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迦太基海军早就被罗马海军灭了,
( Z: h* R$ n5 p6 C2 W7 K1 Y否则汉尼拔也不会取道西班牙了./ X# k" g& V; i& ]! Z& |' W% @
迦太基的问题不是汉尼拔,而是上层贵族太腐朽了.
! s* R7 }* G# D! p- {汉尼拔在迦太基第一次围城后,力劝迦太基高层接受和约.# f+ U  [, M1 a/ e! J
此后大力发展经济和明确税收,用来扩充国库和赔偿罗马.' F' ]% T1 i: h% S  U* a. L
但是触动了很多迦太基高层和FQ的利益。
( n8 R" ]" ^9 Q于是汉尼拔被流放。。。4 N5 _$ r& s* j4 I
再后来,罗马找了个借口,就把迦太基一帮FQ给屠了。
看来与卫家是无法完全脱离干系的,毕竟是两个利益集团间的冲突,而从冠军侯死后武帝对待卫家的态度也可见一斑。  w# U0 f5 Z# c3 I' w: O" E2 R# [
值得一提的是,霍氏与卫氏在霍去病死后便彻底的划清了界限。酎金夺爵时,卫家遭遇空前的危机,然而年幼的万户侯霍嬗却丝毫无损,恩宠不断。霍嬗不明不白的矢折后,霍去病血战得来的冠军爵位也随之而去。霍去病之弟霍光则在韬光养晦数十年后,成为武帝的心腹,坐看卫家的覆灭,最后成为最大的赢家。
无论何时,你觉得可以进攻,你就不该加以阻止。
原帖由 半日光辉 于 2008-4-20 00:13 发表 这么说来可以把项羽比作汉尼拔了?马哈巴尔评价汉尼拔就是说“汉尼拔知道如何取得胜利,却不知如何运用胜利”
6 `- i% X1 q( n4 a8 s
怎么说呢,姑且不论马哈巴尔得评价是否正确,将他俩相比也是可以的,但大家要注意一点
% ~2 {* i; v, B项羽能从诸侯军中异军突起并打败大秦帝国的精锐部队之后分封诸侯得霸王之名就已经证明了他过人得军事能力、人格魅力和个人声望,但是他在对反对者的战争中却没有充分得调动起全部的实力(也可以说他没有这个能力)最后落得败亡的结局
5 [  j! W4 X( L1 O而汉尼拔本身只是一个将军,他没有调动一个国家全部实力的条件,他不光是要面对罗马人还要面对本国的政客,在战争中他总是受到诸多制约,所以他俩的能力到底熟强熟弱还真不好说
原帖由 shaoyork 于 2008-4-20 12:18 发表 看来与卫家是无法完全脱离干系的,毕竟是两个利益集团间的冲突,而从冠军侯死后武帝对待卫家的态度也可见一斑。值得一提的是,霍氏与卫氏在霍去病死后便彻底的划清了界限。酎金夺爵时,卫家遭遇空前的危机,然而年 ...
; p. Q5 N3 A; I  G. e
我觉得霍去病的死卫家是最大的受害人
/ J; R: W4 H0 Z1 G2 Z! Y" O. k2 H本来皇帝就已经开始玩平衡了,卫家(尤其是卫青)不可能看不出皇帝之前的作为,所以他们很明智的选择了低调行事,在这种情况下大家相安无事,但是霍去病的死破坏了这个平衡,这是卫家不愿意看到的,所以卫家的嫌疑真的很小/ V, a; R/ {  r* z$ S# K# i, p0 _
至于说皇帝我觉得就像这篇文章猜测的那样,害怕卫霍合流,害死或逼死霍去病也是可能的,所以皇帝的嫌疑也不小* z, O: h5 y1 j& H4 s* d
当然我还是天真的希望皇帝不会冷血到如此地步,霍去病的死不论是对卫家、皇帝还是国家都是一种损失,他的死只是一个以外事件
汉武帝是一个真正的帝王,为了帝位忍了奶奶窦太后、姑姑馆陶公主、老娘王太后,等帝位稳固一个一个秋后算帐,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些都是非常人所能极也,同样为了帝位杀个将军又如何,虽然是爱将、良将
换做你是汉武帝,看着两员大将在漠北建立奇功,在军中树立了崇高威望,更要命的是两人还是亲戚,有养育之恩,并且两人的年纪比自己小上一大截。
; C4 F' `2 R; G/ l) u9 t0 t$ C( m, S. `7 @' x1 a' _$ o0 A
那么趁着自己还年富力强,还控制得住局面,就搞掉一个比较容易干掉的,震慑另外一个年长并善于察言观色的,并不失为一种合理的做法。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汉尼拔是我比较推崇的一位将军,从他所处的位置来说,基本上做到了一个将军最好的选择。即使对于他没有利用坎尼大捷的战果乘胜攻下罗马城的指责,我也认为并不客观。# ^( n1 j3 k& l( z0 M. o

2 d# k. r+ m& X# L0 _" G* c作为主将,必须考虑到成败的两种后果,以及能否承受。汉尼拔劳师远征敌国本土,虽然歼灭了最精锐的罗马军团,但其剩下的3万人的军队,并没有把握攻下坚固的罗马城。万一攻城失败,迦太基军实力大损,则无法保持对罗马军团的压力,反而给罗马人反扑的机会。4 Y7 b: K1 C; C
% Y* C7 V2 i( S& R% O/ Q. c5 S
可行的做法是利用军事实力和政治资本做诱饵,招降罗马城周边城邦,并以这些雇佣军和附庸军为主力,攻打罗马城或至少是不断施以压力。迦太基军主力则采取包围游记战略,一来切断罗马城与其他地区的联系,二来威慑投向迦太基的城邦,使之保持在迦太基一方。如此围城2年,则罗马日衰而迦太基之势力日盈,罗马可一蹴而就也。
" K  K  o. O; b! R) c, v3 }0 U4 d7 Y8 r% o; W# j
无论如何,一个伟大的将军,统率着一支伟大的军队,在一个伟大的国度,与另一支同样伟大的军队坚持战斗并保持不败长达8年之久,这样的战绩简直不可思议。) C" C) }/ X1 b6 ]/ l: D) p

# |' A9 ^: \  K- F, h0 k如果可以选择,我会希望回到历史长河中,回到汉尼拔的军队里担当一名普通骑兵,并在扎马会战里战死在汉尼拔的身边——虽然汉尼拔也战死在这次会战里,更符合我对他的期望。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飞龙的心中还有这样的野望啊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