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 火 草 原(十二)
; n8 T: i S3 b6 ~, J6 s0 O0 u) U3 {3 t; h! Q
日本陆军喜欢拚刺刀,陆军航空兵是陆军的一部分也染上了这个毛病。飞机和人拼不了刺刀就和飞机拼刺刀。第二飞行集团的作战始终以苏军的航空兵为对手,而苏军航空兵则在整个的战斗过程中始终是以扩大地面部队的战果为作战目的。就是说当时的菜鸟苏联航空兵已经是一支有现代化意识的空军,而关东军航空兵则还沉醉在单独打斗的“武士道”迷梦里。这样从数量,补充,哲学上一比较,双方高下立分。到日本重炮兵粉墨登场时,关东军已经没有了空中优势了。3 L H5 j) U3 {2 K
# @) a t# F( _1 X( l& y: T
到了8月2日,将军庙机场受到约50架I-16的空袭,前任关东军作战主任参谋的飞行第十五战队长安倍克己中佐被当场炸死。关东军现任作战主任参谋服部卓四郎请求参谋本部许可再次空袭达姆斯克机场。. Y9 Q5 \! y/ t( k
7 I9 z7 h6 A }6 ]; X- c5 J& o; W
这次手续齐全,8月7日第336号大陆令(大本营陆军部命令,大本营陆军部就是陆军参谋本部,大本营海军部则是海军军令总部)以天皇的名义许可关东军攻击苏军达姆斯克空军基地。/ |+ l5 @& v7 D3 V& m) K9 H- M
( V0 d1 W/ ?7 x" S; i/ T$ d9 M. E# Y
可是这个大陆令没有得到执行——已经没有可以执行命令的飞机了。
$ |$ k1 J* F% T' h; e" M9 u6 [6 V+ Y1 Q1 j" F" q
日本重炮兵的阵地比苏军阵地低,观测苏军炮阵地和校正弹着点都要靠侦察机。第二飞行集团的12架侦察机到7月20日为止已经全部被苏军敲了砂罐。关东军没办法,只好使出第一次大战时期的办法——升气球。
& J( X( M8 b! n- Z" Q) Q2 D, z& W. s; n
升起来的气球,成了I-16的极好猎物。
/ {" u- k$ c v5 V% c/ q- A* {
! P9 z1 Q) O2 e0 q, Q7 e3 Z4 i 于是在7月25日,关东军不得不把变成了瞎子和聋子其实还是个哑子的重炮兵撤出战斗,不打了。
" U* a, V. O1 n& Z. p0 P& b0 N! ~: D, W' A; _
对了,7月5日从哈拉哈河西岸撤回来以后,辻政信一直在些干什么?
% _* n2 ?& D \$ `1 M; ~5 h
& ]- v; P9 u" z 7月5日撤回将军庙以后,因为要协同步炮问题。一直随步兵团行动的关东军参谋副长矢野音三郎少将,作战主任服部卓四郎中佐,辻政信少佐就和从新京(长春)赶来的关东军参谋长矶谷廉介中将,高级参谋寺田雅雄大佐交换,回新京关东军司令部去了。
1 ?; b; `3 ]! S/ ?6 o. c+ @' c9 H- Y$ F# X0 h5 A" o
辻政信走到哪儿,哪儿就出怪事。他刚刚离开诺门罕,7月16日晚上,据说一架苏联轰炸机轰炸了富拉尔基的嫩江大桥,扔了八颗炸弹。桥是没炸坏,但是炸到了边上白俄人的民房。
( g3 i3 `. N( x7 S3 s W7 F8 ~7 o: p3 N. w0 t7 G, I
辻政信在早上三点钟收到的电报。但《关东军作战日志》记载的却是三点三十分有一架飞机仍了一颗炸弹。飞机还没开始投弹辻政信就已经收到了电报?那电报是谁发来的?守桥的伪满警察能在半夜里联系到关东军参谋部?明眼人一看就是阴谋,苏联《真理报》在7月23日发表塔斯社声明,指出一个事实:如果是苏联飞机的话,来回航程超过2000公里!
/ V2 l; E2 @4 f; z' j0 a. y$ [" O: u0 G, s" r8 E; k9 K: h4 Q' [
辻政信想干吗?这几天哈拉哈河边的战斗又给辻政信打了强心针,他没有意识到苏军的沉默只是在忙于积蓄力量准备大举反攻,他以为日军最拿手的夜袭近战战术奏效了。他想扩大战果,想忽悠关东军司令部出动齐齐哈尔的第七师团和佳木斯的第四师团把哈拉哈河两岸的苏蒙联军全部消灭。2 A0 s8 }* o) I z' j1 G+ s! i3 I
- K ?, ?, t! R+ H, W1 @6 h
关东军也有此意,7月18日应召去东京的关东军矶谷参谋长和参谋本部的中岛次长发生了激烈的争吵。参谋本部的意思是出动两三个师团当然可以消灭现在面对的苏军,但是苏军进一步增兵怎么办?展开日苏全面战争?现在不是三十年前打日俄战争那时候了。从中国内地抽师团回来打?那蒋介石和共产军会不会也一起赶到满洲来搞观光旅游?皇军还过不过日子了?所以坚决不许再增兵,不许过哈拉哈河。空中只许打苏联的越境飞机,不准轰炸蒙古内地(当然这个不许后来也成了空话,但是关东军却倒也是没力气去轰炸了)。还告诉矶谷说已经让外务省想法子找苏联人谈判去了,可能会采取划定非武装区的办法。
+ a0 B( @' D9 A- A5 e, R$ V
+ F/ v' h& O, S+ u+ N 中岛次长最后警告矶谷,在这段时间内关东军无论如何不准轻举妄动在挑起其他事端。
2 n& U5 }* @6 O4 @, M
r: Y! u$ i( B7 x$ l, M' k% Z! d, R 矶谷虽然是一万个不满意,也还是只好把参谋本部的解决意见带了回来。8 J8 U2 h/ {# A1 `2 K6 f8 _$ D
?1 Q$ x, R0 L+ G6 U 服部卓四郎和辻政信的反应是可想而知的:“要拘束关东军,一定要大命,起码要有正式命令,就这样上下嘴皮一动,就想指挥关东军了?”
1 ~& T o$ m# P. j: j8 v: t
: \: s+ I! D4 a0 P 当时的参谋总长是昭和天皇的叔叔闲院宫载仁亲王,已经75岁了。那就是一尊菩萨,不管事,也管不了事。1936年2.26事件时闲院宫处理失当,被小他35岁的侄子昭和天皇骂的狗血淋头也就只是嘿嘿傻笑。参谋本部实际权力在参谋次长手里,现在的参谋次长中岛铁藏本来就是陆军次官东条英机为了控制参谋本部而找来的一位缺少决断力优柔寡断的主。结果关东军和参谋本部就这么处于了分裂状态,关东军一马当先地在前进。
9 o! S) H- ]4 k" ^4 z9 M( q! Z$ \; E) [4 }- _
矶谷回来了就开始试验那个“重炮战法”了。谁知道不但打不哑苏联人的重炮,定下心来一琢磨才想起来原来前两天辛辛苦苦用五千多具尸体换来的地盘又归了苏联人,这下总算发现吃亏大发了,又要步兵们去夺回来。
- o' H! ]1 U3 F6 q4 u# u7 H! ?( T) K9 c6 a6 o# }9 S, g& M# {
苏军在诺门罕这一段相持中有个怪战术,就是夺了阵地以后不去死守,而是实在不行了就撤退。撤退时肯定在阵地上树一面膏药旗起来,本来的目的是为了给炮兵指示目标,后来发现日军看到膏药旗就像西班牙的斗牛看到了红布,马上兴奋起来。于是苏联人就更变本加厉地到处树膏药旗,好在缴获的膏药旗不少,倒也没有不够用的情况。
- X8 T; O$ M7 Q" ]4 _, }9 R' q9 l! `7 [* x: ^7 m
7月24日就发现了691高地附近有一面膏药旗在高高飘扬,小松原师团长马上命令71联队去把那个阵地夺回来,71联队长长野大佐肚子里嘀咕着“八嘎”就去了。那块阵地原来就是71联队的,前几天说炮兵要开炮了,愣逼着扯了下来,说是三小时以后苏军的炮兵就全没了,就只要再费点脚力拿过来就行了。结果三十个小时都过去了,苏军的大炮照样还在乱叫,这是怎么回事?9 ^5 o9 Y5 N3 v! g2 E+ ?( S% Y
. }' q; [* q% o U7 ^ x
说是说,师团长的命令还是得执行,长野大佐11点钟刚刚带人上了那个地图上都没有标出名称的小阵地,苏军的炮弹就冲着那膏药旗飞过来了。和大佐一起行动的通信小队全没了,长野大佐的左腿也飞走了。撤下来一点数,第三大队村田大队长也没了,速射炮中队的林中队长也不见了。, D: ~: P6 N8 t
$ D( ~. M# h, D
第71联队再换一个联队长,森田彻大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