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缅甸战区的空战进入高潮,日军超过80架钟馗战斗机分成两个部分,分别对英帕尔和吉大港进行扫场,盟军空军指挥部根据前一天的战况,调整了部署,在英帕尔一带为日军布下了一个陷阱,集中4个英国飓风战斗机中队在英帕尔正面和钟馗抗衡,同时,秘密调动盟军目前装备最新锐,经验最丰富的两个大队P-38双引擎战斗机,利用其超远的航程远距离护航保护英帕尔,意图用性能占下风的飓风正面拖住钟馗,待到钟馗油弹耗尽接近返航时让精锐的P-38大队对这些软柿子进行拦截打击,取得战果,当天的战斗表明,钟馗在数量占优势的盟军战阵前仍可发挥优势,交换比达到2:1,不过日机损失的飞行员数目肯定是比盟军大多了。 ~% f: a! m$ J( e f4 i" N
上午 空袭 英帕尔 , 坐标 60,40
2 J: x) d, A6 @4 l6 A7 _ P
1 B7 f6 |, E% U5 D: J本格天气: 中雨' q$ T. w1 I# n6 V7 x; ~' Q) o
* j8 |6 D1 S# r' a8 @6 j h
雷达已探测 28 海里, 估计高度 33,000 英尺.
& e6 s' b: z) m& o预计在 7 分钟后到达目标上空
& b, K8 G- w2 S$ o2 H
T/ L$ ~) j2 o4 `* p6 h日军 飞机
; z% ~7 O5 x8 N: P# d1 i5 G Ki-44-IIa Tojo x 36
8 g1 r( | L: C + g/ \2 I1 y' _& R
! u* g4 s. j1 E; m" ~0 t( e ! e2 s: x; ?1 R2 ?. W
盟军 飞机
5 L7 Y/ b$ [9 H6 N) r5 [ Hurricane IIa Trop x 83 e. W" e j: M2 A0 X' e. R7 b
Hurricane IIb Trop x 40
@# n7 w; S" X; i9 V+ l( f P-38E Lightning x 379 u3 S/ ]3 G1 o
: s" U9 O$ L5 R7 h, r; M 8 W" a$ _: ?8 C+ \- k
日军 飞机损失- x1 D0 W! V4 ]. r. e
Ki-44-IIa Tojo: 3 架被击毁
) j& X7 _9 Y' Y; m ' Q _: q, m# O. U
盟军 飞机损失5 r1 c% D) ~5 m
Hurricane IIa Trop: 2 架被击毁
! Y0 W; c: W4 k+ B5 o* K: D Hurricane IIb Trop: 5 架被击毁8 B' w& @9 T3 u4 [
P-38E Lightning: 1 架被击毁4 X( s: }/ _. U0 c
从上面的信息来看,本次本来很有希望取得重大战果的行动,由于天气原因的干扰,导致基地雷达没能提早发现来袭日机,造成了英国飓风战斗机仓促起飞,在空战早期遭受到了不小的损失,但是,在空战后半程P-38加入后,盟军也开始击落大量钟馗。
% v' G1 l! P* U同时吉大港也遭到大量钟馗的扫场,数量占下风的英国飓风一个中队取得了意外的胜利,看来钟馗也不是无往不利的5 A4 i# M/ m( l
上午 空袭 吉大港 , 坐标 55,412 Z; C7 Y, ^5 p9 g- O: B
6 q; d1 C6 `( I1 C4 E" Y本格天气: 阴天
( e1 p9 w+ V( Y# } " r- T9 ~" ~; K, i' }: p q4 s
雷达已探测 200 海里, 估计高度 33,000 英尺.
& Q% G( p- }7 g4 z4 b! v预计在 55 分钟后到达目标上空- h) U4 J2 D( e/ F5 u4 i( W; Y( U
9 l u$ h: R: \3 _% F8 R. s' z日军 飞机3 r5 k1 ~8 |1 M6 o2 F+ ?3 a: C
Ki-44-IIa Tojo x 38
% P' d# I N* R* q: V % q3 c. M% @2 D2 x
5 e/ m# _% U0 h6 k % w Q, z' m4 F; N! n) D
盟军 飞机
* n3 h8 Q/ X% P Hurricane IIb Trop x 15! {, w( M! N* j( o, ]& l( j) B5 S
, W( C! U3 `0 F) h, S/ n* Y1 o1 ?/ x
( q* E3 G$ E! n* g日军 飞机损失
( X+ v5 a, E1 Q; _, D Ki-44-IIa Tojo: 3 架被击毁3 b U0 c0 o$ ^" ^: h1 ?
0 y: E2 B. q9 I+ N* n+ j
盟军 飞机损失
& }$ \6 Z3 R' Y! Q- }# W Hurricane IIb Trop: 2 架被击毁
6 s5 B t% s4 N- W* K; m6 x. C8 N 可以看到,在这场战斗中,盟军雷达提早发现了来袭敌机,使得英国战斗机队有从容占据有利地位的时间,是取得胜利的重要支持。9 ^0 p6 [+ ]% K& n
同一日,在西安以东的山地上,日军终于攻破了薄弱的国军阵地,国军晋察战区下属的大量部队被击溃,不过,这些部队已经圆满完成了阻滞和牵制任务。1 I6 \* R2 n) V: D" O: `
在 86,41 的地面战
7 [. g- }& @$ p3 u/ P 4 I6 M7 C7 a% b$ u7 ~7 L
日军 谨慎 攻击
5 O6 U$ `* O9 q7 ~$ N
1 z) U' w" t3 S进攻兵力 71049 人, 584 门火炮, 195 台车辆, 攻击值 = 2504
( H) h1 q I6 i( o4 Y
$ S- y* j. n) }* i4 I% }, t防守兵力 33700 人, 272 门火炮, 0 台车辆, 攻击值 = 984
1 Y( L, L5 Y- m2 y/ H& _+ R! ` * r5 r/ D2 {9 q" t
日军 调整后攻击值: 1759
; b6 ^3 c' v2 E, \; G/ o( C2 w
9 _' e$ n8 t+ M# [' s盟军 调整后防御值: 703
# m0 E) q/ _% r/ T, d
' |# X) A* m. n( Q# ?日军 攻击优势: 2 比 1
; Q2 p* K' a, u0 q / M; t* V0 o4 k1 L1 \/ z8 @: r
战斗修正; u: f$ ?% n" n1 e0 u9 |
防守方: 地形(+), 混乱度(-), 经验(-)+ h& X7 q5 c; C Z9 Q
进攻方:
6 M: }* I5 i. P5 f+ i ( {$ Q+ s) S+ w( U6 }2 a, r
日军 地面部队损失:
; m( {: O( S2 k% i. Q8 n: g 704 人伤亡
/ ]* v5 z2 Q( d5 d. @ 战斗班组: 5个被歼, 103个伤残
4 c* |4 i# O$ k2 p 非战斗人员班组: 3个被歼, 107个伤残
+ N7 N& o O) P; F; H8 ]9 B 工兵班组: 0个被歼, 12个伤残
) F, f* \4 }$ \8 a5 |! ` 损失3台车辆 (1台被击毁,2台失去战斗力): N7 Y. f/ p. q8 ]
' L- A# N3 s3 R) h3 H
$ v9 Z' w+ Z3 B( O% h( E$ H
盟军 地面部队损失:
, t" a% ^' Q9 Z$ Y0 s# k2 a 7130 人伤亡5 H, t6 \7 I# k# V- G) w
战斗班组: 394个被歼, 48个伤残+ ^4 n" [7 ^& _0 H7 N% Y# a5 Z) z. j
非战斗人员班组: 602个被歼, 126个伤残8 ]7 ^5 u7 b1 S# B. N
工兵班组: 25个被歼, 27个伤残% T( ]( m6 J; _) J) L2 f
损失13门火炮 (11门被击毁,2门失去战斗力)
$ ~$ G- e3 ^8 ~# ?$ c 12支部队撤退
7 f7 W2 |3 I* k* U
/ v) n U1 k9 R6 u - a* ?& Q# q$ R8 g% k# p
被击败的盟军部队正在撤退!
% W0 T) j6 k+ R/ Q7 @# |) P 0 I+ b2 L4 r* Z) j) |& A9 O' P+ Z# G
攻方部队:
+ [0 u& a4 N" L; @" l 第22师团
; C' g/ S) |7 m6 g: j* u, V 第13独立混成旅团 0 T0 o3 t0 p7 g9 }" j" h& R! M5 D! t- W
第34师团 : U' \# R$ x0 e
第69师团
4 ~1 J* p4 K6 Z; [8 i. h 第39师团 " A- B% H4 }2 L0 R0 Y
第37师团
" P# _5 ]# u: W 第3独立混成旅团
2 i1 O) L, H( C 第77步兵联队 o7 S9 ]6 N3 P, C* e- K
关东军
$ F K {- s$ y# y 第1军
1 X# ^- B4 Q5 @$ ^. h9 r+ _3 D# p; F 第11军 & h4 r5 E" @0 L! v
/ E ?4 P, G; o( {. w: c守方部队:, m! t0 t: V3 A& N4 b+ H0 N
国民革命军第47军
- {+ ^1 E) O5 x8 t( k2 W1 w% s! O& B4 { 国民革命军第38军 ) q- e, a% Y+ N( ^3 V K
国民革命军第3军
S( o. O7 `* N2 F- b$ Z 国民革命军第61军 ; J9 C4 F1 w$ l8 P7 `
国民革命军第57军
4 J8 f1 z! q) x$ @ 国民革命军第76军
7 ] X/ ?) s& a) c 国民革命军第36军 2 d+ q& `! t3 J0 F6 a% Z7 v
国民革命军第303旅 & e; {0 D5 h3 e
国民革命军第4集团军
9 C& b* `7 z* g6 v9 g7 j' f: g 国民革命军冀察战区
6 m; W' H5 S3 [& W 国民革命军第8集团军
+ `& f9 ?9 e1 d$ Y 国民革命军第34集团军 1 g7 L. M+ M9 H m- O( @
国军西安大撤退基本上完成
) f9 ~6 R" S2 w7 I9 }! H( {) v; g# [面对国际上对于西安大撤退不解的舆论,重庆的蒋校长特意召开了新闻发布会,解释了撤退的原因如下:
5 b5 ^- e b6 U+ n3 z! O/ Y; G1,西安虽然是西北门户重镇,奈何可以进入的通道太多,总共有4条路线可以进军西安,防守起来,兵力及其分散,而且各部分之间只有土路连接,增援缓慢,部队调动及其不便,很容易被破一点而破一线。日军中国派遣军主力自澳洲战役后期已经消失不见,极有可能是战略转移到了西安一线,随时可能出现对国军漫长而绵薄的防线造成致命打击,尤其是西安到太原和延安一线的路线,全是丘陵地带,日军飞机每天肆无忌惮的轰炸严重杀伤国军将士,实在是不适合进行消耗和防守的地带。
0 |+ a( E. a, r& L2,一旦日军成功突破一点,无险可守的西安将很快沦陷,必然造成在西安外围各地防守的国军西北军主力全部处于后路被切断的状态,这样,西北8000+战力的国军势必将面临全军覆没的境地。
1 u) }* q t# ~; o: {% r3,与其如此下场,不如选择主动撤退,但是,在日军主力已经是山雨欲来之时,选择敌前撤退,是何其困难,为此,国军指挥部再次部署了一个先扬后抑,欲擒故纵的战术,首先是派大量部队增援在西安与太原铁路线山地上与日军攻击部队展开激战,同时,收缩在其他几个路口的防御部队,做出集中全力增援的假象,其实是准备撤退,在这个过程中,日军飞机的猛烈轰炸更坚定了国军撤退的决心,这里绝不是适合防御消耗的战场,当其余3个路口的国军主力7000战力已经基本撤退后,这部分担任诱饵和后卫的国军才开始分批撤出,虽然没有能够全部撤出,但是丢兵保帅,损失1000不到的战力,保留了7000+战力,国军在剑阁新筑的防线将拥有极其充足的兵力,那里全是山岭地形,可以有效规避日军飞机的轰炸,日军即便集中在中国的全部兵力也很难啃下了。 |