& C0 n; k5 J
4 V" B% O* G! y3 o0 c
苏门答腊的巨港因盛产石油成为日军口中第一块肥肉,本来早在马来战役结束前,面对无路可退的境地,盟军将所有能改属的部队都早早改属,用飞艇和运输机接送到了巨港和巴达维亚。其中巨港大概聚集了盟军800战力。盟军在防守巨港时,为免遭敌军舰队炮击消耗,又因其为沼泽地形,仅留守300战力在巨港,其他500战力后退到后方相邻格的基地休整,准备在日军登陆时再随时支援滩头。然而人算不如天算,日军集结了数个师团的重兵直接登陆巨港,在登陆的第2回合就发动突击,使得盟军援军没赶到增援巨港即丢失。巨港一丢,苏门答腊已经无险可守,只能边打边撤,一半的兵力继续乘坐飞机撤往爪哇。) i( F, i( G1 ~1 p6 T5 l# _/ Y' x6 b
: d6 M6 s3 Y8 a
婆罗洲的米里、巴厘巴板、达拉跟也盛产石油,日军的必占之地,无奈这些地方盟军基本无险也无兵可守,盟军早早就没做增援婆罗洲的打算,因此在尽可能的抵抗后,于42年2、3月相继失陷。$ w- J- P* q1 D6 v2 t. `
7 V, g5 S) i( }' h9 p( i5 Y9 g; r( m/ X- q; i3 R' S) f' m( R
: p+ Q% g2 c) i上图为1942年5月19日的南洋爪哇一带态势图。6 e1 e9 Z! O2 ^/ K3 X
8 _$ l# p% R. {; N4 A6 K
爪哇是南洋的政治经济中心,是南洋的核心,这里基地众多,拥有大型港口和机场,多数基地地形不是丛林就是山地,易守难攻,是盟军防守反击的理想场所。爪哇西北部的巴达维亚一带数个基地是南洋中少见的温带气候,不受疟疾的影响,这对盟军恢复战斗力非常重要,从马来、苏门答腊和吕宋撤下来的盟军残部聚集在此地进行休整补充。
0 B* g( }2 j0 G) C8 P: `* C2 A7 O8 ]$ R% I# I2 v3 U/ @
光靠爪哇岛上的原荷兰驻军和其他战场撤下来的残兵败将防守显然是不够的,盟军统帅部早早认识到这一点,因此开战之初即对该岛实施了两路大规模增援。一路从亚丁、印度方向,集结大部英军运输船,输送亚丁增援的部队和印度的补给物资通过印度洋前往爪哇的巴达维亚(苏门答腊失陷后,目的港改为泗水)。另一路是自美国本土将西海岸所有能改属的作战部队陆续改属通过铁路战略机动到美国东海岸,到达美国东海岸后再直接点部队目的地为开普敦,会进行地图外移动,并且不占用太平洋战场的任何运输船(默认使用的是地图外的美国东海岸大西洋运输船),一般38天左右该部队会以增援的形式到达开普敦。当然如果快速运输船足够,也可以从东海岸用船装运到开普敦,要比直接地图外移动节省时间。美国东海岸是全地图盟军最大的燃料和补给供应中心,这里的补给堆积如山,想尽一切办法把地图上的运输船都集中到东海岸,往开普敦不停的输送补给和燃料,再通过开普敦输送前往印度和爪哇。截止目前爪哇岛上已经集中了盟军6000战力数十万人,几乎三分之二的可用作战飞机,100多万补给物资。5 \" }( B X. Q9 i& X
$ c) S$ h! N# T, S
日军在攻占苏门答腊后,南方军主力于42年4月初从新加坡南下开始爪哇攻略,KB和苏门答腊的陆基日军飞机掩护下,现实以近卫师团为首的1000多战力登上了巴达维亚,和盟军对峙。然后主力4000多战力日军登陆并攻占巴达维亚附近的加里椰地(Kalidjati),建立了先头阵地。加里椰地拥有4级大型机场,日军一旦站稳脚跟对盟军相当不利,盟军目前利用舰队和飞机不停炮击轰炸该机场,使日军无法投入使用。当然在这一过程中,盟军的飞机和舰船损失也较大。加里椰地的日军主力何去何从,盟军正拭目以待,图中红色箭头标出了日军可能的进攻方向。
1 n) g1 g7 t* f( e8 \. g8 j( j& c' G& k/ y( J% h
巴厘巴板日军占领后,盟军布置SS进行封锁,空军四发连日对巴厘巴板机场进行轰炸,盟军四发对付少量战斗机可以不需要任何护航,是盟军手中的反击利器。目前日军很难从巴厘巴板运出石油燃料,日军另一小股部队使用作战舰只快速运输占领了望加锡,企图依托巴厘巴板和望加锡进驻陆攻封锁盟军后方对泗水的支援,盟军已经现行将该两处机场彻底摧毁。 N1 f/ F5 c" p( h0 x( k
6 T. B/ A. a% h: y
1 Y- d$ m+ L; L; E$ z9 ]
% |. e! c/ e6 }上图是1942年5月19日南洋班达海一带的态势图。1 s8 Q6 F, @& Q1 D* w6 ]% j q! i
7 ~& Y4 s6 w6 Z7 g" k# E6 S4 e1 y
望加锡、肯达里和安汶附近的几个基地失陷后,这一带比较平静。盟军为保护澳北这一战略要地,正主动在帝汶古邦一带构筑防线,并相机尝试增援仍然在盟军手里的安汶。 h+ w9 m2 P% {) q$ `. U' J: [
9 k& k0 N% U0 J9 [
$ Y" t1 ^* h) O# f3 e/ x# E0 b
3 S, ]6 Y- y0 ~) G# F3 k ^! ~3、缅甸战场
M* i2 Y) K0 T! b0 U6 ^7 U6 q6 }2 a- y3 G/ O2 P* a* c
缅甸战场直接关乎中印的安全,日军一方面利用此地可彻底孤立封锁中国,另一方面可以以此为跳板进攻印度。
; f9 z2 ?3 g1 h! }. H- M( l# C: ]9 v6 {; s) K2 S7 S
2 t3 p0 m5 f( g/ _" A
|. U6 j6 t. g6 {; r
上图是1942年5月19日缅甸战场一带的态势图。. q! F4 E( m0 ?/ k
& b, R+ j) u( A4 X
不幸的是,在AE中与WITP不同,缅甸除了有滇缅公路和中国连接外,和印度并无道路连接,要想输送部队和补给支援缅甸和中国只有通过该地区唯一的大港仰光。港口规模在AE中异常重要,为了能尽快的卸载部队和补给,盟军初期即收缩集中工兵在仰光扩建港口,同时主动放弃和泰国边界的数个基地,一路撤回到仰光城外的勃固依托河流修建工事进行防守。开战之初的几个月,又陆续以几十艘运输船的代价输送1个印度师和20多万补给到达仰光。. k, ^5 ]4 ~" l, j( l- s& C$ n
结束马来战役的日军主力一部千余战力配合先头部队在42年2月底开始进犯缅甸,勃固为平原地形不易防守,日军渡河突击后,盟军主动撤回仰光,一部撤回仰光北几个基地,以保证阿恰布和仰光的陆路畅通(可从土路从印度获得非常有限的补给)。仰光盟军守军1000多战力表现极为顽强,印度阿三和缅甸猴子让世人刮目相看,依托有利的小城市地形,致使日军42年4月和5月多次在舰炮的支援下攻击仰光未果,至今即使已被封锁的仰光城米字旗仍高高飘扬。& u# B8 `( Y$ S! g/ M
缅甸中部曼德勒一带多平原,无险可守,曾经一度被日军快速攻占。盟军统帅部原本打算在缅甸采取象征性的抵抗后,全军走野地撤回到印度,然而时局的发展出乎了盟军统帅的预料,仰光守军的优异表现鼓舞了国军和后方的印军,鉴于海路已经被封锁,盟军统帅部紧急启动了陆上增援缅甸计划,主力援军是从印度英帕尔一带走野地前往杰沙,然后坐火车前往曼德勒的英印军,辅助援军是中国战场过来的中国远征军。日军随后也开始不断对缅甸进行增兵,目前双方在仰光对峙的日军战力有1500,盟军有1000。曼德勒城外对峙的日军战力有800,盟军战力有1200。
2 m. [2 I4 Q: p' I% ?! D+ p' P+ U& Y O- s
至此,双方在未有新的兵力抵达战场前,缅甸全线已经陷入了僵局。
! X: J+ | F2 E6 N1 ?5 `& i3 r+ ^$ T; @0 s a) B
4、西南太和南太战场& x7 q$ I9 ^! e( z: k3 `
- `" Q! n2 G: x; f: f7 z
与WITP不同,AE西南太和南太岛屿众多,日军已经不可完全占领所有岛屿,封锁澳新和美国本土的联系,可以说南太大大小小的岛屿对于日本帝国已经成为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
& o. c8 D( }& P( E2 z5 z. l4 G
( q8 c- C8 W, L 新几内亚(NG)为西南太的门户,澳东北的天然屏障,新几内亚的腊包尔基地因为拥有大型机场港口,成为了本地区兵家必争之地。
6 {7 G9 B1 Y( \/ u- Y" I
0 R. D |4 t2 S! o1 x 盟军开战之初即陆续改属了部分澳洲本土兵力前往腊包尔驻守,同时也陆续从美国本土调遣部分兵力防守腊包尔,如今的腊包尔已经固若金汤,成为盟军西南太的前进堡垒。
: L5 a/ g% Z6 z, g2 l1 x. L2 V' c# q6 y. S: D* A0 J
6 L% e; G1 y1 \( E. h& S# U. [( Q6 P
5 J# w* B9 Y- ?, b$ K7 Q
上图是1942年5月19日NG北部态势图。
# c3 [# S: _3 f( o s( h- ]7 u' J4 |+ S
也许已经探明盟军早有准备,日军开战至今并未直接派遣地面兵力攻击腊包尔,而是尝试采取对盟军实施围堵战术,北面攻占了海军上将群岛的马努斯以及龟背上的数个基地,建造机场港口,威逼腊包尔。
) r4 f, z/ ]( v, v7 B! y: I: _
' Z k' q. W- d
$ y0 o0 ]6 S7 `7 c" t1 W& s5 w ]1 }, m
上图是1942年5月19日NG南部态势图。
5 O9 x7 n9 [! L3 K7 {6 ], g3 w; W/ {7 C% p& N2 A) L) ~$ H
日军在攻占威克岛后,一部日军南下进犯瓜岛,一部日军进犯南太诸岛。日军在瓜岛附近的图拉吉建立了前进基地,正在构筑机场港口以图封锁澳洲本土对腊包尔的支援。盟军预见到这点,先期派兵进驻肖特兰,掩护腊包尔的安全。
* H. B& f0 I0 f: F6 D1 C& q. G: i( T7 n: S2 G M5 M% d4 u
" _' Y. z k9 I' _2 Q7 Q+ M" P; k5 Y# w0 z5 w: v# z7 i4 [! a. M4 j, Y) M
上图是1942年5月19日南太斐济和萨摩亚一带态势图。1 c: r' g0 Z) w c$ c6 F) j
- P) f& O4 R4 L, t1 q k; v7 S! F
与WITP不同,AE南太岛屿众多,日军已经不可完全占领所有岛屿,封锁澳新和美国本土的联系,可以说南太大大小小的岛屿对于日本帝国已经成为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日军于42年初以3个联队战力攻占了斐济,企图以苏瓦和楠迪两个大型基地作为前进基地封锁澳新和美国本土的联系。比较欣慰的是,斐济的新西兰驻军在被歼灭前已经先行将种子撤往奴美阿。盟军目前在萨摩亚和奴美阿构筑防御阵地,静待时局变化。& M5 {1 C. A7 x: d: F5 b
( O7 h7 e& ~% A6 u 目前整个西南太和南太战场可以说数月来除了盟军舰队不断炮击压制斐济和图拉吉港以外没有任何交战——南太无战事,好一派歌舞升平的和平景象。$ s2 s4 S, H2 {6 _/ _
8 m1 r. w5 `( ~4 d- A$ U) o. K 本阶段性总结的最后,附上1942年5月19日双方全局战略态势图和盟军情报界面图,黄线内为日军势力范围,情报界面可以看到盟军海空军力损失异常惨重。4 t: ?4 v% d4 t& Z- e8 E6 c8 o
" ?+ _; d" R5 U$ m) h/ ?
- E) q8 d# F( ~6 ?8 D! A6 F! h/ X1 p4 _' [0 K# y/ f# O1 T. N
0 S- M3 ^* _5 w9 G- b, 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